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心地,发自内心地笑。可是,随着慢慢长大,不但她还是不会对她那样笑,更糟的是,他开始觉得她的笑,那些从不对自己绽放的笑,竟然是那么的刺眼。

    直到那天晚上,他看到她猛然松开环抱住苏可言的手,心里顿时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扎一样,难受的像是要窒息一样。但是同时,他的心里竟好像突然之间清醒了起来。

    是的,一直以来他都是在捣乱,都是在给她添麻烦,不但不帮她做事,还净惹她生气。就是这样的自己,她能对他不凶巴巴的才怪,她能关注他才怪,她能对他笑才怪。

    那日,张子贺做了一番深刻的自我剖析,得出一个结论:是因为他从来都不能帮她做事,所以她才不喜欢他。

    所以,便有了今日这一出。

    “以后不许打架,你要是被人打死了以后谁帮我出气去?”莲子厉声道,但是唇角的笑意却是掩饰不住她此时的心情。

    张子贺虽然只是说了短短的几句话,但是莲子却想了很多。

    他挖苦她、嘲笑她、拆她的台,她本来只道是张子贺觉得这样好玩,或是故意和她过不去,谁料,原来在他心中,只是希望她能像对待苏可言和虎子一样地对他,而不是一直对他冷着张脸。

    虽然张子贺的行径有些不可思议,一般人难以理解,也难以接受,但是莲子毕竟是内里快三十岁的人了,以前接触过的人远比现在接触的要复杂得多,所以对此,并不感到多奇怪。

    看来,以后是要多理解一下他的感受,不能再对他凶巴巴的。

    张子贺听莲子这样说,竟然也笑了起来,但是似乎又像是怕自己笑起来,没了刚才的威严一样,瞬间散了笑,又板起了脸。

    莲子见他这样,只觉得十分好笑,本来想忍着的,但是一时没忍住,竟“噗嗤”笑出了声。谁料这一笑,像是停不住了一样,直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

    张子贺喝道:“笑什么笑!”但是自己嘴边,却带上了笑。

    这一番笑起来,二人好像突然变得心照不宣了一样。以前虽然和张子贺在一起时间长了,也渐渐地有了感情,在关心苏可言和虎子之余也关心他,但那真的只是顺带而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和他在一起,竟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

    莲子又湿了湿帕子,将他脸上的血迹擦净了,这时,张掌柜也回来了。

    他回来之后,虽然比刚才气消了不少,但是还是将张子贺又数落了一通。

    张子贺刚刚和莲子通了心意,心里正是高兴的时候,许久以来让他心里迈不过去的坎儿如今总算是迈过去了,此时对于张掌柜的训斥,自然是充耳不闻。

    莲子和刘景仁向张掌柜道了一声“麻烦”,便上车回了家。

    谁料回家之后没几天,张掌柜竟派了个小厮来传消息,说是那小胡同街的掌柜,愿意将铺面转让了。

    莲子虽然狐疑,为啥那掌柜前几天还死活不转的,这又要转了?但是仍然喜出望外,让刘景仁带了钱,便再次去了镇上。

    又去了那小胡同街,和那小饭馆的掌柜的谈了。那掌柜的本来确实是不打算将铺面卖出去的,但是谁料家里突然出了点事,得赶紧回去,又急需钱,所以他便狠了狠心,想将这铺面卖掉。

    至于这买家,掌柜的自然是想到了莲子,只是不知该去啥地方找他们。但是张掌柜他们是认识的,便找到了张掌柜的铺子,托他给莲子家带个信儿,说是想将铺面转让给他们了。

    既然是急着用钱,莲子也没有狠压价,那掌柜的开出了三百两的价钱,莲子也没还价,只是爽快地付了银子,过了文书,这铺子就算是正式归她家所有了。

    有了铺子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儿,就是装修,然后择日开业。做点心她家已经做了好多年了,对于自家做出的东西,绝对是有信心。

    买下这铺子之后,莲子四处看了看,竟发现不但只有前面的铺面和厨房,厨房后面还有一道小门,门里边竟是一个小院,虽然不大,但是却可以容一家人居住。

    买的时候,掌柜的并没有细说这铺子的构造,只是开价三百两。当时莲子心里确实是觉得贵的,但是一想到这铺子是自己心中所想,再加上这掌柜的又确实是急需钱,所以才没讲价。

    如今一看,如果要是算上后面的小院的话,三百两银子,倒是一点都不亏,反而是超值的很。

    此时才刚刚开了春,家里地里还有鱼塘那边都是十分忙碌,刘景仁和杨氏虽说不用亲自下地干活,但是处处都需要他们过去看着,以防出了啥岔子,是根本无暇再顾及其他。

    莲子想了想,装修铺面的话,倒是快得很,但是装修过后,正好是夏天,那时候是点心销售的淡季,这样对于一个新店来说,恐怕不太好。所以莲子又思量了一番,打算将开业的时间,定在秋收后。

    秋收后,中秋节之前,那时候点心的销售便进入了旺季,正好可以趁着这时机,让新开的铺子红火一番。只要新开张的时候红火了,莲子就有信心让红火的局势持续下去。并且延长了开业的时间,还可以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做更好的准备。

    回到家之后,莲子将新签的文书给杨氏和三个姐姐轮流看了一圈。

    杨氏笑道:“我们又不识字,哪里认得这是个啥东西?”

    “不就是个铺子的文书吗?有啥好显摆的?”栗子不以为意地说道,“等到过不久,我也弄张来给你们看看。”

    莲子闻言打趣道:“行啊,到时候你铺子开业的时候,我给你提供免费点心一篮子。”

    说着又向杨氏笑道:“不认识不要紧,到时候等着当老板娘就是了。”

    杨氏又道:“你这孩子,你当当个老板娘真是那么容易的?”

    莲子少不得又恭维杨氏一番,将杨氏逗乐了,才将这文书交给刘景仁收好,好好儿地放了起来。

    如今他们家也算是在镇上有了产业,如果要是以后铺子开了业,要是成天跑来跑去的,定然不现实。那么,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搬到镇上去住了。左右铺面后面就是小院,但是不知道爹娘住惯了这宁静的村子的,愿不愿意搬到那里去。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一十四章 救人

    买铺子就花了三百两,虽说装修和拾掇后宅看似事小,但是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起来,竟也花了二百多两银子。

    总共五百多两银子,莲子家这几年的积蓄去了有一半。前些日子,又借给那王吉祥一些,此时家里的余钱,确实是不多了。

    这日,一家人在城里忙活完,便赶着车要回家。

    此时已是五月,豆子恰好是五月生人,再过几天,便年满十五了,杨氏正和刘景仁商量着豆子及笄礼的事儿。

    五月的天,空气里已经有了一丝炎热,但是此时夜幕已经快拉下来了,莲子坐在马车里,窗子和帘子都拉开,随着马车的疾驰,阵阵凉风灌入,竟是说不出的舒爽。

    莲子看着天边被夕阳染成橘红色的云朵,嘴边露出舒心的笑。虽然这一天忙活下来,确实是挺累人的,但是一想到铺子马上就可以开业,她设想了多年的事情总算是要成为现实,她心里就止不住地乐。

    道路有些颠簸,马车轮子压到一块石头,剧烈地颠簸了一下。

    杨氏和刘景仁坐在前面赶车,被颠的一个摇晃,说道:“仔细着点,看着路。”

    莲子被颠的身子往前倾了不少,抬头之间,忽然看见前面一大块草莓地。

    这草莓地是曹家湾子的,这个村子多种植水果。

    如果不是有那糟心的事儿,莲子说不定会挺喜欢曹家湾子,但是一想到莲子差点来了这村子给土财主当了童养媳,那心里,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这时节,草莓就快下市了。莲子突然想到,好久没有做草莓果脯了,正巧路过此地,不如顺便买些带回去,也省的以后再来。

    这么一来,三人便驾着马车来到了那块草莓地头,见有个农夫,正在地里摘着果子。

    “大哥”,刘景仁下了马车,站在地头上喊那果农。

    那果农听到喊声,忙放下篮子,走了过来。

    刘景仁道:“大哥,我想买你这草莓,不知你这里是个啥价钱?”

    “十二文钱一斤。”那果农说道。

    前段日子买,才九文一斤,如今竟涨价了。莲子想了想,现在草莓快下市了,价钱提高,也属于正常。

    “你这地能摘多少斤?”莲子问道。

    果农伸出一只手晃了晃,说道:“就这二亩地,这会儿一天能摘上百十斤。”

    莲子在心里算了算,百十斤,倒是够了,便又说道:“我们打算都买了。”

    她说完这话,见那果农微微惊讶,便笑道:“伯伯,我们买这么多,是要用着草莓来加工别的东西,所以要的要多一些。”

    “是啊”,刘景仁附和一句,又说道,“买这么多,价钱上能不能给优惠一些?”

    由于现在草莓还没摘完,不够一百斤斤,所以双方商讨一番,那果农答应以每斤十文的价格给他们,还让刘景仁留了地址,说是要给送到家里去。

    办完了这事,天色已经上了黑影,如果再不快马加鞭的话,只怕是很难在天黑透之前赶回去。

    于是,杨氏和莲子赶紧上了马车,催促刘景仁快走。

    马鞭一甩,刘景仁吆喝一声,马儿便撒蹄跑了起来。

    莲子看着一排排尚未长成的杨树在快速地往后退,马车疾驰着,过了一片庄稼田,前面是一个湖。这湖并不大,看起来差不多有二亩多。

    她并没有很留意这湖边的景色,纵然已经有些发暗的红云映在湖水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莲子着急回家,所以此时并没有观赏的心情。

    虽然她不想观赏,但是在转头的瞬间,却看到一个身影,在湖边站着。

    那身影单薄,看起来像是个女子。今天的晚风有些急,吹起她的长发,使得她看起来格外得凄美。

    谁家的姑娘啊?没事儿来这儿干啥?

    莲子心里思量着,但是并没有多想。心中的疑问也随着马车疾驰过这片湖,而消失了踪影。

    但是,忽然,莲子听到“扑通”一声,像是有什么重物掉进了水中。她下意识地回头向那湖边看去,发现竟没了那姑娘的身影。

    “不好。”莲子心中一个念头闪过。

    “爹”,莲子喊道,“有人落水了,咱快去看看吧。”

    这附近一个人没有,如果没人去救的话,那姑娘肯定撑不住多长时间就会香消玉殒。

    本着一颗善良的心,莲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赶紧去救她。

    “啥?谁落水了?”杨氏刚才并没有留神细看,所以并没有看到那姑娘。听莲子一说,瞅瞅四周,这才推推刘景仁道:“她爹,咱快去瞧瞧去。”

    “哎”,刘景仁答应一声,掉转了马头,往回走去。

    所幸才过了湖不远,只消片刻的功夫,马车便停在了湖边。

    此时,那姑娘早已在水中上下扑腾着,一看就是个不会水的。

    刘景仁见状,忙脱了身上的单衫,又脱掉鞋子,纵身跳入了水中,快速地向那姑娘游过去。

    湖虽然不大,但是今晚有风,况且那姑娘又是个不会水的,这一会儿地功夫,便滑到了湖中央。

    好在刘景仁水性极好,用力地游了过去。但是尽管如此,待他把那姑娘救上岸的时候,她早已昏迷。

    “快,放马背上去。”杨氏见刘景仁抱着那姑娘上了岸,忙说道。

    刘景仁将那姑娘抱到马边,在杨氏的帮助下,让她趴在马背上,又不停地拍打那姑娘的后背。

    莲子本来想赶紧给她人工呼吸的,以前上学时学过的急救方法,就是这样说的。但是她毕竟没有验证过,也不知自己的方法好用还是不好用。此时见杨氏和刘景仁在一边忙着救人,便闪到一边,不去干扰他们。

    过了会儿,那姑娘咳嗽几声,吐了几大口水,渐渐地苏醒了过来。

    刘景仁和杨氏这才松了口气。

    “姑娘”,杨氏轻拍着她的脸颊唤道,“姑娘”。

    待确定她已经醒过来了,杨氏才道:“姑娘,在水边可一定要仔细,要是不会水啊,还是尽量不要过去的好。”

    她说了一通劝诫的话,但是那被救的姑娘却是丝毫反应没有。

    不会吓傻了吧?

    杨氏心里想着,又轻轻拍了拍那姑娘,唤道:“姑娘”。

    那姑娘还是不说话,但是没一会儿,她竟哭道:“你们干啥要救我?让我死了得了!”

    气力虽虚弱,但是吐字却十分清晰。

    只是,竟然是个寻死的。

    不知道,救了她是不是多余?

    这都啥想法啊!莲子果断抛弃了那些不道德的想法。

    刘景仁见她醒了,弯身拧了把粘在身上的湿漉漉的裤子,又在草上擦了擦脚,穿上了鞋袜,又穿上了衣裳。

    杨氏寻思这姑娘趴在马背上会不舒服,便和莲子一起,将她扶了起来,又扶她到马车里坐了。

    “姑娘,你家住哪里啊?”杨氏问道。

    此时天已经全黑了,好在离月中不远,月亮地里,倒也算是亮堂。

    谁料那姑娘只是哭,起初不说话,待杨氏问了几遍,才哭道:“我没家,我不回去!”

    到底是出了啥事,竟让这姑娘要来寻死?

    莲子心中想着无数种可能,突然听到有人声向这边靠近。

    “春杏,春杏——”

    人声越来越近了,莲子也能听到清晰的喊声。只是那姑娘,听到喊声,哭得越发凶猛了起来。莲子心想,八成这姑娘就是春杏,她家人寻来了。

    莲子家的马车上有赶夜路用的灯笼,刚刚刘景仁已经点上。

    那姑娘的家人看见亮光,直奔这边而来,没一会儿便站在了莲子面前。

    “春杏,春杏,你咋这么傻呢?你是要吓死娘啊!”一个身穿灰布褂子,蓬乱着头发的农妇,乍一看到春杏,便哭着扑了上去。

    那被唤作春杏的姑娘,此时倒是不哭喊了,只是低声啜泣,一副怕极了的样子,往马车的角落里缩去。

    “春杏啊,你要是不想嫁,咱不嫁就是了,你咋就想不开了呢?”那妇人又哭道。

    谁料她的话音刚落,莲子便又听一妇人道:“哎呦,娘,妹子想不明白,你可不能跟着糊涂啊,那王老爷家是个啥样的人家?妹子要是嫁过去了,这辈子都不用过苦日子了。”

    这说话的妇人是刚才过来的几人中的一个,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

    “是啊,娘,你可别糊涂,妹子要是嫁过去了,别说以后吃香的喝辣的,有人伺候着,就连咱家,都能跟着沾不少光,也是时候给咱爹好好儿地上个坟了。”那中年汉子道。

    莲子闻言,将这几人打量了一番。

    那汉子身上穿着灰色短打,脚上是一双黑色的,但是沾了不少泥,还露着大脚趾的布鞋。

    而那年轻些的妇人,身上穿着一身土黄色,破破烂烂的单衫,衬得她脸上的颜色,也变得土黄土黄的。

    再看那春杏姑娘,被水湿透的衣裳紧紧地贴在身上,但是仍能看出,是一件早已洗的严重褪色的水红色薄衫,且上面整整齐齐地打了好几个补丁。不用猜,肯定又是一出逼婚的。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意

    谁料春杏却还是刚才那副怕极了的样子,直往马车的角落缩去。

    那土黄脸的妇人见事情有变,瞅了身边的男人一眼,使了个颜色。

    那男人便走过去,先是拉开那老妇,随后又是拉春杏,口中说道:“娘,咱快带妹子回家去。”

    起初那老妇只是哭,后来也上前拉着春杏的手,哭道:“闺女啊,跟娘回家,跟娘回家,娘不让你嫁人了。”

    那土黄脸的妇人见状,也上前帮忙,拉住春杏的另一只胳膊,就要往前拽。

    可是春杏仍然不走,只一个劲儿地往后退。

    杨氏见这番情况,料想眼前的这对夫妻定是春杏的哥哥嫂子,他们口中的好姻缘,却逼得春杏求死,想必不是啥好事。

    当初李氏竟想把她家莲子卖作童养媳,从那以后,杨氏最是反感这种事,因此,心中便料定这夫妻俩不是啥好东西。

    “哎,哎,人是我们救上来的,你要带走好歹也得跟我们说一声。”杨氏上前拦住那土黄脸的妇人,说道。

    听说是他们救了人,那夫妻俩忙笑道:“那真是太感谢了,我这就带她回去,不给你们添麻烦了。”

    他们说着话儿的间隙,没意识到手上松了些劲,春杏正好趁着这个空档,挣脱了,又缩到马车的角落里。

    那夫妻俩见状,忙又要去拉拽。

    谁料这时,一个半大的孩子突然闯了过来,挡在春杏前面。

    莲子刚才已经看得十分清楚了,这哥嫂肯定不是个东西,眼里只有钱。而那老母,又是个包子性子,一味地被儿子媳妇摆布。就算她有一点为春杏考虑,有一点反对的话,也断断不会逼得春杏要投湖。

    如果春杏今天被带回去的话,以后的命运要么是被逼嫁给她不想嫁的人,要么还是死路一条。

    所以,她见春杏的哥嫂又要来拉拽她,想都不想,直接挡在了春杏前面。

    按理说,这是人家的家事,她一个外人不应该插手,但是既然遇上了这事儿,还把人救了,她就不能不管。

    “快让开!”那土黄脸的妇人道。

    莲子不但不让,反而还紧紧地将春杏护在后面。

    “嘿,你这小孩,捣的啥乱?快走开走开!”那土黄脸的妇人道。

    莲子鄙夷地看了她一眼,说道:“她是你妹子是不假,但是如果我们不救她,此时早已死得干干净净了,哪里还轮的到你们在这里又喊又叫、又拖又拽的?”

    “所谓人是我们救的,她就欠了我们一条命,我们不让你带走她,该说得过去吧?”莲子又反问道,但是仍是将春杏紧紧地护在身后。

    “你——”那土黄脸的妇人顿时哑口无言,只恶狠狠地瞪着莲子。

    莲子才不理她,又道:“你们让开,我们要回家了!”

    那春杏此时也不再哭泣,但是双眼无神,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样,紧紧地抓住莲子的衣裳。

    杨氏见那老妇还是心疼闺女的,便上前道:“大嫂子,我们是刘家庄的,不远,再往前走上半个来时辰就到了。我看春杏现在不大好,要不就让她先坐着车跟我们一起回去吧。”

    那老妇闻言,啜泣着,看看杨氏,又看了看春杏,问道:“你们是刘家庄啥地方的?”

    她见春杏此时确实不大好,如果强行带了回去的话,不知又要闹出啥事。

    春杏的哥哥嫂子费了劲,托了人,这才说动那王老爷纳春杏为第七房小妾。那王老爷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起初春杏娘也是觉得不妥,但是耐不住春杏哥嫂的一番劝说,又拿那死了多年,但是却因为穷,至今还没正儿八经地上过一次像样的坟的老爹说事。这一来,恰恰戳中了春杏娘的痛处,便同意了这桩亲事。

    但是春杏虽然是个懂事的孩子,却也是个硬性的,几次反抗不成,竟要寻死。

    晚饭时候,春杏娘找她吃饭,怎么找都找不着。找了半天,才被邻人告知,说是不久前看见她往大湖这边来了。

    春杏娘心道一声“坏了”,忙叫了春杏哥嫂,一起往这边跑了过来。

    还好,被好心人救了,要不,她真的没脸去见地底下的春杏爹。

    春杏娘见救了春杏的一家人不像坏人的模样,便想着,先让春杏去她家过上一晚也行。如果此时带回了家,虽然她是打定了主意不让春杏嫁那王老爷了,但是想一时间说动春杏哥嫂,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就在村前,我家男人叫刘景仁。”杨氏说着,看了一旁坐在地上的刘景仁一眼,“村子最前边,就我家一家,好找得很。”

    杨氏说着,又指了指莲子,说道:“这是我家最小的姑娘,上面还有三个,四个姑娘呢。大嫂子你放心就是,我保管把你家姑娘照顾得妥妥儿的。”

    “哎”,春杏娘擦着眼泪,答应了一声,“那就多谢妹子了。”

    “不碍事。”杨氏说着,向刘景仁使了个眼色。

    随即,杨氏和刘景仁坐上了马车的前座,一甩马鞭,马儿撒蹄跑了起来。

    春杏哥嫂站在马车外面,被吓了一跳,要是不想被撞飞,只好忙闪了开。

    “吓死我了。”那春杏嫂子拍着胸口道。

    突然,她又看向马车绝尘而去的方向,喊道:“哎,哎,这咋就走了?”

    莲子坐在马车里,除了车轮压着路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还有慢慢飘远的,那夫妻二人互相责备的声音。

    “都怪你,不赶紧拦着!”那妇人的声音。

    “咋就都怪我了,你干啥去了?”那男人的声音。

    “你哪只眼……”

    声音越来越远,直到听不清楚。

    此时,春杏虽然和莲子一起坐在马车里,但是仍然紧紧地攥住莲子的衣裳不撒手,也不说一句话。

    杨氏寻思她身上湿的透透的,坐在马车上又是风大,要是不好好地暖着,定然会着凉。于是她找出了马车里备着的一件她的厚衣裳,给春杏裹在身上。这衣裳天天放马车里,莲子时常坐在车里跟着出去,本是防着冷的时候,让她穿的。

    那湖在曹家湾子村,这姑娘,想必也是曹家湾子的。只是这种事情,为什么老是发生在那里呢?

    莲子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她才得以好好地看看这春杏姑娘。

    长得确实不错,身材高挑,但是却有些瘦削。脸色虽然极差,但是却仍能看出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巧的嘴巴。只是那尖削的下巴,略微泛黄的肤色,无不在证实着她生活的艰辛。

    马车狂奔出老远后,杨氏说走夜路,还是该稳着点,便让刘景仁放慢了速度。

    到了家门口,三个姑娘一听到马车声,便都到了门口。

    杨氏跳下车,向谷子问道:“都吃了吗?”

    “吃过了,饭菜还在锅里温着。”谷子答道。

    原本说好了天黑之前回来的,谁料左等右等不来,谷子便自己做了饭,和豆子、栗子一起吃了,将剩下的饭菜放在锅里温着,等到爹娘和莲子回来便可以吃。

    莲子拉开了车上的帘子,向春杏道:“到家了,咱下车吧。”

    栗子听说车上还有人,忙探头看去。

    春杏此时虽然已是平静了不少,但是对莲子的话,仍像是没听到一样。

    莲子无奈,起身拉她。这回倒没费很多力,让她干啥就干啥,只是还是不说话。

    “哪弄了这么个怪人?是个哑巴吗?”栗子问道,见杨氏严肃地看了她一眼,忙吐吐舌头,闭上了嘴。

    莲子拉着春杏进了堂屋,杨氏和谷子去端饭,刘景仁则去卸了车,将马匹牵到了棚子里。

    晚饭是大米粥,白面馍馍,还有韭菜炒鸡蛋、猪肉炖粉条。

    杨氏给春杏盛了碗饭,又将筷子塞到她手里,让她吃饭。

    谁料春杏只是握着筷子,却并不动。

    晚饭做的很香,对于春杏这样穷苦人家的孩子来说,算是十分好的饭菜了。但是此时,就算是山珍海味摆在她面前,恐怕她也没了胃口。

    杨氏见她确实是吃不下,便也不再多劝,自己端起碗吃了起来。

    吃完了饭之后,杨氏又去烧了水,和谷子一起帮她洗了澡,换上了谷子的衣裳,这才又劝慰两句,让她上了炕。

    莲子家的房子还是以前的老房子,想着翻新的,但是一直忙,还没顾得上这事儿。如今还是两个屋两个炕,莲子和姐姐们住西屋,杨氏和刘景仁住堂屋。

    春杏自然是和莲子姐妹们一起住西屋,好在炕够大,睡五个人绝对没问题。

    莲子就睡在春杏的旁边,虽然她并不经常翻身,也还是不说话,但是莲子却能感觉到,她一定没睡着。

    后来莲子实在是撑不住了,眼皮打了几番架,便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莲子一个翻身,胳膊往前一伸,感觉有些异样。

    以前她睡在最里面,一翻身就可以碰到墙,但是今天,明明是春杏睡最里面的,但是她一翻身,不但没碰到春杏,反而连墙都没碰到。

    莲子心里一惊,霎时睁开了眼。

    此时天刚蒙蒙亮,三个姐姐们都还在睡着,堂屋那边也还没动静,爹娘应该也都没起。但是,炕上最里面的枕上,竟然空空的,不见了春杏的踪影。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一百一十六章 留下

    春杏定然是趁她们还在熟睡的时候出去的,要是不见了,丢了,这可咋办?

    如若那样的话,人是在她们家丢的,她们家可担不起这责任。

    莲子忙从枕下拿出衣裳,匆忙穿上。

    “咋了?”谷子被她窸窸窣窣穿衣的声音惊醒,问道。

    “春杏不见了。”

    “啥?”谷子闻言,忙从炕上坐起,往最里边看了一眼,见果然没了春杏的踪影,也急忙穿起衣裳。

    不消片刻的功夫,全家人都起来了,莲子最先跑出去,见自家大门虚掩着。

    “快,咱快去找找,这要是丢了,那可就糟了。”杨氏急急地说道。

    说着,拉开门,走了出去,一边往前快走,一边口中喊着春杏。

    一家人全部出动,杨氏刚刚让刘景仁到另一个方向找找看看,就见一个单薄的身影,披着清冷的晨露,从竹林里走了出来。

    “叔,婶,你们不用找我了。”

    她的声音低沉,却有了温度,脸上,也带着微微的笑。

    看见她出来,全家人都松了口气。这要是真丢了,春杏的哥哥嫂子来要人,那该如何是好。

    “你这丫头,起的恁早,咋不多睡会儿?”杨氏上前,拉着她冰凉的手道。

    春杏微微一笑,说道:“婶,我睡不着,就起来走走。”

    “行,没事那我们就放心了。”杨氏说着,抬头看看已经大亮的天色,道,“时候也不早了,咱回去吧,婶给你炖大骨汤喝。”

    “哎,谢谢婶。”春杏答应着,跟着杨氏进了家门。

    莲子见她已经不再像昨日那般面如死灰,此时精神了不少,便微微放下了心。心道吃过早饭之后,再好好地劝说她一番,以后万万不能再想不开了。

    杨氏利索地刷了锅,炖了大骨,又蒸了白面花卷,挑了一小碟腌菜,让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