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莲子姐妹也时常来看她,陪她说话,做针线啥的。只是怀着身孕容易犯困,再加上杏儿本就年纪小,身量不足,所以精神头儿也只能维持一小会儿。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就到了秋收的时节,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变得忙碌起来。
对于农家来说,春种秋收自然是最忙的时节,莲子家虽然今年找了人来帮忙秋收,不用再自己下地干活了,但是杨氏和刘景仁就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没活儿也得找活儿干。夫妻俩只是让四个姑娘在家里准备些饭食,他们就忙别的事去了。
对于学子来说,这个季节也是十分重要。几个月前刚刚考过府试的三人,都在为马上到来的院试做着最后的努力。
如果通过了最后的院试,也就意味着完完全全地通过了童生考试,考中了秀才,取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还可以每月从官府里领米粮。
莲子自然是不会在家里闲着,况且此时还有另一件大事,也是喜事,鱼塘那边,也丰收了。
春天投进去的鱼苗,经过一个夏天的迅速生长,有的已经长成莲子手臂那么长,就连最小的,也足有半斤沉。
鱼塘岸边的桑树,此时也已经长的有一人高。再过段时间,把树枝都砍了,只留下粗壮的根,等到明年春天,会更加茂盛地生长。到时候,就可以买蚕种养蚕了。
刘景仁闲着的时候,砍了些树木做成一条木船,又削了根长竹竿,这样就可以撑着船下到水塘里捞鱼了。
收获的鱼,自然是全部供给了“福聚来”。当初协助酒楼重新开业的时候,就已经协商好了,以后对于食材,会优先选择莲子家供应的。
只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厚积薄发,“福聚来”早已成为这苍山镇上最大最高档的酒楼,每日宾客盈门,食材的消耗非常之大。虽然说莲子家的鱼塘产量颇丰,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福聚来”的需求。如此一来,董掌柜少不得又得找其他的供货商。
莲子时常在想,或许可以再买块水塘,扩大一下养殖面积。但是她也明白其中的艰难,买地都十分困难,更别说是买水塘了。哪里会有大片的水塘卖给她?
秋收虽说繁忙,但是顶多忙上大半个月,也就过去了。
新买的二十亩良田,果然不负莲子的期望,收获颇丰。
当粮食都入了仓,只等着被换成银钱之后,莲子一家才稍稍松了口气。
“她爹,你去抓两只公鸡,咱今晚杀了吃。”杨氏向刘景仁道。
春天抱出的小鸡仔,喂了大半年,如今已经长成二三斤,正是肉质肥美的时候,不杀了吃都可惜。
刘景仁当即进了鸡网里去抓鸡,杨氏则刷了大锅,开始烧热水。
栗子听说要杀鸡,忙好奇地跑过来观看,一边给刘景仁帮忙递东西。
先放了血,又用滚水烫了,拔了毛,清了内脏,刘景仁利索地收拾好了两只鸡,又帮着杨氏在案板上剁了。
这时候的鸡肉好吃,也不用加其他的东西又是煮又是炖的,只需和青辣椒一炒,那味儿就足以香半条巷子。
两只肥鸡,足足炒了半个大锅,莲子一家是铁定吃不完的。因此杨氏盛出一盘,让谷子给刘平安夫妻俩送去。这段日子以来,也确实是累着了他们。
恰好莲子想去鱼塘那边看看塘里的鱼咋样了,还需不需要再多添饲料,便端着盘子自己去了那边。
天色已经朦胧起来,蒙上了一层稀薄的黑影。莲子一心想着鱼塘的鱼,心无旁骛的,不知不觉地便到了刘平安夫妇俩住的小屋。
“婶婶”,莲子在门口喊了一声。
刘平安的媳妇听出是莲子的声音,忙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半个棒子面饼子,看来正在吃着饭。
“婶婶吃饭啊,可巧我家杀了鸡,我娘让我给叔叔婶婶送一些来吃。”莲子说着,将手中的盘子举起,递到刘平安媳妇面前。
刘平安媳妇这许久以来,已经和杨氏十分熟识了,算是比较了解她的为人,知她是个直爽的性子,便也不多推辞,从莲子手中接过盛着满满一盘鸡肉的盘子,笑道:“哎,回去跟你娘说,婶婶谢谢她了。”
莲子笑着答应了,也没多留,只让她赶紧进去继续吃饭。
她自己则围着鱼塘转了一圈,又下到沿上,引出鱼来看上一看。
只是天色越来越黑,看的并不是十分清楚。莲子心想,要不还是等明儿过来再好好地看上一看。
打定主意,莲子便要回家去。
来的时候,杨氏嘱咐她快点回去吃鸡肉,此时才想了起来,莲子便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今儿正是月底,弯弯的月亮虽然挂在天空中,但是投不下多少光芒,四周仍然是黑乎乎的。虽然不能说是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是看东西也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个轮廓。
莲子一直是个比较大胆的人,以前也常走夜路,并没有怕过。
但是,此时,她突然停住了脚步。
她感觉后面像是有人在跟着自己。
但是回头看去,只有风吹动竹林晃出婆娑的纤影,并没看到什么人。
莲子心道可能自己是幻听了,当下便也不作他想,继续往前走。
只是没走几步,她又停下了脚步,猛地回头看去。
这一回,莲子十分确定,是真的有人在后面跟着她。因为她刚刚转头的瞬间,看到一个黑影,倏忽闪进了竹林。
“谁?”莲子试探地喊了一声,但是无人应答。
在家里,此时一家人正坐在桌边,杨氏拿着一把黄铜大勺子,搅着盆里的糊糊。
“娘,能吃了吧?”栗子眼睛看着桌上那盘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鸡肉问道。
杨氏闻言往门外看了看,竟还不见莲子的影子。
“这孩子,又干啥去了?说了让她送去就回来的。”杨氏似乎是在自言自语,用大勺子给每个碗里都舀上了糊糊。
“娘”。栗子又喊了一声。
杨氏看看她,见她小嘴微撅的样子,不禁扑哧一下,点点她额头道:“吃啊,又没人绑着你的手不让你吃。”
栗子闻言大喜,连筷子都没拿,直接下手从盘子里抓起一块鸡肉,放嘴里大嚼了起来。
刘景仁和杨氏见状都呵呵笑了起来。
“整日家也没缺了你肉吃啊,咋还恁没出息呢!”杨氏笑道,但是同时,不免又有些担心起未归的莲子来。
莲子此时有些慌了心神,即使她这会儿啥都不怕,但是怎奈自己真的只是个九岁的小女娃。手不能抗肩不能挑的,更别提打架了。
她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着“淡定”。既然打是打不赢的,那就只能跑了。
好在这个位置离家并不是很远,如果跑起来的话,顶多跑上个一百来步,到时候大声喊,家里人就能够听到。
路边种着竹林,只有一条小道通向自己家,竹林也蔓延到自己家门前,是以苏可言和莲子常常约在这竹林中见面。既清净,又雅致。
“谁啊?”莲子又喊了一句,声音微微发颤,但是仍然没有人回答。
莲子突然转过身,撒腿跑了起来。
她此刻心中只想着怎么逃离这里,脚下的速度也是一步快过一步。
眼瞅着快到家了,莲子已经能看到从自家堂屋透出来的那缕缕黄晕的灯光。
竹林沙沙地响着,莲子一心想着快点跑回家,竟然忽略了身后已经没有脚步声了。
莲子此时胸如擂鼓,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嗓子里也有一种像是出血的感觉,但是她仍然不敢停下来。
近了,离家越来越近了,莲子再也不顾其他,扯开嗓子就要喊。
谁料她还没喊出口,就被一重物“砰”的一声敲在头上,当即就失去了知觉。
最后的瞬间,莲子只记得,这片尚未落尽夏叶的竹林,在晚风中依然婆娑着。
而在竹林边缘的路边,站着两个身着黑色衣裳的人,看那身形,应该是个男子。
其中一个男子抓起地上躺着的莲子,将她往肩上一扔,道:“这小丫头片子,还怪机灵的,差点被她跑了。”
另一个男子道:“快走,省的等会儿醒过来就走不了了。别看这小丫头,鬼着呢。”“不就个丫头子吗?我/他/妈还就不信这个邪了!”另一个男子不以为然道。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九十四章 动魄
莲子已经去了一大会儿了,此时天色早已黑透,虽说自家离鱼塘那边不远,又是熟路,但是杨氏还是放不下心来,隐隐地担忧。
“哎”,刘景仁答应着,起身走了出去。
正值月底,虽然才黑不久,但是外面早已是伸手不见五指,刘景仁走出堂屋门几步,又折回来点了盏油灯,提着出去了。
他心想拿着盏灯,就算是隔着老远,莲子也能够看到。
谁料一路上竟没瞧见莲子,一直到了鱼塘那边,还是没有找到。
刘平安夫妻俩此时已经吃完了饭,见刘景仁提着灯过来了,以为是有啥事,忙从屋里出来。
“莲子在这儿吗?”刘景仁问道。
刘平安忙回道:“没,走了有一会儿了,走的时候还没黑透,和她婶婶打了招呼才走的,早就该到家了。”
“啥?”刘景仁心中一慌,“咋没见回家呢?”
刘平安媳妇张氏道:“是真真儿的走了,要是回家的话早就该到了,兴许是又去别的地方了也说不定。”
刘景仁也没心情细说,忙顺着原路折了回去。从鱼塘到他家,统共只有这么一条路,如果莲子要是回家的话,必定会走这条路。
但是,刘景仁路上四下张望,仍是不见一个人影,只有风吹竹林,发出沙沙的声响。
“孩她娘,莲子回来了没有?”刘景仁还没进大门,就冲家里大声喊道。
杨氏忙从堂屋里出来,脸上的神色也是凝重非常,摇摇头道“没,还没。”
“会不会去别的地方了?”刘景仁看向杨氏问道,他多么希望杨氏能说是。
但是,杨氏却十分肯定地道:“不可能,那孩子一向是个稳重懂事的,要去哪里都会先和我说一声。”
此话一出口,二人心中皆是慌乱异常,一时间竟不知该咋办才好。
“那咱快出去找找吧,说不定事情匆忙,没来得及说。”谷子从屋里走出来,说道。
杨氏和刘景仁这才回过神来,对谷子道:“你在家里看家,照顾妹妹,我去你大奶奶家和你奶家看看,要是莲子回来了,就让她先吃饭。”
“哎”,谷子答应着,见杨氏和刘景仁疾步出了家门。
此时已是八月底,薄薄的单衫已经抵不住夜晚阵阵秋凉,谷子紧了紧身上的衣裳,心想爹娘出门的时候也没来得及拿上件衣裳。
“这个莲子,没事儿瞎折腾啥?看她回来我不教训她!”栗子口中愤愤,但是脸上满是担忧的神色,早已没了刚才那般吃鸡肉的心情。
谷子安慰了豆子和栗子,让她们不要担心,兴许莲子一会儿就回来了。
但是她们在家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那个小小的玲珑的身影回来。
杨氏和刘景仁出了家门后,先是去了赵氏家里,但是得到的消息却是莲子并没有去过她家。这让杨氏越发担忧了起来。
随后,二人又去了老家那边,去了那里陪陪杏儿说话也是说不定。但是,结果依然让杨氏和刘景仁焦躁不安。
没来过,没有来过,没见着。
找了好几家,得到的答语都是这样。
“她爹,你说咱闺女上哪去了?”杨氏再也受不住,眼泪瞬间汹涌而出。
刘景仁心中也是不好受,她一个九岁的小女娃,又是自己一个人走夜路,搁谁身上都得担心。
莲子平日除了虎子家,其余并不经常和村人走动,杨氏和刘景仁再也想不出她能去了哪里。
“咱再去鱼塘那边看看吧,说不定走了又回去了,平安两口子没瞧见。”刘景仁道。
杨氏擦了擦眼泪,点点头跟着刘景仁走了。
自从刘景仁走了之后,刘平安夫妻俩也是担心不已,莲子那么好一个姑娘,要是出了啥事儿,可不得让人心疼死。
刘景仁和杨氏到了鱼塘,刘平安两口子忙出来问找到了没有。
这么一问,杨氏的眼泪瞬间又哗啦而下。
见此情景,张氏眼中也是蓄满了泪珠。
“咱再沿着这周围找找吧,兴许是半路上又折回来了。”刘景仁道,说着提着煤油灯,沿着鱼塘的岸开始呼喊莲子。
几个人找了一圈,但是仍然没得到丝毫回音。
此时早已夜深,张氏向杨氏道:“嫂子,都这时候了,要不再回家看看,要是能回家,也该回去了。”
杨氏眼中含泪,点点头,和刘景仁一起往家走去。
要是还没回去,只怕是不能回去的。
路上走得很慢,二人四处张望,同时喊着莲子的名字。没人回答,但是杨氏心中还存着几分侥幸,兴许现在已经在家了。对,已经在家了。
一直到了家,见三个姑娘并排坐在门槛上,没有了另一个孩子的身影。
杨氏只觉的心中一堵,眼前一黑,就要往后面倒去。幸好刘景仁眼疾手快,忙扶住了她。
三个孩子见杨氏晕倒了,也忙跑过来,喊娘的喊娘,掐人中的掐人中。
折腾了一番,杨氏才悠悠醒转,双眼空洞,还没完全睁开,眼泪就流了出来。
当初莲子被宣判断了气儿,她就是不相信这孩子是真的去了,抱着她就是不让别人碰,不许下葬,这才留住了闺女的一条命。她再也不想体会那种眼睁睁看着孩子离她而去,她却无能为力的感觉,那种像要窒息一样,让人恨不得去死的感觉。
这一夜,全家人都不能眠,或是悄悄地,或是抱在一起,不定哭了多少回。
这一夜,家里的门大敞着,并没有上门闩,只是等着莲子回来的时候,能直接进来。
但是一直等到天亮,仍然没见莲子的影子。
刘景仁叹息一声,道:“报官吧。”
杨氏一听这话,又是梗咽不能语,只得点点头。
刘景仁套了马车,路过鱼塘的时候,又将家里其他的事情托刘平安两口子照看着,这才把马鞭在马屁股上狠狠地一抽,向前疾驰而去。
这日一早,苏可言仍和往常一样,天微微亮就起了床,在学堂屋后的那片林子里诵诗书,等到陆续有学子来了,这才收了书本,也进了学堂。
他刚刚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正要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只见虎子一阵风似的冲了过来,站在他面前,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儿。
“咋了?急成这样?”苏可言笑道。
虎子状似很用力地咽了口口水,道:“莲子,莲子不见了。”
开什么玩笑?莲子怎么可能不见了?
苏可言刚开始以为虎子只是戏言,但是观他这副焦急的样子,以及严肃十分的神情,心中再也轻松不起来。
“你说啥?莲子咋不见了?”苏可言急道。
虎子此时稍微平复了因为一路狂奔,蹦跳不止的心,说道:“昨儿晚上莲子她爹娘去我家找了,说是从鱼塘那边走了,没回家。今儿早上还没回来,已经去报官了。我这不就——哎,你干嘛去?”
他还没说完,就见苏可言扔下手中的笔,快步跑了出去。被他扔下的毛笔在桌上滚了几滚,晕黑了一大片书页。
“这是咋了?”才进门的张子贺一时没留意,被夺门而出的苏可言撞了个趔趄,“火急火燎的干啥去?”他自言自语道。
这家伙平日里总是一副胸有成竹,淡然稳重的样子,还真没见他如此着急过。
“莲子不见了。”虎子又向张子贺道,将刚才的话对他重复一遍。
张子贺口中发出“嗤”的一声,走回自己座位上坐下,“她不是能耐着吗?不会这么容易丢的。”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他脸上紧张的神情,早已出卖了他。只坐下一眨眼的功夫,便又站起身,和刚才苏可言一样,夺门而出。
两人都走了,虎子虽然不知道他们是干啥去了,但是自己又帮不上忙,横竖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上课的铃声不久便打响了,苏可言和张子贺不在,虎子虽然在课堂上,但是也是心不在焉,先生讲的东西一点儿也不往脑子里进。
张子贺一路狂奔,路上不曾歇上一歇,直接奔着莲子家去了。
到了莲子家之后,见谷子豆子和栗子都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坐在自家门槛上。就连平日里最不待见他的栗子,见他来了,也是没了撵他走,和他斗嘴的心情。
张子贺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办,索性也一屁股在门槛上坐了下来。
“快,备马。”苏可言一进家门,便冲小厮道。
卢坤一脸的茫然,此时应该上课了才是,何以这会儿竟回来了?
“少爷,您是要去哪儿?”卢坤问道。
苏可言哪里有心情细说,只道:“回城里。”
卢坤也没敢再多问,麻利地备好了马。
苏可言一个翻身上了马,马儿一抬前蹄,苏可言紧紧地抱住马脖子,这才没被摔下来。
他学骑术已经一年有余了,但是从来没有自己一个人单独骑马跑过路。然而此时情况紧急,管不了这么多了,马车的速度实在太慢。
卢坤还没来得及牵了马跟上,就见自家少爷早已扬长而去。
苏可言一路狂奔,径直到了自己熟悉的县衙大门前停下。
门口值岗的差役认得他,忙小跑着过来给他牵马,笑道:“少爷您咋来了呢?”
“刚刚是不是有来报失踪的?”苏可言着急问道。
那差役心下一阵好奇,一年到头报失踪的多了,这小爷这次咋就上心了?但是他仍马上回道:“是呢,刚才有对乡下夫妻来报,说是闺女失踪了,这才走了没多久。”
苏可言不再和他多说,跑进去找了这群差役的头头,交代了他几句,催着他赶紧带人去找。
莲子是昨天黑了天之后不见的,那时候早就关了城门,说不定此时还藏在城里,只要好好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
如此一来,苏可言也没了再回去读书的心思,反是跟着差役一起,在这小小的县城里四处搜寻。而此时,一辆装着大半车稻草的牛车,正在城门口,排队等着出城。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九十五章 远离
莲子吓了一跳,忙睁开眼睛。
这不看不打紧,一看莲子瞬间怒了,是哪个杀千刀的把她塞进这稻草堆里的。
她想用手拨开盖住自己的这层厚厚的稻草,但是谁料竟动弹不得,手脚都被绳子紧紧地绑着。
这时,她才想起来到底发生了啥事。
昨晚上她从鱼塘回家,路上发觉竟有人跟着自己,她撒腿往前跑,谁料马上就要到家了,竟被一重物砸中了头,随即便没了知觉。
又是头,还能不能换个花样了?莲子心中吐槽一番,上次穿越是因为头上受伤,这回还是被砸了头,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穿回去。
这么一想,莲子真觉的后脑勺处隐隐作痛,她想喊出声,但是冷静思考一番,又觉得那样不妥。
现在已经很明确,她是被绑架了,或者说是被掳掠了。如果贸然张口喊的话,难保坏人不会一时害怕,再将她打晕过去。
虽然此时身陷困境,但是莲子倒也还算清醒,如今一定要冷静思考对策,尽自己最大努力确保安全的同时,想办法虎口逃生。
被稻草盖着,莲子看不清外面是个啥样的情形,只是觉的自己现在应该是在一辆牛车上。她家只是最近一年才买了马,以前出行,可都是靠的牛车。对于坐牛车的感觉,莲子再熟悉不过了。
盖在身上的稻草虽说很厚,但是也不至于一丁点儿外面的东西也看不到。
莲子小心翼翼的,瞪着眼睛仔细地看外面的情形。但是稻草遮住了太多的视野,莲子只能通过这清透的光线分辨出,此时是早上。
牛车晃晃悠悠地走了一会儿,莲子感觉透过稻草看到的光线越来越暗,同时还能看到微微有些发黄的树叶,便猜测恐怕这是进了树林。
又走了会儿,在树林的深处,牛车停了下来。
“你他/娘墨迹的啥?咋这会子才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说道,语气里满是不耐烦。
“这不是等着那群差役松懈了之后才走吗?要不这破车,哪里能藏得住?”那赶着牛车的男子道。
莲子突然间瞪大了眼睛,这声音,这声音她绝对知道是谁的。就是那前段日子,老是在她家新买的那十亩地边上转悠的刘土根。因为他声音有些嘶哑,又透着股子阴森,所以莲子印象很深刻,也断断不会冤枉了他。
“行了行了,别他/娘/的废话,赶紧把人送过来。”那男子又道,催着刘土根赶紧办正事儿。
刘土根答应一声,又道:“没问题,只是宋大哥,按照事先说的,二两银子。”
“呸,奶奶个腿的”,那中年男子骂道,“弄这么个丫头片子,能不能卖的出去还不一定,你小子还要二两!”
那刘土根也不是个服软的,见这大汉竟想赖账,便道:“当初咱可是说好了的,二两银子,要不我直接带着人走了。”
他说完盯着那大汉。
“他/娘/的”,那大汉在心中骂了一句,道,“一两半,要不要由你。”
刘土根冷笑一声,说道:“宋大哥,别看丫头小,正是因为小,才好调教,那些妈妈们肯定喜欢要,到时候少说能卖上五两银子。”
那大汉闻言又骂了一句,道:“你小子懂的还不少!得,二两就二两,只是你得给我做干净了。”
“没事儿,绝对没问题。”刘土根笑道,待收到了那大汉的二两银子,才从牛车上跳下来。
看来不是绑架,是拐卖儿童。
莲子此时大脑飞速转着,只听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知道是那刘土根在拨拉稻草,她便闭上眼睛,一动不动的,装作还没醒过来的样子。
此时她不能醒过来,就算是醒了,也肯定逃不走,还不如先装作没醒,留意一下周围的动静,再从长计议。
突然眼前一亮,莲子知道是盖在她身上的稻草被拨拉开了,随即只听那大汉道:“算是个不错的货色”,便被一人抱了起来,好像是塞进了另一辆车里。
那大汉又和刘土根交流了几句,随后马车门“砰”的一声被关上,伴随着一声吆喝,马车狂奔了起来。
莲子这才睁开眼睛看看四周,见这是一个四面封闭的马车,里面光线很暗。她下意识地动了动身子,谁料脚下像是碰到了一个软软的东西。
她又用脚轻轻踢了几下,忽然听到一声嘤咛。
坏了,应该是踢到人了,难不成这马车里还有人?
这样想着,突然那声嘤咛逐渐扩大,最后竟变成哭泣声。
听声音,应该是个和莲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
刚刚听那大汉和刘土根的谈话,她差不多已经猜到了,恐怕这人是想把她卖到花楼。只是她知道,此时反抗定是无效,还是先保持冷静。
这小女孩的啜泣很明显是被外面那赶车的大汉听到了,他勒住了马,转回头打开马车的门。
莲子忙闭上眼睛,继续装作还没醒。
只听“咚咚”几声,那小女孩便停止了啜泣,那大汉骂道:“奶奶的,敬酒不吃吃罚酒!”
随后“砰”的一声,马车门重新被关上,马车又疾驰了起来。
莲子心道幸好刚才自己没哭喊,要不肯定也会和这小女孩一样,被再次打晕过去。
话说这人贩子也忒狠了点吧,就不怕打坏了卖不了好价钱?
她一个人躺在这马车里,不能叫也不能喊,就连想动弹一下早已酸麻的四肢,都得小心翼翼的。
而此时,刘土根赶着那辆仍然装着半车稻草的牛车,又回到了城里。在城门口处,他看到了刘景仁和杨氏,二人脸上神色凝重,十足得憔悴。
刘土根一声冷笑,害他没了地,家里的日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那就谁也别想好过。
刘景仁和杨氏出城回了刘家庄不久,苏可言带着差役就过来了,对过往的行人,尤其是车辆严格审查。
刘土根心中道了声好险,要是再迟上一会儿,能不能出的了城,还真是不好说。
摸摸怀里揣着的二两银子,他将牛车赶到市场上卖了,又拐进了一家赌坊。
莲子坐在高速行进的马车上,动上一下都倍觉困难,但是昨儿晚上就没吃饭,如今早已是
饥肠辘辘。
这天煞的人贩子,就不给点东西吃吗?
马车走了一上午,最后在一处小茶馆旁边停了下来。
车门“哗啦”一声被打开,那大汉长满络腮胡的一张脸便呈现在了莲子面前。
她此时并没有装作还没醒来,她怕如果再装下去的话,一来这不合常理,不该昏睡这么长时间,二来,她怕还没想好如何逃脱,就被活活饿死了。
“你要是听话,不乱咋呼,我就不打你!”那大汉道,虽然凶,但是没有丝毫要对莲子不利的意思。
莲子眨巴眨巴大眼睛,脸上满是吓坏了的表情,忙点头。
随即又是“砰”的一声,马车门再次被关上。
过了会儿,想必是那大汉吃饱喝足了,这才再次打开车门,将一袋馒头和一壶水扔进了车里,又上来给莲子解了被绑着的双手。
“老老实实的!”那大汉又威胁一句,转而出去,马车很快又飞速行驶起来。
莲子活动活动早已僵硬酸麻的双臂,甩甩胳膊,又活动活动指节,等到酸麻感逐渐消失了,这才拿起水袋,喝了口水,拿了一个馒头,开始吃了起来。
她这才有机会好好儿地看看和她同车的这个姑娘,见她双眼紧闭,应该是还没醒来。
这姑娘看起来该有十三四岁的年纪,长相算是不错了,她既然还没醒来,那么自然是错过了这餐午饭。
待到半下午的时候,莲子透过马车箱板间的缝隙,见金色的余光已将半个天空渲上光亮的色彩。她突然感觉身边的这个姑娘似乎是动了一动,果不其然,没用多久,就听她又嘤咛了一声。
“你别出声,要不他又要打你了。”莲子忙道。
那姑娘吓了一跳,待看清了莲子之后,便明白了应该也是和自己一样,被掳掠来的姑娘,当即便放下了戒备,也不再出声。
莲子见她也是手脚被绑着,便压低声音,悄悄道:“我喂你吃些东西吧,我的手被解开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