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堂。”

    莲子闻言,笑意不自觉地爬上了脸颊。

    这个消息,可真是太好了,没让她白等。还要再回学堂,想必一定是为四月份的府试做准备了。

    先不管这么多了,等到他们三个回来之后,一定要好好做上一餐饭,好好地给他们补补。

    “好嘞,我知道了。”心情放松了,说话不觉间也轻松了起来。

    莲子又向卢坤打听了有没有啥意外的话,得知没出啥事儿,这才彻底地放下了心,让卢坤回去了。

    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不但说话轻松,连走路都轻松了起来。若不出意外的话,八成虎子最迟明天就会回来,到时候,先看看他去。

    莲子打定主意,便去了地窖,看看家里还有啥食材,要是不够的话,再去镇上买点。

    一说起去镇上,莲子忽然想起来了,这时候草莓快上市了,可是今年忙得,竟然忘了这事儿。

    去年已经和曹家湾子那边的人家说好了,等到草莓一下来,只管送来就是,但是何以今年到这时候了,还是没送来?

    先不管了,还是做好各种准备才是。

    此般思索着,莲子便进了灶间,查看以往做果脯要用到的各种器物,找一找有没有损坏的,要是有的话,赶紧拿去修理。

    晚间吃了晚饭,莲子惦记着虎子或许回来了,便和栗子去了虎子家。谁料,虎子竟然还没回来,连赵氏和周通礼心里都没底。

    按理说应该回来了啊,不过也可能是考完试玩了会儿,忘了时间,见天色不早了,便又住了一晚。

    莲子和栗子在虎子家坐了会儿,陪赵氏说了会儿话,便回去了。

    次日吃过早饭之后,栗子拿着一些碎花布,拉着莲子一起,要去找三婶做些东西。

    莲子心想反正在家也没事,便和她一起去了。

    昨日三叔和三婶带着礼物回门,娘家那边给回了些油炸馃子之类的东西,杏儿当天晚上给莲子姐妹送来不少。

    因为一直忙于家里的各种活计,杏儿的针线活儿做的并不好,比春子差了一大截,连技艺越来越好的谷子和豆子都不如。栗子想让她帮忙做些漂亮别致的衣服帕子头花啥的,她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栗子叹息一声道:“好吧,我再好好学学。”

    杏儿见她一脸失望的样子,心里倍觉过意不去,但是口上又不会说话。

    莲子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个三婶,虽然她年纪小,只比大姐谷子大了三岁,但是心眼实诚,不像李氏那样,一肚子的坏水。

    自从三婶嫁过来之后,莲子姐妹来这边的次数也多了。

    刘景林整天不闲着,做着手工活儿。莲子见杏儿头上别着个精致的流云簪子,用的就是刘景林平日里编活儿的竹条,便知这是出自他手上。看来,三叔和三婶,日子过得还挺滋润的。

    在老家这边待了大半个上午,莲子和栗子不想在这里吃中午饭,便回了家。

    走到村前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一辆青布马车,停在虎子家门口。

    “他家来客人了吗?”栗子道。

    还是坐着马车来的,不记得虎子家有能驾着马车来走亲戚的亲戚啊。

    莲子心中也好奇,便疾走两步,到了虎子家门口。

    “哎,小莲子,小莲子。”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八十八章 今春不顺

    “你咋来了?”莲子说道,由于习惯,虽然她现在已经不讨厌张子贺了,但是对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凶巴巴的。

    张子贺哼了一声:“我为啥不能来?”

    莲子口中嘀咕一句:“爱来不来”,绕过马车,进了虎子家门。

    虎子听到了张子贺喊莲子的声音,忙出了门,在门口,就碰上了莲子和栗子。

    “考的咋样?”栗子笑着问道。

    她早已从莲子那里听说了他们考试的状况,知道还是不错的。

    虎子甩甩头,豪气十分地说道:“小意思。”

    莲子噗嗤一声笑了,她从来都觉的虎子不是读书的那块料。

    张子贺原本想走的,但是见莲子和栗子来了,便也下了马车,打算等会儿再说。

    原来,考完试之后,张子贺和虎子还有苏可言,便在城里四处游玩一番。正如莲子所预想的那样,不知不觉的,天色便不早了,虎子又耐不住张子贺的纠缠,便答应去他家住上一晚,明儿一早和他一起坐马车回来。

    张子贺和虎子可谓是不打不相识,刚开始二人还谁也容不下谁的,但是去莲子家时间长了,且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小孩子家家的能有啥仇,没多少日子,二人之前的过节便一笔勾销,玩到了一起。

    “到屋里去吧”,虎子向莲子道,“有礼物给你。”

    栗子一听说有礼物,瞬间高兴了起来,欢呼一声,谁料立马就被虎子泼了盆冷水。

    “我说过有你的份儿了吗?”

    栗子翻了个白眼,哼了一声。

    虎子带着莲子进了屋,从他的书箱里拿出一个小布包,交到莲子手上。

    “啥啊?还神神秘秘的。”莲子戏谑一声,打开了布包。

    是一本线装书。

    莲子嘴角扬起,翻开第一页。

    原来这本书还不是一般的书,竟是一本图画书,类似于她前世小时候喜欢的小人书。书页上大部分的篇幅都是插画,只在图画的旁边有几行字。

    “谢谢了”。莲子高兴地说道。虽然她现在不需要这种书,但是毕竟是虎子的一番心意,不能辜负了才是。再说这个年代的书还是挺贵的,真是难为他了。

    栗子瞅了一眼,见是一本图画书,没很大的兴趣,又向虎子道:“我的呢?”

    “谁说有你的了?”虎子瞪她一眼说道,但是又回头在书箱里找了起来。

    张子贺在一边笑道:“真的没有,是真的没有。”

    在场的人都不理他。

    虎子转身将又一个小布包扔给栗子,栗子伸手接住,喜滋滋地打开一看,瞬间乐了,里面竟然是一朵粉红色的头花。

    她哈哈地笑了几声,得到虎子一个鄙夷的眼神。他实在受不了她这个德行,每每新戴了个头花或是新穿了件衣裳,都会问他好看不好看,要是不说好看的话,她还不罢休。

    因为买这个头花,他还被张子贺笑话了好久,真是越想越生气。

    莲子还是仔细问了他们考试的事儿,得知都还不错,便稍微放下了心。唯今能做的,也只是等待结果。就算是没通过考试,那也没事儿,左右他们都还小,大不了明年再考。

    几人在一起玩了一会儿,得知苏可言明天便回来,在这里继续准备四月份的府试。莲子心中难免雀跃了起来,但是仍不忘嘱咐他们继续加油,努力学习。

    正午时候,莲子和栗子说笑着回了家,谁料才进家门,便见杨氏一脸愁容地站在院子里喂鸡。

    “娘。”莲子和栗子各喊了一声。

    “咋了?”莲子又问道,家里不会出啥事了吧。

    她突然想起一事,又道:“刚刚子贺给张掌柜的传话,说是让咱家今年赶紧做了草莓蜜饯和果脯送去。”

    说起这事儿,杨氏脸上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说道:“正是这事儿呢,早上你们才走了不久,那曹家湾子那边的人就来了,说是今年草莓虫害严重,供不上了,挑了又挑,只得了那些。”

    莲子顺着杨氏手指的地方看过去,看一个中型篮子里,放着大半篮子的草莓,翻开仔细一看,还有不少带着虫眼的。

    莲子心中瞬间有些冰冷,草莓果脯马上就该上市销售了,到现在竟然说没原料了,这可怎么办是好。

    作物虫害那是难以避免的,且草莓更是容易发生虫害的一种水果。但是她前世研究的多是作物庄稼,对这些水果,就像对药材一样,了解的就很少了。至于这是啥样的虫害,她也不清楚。

    又仔细翻了翻,莲子见这些草莓鲜果有的虽然有轻微的虫子咬下的印,但是若是做成果脯的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高温杀毒,倒是也可以用。

    “没事儿,咱先把这些做了吧。”莲子道,向杨氏一笑,让她不要担心。

    只是如此一来,今年草莓的产量势必要减少,不管是草莓鲜果还是之后的制成品,那价格恐怕都要涨。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涨价,才能够维持以往的利润。

    这些不在她的考虑范畴之内,由张掌柜自己考虑就够了。并且,张掌柜不和董掌柜一样,能够采纳她的意见。

    说起董掌柜,真是个善于经商的,这才只一年多的时间,硬是把当年摇摇欲坠,几欲倒闭的酒楼做成了如今这苍山镇上最大,最上档次,客流量最多的酒楼。

    莲子虽然为这酒楼的起死回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酒楼能有如今的成绩,多半还是要归因于董掌柜经营有方。

    杨氏还是放心不下,这虫子咬了的,还能吃吗?万一吃出个毛病来可咋办?

    莲子只得继续劝慰她,说道:“没事儿,制作的过程,光是高温蒸就要蒸上半天,还有啥毒不能被除去?”

    “只是”,她又说道,“今年春天看来赚不了多少钱了。”

    自从这草莓果脯和蜜饯拿到铺子里销售以来,每年依靠草莓的收入,就能占全部卖果脯收入的一小半。这么一来,赚钱的事儿定是要大打折扣。

    不过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庄稼人都是靠天吃饭,老天稍有不慎,就能饿死人,就像两年前的那场灾荒一样。莲子虽然经历的晚,但是仍然记忆犹新,那可是她第一次尝一连好几个月饿肚子的感觉。

    今年一开春,光是三叔和姑姑的亲事,总共就花去了将近百两银子,现在又遇到这种事儿,这是开年不顺,让莲子倍觉窝心。

    母女二人说着话,莲子便将这些草莓鲜果拿到井边仔细地洗了好几遍,这才开始准备其他的东西,准备现在就做草莓果脯。

    这几日刚刚栽完了桑苗,刘景仁一直在水塘那边清理水塘,打算再过个几日,去买了鱼苗放进去。

    他按照莲子的说法,先在水塘的边上豁了个口子,将水塘里的水引入到小河里,清理了池底之后,这才又改了引水道,再将河水引来灌进水塘里。

    现在,塘里的水质已是很不错了,可以投鱼苗了。

    次日,家里的草莓果脯做好,刘景仁套了马车送去镇上,刚出门不久,苏可言便来了。

    “这么早”。莲子说道,唇边带着轻松的笑。

    苏可言仍和往常一样,穿着天青色学堂里统一的衣衫,微微笑道:“父亲让我早一点,还能够赶得上早课。”

    想必是天还没亮就走了,到庄上后,没来得及歇息就跑来莲子家了。

    这回莲子没问他关于考试的事,也没有像叮嘱虎子和张子贺一样叮嘱他。因为他这个人,在学业上从来都不需要人叮嘱。

    二人说了几句话,因为要赶早课,苏可言便匆忙走了,临走之前,说是今晚来莲子家吃饭。

    莲子高兴地应了,从今以后逐渐忙了起来,没时间再给他们做午饭了,晚间来吃上顿饭,还是可以的。

    三月中旬,春耕如火如荼地展开了,莲子家如今地多,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干的,差不了多少。所以从今年开始,杨氏便不让家里的孩子下地,只让她们在家给帮忙做些家务,做做饭菜便可。

    随着春耕的到来,另一个好消息也飞来了。那就是二月底考童生试的三人,五场县试全都过了。

    苏可言是最先知道这个消息的,当时苏慕安打发家里的小厮过来告知,只是道:“老爷说了,少爷考了第三名,这两个月也不必回家了,只在这里安心读书便是。”

    除此之外,还带来一个消息,他们学堂里,这回参见童试的八人中,有五人过了。由此不难看出,刘先生不愧是一代大儒,教出的学生也是优秀的很。

    那没过的两人,有一人继续留在学堂里念书,而另一人,直接收拾了收拾,回家去了。

    虎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真是狂喜了一番。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自己能通过,还想着等结果出来,他就和那个离开了的学子一样,收拾收拾东西回家。谁知竟然过了,那就再在这里留一段时间吧,左右要是回家的话,爹娘肯定不会同意。

    除了虎子竟然通过了府试之外,还有一件事让莲子十分震惊,就是张子贺那变态,竟然考了第六名。

    莲子一直觉得,他就算是能通过的话,也就考个尾巴吧,没想到竟不比苏可言差多少。这不公平啊不公平,人家苏可言是咋学习的?他又是咋学的?

    每当莲子这样说的时候,苏可言总是微微一笑,淡淡说道:“子贺很聪明”。

    所以,他才不反对苏可文和张子贺走得亲近。

    然而,张子贺那家伙却道:“小爷我就是个天才!”

    莲子只能表示恶寒。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八十九章 再买地

    杨氏“啊”了一声,看着赵氏,但是随即就想开了,说道:“这还不是正常的事儿嘛,家底子都快给他败光了。要我说啊,这种儿子,不认也罢。”

    “哪能不认呢?”赵氏道,“这刘老五老两口也真是可怜,打拼了半辈子,才攒下这点家底,没几年就全搭进去了。”

    杨氏和赵氏口中的刘老五,说的是住在村西头的一家人。当初分家之后,穷得叮当响,好在媳妇厨艺不错,因此夫妻二人便在镇上摆了个馄饨摊子,赚几个小钱。拼死累活地干了大半辈子,才攒下了一套两进的大房子和十亩良田。

    唯一不足的,是夫妻二人只有一个儿子,名唤刘土根。要说这刘土根啊,可是跟刘老五夫妻二人和善的性子一点不像。他平时最是个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不是今儿打了这家的孩子,就是明儿撵了那家的鸡。因此,村里人都不喜欢他。但凡是看见了他,自然是能躲多远躲多远。

    对于老实的刘老五夫妻来说,更为悲惨的,就是这个儿子还是个十足的惹事精,大傻蛋。经常和镇上游手好闲的其他小混混混在一起,时不时地惹上别人,或是顺手牵羊偷了东西,被告到县衙那边去。每当这个时候,刘老五夫妻可是没少出钱,去给他打点关系。

    就是再能挣的家庭,也搁不住这样的败坏。因此,随着刘土根的长大,刘老五家的日子过得是一日不如一日。

    “听说啊,这回是惹上大人物了。”赵氏又是神神秘秘地说道。

    杨氏此时也来了兴致,忙问道:“啥大人物?”

    “不出是镇上哪个有钱人,说是把人家家里的小姐给调戏了。”

    杨氏噗嗤笑出声:“这小子,胆儿是越来越肥了。”

    “可不是?听说这回那刘老五打算把那十亩地卖了。光是打点的银子,就要花去恁多,还不知道能不能救的出来。”赵氏又道。

    杨氏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回道:“要我说啊,还救啥救,屡教不改的,就得让他尝尝味儿。”

    她停了片刻,突然又道:“你说啥,刘老五要卖那十亩地?”

    “是啊”,赵氏点点头,那可是十亩一级地,十亩良田啊,值不少银子了。

    “要卖多少钱?”杨氏又问道。

    赵氏摇摇头:“不知道,没听说。”随后她又问道:“你家又想买地?”

    杨氏回道:“买是想买,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回去和她爹说说看看。”

    “要是买啊,那可真是十亩好地啊,种啥长啥……”赵氏夸了夸那十亩地,又道:“地是好地,但是我说莲子娘啊,咱还是别买。”

    杨氏闻言诧异地看着她问道:“不买?咋说?”

    “你想啊,刘老五家那儿子是啥人?牢饭都吃过好几回了,杀人放火的事儿定然也能干得出来。咱可别惹麻烦上身。”赵氏拍拍杨氏的手腕,提醒道。

    杨氏答应了一声,但是她可不这么认为。

    如今刘老五等着用钱,如果她们家买下来这十亩地,价格按市面价,不但不是趁火打劫,反而帮了那刘老五一个大忙。等到契约书拿到手了,那十亩地可就正式成了她家的,谁动都没有道理。

    不过这么大个事儿,还是回家商量商量的好。

    这么一来,杨氏也没啥心思和赵氏唠嗑了,收拾了收拾没纳完的鞋底,回了自己家。

    “她爹,那刘老五要卖十亩一级地,咱家买吗?”杨氏一进家门,便大声向正在喂牛的刘景林道。

    刘景仁还没反应过来,仍在慢悠悠地给牛续着草料,倒是在一边算账的莲子,闻言忙问道:“啥?真的吗?”

    她见杨氏点了点头,心道那可真是太好了。

    去年买的那二十亩三级地,虽然经过一年的改良,已经不错了,很快就能赶上二级地的产量,但是如果要改造成良田,那也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的事情。

    莲子一直都想再买上几十亩离家近的地,到时候金灿灿的庄稼种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确确实实地靠庄稼赚钱。

    只有十亩,虽然不多,但是好在都是一级地,地力肥沃,且离家又近,照看起来也便利。

    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说服爹娘买下来。她刚刚算了帐,家里的余钱买十亩良田,还是足足的。

    “只是,那刘老五的儿子,实在是……”杨氏为难地说道,“咱可别惹祸上身。”

    “怕啥?”莲子说道,“咱是花了银子买了地的,等到官府过了户,咱就是正儿八经的主人,谁不承认都不行,实在不行的话,咱就告到官府去!”

    在她眼里,花钱买了东西,就是东西的主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哪里用的着怕这怕那的。再说了,假如真的闹到官府去了,她就不信那边还能睁眼说瞎话不成?还能偏袒他一个有前科的人不成?

    “她爹,你说呢?”杨氏向刘景仁征询道。

    刘景仁思索了一会儿,这才点头道:“行,要不咱还是听闺女的吧。”

    “哎”,杨氏看了莲子一眼,也答应了。

    莲子心中得意地笑了一声,低头又开始算账。

    家里的余钱是不够了,看样子,是要去镇上的钱庄去支上一些了。

    次日,刘景仁就去了刘老五家,十亩良田,只要价一百两银子。

    这个价钱算是十分公道了,看来刘老五是真的很缺银子,要不也不会低价卖了这十亩一级地。或许也是因为知道自家原本留给儿子的地少有人敢买,才会如此价格卖出。

    但是不论如何,莲子家是买了这十亩地。并且,为了让他赶紧办理过户手续,还额外多给了十两银子。这样,别人就更说不得什么了。

    这地卖的可真不是时候,刘老五本来是要打算春耕时种上花生的,但是这段日子,为了那刘土根的事儿忙得,根本就顾不上。这十亩地当中目前还有五亩是种了冬小麦的,等到夏季,冬小麦还是由刘老五家收走,莲子家丝毫不插手收割,也不要一丁点儿麦粒。

    等到麦子收走后,这十亩地,便彻彻底底地属于莲子家。

    只是,如今已经过了种春花生的节令,五亩地要是闲着的话,又实在是可惜了。莲子想了想,还是先种上大豆吧。一来这时候种豆子也还可以,二来还可以养养地。

    没几天,刘老五便和刘景仁一起,找村长办了过户。之后杨氏和刘景仁带着刘平安夫妻两个,忙活了三天,才把这五亩地里全都揞上了豆子。

    鱼塘那边,前几天种完花生后,刘景仁也买了鱼苗投进去了,只需时常照看着,不让人偷了鱼,只管等到秋天,就该长大了。

    转眼到了四月中旬,府试马上就要开始了。

    三个孩子这次要赶个远路去考试,莲子依依不舍地挨个送走他们之后,心中觉得空落落的。

    这日,天气十分不错,莲子挎着个小篮子,去了那刚买的十亩地里。

    那边因为错过了农时,只种上了大豆,但是毕竟错过了一些,需要时时照看着,所以莲子对那边自然是十分上心。

    这是一连十亩地,站在地头看过去,连绵一片,让莲子心中也不觉开阔了起来。

    豆子种才刚揞上月余,已经长出二指长的豆苗,虽然比别家的豆苗矮了不少,但是好在在莲子的科学照料下,长势尚不错。

    莲子挽了挽袖子,又弯腰系了裙摆,下到了地里。在地里来来回回地走上几趟,找一找有没有出苗不齐的,或是有病虫害的。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十亩地也快被莲子看完了。太阳出来,四月的天气虽然不炎热,但是在太阳底下时候长了,难免灼得难受。

    莲子抬手擦了擦额角沁出的细汗,打算走到地头,就回去。

    就在这时,眼光越过过旁边地里尚且低矮的棒子苗,莲子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向这边走来。

    虽然快到正午了,但是仍有勤劳的村民往地里来干活,莲子早已见怪不怪。身上穿着单衫,但是也着实热得难受,莲子想赶紧回到家里。

    她走到地头的时候,那个高大的身影也离莲子家的地很近了。莲子仔细看了一眼,打算如果是熟人的话,打个招呼。如果遇上了熟人没打招呼,若是被杨氏知道了,又要怪她没礼数。

    这么一看,莲子认出了此人,竟然是刘老五家的儿子,刘土根。

    他,出来了?

    莲子心中狐疑,不是说进了监牢嘛,这会子能在这里晃悠,看来他爹打点的银子是起到作用了。

    那刘土根生的五大三粗,平常常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但是庄上人碍于情面,又惧怕他的胡搅蛮缠,便只能吃了哑巴亏。

    如此一来,这刘土根却更加猖狂肆虐了起来,直至数次进牢房。

    他来这里干啥?难不成还想着他家的地?只是如今,早已是她家的了。

    莲子又不经意地瞥了他一眼,却突然发现他正奇怪地看着她,那眼光,似乎是想把她每一寸皮肤都灼透一样,让莲子心中不觉一跳。正了正神儿,莲子才不理他。反正这地又不是偷的抢的,是她家花了银子名正言顺地买来的。如今早已经过了户,那地契上也写上了她爹刘景仁的名字。所以说呗,怕他作甚?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九十章 喜事

    此时已是傍晚,橘红色的云朵将刘家庄灰色的屋顶染上一层喜庆的色彩。突然之间,噼里啪啦一阵炮仗声响,惊飞了莲子家门前大杨树上的几只飞鸟。

    莲子看着鸟飞走的方向,还没来得及打听谁家又有了啥喜事,就见栗子从外面飞速跑了过来。

    “慢点跑,仔细摔着。”莲子提醒道。

    栗子跑的气喘吁吁,在莲子面前停下,双手扶着腰,一边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儿,一边道:“过了,过了。”

    “过啥了啊?”莲子不解问道。

    栗子伸手指着她家后面的方向:“虎子,过了。”

    “啊?不会吧?”莲子一阵惊讶,难道虎子府试过了?

    倒不是她想他不过,只是基于她对虎子的了解,这个不太可能。

    正思索着,又听栗子道:“都过了,正放着鞭炮呢。”

    原来这炮仗声是从他家传来的,难怪听着这么近。

    “快走,咱看看去。”莲子拽着还在气喘吁吁的栗子,往虎子家那边跑去了。

    到了那边一看,只见赵氏和周通礼早已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青布衣裳,站在大门口,脸上尽是欢喜的笑,正接受着过来瞧热闹的村人的祝贺。

    莲子直接进了院子,见虎子正坐在堂屋门口,看着门口熙熙攘攘的场景。

    “哟,考的不错嘛。”莲子笑道。

    虎子憨厚地一笑,脸上有些不好意思的神采,道:“我也没想着我还能过。”

    “哎呦呦,我也没想着我还能过。”栗子好不容易平复了气息,学着虎子的语气,调侃道。

    虎子有些恼羞成怒,站起来假装要打栗子,栗子一个闪身,躲到了莲子身后。

    莲子被逗得哈哈大笑,这二人,平日里不见着还好,一见了,必定是闹腾个没完。

    向他打听了一番,莲子得知虽然三人都过了府试,但是虎子的名次很靠后,苏可言考了第五十六名,张子贺考了第十八名。

    莲子十分吃惊,张子贺那家伙整日里就知道胡闹,怎么这回竟考到了苏可言前面这么多?不应该啊。

    “可言那几天身上不得劲儿,没考好。”虎子解释道。

    他到了那里之后就很是不适应,身上不舒服,自然也提不起精神来,所以才会出了意外。

    “哦”,莲子答应一声,看来是换了地方,肠胃娇嫩,水土不服了。

    接下来的院试,看来必须得给他准备着一些药调理调理。

    莲子又勉励了虎子几句,这才和栗子一道回了家。

    回到家之后,没有如莲子预期的一样,老远就看到自家烟囱里飘起的炊烟,进门之后,也没看到杨氏忙碌的身影。

    “娘,干啥呢?”莲子问道,见杨氏刚从地窖里出来,手上拿着吃剩下的半道猪肉和一只鸡。

    杨氏见她二人回来了,说道:“先让你大姐烧着米茶,等我回来再贴饼子炒菜。”

    看样子杨氏是要出门,栗子忙问道:“娘,你要干啥去?”

    杨氏将手中拿的鸡和肉用篮子装了,篮子底下还躺着一篮子底的鸡蛋。

    “你三婶有小娃娃了,给她送去补补身子。”

    莲子瞪大了眼睛,三婶杏儿怀孕了?

    不过算算日子,二月里成的亲,到现在也有四个月了,也该是差不多了。没想到这么快,爷奶和三叔都该高兴坏了吧。

    只是,她才十五,到底还是小了点,必须得好好地调理着。

    “娘,我跟着一起去吧,我也想见见三婶了。”莲子说道,随后栗子也要跟着。

    杨氏想了想,点头答应了,又喊谷子先做着饭。

    莲子和栗子跟在杨氏后面,去了老家。

    还没进门,就听到三叔的屋里传来一阵笑声。莲子觉得,应该是沈氏的,听到她笑的次数,掰着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杨氏挎着篮子,直接去了以前自己住的屋子,如今已经归刘景林和杏儿。

    杏儿正歪在炕上,六月的天里,身上还盖着被子。沈氏坐在炕头上,正拉着杏儿的一只手,另一只手还给她掖了掖被角。

    李氏则坐在炕尾,看见她进来了,也没说话。

    “谷子娘来了啊。”

    说话人是沈氏的邻居,二民媳妇。

    杨氏笑着和她说了几句话,将篮子搁在炕头的柜上,向沈氏道:“我拿了只鸡和一些猪肉,给杏儿炖了补补身子吧。”

    沈氏笑着点头说了声“好”,又听二民媳妇道:“你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