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喜事 作者:白露(创世中文网vip2014-6-5完结)-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地,这一天过得也不算无聊。

    那黄不拉几,看起来其丑无比的饼子,谁料吃起来竟好吃得紧,比他家那满桌子的鸡鸭鱼肉竟好吃多了,也不知是咋做出来的。不过管它呢,明儿还去她家吃就是了。

    杨氏客气地答应一声,“哎,明儿去就行。”

    “别忘了交银子,贵得很呢,哪能白吃。”莲子说道。

    莲子摸透了张子贺的脾气,张子贺同样也多多少少了解了莲子一些,当下不屑道:“财迷!”

    莲子不再理他,低头吃着自己手中的饼子。

    本来真没带张子贺的饭食,被他一下子吃了三个,就不太够。杨氏和刘景仁便每人只吃了一个,让谷子豆子把东西收拾了起来,又回到地里干活。

    张子贺虽然没下过地,行为笨拙,但是点种的活儿本就不难,多了他一个人,便越发得快了起来,太阳还高高的时候,剩的这一亩花生便已种完。

    要是放在几千年文明后的那个时代,种完之后还要再打上农药,以除草和防治病虫害。但在这个时代,这些东西很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没办法,只能靠它们自然生长了。

    在种好的垄子上盖上草叶,今年的春耕便算是忙完了,只等着过个七八天,花生苗破土的时候,再把盖在上面的叶子拿掉,以后捉捉虫、除除草即可。

    一家人明显得轻松了很多,说笑着去地头的沟里,就着冰凉的水洗了手脚,收拾了农具家什,这才要往家走。

    张子贺自然也跟着爬上了牛车,粉红色的衣衫早已皱皱巴巴,且满是泥土。

    鞋底有些湿滑,爬上车的时候微微有些费力,莲子和栗子对他自然没有好脸色,倒是谷子伸出手去,拉了他一把。

    牛车晃晃悠悠地又进了村子,在莲子家门口停了下来。

    推开新做的木门,杨氏和几个孩子将农具收拾了,放在灶间的一个角上。刘景仁则卸了车,将牛牵进家里,给喂足了草料,等会子给周通礼家还回去。

    虽然天色还早,但是杨氏已经开始准备晚饭。如今她家再也不必像以往那样,为了节省出那么一丝丝口粮,一天只吃两顿饭。

    “张少爷,你是回家去,还是在咱家吃了饭再走。”杨氏说完又补充一句,“家里人该担心了吧。”

    意思就是说你赶紧回去吧,我们家可没饭给你吃,但是这话,杨氏是不会亲自说出口的。

    张子贺正蹲在牛前面,看老黄牛慢悠悠地吃草,漫不经心地回道:“天色也不早了,我就给你们个面子,勉勉强强在你家吃顿饭吧。”

    栗子抬头看了眼还高高的日头,说道:“睁着眼说瞎话呢,还天色不早了,我们家可没好吃的给你吃!”

    张子贺也不理她,拍拍手站起身,跟着杨氏进了灶间。

    他来这里进学也已经一个多月了,以前并不是没有出来过,但是今天,竟然发现了如此多以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就连那看起来死丑死丑的棒子面饼子,竟也是如此的美味。这让他忍不住想看一看,这里是不是还有更多更好的东西。

    杨氏见张子贺竟然不走,也不好开口撵他走,便只好将家里平日里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

    还好前几天赵氏说杨氏家孩子多,给了几个鸡蛋让给孩子们吃,要不此时还真没啥拿得出手的菜。

    现在是春日,各种野菜也长得茂盛了起来。杨氏用芝麻和辣椒油凉拌了个马生菜,炒了一小碟花生米,再加一碟黄灿灿的炒鸡蛋,对他们来说,便已是一顿很丰富的晚餐了。

    干了一天的活儿,都是渴得紧,杨氏烧了一大锅米汤,又拌着野菜抓了棒子面饼子,贴在大锅边儿上,这才开始烧火。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八章 竹林沙沙

    大锅烧木柴,做饭就是快。没一会儿的功夫,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饼子和米汤便端上了桌,张子贺迫不及待地从笊篱里拣了个饼子。

    “烫,烫!”杨氏见状忙提醒他,谁知还是晚了一步。

    张子贺将饼子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地不停地换,口中还道:“不早说!”

    “你活该!”莲子很可耻地承认了,烫着张子贺,她心里着实高兴。

    谷子和豆子在一旁掩嘴笑,只是栗子还在院子里洗手,要是被她看见了去,还不定怎样取笑。

    张子贺帮忙干了一天的活儿,莲子家人对他也算是熟识了,并没因为有他在,而吃饭吃得拘谨。见他吃得香甜,也便打消了起初的顾虑。

    吃完了饭,张子贺胡乱地用袖子擦了擦嘴,反正早已经脏的不成样子,不在乎再脏一些,大不了扔掉再买新的。

    饭都吃完了,这回该走了吧,谁料张子贺竟又在矮凳上一屁股坐下,道:“我找不到回去的路。”

    莲子无语了,看你晃悠地很带劲儿啊,这时候咋就找不到路了?难不成还想在这里住下?

    做梦去吧!

    “得了”,杨氏一边刷碗,一边向刘景仁道:“你把张少爷送回去吧。”

    刘景仁正拾掇今天用过的农具,闻言刚要点头答应,便听张子贺道:“我不要他送,我就要她送!”

    张子贺说着,伸手指了指莲子。

    “哎,你别给脸不要脸啊!”如果可以的话,莲子很想暴揍他一顿。自从遇上张子贺,莲子发现她变得越来越有暴力倾向了。

    张子贺冲莲子挤挤眼睛:“我就让你送。”

    杨氏低低笑了一声:“这孩子”,随即道,“莲子,你送送去吧。”

    莲子放下手中收拾着的碗筷,向张子贺狠狠道:“走!”

    张子贺这才起身,在莲子前头走着。

    刘先生学问好,名望高,像苏可言和张子贺这样出身富庶之家的子弟,来求学的自然不少,因此刘先生便让在学堂边上又建了几间房子,方便路远的学子过来居住。

    但是人家张子贺是什么性子,自然不愿意那么多人住在一起。和他娘抱怨一通,就心疼得了不得,便去张掌柜那边哭诉。最后张掌柜实在被磨得没法儿,只得在学堂不远处买了一套独门独院的小院,又指了几个小厮,收拾了收拾让他过去住着。

    自从张子贺来这里进学,莲子虽没和他打过照面,但是他住在哪里,莲子还是知道的。

    一路上张子贺不停地和莲子说话,说她凶,并且还说她人长得也丑。

    莲子只对该凶的人凶,至于她的长相,那可是相当有自信。所以对于张子贺的种种语言刺激,通通不理,让他一个人唱独角戏好了。

    张子贺在刘家庄的家,离莲子家虽然说是从村前走到了村后,但是庄子小,也用不了多长时间,没用一会儿,便到了家门口。

    “走吧,再也别让我看见你!”莲子瞪了他一眼。

    “明天还去你家啊。”张子贺笑道。

    莲子没理睬他,转身走了,谁料一转头,竟看见一个尚未长成的单薄人影,立在春日的夕阳中。暖风吹动他浅蓝色的袍角,让莲子心头一阵温暖。

    “你怎么在这里啊?”莲子问道。

    苏可言微微一笑:“吃了晚饭出来走走,正好看见你,便过来了。”

    莲子有一瞬间的不好意思,她知道苏可言和虎子一直都不喜欢张子贺,此时送张子贺回来,竟被他瞧见了,不知他会不会生气,会不会以后不再帮她找书了。

    “那个,他,他找不到路了,我娘让我送他回来。”暂时先找个理由吧,可是这叫啥理由啊,本来就是这回事儿嘛。

    苏可言没答话,只微笑着嗯了一声,转身携着夕阳拉下的长长身影,向远处走去。

    莲子忙跟了上去,正好有事找他。

    苏可言今年也已经八岁了,和虎子和张子贺都是同年。年纪尚小,身量还未长足,但和莲子想比,已算是高大上不少了。

    莲子看着他笔直的背影,心道这小子还挺臭美,还没到十分暖和的天气,便已穿上了飘逸的衣衫。

    “上次的书都能看懂了吗?”他忽然问道。

    “嗯”,莲子回答,“已经能看懂不少了,还有一些不是很懂。”反常即为妖,就算是在苏可言面前,她也始终尽量保持自己只是个七岁的小女娃的样子。

    苏可言回头冲她一笑,说道:“没关系的,明儿我再去教你。”他笑容明朗,让这光线略微昏暗的黄昏,竟也变得明亮起来。

    “还是在以前的地方吗?”莲子家前面有一小片竹林,因为在村前,人并不多去,因此每次莲子跟着苏可言学认字,都选在那里。

    苏可言点点头,笑道:“还是老时间,老地方。”

    莲子也点点头,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了,随后互相道了别,各自回家。

    干了一天的活儿,大家都是累的不轻,莲子回家之后,用杨氏烧好的热水,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又坐在炕头和栗子一起看了会儿书。

    如今他们家自己单过,再也不用因为夜里看书浪费灯油而挨骂。栗子让虎子教认字,起初虎子并不十分乐意,他自己看见书本就头疼,哪里还想教别人?后来在莲子的一番恐吓之后,便乖乖地答应了。自此后竟小先生似的,教栗子教的有模有样,连带着自己也不那么厌学了。周通礼和赵氏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巴不得栗子能每时每刻都在他家里,这样也好让虎子能温习功课。

    种完了花生,一时间便没啥活儿。第二日莲子睡了个大大的懒觉,直到日上三竿才在杨氏的催促下不太情愿地起来穿衣吃饭。

    她昨日和苏可言约定了学习的时间,以往都是在午饭后,这次也不例外。

    吃完早午饭,莲子又斜倚在炕上看了会子书,看着看着竟不知不觉地又睡着了,这下连午饭都没吃。醒来之后,发现日头早已偏西了,这才匆忙起来,洗了把脸,胡乱抿了抿头发,拿上几本书就跑了出去。

    杨氏见她拿着书,知道是学认字去了,也不阻拦,只嘱咐道:“别黑了天回来。”

    莲子答应一声,快步走出了家门。

    时值仲春,气候本就温暖,再加上今天天气不错,习习的威风吹动竹枝婆娑,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不禁有些沉醉。

    莲子轻车熟路地进了林子,走了不多远,见那块光滑的大青石旁边,苏可言果然已坐在那里等候。他今日穿一件月白色的绸衫,脚上是白色缎子靴,与这翠绿的竹林几乎融为一体,让莲子不禁心中一片清明。

    “等好久了吧。”莲子有些不好意思,每次好像都是她迟到。

    苏可言摇头微微一笑:“没有,也是刚到。”说着往后退开一步,“来这边坐吧。”

    莲子往前走了几步,在苏可言刚刚坐的地方坐了,将手中的书打开。

    苏可言在他旁边坐了,莲子能闻到他身上清新的皂荚香味。

    “就是这里,这个是啥意思?”莲子将看书时标记上的不太懂的地方,指给苏可言看。

    苏可言开蒙得早,平日里又爱学习,功课自然是极好,虽然年纪小,但是协助莲子看书,一点都不在话下。

    苏可言接过书一看,便开始对莲子讲解起来。

    他的声音尚显稚嫩,应和着风吹竹林的沙沙声,仿若一串珠玉,在莲子心中激起圈圈温暖。

    “这回懂了吗?”苏可言问道。

    莲子点了点头,实际上她并不是不懂,只是为了掩饰她的异于常人,便装作不懂。

    苏可言微微一笑,点点头道:“那便好。”

    “你怎么如此喜欢看这些书?”苏可言一直不解,像莲子这般大的女孩子,不是应该喜欢看插画,看故事之类的书吗?

    莲子突然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他这一问题,总不能说她前世就是做这个的,这一世拾回自己的老本行吧。

    “我们家就是种地的啊,多看一些这种书,就可以多学点种地之法,这样才能多打粮食,不用再饿肚子啊。”她说道,带着甜甜的笑容,似乎只是最单纯的想法。

    苏可言点点头,心中有一些说不出的感觉。他自小便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没干过活,从没下过地,也没体会过农家孩子的艰辛。只是没想到,原来是这样的,莲子的懂事和体贴,是他和弟弟苏可文以及妹妹苏可心完全不能够相比的。

    “等我以后再多找些书与你看,要是有看不懂的,只管去问我便是。”

    莲子甜甜一笑,正合她所想。

    “谢谢可言哥哥。”

    二人又说了会子闲话,这春耕假期里,莲子忙着选种子,看地里的情形,十分得忙碌,这还是两人第一次相见,自然是有很多话想互相分享分享。

    一直聊到傍晚时分,林子的光线越来越暗,夕阳透过竹子,漏下道道浅金色的光。

    中午没吃饭,莲子肚子不禁有些饿了,便和苏可言一起回家去。她本想让苏可言去她家吃饭,可是一想到自家现在啥菜也没有,杨氏肯定又要大动干戈一番,便没忍心。二人只是互相道了声别,各自走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二十九章 春日采药

    淅淅沥沥下过几场春雨之后,天气一日热过一日,早就到了该换上单衫的日子。

    杨氏将家里人冬天里穿的棉衣棉裤拆了,洗了,将里面的棉花晒干了放起来,而外面的一层袄儿面子,则当成单衫继续穿着。

    莲子总算是明白了,为啥这些衣服看上去都那么旧,原来一年四季全靠它们,可真是出力了。事情虽是这样,但是莲子紧迫地感觉到,家里人该添新衣裳了。

    但是如今她们家的余钱,修缮房子、买农具、买种子、买各种乱七八糟的用品早已花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闲钱去买衣裳。

    难道就要这么将就吗?莲子不禁皱了眉头,当然不能,还是要再去赚钱。

    至于做啥呢?卖药材?可是这个赚钱并不多。卖果脯?现在是淡季,也不好卖啊,就连刘景林的小篮子都不再做了,因为用的实在是少。

    果脯,想到果脯,莲子突然想起,她前几天还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吃了一篮子的草莓。当初还觉得有意思,咋做了这个梦?如今想起来,倒是,真的,想吃草莓了。

    那个时候,草莓算是比较贵了,不知这个时代价格怎么样。只是草莓不宜存放,采了必须很快吃掉才好,想必在这个时候,过了春天,要是再想吃草莓就十分艰难了吧。

    想到这里,莲子突然眼前一亮。对啊,她不是会做果脯了吗,完全可以把草莓制成果脯啊。北果脯,南蜜饯,想必制成蜜饯也是十分好吃的吧。

    如此想着,莲子就想试一试了。但是这前期投入,如今还没着落。家里唯一能卖点钱的,估计就是前些日子做好的一些药材了。但是那才能卖多少钱,顶多半吊钱吧。要想做果脯和蜜饯,光买草莓,恐怕就要花掉一两银子,再说还不知能卖出去多少。

    不管怎么着,把家里的钱先凑一凑,能多找点就多找点吧。

    莲子下了炕,穿上鞋,跑到炕对面的一个墙角,那里摆着一个高凳子,上面放着的,就是莲子做好的药材。

    “要去卖吗?”谷子见莲子小小的身影在够高凳上的药材,走过去帮她一把。

    莲子皱皱眉头道:“不行,还不太够。”

    “要不再去挖点?”谷子道,“你上次说的那叫啥远志的,现在能挖了吗?”

    莲子闻言拍了拍额头,对啊,还有远志,她怎么能把远志给忘了呢,那可是味比较值钱的药材啊。

    “对,对对”,莲子连声说道,“咱们去挖吧。”

    谷子有些无奈,这个小妹妹,还真听风就是雨的。但是她也没耽搁,去灶间取了篮子和小铲子,又喊了豆子和栗子,姐妹四个再次向山上走去。

    要是没有谷子提醒,莲子还真的差点把山上的远志给忘了。当初好不容易才发现早已干枯的远志,咋就能这么轻易地给忘掉了。

    去到山上,见冬天时还枯萎的远志,此时果然已经重新发了芽,它的叶子油绿油绿的,让人不禁像是感觉看到了希望。

    莲子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将一株远志连根挖出,放进小篮子里。远志只需取其根茎做成远志筒和远志肉便可,其他的叶子,则可以拿回家喂牲畜。

    莲子家并没有牲畜,这也是她想努力赚钱,想先买一些鸡和牛喂着的原因。

    以前冬天的时候,万物萧条,还没怎么发现,如今一看,这山上的远志数量还真不少。如果把这些全做好了的话,应该能卖上不少钱。

    这样越想越有劲,莲子不由得加紧了手上的动作,每个女孩儿篮子里都装满了草药的时候,这才回家去。

    回到家之后,莲子便迫不及待地开始收拾这些东西。

    这次采挖的数量之多,整整堆了一小堆。莲子搬了几个小板凳放在院子里,拉着几个姐姐坐了,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上面的叶子全剪掉,露出绿油油的远志茎。

    莲子按远志根茎的粗细,有的用木棒锤了或是用手揉搓了,抽出其中的木心,做成远志筒和远志肉,那些极细的,则洗了洗,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干了则可以做成远志棍。

    等到这批药材做好了之后,莲子分门别类地将这些药材都装好,只等着有空儿上镇上的时候,把他们带到徐大夫的药柜上卖掉。

    春日的日头比起冬日,又是好了一些。药材没几天便晒好了,莲子将这些远志收了,打算明日便送去镇上卖掉。

    “娘,哪里有种草莓的啊?”吃晚饭的时候,莲子顺口问道。

    杨氏以为只是莲子嘴馋想吃了,便道:“有来庄上卖的,到时候给你买点。”

    莲子见杨氏误解了自己的意思,忙将自己打算做草莓果脯和蜜饯的主意说了出来。

    “好啊好啊”,栗子第一时间拥护。虽然做这些东西确实折腾人,但是那味儿确实不错。草莓本就好吃,要是再做成果脯和蜜饯,那还不更好吃?栗子第一时间就心动了。

    杨氏想得要多得多,沉思了一下问道:“这个时候了,不是说不好卖吗?”

    “咱们不是现在卖”,莲子解释道,现在确实是不好卖,“咱们趁着现在这个时节有草莓,先做了,就算是不卖,也可以好好保存着,到没有草莓的时节再卖出去,这样不就有人会买了吗?”

    “过夏天可不好保存,人还没吃到就被虫子吃了。”杨氏又道。

    杨氏的顾虑不无道理,这些干果类的东西,尤其是甜食,夏天生虫子特别严重,但是如果做成蜜饯的话,这个问题应该就能解决了。

    “你要是实在想吃的话,咱就少买点,至于果脯啥的,还是别做了,别到时候浪费银钱。”杨氏算是不同意莲子的提议。

    莲子深知杨氏的脾气,知道再说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便索性不说了,留待以后再从长计议,只是草莓很快就会过了季,也不能拖太久。

    第二日,这次破天荒的,杨氏和刘景仁不但带了莲子去镇上,连其他三个女孩儿也都带上了。这回他们分了家,可不用像以前那样,连给孩子买点东西都要偷偷摸摸的,有钱也不敢花。

    虽然不是第一次去镇上,但是家里的女孩儿们还是十分兴奋。栗子从昨儿晚上开始,就嚷嚷着让杨氏给买花儿带。莲子很是看不出,栗子整日家跟一群男孩子一起玩儿,咋也会爱这些花儿朵儿的?

    到了镇上之后,刘景仁找地方将牛车停了,跨上篮子带着一家子人去了徐大夫的医馆。

    今儿徐大夫恰巧在医馆里坐堂,听说莲子他们又来送药材了,忙起身笑着问好。

    经过这几次相处,徐大夫可能也明白了这家人没有要把女儿送来当学徒的心,自己也便打消了这个想法。如此一来,相处起来倒也不再觉得尴尬。

    “可有好些日子没来了。”徐大夫笑着寒暄,让莲子一家人坐了,又让伙计上茶。

    杨氏笑道:“这不是忙着种花生嘛,种完了才得了闲儿,过来一趟。”

    徐大夫就着刘景仁手中的篮子看了一眼这次的药材,惊讶地笑道:“这次还有远志?”

    “是啊”,莲子甜甜一笑,“我就是按书上说的做的,也不知道做的咋样,徐大夫您给看看吧。”

    徐大夫弯腰在篮子里扒拉几下,看了看里面的远志筒、远志肉以及远志棍,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又是进益了不少啊。”

    “哪里的话,那是徐大夫教得好,要不莲子一个小妮子,哪里会做这些个东西?”听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杨氏总是感觉特别高兴,但是也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不是?

    徐大夫又夸赞了几句,便喊了伙计过来称重。这次除了远志,杂七杂八的药材不少,总共卖了有七八百钱,也在莲子的预想之中。

    虽然这七八百钱比起卖果脯得到的收益要少了很多,但是对于目前家里的情形来说,也算是不错了。

    辞别了徐大夫,一家人心情不错地进了集市。从早上到现在,早已是饥肠辘辘,杨氏狠了狠心,和刘景仁带着几个孩子,在一家小摊子上坐下,每人要了碗馄饨,香喷喷地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又去给每个女孩儿买了些头花,自己又买了些针线之类的东西。

    莲子算了算,除去要用来买草莓的钱,大概还能余下二百文,能买上块尺头,给每个人做件褂子还绰绰有余。便想说服杨氏,去买些布,做新衣服,他们的衣服实在是太旧了,旧得莲子都觉得一用力就能裂开。

    杨氏起初不同意,说衣服穿的好好的,没必要再浪费钱去做新的。怎奈莲子和栗子又软磨硬泡了好一番,这才不得已同意了。

    四个女孩儿高高兴兴地跟着杨氏进了一家布桩,挑选了一块水红撒花的尺头,杨氏又讲了半天的价,这才抱着布欢欢喜喜地走出布桩,上了来时的牛车。

    栗子想着很快就要有新衣服穿了,一路上开心得叽叽喳喳个不停,连说等她长大了,每天都要穿新衣服。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三十章 蜜渍草莓

    回到家之后,杨氏实在受不了栗子在一边嚷嚷,连夜把衣裳做了出来。

    栗子次日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新衣,上面穿着水红色撒花褂子,下配一条杏色裙子,脚上也是平时舍不得穿的水红色小鞋。

    莲子看了,不禁眼前一亮,看栗子平时大大咧咧的,没想到穿衣打扮起来竟也是眼光不错,比麦子的红配绿要雅致得多。

    谷子和豆子没有栗子这么心急,将衣服整整齐齐地叠了起来,没舍得穿。

    莲子记挂着今日要去地里看看花生的出苗状况,因此还是捡家常的旧衣穿了,吃过早饭之后,趁着日头还不毒,挎着个篮子去了自家地里。一则可以看看花生,二则也可以在路边顺便采些草药。如今草木越来越茂盛了,发现的药材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三级地离家远,莲子边走边采药,走了有大半个时辰才到。

    揭开盖在垄子上的树叶,只见点种的地方,每一排都萌出来两个嫩黄色的芽胞。莲子查看了几垄,出苗还算是比较整齐,看情况只需要一两天的功夫,就可以把这垄子上盖着的树叶拿开,让苗儿自由生长。

    莲子看着这嫩黄嫩黄的小芽儿,心中不禁一片敞亮。这时日头也渐渐得毒了起来,莲子抬手擦擦额上的汗,起身往回走。

    路过学堂的时候,莲子忍不住转头往里看了看。

    苏可言正低头写着什么,虎子这次没有四处张望,但是却望着前面坐着的刘先生出神儿。莲子见他这傻样儿,不禁莞尔。再往后一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竟然和才转头看过来的张子贺看了个对眼儿,这让莲子心中顿时升起一片郁闷。

    张子贺却是冲她一笑,还摆了摆手,算是打个招呼。

    莲子瞪了他一眼,转身走开了。但是没走几步,她又停了下来,在老槐树下的一块干净石头上坐了。算了,有事儿找他,就委屈自己一下,等等他吧。

    现在离午间下学休息的时间并不远了,莲子只等了不大一会儿,就见里面的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冲了出来。

    “嘿,等小爷我吗?”张子贺走过来,脸上带着欠扁的笑。

    莲子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啥时候回家?”

    “这个我哪知道,看心情吧。”张子贺有些漫不经心。

    和他交流果然有障碍!莲子早已得出了这么个结论。

    刘先生允许这些学子们每半个月休沐一次,如此算下来,离下次休沐差不了几天了。

    “你下次回去的时候帮我带点东西给你爹。”她打算先做一些蜜饯让张掌柜试吃一下,如果他感兴趣的话,则继续合作,如果不感兴趣的话,那她就自己带到镇上去卖。无论哪种,莲子相信,都能赚到钱。

    张子贺哂笑:“给我爹干啥?交给小爷我就行。”

    莲子不想理睬他,起身正要走,忽见虎子过来了。

    虎子见莲子竟和这小王八蛋在一起,不禁着急了。他几步走过来,将莲子挡在身后,硬着语气说道:“你敢欺负莲子妹妹试试,我让你好看!”

    “小样儿,就你?”张子贺虽然不会再对莲子动手,但是也不把虎子放眼里,他俩可是死对头,解不开的死对头。

    莲子对虎子的行为感动了一把,扯扯他的袖子,说道:“你放心啦,他要是不老实,我肯定揍他。”

    莲子的话似乎使得张子贺的自尊心受到了些践踏,冲莲子吼道:“丫头片子,没你说话的份儿!”

    莲子白了他一眼,才不和你这傲娇的小屁孩计较!

    “我回家吃饭了啊。”莲子向虎子道了一声。

    “我和你一起回去。”虎子家就在这村里,所以不需要留在学堂的饭堂里吃饭,正好顺路和莲子一起回去。

    张子贺见他俩一起走了,心中有些生气,追着喊了一声刚要跟上,就见他的小厮急急忙忙地过来找他。他火气没处发,将小厮好一通骂。

    莲子和虎子走的时候,忍不住又往学堂里瞅了一眼,见苏可言正拿着本书,似乎是在和刘先生请教什么。

    她不禁向虎子道:“你也多学学可言哥哥,人家多爱学习。”

    虎子翻了个白眼,不再和他讨论这个问题。

    莲子回到家之后,将篮子里采挖的草药洗净,放在阳光下晒了,向刘景仁道:“爹,我刚刚去咱地那边采药了,我拨开树叶看了看,出芽了。”

    刘景仁蹲在堂屋门前的阴凉地里,正拿着块石头在地上写写画画,至于他写的是啥,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嗯”,明儿我再去看看。

    “看啥去?”杨氏做好了饭,正往堂屋里端,闻言问道。

    刘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