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泉之媳妇难为 作者:可奈茵茵(晋江封推vip2012-06-26完结)-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看越气、越听越郁闷,王老板索性不听不闻,只进了柜台拿了算盘。
没一会儿王老板抬起一张苦瓜脸,“这小半个月都过去了,咱们才赚三百文,连我一个人的菜钱都不够。”
想着家里老老少少七口人,王夫人道:“老爷,咱们这样可没法子长处啊,你总得想想办法。”
王老板气呼呼的说道:“我想什么办法,我有什么办法好想。客人跟约好似的一个个只往李记跑,上个月我连店里的货价都减了两层,没拉回客人不说,差点还赔了本。也不知那李记的胭脂水粉怎么那么好,价格不贵,扑到脸上效果还好……”
王夫人又道:“那可怎么办?自李记开张咱们便赔到如今……”
王老板叹气,“我当时看中这块地方,一是这四合院大小合适,临街的店面又宽敞,旁边还有咱们凤凰城第一大的青楼,你说在这百花楼旁边,做胭脂水粉的生意能不好?!以前咱们店面只一楼,我见生意好,又花了大笔银子,加了一层,专卖高档的水粉、布匹、凤钗;,没想出来个李记,这才几个月,把客人全拉了过去……”
王老板愤愤,王夫人也是愤愤。不过现在她的愤愤却是集中在百花楼。
王夫人拉长了声音,“哟,你是真气呢,还是假气呢?”
王老板一愣,“你这话什么意思?”
王夫人把抹布甩在柜台上,尖着嗓子说:“你说得到是好听,谁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王老板道:“我当然在想店里……”
王夫人冷笑着打断他,“你就没想百合那个小妖精,怎么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没来……哦!”
王夫人自打了一下嘴巴,“她不来,你到是可以去见她,反正就是几步路的事……”
王老板一脸尴尬,“我说生意上的事,你说这个做什么?”
王老夫又是冷笑,“戳你痛楚了吧。是不是去见那小妖精被几句打发走了……或者说是连见都没到……也对啊,人家好歹是百花楼的红姐儿,一杯茶都要一两银子呢……”
王老板偏开头,“什么红姐儿,只是一般……你怎么还吃那些飞醋,那不是逢场作戏嘛……”
“逢场作戏能一次十两十两往她身上砸银子。”王夫人想着以前王老板拿了银子去捧百合那个小妖精,便气得揪王老板的耳朵,“你到是大方,逢场作戏一次十几两银子,那你天天在家吃饭,我给我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你给我少银子……嗯……你到是说说啊……”
王夫人以前也是庄户人家出身,很有一股子力气,一时偏瘦的王老板还不能挣开。
“被那小妖精勾走了心是吧,你知道谁是你婆娘不……谁给你生的儿子,谁跟你一路吃米糠走来……有几个钱就想养小的是吧……你想养是吧……你去养啊……你去啊……”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今天下雨没走成。明天走。存稿于每晚21点发。
最后,怨念向潜水党发射ing
53
53、悠闲生活 。。。
王夫人揪着王老板的耳朵往外面走,王老板使了全身的力气,好不容易才把她挣开。
王老板把王夫人拉了回来,“我的祖宗吖,你别说了呗……我那不是一时迷糊嘛……可我再迷糊也没忘了你不是……我虽然喝了几次花酒,可是绝对、绝对没有养小的意思,咱们这么多年感情,有儿有女……你小声点别叫儿子听见……”
王夫人冷哼,“你还记得你儿子。你去养吧,我不拦你了,你爱咋咋的……”
王老板扯着笑脸,在她面前伏低做小,“消消气消消气……”
王夫人偏开头,“我看你不是不想养,是养不起吧……是不是?……现在生意一落千丈,连小妖精的人都见不着了是不……”
“你别计较了,以后再也不见了。好不好!好不好!”王老板只一味的告饶,不敢顶嘴。
王夫人想了想,却是不相信王老板的话了。以前王老板就是一个连田地也没有,只担了豆花,走街串巷糊口的人。
以前,发誓一心一意对她的话还在耳边……
王夫人觉得不能再待在百花楼,或者说城里也不能待了,不能做这女人的生意了。没了一个百合小妖精,万一以后又来一个呢……
想着如今的生意,王夫人一计上心头。
王夫人抹了抹泪,语带哽咽,“我也不管你养不养的了,我只知道天天亏、月月亏,再这么下去,咱们就啥都没了,要流落街头……呜呜……去年好不容易还了买房子欠的钱,到现在才攒了一百多两,你花在小妖精身上就几十两,再加上一家七口,吃吃喝喝,连烧口水都要柴火钱,现在也就余下二、三十两了……就这点钱,还能吃几个月……”
王老板也犯了难了。他们一家七口,光吃饭一月怎么也花三两银子。更别说其他炭啊、柴啊、衣裳什么的……
王夫人偷偷瞄了一眼王老板,又接着哭诉,“李记看着就是有后台的,东西又好又便宜,你说我们怎么挣得过他们……你不是找了你几个酒肉朋友嘛,他们不都三缄其口,不敢找李记的麻烦……呜呜呜呜,你以前怎么跟给我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事到临头,谁帮了我们一丁点啊……我苦命的,辛辛苦苦赚的银子,都喂了没良心的狗啊……呜呜,偏你以前还说我头发长见识短……你去,你去,叫他们给你想法子……供货的来催银子,你叫他们拿点来帮帮你……”
王老板心中烦躁,被王夫人一嚎,便有些不烦恼了:“你别嚎了,嚎也没用。”
王夫人抹了抹泪,“那你到是拿出个章程来?我们这不坐着等死嘛。”
王老板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没能吐出来。
王夫人试探的说道:“要不咱们把房子卖了吧,没得等到最后,这一辈子几十年挣下来的房子都得赔进去……”
王老板呆住了,“卖房子?”
王夫人又哭得眼泪成串的往下滴,“不卖房子又能怎么样……就这么跟李记耗着,把一家人的命都睹上。你若说改卖其他的,我到问你会什么?你也就一张嘴厉害,能做什么,力气都没我大呢……不若卖了房子,回我老家,修一间够大儿、二儿娶媳妇的十二间大的四合院,也不过四、五十两银子,余下的钱,咱们全买了田地,转租给别人,只收田租地租,瓜果蔬菜又都是现摘的,做一个逍遥的小地子,难道还比不上经营这胭脂铺……”
胭脂铺经营的艰难,王夫人形容的田园生活,悠闲舒适,王老板有些迟疑了。
王夫人也不换气,继续说道:“只一个胭脂铺,你要应酬这个,还要应酬那个。又是操心店里生意不好,又是去跑货源……你到是累不累……眼看着这么多年的辛苦,都要同李记耗尽不成……咱们年纪也不小了,现在叫你去走街串巷的挑东西,你做不做得动……不若再家产没败完的时候,置了田地,一是留给儿女,二咱们也清闲清闲,没得天天操心,现在一头的白发……”
耳边听着李记传过来热闹非凡的声音王老板想了很久,最后,他叹了一口气,“你说得也有些道理。不过这铺子咱们奋斗了大半辈子,说卖就卖?……咱们再坚持一个月吧,这一个月我去找更好的货源,如若不行……不行,”
王老板一掌拍在茶几上,斩钉切铁的说:“一个月后如若生意还是这个样子。咱们就把房子卖了……回乡置办田地吧。”
王夫人很是高兴了抹干了泪,“你这么说我就依你了。这几年风调雨顺的,卖田置地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到时候难不比现在活得舒畅快活。”
***
苏兰听了王老板、王夫人的话,心思就动了。
要说这胭脂铺临街的店面是没第三大街的那四合院宽敞的,可是它临街却有两层,四合院呈梯形,正房虽然不大,但是东、西厢较为宽敞,院中也很宽敞,有井有树的。
第三大街的四合院少了二百五十两不卖,胭脂论位置、论格局比它好,但是若胭脂铺出售,着急脱手、以防亏得更多的王老板夫妇,最后叫价应该在三百二、三左右,而且还可以压价,没准三百两就够了。
苏兰把宋二郎拉到一边,很有些激动的把自己的想法跟宋二郎说了,“胭脂铺凭我们兜里二百两银子,肯定是买不起的,可是一个月后,咱们摊子上也有五、六十两的收入,到时候东凑一点西凑一点,七七八八也差不多了,如果不够再想法子借点……”
苏兰没说的是,以后搬到城里来,宋家一半的四合院到是可以卖给宋李氏,就算李氏再砍价,少说也值个一、二十两吧……
宋二郎没苏兰那么激动,胭脂铺是比第三大街的好,除了店面,四合院大小也合适一家人住,就算百花楼那晚上做营生的青楼,也隔了做其他营生的几间铺子,再吵也吵不到胭脂铺来。
宋二郎倒了一碗温热的茶水跟苏兰,“胭脂铺若能出售当然更好,但是若不能呢?而且也不定只我们一家想买?是不?”
宋二郎见苏兰一口气喝完,又倒了一碗放到她手里,“媳妇,咱们还是要继续找铺子,不能全指着胭脂铺一个。”
有人说有压力,就有动力。
而宋二郎不但有了压力转化而来的动力,更有因为压力,横生出来的一股子做为男人,担负一家的责任感。
宋二郎读书不行,脑子没得宋三郎聪明。
宋三郎生病的时候,他也急过,但是有宋爹在,他也只是做好眼前自己的事而已。
后来,宋爹走了,他病了,那个时候的他,想的不过是自己走了后,把宋三郎托付给宋大郎。
再后来,宋二郎好了,分家了,那个时候过的却不苦——比起宋爹走之前,他们田地的活自己做,半月见一次荤腥的日子,每日有贴心的媳妇,做的价廉物美好吃的饭菜,他每每吃得肚圆。
宋二郎只觉得生活比以前还要更好一些。当然,宋二郎的思想依旧停在照管好田地的层面上。
又后来,开了火锅摊子,赚了钱。宋二郎更是觉得未来的日子一片光明。
可又接着的却是,绝味楼一副找茬样上门,自家媳妇进了齐府做饭,想方设法的为自家加分——从这个时候起,宋二郎心里便有一股火。他气自己没用、气自已无能。
最后,虽然与绝味楼达成了双方较为满意的价格,宋二郎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觉得更加的别扭、更加的不舒服。
偶尔,回想起与大掌柜、二掌柜侃侃而谈的苏兰;回想起为了银子,为了生计,想法子多卖几个银钱的媳妇……
宋二郎一方面觉得自家媳妇太好,一方面觉得自己配不上自家媳妇。
以前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的宋二郎开始想改变,想变成一面能为家人遮风挡雨的高墙。
宋二郎也知道自己脑子不灵光,宋爹夸弟弟聪敏,夸他老实憨厚。
宋二郎曾经看到过宋爹摸着宋三郎的头,说他太过老实,连说一个小谎,脸上都红得跟猴子屁股一样,还叫宋三郎以后出息了,帮着他点。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做生意买卖的人,你可以在货物上做到实诚、童叟无欺。
但是,绝对不可能在为人上死板、老实——因为你所在的世界就是那么的奸诈狡猾、吃人不吐骨头。
一腔的老实、呆板、不知变通的直肠子,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
自家媳妇能干又聪明,可是以前是怎么样呢?
宋二郎想到苏兰,他又想到苏兰说过的话——如果不变聪明点,我能逃荒千里活下来。
逃荒——意味着没吃没喝,一路受人欺负打压。
若没有毅力——不可能逃荒千里活下来。
若没有头脑——凭自家媳妇那么漂亮的模样,没准还要遭罪。
宋二郎脑细胞开始活动了。
自己媳妇以前肯定是没现在这么聪明的,不然也用不着逃荒了,只做点小生意,一家人就可以平安和乐。
那她的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最终宋二郎得出的结论是,苏兰是从逃荒后开始改变,然后在途中经历磨难,最后华丽转身成为,现在聪慧又善良的他媳妇。
若是自己呢?宋二郎扪心自问。
他不可能放着生意不做、丢下媳妇、兄弟,去行万里路,只为了经历磨难!
宋二郎开始就地取材——他善用了自己的眼、耳、还有脑子、身体。
他用眼睛去看、去听,在火锅摊子右前方,那把十文的手捐,卖到二十文的小老板,他真诚的眼神、他口若悬河的语言、他拉着被他坑了的客人,又推荐了他一根簪子热情似火的劲……
然后宋二郎用脑子回忆,接着他把学到的用到了客人身上——他不坑人,但是他用热情、真诚、灵巧的语言,让客人除了对摊子上的食物满意外,对火锅摊子上的老板也格外的印象深刻。
苏兰也发现了宋二郎的变化。她心中高兴的同时,也怕宋二郎走上了歧路,可当宋二郎得到了客人表扬,红着耳根、摇着尾巴,向她求抚摸、求表扬的时候,苏兰的心就放下了。
苏兰相信宋二郎——这个男人不会走上歧路。因为他固守着自己真诚、善良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这里还减了一个镜头——宋二郎游刃有余的迎送往来(囧)的场景,而不是几句话介绍。
到这里了女主一家还没和宋大一家分开,我也开始着急了。
哈哈~~~飘走~~
54
54、悠闲生活 。。。
就在苏兰不安好心的等着,胭脂铺王老板找不到更好的货源,倒闭关门的时候,宋家迎来了一件大事。
此大事,事关宋家年过十七还云英示嫁的宋小妹。
那天宋二郎赶着牛车从凤凰城回来,苏兰、林红玉、陈寡妇母女坐在后面。
牛车才进到了村口,便有同村的人过来贺喜。
“宋二郎,今儿有人看到有媒婆进了你家,听说你妹妹要出嫁了啊……”
“哎哟,二郎家的,看来你们是个有福。我看那媒婆穿戴跟城里人似的,该不会宋小妹和刘家春花一样要嫁到城里去吧……”
“戚家的、何家的,你们耳朵不灵便了吧,我刚听到宋大郎媳妇,说那媒婆是凤凰城有名的胡媒婆,保媒拉线促成了很多对夫妻呢……”
“陈家的,你说话怎么尽说些边边角角,不说正题呢。二郎媳妇,你们宋家可是要大办喜事了,那媒婆是给和家村和地主说亲的……”
“和地主?难道是家有百亩良田的和地主?”
“可不是。那和地主啊现在就是咱们十里八村最大的地主了,租了他家田地的人家,能从我家口排到你家门口。除了田产地产,人家在和家村有二进的青砖大房,凤凰城还有房子、买卖呢……”
“那可真富贵。没想宋小妹十七了,还能嫁得这么好……”
“是呢。虽然家世差点,可刘家春花是当妾,她一嫁过去就是当家作主的正头娘子……”
苏兰、宋二郎一路接收了羡慕嫉妒的眼神。待回到了宋家,正房堂屋传来了说话声。
***
此时胡媒婆早已经走了,堂屋早早过来看热闹的、和宋家比邻而居的大嘴巴王李家婶子,正双眼放光的看着胡媒婆带来的两提礼物。
李家婶子手碰了碰包装得精美的礼品,她羡慕的说道:“哎哟,我的天呢,这点心是绝味楼的吧,和家可真是看重小妹,只是上门来提亲就带这么好的点心。”
李家婶子小眼珠在两提共八盒的点心上来来回回,“这这……统供要花不少银子吧!”
宋杨氏坐在上位,挥了挥手让宋小妹进去,她慢条斯理的道:“绝味楼的点心,老爷在的时候,我到吃了一回,只三小块,就得上百文。”
宋杨氏端起茶,神态极为悠闲,“我那都是多年前的老黄历了,这八盒,恐怕要一、二两银子吧……”
李家婶子瞪大了眼睛,“一、二两银子……”她吞了吞口水,“和家果然不愧是有百亩良田的地主老爷。”
话锋一转,李家婶子又巴结、奉承的说道:“当然,谁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过来的,和家上门就提了绝味楼的点心,可想而知是多么喜欢我们小妹。”
我们小妹!宋杨氏在心底冷笑,你当我不知道你在外面和宋李氏,笑话我女儿是嫁不出去、吃白食的。
宋杨氏放下茶杯,叹了一口气:“我没想这和家是非我家小妹不娶,上月来的时候,我才拒了他呢。”
李家婶子惊讶,“和家上个月也来提亲了?”
宋杨氏双手一摊,颇有些无奈,“可不是,我上月拒了他,没想这月又不死心的来了……”
“哎哟,我的亲妈吖!就和家的条件,找什么姑娘找不到,你还嫌他呢!”李家婶子几步小跑到宋杨氏的旁边,八卦之魂汹汹燃烧。
“你怎么不同意小妹嫁到和家呢?和家有权有势的?小妹又这把年纪——”
李家婶子连忙闭上嘴,作势打了自己嘴巴几下,“看我这张嘴,说话一急就乱了,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了……”
宋杨氏心情正好,而且她一直也不大看得起李家婶子,一副贱酸的乡下婆子样。
大人不计小人过。宋杨氏说:“主要是我们小妹心气高,你也是知道的,以前十里八村的来提亲的,把门坎都踩坏了几条……”
李家婶子想起一件事来,她插嘴道:“和家以前也来过提亲是吧。当时还是我们坐一块聊的时候,你说给我听的呢。说起来,和正平和老爷,早就相中小妹了!”
宋杨氏想起自己以前把和家提亲说出去的事,真想扇自己一巴掌。
那个时候的自己,怎么就跟李大嘴巴一样,说了嘴呢。
难不成,她以前看不上和家,现在宋家落败了,就屁殿殿的凑上去当续妻,这样的风言风语好听不成。
但又想到自己不是神仙,算不到几年后自家落败、和家却越过越好的宋杨氏,很快便原谅了自己。
她说:“我们小妹心气儿高,跟着她三哥念了几回书,想找个有学识的人家。和家是有钱,就是这书嘛……”
李家婶子艰难的吞了吞口水。这是想当官太太呢?
宋杨氏拉着李家婶子的手,道:“李嫂子,你说咱们这样的人家,凭你再好的才、貌,你到哪里去结识有学识的人家?”
李家婶子面上傻笑了两声。内心到是不屑的吐了一口口水,平日里奉承你几句,你真当自己是才貌双全的天仙,十七的我女儿她儿子都两岁了,你现在都是个老姑娘了呢,官太太?你做梦吧你!
李家婶子又再想到和家提亲,心里又不痛快了。你说这宋家小妹咋都是老姑娘了,还能嫁到地主家,当正房太太呢。
宋杨氏从腰间扯出一方手帕,装模作样的抹了抹泪。
“她竟跟我说书中的谁谁,为了挑一个如意郎君,二十多岁才出嫁,她说她还年纪,还可以等个几年。她一心想找个读书的、有学问的,我真是急得哟……上个月和家来提亲,她是死活不干,说什么以前和家提亲,我推了,现在干了,外面不指定怎么说她嫌贫爱富……”
宋杨氏帕子抹了左眼抹右眼,“可把我急死了。怎么说、怎么劝都不听,没得办法,我也就推了。”
李家婶子指了指点心盒子,“这是——”
宋杨氏捏着帕子,“这不是正平那孩子心实在吗!怎么都觉得我家小妹好,这不这个月又派媒婆上门了……”
李家婶子急急的打断她,“那这次小妹总算答应了吧?!”
宋杨氏紧握着李家婶子的手,眼神看她就像看亲人一样,“李嫂子还是你明白我啊。你说正平这孩子心眼实,喜欢上小妹便再也不喜欢别个了,一次又一次的上门提亲,你说这天下还有几个能这么喜欢小妹的?”
一口一口喜欢,这不还没嫁过去嘛。李家婶子口是心非的道:“是啊是啊。咱们小妹这么好,特招人喜欢,和家是个有眼光的。”
宋杨氏又道:“可不就是这个理嘛。可是小妹还是不干……”
“哈?”李家婶子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样了还不干?
宋杨氏手指颤抖的指了指宋小妹的房间,“你说吧,你说她倔不倔?她说她不干,她说和家若是有心,定会再来的,她说和家来,她看明白和家的心了,和家若不来,你更是看明白和家的心了……”
最后,宋杨氏收了哭声,“我虽然觉得正平是真心的。但是小妹的想法我也同意,小妹现在还没嫁,村里村外不少人说她坏话。现在,我到要看那起子小人,还敢说什么。说什么小妹没人要!说我们什么眼高于顶!说我们只认钱不认人!”
李家婶子无语。是以,等她出去宣传宋家大喜事的时候,便拉下了脸:
“你说这宋小妹啊,你也不看自个多大年纪了,以前你家有钱的时候,就不说了,现在和家求了两次亲,你也拒了,还说什么书里,书里头有个屁啊,能吃饱饭不!还有杨氏也是,还附和她的想法,妈妈呢,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你当你女儿还是十四、十五岁的姑娘呢。脑子进了水吧……”
众婆子一阵的点头同意。但也有一、两个说了不同看法的:“也没准人家真是那么想呢,再说宋小妹那脸蛋确实长得不错……”
李家婶子说:“长得不错又怎么咧,十七了呢。你能水灵几年。还这么傲气,你当自己是谁。”
又另有同意李家婶子的说道:“程家的你也动脑子想想,凡是脑子没进水的,能让自己女儿十七还没人家?难道你也愿意让你女儿……”
程家的连连挥手,“可别说我女儿,我女儿吃香着呢,十三的时候就许了人家呢。”
李家婶子磕着瓜子,“我看宋家、和家这事,得黄!和地主要什么姑娘没有,要到你家吃闭门羹。还不只一次、二次。”
于是乎,村里的就这么一下午,传出了宋家母女脑子进水的事。点头附和的便有宋李氏。
作者有话要说:我设定的是富贵人家十三、十四嫁人。乡下没那么讲究十四、十五,所以文章最开始16的宋小妹被人说老姑娘,现在几个月过去,她满17了,就更老了。
其实这么一算,我把年纪定的小了。但这份再改太乱了。
挖鼻孔,我以后肯定是越写越好的。
————不要以为偶不在,就霸王哈~~~飘
55
55、悠闲生活 。。。
因着堂屋说话的声音比较大,苏兰听了个八九不离十。等卸了牛车,李家婶子也走后,苏兰正有话要问宋二郎,却发现宋二郎脚步往正房的方向走了两步,立刻又缩了回来。
苏兰问道:“二郎,怎么了?小妹的婚事,你不去问问?”
宋二郎继续卸车,“等大哥回来,我先问问大哥。”
苏兰心下疑问宋二郎怎么不去问宋杨氏,反倒要去问宋大郎,不过她想起宋二郎最近的变化,发现宋二郎现在几乎很少提及宋杨氏,或者可以说,宋二郎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把宋杨氏看得那么重了。
话说一个人想得多了、学得多了、做得多了,除了自身会发生变化,他看周边的事物也会发生变化。说透了,人变聪敏了,就没那么好类型了。
宋二郎最近学得最多的就是好听话,然后他就那么无意的发现,自己敬重的母亲,以前说了很多好听话——宋二郎之所以用这个贬意的语气,是因为宋杨氏只是说得好听而已。
她当然也有做过几件关心他和宋三郎的事——不过,宋二郎回想起来,旁边都有宋爹在,且很快全村都知道了。
这样的宋杨氏,和吃亏闷在心里、做了好事也闷在心里的自家媳妇一比。
宋二郎对宋杨氏就有那么……当然养育之恩,宋二郎是不会忘了。
宋二郎从宋大郎处,问了事情的经过,立刻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苏兰。
苏兰把脚上的棉袜子取下来放到盆子里,刚倒了热水要洗,便被宋二郎强抢了过去。
苏兰笑道:“你个大男人蹲在地上洗女人的袜子,你也不怕别人笑话。”
宋二郎看着灯光下苏兰越加柔美的脸,“我洗我媳妇的袜子有什么丢脸的,别人想洗还洗不着呢。”
苏兰笑骂:“贫嘴。”
苏兰想起刚才宋二郎说的话,又道:“我到是不怎么知道和家,不过小妹着实该找个人家了,这样吧,我平时也机灵点,有合适的,记下来给娘参详参详。”
话虽如此说,苏兰却并不是真心要帮宋小妹寻夫家。
因为就宋小妹的脾气,她就算尽心尽力寻了,百分之九十要落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再有,就风俗民情、以及她平日观察宋小妹,并不是心气高,要找什么读书人的样子,所以她觉得宋杨氏、宋小妹这么拒绝和家,有些不对劲……
宋二郎一边洗袜子,一边笑道:“以前我们家以我爹最不同意和家,爹说和正平这人行事不正,不是良配。”
苏兰道:“说起来林大哥和他儿子有剩,不就是帮和家翻瓦,林大哥摔着了腿,只给了连工钱都不够的一角银子,把他们打发走了。当时抬林大哥回来的,还是有剩和几个同村的呢。”
宋二郎皱眉:“上梁不正下梁歪,这也就是爹不同意的原因了。”
苏兰又道:“那娘亲不是说,等和家再一次求亲就要同意吗?”
宋二郎头也不抬的说:“刚刚我和大哥去跟娘说了,咱们会帮着小妹寻人家,也会给她添嫁妆,不会委屈她。娘说若和家再来提亲,那是真正的喜欢小妹,所以同意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