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有个空间 作者:祈幽(起点vip2013-02-28完结,美食种田)-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流,带着清透和宁静。感受着亮丽乌发在指尖的质感,林恒抿唇,吃什么呢?
“我想吃鱼。”林恒听见自己说道。
乔薇双手合击,表示认同,“酸菜鱼怎么样?还是番茄鱼?”想象着酸菜鱼酸辣爽口的口感和番茄鱼酸香红透的色泽,乔薇一时间难以选择了。怎么办,她两个都想吃
林恒突然从乔薇身后搂了过来,双掌放置于乔薇的小腹,轻柔的抚摸着,“孩子他**你要给孩子们添弟弟或妹妹了。”
“去。”乔薇拍了林恒一下,“没个正经的。”冯天赐接触八卦周易后就给全家人做了个测算,虽然不是都准确无误,但是大概都差不多,就比如一生中会有多少个孩子,那是命中注定的。就乔薇和林恒来说,他们一辈子就会这么多孩子,除非得道飞升、不受天地大道的约束,也许还可以添几个孩子。
林恒又摸了几把,他也就是开个玩笑,乔薇生孩子疼,他也会跟着痛,所以还是别生了,他们家有这么几个已经很头疼了,再添加几个,命都要被他们折腾光了。
“……那你还摸。”乔薇靠在林恒的身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林恒的手,抬着头就可以看到浮岛,明明那么大一块,却一点儿都没有挡住岛下的阳光,空间就是神奇。
悠闲的待了一会儿,直到……“咕咕”。
“……肚子饿了。”乔薇说道,“你还没有说要吃哪一种呢,做个决定勒。”
“竟然你两个都想要吃,那就都做好了,吃不掉放在空间中也不会变坏。”林恒如是说道。
乔薇想想也是,既然都想吃,那就不要虐待自己的肚子。说做就做,乔薇指使林恒去捞鱼,自己去菜地里摘些菜。
乔薇喜欢吃酸菜鱼,不是里面的鱼,而是随着一起煮的菜。不是像火锅那样吃,而是一起煮,那样菜里面会有酸菜和鱼、麻辣鲜香的味道,很好吃。
蔬菜并没有因为是在空间中所以长得奇大或者形状怪异,它们生长的很平凡,但是味道和营养上绝对是不平凡的。挑了一个两只手能够抓住的花菜扔进篮子里,又去摘了些青椒,拔了一棵土豆和两株大葱,等会儿再去小院里面抓两把发好的豆芽和切两块豆腐,这些都是要放到酸菜鱼里面的。至于番茄鱼,那就简单了,摘几个番茄,拿上一瓶子做好的酸汤,就好了。
等乔薇准备好要用的蔬菜、作料,那儿林恒已经将鱼处理好了。林恒捞了一条黑鱼,一条花鲢鱼。黑鱼是用来是酸菜鱼的,煮时间长了鱼肉并不会散,花鲢鱼是用来做番茄鱼的,肉质细嫩些。各有各的特色,做出来绝对鲜美。
等汤做好了,将鱼片滑进去,一会儿工夫就好了。
当然不能够只吃鱼来着,乔薇做鱼的时候,林恒煮了饭,九穗禾闷出来的饭,香气能够飘出很远。
鱼还要等一会儿,趁着这个功夫,乔薇做了个耗油生菜、红烧子芋,还吵了个鲜菇,好几种菌类加上几朵木耳,淋上一些薄薄的芡汁,看起来晶莹剔透,真是又好吃又好看。
181、还是留下来游玩一下
收费章节(12点)
181、还是留下来游玩一下
两人美美的吃了一顿,这么多菜,特别是两大盆分量十足的鱼,够一家子吃的了,他们两个胃口再大,也吃不完。
剩下的,放在空间中也不会坏,乔薇就稍微收拾了下,就放在了台子上,等晚上了就直接吃,保证和刚做的一样鲜美。
吃完了乔薇又盛了一碗番茄鱼汤,酸酸的、带着鱼的鲜,颜色上也很漂亮,番茄肉散在汤中,汤面上浮着些许油花,诱人心肺。
“这回番茄放的少了点儿,下次做得时候要记得多放。”边喝着,乔薇边说着自己的感受,其实鱼汤里面已经放了四只番茄,要知道在外面的汤品最多放两个,究其原因的话,应该是乔薇太喜欢番茄鱼里面的西红柿了。
说道西红柿,乔薇倒是有些想吃了。将喝完的汤碗扔进水池里,等会儿过来洗干净,然后拉着林恒往水果林那儿去。
“想吃什么水果?”林恒随手摘了一只苹果。水果林早已不是一开始种植的那片方正的小林子,而是真正的水果树林。各色水果,只要是树上长的,无论是生活在热带、ya热带,还是生活在沙漠里的植物,只要是能够吃的水果,空间中都会生长。
乔薇是有目标的过来的,指着不远处的柿子,“我想吃柿子。”乔薇喜欢吃柿子,特别是柿子里面一瓣一瓣的果肉,那些果肉包裹着个大的种子,吃了嘴里把种子一吐,那种感觉,乔薇最喜欢。
一般来说,都会讲硬柿子摘下来,然后悟熟。空间不存在这个问题,保持着口感最好的状态后,那些水果挂在枝头会越来越好吃。这不,乔薇刚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林恒身影一闪,再回来时,手中已经抓着五六个饱满、红润的柿子。
乔薇从他手里拿了一个,摘掉果蒂,然后两手一掰,里面一瓣一瓣的果肉便散了开来,橘红色瓣状的果肉镶嵌着褐色的种子,看着就赏心悦目,吃起来更是可口绵软,其中瓣状的果肉的吃起来还带着点儿嚼头。
吃完手中的柿子,两个人就出去了。进来的时候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出来的时候当然不可能在热闹的地方,这里来往经过人的很少,并且没有探头等,很安全。
就是离机场稍远,需要走上一公里,好在两人身体都很好,一公里那是小菜。
路人甲揉揉眼睛,他觉得自己开车时间太长,眼睛花了,不然怎么看到两个人,一晃眼就不见了。
“咋的了?”路人甲身边的路人乙看到路人甲揉眼睛,还以为他不舒服,忙问道。
路人甲按着脑门,“大概是快车累了,来来来,我们换。”
不管别人是怎么看的,乔薇和林恒可真是如闪电般,速度极快的移动着。等到了人群中才放慢速度,谁都不会注意到这两个人。
带着墨镜,乔薇颇有些烦恼,“阿恒我们来了一趟X市,都没有带什么东西回去。”
林恒手上拿着飞机票,飞机是一个小时后出发,当然把票退了也无所谓。“那我们再在这里留几天,好好把X市逛逛。”
X市是内陆的大市,古韵悠扬,而且有众多的小吃,除了市区外,其他的小县城也有很多景点和技艺,乔薇看过一个节目,就挺喜欢X市尉县的铁树银花,还有各类凉粉类食物。他们生活的沿海省份,没有这么多面食小吃。
乔薇抬头看了一眼,然后又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想了一会儿后朝着林恒咧嘴一笑,“我们都请假了哦”
林恒点点头,而且请了好几天。
“那我们再玩几天。”乔薇握拳,说实话,现在能够出来的机会很好,有孩子后就更少两个人一起行动,乔薇很心动,吃遍各类美食、看遍当地特色的文化,而且现在不是旅游旺季,也不是周末,天气预报也说了近段时间也不会出现下雨天,真是游玩的大好时间。
竟然确定好游玩的计划,两个人果断的退了票,然后出了大厅招了一辆出租车就往市区走。
坐着车的同时,乔薇就拿出放在背包里的便携式电脑,她要规划一下这几天的行程。林恒则和司机聊天,这些司机可谓是半个导游,比起导游来,他们更是多了一份随心,而不是特意的去那些名胜古迹。
特色在民间,在小巷内也许也可以找到家百年老字号的店,里面制作的小吃也许就是以前皇帝吃过的。
司机师傅五十来岁,姓郝,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开车二十多年来,对当地的特色地段更是熟悉非常。如果出了X市大市的话,对别的小县小市他不怎么熟悉,但是架不住人家有认识对这些县市熟悉的人。
郝师傅很会说话,面有福相,不是那种为了生活小利而斤斤计较的人。大度随和,让这样的人带着旅游再好不过。
当即,林恒对郝师傅说:“师傅接下来几天是否有空?我们对这里也不熟,也没有熟悉的人可以带着,不如请郝师傅带着我们旅游,怎么样?”
“那敢情好,我知道的地方多了去了,保管你们这几天玩得尽兴。”郝师傅爽快的答应了,给外地人当导游也不是郝师傅头一次做,所以接待林恒和乔薇起来更加的顺手。
林恒和郝师傅敲定了下下面的相关事宜,这时郝师傅为难的说道:“平时我和我儿子合开出租车,所以带着你们出去玩的时候,这车子……”
郝师傅这样一说,林恒和乔薇也明白了,他们旅游的同时,好像也不能阻人家财路,本来说就是请个导游,而不是包辆车,而且林恒和乔薇也没有打算用出租车。不是说出租车很脏,相反,郝师傅是个有心人,出租车内的环境很好,没有肮脏的死角,也没有浓重的烟味。但是出租车每天迎来送往,乘坐的人太多,总归不让人放心。
“这个郝师傅你放心,我们有车。”还真是有车,空间里就有,很方便的城市越野。林恒通过某种关系,全国各地的牌照都有,按上X市的牌照,就可以说是租来的车,绝对不会有人怀疑。当然,车内是不会有太多私人化的物品,毕竟是当租来的车子用的。
“那就行。”郝师傅以前就遇到过蛮不讲理的客人,最后不欢而散是其次,还有动过手的,这才叫让人闹心,因此有林恒和乔薇这么爽快的客人,他心情也不错。
之后郝师傅带着林恒和乔薇找了家酒店,互换了联系方式,预定好明天六点半,郝师傅过来接两个人。郝师傅说了,首先带他们两去吃正宗的X市早餐,有一家老字号,开了七八十年了,里面做的包子绝对够味。
正好那家店附近有着很多小吃,一天逛下来,都不想离开的那种,别提多享受了。一个地方的食物,用着一个地方生长的植物、当地的水和当地的巧手,刚出炉着吃,是最最享受的,也是最最美味的时刻。
郝师傅真的很敬业,对X市的了解可谓是详细到每一块城墙砖的历史,说起故事来不只是历史上的正史,更多的是野史、传闻、传说、流言等,说的时候声情并茂、引人入胜,就一个包子也能够说出一朵花来,让这让旅游多了更多意趣。
第五天的时候,他们去了尉县,品尝了尉县的各种粉类食物,普通一碗高粱粉,浇上一些辣子,味道就很美味。
乔薇一直以来都以为粉就是凉拌着吃的,没有想到在尉县吃到汤类的,橙黄色的玉米粉在清透的高汤内一滚,捞出来的时候放上鸡肉块、牛肉片之类的小菜,汤浓味美。乔薇最喜欢一份牛肉粉,牛肉汤熬煮的如同牛奶一般,里面放的牛肉块吃起来柔软又嚼劲,牛肉筋都煮的酥烂,吃起来一点儿都不黏牙。
有些菜明明只是用了最简单的食材,最普通的做法,但是呈现出来的味道,却别有一番享受。哪怕环境差点儿,地理位置偏僻一点儿,地方小点儿,依然能够吸引众多的当地人和外地人的光顾。
“铁树银花要到晚上天黑之后才可以看到,现在要不要去看看铁丝灯笼,纯手工制作的。”郝师傅这几天可谓是尽心,当然也是看在雇主的大方的面子上。只要有乔薇和林恒吃的,都会给郝师傅来上一份。
因为这个,郝师傅越加的用心,带着两人去的地方就更好,犄角旮旯里面都可以淘换到宝贝。乔薇和林恒不心疼钱,有好东西,只要喜欢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买下。郝师傅喜欢这样的客人,最起码不会因为几十块钱的事情和人吵起来,那多伤面子,到时候连他都不敢再去光顾人家的店。
制作铁丝灯笼的店,外表很是普通,一块棕褐色的牌匾上就写了个灯笼二字,质朴中反而显示着别致。
里面整齐的挂着红底黑花纹的灯笼,灯笼有长方形的、圆柱形的、也有球形的,灯笼显得很有名族特色,而且红色与黑色的搭配,格外的亮眼。走近一看才知道,不是扎的铁丝将红纸蒙上再在红纸上作画,而是做的铁质的框架,红纸由里面贴上的。
182、去郝师傅家做客
收费章节(12点)
182、去郝师傅家做客
正好有个师傅正在制作,乔薇凑上去看着有趣。还有几个人也在看着,大家都为这种技艺折服,要知道灯笼的框架可不是机器制作的,全都是纯手工的制作。铁丝编织出来的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乔薇看着每个都喜欢,恨不得将所有的都买下来,可惜这个愿望是不切实际的,就算是这样,他们走的时候还是提着两个竹杠走的,上面挂满了各色的灯笼。
郝师傅有时候挺不了解这些有钱人,买这么多,有什么用,挂着好玩吗?而且买了还不好带回去,飞机上托运那也是比很客观的费用。就这几天他看到的,乔薇和林恒都要包个大卡才可以把东西运回去了。
客人的私事,郝师傅不会多打听,就算再好奇,郝师傅也不会违背自己这个原则。
晚上六点的时候,天就彻底的黑了,吃了晚饭,郝师傅就带着林恒和乔薇往尉县县城东边走去,来到一面铜墙面前,距离铜墙三十多米的地方已经摆好了很多椅子,已经有不少人坐在那儿了。
付了钱,三个人得到三把椅子的使用权,钱不贵,大家也愿意付这个钱。
乔薇有些好奇的问郝师傅,“这个铁树银花究竟是什么?”为了神秘感,乔薇并没有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她猜测铁树银花说不定是某种人类培育的植物,或者是别具一格的烟花。总而言之,就是会在晚上发光的东西。
郝师傅神秘的笑着说道:“说了就没有意思了。”
隔了半个小时后,工作人员来了,只见穿着厚重的工作人员架了两瓶炭火开始煮什么,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是一盆烧红的铁水和一把烤热的勺子。
然后工作人员合力将铁水端到铜墙前面,一个穿着羊皮大袄、头戴雷锋帽、手戴厚皮手套,恨不得武装到牙齿的老大爷走了过去。抓着烤热的勺子舀出一勺子铁水,然后动作协调顺畅、熟练的将铁水洒向铜墙。
顿时,铁水在铜墙上炸开了花,铁水的水珠子四散开来,碰到物体便炸开火星,在暗夜中美丽极了。
人们为这一灿烂惊呼着,每个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郝师傅大声的在两人耳边解说着,没有办法,人声鼎沸,声音不大,没有人能够听清楚。
只听郝师傅说道:“这是尉县以前的铁匠为了祈福做的表演,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在整个尉县会做这个的只有五个人,不是因为它的技艺复杂,而是不少人怕受伤。也没有人像现在的表演人员那样,掌握得好角度和高度。”
配合着郝师傅的解说,两个人对铁树银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伟大的,一个也许显得很微薄,但是千万个加起来,就可以创造奇迹。
表演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直到将两盆子铁水用光。四周重又恢复黑暗,然后灯火逐渐被打开,白炽灯发出的光是冷的,和刚才飞溅的铁水珠子比,它少了很多美丽和生动,但又表达了一种静谧。
人是矛盾的,对一个事物,有时候能够爱到心里面,有时候恨不得当场丢弃、永不相见。心思转变之快,并不容易掌握。
看着幽静的灯光,乔薇突然有些想家了,被林恒握住的手微微的动了动,引起他的注意,乔薇弯弯眼说道:“我们回家吧”
很久很久之后,林恒依然记得那时候的乔薇,安静温婉,有着浮华过后的沉淀与灵动。“嗯。”回家,林恒喜欢这个字眼。
当然,家也不是说回就回的,他们还有些东西要做,在郝师傅看来,比如讲租用的车子还了、把购买的大量物品托运了。第二天,林恒和乔薇拒绝了郝师傅的帮忙,这些“手续”都是自己来的。那是当然,有空间的存在,怎么用得着为这些琐事烦恼。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林恒和乔薇到了酒店的楼下,这家酒店是X市最好的几家店之一,无论是环境,还是居住条件和服务态度都听不错。但是再好的被褥,都比不上家里一床用习惯的被子,再好的服务,都抵不上家人关怀的问候。
在楼下等了一会儿,一辆出租车停在了二人面前,开车的是郝师傅的儿子,快三十岁的小伙子长得普通,但是很有精神,眼睛亮亮的,嘴角始终带着笑意。应该让乘坐的客人,心情都很好吧。
当然,乔薇和林恒都没有见过郝师傅的儿子——郝小师傅,这还是因为郝师傅就坐在副驾驶室内,一起过来接他们俩的。
昨天分开的时候,郝师傅真诚的邀请了林恒和乔薇去他家做客,尝尝X市普通家庭吃的家常菜。二来也是为了感谢林恒和乔薇这几天的照顾。在陪着林恒和乔薇旅游的过程中,郝师傅也受益良多,每天晚上都会带些吃的回家,要知道这些吃的虽然是都是X市的特产,但是有些价格上都有些小贵或者有些是距离有些远,吃不到正宗的,他们家也就是个普通的工薪家庭,不会花那么多闲工夫游玩。所以,这一回郝师傅带着林恒和乔薇他们两,算是沾了老大的便宜。
“林恒,乔薇快上车,有样东西去晚了就没有了。”郝师傅热情的招呼着林恒和乔薇,开车的小郝师傅向两个人点头示意。
待两个人上车后,乔薇好奇的问郝师傅,“郝师傅要去买什么?”
郝师傅转过身来说道:“现在要去的周记肉食店,里面卖的小车牛肉、炸的牛肉丸,还有周记旁边的香记,香记卖的老鹅味道特别的好,用卤汁浸泡的鹅肠就着饭能够吃两大碗。”
让郝师傅这样说着,乔薇也很期待了。
小车牛肉冬天的时候吃最好,现在的是放在冷藏室冻住的,而不是冬天的时候自然冷冻。小车牛肉主要依靠的是猪脸上的肉皮胶质冻住,切成薄片,拿起来后颤抖抖的带着有人的光泽,实在是诱人。
牛肉丸,也就是简单的将牛肉粒油炸,但是吃起来松软可口,里面不知道放什么料的,味道鲜而不腻,可口适中。
最后去了香记买老鹅,老鹅有个名字叫老卤鹅,顾名思义,好吃的就是这个卤子,用卤子泡饭这是这儿的老主顾很多人的爱好。
卤子偏咸,也就是因为这个咸味,调出来了鹅中的香味。
郝师傅买了一整只鹅,让店家切好,装袋,然后又多买了一份鹅肠,因为这鹅肠实在是好吃。也不知道店家是怎么处理的,鹅肠吃起来还有些弹牙,韧性十足,实在是不像在锅里面就着老卤炖煮了一天的样子。
也就是这一天的炖煮,才可以将老卤中的鲜香咸渗透到鹅的每一个部位。
这两家店也算是老字号了,深处在颇有些杂乱的菜市场,所以旅游人的根本就不会来。这两家店,也只有下午两点到五点的有货,稍微玩一会儿,好东西就被一抢而空了。有些人为了这里的美味,可是吃了早中饭就过来排队的。
“总算买到了,这老鹅香记一天就卖二百只,可比隔壁的周记的牛肉丸还难买到。”郝师傅说道,他和他儿子手上各拎着东西,脸上都带着收获的满足。
林恒拎着一袋子牛肉丸,乔薇时不时拿上几个,刚出炉的牛肉丸香得令人爱不释手。他们一共买了三斤的牛肉丸,后来乔薇看着好吃,又买了两斤,分量可谓是足足的。
小郝师傅带着初见生人的羞涩,一点儿都看不出在驾驶室内的娴熟、果敢,走下车的他显得很腼腆,说话声音都不大。
只有面对他熟悉的方向盘,他才能够找到自信。
郝师傅家住在X市一个普通的住宅小区,里面都是些建了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了,显得有些陈旧,但透着人气,小区里的绿化也不错,当然花坛里更多的被种上了葱之类的小菜,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块窄小的花坛里面竟然种着南瓜,藤蔓都爬出来了。
一下车,就有人朝着郝师傅打招呼,都是相处了十多年的老邻居了,彼此都熟悉。
一坐在自己车库前的大爷正烧着煤炉,炉子上驾着水壶,看样子在烧热水,烟的味道很呛人。老大爷很是热情的打着招呼,还很热情的问探问着乔薇和林恒这两个生面孔是谁。
谁家没有一两个亲戚朋友,但是人家就是喜欢探听下别人的私事。
郝师傅笑着说道:“朋友朋友。”含糊的说法,并没有留下来深究这个问题。然后就率先带着林恒和乔薇往楼上走,小郝师傅在后面拎着剩余的东西。
郝师傅家住在五楼,一共六层楼,他们不算是最高的,但很显然,也不是很矮。开门的是郝师傅的媳妇,小郝师傅的妻子,二十七八的女人,长得很敦厚,看着并不出色,但是笑的时候给人安心的感觉,很适合小郝师傅。
“这是我儿媳妇张燕,燕子这是我这回带的两个客人,林恒和乔薇。”进了屋之后,郝师傅介绍道。
183、做客中
收费章节(12点)
183、做客中
张燕显然要比小郝师傅大方点儿,很是自然爽利的与林恒和乔薇握了手,招呼二人入内,还端上了茶点。
不大的客厅,已经被一个书橱,外加一沙发和茶几占据了。沙发有些年头了,沙发套已经被洗得发白、起毛,沙发前的茶几木头的部分已经失去了光泽、发黑,就连玻璃都不那么透亮。
虽然陈旧,但是每一个角落都透着家的感觉,新的东西反而体现不出那片柔情。茶是普通的茶水,用着煮开的自来水冲泡着市面上二十多块钱的茶叶,带着漂—白剂的味道就着茶叶的苦涩,但并不让人难以下咽。
郝师傅的妻子身材发福,是很普通、正常的那种中年妇女,双手粗糙,那是为了这个家庭操劳的结果。脸上带着些拘谨的笑,小郝师傅的模样应该就是像他的妈妈了。
还有个三四岁的小娃娃,小男孩害羞的躲在爷爷的背后,像只小猫一样探头探脑的,眼睛中戴河好奇和害羞,是个可爱的小伙子,和他**妈长得更加的像。
让乔薇和林恒认识了家庭成员后,郝师傅的妻子和儿媳妇,还有儿子就去准备晚饭了。那些熟食明显不可能成为主菜,郝师傅的家人们还要准备各色的菜,普通的家常菜,味道却要比外面的店里面做的更加好。虽然外面的店里面用料还是做工上,都要比家里做的好、做得精致,但是家里面做的更加的令人放心,分量又足、用料上更加的细心,作出的东西还是通过家人的手,带着爱意的双手做出来的总要比厨师机械的操作美味得多。
落座后,乔薇就看到正对面的书橱,里面摆放着很多书,还有奖杯、奖状、一些饰品还有一些玩具,总之它不是一个特定的书橱,承载着这个家庭的很多美好记忆。
郝师傅注意到乔薇正看着自家的书橱,于是介绍到:“别看里面那么多书,其实都是些工具书、还有阿杰和小远的教科书,什么名著啊,就只有四大名著。”郝师傅说得颇有些感慨,一家人为了生活而不断的赚钱,还有什么闲情逸致的去看那些无病呻吟的名著,能有个四大名著那已经很对得起“阅读”这个词了。
阿杰是郝师傅的儿子,而小远是郝师傅的孙子,小家伙现在上幼儿园,就已经有好些教科书了,等大学毕业的时候,所有的教科书加起来都可以把人埋了,这些卖了也不值几个钱,还不如留下来做个纪念,也算是一种收藏。
郝师傅一家五口人住着八十多平米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显得很拥挤。小郝师傅不是不想拥有自己的房子,但是现在的房价那么贵,买一套房子付了首付后,家里面就没有什么钱了,这还是在全家人没有个生病受灾的前提下,然后再还个二十多年的房贷,那时候就连小孙子都要长大成人了。
到时候又要为孙子的房子做努力,这人生啊
“我们这儿说要拆迁,都说了七八年了,到现在都没有个影子。如果拆迁啊,我们就出点钱,弄个两套房子。可惜哦,想得再好,他不拆迁也没有用。”要么是以现在的房子换一套新的,要么就房地产商出钱,按照这两种方法,前者更加的得人心,毕竟房子作为固定资产更加的令人满足。
“不说这些了,没得让你们听了烦。”郝师傅将茶几上的点心、果盘往乔薇和林恒那儿移了移,“那个金黄色的叫油果子,是我媳妇的拿手点心,里面包着红豆沙放油锅里一炸,出锅后撒些砂糖,味道甜、过油的也不捏。对了,撒了糖的是甜的,另一盘有葱花的是咸的,做的时候还加了些猪油和猪肉,口感上要更加脆一些。”
做这些东西都是待客用的,一般自家吃,郝师傅一家也只会在过年的时候做,毕竟炸油果子需要大量的油,平时可耗不起这个油。
郝师傅介绍完,乔薇就很有兴趣的拿了一个咸的油果子,一指长的油果子比较像麻花,但是手感上更加软绵一些,油果子上还有些小孔,露出里面嫩白的内部,镶嵌着一些葱花,看着挺诱人。抓的时候,手指上就沾了油,凡是油过过的东西,哪有不油的,就不知道口感上还油不油腻,太油了吃一个就差不多了。
咬掉三分之一,仔细的咀嚼,乔薇推翻了自己觉得油果子油腻的想法,挺适口的,没有油腻感,里面还有肉筋,更增加了油果子的嚼劲。
林恒吃的是一个甜口的,相较于咸的来说,林恒更喜欢甜食。吃完了一个后,林恒又拿了一个,很显然,油果子挺合林恒的口味。
乔薇心思一动,不知道这门手艺外不外传,她倒是挺想学的。能够把油炸食品,做得不油但依然带着油过过后的香酥,口感上又软绵,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坐在郝师傅怀里的孩子一眼不眨的看着盘子里的点心,家里也是说穷到连个孩子买零食的钱都没有。只是孩子嘛,看到好吃的都希望能够吃上两口,满足一下心里面的需要。
乔薇看着好玩,就拿了个甜的凑到孩子面前,小家伙并没有大胆的去拿,而是看了一眼郝师傅,意思很明显,就是询问爷爷他应不应该去接过吃的。
郝师傅好笑的点点孙子的小脸蛋,“拿吧”
得到爷爷的允许,小家伙眉开眼笑的接过油果子,心里面美美的想着,漂亮阿姨笑起来真是漂亮。
这边三个大人拉着家常,不会触及敏感的话题,也不会触及到隐私。大家就是就着风月,谈谈自己的见闻。林恒和乔薇去过很多地方,眼界大,说出来的事情,更加的令人想听,乔薇和林恒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过,他们一个是警察一个是医生,在郝师傅一家看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