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零开始的穿越女 作者:从零开始099(起点2013-03-21完结,穿越,种田)-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更加遥远的西方,那些多子女的妇人们,成群结队地跑到田地里打滚,企图用这种交感巫术把自己旺盛的繁殖力传给土地,借以获得丰收,而以烧死巫婆闻名的严厉的教会,对这种大规模的、公开的巫术活动却从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他,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一场歉收不仅仅意味着地主变成农民,农民变成饥民,饥民变成饿殍……
当农民全都变成饿殍的时候,教会吃什么?
上帝可不会给牧师们降下面包。
现代发达的物流运输可以迅速地将粮食送到灾区,而在古代,一千斤粮食在运了五百里后,能剩下两百斤就相当不错——这还是只是运输途中的消耗而没有计算官僚的漂没。
所以,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天灾,基本上不可能指望政府的救济。
洛阴省的农民们因为天旱把龙王爷用铁链吊起暴晒,西方的农民们也会因为滴雨不下而愤怒地剥去教堂里天使的彩衣,这种愤怒,教会是不敢面对的。
民以食为天。
这是一句相当古老的俗语,但是罗尔雅在穿越到一个吃不饱饭的家庭,亲眼见证了那么多吃不饱饭造成的家庭离散的悲剧后,才清楚地认识到这句话的分量。
春耕开始的时候,罗尔雅骑马立在小山丘上,用望远镜观察地形,触目所及,都是忙于春耕的景象。
这副望远镜是她派林大爷和林小荷到京城定做的。
所以林大爷和林小荷才会比葛师爷晚那么多天回赤湖。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水晶眼镜,她只消有一个与通常的镜片凹凸相反的镜片就可以了——大概是这样,不过打磨出一副勉强能用的成品,可是足足花了她三百两银子。
没办法,水晶不便宜,特别定做的又是以前没人做过的玩意。
看着平原上忙碌的人和牛,罗尔雅产生了一种错觉——她在玩前世一款游戏,叫什么来着,《家园》?还是《文明》?
穿越多年后,前世的经历已经开始模糊了,罗尔雅只记得,那个游戏与开心网的偷菜的区别就是,邻居不光会偷光你的菜,还会杀光你的农民,烧毁你所有的东西……前世作为军事白中的军事白的罗尔雅,不开金手指连教学关都过不去。
罗尔雅很喜欢玩经营类游戏,可以种田、盖房,不过经营类游戏前面加上“策略”,时不时跑来一群杀人放火的强盗,就让军事白中的军事白罗尔雅万分痛苦了。
现在的罗尔雅,比玩策略经营类游戏还要痛苦,因为游戏里征兵只需要鼠标一点,消耗一点粮食、肉类、木头,你要多少兵就有多少兵,你指东他绝不往西,永不叛变,要干啥就干啥,不会埋怨,不会嫌累,还不会因为没事干去骚扰农民的老婆……更没有啥“春耕假”,游戏里士兵就是士兵,农民就是农民。
而现在么……
治安维持会,连会长,一共实在二百五十人。
其他人都忙着回家耕地去了,虽然会长是个好人,虽然……不过,还是耕地要紧啊,将来一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老婆的衣服,女儿的鞋脚,还有最最重要的,交天子的钱粮、还地主的高利贷,都指望着这一季的收成。
留下的都是家里没地的无产阶级。
怪不得革命导师都说无产阶级觉悟最高——你看,他们就没有请耕地假。
罗尔雅感慨。
“哼,哼。”穆关保对这一条持保留意见,不过,罗尔雅身边的维持会会员,大概数不出一个比他更加无产阶级的了,他连自己的人身都不属于自己。
第五十一章 金生丽水
更新时间2013…2…14 12:58:58 字数:1054
穆关保有资格怨念,因为他原本不是会出卖自由的人。
穆关保的父亲,曾经是个一无所有的农民,哥哥嫂子占了家产,他不想一辈子当光棍给哥哥做长工,于是离开家,给一个到东丽贩卖毛皮的商人做马夫,做了两年马夫后他攒了点钱,在东丽买了几亩荒地,还养了些鸭子——他跟商人跑了两年也有了些见识,知道养殖业比单纯的种地来钱快。
不幸的是有只鸭子死了。
穆关保的父亲舍不得辛苦攒钱买的鸭子,就把鸭子剖开,准备做成烧鸭——至于是自己打牙祭还是拿到市场上去卖就不得而知了。
然后他在鸭胗里发现了金沙。
听到这里的时候罗尔雅的脸色非常古怪。
我也养过鸭子,这金手指作者怎么不开给我!
然后她想起来,为了避免鸭瘟,死鸭子她一旦发现就立即烧掉或是深埋……
哎,这穿越的现代知识也有不好的地方,虽然让她避免了当初养的那些鸭子全军覆没,可也让她没机会看看鸭胗里是不是有金沙了!
总之,穆关保的父亲就这样发了财,置办了庄田、商铺,娶了附近地主家的小姐,大少爷穆关保无忧无虑地活到了东虏打来的那一天。
穆关保的父亲派管家带了少爷逃亡,自己舍不得辛苦积攒的家业,留在东丽。
从那一天开始,穆关保再也没有听到他父亲母亲的消息,再也不知道他们的死活。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
更没有战地记者和红十字会。
连平民用的邮局都没有。
驿站只传递朝廷的公文和邸报。
朝廷的公文和邸报上当然不会有穆关保父亲的名字。
他曾经想过投军,甚至不顾管家的拦阻偷偷去报名,但是管征兵的人居然要敲诈他的好马——这事罗尔雅已经知道了。
后来,忠心耿耿的管家劳累担心过度而死,给管家治病、发丧耗尽了不通世务不晓得物价的大少爷的最后一点随身细软(财物)。
再以后,穆关保知道朝廷大军已经出征丽水,认为自己不日便能回家,想到父母不知怎样了,于是连一贯珍视的宝马都肯卖了,再说,他做惯少爷的人,实在想不到“赖账”这招,他已经欠了客店不少店钱了。
再再以后的事情,就是遇到罗尔雅了。
其实,要是换成别人,穆关保未必会打那个赌。
但是,既能留下宝马又能回返家乡,那是多么美味的诱饵,而能狠狠损一下面前这个装模作样的小白脸,又是多么快活!
于是,他吞下了诱饵。
然后,被钓到了赤湖。
这也就是穆关保一直不肯服气的原因。
尽管他的主人已经做上官了。
他也知道,若是在东丽,那么,他的姐姐能够嫁个巡捕,而他能够因为这种关系到巡捕手下当个亲卫,对于他的父亲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巡捕也是官,虽然是个末流中的末流,但也是官啊,披了一层官皮,什么钱粮啊,加派啊,都好说好说了。
现在他不需要赔出姐姐,就能在巡捕手下当亲卫,但是他还是非常不爽。
他想家。
第五十二章 互助
更新时间2013…2…14 13:01:23 字数:1302
罗尔雅对穆关保的思乡之心没什么对策。
一来,她不可能在两军对垒的时候送穆关保回乡。
二来,她眼下要忙的事情很多,穆关保还算一个得力的助手,镇压不法之徒的护法,尽管他时常心不在焉,毕竟身板架子在那里,当保镖也许称不上多么忠心,在有需要维持治安的时候,打街上的小偷混混还是十分卖力的。于公于私,失去穆关保对她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三来,反正穆关保没有盘费,附近的人也都认得他是罗尔雅的人,他再想跑,也不可能,她并没有安抚对方的必要。
综合研究,穆关保的回家被她安排在所考虑的事情的最后。
眼前急需的是,鼓舞维持会会员的士气,想办法给他们弄到足够的营养、装备和训练。
春耕的时候,罗尔雅前些日子派会员们挖的湖泥,清理的阴沟淤泥,出乎意料地卖了个好价钱。
原来这湖底的淤泥,也是不比猪粪差的肥料。
只是在冬天水浅的时候去挖湖泥,不像叫女人喂猪,小孩捡粪,需要精壮的劳动力,一点偷懒不得,是个十足的苦差,消耗热量又大,稍微吃得差点就伤身体,所以一般人不是十分对土地上心的人,都不会动这个心思,地里缺肥,宁可去做工买粪买豆渣豆饼,也不会去挖那不要钱的湖泥。
而罗尔雅挖湖泥的起因不是为了肥田。
她要保证赤湖县不出乱子。
赤湖县顾名思义,有湖,那旱灾不会特别厉害,就是湖干了,往地下挖个一两丈,往年存的水还在呢。
但是一旦暴雨连绵……
所以罗尔雅挖湖,清理沟渠,给可能出现的洪水先腾个地方出来。
而她还有另外一个不能明说的理由——维持会五百人,每日吃着白给的饭,不给他们找点事情做,只怕有的是乱子。
如果挖上一天湖泥,到晚上肯定倒头一觉睡到大天亮,别说什么后巷的私娼、前院的小寡妇,就是自己撸一把的力气都没有了。
当然明面上她没有这么说。
每天她贴十个字,到晚上能根据她念的一句话把这十个字写出来的,明天可以不去挖湖泥,改做上街执勤、或者通阴沟、或者巡逻检查哨兵之类的轻活,如果写不出来,那明天就去挖泥。
会员们对这一条没啥异议,认字的人理应得到优待嘛。
商家也愿意认字的人来做执勤,他们当然比较聪明。
挖泥需要吃饱饭,这对罗尔雅问题不大,她本来就没打算克扣手下的伙食。
她需要的是手下们的肌肉,不是一串用来吃空饷的名单。
而随着卖湖泥,她的另一个问题出乎意料地得到了解决。
许多小农户没有足够的现钱,但是养几只鸡鸭,到时候用若干鸡蛋、鸭蛋偿还湖泥的钱,是双方都皆大欢喜的事情。
何况罗尔雅还愿意垫出小鸡小鸭的钱,各家农户的妇女小孩将鸡鸭养大后偿还了泥钱、小鸡小鸭钱的蛋都可以自己留下,或者公道卖给罗尔雅——对于罗尔雅来说,这是一个极廉价的给手下补充珍贵的动物蛋白质的方法,对农户来说,这是一个有了固定买主的好差事,况且罗尔雅的泥钱利息不多,怎么计算也不折本。
于是甚至有些自己经营的中小地主也愿意用这个法子算泥钱,他们自己有本钱,在湖里养一群鸭鹅也不费事,一个小孩就可以放养几百只了,比起用一群壮劳力挖湖泥还要给吃饱饭真是便宜。
受此启发,罗尔雅将维持会的一部分功能改成了“互助组”。
手下们也欢迎这点,比起一会儿吹哨集&;amp;合,然后一集&;amp;合又吹笛子解散这种莫名其妙的所谓训练,吹哨就汇集了去上工,然后吹笛子下工吃饭这种规矩容易理解多了。
第五十三章 西虏来袭
更新时间2013…2…14 13:09:14 字数:1109
罗尔雅的这些措施,也只有她本人搞才有效果,不为别的,她不但不克扣手下伙食还自己掏钱贴补——她可没有小妾通房的花销,也没有附庸风雅逛青楼搞诗会的爱好,乱世将至,与其去抄诗混个名士,不如真真切切地掌握一支武力。
除了维持会,她基本没有别的开支。
湖泥换蛋之类的与小农户互助的事情,她首先自己不克扣,其次她又会写算,自己也经营过农庄,手下便也欺瞒不得。
对于十人队长等,她采取连坐制度,不管现代人认为这多么不人道,但是她还记得这是曾经帮助秦国取得天下的商鞅的政策——而且后世一边骂秦朝一边把这个政策维持了两千年,可见非常有效。
手下做得好,队长有加倍奖金,而且队长的家眷还可以得到为单身会员洗衣服、缝补之类的活计。
手下做得不好,队长做得再好,第二天也得继续挖湖泥。
罗尔雅就这样在赤湖县大搞经营建设,种田种得不亦乐乎。
日子一天一天平淡如流水般地过去,别说敌军,在穆关保出手几回后,她连小偷都不太能看到一个。
有时候她看着湖光山色,听着采莲少女们和渔夫们唱着歌谣,也不禁恍惚,好一番太平景象,我是不是太神经过敏了?
但是回到衙门一看邸报文书,就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世外桃源之中。
罗尔雅的眼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身边的太平世界,一个,是处处烽烟的大楚世界。
罗尔雅被这两个世界给折磨得都快精神分裂了。
她甚至都找不到一个可以谈论的对象。
陶立雪是个很好的听众,而且在女眷中如鱼得水的她很是给罗尔雅出过几招,比如县丞是个不管事的,驿丞最近最宠爱小夫人等等,可惜她作为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教育中从来不包括天南地北,更不要说什么政治斗争、朝堂局势。
穆关保虽然是个男人,但是对朝廷的力量也是盲目相信的,否则也不会到赤湖给罗尔雅当保镖了。
县里最有学识的是两个举人,他们也不过上过两次京城,一路都还在背诵八股。
其他人多半都是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赤湖的。
葛师爷在赤湖已经算是个有长远眼光的人,可惜他能看见的也只是升官发财往上爬,至于他爬的大楚这棵树本身要倒根本不在预料之内。
当初与她在酒楼中谈话的其实已经是这个帝国的精英分子了。
罗尔雅是休想在地方上找这么一群人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罗尔雅想,“也许,我多虑了,虽然有饥荒、战乱,但是哪个王朝的中期没有这些事情?赵国被白起在长平坑了四十万都没亡国,还撑了N年,大楚也许会亡国,但是谁知道是五年,二十五年,还是五十年?”
正当她如此安慰自己的时候,一份紧急军报被递到了她的案头。
这份军报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四个字:
西虏来袭。
这不是正规的军报,是她派林大爷林小荷买通的沿路优先传递给她的紧急军情。
西虏?
西虏是啥?
我只知道丽水有东虏。
前世是军事白中的军事白,这一世也没多大改善的罗尔雅,对西虏这个新名词感到很是陌生。
第五十四章 紧急状态
更新时间2013…2…14 16:13:59 字数:1356
其实,也不能怪罗尔雅军事白。
因为这西虏,在前番马老尚书东征丽水大败之前,大楚对他们的官方论调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不足为虑”。
是的,太不足为虑了。
西虏连老头带婴儿加妇女再加更遥远地方的仆从军,七拼八凑,算人头也只有东虏的一半,能有五万人就顶天了。
这五万人还从来不归一个头领管。
这些头领中还没有一个认字。
由此可见他们的领导水平。
一个铁匠,在他们那里都很稀罕。
由此可见他们的装备水平。
因此,这样的敌人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如果实在杞人忧天,觉得西虏会搞出什么乱子来,那么,大楚的官方记录就足够打消这位杞人的担心了——过去五十年,大楚对西虏,胜率那是百分之九十九还多。
百分之九十九还多?
没错。
因为边境上大楚有十万大军,而西虏中铁匠都稀罕更不要说云梯和大炮,所以这些西虏再傻也不会来攻打城市或是有驻军的要塞,他们一般凭借骑兵冲过边界,尽情地抢劫沿路遇到的村庄,然后带着抢到的粮食、金银、布匹、牛马、人口离开,顺手再放一把火,大楚刚刚点起西虏来袭的烽烟,他们就撤退了,从来没有一次越境抢劫超过六天的。
而大楚的大军,要点起兵员,整装出发,怎么也得十天以后了。
大楚与西虏基本上就没有正面交锋,没有战斗损失,能算输吗?
至于老百姓的损失……那个,凡不是军事白中的军事白都知道,守住温泉关的号称斯巴达三百勇士,但是当日在温泉关与波斯人战斗的绝对不止三百人,还有几千仆从军,既然斯巴达三百勇士是连辅助的几千仆从兵都是不计算的,何况那些没刀的老百姓。
既然仆从军都不计算,老百姓自然更不计算。
既然都不算数字,当然也就没有损失。
而且站在政府方面,的确是没有什么损失——只要土地没有搬走,钱粮就可以叫百姓如数缴纳,人口虽然有损失,但是人丁税那是一文都不会少收的——反正那些逃走的流民都照样在人丁税的薄子里,由他们的邻居替他们交就是了,归根到底,这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吏们做的事情,朝中的高官只要数字能合上,地方上的孝敬不少,鬼才去管钱粮是怎么来的。
而且,那些有功名的乡绅,帝国的基础,向来都是住在城里享受花花世界的,有高高的城墙保护,西虏,那是从来不会干扰他们的寻欢作乐的。
就是有胆小的县官要抓些民壮守城,那也只会敲诈一般的商人小民,别说乡绅,就连乡绅的仆人也是不敢打扰的。
所以,不但政府没有损失,并且连政府的中坚官员的亲戚子弟,也没有什么损失。比起西虏,他们更多地是埋怨大楚的叫花子兵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破衣烂衫地到处乞讨、偷窃,真是无事生非,有碍市容,政府应该多裁军,至于西虏的抢劫么,第一抢得不多,第二可以由皇帝(而不是由乡绅们)修文德以服之呀,根本用不到养这些臭气熏天的丘八的!
既然政府没有损失,那就没有损失了,那就自然不算输,那就自然算赢了。
其实大楚的计算非常有道理,连年年送岁币都算赢,他们还不曾给西虏送过岁币,怎么能算输呢?
可惜罗尔雅是个军事白中的军事白,不懂得“没有战斗人员损失就是赢”这个硬道理,更因为她军事白,所以便以为打仗就是两军对垒,从来也没想到带着几百年轻力壮的男人,安安稳稳地坐在城里,看着农民的房子被焚烧,农民珍爱的牛马,农民的妻子儿女甚至农民本人被拖走,能算什么胜利。
所以这个军事白中的军事白就以自己想象的战斗方式做了准备。
消息树一倒,她就哨子一吹,点起了手下的三百人——春耕结束后一些人归队了——直奔消息树倒下的方向而去。
第五十五章 初阵
更新时间2013…2…14 16:17:40 字数:771
罗尔雅一边骑马赶路,一边用望远镜看。
在颠簸的马背上要观察远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一路的地势还算平坦,否则罗尔雅很可能远方的敌人还没有眺望到,自己先一头栽到路边的田里。
也还好在她一直以来每天都抽空勤练马术。
虽然勤练马术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逃命。
不过,还有什么比生命危险,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的呢?
在耗费了不少糖块来讨好后,罗尔雅现在已经能骑着穆关保的枣红大马,一马当先了。
虽然消息树只指出了大概方向,但是出城在大路上跑了不久,罗尔雅就不必疑问敌人在哪里这个问题了。
几缕黑烟在远方冒起,罗尔雅这些日子的地形不是白看的——虽然起初目的也是为了方便逃跑——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哪个村子。
她回过头,准备号召手下预备冲锋。
这一回头,罗尔雅的冷汗就禁不住沿着背脊下来了。
“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卅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孙子兵法军争篇里的这句话的大意是,日夜兼程地赶路,去一百里外争夺胜利,有十分之一的人能赶到就不错了,跑五十里争夺胜利,有一半人能赶到,跑三十里,那么三分之二的人能到。
当然,孙子说的是他训练的吴国士兵,不是罗尔雅手下的半吊子……呃,也许比强拉的民夫强些。
可怜的军事白罗尔雅并不知道这段。
但是她再傻也看得出跟在她身边的不到三百个人。
其实只要不是白痴都可以看得出。
甚至不必数手指头。
因为她身边一共就剩下了不到十个人。
准确地说是八个。
八个骑兵。
如果只能在马背上坐稳也算骑兵的话。
其实,罗尔雅要是对军事历史稍微熟悉一点的话,应该觉得自己的初阵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要知道,堂堂军神戚继光,第一次上阵的时候手下可是跑得只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的。
然后,戚继光不愧是军神。
他一看到不对,马上就跟着掉头逃跑了。
而可怜的军事白罗尔雅还不肯放弃。
她决定继续前进。
第五十六章 猪一样的……
更新时间2013…2…14 19:31:24 字数:894
罗尔雅带着手下继续前进。
虽然只是前进看一看敌人有多少,以便决定是立即逃跑,还是立即弃城逃跑。
这两点还是有区别的。
后者,官员会被治罪。
九名骑士(包括罗尔雅)策马到了村子边上,但是没有一个人敢靠近了看,于是就绕着村子跑。
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村子里,一群兵正在烧杀劫掠。
罗尔雅心里直打鼓,该去阻止他们吗?
拿什么阻止他们?
突然,有人喊了一声“西虏来了!”
于是刚才还在横行霸道地烧杀的兵们登时变成了泥塑木雕,只有脑袋往罗尔雅这个方向转了过来。
然后,伴随着一声比一声悲惨高亢的尖叫“西虏来了!”从这些凶徒的嘴里喊出,刚才还在强奸的,两手提了裤子就往外奔,刚才还在抓鸡鸭的,这时候只恨鸡鸭的翅膀没长到自个儿身上来,刚才还在抢牛的,往牛背上一坐,就把耕牛当成了刘皇叔救命的的卢骏马,拿自己的腰刀当鞭子狠狠地抽了起来。
直到这伙人连滚带爬都快逃出村子,罗尔雅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群匪徒根本不是什么“西虏”。
是一群听说西虏来袭,就预先战略转进,顺便“坚壁清野”的逃兵。
而罗尔雅一行人虽然人数不满十,却个个骑马,领头的年轻人还坐着高头大马,大楚根本没有这样阔气的“军队”,要知道就是京城的禁军骑兵队,现在也是三个骑兵才能匀一匹马,偏远地方的,骑兵能有头驴子就不错了。
个个骑马的,不是西虏还是什么?
只有西虏,为了抢劫方便,也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养马的民族,才会个个骑马。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会有罗尔雅这样不喝兵血,还自掏腰包装备亲卫——虽然也就装备了二十个人的马匹——的长官。
就像现代人都以为古人个个三妻四妾,以为不纳妾就是奇观,使不得,一穿越就立马理直气壮地三妻四妾起来,却想不到古人中也有主动不纳妾的皇帝高官一般。
当然,罗尔雅等人的服饰打扮,与西虏有不小的分别。
如果这些乱兵有一筒望远镜。
如果这些乱兵不是刚刚在抢劫的时候就顺手过了一把放火的瘾头,搞得到处都是烟尘的话。
那么他们还是有可能看出来罗尔雅等人与西虏的分别的。
但是,只要一个人喊了“西虏!”
那么其他人越看,越觉得罗尔雅这一行人就是西虏。
虽然,大楚对西虏的胜率是百分之九十九还多,但那是因为有城墙,而西虏没有攻城器。
现在,他们和“西虏”之间,可没有一堵高高的城墙。
第五十七章 胜利及其他
更新时间2013…2…14 20:18:05 字数:993
虽然罗尔雅这边只有九人,而对方的人数不少,但是战斗是一面倒的。
虽然罗尔雅的手下们挥舞武器的水平没有提高多少,但是对方……
他们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丢盔弃甲”。
甚至腰刀弓箭都扔了不少。
而罗尔雅虽然装备了一把不错的宝剑,却都没有拿出来挥舞一下,她只要指挥着枣红大马追上去,马腿一击,马胸一撞……
最多一百公斤的人根本不是四百公斤的马儿的对手。
这就像一个一百公斤浑身肌肉的壮汉对付一群二十公斤体重的幼儿园小朋友。
与其说是战斗,不如说是单方面的屠杀。
当然屠杀是比较夸张的说法,实际杀死的敌人只有七个,受伤被俘虏的二十六个,逃走的……罗尔雅暂时不知道逃走了多少。
赶着俘虏——这些俘虏还负责抬尸体——回县城的时候,罗尔雅一路将那些掉队的维持会会员收拢起来,到县城的时候,居然也重新集合起了两百多人的队伍。
他们进了城,只是处境不同。
“当时,我大喊一声,赤湖红花村王老三来也!我的刀子,只这么一挥……”王老三兴高采烈地逢人就说,他的身上,穿着罗尔雅送的新衣服,新衣服上,披着一条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花缎,罗尔雅管这叫啥带?王老三不记得,不过披着很神气,披着骑马更神气,披着骑马还被一群好奇的老百姓簇拥着更神气。
娘的!中状元游街,也不见得更荣耀吧!
另外,罗尔雅还赏了他五两银子,有五两硬硬的东西在腰里,可以买一条牛,或者,请人去给自己说个媳妇了。
和王老三的兴高采烈相反,张老四垂头丧气。
他是第一批“掉队”的,这不是问题,掉队的有很多,问题是他原来也是罗尔雅的亲卫之一。
他有马,无法解释自己怎么会跑在步兵后面。
他更不能解释自己怎么第一批回了县城,还在县城上说罗尔雅败了,要大家各自逃命。
结果,旁边的轿子里窜出了陶立雪。
陶立雪脸上惨白,毫无血色,但是两眼彷佛在燃烧。
她一口啐在张老四脸上。
要不是她身边站着穆关保……
但是穆关保站在陶立雪身边,而他的身手大家都看到过。
于是大家没有各自逃命,而是由林小荷骑了罗尔雅留给陶立雪逃命用的小马,前去打探消息。
穆关保负责在消息确认前弹压地方。
幸运的是确实的消息——而且是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回来了。
这是张老四的大不幸。
他立即被剥夺了亲卫的身份,他的马被送给了罗尔雅整队的时候第一个赶到的步队成员。
罗尔雅甚至不让他去挖湖泥。
她不需要逃兵。
更不需要会挑拨人心的逃兵。
张老四只有托其他亲卫们去说情,而他们作为“战斗英雄”此时已经根本不把昔日的同伴放在眼里了,一个懦夫,值得他们去说情么?
第五十八章 保证金及其他
更新时间2013…2…14 22:21:11 字数:1762
张老四最后求到了自己的侄女,他的侄女是丁秀才娘子的丫鬟,丁秀才娘子是陶立雪的干妹妹。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赤湖县,夫人外交也是不少的。
丁秀才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丁秀才娘子却是陈家米铺的四小姐,罗尔雅要给手下们供应粮食,不能轻易地不把陈家米铺的四小姐不当一回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