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枕黄粱梦 作者:梦里闲人(晋江编辑推荐vip2013.04.18完结,女强)-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舅母远道而来,快请坐。”许樱伸手牵了陆舅母的手,进了屋。
    唐氏看见陆氏来了,心中暗道,这杨家果然是要替杨氏出头,心中惦念着自己手中上千亩投田的契约,更觉得杨氏留不得,只是一时半刻,自己动不得她,又不得不与陆氏虚与委蛇。
    “亲家奶奶来了。”
    “给亲家太太请安。”陆氏规规矩矩行了个福礼。
    董氏自是看得懂自家婆婆的脸色,又知道陆家的根基背景,亲亲热热的过来,把陆氏让到了上座。
    “不知亲家老爷和亲家太太还有舅老爷怎么未曾来?”
    “公公日前偶感风寒,婆婆正在家里照应着呢,外子已经于五日前打点行装去了京都。”陆氏说道。
    “哦。”唐氏点了点头,“这么说来连年都要在京城过了?”
    “正是。”
    “我记得舅爷是跟老二同科的举人,掐指一算,也考了有四、五科了。”
    “正是。”陆氏表情依旧淡淡,连年举试不第,早已经是他们夫妻间的心病了,陆氏更难听的话都说过,岂会怕唐氏的三言两语。
    “太太只顾着说别人,倒忘了咱们家也有要应考的文曲星呢。”梅氏笑道。
    “你啊你,心里只惦记着老六,我一说别人你倒泛起酸来了。”唐氏笑道,她与梅氏之间没有那许多的勾结,看起来倒似是寻常的婆媳一般,这也是梅氏娘家势力极大的缘故,唐氏对梅氏一贯的是慈爱中带着三分的客气。
    “媳妇是想说,早知道亲家舅爷要去应考,不如让六爷也跟着一路同行,也好有个照应,此时走
    ,总比寒冬腊月赶路要少遭些罪。”
    “亲家舅爷是要到陆大人府上居住读书,多带昭龄一个岂非是给陆大人找麻烦?”唐氏笑道,这眼睛却已经飘到了陆氏身上。
    “这原是我想得不够周全了,应该遣人来府上问一声的。”陆舅母说道,“我哥哥最喜读书人,大家又都是骨肉至亲,倒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
    “不妨事,昭龄再过个十天半个月也要走了,我命他到京城后,去陆大人府上拜望就是了。”唐氏说来说去,还是想让许昭龄到了京城之后,跟陆氏的兄长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的陆长庚多多亲近。
    “大家都是亲戚,本就该常走动。”陆氏说道。
    许樱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唐氏再瞧不上母亲,也要利用陆家这个姻亲,难怪这许久以来都只对栀子下手,没有动母亲。
    若是舅舅这一科高中了进士,自己的外家势力渐起,自家六叔若也想走仕途之路,必定要互相扶持,自己与母亲这局棋,竟然活了。
    上一世祖母做得那么绝,想必是因为六叔对仕途死了心,寄情于山水,杨陆两家对于祖母来讲完全失去了利用价值。
    许樱想着,自己请来吴婶,救了六婶和元铮弟弟,竟然作用如此之大……
    “樱丫头,你瞧着六婶发什么呆呢?”唐氏笑道。
    梅氏也把目光放到了许樱身上。
    “我在想六婶家的元铮弟弟长什么样呢,元辉弟弟不好看。”
    这一屋子的人立刻被许樱的童言童语逗笑了,“你元铮弟弟还小,这两日秋风渐起,我怕他着凉这才没有抱过来,你若是想看,等会儿跟六婶一块会六婶院子里去看就是了。”梅氏笑道。
    许杨氏在外面刚张罗完,刚进屋就听见梅氏如此说,又见唐氏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轻轻扶住了女儿的肩,“樱丫头让我惯坏了,不知轻重,等会儿还要让她帮着招呼她舅母呢,改日吧。”许樱新丧父亲,以婆婆唐氏的性格,必定会嫌弃她身带秽气,怎么会让许樱接近唐氏的嫡亲孙子呢?不过是白白讨人嫌罢了。
    许樱也只不过想要转移众人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罢了,许杨氏想到的她也想到了,只是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她们正在里屋说着话,真正不知轻重的人,此时却上门了,只见常嫂子面有难色地走过来,在许杨氏的耳边说了几句,许杨氏的脸色立刻就变了变,“小厨房里有些细故,我去去就来。”许杨氏说完转身出去了,许樱见她脸色有些凝重,也跟着出了屋。
    只见院门边站着几个穿着青布衣衫手指甲里面还带着黑泥的农人,
    其中领头的一个布衣荆裙的妇人,手里拎着个筐,正是之前来过的栀子的嫂子。
    那妇人一嘴的乡下土话,正与守门的婆子争执:“俺小姑子生了儿子,俺做嫂子的送红鸡蛋你凭啥拦我?”
    那婆子也是乡下人,讲不出什么道理,就是知道常嫂子吩咐过,不让这些人进院,冲撞了来贺喜的贵人,免得让人看笑话。
    那妇人又看见了牵着许樱的手走过来的许杨氏,一张嘴满院子的人都差点摔个跟头,“栀子她大姐!俺是栀子的嫂子,俺来看她来了!”她是乡下人,没什么顾及,嗓门也大,在屋里装做不知道她来了的人,这回也都听见了。
    许樱眉头紧锁,这回想要对栀子家人施以怀柔之策是彻底的行不通了,这个时候母亲若是稍微软弱一点,怕是要被许家的人彻底的看不起,连陆舅母也会觉得受辱,不再站在母亲一边。
    “你叫谁大姐?”许樱大声说道。
    “俺……”那乡下妇人看见许杨氏身穿月白色对襟长袄,头戴点翠银凤钗,虽说是白衣素服却难掩贵气,许樱一个小小女孩也是穿着不知道是什么料子的雪青小袄,头梳垂髫髻,看起来倒比地主家的姑娘要贵气不知道多少倍,心里有些发虚,转念一想自己的小姑子这回生了个能替许杨氏这个寡妇顶门立户的儿子,腰杆又直了些,“俺是说许二奶奶是俺小姑栀子的大姐。”
    “我怎么不知道我们杨家什么时候有了位叫栀子的姑奶奶?”这回出声的却是陆氏了。
    “俺……”栀子嫂子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不对,可是已经晚了。
    “来人,把这几个冒认官亲的下作东西给我打了出去!”陆氏根本不给这农妇开口的机会,直接赶人了。
    这一院子的人里,有许杨氏的陪房,可也有许家的下人,一时间这些人不知道该不该听陆氏的号令。
    只见唐氏也走了出来,高高在上一声令下:“没听见亲家奶奶的话吗?快把这几个冒认官亲的下流种子赶出去!”
    唐氏一说话,下人哪有不照办的道理?一个个如狼似虎地冲了上去,连摊带搡地把这几个人全都推了出去。
    许樱知道,陆氏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都无妾室通房这些闹心的存在,心里又是规矩大过天的,她简单粗暴的赶人在情理之中,唐氏嘛——怕是有借机离间栀子跟许杨氏之意。
    可是事已至此,可以说是从这几个人竟进了许家大门,到了自己住的这小院开始,已经没有挽回余地了,她千防万防,还是一步踏进了唐氏挖好的坑。
    许樱心里堵得慌,脸上还要带着笑,扯了扯母
    亲的手,“娘,咱们去给弟弟洗三吧。”
    许杨氏叹了一口气,也恢复了笑脸,牵着许樱回了屋。
    


☆、恩与威

    却说那栀子,听说自己的兄嫂受此大辱,不顾自己还在月子里,当即便哭了起来,“我早就嘱咐过他们,让他们不要来,现在果然是自取其辱了。”
    张嬷嬷也跟着叹气,她当着栀子的家人可是夸下过海口的,什么小少爷日后要继承这佑大的家业,栀子要翻身,栀子一家也要鸡犬升天什么的全说了,唯独忘了要教自己的娘家人些许规矩。
    张嬷嬷心里气娘家人不争气,也气许杨氏过河拆桥,一得了哥儿就变了脸色,“所谓隔层肚皮隔重山,你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千万别哭坏了身子,白白便宜了旁人。”
    “我又见不到哥儿,也不知道他认不认我这个亲娘……”栀子又哭了起来,她至今还没看见过自己的孩子呢。
    两人正小声说着,忽然听见外面一声咳嗽,“娘,您慢点走。”却是许樱的声音。
    栀子赶紧抹去眼泪,挣扎着坐了起来。
    没过多长时间,许樱牵着许杨氏的手就进了屋,身后还跟着抱着孩子的奶娘。
    栀子自从她们进屋,眼睛就死死地盯着奶娘怀里的婴儿。
    “原先你身子不好,哥儿又吹不得风,没敢抱过来给你瞧,今个儿是哥儿洗三的好日子,特意抱来给你瞧瞧。”许杨氏温言软语地说道。
    “谢二奶奶。”栀子含着眼泪说道。
    奶娘抱着包得严严的元辉,交到了栀子手上,栀子见儿子生得瘦小,流下泪来,“都是娘无能,平白摔了一跤,害得你未足月便出世了。”
    “这也是他的造化,我已经找人测过八字了,哥儿生下来的时辰是极好的。”许杨氏说道,“大夫说他没什么毛病,只要好生喂养,自会长胖。”
    “谢谢二奶奶……”
    “这孩子也是我的儿子,有什么谢不谢的。”许杨氏坐到了床边,拍拍栀子的手,“回奶药吃了吗?”许杨氏抬头问张嬷嬷。
    “已经吃了。”
    “嗯,这回奶药要早吃,当初我生樱丫头的时候,舍不得,硬是喂了三天奶,后来回奶的时候疼得紧。”
    “奶奶说得是。”栀子知道这些大户人家的规矩,没有不请奶娘的。
    “今天白天的事,你都知道了吗?”许杨氏说道。
    “知道了,还望二奶奶不要怪罪我兄嫂才是,他们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
    “我怎么会怪罪呢?只是太太恼了,这才硬把他们赶了出去,实在是我思虑不周的缘故,早该派人去接了你兄嫂进来,悄悄看你一眼。”
    “是。”栀子知道自己的本份,知道许杨氏这么说已经是姿态极低了,怨
    气散了些许。
    “这里是二十两银子,你托人交给你兄嫂压惊吧,盖房子买地,日后也是个殷实农家。”许杨氏给了栀子二十两银子的银封。
    “多谢奶奶了。”栀子自是对许杨氏感激不尽。
    “好了,天色不早了,哥儿晚上还要吃奶,我们走了。”许杨氏站了起来,奶娘从栀子手里,抱回了她刚刚抱热的元辉,栀子瞧着儿子,满心的不舍,摸摸自己的胸口,却已经没有奶了,只得含泪看着奶娘把孩子抱走。
    张嬷嬷送许杨氏她们出去,送到门外刚想回屋,却见许樱扯住了张嬷嬷的衣襟。
    “姑娘可是有话要对老奴说?”
    “张嬷嬷,您是栀子姐的亲姑姑,怎么能自称老奴呢。”许樱给了张嬷嬷一个天真的笑脸,侄女做姨娘,姑姑做奴仆,这种事不算稀奇,毕竟姨娘也是奴仆的一种,但是让姑姑伺候侄女这种事是真没有,一般有丫鬟抬了姨娘,支近的亲人不是被送回家荣养,就是调走了。
    张嬷嬷晓得这此中的厉害,被许樱这一句话吓得背后出了一身的冷汗,她若是走了,栀子无依无靠,岂不是任人揉搓?
    “我晓得姨娘是离不开嬷嬷的,可是嬷嬷您年高德勋,也要多劝解着点姨娘,弟弟跟着我娘,岂不是要比跟着姨娘强?”
    “是,多谢姑娘提点。”张嬷嬷把目光放到了已经走到正房门边的许杨氏身上,以为这些话是许杨氏在通过许樱向她示威,当下暗自后悔不应该说那许多不该说的话。
    “提点不敢当,咱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过来的,还是要拧成一股绳才好过日子,千万不能受外人挑拨,自家人自杀自灭起来。”许樱说完,转身一蹦一跳地追上了许杨氏,进了屋。
    许元辉因是早产儿,在栀子肚子里时一开始又受了许多委屈,栀子虽然未明说,但听百合后来讲,颇做了一些苦活累活甚至用冷水洗衣服之类的事,百合道:“奴婢当初还不明白她那么做是为什么,现在想来原来是想要堕胎。”,后来又千里迢迢的随着他们从辽东回山东大宅,许樱想着,这孩子许是摔一跤早产的,也有可能是栀子之前折腾得过了,这孩子先天不足,所以早产。
    不管是因为什么,许元辉时常啼哭,一开始奶吃得也不多,吐奶,拉稀等等更是平常事。
    把许杨氏愁得不行,许樱也无什么育儿经验,也是跟着愁眉不展,“不如娘问问六婶吧,我听说六婶把六弟养得可好了。”许樱建议道。
    “我守寡之人,往别人的屋里去,你六婶心好不嫌弃我,别人却又要多话了。”许杨氏叹道。
    “娘,别人厌咱们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并非因娘退让就不厌咱们,如今弟弟是咱们娘俩的依仗,若是真出了事可怎么办?”
    许杨氏瞧着元辉细瘦的身子,咬了咬牙,也顾不得许多了,带着许樱往许昭龄和梅氏所居的寄梅院。
    许昭龄是嫡子,又是幼子,梅氏是名门望族之女,这寄梅院虽说行制与许昭业的小院相同,内里乾坤却大有不同。
    不止面积大了一倍有余,更是五脏俱全,耳房、配房、后罩房,别说许昭龄和梅氏夫妻带着孩子够住,再纳七、八房小妾都能往得开。
    许樱这个时候才想到,为何父亲所居的院子没有名字呢?一见寄梅院的名字倒也明白了七八分,这院子八成是六叔订亲后重修的,当时已经知道新夫人姓梅,自然讨了好口彩,自己父亲的院子八成也是这样的来历,父亲想的却是婚后要带着母亲远远的走了,再也不回来,自然没给小院取名。
    梅氏一听说许杨氏带着许樱来了,笑眯眯地出来亲迎,带了许杨氏和许樱到自己所居的正房暖阁,寒暄一番之后,说到了正题,“今日二嫂怎么这么有闲情?”
    “实不相瞒,我这是有事相求。”许杨氏索性也就跟梅氏开门见山了,“是元辉孩儿,吃奶少不说,还吐奶便稀,整日啼哭不止……我听说弟妹带孩子带得好,特意来取经。”
    “二嫂谬赞了,二嫂才是真会养孩子,樱丫头聪明乖巧,实在是让人瞧着喜欢。”梅氏笑道。
    “唉,樱丫头小的时候不爱生病,又有奶娘带着,只觉得一眨眼就会跑会跳了,倒是元辉实在是让人劳心。”
    “男孩儿嘛,总是不如女孩儿乖巧,二嫂若说别的毛病我没法子,要说这小儿啼哭便稀我倒知道该如何治,不瞒嫂子说,那给我接生的吴婶子颇有些能耐,她来给元铮洗三的时候,我特意厚厚的给了红包,她留了几包药粉,说专能给孩子调养脾胃,元铮未出满月时也曾便稀,我按照她说的拿温水把药粉化开了,喂给元铮吃,只吃了一包药粉竟然好了,之后再没犯过,那药粉我都好好的收着呢,二嫂若是信得过我,不妨拿回去给侄儿吃。”
    “我自是信得过的。”若是别人给的药粉,许杨氏肯定不敢要,梅氏给的,她敢要。
    “若是不好,左不过套车让人去大明府接刘婶过来,多许她些银子,没有看不成的。”
    “如此就谢谢六弟妹了。”许杨氏把话题一转,说到了许昭龄的科举上,“我记得前几天听婆婆说,六弟要进京了?”
    “是要进京了,怕冬天路不好走。”梅氏笑道,不过当
    日唐氏说得话,梅氏也不是不挑理,她们梅家也有在京城做官的,何必去姻亲家里讨扰?甚至许家的三爷许昭通现在就在京里,一样有房子住,唐氏利用亲戚也利用得太彻底了。
    许杨氏一使眼色,百合把他们拿来的青布包打开了,“这是你二哥当年考试的时候带的砚台,我一直收着,你和六弟若是不嫌弃,让六弟带着去应考吧。”许昭业当年是一举考中,进士二甲第十二名,他考试用过的砚台自然是非常吉利的,许杨氏自己兄长要去赶考她都没有把这个砚台送给他,而是拿给了许昭龄,这礼真的是贵重了。
    梅氏也知道这是好东西,赶紧谢了,“真是谢谢二嫂了,二嫂这份情谊……”
    “一笔写不出两个许字来,日后樱丫头和元辉还要靠六弟照应呢。”许杨氏说道。
    正说话间婆子已经把那药粉拿来了,不大的小纸包,一共有十一包之多,估计当时给的是十二包,整整一打,许杨氏只拿了五包,“这东西精贵,五包也尽够用了。”她没说防备以后元铮用,这是咒人生病,但是意思很明显,小孩子长到大,哪有不三灾八难的,她要是把药粉全拿走了,日后元铮若是病了没有药吃,反倒招怨。
    “还是二嫂想得周道。”梅氏到底年轻,没有许杨氏想得长远,听许杨氏一点她就明白了,自是承许杨氏的情,又包了一包糖给许樱吃,这才送了她们母女出去。
    许樱也没想到许杨氏让百合找出来的竟是父亲用过的砚台,那砚台前世是随着母亲葬了的,母亲连砚台都舍得出,看来是诚心诚意想跟六叔一家交好,找一个真正的靠山。
    唉……舅舅虽好,总不及叔叔来得及时,依靠得光明正大,许昭龄也是难得的正人君子,梅氏也是贤良妇人,与他们结交总是好事。
    回到自己住的小院之后,许樱先拿药粉来,拿温水和了,还没等许杨氏反应过来呢,许樱一仰首把药粉喝了下去,许樱上辈子吃苦太多,总记得防人之心不可无。
    “你这傻孩子!”许杨氏打了她一下,“你六婶不是那样的人。”
    “可也保不准她身边有太太的细作。”
    许杨氏又打了她一下,“你才是娘的命啊!若真的有事……”
    “弟弟是咱们俩个的命……我比弟弟大些,不对劲儿再请人治,我总比弟弟能多撑些时候。”
    许杨氏再次高举了手,却也只得叹了一口气落下,许樱吃完药之后,过了一夜果然无事,许樱这才让许杨氏给许元辉喂药。
    许元辉不及许元铮身子壮,喂了三包药才彻底不拉稀了,哭得也少了,奶吃得
    也多了。
    许樱暗暗记下了吴婶的神通,这样的神人,日后总有能用得到她的地方。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确实很想灭掉栀子一劳永逸,但是女主的母亲实在是“圣母”,为了顾及母亲女主只能恩威并施了。


☆、挑拨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日子,元辉满月之后,栀子就往元辉跟前凑,许杨氏也不拦着她,许是许樱开导张嬷嬷的几句话有用,也许是张嬷嬷觉得许杨氏面慈心狠,告诫过栀子,总之面上还算太平,栀子看孩子一日不会超过一个时辰,免得招许杨氏和许樱的眼。
    年后老太太和唐氏开始各大庙里布施了,这都是为了许昭龄乞福,许樱也暗暗盼着六叔和舅舅都能金榜题名,好让自己母女在府里的日子更好过些。
    到了四月里,京里报喜的差役果然到了许家,“报!大明府许家镇许昭龄高中二甲第三十名!”
    得了那报子的报,许家高高挂起五丈有余的鞭炮,放了起来,本府的知府、县令等也来道喜。
    许樱悄悄的派人到杨家打听,没想到不过一个时辰来人就回来了,还带了个杨家的家人,“姑奶奶大喜啊,大爷考中了二甲第十七名!”
    许杨氏怔愣半晌,哇地一声哭了,她委委屈屈地在许家守寡,只觉得无依无仗,如今自己的哥哥中了进士,娘家总算抬起头来了,她虽不能说是翻身了,好歹能抬起一点头来了。
    许樱也搂着母亲哭了一阵,“娘,这是好事,快别哭了。”
    许杨氏收了眼泪,打赏了来报喜的杨家人,此刻虽然她依旧是不能到前厅贺喜的守寡之人,心境却比未听到消息的时候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这外面的热闹鞭炮,竟像也是为杨家放的一般。
    她不知道的是贺喜的席面上,梅氏的一番话,倒令老太太和许国定对她更满意,唐氏对她改观了一些,让董氏颇有些不开心。
    “这次六爷能金榜题名,为媳倒要谢谢一个人。”梅氏笑吟吟地说道。
    “哦?你要谢谁?”唐氏今天心里简直是心花怒放,当年许昭业中举,她身为嫡母虽得了诰封,凤冠霞披披身,可那滋味更像是活生生当着众人的面被打了无数耳光一般,还要佯装笑脸,如今是她亲生的嫡幼子,给她赚来了凤冠霞披,她浑身上下都泡到了蜜水里,瞧着天也是蓝的,草也是绿的,花也是香的,对自己的六儿媳更是满意得不得了,觉得梅氏旺夫。
    “六爷如今能取得功名,自是要谢老爷太太教导有方,可儿媳妇还要额外谢一人,就是二嫂。”
    “哦?”这回是许国定意外了。
    “六爷进京赶考之前,二嫂亲自送来了二哥当年科考时所用的砚台,有此吉物自然似是六爷在书信上说的一般,有如神助。”
    “原来竟有此等事。”许国定点了点头,要说他现在觉得有什么不满足,大约也就是才华出众的庶长子早丧了,听
    说庶长子留下的东西帮了自己剩余的儿子中最有出息的许昭龄,自是感慨万千。
    “嗯,你二嫂是个有心人。”老太太也感叹了一番,原来她还以为许杨氏是个不吉之人,可是如今看她,能宽待有孕通房,又得了一个儿子,她送给许昭龄的砚台还让许昭龄得中进士,许杨氏没准儿是个有福的呢,无福的是早丧的许昭业。
    许昭文听着他们这么说,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许家二房共有三子,庶长子许昭业压了他这个嫡长一辈子,好不容易许昭业死了,自己的弟弟倒样样比自己强,如今弟弟也中了进士,外人谁不说许家二房的三个儿子,最没出息的是他许昭文?他又最是迷信不过,只觉得自己若是得了那砚台,搞不好也能金榜题名,他这样痴心枉想,浑忘了自己连八股范文背不全。
    他这样想,脸上就带出来了,什么话也不说,就是闷头喝酒,许国定瞧着他没出息的样子,真是越瞧越不顺眼,若不是今天里里外外来贺喜的客人多,真想把这个没出息的儿子给一脚踢出去。
    能不能取得功名看才华也看命数,许昭文学文不成,若是厚道老成,能管田产家业,善经营,许家还差他作官的奉禄?偏偏是个样样不成的!气量还狭小得紧,许昭业是谁?他亲哥哥,许昭龄又是谁,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结果当成大庭广众就为了弟弟有出息掉脸子,简直丢透人了!
    老天真是无眼,早丧的怎么不是许昭文这个混帐行子!
    董氏最善察颜观色,公爹投向自己男人刀子似的眼光,她自是看得真真的,再看看婆婆正和梅氏在一起小声说着什么,亲热劲儿好比对待亲闺女,自己的男人若是个有出息的,风光的就是她了!
    董氏笑了笑,当场便存了挑拨之意,“听说二嫂的娘家兄长也中了进士呢,比六弟还要高好几名,没准儿二嫂也送了她法宝呢。”
    她这么一说,唐氏的脸色就有些难看,梅氏笑了,“瞧您说的,二嫂难不成是神仙转世不成?她要谁中进士谁就能中进士?若是如此,咱们许家的大门怕是要被各地的举子给踩破了。”
    “杨家大爷我是知道的,与昭业当年是一同在亲家翁跟前读书,学问不比昭业差,只是运气差些罢了,他比昭龄大了那么多岁,又多考了三科之多,比昭龄排名高有什么打紧的?再说了,进士及第就是进士及第,就算敬陪末座,也比旁人强一百辈,真到了官场上凭得就是各自的本事了。”许国定说道,心想老四不好,老四媳妇也不是个贤惠的。
    “是媳妇不懂事,胡乱解嘲了。”董氏见挑拨不成,反倒弄了自己一身腥
    ,赶紧赔礼。
    老太太瞧了她一眼,“你若是信那些,左不过求了你二嫂,把你二哥的一两样物件给昭文,昭文也许也能给你赚回个诰命呢。”老太太不是傻的,相反耳聪目明得很,自然看出了自己的侄孙女已经完全倒向了唐氏一边,帮着唐氏做了不少事,虽说上次家里进了贼,还摸进了许杨氏的屋子里的事满府的人都瞒着她,老太太也还是知道了,只不过憋着不发作而已,今天得了机会发作出来,直接给了董氏一个难看。
    婆媳是冤家,唐氏跟老太太关系微妙得很,老太太怎么会容自己的亲侄孙女跟唐氏沆瀣一气。
    董氏的脸当场就红了,自己的男人什么样她清楚得紧,秀才的功名都不知道怎么蒙到手的,进士?老天爷吓了眼还差不多。
    闻氏见董氏也被修理得差不多了,赶紧过来打圆场,“走,走,今天是六弟妹的大好日子,咱们去把她灌醉了……”
    来学这些事的人,也不是旁人,乃是三房的江氏,这个江氏,脸皮倒是厚得紧,最会的就是打秋风,没事儿拿着点绣活啊,女工啊,跑来许杨氏这边坐着。
    许杨氏要停了念佛给她预备好吃好喝的不说吧,江氏还会吃块点心夸好吃,喝口茶说好喝,许杨氏是个爱面子的,自然会包一包点心、茶叶给她,她做绣活针线却带得少,不是缺了这样线,就是少了绣花针,许杨氏后来干脆把鲜亮点颜色的丝线全给了她,左不过她一个守寡之人,这些东西一时半会儿用不上,谁想后来江氏连布头也要了。
    许樱是个刁钻的,江氏一来她就把好东西一收,把市面上的中等货色也收起来,江氏若是要东西,就是拿市面上的货出来,江氏也不挑,照样乐颠颠地往回拿。
    这一日江氏把这一套把戏全演全了,开始讲许昭龄中进士酒席时的事了,“昨天啊,四哥和四嫂可是出了好大的洋相……”江氏口沫横飞的把事情一讲,直听得许杨氏和许樱有些愣神,许樱是个脑子转得快的,当下想明白了,董氏这次是歪打正着了,若是知道她们之前送了许昭业为科考做的笔记之类的给杨纯孝,六婶会不会还这么领她们的情不说,没准儿连老太太都要怪她们太偏心娘家。
    “四弟妹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我们母女能过得这么好,全靠四弟妹照应,你说四弟妹量小,我是不信的。”许杨氏圣母有圣母的好处,她轻易不对别人口出恶言,说董氏这一番话也是说得实心实意的。
    江氏也是心存了挑拨之意,许家三房对许家有出息的大房和二房都心怀妒意,大房那边看起来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二房嘛
    ——则是搅一搅就要有乱像。
    江氏自然乐得挑一挑现在如日中天风头正劲的二房,不为别的,挑出一场热闹看也是不错的。
    许樱瞧着她,心里对她的打算明镜似的,毕竟上辈子母亲死后,董氏一听说祖父要把她安排到自己的屋里代养就装开了病,还装神弄鬼的说自己和她八字相克,对彼此都没什么好处,继娶的六婶当时怀着身孕,抱着肚子装肚子疼,就是不要她,祖母也是真嫌弃她,硬把她塞到了江氏的屋里“寄住”,一住就是两年,若不是祖父气急了发了话,老太太也没了,三房分了家,祖母也不会把她又接了回来。
    江氏的刻薄许樱记得牢牢的,许樱在她跟前,真的是吃饭的时候多夹一口菜也要受一顿贬损,也是她提前告诉了她,祖母替她安排的婚事有诈,那个所谓的世交之子是连衣服都不会自己穿的个傻子,她走投无路之下,遇上那狠心的贼勾引她,这才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地逃了,对于这一点,许樱虽知道她不怀好意,倒有些感激她,若非是江氏,她嫁过去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