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继祖哥咋回来了,他没去上学?”连蔓儿问五郎和小七。
  “去了,我和哥到私塾的时候,还看见他了。”小七道。
  “那是谁把他找回来的,没找你俩?”连蔓儿又问。
  “不知道,没人找我们。”五郎道。
  一会连守信也回来了,一家人就放了桌子,开始吃饭。
  “娘,我看我爷和我大伯他们好像挺高兴的,……后来,他们都说啥了?”一边吃饭,连蔓儿就问张氏。难道是连老爷子向沈六求了什么,然后沈六答应了?
  “也没说啥,沈家六爷就问了问地里的收成,还问了你爷多大年纪,老家是哪的。”张氏看了一眼连守信,这才说道,“我也是头一次听说,孩子他太爷是从府城搬来的?”
  “小时候好像听老爷子说过一回,我都不记得了。”连守信扒了一口饭道。
  “……咱家真跟沈家有亲戚?”张氏有些将信将疑地道。
  “娘,咋回事,啥亲戚?”连蔓儿吃了一惊。
  “我这也糊涂那……”
  张氏又看了一眼连守信,这才告诉连蔓儿。原来连老爷子说起祖籍,却是府城人。然后沈六就问身边的一个老家人,是否认得府城连家的人。
  那老家人就说府城有一户姓连的人家,和沈府是老亲,后来似乎是搬走了,慢慢地断了来往。那老家人还问了连老爷父母的姓名,是哪一年搬到三十里营子的等等。可惜父母过世的时候,连老爷子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也说不大清楚。不过他记得,他父亲是个读书人,常跟他提起他家原来是清贵的人家。
  后来那老家人就说,或许,很有可能,连老爷子的父亲就是那户连家的后人。
  “不、不会吧。”连蔓儿目瞪口呆。
  第二百六十二章 风筝与柳笛
  她们家和沈家是亲戚,连蔓儿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不过转念想想,这亲戚也分远近,也分很多种。沈家人口众多,难保没有那么一个两个真的能和连家的祖上扯上点关系的。
  按照连老爷子说的,连家祖上是读书人,连家原来是清贵的人家,起码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连老爷子在城里大掌柜做的好好的,非要回乡来买地当地主,全力供养大儿子念书出仕了。
  “那沈六、哦,不,沈六爷他说了啥没有?”连蔓儿又问。
  “沈六爷倒是没说啥。”张氏答道。
  “跟沈家是亲戚的人多着了!就是以前真有亲,那怕也挺老远的。现在,更是八竿子打不着了。咱别寻思那没用的。”连守信闷闷地道。
  连蔓儿点了点头,连守信还是很务实的一个人。踏踏实实过日子,不会生出什么虚妄的想头来。这对他们家是件好事。
  是沈六身边的老家人说连老爷子可能和沈家有亲,但是沈六却没说什么。也就是说,他既没有否定,也没有承认、继续攀谈下去。如果是这样的话,连蔓儿想到了某种可能……
  那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连蔓儿想了想,最终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娘,我爷、嗯、他们跟沈六提啥请求没?”连蔓儿又问张氏,这是她比较关切的一个问题。
  张氏没回答之前,又先看了连守信一眼。连守信只是闷头扒饭。
  “咱跟人沈六爷是啥关系?你爷是明白人,哪能一见面就跟人提啥要求那。”张氏说道,“你爷就是跟沈六爷唠嗑,说了说咱家的事,你大伯是秀才,打算纳监选官,还有你继祖哥。你们要参加那个童生考试……,就没说别的啥了。”
  “就这些?”连蔓儿追问了一句。
  “嗯,就这些。”张氏点头道。
  连蔓儿的眼珠转了转。只是这些,连老爷子、连守仁和连继祖就那么高兴,这里面当然有缘故。
  是那个模棱两可的亲戚关系吗?肯定是了。
  官场是个很奇妙的世界。以沈家的势力,这模糊的、未经确认的亲戚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件护身符、一架阶梯。沈六做为上位者。对其中的规律应该很清楚。在那场谈话中,他所持的态度,是不是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无声的默许?
  沈六为什么要这么做?
  连蔓儿觉得她隐隐约约地抓到了点什么。
  吃过了晌午饭,五郎和小七说教他们的先生下晌有事。他们不用去上学了。连蔓儿就想到她培育的毛嗑秧子长的差不多了,就套了小牛车,往老宅来。三个孩子挖了一多半的毛嗑秧子,又坐小牛车回来。
  连蔓儿打算把这些毛嗑秧子都重在新铺子右边闲置的田地里。毛嗑就是向日葵,长大之后,开出的花还可以美化铺子周围的环境。
  五郎在前面负责刨坑,小七跟在后面浇水,连蔓儿负责栽毛嗑秧子,小黄牛就停在旁边。并不随便乱走。
  三个孩子正一边说笑,一边干活,就听见马车声响。一辆马车从青阳镇的方向过来,在他们跟前停了下来。
  两个小厮先从车上跳下来,接着沈谦拖着圆滚滚的身子从车里出来,推开小厮扶他的手,从车上一蹦。就蹦到了地方。两个小厮吓的直嚷,马车后面跟着的两个年长的随从,也都跳下马来,簇拥到沈谦跟前。
  “别大惊小怪的,我这不好好的吗?你们都离我远点。”沈谦不耐烦地跟随从的人摆了摆手,然后,就朝连蔓儿跑了过来,“连蔓儿。我找你玩来了!”
  连蔓儿正蹲在地上种毛嗑,闻声抬起头,看见沈谦兴冲冲地跑过来,不由得想抚额。
  “咦,你玩啥那,让我也玩玩?”沈谦跑到连蔓儿跟前。一双细长的小眼睛满是新奇地看着她。
  这城里小孩沈小胖,一定以为她是在做游戏,连蔓儿囧起一张脸,望着沈谦。
  “我这不是玩,我这是干活。这是毛嗑,我在栽毛嗑。”连蔓儿很耐心地告诉沈谦。
  “哦,那也让我栽栽呗。”沈谦毫无障碍地接受了连蔓儿的话,对栽毛嗑反而更有兴趣了。
  小胖子的粘人程度,连蔓儿是领教过的。她想了想,就点了头。刨坑沈谦显然干不了,也不好让他弄的一手泥,那么只剩下一个活计沈谦勉强能做。
  “那你来浇水吧。”连蔓儿就道,“这浇水可重要了,你先看小七浇多少水,不能多也不能少,要不,这栽下去的毛嗑就活不了。”
  沈谦听了连蔓儿的话果真很高兴,就将视线移到小七身上,看来是放弃了抢夺连蔓儿手里的活计的念头。
  小七给沈谦做了示范,就把水瓢给了他。
  沈谦乐的嘴巴都合不拢,小心翼翼地拿瓢往坑里倒水,还一直让连蔓儿他干的咋样。
  将所有的毛嗑秧子都栽种完了之后,连蔓儿松了口气。小胖子的到来,因为她的巧妙安排,总算没有添什么大乱子,反而还帮了一点小忙。虽然,她们完全不需要小胖子的帮忙。
  沈谦看着栽好的几排毛嗑,乐的什么似的。
  “这以后就能长出瓜子来?嗑的那种瓜子?”虽然连蔓儿几个跟他解释了半天,沈谦还是不太能够将眼前的小苗与吃的毛嗑联系起来。
  “没错。”连蔓儿点头。
  连蔓儿要回铺子里洗手,沈谦自然也跟了过来。他的那两个随从已经跟张氏和连守信说了,沈六要在青阳镇住上一晚,办理一些事情。沈谦在镇上待不住,非要来找连蔓儿几个孩子玩。沈六答应了,派了他们几个跟随。
  张氏和连守信知道了沈谦跟石太医的关系,对沈谦看的比沈六还要重,自然什么都答应。对连蔓儿三个孩子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们好好带着沈谦玩。
  连蔓儿有些小小的苦恼,沈谦身份不凡,不是皮实的乡下小孩可比,带着他玩可没那么轻松。
  沈谦却似乎一点没意识到连蔓儿的想法,他让小厮拿进来一个大攒盒,里面都是些精致的点心。
  “蔓儿,给你吃的。”沈谦让连蔓儿吃点心,“五郎、小七,你俩也吃。”
  连蔓儿就捻起一块松子糕,放进嘴里。
  沈谦也捻了一块,小声嘟囔了一句:“你家的果子都不给我吃。”说完,还用细细的眼睛瞄了连蔓儿一眼。
  连蔓儿差点噎住了,她想起来,上午她拿了些点心果子,后来看见那些随从不会让沈六和沈谦吃外面的东西,便把攒盒拿回来了。那个时候,沈谦也看见了攒盒。
  她没让沈谦,沈谦当时也没说什么,谁想到,这小胖子记仇了。
  连蔓儿眯了眯眼,装作没听见沈谦的话,本来打算只吃一块的,偏故意又捻了一块,吃的津津有味。
  沈谦没生气,反而很高兴。
  “蔓儿你爱吃松子?那这块也留给你。”沈谦指着攒盒中另一块松子糕道。
  连蔓儿见他这样,反而无话可说了。
  吃了一会点心,沈谦就又坐不住了。
  “蔓儿,咱出去玩呗。”
  “外面没啥好玩啊,咱坐屋里吃点心说话不挺好的。”连蔓儿道,不是她不想出去玩,而是沈谦的身份,让她有顾忌。
  “哦……”沈谦并没有因此气馁,在垫子上挪了挪屁股,就又兴冲冲地道,“蔓儿,我带了风筝来,咱去放风筝吧。”
  “好啊。”连蔓儿见沈谦这样说,想了想就答应了。
  今天的风不小,很适合放风筝。
  沈谦带来的是一只福燕风筝,竹篾做骨,上面糊的是上等的丝绢。风筝色彩艳丽,燕子的造型惟妙惟肖,两只硬翅上画着漂亮的蝙蝠图案。风筝的线轴和线也都是上等货。
  显然这只风筝价值不菲。
  庄户人家的孩子,在这个季节也会放风筝。不过,他们一般没钱、或者舍不得买现成的风筝,而大多数都是自己做风筝来玩。
  没有竹篾,他们一般就用柔韧的柳条做风筝的骨架,做成最简单的菱形,上面糊的多是最便宜的那种白纸。不过,不要因为物质贫乏,就小瞧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就是用最粗糙的黑墨线条,他们也能描绘出各种各样、逼真形象的图案。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就做了这样的一个风筝,还在风筝的三个角加了飘带。他们用的风筝的线轴是根粗木棍,线也是用几股棉线扭成的。
  这样简单的风筝,依旧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乐趣。
  出来和沈谦放风筝,连蔓儿也把自家的风筝拿了出来。放风筝的地点,就选在她家新买下的这块地上。这地地方大,没有什么阻碍物,最适合放风筝了。
  “蔓儿,你这风筝上画的是啥?”见连蔓儿也拿了风筝出来,沈谦好奇地凑近了打量。
  连蔓儿就把风筝递过去,让沈谦能看的更清楚一些。
  “看不出来吗,很明显的。”连蔓儿道。
  沈谦皱起了小眉头,连蔓儿的风筝上面画的圆圆的一团,似乎有点像某物,可是谁会在风筝上画这个那?
  “这个、不、不会是包子吧?”沈谦试探着说道。
  第二百六十三章 风筝与柳笛(二)
  “没错,就是包子。”连蔓儿笑着点头。
  “啊,”沈谦抬起胖乎乎的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还真是包子啊。”
  “当然了,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吗。”连蔓儿道。 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就是想不到而已,沈谦心里默默地道。 “为什么要画包子?” “因为喜欢吧。”连蔓儿答道,“我家铺子里卖的就是包子。”
  “哦……”沈谦有些向往地看着风筝上的包子。 “咱们四个,有两个风筝,嗯,那咱们比赛吧。”到了地方之后,连蔓儿停下来提议道。
  “比赛,咋比?”沈谦立刻问。
  “就是比谁的风筝飞的更高呗。”连蔓儿道。别小瞧庄户人家孩子自己做的风筝,也许在精致度上比不上买来的,但是性能上却丝毫并不逊色。连蔓儿对自家的风筝还是很有信心的。
  当然,要比赛谁的风筝飞的更高,放风筝的人的技巧也很重要。
  “好。”沈谦细细的眼睛立刻就亮了,马上应道。 五郎和小七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小七甚至也很有些跃跃欲试。
  “四个人,两个风筝,咋比那?”沈谦用手比划着又问。
  “当然是两个人一组啊,沈小胖,你是客人,让你挑,你愿意跟我们哪个一组?”连蔓儿就问沈谦。沈谦带来的两个小厮和两个随从都被沈谦命令,站的离他们有些远。因此,连蔓儿便少了许多顾忌,自然地就将心里给沈谦起的外号叫了出来。
  “我不叫沈小胖!”沈谦鼓着嘴瞪了一眼连蔓儿,随即又抢着说道,“蔓儿。咱俩一组,让小七和你哥一组呗。”
  “你咋不选我哥呀?”连蔓儿有些惋惜地看着沈谦。他们几个人里面。五郎年纪最大,个头最高,跟五郎一组放风筝,赢的机会更大。
  “咱俩一组。有我在,肯定能赢。”沈谦乐得咧开嘴。露出一排雪白整齐的芝麻牙,“蔓儿,我乐意跟你玩。”
  不是说大户人家的孩子从小在人精堆里长大。都世故早熟吗。为什么沈小胖这么开朗外向,根本一点都不隐藏他的情绪!是他生性如此,在哪里都这样,还是单在他们面前才如此那?
  “那好吧。”连蔓儿点头答应了下来。说实话,接触了几次,沈小胖并不是个讨人厌的孩子。
  放风筝。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放法,两个人有两个人的放法。
  如果是一个人。那就要一边迎着风跑,一边渐渐放开风筝的线,让风筝飞起来。如果是两个人,就可以一个人站在原地放线,另一个人举着风筝迎着风跑,在感觉风筝浮力够大的时候,放开风筝,风筝就能飞起来了。 两个人一组比赛,连蔓儿打算采用第二种方法。
  小七和五郎一组,用他们自制的风筝。小七负责放线,五郎负责举着风筝跑。五郎比小七高,跑的也快,风筝很容易就放起来。
  而连蔓儿和沈谦两个人…… 连蔓儿打量身旁乐滋滋的小胖子,似乎还是没她高?好吧,虽然因为太过圆润,视觉上小胖子非常不显个。实事求是的讲,沈小胖好像也长高了一些,竟然和她的个头差不多了。连蔓儿想,让沈谦负责放线,她负责放风筝,这样赢的机会才大一些。因为沈小胖没她高,而且肯定跑不快。 不过…… “沈小胖,我来放线,你放风筝……”连蔓儿就将放风筝的要领跟沈谦仔细地说了一番,确认他都懂了才停下来,“最后放开风筝的时候,最好跳的高一点,风筝能飞的更高。”
  “你们准备好了没?”小七在旁边喊,他和五郎已经摆好了架势,就等着沈谦和连蔓儿一起放风筝了。
  “好了。”沈谦抢着道。
  两组,连蔓儿和小七隔着几步远,站在同一直线上,在他们俩前面,沈谦和五郎都举着风筝,也站在同一直线上。
  放风筝的人,明显比站在那放线的人要累的多。
  沈谦回头看了看连蔓儿,又看了看小七,然后又看了看旁边比他高了几乎一个半个头的五郎,乐的嘴角上翘,细眼弯弯。
  小七和五郎两个,明显是五郎年纪更大、也更强,他和连蔓儿两个,自然是他更年长、更强大,所以连蔓儿才这么分工的。
  “我准备好了。”沈谦又回头朝连蔓儿喊了一声,一边两只手将风筝举的高高的。
  “那我喊了,哥,小胖,你俩都站好。……预备……跑!”连蔓儿喊道。
  五郎和沈谦一起动了,五郎长手长脚,常年的劳作让他跑起来身形矫健,毫不费力。
  他旁边的沈谦却是另外一番情形。
  沈谦今天穿着一件光闪闪的锦缎小袍子,那小袍子裹着他胖滚滚的身体。他拼足了力气往前跑,可惜身体实在太胖,没几步脸的红了,还冒着热气,像足了刚出炉的肉包子。
  不能跑在五郎后面,连蔓儿说了,跑的越快,一会才能将风筝放的越高。沈谦想着连蔓儿的话,憋足了劲要追上五郎。
  领先了几步的五郎并没有尽全力。他是家中的最大的男孩,没有弟弟妹妹童心那么重,别说沈谦是客人,就是跟家里的弟弟妹妹,他也会让着一些,不会真的去争什么比赛的输赢。看身边的小胖子拼命跑动那股子认真劲,五郎不露行迹地将速度放慢了一些。
  沈谦和五郎几乎跑了个平手,也几乎是同时将手中的风筝放开。沈谦真的像连蔓儿嘱咐的那样,最后一下跳起来,才放飞的风筝。
  连蔓儿在后面看的忍俊不禁,圆滚滚的小胖墩飞快跑动和跳跃什么的实在是、实在是太……有趣了。
  沈谦虽然足够努力,但是毕竟是第一次这样放风筝,经验不足。他是家中的九爷,就是放风筝也是被人伺候的。最多拿着线轴放两圈线。像这样自己又跑又跳的还没有过。因此,那风筝虽然也被风吹起来了。却歪歪扭扭。好像随时要摔下去似的。
  连蔓儿忙着脚下移动,一边调整风筝的线。沈谦早跑回来了,也一手放在线轴上,一边紧张地看着风筝。嘴里大呼小叫。这期间,两个孩子还绊了一回嘴。最后风筝终于高高的飞了起来。 沈谦高兴的嗷唔一声跳了起来。
  放了一会风筝,几个孩子之间没了隔阂,情绪也都放开了。最后将风筝收回来的时候。几个孩子已经成了关系极铁的好朋友了。
  “这风筝你们自己做的啊。挺不错吗。”沈谦看着小七收在手里的风筝,刚才两只风筝可是几乎飞的一样高。
  “当然了,我们费了老大的劲儿了。这村里,我们的风筝是头一份。”小七很自豪地道。
  “那咱把风筝换着玩吧。”沈谦就和连蔓儿道,“我把我的燕子风筝给你,你把你的包子风筝给我。”
  “你要跟我们拜把子。交换信物吗?”小七进了私塾,又听过说书人说书。一下子就想到兄弟结义了。
  “嗯,拜把子吧。”沈谦很严肃地道。
  交换了风筝,沈谦却不玩了。
  “咱玩别的吧,蔓儿,你们肯定有老多好玩的,咱都拜把子了,你们就带我玩呗。”沈谦道。
  “坐坐我家的小牛车吧。”不等五郎和连蔓儿说话,小七抢着道。
  “好。”沈谦答应的更快,一边眯了眼笑着看连蔓儿。
  “那就坐吧。”连蔓儿道,小牛车还是很安全的。
  五郎赶车,连蔓儿、沈谦和小七坐在车上,沈谦的小厮和随从不远不近地在后面缀着。他们稍微走近了,就会被沈谦赶开。
  自己的随从靠的太紧,连蔓儿对他的态度就不一样。沈谦虽然不喜欢连蔓儿叫他沈小胖,但是他喜欢连蔓儿叫他沈小胖时对待她的态度。
  坐在小牛车上,连蔓儿先是带着沈谦将自家新买的这篇地巡视了一遍,让他看她们的菜地,她们的果树,还告诉他在哪里以后将会修建什么。之后,几个孩子又坐车进了村,连蔓儿让沈谦看了连家的老宅,让沈谦看她们养的小猪、小鸡和小鸭。 沈谦的一双细眼都不够看了。
  从连家出来,她们没有沿着原路出村,而是绕到了河边。
  溪水叮咚,河岸边杨柳青青,垂下的枝条时不时地拂在几个孩子的脸上、身上。小黄牛突然顿了一下,然后就朝小河走去。
  “牛要喝水。”
  小黄牛来到连家,就被一大家子宠爱着。它要喝水,当然也由得它。
  连蔓儿就拉着沈谦从小牛车上下来,走到一棵柳树旁边,现在的柳树已经是翠绿一片了,不过叶子还小。连蔓儿挑了一段光滑的柳枝折了下来,用手小心地拧着柳条的外皮。
  “蔓儿,你在干啥?”沈谦凑近连蔓儿,好奇地问。
  两个孩子都没有发现,他们已经挨在了一起。
  “一会你就知道了。”连蔓儿笑着道,直到将柳条的外皮拧的完全和里面的硬芯子分离,然后又小心地将芯子抽离,连蔓儿手里就有了一段完好的柳树皮管。
  “小胖,带小刀了没?”连蔓儿问沈谦。
  “我不叫小胖。”沈谦说着话,从怀里掏出一把小银刀,“给。”
  连蔓儿接过刀,将柳树皮管切成几段,又挑了其中的一段,在一头小心地将皮管最外面的那层薄薄的绿皮削了下去。
  “给,柳笛。”连蔓儿将削好的柳笛递给沈谦。
  第二百六十四章 槐花和榆钱儿
  “柳笛?”沈谦接过柳笛,一脸好奇地看着。他没见过这个东西,甚至连听都没听过。他不知道怎么玩。
  连蔓儿这个时候已经又削好了一只柳笛。
  “你看着我。”连蔓儿对沈谦道,“你看过人吹笛子吧,是一样的。”
  连蔓儿一边跟沈谦这样说,一边将柳笛放进嘴里,吹了一声给沈谦做示范。沈谦一下子乐了,也将柳笛放进嘴里吹了起来。清脆悦耳的笛声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
  “真好玩,太神奇了。”沈谦高兴的胖乎乎的小脸都红了,“蔓儿,你懂的真多。”
  家里面、还有来往亲戚中,甚至包括家里服侍的下人里,和他年龄相近的小孩子也不少。可在沈谦眼里,他们都加在一起,也比不过一个眼前的连蔓儿。这也不仅仅是因为连蔓儿懂得多,会玩,还因为,连蔓儿给他的感觉是不同的。
  那些小孩们对他或是害怕,或是巴结,或是羡慕、或是嫉妒,如此种种,可是展露在他面前的,几乎都是同样的一张脸孔。就好像是他六哥有一次买回来给他玩的面具,上面画着一成不变的笑脸。
  连蔓儿却不一样,她不怕他,也不巴结他,羡慕嫉妒更是没有。真实的、亲切的连蔓儿,让他和她相处起来,感觉最自然、最舒服。
  当然,五郎和小七也是不同的。似乎认识了他们,他才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玩伴和朋友。
  “你要不要试试?”连蔓儿将还没削的两根柳笛和小刀递给沈谦。
  “好啊,好啊。”沈谦当然乐意,就照着连蔓儿的样子,将那两根柳笛的口削了出来。然后他让连蔓儿挑了一根,自己留了一根。
  不同粗细长短的柳笛,吹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只有现在这个节气,柳树枝能做出柳笛来。再过些天。柳树枝长实了,就不成了。”连蔓儿给沈谦普及知识,“除了柳树,现在的杨树枝也能做笛子。”
  “那别的树那?”沈谦很受教的样子,而且还知道举一反三。
  连蔓儿小老师感觉很欣慰,很有成就感。
  “别的树都不行的。”
  连蔓儿告诉沈谦,然后又走到旁边一棵杨树旁边,挑了一根枝条折下来。做了一只杨笛。沈谦也学她的样子,另外折了一根枝条。
  杨树的树枝一般比柳树的要粗,树皮也比柳树的要厚,所以杨笛比柳笛做起来更容易成功。
  沈谦做好了一只杨笛。吹了两声。
  “和柳笛不一样。”
  “那当然了。”连蔓儿点头。
  杨笛的声音比较低沉粗犷,比不得柳笛的声音清脆悦耳。所以,庄户人家的孩子最爱的是柳笛,只有做不好柳笛,才会退而求此次。
  五郎和小七陪着小黄牛喝完了水,又将小牛车赶上了岸边的小路,几个孩子都上了车。
  连蔓儿回头瞧了瞧,也许是看他们玩了这半天对他们放心了,而且这小河边也实在看不出能有什么危险。跟着沈谦的那四个人已经没有那么紧张地盯着他们了。那两个年级略小的小厮,甚至也学着连蔓儿和沈谦的样子,折了柳枝做柳笛玩。
  小牛车拐过一个弯,就看不见那四个人了。
  连蔓儿眼珠转了转,抿嘴乐了。
  一直关注连蔓儿的沈谦看见了,眼睛就跟着亮了,连蔓儿一定是有好玩的主意了。
  果然。连蔓儿指着一棵槐树,让五郎将小牛车停了下来。
  “有好吃的,……只能给你吃一点。”连蔓儿小声告诉沈谦,然后就从车上站起来,翘起脚,从旁边的槐树上摘下小小的两串槐花来。
  这个季节,离槐花大批下来还有一段时间,只有向阳的刺槐树上。在最向阳的树枝上,才有那么一两串。连蔓儿眼睛尖,看见了,就想让沈谦尝尝鲜。
  “挺香的,能吃?”沈谦立刻蹭的离连蔓儿更近了一些,吸着鼻子闻了闻。雪白的槐花散发着一股子清新的甜香。沈谦很喜欢。
  “这是槐花,能吃的,吃起来很甜。”连蔓儿告诉沈谦,然后就揪了几朵槐花下来,放进嘴里。
  “嗯,嗯,我相信的。”沈谦看着连蔓儿的嘴。
  连蔓儿笑了笑,小心地从槐花串上又摘下来一些槐花,凑成一小把,递给沈谦。沈谦接过去,先捻起一朵放进嘴里尝了尝。
  槐花进了嘴里,水水润润,在舌尖上散溢出淡淡的甜香。
  “真的好吃。”沈谦点了点胖胖的下巴,就将一整把槐花全放进了嘴里。
  两串槐花并没有多少,沈谦吃完了,很有些意犹未尽,而且,连蔓儿才吃了一点,五郎和小七更是一点都没有吃。
  沈谦仰起脸,他看见更高的树枝上,似乎还有几串槐花。
  “现在槐花少,再过两天,会多的吃都吃不完。”连蔓儿对沈谦道,“这个不能多吃,你回去了也不要跟人说。”
  虽然还想吃槐花,沈谦还是坐回了车上。
  “我懂的,我不告诉人。”沈谦道。
  小胖子很上道,再看看后面,随从的人还没跟上来,连蔓儿就决定再让沈谦尝尝新鲜。
  前面不远,正好有一棵榆树,树丫子上结了几串榆钱儿。和槐花一样,现在还不到榆钱大批下来的时候。
  结了榆钱的树丫子有些高,就是个子最高的五郎站在小牛车上也够不着。若是往常,到可以用树枝将榆钱打下来。但是现在榆钱少,打落下来难免会损失一些,而且落在地上,给沈谦吃也不大好。
  五郎跳下车,助跑了两步一下子窜到树干上,两手两脚攀住树干,蹭蹭蹭几下,就爬上了树。
  爬树,几乎是庄户人家的孩子天生习得的本领。当然,爬树很费鞋,庄户人家的孩子为了不被大人骂,一般在爬树前会将鞋子脱下来。不过今天情况特殊,五郎没有脱鞋。其实,他光着脚爬树,比穿着鞋还利落。
  沈谦看的目瞪口呆,连蔓儿很淡定,小七星星眼。爬树爬的这样利落的是她们的大哥哦,若非五郎有这本事,她们夏天的时候,可是吃不到那么多鸟蛋的。
  五郎摘下榆钱后,就扔给连蔓儿。
  几串榆钱,都被连蔓儿稳稳地接在了手里。
  这个时候,跟随沈谦的人也从拐弯那转了过来。五郎回到车上,赶了小牛车慢慢地向前走,连蔓儿、沈谦和小七靠在一起,背朝后,排成一排坐在车上。
  这样能遮挡住后面那四个人的视线。
  “这是榆钱儿,没槐花那么甜,可也挺好吃。”连蔓儿递给沈谦一串榆钱,另外两串她和小七分了。五郎说他要赶车,不要。
  榆钱颜色是最养眼的嫩绿,非常鲜嫩,吃进嘴里,是淡淡的清香。
  为了不让后面跟着的人发现,三个孩子压低了声音,尽量缩小动作幅度,偷偷摸摸地吃起了榆钱儿。
  “……榆钱儿和面打饼,可好吃了。……你可别小看这个东西,我娘说,荒年的时候,大家伙靠着这个活命那。”连蔓儿又向沈谦普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