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顿饭,一家人吃的相当的高兴。
饭后,大家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慢悠悠地聊天。
“……想开烤鸭店?好啊,这是个好主意。”鲁先生听了五郎和连蔓儿说的要开烤鸭店的想法,点头表示赞同。“打算什么时候开?”
“这个不着急。要好好准备。”连蔓儿就道。她对烤鸭店的计划很庞大,要一步一步,稳稳当当地实施。
第一次试做烤鸭的成功,不仅让连蔓儿充满了信心。也极大地鼓舞了张氏和连守信。一家人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试做。
这个年代没有温度计,对于适当的炉温的判断,只能根据经验。连蔓儿的记录在这方面帮了大忙,张氏积累了这些年做饭的经验,很快就能够根据炉子里火焰的颜色等来确定烤鸭最适宜的温度,烤鸭的火候也掌握的越来越好。
而连守信片鸭肉的手艺更是突飞猛进。
第三只烤鸭,被分成两半,一半留给鲁先生吃,另一半被连蔓儿用食盒装了。送去了念园。之前连蔓儿就跟沈谨和沈谦说过烤鸭的事,这姐弟俩都颇有几分期待。
沈谨用荷叶饼卷着鸭肉吃了一些,又喝了一碗鸭汤,就冲连蔓儿点头,说很好吃。沈谦更不用说了,看他以前的身材,就知道他的饮食偏好。这烤鸭非常合他的口味。他听小七描述烤鸭如何好吃。如今真的吃到了嘴里,比沈谨还要高兴。
“现在这个天,还是有些热。等秋下了,那个时候的烤鸭会更好吃。”连蔓儿就笑着告诉沈谨和沈谦,“我挑几只鸭子,拿好料专门养着,到时候烤给你们吃。”
“好,”沈谦立刻答应道。“蔓儿,你可要说话算话。”
“那当然。”连蔓儿笑着点头。
“秋下啊……”沈谨脸上带笑,语气中却有些惆怅,“也不知道到时候我还吃不吃得到。”
十月份,沈谨就要进京了。
“五姐,你放心。肯定吃得到。”连蔓儿就忙道,“到时候不管五姐在不在府城,我许下的烤鸭,一定会送到。”
连蔓儿估计着,到十月份的时候,她的烤鸭店已经已经办起来了。她的第一家烤鸭店就选定要开在府城里。到时候,沈谨若没有出嫁,自然吃得到。而如果沈谨那个时候已经去了京城,也不要紧。连蔓儿已经初步打算要将烤鸭店办成全国连锁的形式,将来京城里肯定会有她的烤鸭店。沈谨就算是天天想吃,也没问题。
“好,那咱们一言为定。”沈谨看着连蔓儿笑道。
“一言为定。”连蔓儿认真地道。
“蔓儿,你的烤鸭店要开在府城是吗,那以后,我是不是天天都能吃到烤鸭了?”沈谦凑过来,眯着眼睛笑问连蔓儿道。
“嗯.”连蔓儿点头,“当然可以,只要你自己吃不腻。而且,你要是去店里吃烤鸭,不用付钱,全都算我请客。”
“也算我一份。”小七也凑过来,笑着道,“小九哥,你看我们够意思吧。有啥好吃的,我都想着你。以后,这烤鸭你爱咋吃就咋吃。”
“那,咱们也一言为定。”沈谦的一双细长眼睛弯成了两道月牙。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小七一边说着,一边勾起了尾指。庄户人家的小孩在做出重要的约定的时候,经常这样。
“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沈谦笑着也用尾指勾住了小七的尾指,然后笑看着蔓儿,“蔓儿……”
连蔓儿心里觉得好笑,不过也将尾指伸出来,跟小七、沈谦勾了勾。
烤鸭可是非常高热量的食物,沈谦啊刚刚摆脱沈小胖的封号还没有多久吧,以后,会不会因此而变成沈大胖?
连蔓儿表示她很期待。
连蔓儿在念园只玩了半天,沈谨现在每天被那两个嬷嬷看着学宫廷礼仪,而沈谦和小七玩耍的时间也不多,楚先生又给他们多安排了许多的功课。连蔓儿对此不仅没有微词,反而相当高兴。因为小七这些天的进步很明显。
连蔓儿从念园回来,就先到张氏的屋里来。赵氏和连叶儿都在,正和张氏一起给连老爷子准备的装裹铺盖缝面,有细细的棉絮绒绒飘在半空中。张氏、赵氏和连叶儿的头上都沾上了一些。
“……就是不知足……”赵氏一边手里不停,一边说道,“就咱这庄户人家,有几家装裹铺是新做的,那不都用用过的吗。还有那个布料,绝对都有富余,还嫌少,要是咱,咱就张不开这个嘴。”
一般的庄户人家,装裹的衣裳都要用新的,但是铺盖一般就用老人平常用的,极少有另外新做的。
连蔓儿听得赵氏说话,就猜到老宅那边这是又有什么幺蛾子了。
“三伯娘,娘,这是又出啥事了?”连蔓儿坐到炕沿上问道。
“还不是你奶,。嫌给的衣裳料子不好。说啥现在讲究用棉绫料子,她不要那白布,让我都给换棉绫的。还骂你爹抠搜,舍不得给她花钱。”张氏皱着眉道。
“我爷没拦着她?”连蔓儿就道。
“拦了,老宅那边今天因为这个事,吵吵了半天,又招一街筒子的人。”连叶儿就告诉连蔓儿道。
各种不省事,不知道好歹。连蔓儿暗自摇头,周氏这是彻底地不顾脸面了。当然,这是旁观者的看法,周氏肯定认为她自己是不得已,别人都对不起她。她这么闹,丢的是别人的脸。
“那后来咋说的?”连蔓儿又问。
“老两口子脸对脸地骂,最后老爷子认输了。老爷子说,他就用那个白布的,老太太非要棉绫的。”张氏就道,“你爹就手就把白布拿回来了,老太太就坐在门口嚎,刚才你爹把买的新料子给送过去,还是按着她要的数给买的,这才不嚎了。”
“她要棉绫,怎么一开始不说?”连蔓儿就道,“她听谁说的,现在讲究用棉绫?”
张氏和赵氏对视了一眼,连蔓儿的话问在了节骨眼上。
“还能有谁。”张氏哼了一声道,“那不是城里她大闺女那天来了一趟吗。”
二郎和罗小燕的事情闹了几天,城里的连兰儿自然知道了消息。在二郎去了罗家村的第二天,她就带着银锁回了三十里营子一趟。
“……老太太那样,秀儿那样,我都忍了,啥话也没有。知道为啥我最烦她吗,就是因为这个。”张氏道,“可会背地里下绊子,调理坏了。”
“那天我还碰见银锁了,看见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蔓儿姐有好事都带着我们,芽儿都跟着得了好处,就她啥也没有。她们心里气不过那。”连叶儿就道。
“她们自己不是好样的,能怪的了谁。她这样闹,更没好处给她。”连蔓儿就道。
“这以后还得麻烦那。现在还有老爷子在,以后要是老爷子没了,那就无法无天了都。”张氏叹气道。
连蔓儿听了张氏的话,不由得心中一动。这些日子,周氏虽然性情不改,但是却再没有这么敞开了闹过。这次她敢这么闹,是因为有了底气。
连兰儿肯定不止是挑唆,还给了周氏底气。
“这回她给老宅那边买了不少东西吧。”连蔓儿想了想,自言自语地道。
第六百七十二章 整治
“听说是给拿了不少东西,大包小包的,比过年的时候给的都多。”张氏就道。
周氏为什么一直将大闺女连兰儿抬举的高高的?这可不仅仅是出于感情,出于对比儿媳妇和孙女们的优越感。周氏这么做,是有着极精明的打算的。
嫁出门的姑奶奶,尤其还是居长的姑奶奶,在娘家的一些事物上面是有着独特的话语权的。举例子来说,一户人家的老爷子、老太太要由儿子媳妇们负责发送,也就是办理后事,而姑奶奶们是最有权力挑眼的,而且风俗里也纵容这种挑眼。
姑奶奶们并不负责娘家老人的养老和发送,但是她可以指摘兄弟和兄弟媳妇们。即便你已经尽力做的很好了,可要是有姑奶奶不满意,那么舆论就很可能导向姑奶奶那一边,事情就会变得不好办。
当然,这也是事在人为,有的人家的姑奶奶根本就不济事,而有的人家的姑奶奶们则被抬到很高的位置,在娘家有相当的话语权。
周氏一直抬举连兰儿,就是为了辖制儿子和儿媳妇们的。而连家的众媳妇中,还的说原来的古氏最为精明。古氏把和连兰儿的关系处理的相当好,肯花心思、撒钱,那也是她原来在连家那样如鱼得水的原因之一。
只是,从连秀儿的事情上,连兰儿让周氏失望了,因此周氏对连兰儿的心也淡了一些,但是该有的礼节周氏还是一直保持着。现在,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连兰儿又终于哄好了周氏,而周氏也需要一个位置高高在上的“姑奶奶”来进一步保证她在连家至高无上的地位。
装裹衣裳这件事,本不该周氏来闹的,而是应该由连兰儿来闹。可连兰儿却是个人精。她并不肯正面得罪连守信和张氏一家,而且,她想闹,立场也没那么稳当。连老爷子和周氏的装裹,连兰儿可是什么都没出。
因此,便由周氏出面闹了,还特意在连兰儿走后忍了一天才闹,以为这样大家就不会想到连兰儿身上去了。
只可惜。这样的遮掩,根本就瞒不过任何人,即便是老实的张氏都瞒不过去。就这么几口人,谁不了解谁那。
张氏说以后还有的麻烦。就是怕连兰儿以后再一次次地挑唆周氏闹腾。一个拿捏儿子儿媳妇出神入化的周氏,再加上一个在县城生活多年,颇见过些世面的连兰儿,可想而知,会造成怎样的烦扰。
现在有连老爷子在,在装裹衣裳这件事上,连老爷子坚决不要棉绫,只这一样,不用别人说什么。就已经将周氏比到极不堪的位置上去了。那以后,如果连老爷子走在了周氏的前头,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
不能这样放任了,必须得找出一个解决的法子来。
连蔓儿并没有跟张氏说什么,而是往前面书房,单独找了五郎说话。
“哥,咱得想个法子。”连蔓儿对五郎道。
以后五郎必定会走上仕途。然后就是小七。官声在这个年代是十分重要的,而官声包括的不仅仅是处理公事所得到的评价,还包括家事。有个隔三差五就要跳脚闹腾的奶奶,即便大家都知道是她不对,五郎的脸上也好看不了。
要真正的解决问题,当然要从根本上来。
“哥,你说她这么撺掇着老太太闹,图的是啥?”连蔓儿问五郎。
只是为了给她们家添堵。给她自己出气?不,显然不是。这一年来,她回三十里营子的次数比以前几年回来的次数都多,又肯花钱给连老爷子和周氏买东西,当然不会只想要给人添堵、给自己出气。
“图的当然是好处。”五郎想了想,就道。“要不咱受不了老太太三天两头的闹腾,知道她在老太太跟前说话算数,咱上赶着找她。那以后,她在咱这就算有了功了。咱能不给她好处?要不,就是事情闹的不像话,她主动出头来说和,自然得向着咱说和,这样,也是对咱有了功。外头人也得说她好,咱再对她带搭不理的,人家就该说咱做的不对了。”
“没错。”连蔓儿点头,五郎将事情看的很透彻,和她想到了一处去。
“想的是挺好,可咱们也不是那么好拿捏的。”五郎冷笑道。
“可老太太发话,咱们就被动了。”连蔓儿就道,尤其还有一个连守信,那是无论连老爷子和周氏对他们怎么样,都对这老两口子有感情的。
“是啊,我也再想。法子也不是没有。”五郎就道,“还挺容易就能办得到。”
“那就去做。”连蔓儿就道,“咱们什么都不做,还真让人当咱们是泥捏的了。总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再不敢打咱们的主意。”
连蔓儿和五郎低声地商量了半晌,最后两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那就见点真章吧。”五郎就道,“虽然说,打从心底里,我不愿意这么做。”
“这也是没办法。”连蔓儿道。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心想做一个好人,也没必要一定将自己束缚在一个框框里面。连蔓儿还记得她前世看过的某个喜剧片,那里面的一句话其实说的很有道理,想要做一个好官,那就要比贪官、恶官更聪明、更“奸”。
面对好人,同样做一个好人,甚至比她更好。面对恶人,那就做一个恶人,比她更恶。
周氏她老人家是不能动的,但是能动的人很多、很多。
连蔓儿和五郎相视而笑。
当天,五郎和鲁先生就坐马车去了府城,管事韩忠和两个小厮随行。路过镇上的时候,五郎还带上了吴家兴。第二天一早,连守信也带着陈掌柜和另外一个管事出了门,牧场那边有些事,需要连守信去处理。
连守信和五郎都出门了,连蔓儿一家立刻紧闭门户。当家的男人们不在家,女人们自然要更加谨慎,闭门做针线,不闻门外事。当然,小七依旧还是去念园读书的。
赵氏和连叶儿过来帮着做活计的时候,就看见张氏有些闷闷不乐的。
“五郎得去书院,鲁先生跟着一起去了。昨天下晌就走了,估计在县城住一晚,这个时候差不多能到府城了。得好几天才能回来。那边牧场又出了点事,孩子他爹带人过去,也得个两三天的工夫。”张氏告诉赵氏道。
丈夫和大儿子都不在家,张氏的心里还是有些空落落的。
外面天气炎热,屋子里却阴凉许多,张氏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做了半天的针线,吃过了晌午饭,娘儿三个就都各自去歇晌午觉。
连蔓儿睡的正香,就听见外面急促的脚步声响。那响声去了东屋,一会的工夫,又往西屋来。
是丫头小喜。
“姑娘,醒醒,出事了。”小喜叫醒了连蔓儿,说道。
“小喜,有啥事?”连蔓儿坐起身,问道。
“是老宅那边的继祖大奶奶来了,说是城里的大姑太太那边出了啥事,正在老宅,老太爷和老太太叫太太过去。婢子看太太挺为难,就赶紧来叫醒了姑娘。”小喜向连蔓儿禀报道。
“你做的对。”连蔓儿忙整理衣裳,下了炕。
连枝儿这会工夫也醒了,和连蔓儿一起往东屋来。
东屋里,蒋氏正和张氏坐在炕沿上说话,见连枝儿和连蔓儿走了进来,忙欠身起来。
“……正歇晌午觉吧,是不是我这动静太大了,把俩妹子给吵醒了。”蒋氏陪笑说道。
连蔓儿的眼睛弯了弯,蒋氏终究是蒋氏,聪明会做人。虽然是有急事过来,不知道刚才对张氏是怎样的神情,但是在连蔓儿跟前却是一点都不显。甚至还顾虑道是否吵醒了连蔓儿和连枝儿。
“大嫂,快往炕里坐。这是啥风把你给吹来了,平常想请你都难。”连蔓儿笑着问道,就和连枝儿在蒋氏的身边坐了。
“难道我不愿意来吗,实在是脱不开身。”蒋氏就苦笑着道,却并没有多做解释,因为根本不用,她脱不开身的理由,张氏、连枝儿、连蔓儿都清楚的很。
“这些日子苦了你了。”张氏也道。
“苦什么,都是应该的。”蒋氏就道,说话的时候,她的手腕动了动,就有个鲜亮的东西从她的袖口露了出来。
“大嫂子,你带的这是啥?”连蔓儿好奇地问。
“这个?”蒋氏抬起手,就笑着从袖口里掏出四个打好的络子出来,递给连枝儿和连蔓儿看。
驷个络子,打的都极精巧,其中两个是一模一样的大红色的双喜字,另一个是桃红的同心方胜,还有一个银红色的攒心梅花。蒋氏手巧,会打许多花式的络子,在这上面,张氏都自愧不如的。
连枝儿和连蔓儿将络子拿在手上,赞了一番,然后交给张氏去看,张氏也连连点头。
“不是我做婶子的夸你,这十里八乡,要说手巧,络子打的好的,也就是你了。”张氏将四个络子递还给蒋氏,说道。
蒋氏并没有接那两个络子。
“四婶这么说,是心疼我。这络子,是我给枝儿妹子打的。”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一物降一物
“……本应该帮枝儿妹子多做些针线,四婶知道老宅的情形,心疼我。我自己也没好意思上前,实在是这半年多来,老宅事情太多,又是些那样的事。枝儿妹子那是大喜的事,就算四婶、枝儿妹子不忌讳这个,还得顾忌枝儿妹子婆家的想法。”蒋氏十分恳切地对张氏、连枝儿、连蔓儿道。
“我知道,四婶这啥也不缺,要做别的,我也没那么大的能力。也就是这络子我打的还行,就偷空打了这几个,一直揣在袖子里,想着有机会给四婶和两个妹子看看,要是看着还行,我回去再多打些来。”
“就是个小玩意儿,拿着玩也行,要是有用就更好了。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千万别嫌弃。”
蒋氏说完,就有些忐忑地看着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
“有这几个就够了,你成天哪有啥工夫,你这心意,我们领了。”张氏就道。
打络子要用工夫,而且这线也得花钱买来。
“我这手快,并不费工夫。就这线也是现成的。四婶就是不要,我回去也会打出来。”蒋氏就道。
“娘,大嫂这么说,咱就收下吧。我和我姐可挺稀罕这络子,可惜我们不会打。”连蔓儿就道。
“这有什么难的,我做嫂子的托大,枝儿和蔓儿要想学,我保证都教会你们。”蒋氏立刻就笑道,“想要什么花样的,尽管跟我说。”
“那就先谢过大嫂了。”连枝儿和连蔓儿齐声道。
“等明天,我让人多拿些线来,好好和大嫂商量商量。”连蔓儿又道。
“好,好。”蒋氏笑着,那笑意一直延伸到眼睛里。
“大嫂子你过来,怎么没将大妞妞带过来。大妞妞在家干啥那?”连蔓儿就又问。
“刚哄她睡了。让她爹看着她。大妞妞现在懂事,没事就一个人玩,很让人省心。”蒋氏就道,“等老宅那边能脱开身,我带她过来。”
蒋氏没说让连朵儿照看大妞妞,连蔓儿也就没问。现在的情形和当初又不一样了,对于连朵儿,不止一个人比连蔓儿她们更希望连朵儿早点嫁出去。蒋氏。就是其中之一。
说了这半天的话,连蔓儿并没有问蒋氏是做什么来了,蒋氏身负叫张氏去老宅的任务,却也侄子没有提起。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闲话。蒋氏才又一次说到正题。
“……刚才我正跟四婶说那,大姑太太来了,哭着进的门。说是大姑老爷遭了官司,连同金锁一起被抓去了衙门。大姑太太在城里想法子求了人,没能把人给救出来不说,就是想去看看人,说两句话都不行。大姑太太没了法子,就想到了娘家。”
说到这,蒋氏略微顿了顿。
出了这样的事。连兰儿想到娘家。她的娘家,老宅那些人自身尚且难保,又有谁能够帮得上她这个忙?
张氏面露难色,连蔓儿不动声色。
“大姑太太在老爷子和老太太跟前哭着央求,这种事,平头百姓能有什么法子。老爷子和老太太就打发了我过来,要请四婶过去商量商量。”蒋氏又道。“我也知道四婶为难,哎……”
蒋氏叹气,她是被打发来传话的。平常像传话这样的事,根本用不着她。以前连守礼一家没搬出来的时候,都是打发连守礼和连叶儿传话。等连守礼一家搬走了,往连守信这边传话的事,就都让二郎来做。
甚至二郎不在的时候,让四郎来传话。也没用她来。
今天特意打发她来,显然表明了连老爷子和周氏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当然,老宅那边的人也知道,连守信和五郎都不在家。自然是派个女人过来好说话。
“竟然有这样的事?大姑太太竟然贪了官司?”连蔓儿的表情有些惊恐地道。
“大嫂,你刚才也说了,我娘。还有我们姐俩,这样的事,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要是个男人,还能出去打听打听消息什么的,可是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小七又小。”继而,连蔓儿又苦笑道。
蒋氏也苦笑着,说不出话来。
“你四叔和五郎两个都不在家,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我也是真没办法,这官府的事。”张氏也道。
即便是心肠软加上心肠热如张氏,她也知道,这样涉及官司的事自己管不了。让她过去跟着商量,还有周氏和连兰儿,张氏从心里往外地犯怵。
她过去能商量什么事,难道去做周氏的出气筒吗?张氏当然不愿意去。
“男主外,女主内,老连家历来就是这个规矩。我爹和我哥临走的时候,还嘱咐我们,将门户看好,就在家做针线,就是遇见什么委屈,也等他们回来再说。”连蔓儿就道。
“大嫂,我们女人家,这样的事哪管的了。一听见这样的事,我们心就慌了。”连枝儿道。
“可不是,刚才你一跟我说,我这个心啊,就蹦蹦地乱跳。”张氏拍了拍胸口道。
“大嫂,你知道是犯的啥事不,会不会牵连到咱们?”连蔓儿就问,“我爹和我哥都不在……”
“我也知道这些,是老太太催着我来,传这个话。”蒋氏就苦笑道。
“大嫂,那现在怎么办?我娘吓的够呛,就是强和大嫂过去,也帮不上忙,弄不好,这还……”连蔓儿看着蒋氏,问道,“可我娘要是不去,大嫂又叫不来差,回去,是不是还要挨骂?”
“还怕挨骂那,以往挨的还少了?”蒋氏又是苦笑,就和连蔓儿商量道,“我看四婶脸色不好,我这就回去,跟老爷子和老太太说。四叔和五郎兄弟都不在家,就四婶和两个妹子看家,门都不出的。四婶又中了暑气,我把事情说了,将四婶给吓的不行。四婶不是不来。实在是来不了。”
“这样的事,也实在没有难为四婶来解决的道理。”最后,蒋氏又说道。
可不是,这样的事,什么时候要媳妇们跟着商量了。连守信和五郎不在,还将管事和家人带走了不少,张氏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闭门不出,谁都得说她们做的合乎本分。
蒋氏就要起身告辞。连蔓儿见她脸上并没有多少懊恼的神色,就明白她这次过来,应该是知道并不能真的叫动张氏。
“大嫂。”连蔓儿见蒋氏要走,就拉住了她的衣袖。“外面这么热的天,你来回跑这一趟,我让人给你再换一碗冰的酸梅汤来,解解暑。”
“哎。”蒋氏是个聪明人,对于连蔓儿表现出来的善意,可谓从善如流。
趁着丫头去端酸梅汤的工夫,连蔓儿就拉了蒋氏说话。
“大嫂,继祖哥是老宅的长孙,老宅那一大家子。迟早都要继祖哥和大嫂来操持。”连蔓儿缓缓地道,“好也罢,不好也罢,方方面面的,最后终究是落在继祖哥和大嫂的肩上。”
蒋氏见连蔓儿说这样的话,也立刻正色起来。
“大嫂不为别人,不为自己。也该为大妞妞,还有以后大妞妞的弟弟妹妹们着想。”连蔓儿见蒋氏听进去了,这才又继续道,“老宅有房有地,就算没有大富贵,可是在庄户人家中,也足够过日子的了。即便是有什么短缺,只要我们家日子还过得去。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可是,有些事情,我们却是插不上手的。”
“比如说外面对老宅的看法。人的名,树的影,别人是帮不上忙的。这个名,这个影。还不是一代人的事,是几辈子人的事。不往远里说,就说现在发生的事,给街坊邻居留下的印象,流传出去的名声,最后,还是都落在继祖哥和大嫂的身上,落在大妞妞和她弟弟妹妹的身上。”
蒋氏张了张嘴,不过连蔓儿立刻就抢在她前头有继续说了下去。
“大嫂也许说,现在并不由大嫂当家,大嫂也没办法。可是到时候,别人可并不会因为这个,就不怪大嫂,就能不影响大嫂的儿孙。大嫂,这些天,我爹、我娘,我们常常说起这个事,实在是替大嫂忧心啊。”
连蔓儿语重心长。她就是要告诉蒋氏,别以为你没闹,就没你什么事。现在老宅种下的一切因,最后都会报在连继祖和蒋氏这长孙长媳这一支人丁上面。蒋氏你现在说你不当家,躲在连老爷子、周氏等人背后,任凭她们怎么闹腾,有好处你跟着拿,有坏处你就撇清。这世上没有这么美的事,你这么做,最后害的是你自己,还有你的儿孙。
为了你自己的将来,为了你的儿孙,你要赶紧想办法,把能承担的承担起来。你不是聪明会做人吗,那就把你的聪明劲拿出来,该哄的哄,该拦的拦。
连老爷子是一把锁,将连守仁、连守义锁了起来,不让他们闹事。蒋氏,你也要做一把锁,将周氏锁起来。
连蔓儿甚至暗示,只要蒋氏做的好,她家不会亏待蒋氏。
说完了话,连蔓儿含笑看着蒋氏,她相信,蒋氏不会让她失望。
第六百七十四章 抉择
连蔓儿的一席话,让蒋氏的心里顿时翻江倒海。等连蔓儿将话说完了,笑着看她的时候,她还略微愣怔了一下,随即就红了眼圈。
“蔓儿,你这些话……,多谢你跟我说这些话。家里是什么样子,蔓儿你都知道,我也不说那些不得已的话了。”蒋氏抓了连蔓儿的手,晃了两下,说道,语气颇有些不稳。
“大嫂,若你不是长孙媳妇,若不是我相信大嫂是老宅最明白,而且是最能干的人,这些话,我也是不会说的。”连蔓儿笑道。
说实话老宅那样的环境,以蒋氏的身份,竟然能够做到八面玲珑,这相当的不容易。蒋氏是个聪明人,可以说她做人太过精明。可作为将来要继承家业、当家理事的人,她却太过自私。只想得好处,却不想担责任。
当然了,如果蒋氏不是这样油滑,而是骨头硬一点,为人正直一些,以前遇到事情勇于出面,她怕是并不能够在周氏和古氏之间两面都讨好。不过同时,老宅那边也许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老宅那边,在将来连老爷子过世之后,势必需要一个当家人。虽然,蒋氏并不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方才话都说到了那个地步,蒋氏也明白连蔓儿是什么都明白的,还是要多解释一句她的无奈。这进一步证明了蒋氏的为人,她少担当。
但却是老宅所有人中,蒋氏却是最合适的一个。连守仁和连守义肯定是不能当家的。连蔓儿也无法想象,如果周氏、或者连继祖、又或者是何氏当家会是什么样子。
在连老爷子之后,老宅的当家人,蒋氏是最合适的,也是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