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岁就启蒙了,那不是和小九哥一样?”两人的话题不知怎地,就说到了读书上面。
“是一样的。沈家不仅是子弟要自小读书,就是女子也是一样的。不过要求没那么严。”沈谨告诉连蔓儿,“又不要我们去考举人、状元。看我从今年开始,就不用再读了。”
从五岁启蒙到十五岁,那也是读了十年的书,在这个年代的女子中,算是很了不起的了。
看来沈家对子女的教育上面,还是抓的很紧的。看着荷轩内四壁的字画,有一些明显出自沈谨的手笔。虽然和大家是比不了,但也颇能拿出来见人。沈谨,竟然还是个才女,连蔓儿想。
沈谨就问连蔓儿读了些什么书。
“小时候只约略认了几个字,这两年鲁先生来家,才跟着哥哥和弟弟们读了些书。”连蔓儿就道。
沈谨颇有学识,连蔓儿不仅读书是个杂家,见识又广,两个女孩子聊了一会,都颇有些一见如故。
“蔓儿,你跟我想的一样,又有些不一样。”沈谨挥手将屋里伺候的丫头都打发了出去,看着连蔓儿笑道。
“这话怎么说?”连蔓儿笑问。虽然沈谨一见面就说常听沈六和沈九提起,不过,连蔓儿认为那不过是客套的话。现在沈谨又这样说,连蔓儿不得不问了。
第六百二十七章 厚赠
看刚才沈谨与沈六、沈九相处的情形,沈谨说听沈六和沈九说起过她,这个连蔓儿是相信的。但是要说沈六、或者沈九常在沈谨面前提她,这个连蔓儿并不相信。
“……你救过我六哥,我要多谢你那。”沈谨笑了笑,握住了连蔓儿的手道。
怪不得,连蔓儿到此时方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刚刚见面,沈谨对自己的态度就如此亲切,而且还几次特意示好,原来是知道当初她救过沈六的事。
连蔓儿本来以为,这件事,沈六应该没有告诉沈家的任何人。比如说沈九就明显不知道这件事。没想到,沈六将这件事告诉了沈谨,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女孩子。
打量着沈谨,连蔓儿再次确定,沈六和沈谨兄妹俩的感情,只怕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一般的大家庭中,兄弟姐妹多的,也并不是每一个都能相处的很好,即便都是一奶同胞,也还是有远近亲疏的。在沈家那样的大家族中,想来更是如此。
“五小姐说的哪里话,实在不敢当。”连蔓儿就道。
连蔓儿这一句话,不卑不亢,而且既没承认什么,也没否认什么。之所以这样,自然是她还记得当初的情况是怎样的危机,而后来沈六又是怎样的不愿意提及此事。
沈谨看着连蔓儿的目光里欣赏的意味更浓了。
“怪不得我六哥夸你。”沈谨笑着道,也就此将话题打住,而是询问起连蔓儿的生辰。
“……你是属小龙的,和小九同岁是不是?我可比你大了两岁,你也别总五小姐、五小姐的叫我。我和你一见如故,你要是不嫌弃,也叫我一声五姐吧。”沈谨又笑着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自然不肯就叫,推让了一番,沈谨很坚持。连蔓儿本来对沈谨就有好感,沈谨又将话说开了,连蔓儿最后也就应了。
多一个能谈得来的朋友,自然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两个人又坐了一会,沈谨就叫了贴身伺候的丫头进来,去里屋取了一个朱漆缠枝牡丹的螺钿匣子出来。
“第一次见面,承蒙你叫我一声姐姐。我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些都是我用过的,给你戴着玩,送人也行。”沈谨将喜爱子递给连蔓儿,说道。
沈谨这样说,连蔓儿就不得不起身将匣子接了过来。等将匣子接到手里,竟然意外的压手。
“看看,喜不喜欢?”沈谨就道。
这螺钿匣子已经是十分的精致、漂亮,里面的东西自然也不会逊色。连蔓儿闻言,这才将匣子打开。
“这太贵重了,五姐。”连蔓儿忙道,并将匣子小心地推回给沈谨。
匣子内珠光宝气,是一套赤金镶珠嵌宝的头面。那头面上镶嵌的珍珠,每一颗都有手指肚般大小,个头匀净,颗颗滚圆。还有镶嵌的那几块翡翠,全都是满绿的,其中还有一颗赫然是祖母绿。
若是平常的几件珠宝首饰,连蔓儿也就收了,但是这一套,实在是太贵重了,便是沈家得宠的嫡女,也难得会有几套这样的头面。
“东西再怎么贵重,又怎么比得上人贵重那。”沈谨笑着将匣子盖好,重新又交给连蔓儿。“不满妹子你说,这套头面,包括这个螺钿匣子,就是一套的。这……还是我母亲的遗物。……送给妹子,是我的一片心意。蔓儿妹子,你一定要收下。”
沈谨的母亲,那不就是沈六的母亲。原来他们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将母亲的遗物送给她,又说东西比不上人贵重,这自然是谢她救了沈六,另外也有赞许她的意思在里头。
连蔓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匣子推回给沈谨。
“……既然是夫人的遗物,五姐就该好好收着,做个念想。五姐这份心意我心领了。五姐要送我东西,不如……”连蔓儿抬眼瞧见沈谨鬓边的一根碧玉簪,心中一动,就笑着道,“我看五姐这玉簪就不错,我很喜欢。不如五姐就将这玉簪给我吧。”
一根玉簪,看沈谨也不过是家常带着,自然贵重不到哪里去,起码比起那套头面的价值就差远了。然而,做一份见面礼,却是合适的。
沈谨看了连蔓儿一会,眼中喜爱的神色更深,她叹了口气,将鬓边的玉簪取了下来,却并没有递给连蔓儿,而是放进了螺钿匣子里,然后才将匣子盖上,又递给了连蔓儿。
“……母亲的东西,我这里还有,做念想足够了。这一份,是送给妹子的。妹子你要是不接着,我这手可收不回来。”沈谨收了脸上的笑容,恳切地道。
这是为了答谢她救了沈六,特意将母亲的遗物相送。
“却之不恭,受之有愧。”
到了这个时候,连蔓儿也不好再拒绝,只得站起身,两只手恭恭敬敬地将匣子接了。
“这才对。”沈谨就笑道。
连蔓儿就叫了小喜进来,让她好生地拿着匣子,万不可磕着碰着。
小喜满口应承,小心地将匣子抱在胸前。
“蔓儿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我这有一匹不错的尺头,蔓儿你捎回去,是我的一点心意。”沈谨朝小喜看了一眼,就说道。
一会工夫,沈谨不仅拿了一个湖蓝色的缎子出来,还拿出一方砚台来,说是给小七的。
连蔓儿代连枝儿和小七谢过沈谨,就将东西都让小喜拿了。因刚才沈谨看了小喜,或者说是看了小喜抱在胸前的螺钿匣子一眼,连蔓儿就用缎子将匣子裹了,让小喜抱着。
沈谨在旁边看了,并没说话,不过目光中却满是赞许。
眼看着时辰不早,连蔓儿就向沈谨告辞。沈谨要留她吃饭,连蔓儿说来日方长。这是考虑到沈谨她们刚刚到,怕是还要好好收拾收拾。沈谨想了想,也就点头,她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一顿饭,确实是来日方长。
沈谨就送了连蔓儿出来,又到常青园与沈六告辞。
沈九和小七也在常青园。
“怎么不留下吃饭?”这一会工夫,沈六已经换了一件夹纱的长袍,依旧是银白色底,腰间并没有系玉带,比刚才显得更居家闲适了。
“是啊,蔓儿,你和小七留下吃饭吧。”沈谦也开口道。
“不了。”连蔓儿就笑道,“出来了这一半天,该回去了。等回家跟我爹娘说了,我们再来。……六爷也要在这住上些日子吧?”
知道了沈谨和沈谦都要在念园住些日子,唯独还不知道沈六会不会也留下来。
“我住一两天,就要回去。”沈六站起身,从桌案后面走了出来,“她们俩是要多住些日子的。”
“我六哥是难得浮生半日闲的。”沈谨就道。
这还真是,沈六几次来三十里营子都是来去匆匆。想来能在念园闲住一两日,就算是难得的了。
肩负着重担的男人!
连蔓儿和小七从长青园中出来,沈六送到了花厅的门口,沈谨送到常青园门口,沈谦则是将两人一直送出了念园的西门。
“刚才我已经带小七见过楚先生了。”沈谦告诉连蔓儿,“楚先生让小七早点过来念书。……今天下晌就来吧。蔓儿你也来,我我姐挺喜欢你那。你多来陪陪她。”
“五姐送了你好东西了?”看见小喜抱着的东西,沈谦就问。
连蔓儿想起刚才沈谨说去世的母亲,心下有些疑惑。如果她没判断错,那么沈六和沈谨应该是一母所生的。而沈谦,虽然没有沈谨和沈六长的像,但是两人站在一处,也能看出是兄弟。
那么也就是说,沈谦很有可能与沈六也是一母所生。那不就是说,沈谦也没了亲娘了。他这个年纪,想来是很小的时候的他娘的就去世了。
怪不得沈谦虽然和她无话不谈,却从不谈起自家,更从来没有提起过他的父亲母亲。
怪不得沈谦不是跟着石太医,就是跟着沈六。原来沈谦很早就没了亲娘。连蔓儿心中有些难过,看向沈谦的目光不由得又柔和了许多。
也因为如此,当沈谦送她们到门口,又嘱咐要她带着小七早点来的时候,连蔓儿就冲沈谦点了头。
姐弟俩回到家,已经快到晌午,连守信也从罗家村的庄子上回来了。
连蔓儿和小七就将去念园的经过跟一家人说了一遍。连蔓儿又让小喜将沈谨送的礼物拿上来,给大家看了。尺头和砚台都还罢了,那套头面张氏看了,她虽然并不认识祖母绿,也看得出头面价值不菲。
连蔓儿并不想提救过沈六的事,因此故意将头面的价值压低了说,一家人也都没有生疑。
然后,就说到小七上山念书的事。
“麻不麻烦人家?”连守信先就问,“要是不麻烦,就让小七去。跟着好先生,也多学点学问。小七还能给沈九爷做个伴。”
一家人很快达成一致,都同意让小七去念园读书。
“又不住在那里,每天就上午、下午念几个时辰的书就回来,和去私塾也没啥两样。”小七也愿意和沈九一起念书。
“毕竟是去娘娘的园子,蔓儿没啥事,就陪着小七去。”张氏道。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户人家是非多
吃过了晌午饭,连蔓儿并没有再去念园。小七要去小山居和沈谦一起念书,据说楚先生给沈谦安排的功课,是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按照这样的安排,小七暂时就不能去私塾念书了。
连守信带着小七亲自往镇上的私塾请假,连蔓儿在家里,就和张氏一起收拾小七去小山居念书要带的东西。
“小福和小贵我哥都带走了,我看核桃虽说年纪小,可也挺机灵,这些天跟着小七,还挺合得来的,要不,就让核桃跟着小七,暂时当个书童。”一边收拾,连蔓儿一边跟张氏商量道。
“行,你们姐弟俩商量好就行。”张氏点头道。
“娘,咱还得给楚先生准备一份表礼。”连蔓儿又道。
跟楚先生念书,自然不会收小七的束脩,一份表礼是连家人的心意,也是对楚先生的尊重。这份表礼自然不能薄了,连蔓儿和张氏商量着,最后准备了上好的砚台一方、墨一块、湖笔一盒,折扇一把,尺头两个、另外还包了几封银子,用两个礼盒小心地装了,预备明天送给楚先生。
将东西收拾完了,连蔓儿就让小喜和小庆放了桌子,摆上棋盘,她拿了一本棋谱出来,一个人摆着玩。
这围棋她还是跟着鲁先生学的。鲁先生平常爱下棋,围棋、象棋他都擅长。在三十里营子这个地方,要找陪他下象棋的人并不难,就是山上的老黄都能陪着他杀上一两盘。但是要找人下围棋,那就难了。
鲁先生就在功课之余,给他的三个小学生开始教授围棋。
连蔓儿对围棋谈不上喜欢,不过在没什么娱乐的时代,下围棋益智健脑,还很能杀时间,因此她也颇为认真的学了。平常陪着鲁先生手谈几局,又或者和五郎、小七赌个彩头,也很有趣。
最近因为要帮连枝儿绣嫁妆,已经有些时日没有拿过棋子了,现在突然拿出来,还是因为在荷轩看见沈谨的桌案上摆放着棋盘,还有散放的棋子,看样子沈谨是经常玩的。
以后少不得去念园看沈谨,连蔓儿抓紧时间复习棋艺,并不是有争胜之心,而是不知道沈谨的棋力如何,到时候如果两人相差的太远,就不好玩了。
“姑娘,咱们明天还去念园是不?”小喜端了碗酸梅汤进来,递给连蔓儿,一边小心地问道。
“是啊。”连蔓儿放下手里的棋谱,接过酸梅汤喝了一口;然后抬起头,看了小喜还有在一边做针线的小庆一眼,“你们俩是不是很想去啊?”
小喜和小庆就都笑了。
“姑娘要带我们去,我们都乐意。”小喜就道。
“是要带你们去,可不是让你们去玩的。”连蔓儿故意板了脸道,“是要让你们去学学人家的规矩。”
“姑娘,我们一定好好学。”小喜和小庆都答道。
“姑娘,我跟你说。”小喜就告诉连蔓儿道,“……我和小庆在外头站着,就有个小丫头走过来,给我和小庆点心吃。”
“哦?”
“……她跟我们打听咱家的事,还打听姑娘那,又问姑娘今年多大了,还问姑娘定了亲事没有?”
“你们怎么说的?”
“姑娘嘱咐我们,出门在外要多用眼睛和耳朵,少说话。我们都记着的。我们就只挑着咱们家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事答了她两件,她问姑娘的事,我们都没说。”小喜就道。
“她跟我打听事,我还问她那。”小庆就道,“她答的不痛快,后来好像看着问不出啥来,她就走了。”
小喜和小庆这两个丫头,小喜年长,性格也更稳重温和,小庆年纪小些,性子很泼辣,尤其一张嘴是头顶厉害的。
“这丫头叫啥名,是伺候谁的,你们问出来没?”连蔓儿就问。
“说是叫小桃,问她干啥活,伺候谁,她含含糊糊地,不愿意说。”小庆就道。
“以后再去念园也好,去别的地方也好,再碰上这样的事,你们依旧要这样。”连蔓儿端着茶碗想了想,就道。
小喜和小庆齐声应是。
“明天咱们还去念园,你们两个心里有点数。那个小桃……”连蔓儿沉吟了一下,大户人家的丫头好奇心重,喜欢八卦,如果单纯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你们也想法子打听打听,她是干什么的,在哪个院子里伺候。”
……
第二天一早,吃过了饭,连蔓儿又和连守信商量,从鱼塘里现捞出一篓鱼虾,又从菜园子里挑最鲜嫩的玉米和其它的菜蔬摘了两篓。连蔓儿又打发小喜和小庆去摘了些杏子和樱桃,然后又从地窖中取出一小桶的牛**。
都准备齐全了,连蔓儿才带着小七又往念园来。连守信带着管事韩忠也一起跟了来。
连蔓儿和小七都坐在车上,连蔓儿一路上都在低低的声音嘱咐小七。
“……小胖是啥都好说。不过,你要在小山居念书,那还有别人。……大户人家的下人可有不少难缠的,咱们得小心些,别让人挑出不是来。……可也没必要太过小心,记得咱们去了是客人。”
连蔓儿嘱咐小七,在念园要小心,不过却不需要处处看人脸色。简单地说,就是不卑不亢,绝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怕别人惹到她们头上来。
连蔓儿又将几个荷包交给小七。
“这四个红底的荷包,是给小胖的那四个贴身小厮的。蓝色的这几个,稍微次一等,你看着给那些在小山居伺候的人。还有这绿色的,又次一等,你自己看着打赏吧。”
小七自己的荷包里也带了银钱,不过连蔓儿还是另外预备了让他打赏沈家下人的散碎银钱。
“姐,我都记住了。”小七郑重点头。
小七这孩子的聪慧劲儿不仅仅表现在读书上面,别看他小小年纪,在为人处世的机变灵活上面,甚至更甚于五郎。让小七去小山居念书,连蔓儿是放心的。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好好念书!”连蔓儿就又道。
“嗯。”小七又郑重点头。
到了念园,依旧是从西门进。一进门,连守信就被钟管事接着,带去说话,连蔓儿和小七则是直接到常青园,来见沈六。
“六爷在书房,九爷也在。”
进了书房,却只见沈谦。
沈谦见连蔓儿和小七来了,喜形于色,快步上来伸出手……
连蔓儿含笑不语,蹲下身福了一福。
沈谦这才忙拱手还礼。
“……怎么才来那,我刚才还和六哥说,要派人去接你们。……以后早点儿来,咱们一起用早饭。”
“离上课还有半个时辰,我们来的可不晚。”连蔓儿笑着小声道,因为没看见沈六,就又小声问道,“小九,你六哥那?”
背着人,他又从小九哥变成了小九,好在没有再被称呼小胖了。沈谦吐了口气,指了指屏风后面。
连蔓儿就听得屏风后帘子响,接着脚步声传来,沈六从屏风后面缓缓走了出来。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丫头,那丫头蹲下身,似乎是伸手整理了一下沈六的衣角,然后才站起身,跟在沈六身后走了出来。
“下去吧。”沈六朝身后挥了挥手道。
那丫头就垂着头,小步倒退着从屋里退了出去,出了门,才微微地抬起头来,侧身往门边站了。连蔓儿轻轻瞟了一眼过去,认出那人正是大丫头彩绣。
连蔓儿看了一眼沈六。沈六今天穿的是一件青色织金蟒缎宽袖长袍,腰间是条玉色的锦带。
“都来了,坐吧。”沈六说着话,率先在书案后面坐了下来。
沈谦、连蔓儿和小七便也都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了。
连蔓儿又看了一眼沈六,然后目光就落在书案后,那张屏风上面。那是一架纱绢彩绣的屏风,连蔓儿的目光越过屏风顶。屏风后有帘子,帘子后自然是房间了。沈六刚刚和彩绣应该是从里面的房间出来的,沈六似乎是刚刚换过衣裳的样子。而那个彩绣,虽低着头,却是两颊飞霞。
连蔓儿微微歪了歪头,又瞟了沈六一眼。不会吧,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读书的事,可是想好了?”沈六问道。
“想好了,我这就是送小七过来读书的。我爹娘要我多多拜上六爷,多谢六爷、还有九爷,这么惦记着我家小七,还有我们。”连蔓儿听沈六问话,这才回过神来。
连蔓儿这边回话,不由得又看了沈六一眼。应该不会,略一思忖,连蔓儿就否决了刚才的想法。沈六再怎样,也不会让弟弟在书房等着,然后他和一个丫头在屋里这样那样。
那丫头彩绣不是管着沈六的衣裳吗,那么拿衣裳出来,伺候沈六换上,也算是她的本分了。不过,她应该是做惯了这样的事。为什么要脸红?说实话,彩绣要不脸红,连蔓儿还真不会那样想她和沈六。
“我脸上有什么吗?”沈六突然问道,一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
“啊?”
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山居
沈六看着连蔓儿,心里有些纳闷。这个小丫头一进门来,就左一眼又一眼地偷偷往他脸上打量,然后还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他倒不是真的认为自己的脸上有什么东西,只是因为连蔓儿这有些奇怪的举动而感到费解。要知道,连蔓儿在他面前,可从来没有这样过。
“怎么会。”连蔓儿见沈六微微挑眉看着她,眼神中带着疑问,才发觉她刚才偷瞄沈六被发现了。“六爷今天的气色特别好。想来是因为最近事事如意。”
连蔓儿忙拍沈六的马屁。不过她说的也不全是虚词,今天沈六不仅气色好,似乎心情也非常的不错。
沈六听连蔓儿这样说,看着连蔓儿的目光中不由得带了丝笑意。
“什么事事如意,不过是难得清闲。”沈六道。
有两个大丫头端着茶点进来,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连蔓儿注意到,彩绣依旧在门外伺候着,这进来献茶送果子的,是另外两个穿长身褙子的大丫头。
看来沈六房中的丫头分工颇为明确,连蔓儿想。
“六哥,干脆你也在这多住几天。这里安静,气候又好。五姐还说,这里的水也好,不比咱们家泡茶的山泉水差。”沈谦这时就道。
初夏时节,是三十里营子一年中气候最适宜的时段之一。连蔓儿也很喜欢这个时候,天气暖和了却还不是很热。而除了这个季节,连蔓儿还喜欢秋天。
暮春、初夏以及中秋,是三十里营子最美好的季节。
“……喜欢这里的水,就吩咐他们,时常送些回去。”沈六并没有立即回答沈谦的话,他喝了一口茶,才缓缓地道。
沈谦就嘿嘿笑了两声,然后略微侧身,背对了连蔓儿冲着书案后的沈六眨眼。
沈六又喝了一口茶,对于沈谦的小动作视而不见。
沈谦就又抬手,摸了摸鼻子,干咳了两声,垂下头去。
“鲁先生不在,蔓儿你现在跟着谁念书?家里可给你请了先生?”沈六放下茶杯,也不去看沈谦,只向连蔓儿问道。
“跟着鲁先生,字都识得差不多了,书也念了几本”连蔓儿告诉沈六,“又不用我像我哥和我弟一样去考功名,就是喜欢的书,平时没事看一看,长见识不敢说,就当做消遣了。”
“很好。”沈六赞许地点了点头,他很赞同连蔓儿说读书长见识的话。“多少读些书,对你极有好处。不过也无需太过,读成女学究就不好了。”
难得沈六这样说话,连蔓儿忍不住笑了一声。
沈谦又侧身背对着连蔓儿朝沈六投过去一个颇为哀怨的眼神。
沈六的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
“蔓儿,你要是没事,不如每天和小七一起来跟着楚先生也学一学。”沈六又道。
连蔓儿就有些奇怪,沈六的前后两句话自相矛盾,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多谢六爷,如果有疑难,还真要向楚先生请教。”连蔓儿就道。
“嗯。”沈六点头,朝屋角放着的一座自鸣钟看了一眼,“时辰不早了,你们该去上课了。”
连蔓儿、小七和沈谦就都站了起来。
“六爷我送小七过去吧。”连蔓儿就道。送小七来读书自然是要送到地方,看看小山居的读书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还想见见楚先生当面道个谢。
“去吧。”沈六点头,就拿起书案上的一封书信来。
连蔓儿站在那,就看见书信上面一个红色的印章,看来是公文。说是难得清闲,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的吧。送弟弟妹妹来念园小住,虽说没有立刻就回去,但是依旧要处理公事。也怪不得他不肯回答沈谦要他也多住几天的话。
从常青园出来,往西南走,绕过一座假山,再走过一座石拱桥,就是沈谦居住的小山居。小山居依山而建,环境极为清幽宁静。而且不比起荷轩和常青园的华美、精致,这里的建筑和摆设以古朴自然见长,颇有几分隐士居所的味道。
确实是个安心读书的好地方。
进了小山居,沈谦就先领着连蔓儿和小七见了楚先生。连蔓儿听五郎说起过楚先生,不过这还是第一次见面。楚先生是个有些矮胖的老者,年纪大约五十出头。
连蔓儿带着小七给楚先生行了大礼,说了一番托付、感激的话,又将准备的表礼奉上。楚先生推辞了两句,也就收了。
“上课的时辰还没到,九爷先出去歇一歇,继贤留下,我先考问考问你的功课。”略说了两句话,楚先生就直接道。
这倒是要认真教导小七的意思,连蔓儿自然乐意,就告辞和沈谦一起出来。
“蔓儿,你放心吧,楚先生一定会好好教小七的也会看着小七,好好念书。”沈谦对连蔓儿郑重地说道
连蔓儿就看了沈谦一眼,说实话,她还真有点担心,沈谦要小七来一起念书是为了找个玩伴。现在沈六在,等沈六走了,沈谦就要让小七陪着他疯玩了。
“真的?”连蔓儿就问。
小七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认真念书。但是再懂事,他也还是个孩子。小七和沈谦又投契,要是沈谦勾搭着他疯玩,说不定还真能影响了小七。
“当然是真的。蔓儿你信不过我?”沈谦似乎有些受伤。
“不是。”连蔓儿想了想,也很认真地道,“我就是担心,你们俩凑一块,就忘了念书,只琢磨玩。”
“不会的,蔓儿。”两个人说着话,就走到了一座依山的亭子旁边,亭子外面,是一道顺着山崖飞流直下的瀑。瀑布并不大,大约只有两尺宽、瀑布下冲出一个小谭,潭水向东,是一条小溪。刚才来小山居的路上经过的石桥,就是架在这小溪上面的。
沈谦和连蔓儿走进亭子,就见沈谦冲着某一处招了招手,立刻就有两个丫头走了过来。
一个丫头手里拿抱着锦垫,另一个丫头手里端着托盘,托盘上是两杯茶,还有两碟精致的小点心。两个丫头进来就向沈谦和连蔓儿福了一福,然后一个摆放坐垫,一个安放茶点,做完这些之后,又冲着沈谦和连蔓儿行了礼,才退了出去。
“那是芍药和沉香,”沈谦让连蔓儿坐下,然后也在旁边坐了,“我屋里的两个丫头,还有两个,香薷和紫菀,以后你过来,有什么事,直接吩咐她们就行。”
连蔓儿以前只知道沈谦的几个小厮都是以中药材为名,现在又知道他的丫头们也是如此。这是因为石太医的缘故吧?因为亲生母亲早逝,所以对外家特别亲近?
“蔓儿,小七在我这里,你尽管放心。”连蔓儿正想着,涉及沈谦的伤心事,她不好深问,就听沈谦在旁说道,“我以前……是不大爱读书,不过我现在已经改了。读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自己。虽然,得了伯爵,这还是因为你蔓儿,不过,我若在科举上也能出头,那就大不一样了。”
“我知道,小七是要考功名的。小七还不像我,我知道读书对小七有多重要,所以,蔓儿,你不用担心我会带着他玩。我不会,我会替你看着他。让他来跟楚先生念书,就是怕鲁先生走了,他的功课荒废。”
“这么说,你特意这个时候来念园,是为了这件事?”连蔓儿见沈谦说的如此郑重,不由得心中微动,想了想,就笑着问道。
“蔓儿,我不想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