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 作者:弱颜(起点vip2013.12.13正文完结)-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不是落了难,是犯了国法。在我们还没把事情弄明白之前。还请大伯、二伯回家去,老老实实地过日子。等我们把事情弄清楚,要是大伯、二伯是冤枉的,到时候再来拜牌楼也不晚。要是不冤枉,这御赐的牌楼,你们这辈子,都没份拜。”连蔓儿朗声说道。

    “对。”人群后面,有人高声应了一句。

    “哥,是我哥回来了。”连蔓儿就喜道。

    五郎说着话,就从骡子上跳下来。分开人群,走了过来。原来他送小七去上学,然后在镇上和私塾的先生、同窗们盘桓了一阵,听到消息说是太仓的人回来了,他就赶忙赶了回来。

    五郎走过来,并没有跟连守仁、连守义打招呼。只向连老爷子和周氏行了一礼。

    “爷,奶,这外面说话不方便。一会请爷和奶进屋,到时候孙儿再行大礼拜见。”五郎向连老爷子和周氏说完了这句话,才转身面对连守仁、连守义一众人。

    “大伯、二伯,蔓儿的话,就是我的意思。总想着投机取巧,拈轻怕重,你们这跟头还摔的不够狠吗?你们回家去,好好悔过,本本份份的过日子。只要行的正、走的正,对得起天地良心,这天下没有御赐牌楼护着的人多了,人家不一样挺胸抬头做人。”五郎的话掷地有声。

    不仅连守仁、连守义等一众人,就是连老爷子也低下了头。

    “韩忠,送客。”五郎冲着韩忠挥了挥手,吩咐道。

    五郎的背影此刻在连蔓儿眼中无比高大起来。别看年纪尚小,五郎已经是个相当可靠的男子汉了。

    连守仁和连守义这群人都还怔怔的,他们往后退了两步,却还有些不甘心,都看向连老爷子。

    连老爷子垂着头,无力地冲着连守仁、连守义摆了摆手。

    不知是谁,哀哀地就哭了起来。然后,妞妞也哭了。上房那些个女眷似乎就被传染了似的,就都跟着哭了起来。

    “哎呦呵,这是有啥可哭的。犯了那么大的事,都囫囵个的回来了,保住了命,这就是走了天大运了。这回家来,不还有房子、有地的吗,哭成这样是想干啥啊?”不知什么时候,周围已经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有个男人的声音就大声地嘲弄道。

    “哭啥?还不就是过惯了太太小姐的日子,不想干活,想吃好的穿好的,还接着享福呗。”就有一个媳妇接着话笑道。

    “把人家太仓那边老百姓给祸害的够呛,回家来,又想祸害人家小秀才家里了。不就看人小秀才家日子过的好了吗,就想跟着混吃混喝呗。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又一个媳妇嘲笑道。

    “还想拜牌楼那,人那牌楼是皇上赏下来的。他们是犯了国法,被皇上给治罪了,他们还要拜牌楼,那人家皇上知道了,那能不生气。他们这是想着法地祸害人小秀才家那。”

    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那哭声戛然而止。

    连守仁、连守义等人终于在众人的围观、簇拥下,进村朝老宅那边去了。

    连老爷子和周氏也被迎进了连蔓儿家里。在五郎说了那些话,看着连守仁、连守义垂头丧气地离开之后,连老爷子就再没有坚持一定要现在就拜牌楼。因此,他们是绕过牌楼走的小路,自然也就没走正门,而是从跨院进门,再进的正院。

    进了前厅,将连老爷子和周氏让到炕上,连蔓儿一家又重新行了礼,丫头小喜送上热茶来,大家才都纷纷落座。

    连老爷子和周氏坐在炕上,连蔓儿她们谁都没上炕,都寻了椅子坐了。

    连守信垂着头,张氏一直关切地看着连守信。

    沉默,一开始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连老爷子也垂着头,似乎是专心地打量着面前的茶杯。半晌,他才伸出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紧接着就剧烈地咳嗽了起来,似乎是要把心肝肺都咳嗽出来似的。

    连守信就慢慢地抬起头,看着连老爷子因为咳嗽而变得通红的脸,眉头就跳了跳。

    “小福、小喜。”连蔓儿冲着外面唤道。

    小厮小福跟五郎一起回来的,刚将骡子牵到跨院去安置好了,正在屋外跟妹子小喜一起伺候,听见连蔓儿叫,刚忙就进了屋。

    “小福,快给老太爷捶捶,小喜,给老太爷换一杯茶。”连蔓儿一连串地吩咐道。

    “不用,不用,我没事了。不用这么大惊小怪的。”连老爷子就忙道,那咳嗽也慢慢地好了。

    连蔓儿这才摆手,让小喜和小福退了出去。

    屋内又恢复了沉默,连蔓儿不由得偷偷看了周氏一眼。今天的周氏,除了在外面开场的大哭,就安静的有些奇怪。刚才连老爷子咳嗽成那个样,周氏竟然连眼皮都没撩一下。

    “老四,五郎,”连老爷子这个时候终于首先开了口,“你们要体谅老人的心,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做老人的,都希望儿女们好,想着那强的能帮着那弱的点。我老了,遭了这一回罪,脑子也乱了,没想的那么周全。……你们、就担待些吧。”

    连老爷子说完,眼圈就又红了。

    看来连老爷子这次受的打击相当的大,若是放在过去,连老爷子绝对是男人有泪不轻弹的。

    “爹,你老受苦了。”连守信就道,又问,“爹,他们做的那事,也把你们二老给连累了?”

    “我这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临老临老,也跟着下了一回大狱……”连老爷子说了这一句,就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爷,那你可受苦了。一般的事,都不该牵连老人啊。爷,那边的事,现在都清白了?”五郎就问。

    连蔓儿也想问这个。看那告示上写的那么严重,太仓还派人到这边来提人,连守仁、连守义这些人最后定的是什么罪,他们又是怎么脱身的那?

    “秀儿啊,我可怜的秀儿啊。”还没等连老爷子说话,周氏就突然爆发似地嚎了起来。

    “秀儿啊,是我们坑了你啊,娘对不起你啊,秀儿啊。”周氏一边双手将自己的胸脯拍的啪啪作响,一边哭的鼻涕眼泪横飞,“秀儿啊,你咋就那么实心眼啊,秀儿啊,你把娘疼死了,我的秀儿啊……”



第五百二十二章 原委

    五郎问连老爷子太仓那边的事情了结了没有,是怎样了结的。结果连老爷子还没说话,周氏就哭嚎开了。 

    “爹,娘,到底是咋回事?”连守信就问,“这咋还有秀儿的事?……是他大伯他们犯的事,把秀儿给连累进去了?” 

    连老爷子就叹气。 

    “秀儿啊,我的傻闺女,心眼儿太实啊。”周氏又继续哭道,“也怪我,我这个老不死的我逼的她啊,我的秀儿啊。为了那帮丧良心的王八犊子,把我好好的闺女给害了……我的那个天啊……” 

    “……谁也没想到的事……”连老爷子叹气道。 

    在周氏的哭嚎声中,以及连老爷子唉声叹气、简短的叙述中,连蔓儿终于大致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连守仁和连守义在太仓,因为手里有了权力,就开始作威作福,结果事发,一家人上至连老爷子和周氏,下至大妞妞和小妞妞,一个不落,都被关进了大牢,和外面断了联系,只等候知府大人的审问和发落。 

    有一句话,叫做墙倒众人推。眼看着平时对他们恭维、奉承的那些人转眼就变了脸,纷纷向官府举证连守仁和连守义。每天连守仁和连守义都要过堂,受刑,连继祖、二郎两个成年男丁也不能幸免,甚至最后连四郎也被拖去大堂,打了板子。 

    眼看着连守仁、连守义都只剩下了半条命,连继祖、二郎和四郎的身子也要废了,落在连守仁和连守义身上的罪名却越来越多,这一大家子可以说是惶惶不可终日,可却无计可施。 

    连守仁是宋家给买的官,在太仓没有别的背景、靠山,唯一能够指望的就只有郑家的郑三老爷。 

    他们在大牢里送不出信儿去,但是外面的人却可以打点了来看他们。 

    连秀儿在郑三老爷的陪同下。来探监了。 

    周氏的见识有限,她这多半辈子,也就是活在内宅那巴掌大的天地内。在牢中,她受了苦,也眼看着连老爷子和两个儿子还有孙子们受了苦,又听了连守仁和连守义的一面之词。周氏的天真的认为,连守仁和连守义犯的事是挺大的,但是郑三老爷是能够救连守仁、连守义。以及她们这一大家子的。只看他肯不肯真出力气来救。 

    周氏见了连秀儿,自然将这一番意思灌输给了连秀儿,她让连秀儿想办法,让郑三老爷救这一大家子出去。 

    连秀儿历来听周氏的话。就点头答应了。郑三老爷也表了态,说绝不会坐视不理。 

    之后,连秀儿每次来探监,周氏少不得都要哭着让连秀儿如何如何。连秀儿和郑三老爷果然多方打点,银钱流水似地花。连守仁、连守义、连继祖、二郎和四郎都不再受刑,还有连秀儿送来的药食调理。而且很快,判决就下来了。连守仁和连守义流放三千里,连继祖、二郎流放两千里,其余人等免罪。全部家财抵充他们贪墨的银两,安抚因他们而受害的苦主。 

    至于相关联的一干犯人,例如何老六等,则是死刑,有立斩的,也有报批刑部来年行刑的。 

    连守仁、连守义、连继祖和二郎都保住了性命,四郎、六郎两个男丁免刑。而且在后来这段日子,一家人虽然都在狱中,但有连秀儿、郑三老爷的照应,也没有再受什么苦楚,这一大家子就该念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想。 

    连守仁、连守义等几人一致认为,流放边远之地,一辈子除非遇到大赦否则都不能还乡。这和死也没什么区别。连老爷子和周氏舍不得,连守仁、连守义等人也不愿意。这一大家子商量着,依旧要郑三老爷再使一把劲。 

    连守仁做官也没白做,他知道有“以金赎罪”这一款。郑三老爷家别的没有,银钱可不缺。 

    “就老郑家手指头缝儿里漏出点儿来,也能把我们这流刑给免了。” 

    “他郑明生多大年纪了。娶了咱秀儿,他这便宜占大了。这个时候,他还不应该出出血?” 

    “咱秀儿年龄还小,她女婿这年纪,怕是陪不了咱秀儿一辈子。那郑家前一窝、后一块的,以后她女婿没了,秀儿要想挺直腰杆子过日子,还得靠娘家兄弟、侄子。” 

    “患难才见真情那,郑明生他心里有没有秀儿,就看他这次舍不舍得拿钱出来了!” 

    “娘啊,真要流放,这一去,我们就没命回来见你老了。娘啊,以后谁给你和我爹养老啊,等你老百年之后,谁发送你老,谁给你老打灵幡、摔盆啊?” 

    “娘,让郑家出这一笔钱,碍不着秀儿的事。还能让秀儿趁这个时机,把家里那些个吃闲饭的该打发都给打发了。” 

    周氏就被说动了心,送出信儿去要见连秀儿。 

    连秀儿来了,周氏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她让郑三老爷出钱,给连守仁、连守义几个赎罪。 

    连秀儿也并没什么见识,只一条心地听周氏的,从牢里回到家之后,就逼着郑三老爷拿钱、打点要赎连守仁、连守义几个的流刑。 

    郑三老爷为了让官府从轻发落连守仁、连守义这一干人,出钱、出力、上下打点,可谓不遗余力。他上了年纪,身体就已经有些吃不消了。可连秀儿对此都无动于衷,只一门心思,要郑三老爷继续去打点,否则就哭闹个不停。 

    小娇妻大过天。 

    这郑三老爷竟真的又打起精神,各处打点起来。要给连守仁等人赎罪,不仅要过硬的关系,还要大量的钱。郑三老爷四处找人托关系,又四处筹措钱款,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反对。但是郑三老爷是铁了心,只要连秀儿满意。 

    或许他想着看到他如此辛苦的模样,连秀儿会主动放弃要求? 

    总之,欠款凑齐了,关系也打通了,将钱送进衙门,郑三老爷并没能亲自迎接自己的老丈人一家出狱,他病倒了。 

    连秀儿并没有在他身边,连秀儿带着人和车到大牢,接了连老爷子、周氏、连守仁、连守义等人要去郑家暂住,结果,马车还没走到郑家的门口,就传来了噩耗。 

    郑三老爷死了。 

    连日的积劳成疾,在加上众叛亲离,郑三老爷油尽灯枯。可怜他,为了小娇妻陪上了身家和性命,临死的时候,小娇妻却不在他的身边,只有闹翻了脸的几个老妾。 

    连秀儿傻了眼。 

    郑家为郑三老爷办丧事,连秀儿哭的天昏地暗。郑家人深恨连秀儿,只是郑三老爷在世的时候,大家都碍着郑三老爷的面子。现在郑三老爷死了,还是因为连秀儿死的。郑家的儿孙就有的想要将连秀儿钉进郑三老爷的棺材里。 

    没进郑三老爷的棺材,连秀儿已经吓的丢了半条命。 

    这个时候,连老爷子、周氏、连守仁、连守义等人都在郑家的大门外,唯有惶惶然手足无措。 

    还是郑家一位年高的长者在最后关头阻止了这件事,理由是不能损了阴鸷,……坏了郑家的风水。 

    最后,连秀儿逃得一条性命,从此以后,将会在郑家后院一个小小的庵堂内为郑三老爷守寡,度过她的余生。自做自吃,终生不得踏出庵堂半步。 

    连秀儿自己也答应了,虽然到了这个地步,也不容她不答应。 

    连守仁、连守义等人怕郑家报复,再将他们送回大牢,趁郑家办丧事忙碌,瞅了一个空子就逃了。 

    这个过程中,丢了两个人,即赵秀娥和英子。 

    至于这两个人是怎么丢的,没人知道。 

    就这样,这一家人将身上剩下来的东西都凑在一起,才勉强雇了车,狼狈不堪地逃回了三十里营子。 

    原来如此,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连蔓儿就更明白了,为什么连老爷子一到三十里营子,就想先在她家落脚,还死乞白赖非要带着连守仁、连守义等人跪拜御赐牌楼。 

    “老郑家的人心毒啊,”周氏哭嚎了这么半天,嗓子一点都没倒,“他们那是嫌一下子弄死了秀儿不解恨,要让秀儿零碎的受罪啊。我可怜的秀儿啊。老四,老大、老二那俩王八犊子我是指望不上他们了。我可怜的秀儿啊,就是吃了实心眼儿的亏。老四,你不能看着你亲妹子受罪。你想想法,你救救秀儿吧。” 

    “老四,你有牌楼,你有金子,五郎不是还考上了秀才吗,咱们家,就你们能救秀儿了。”周氏抬起头,一双眼睛冒着渗人的光,盯着连守信和五郎。 

    “只要能救了秀儿,我下辈子给你们做牛做马,我也乐意。我的秀儿啊,你疼死娘了。” 

    “我给你磕头,老四,五郎,我给你们磕头,求你们救救秀儿。”周氏说着,就疯了似地跪下来,朝着连守信和五郎崩崩地磕起头来。




第五百二十三章 认清现实

    连守信和五郎就都站起来了,父子两个的脸色都很难看。

    连蔓儿抚额,周氏又用磕头这一招来逼迫她们,这叫什么事!

    “爷,我奶这是又犯病了吧。”连蔓儿冷静地开口。当前的情形,她们一步都不能退。因为只要她们退了第一步,那么接下来,对方就会变本加厉,她们将会永无宁日。

    这绝不是连蔓儿将事情想的太严重,看看连秀儿的下场吧。刚才在外面,连蔓儿也看见了连守仁和连守礼。这兄弟两个穿的都很狼狈,人也瘦了,连守仁的头上也有了白头发。但是他们都还活蹦乱跳的。

    关键是,在太仓闯下了那么大的祸,他们依旧能全须全尾、活蹦乱跳地回来,只是将连秀儿给葬送了,把老郑家给坑了,把郑三老爷给坑死了。这群人,简直就是无敌的小强啊,她们这只要稍微软弱一点,那就擎等着被坑吧。

    而连守仁和连守义是怎么坑了连秀儿和郑家那,自然是通过周氏对连秀儿的强大影响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她们坚决不能向周氏妥协。

    而且世界上也没有这样的道理。继续纵容周氏无理取闹,对不起她们自己,对不起这头上的一片朗朗晴天。她们不想用同样的无赖和无理取闹对对付周氏,因为她们还要脸。

    周氏是这样了,那么就不用搭理她,只当她是疯子好了。这样的老人,实在是让人想尊重都尊重不来。

    这里还有一个连老爷子,周氏撒泼、无理取闹,连老爷子就该管周氏。那就问问连老爷子,看看他是什么态度。

    “爷,你看我奶说的这话。你老咋看?”连蔓儿就问连老爷子。

    “你奶这就是心里憋屈、心疼的,一天总得闹上两三回。……别搭理她。”连老爷子无奈地叹道。

    怎么去救连秀儿?人家郑家为了将他们这一大家子救出来,出人、出力、出钱,几乎倾家荡产,郑三老爷还把命都给搭进去了。就算没有这些,郑三老爷死了,连秀儿也要守寡。

    让连守信拿金子去将郑家花的钱给赔补上,那人家那条人命那。拿什么赔?拿御赐的牌楼和五郎的秀才功名去压郑家?别说道理上说不过去,就是实际操作上,那有什么可行性吗?也就是周氏这里失心疯了,才会提出来这样的要求。

    而且。这件事不管周氏怎么吵嚷,连老爷子那一关就过不去,因为连老爷子可是很注重“家无再嫁之女”这项荣誉的。

    周氏哭嚎了半天,又磕头又许愿的,却遭到这样的冷处理,眼见着在陌生的地方,周围的人没有一个是站在她那一边的,周氏趴伏在炕上,从哭嚎变成了抽泣。

    连守信和五郎这才又重新归坐。

    将太仓那边的事情大概的问清楚了。那接下来就是现在和将来的问题了。

    “爷,我爹、我娘,我哥,我们一家子都商量过了。你和我奶在太仓遭了罪,这一回来了,我们这也起了新房,干脆。爷,你和我奶以后就在我们家住下吧。我们养活你们二老。”连蔓儿就道。

    连老爷子没说话,周氏也停止了哭泣,没人哄她,她慢慢地自己抬起了头。

    “爷,奶,你们以后就住这,不用回老宅了。也省得以后还得再为那一大家子不省心的操心。”五郎就道。

    “对。这话虽不该是我说,可是事情在这明摆着。大家伙都看得见,他们贪赃枉法,对你们二老忤逆不孝,你们二老一句话,咱们找里正、找村老。立刻就把他们逐出连家。以后啊,你们二老就住这,再也不用看着他们生气。”连蔓儿就道。

    “别看太仓离咱们这几百里地,那边出了啥事,这边都传的知道了。我大伯、二伯他们做的那好些事,都立不住脚,不经讲究。连家的好名声,算是让他们给败坏完了。”五郎就接着道,“我们好不容易立起了门户,清清白白的,不能再因为他们给抹黑了。爷,你是最看重咱连家这名声。现在,是该做决断的时候了。”

    五郎和连蔓儿俩你一言我一语,都说的是要连老爷子和周氏留在这里养老,不过却要和连守仁、连守义那两股人彻底地断开,要将连守仁、连守义这两股人逐出连家。

    连老爷子听的心里暗暗叫苦,偏偏五郎和连蔓儿占住了孝道和大义,还用了他最常用来教导人的那一套说法,将话说的滴水不漏,让他挑不出一丝一毫的错来。

    留在这里养老吗?

    连老爷子下意识地抬眼四下看了看。他知道连守信一家将日子过起来了,但没有亲眼所见,他想象不到,连守信一家已经将日子过到了这种程度。连守仁那个县丞的宅院,那些个摆设,比起连守信家这些来,是远远的不如。

    在这里养老,吃穿不愁,应该也没有什么烦心的事。他看得出,连守信、张氏,还有五郎、连蔓儿这几个孩子对他并不亲近,很似是疏离。扪心自问,这个怪不了人。连守信刚看到他的时候,那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他能体会到。只是,之后,因为他坚持要带着连守仁、连守义拜牌楼,连守信大哭。那之后,连守信看他的目光就不一样了。

    他知道,他伤了连守信的心。他也知道,这些年,他忽略了四房的几个孩子。但是他也相信,如果他真的要留下,该给他的奉养孩子们都不会少给他。

    孩子们的品质都很好。

    连老爷子轻轻叹了口气,抹了抹眼睛。

    但是他能留下吗?

    不能。

    当初连守信这一家是怎样分出来的,那一桩桩一件件,还有临去太仓之前发生的事情,他都没有忘。别人也不会忘。他在这里住下来,人家只会对连守信、张氏、五郎挑大拇指,当面夸他有福气,那背后却是要戳他的脊梁骨的。

    他留在这里养老,连守仁、连继祖就会更加被人看不起了。

    而且,五郎和连蔓儿话里说的很清楚,他要留下,那就要和连守仁、连守义那两家人断绝了来往,还要将他们都逐出连家。

    他舍不得这么做。他一到三十里营子,就舍了这张老脸,是为的谁、为的啥?!他得回到老宅去,凭着他这些年在村子里积攒下的人望,帮着连守仁和连守义将那个家支撑起来。而且,他和连守仁、连守义一起过,连守信这边都是要脸的人,看在他和周氏的份上,也不会完全不管那一大家子的人。

    “这做爹娘的心啊,老四,老四媳妇,你们也都是有儿女的人,哎……”连老爷子长叹。

    “一个个都丧了良心,指望不上。”周氏突然又哭道,“我不在你们这住,我回我自己家。”

    周氏倒比连老爷子先做出了决定。其实这一路回三十里营子,周氏心里已经差不多对救连秀儿这件事绝望了,不过看见了连守信,她怎么着也要试一试。这是发自内心的,她自己也管不了自己。

    连守信这谁都没搭理她这个茬,她算是彻底的绝望、灰心了。要在连蔓儿家住下,她想都没有想过。要她住在这房子里,她直不起来腰,老宅,那才是她的家,她的天下。

    “我后悔啊,我这肠子都要悔青了。那时候,我就不该带着秀儿离开家。要是那时候不走,也就没有后来这些事了。”周氏一边哭,一自言自语地道。

    “你娘这是坐下病了。”连老爷子叹气道,也不去劝解周氏,显然周氏这样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黑心尖儿、坏了下水的,我的秀儿就是被她害的。她现在因为我的秀儿才得了命,我能让她自在了?”周氏两只眼睛发直,两只手握住一起,叙叙地道。

    “老四,五郎,你们的一片孝心,我这心里都明白。有你们的这些话,啥都值了。”连老爷子不再关注周氏,而是对连守信和五郎道,“还是那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你大伯、二伯他俩……哎,犯了错。那也还是我的儿子,跟你们也是骨血相连。这还有那一大家子,都还得继续过日子啊。”

    “咱这乡下的规矩,我和你奶,这以后还得跟着他们一起过。……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这个跟头栽的这么狠,他们也知道后悔、做错了。别人那,咱管不了,咱自家人,好歹再给他们一个机会。”

    “今后啊,他们再想闯啥祸,那也闯不了了,也就老老实实跟我在家种地、做个本分的庄稼人……”连老爷子说完,又是一声深长的叹息。

    连守仁、连守义、连继祖和二郎都平安的回来了,但是连守仁的秀才功名被夺了,以后连做个启蒙先生的资格也没有了。从连继祖和二郎开始算,三代之内,都不能再参加科举,就更不要说做官了。

    连守仁、连守义这几代之内,都要小心地做人,仰人鼻息。

    而四房、四房的孩子们已经崛起了,到了再也够不着、拿捏不到的高度。




第五百二十四章 心思

    闹腾了这么半晌,已经是将近晌午了。小七下学回来了。

    “爷,奶。”进了屋,小七就规规矩矩地给连老爷子和周氏行礼。

    小七是一家人的宝贝疙瘩,他这一回来,这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就变了。

    周氏的嘴角抽了抽,勉强要挤出点笑容出来,最终却失败了。没办法,原来在家的时候,周氏虽不算苛待小七,却也从没有和小七如何亲近过。连老爷子见了小七,胡须颤了颤,就招呼小七上他跟前去。

    “快给爷看看,我家小七长高了。”

    小七大眼睛滴溜溜地往自家爹娘、哥姐那边溜了一溜,这才笑嘻嘻地上前,让连老爷子在他的头上摸了两把。

    “爷、奶,你俩可回来了。我可想你们了。你们回来就不走了吧?就在我家住呗,我养活你俩。”小七甜甜地道。

    连老爷子被小孙子一番话给哄的,立刻眼圈就红了。小七这孩子从小嘴就乖。但是这么小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足可以表明连守信、张氏这一家的家教是没话说,对他和周氏这两个长辈是没话说。反观他和周氏,是怎样对待连守信、张氏这一家和这个小孙子的,连老爷子的心不由得翻了个个。

    周氏也不由得看了小七一眼,就又垂下了眼皮。

    小七在连老爷子跟前站了一会,就跑开来,又向连守信、张氏、连枝儿、五郎和连蔓儿行礼,最后挨着连蔓儿坐了。

    “连小七都长大了,这孩子有规矩、孝顺,以后肯定有大出息。你们把小七教育的挺好、挺好。”连老爷子见了,就道。

    连蔓儿就瞟了小七一眼,一边偷捏小七的小胖手。心道,这小家伙鬼精灵,一张嘴更像抹了蜜一样,跟他相处的不管老少男女。就没有不稀罕他的。

    瞟了眼小七,连蔓儿不由得又瞟了一眼连老爷子。夸小七只夸小七规矩、孝顺,因此以后会有大出息。连老爷子的精明依旧,不愧是做惯了大家长的人。只是,对着这样的小七,不知道他午夜梦回,会不会心虚。

    想到这。连蔓儿又回身,将小七给搂怀里了。

    “姐,今天先生给讲了个新故事,一会我讲给你听。”小七笑的两只眼睛完成了两道月牙,靠在连蔓儿怀里。

    “就你们俩亲香个不够。”张氏在旁边见她们姐弟两个这样,心都软了,小声嗔了一句,就站起身。

    “这都晌午了。他爷他奶大老远的回来,也饿了吧,我这就做饭去。”张氏就扬声道。只要看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张氏就心情好,底气也足。

    周氏撩起眼皮,看了张氏一眼。

    张氏眼也没眨一下。以前在周氏跟前,她是动辄得咎。说话声音高一点,会被周氏骂,说她眼睛里没老人,语气不好,吃哒她了。说话声音要是低一点,依旧会被周氏骂,还是说她眼睛里没老人。是不想搭理她。

    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