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运来-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量之后,将宫人放出了三百余。
“那些被放出的人,生计……”
“你放心,”李固说:“阿馨不是胡话放人的,都是问过,查过的。那些宫人出宫后都是有着落的,多数都可以归家,还有钱傍身,当作嫁妆,或是做些小生意,又或是买几亩田。”李固在阿福额边轻轻吻了一下:“阿馨倒是好样的,做事干练周密,她要是个男子的话……”
李馨要是个皇子,那皇位该没李信什么事儿了。
阿福寻思,李馨和萧元假成婚,然后不知是借萧元的手还是借萧元的势将玉夫人给做掉了,宫斗内务都是把好手。
可惜她是女子啊。
要不然,她还会做到哪一步,她的路可以走到什么地方……她能不能改变这个朝代?这可真说不准。
阿福觉得自己资质平庸,没有李馨那么能干。像织机又或是水车灌溉之类那种东西她上辈子可没留意过,更不要说什么造玻璃造火药造水泥和大炼钢铁之类的创举了。
“嗯?想什么呢?”
“我在想……阿馨可真是能干啊,比我强多了。”
“咦?这话听起来怎么有些酸溜溜的。阿馨从小就聪慧过人,大多数人都赶不上她。我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得了风寒,一个多月都没能出门,她那会儿不过四五岁,天天跑了来陪我说话解闷,后来还替吩咐人,将一些有意思的消闲的书刻在木片竹片上头,这样我才能有办法知道……字究竟是什么样的。从最简单的一二三,天地人这些。父皇也曾经有过赞叹,恨她不是男儿啊。”
“咦,你这话听起来也酸溜溜的啊。”阿福毫不客气笑着把刚才李固说的话又丢还给他。
“是啊,我有段时候心里真不平。我觉得啊,我要是眼睛能看得到,一定不比她差。而且我那时候还很不英雄的安慰自己,她再能耐也是个丫头而已,没什么了不得,将来总是要嫁人的。”
阿福趴着笑,差点岔了气。所以说,距离产生美啊……
两口子过日子,时间一长,对方的什么神秘啊,搞鬼啊,气质啊……那些都是天边的浮云……打呼磨牙说梦话,还有心底一些不怎么光明正大的小秘密,别人不知道,枕边人还能不知道么?
可是,可以……这些小缺憾,和不够完美的地方,只是让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更加生动而完整,就像一个人的脸庞,有凸起处,有凹陷处,高低起伏。而不是一个浑然的,完美的平面。那样的话……咳,那就成了一个球,不是一个人。
阿福再进宫时,倒没觉得宫中凄清,倒是显得更加井然有序。不过一想也是,原来共同分担的活计,一下子少了三百个人,那么剩下的人必然要开足马力效率奇高的把差事当好。比如东阳门内那条官道,原来是八个人清扫,现在只有四个人,自然要加快速度。不过,好处也不是没有,月银比原先也多了。
李馨兴冲冲的跟阿福讲自己算的这笔帐,小算盘打的噼啪直响。
九十二 秋寒 三
阿福一直笑,她肚里也有话想说,可是却找不着由头。
结果,不知是不是心有灵犀,李馨端起茶,似乎为了掩饰表情一样,轻声说:“嫂子……我,做了件事,不知道对还是错。”
“什么事?”
“那天……我去景慈观,回来以后做了好些天噩梦。”
李馨说的噩梦绝对不是掩饰,她的神情有一种不自然的紧张,眼望着窗外:“那些女人……不管在宫里是什么样子,在那里都是一个样子——穿着灰色的袍子,头上扎着灰布冠,形容枯槁,神情麻木,那里人不少,可是静的像是……像是一片坟场。”
从庭院里吹过一阵风,阿福觉得皮肤上起了一层细小的战栗。
“那里的人……要不就是自己死了,要不就是在等死。我见着了一个苏才人,她只有十六,父皇只在两年前宠幸过她一次……她这辈子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我从那儿回来几天都吃不下东西。”
阿福把手里的茶杯放下:“那你做了什么事?”
“吕美人……”李馨的声音压得更低:“我让人将她送走了。”
阿福想自己果然没猜错。
但是,阿福还是替她担心:“若是这消息走漏……”
“吕美人家里没什么人了,她也不打算再回家。我安排的人送她上了船,她想要去南边,或是嫁人也好,或是做点小生意也好,都比在景慈观里面活埋了要强。”
希望她的决定没错。
“那其他人呢?”
李馨苦恼地朝后靠,好看的眉头打起结:“人不少呢……只有一个两个的好办,可是太多了。要是让她们全都离开,那就很难保证事情的机密,被人知道了麻烦可大了。”
是啊。
做事容易,可是一牵扯到人,就难了。
那些人有家,有亲人,哪怕再保密,只要她们离开了,一定会被外人知道。
“啊,对了,嫂子你这些天都没来,是家里有什么事情吗?”
“也没什么别的事。就是上次我哥哥去了右安郡,回来时带的除了一些海货,还有一些海商带来的别的东西,有些种子什么的,都是咱们这儿没有的,我就先让人试着在庄子上先种一点,听说这些都长的极快,过两三个月就能有收成。到时候送来给你尝鲜。”
李馨有点心不在焉的点点头,海兰进来说:“公主,夫人,何美人差人来,说想请你们两位过去说说话。”
阿福怔了下,李馨点头说:“知道了,更衣。”
隔着一道屏风,李馨的口气有些无可奈何:“五公主年纪也不算小了,何美人这些天都张罗着要她寻门亲事。”
“可是……”皇帝死了还没一年呢。
“大概是怕再过两年五公主养成了老姑娘,何美人是想现在先订下亲事,出了孝再成婚。”
这倒也是……
可是阿福真不知道何美人能给自己女儿寻着什么好亲事——好男不招赘,这做驸马不是什么好差事,有点家世的人都不会肯。
阿福难免想到萧元……
屏风里头李馨不知道是不是也想到了这个,屋里静了一刻,海兰说:“何美人怕是要等急了。”
“嗯,那就去吧。”
何美人病体初愈,看起来十分憔悴。阿福忍不住要猜想,是不是因为看到景慈观里最近许多人病逝,何美人生怕自己撑不住也早早去了,五公主就没了着落,所以现在才急着给五公主订门亲事?
不得不说,阿福猜的一点不错。
何美人正是怕自己一死,五公主的亲事更加难办,所以才想着现在能订下来最好。
李馨和阿福与何美人相互行礼还礼,何美人站起来还有些颤巍巍的,让人看着心惊。
“您快坐吧。”李馨环顾一眼:“怎么没见五妹妹?”
“她去逛园子了。”
恐怕是何美人打发她出去的,就算五公主再怎么霸道任性,讨论她的婚事,小姑娘总不能在场。
何美人便说了要给五公主择婿的事。何美人现在也没得别人能商量了,阿福是长嫂,李馨是长姐,两个人又都是嫁过人的,和她们商量也是合情合理。
“您说得是,先择定了,慢慢预备着,等出了孝再成婚。不知道您心中,有什么人选?”
这才是重头戏。公主出嫁当然不怕没有嫁妆。
“我这阵子留心,也看中几个人……”何美人说着拿出一叠纸来。
海兰便接了过来,先递给李馨,阿福就坐在她身旁,也就凑过来一起看。
何美人好处就是心细,上头把名姓,籍贯,家中父辈祖辈做什么都查过了,十分稳妥,肯定不会像李馨嫁给萧元那样,惹出后来一串血雨腥风的事情来。
前面几张纸上写的名字阿福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都不很熟,门第也不算高。李馨慢慢翻动,看到后面一张,阿福一瞄到那上头的名字,心里咯噔一下。
韦素啊……
咳,说实话,韦素是好人选,有才,有貌,有门第,可是,正因为他太优秀了,所以何美人反而也不抱太大希望。当了驸马,作为男人这辈子也别再想建功立业扬眉吐气了。而且,韦素那种“不自由毋宁死”的个性,跟匹野马一样不受拘束,让他当驸马,不如给他一刀痛快呢。
韦素是一定不肯的。好在这事儿也没有什么为难,有门第的人家不肯自家子孙做驸马,推脱的办法有得是。而且皇家对待这种事也一向是往低里取,再低都不怕。
阿福和李馨互相看了一眼,把这页掀过去。
下面一页阿福觉得胸口又是扑通一声。
高英杰三个字赫然写在上头,白纸黑字鲜明无比。
阿福第一反应就是转头看李馨。
李馨倒是很镇定的,默默的看着手里的纸张。
高英杰不光收了李誉当徒弟,前两天还又兼了一个差——给皇帝做拳脚师傅。这一下身份便不同了。当然和太傅不能比,可架不住离皇帝近,将来也是有前途的。
他的人品相貌也没得说,比韦素还英俊挺拔。可是正因为如此,所以做驸马的可能性也极小。
李馨从容自若,又将这页掀过去。
阿福觉得不管怎么说,李馨在宫中的日子长久,掩饰情绪的功力比自己是强多了。要从她脸上看出什么来,那是很困难的。
把那些人都看过了,李馨客观的说了几句,上面的几个世家子她都知道,说是世家,但是已经破落,加上京城一乱家业败了,现在根本清貴不起来,又不是长子,倒是招驸马的合适料子。何美人很宽慰,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就是性情如何还没打听出来。”
“这个内宫不方便,让成王兄打听一下。”
何美人笑着说:“那就烦劳成王了。”
阿福说:“都是自家人,应该的。有消息了我便给您回信儿。”
两个人要告辞出来,何美人要送,李馨说:“快别送了,您歇着吧。”
她们从何美人的居处出来,阿福还没来得及开口问李馨怎么打算的,那边听着脚步声响,五公主李芝带着几个人正从晴芳园的侧门出来,正好碰个当脸儿。她穿着一件洒银线的宫装,在阳光下显得灿烂华美。虽然没戴珠宝首饰,发式却梳的十分精致玲珑,辫结上缀着细小的紫花,和何美人的气色不好正好相对应的是,她的气色可是十分的好,神完气足,面色红润。
当然,她脸上的红晕也可能是太阳晒的,阿福李馨和她素来不投缘,见面打个招呼就各走各的。等回了枫溪阁,瑞云小声说:“五公主裙子有一点泥,还有两点血。”
“唔?你倒看得仔细。”
宫里头到处都是眼睛耳朵,阿福还没出宫就知道了大概。五公主在园子里被一只突然飞起的鹤惊着了,就让人把鹤给捉下来,把鹤的翅膀和腿都给扭断了,却也没杀掉,就扔在那里。
瑞云和淑秀都皱眉摇头,虽然看不过,但她们不能说主子是非。阿福脸色不太好看,虽然那是只鹤不是个人,但是五公主李芝实在是……
韦素随李固回来,天晚了便没有走,他还挂着王府詹事的衔,阿福吩咐厨房做了两个他喜欢的菜,一道菜汁浸面鱼儿,一道蒸蛋。然后便说起来今天的事情。
韦素一听自己也是驸马候选人,连连摇手:“这种清福我可没份去享,夫人千万千万要替我辞了。”
“嗯,高英杰也在上头,倒是没什么可担忧的,这种事牛不吃水又不能强按头。”
“不说做驸马的苦乐,那位五公主今天还干了辣手摧鹤的事情……娶这么一个老婆,下半辈子可谓苦海无边,回头无岸了。”
“你也听说了?”
“唔,我下午在锦书阁,出来的时候听人说的。”
阿福有点困惑:“何美人可不是这样的性格,也不知道她是像谁。”
韦素微微一笑不说话,李固倒开了口:“虽然不是嫡亲祖孙,不过她这性格,倒有几分像当年的太后,就是没有那样大的能为。”
太后?
太后是个什么人物,在座的都知道。那是能舞得刀弄得枪,善算计敢叛乱的女中枭雄啊……
阿福下决心还是离那位五公主越远越好。
九十三 入冬 一
李固一天劳乏,阿福让人打了水来,自己替他洗脚,洗的特别仔细。因为想要水热烫了解乏,结果等洗完的时候,李固的脚固然热热的红红的,阿福的手也跟大红萝卜一样,手指被热水烫的胀了起来,好一会儿屈伸都不方便。
天气渐渐凉起,凉屐都收了起来,李固隐约听着外面有咯嗒咯嗒的声音,有些奇怪:“还有谁在外面走路?”
“不是谁走路。”阿福说:“是高师傅替儿子做的一只竹雁子,挂在廊下了,一有风就碰柱子。”
“我说呢,空心竹子就是响。”
李固握着她的手,一股麻麻的热,知道她刚才被热水把手烫了半天,心里有点酸酸的,发热发软,就这么把她的手捂在胸口。阿福挨着他躺下来,听着外面那轻轻的,咯嗒咯嗒的声音声响。
“你看,阿馨现在是怎么想的?”
“没说起,今天看见高师傅的名字也在上头写着,她眼皮也没颤一下,不知道,我对这种揣摩人心的事儿最不拿手。”
李固觉得她的手热热的熨在胸口,那里像要化了一样,轻声说:“你本来也不习惯这些事,不用勉强自己。阿馨倘若自己不肯,别人着急也没有用。”
“嗯。”
阿福想,李馨是太能干了,可是……却并不快乐。
自己笨了点,但是,福气是太多了。
阿福这会儿不困,掰着手算自己的私房。一算倒吓一跳。京城每每来往的那些夫人们的言谈,打扮,送礼回礼的事情看在眼里,阿福也知道不是每个做夫人的都像自己这样阔绰,府中的银钱随便用,庄子上的事也随自己心意安排,更不要说李固的封邑富庶丰饶,自己还有那些成箱成箱的价值连城的首饰私房,阿福几乎从来没为钱财操过心,账房和杨夫人来和她对账时也都是省心省力的。只是……只是阿福在想,这京城里如果论私房身家,恐怕没人比得上她,连李馨也不能。
但是,安全,快乐,满足……这些感觉并不是金钱带来的。
不止手热,身上也觉得热起来。
“阿馨私下让人送走吕美人,又以一具无名女尸替葬,实在是有些胡来。”
阿福吓了一跳,出其不意突然听到这么句话。
李固恐怕还以为她不知道,声音很低:“有时候觉得阿馨已经是个大人了,可有时候她做事还和小孩子一样。就算她和吕美人曾经交好,可是把已经入了景慈观的先帝的美人送走,也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
阿福背上顿时出了一层汗——这个,这个事儿她还曾经想过呢,只是没有做。
李固是很宽厚,不过,他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是个皇子,他的宽厚可不包括违反祖制把自己老爹的女人放走让她去过新生活。
“你……知道?”
“唔。”李固声音有些睡意,听起来含混不清:“我也不想为这个去斥责她,左右不过是一个美人,算了……”
您要知道她还盘算着把里面的女人都放走,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
李馨做事也太不严密了……咳,可是话说回来,她再严密,要瞒过李固或是刘润的人,可真是挺难的。
大家都各有各的烦恼。
何美人的烦恼是,她看中的女婿,都不肯娶她女儿。
阿福走近太平殿,刘润朝她笑笑,看一眼她的袖子。
阿福把掩在袖子里的小风车朝他亮一下。
她前番去绸布庄的时候在路上买下来的,买了两个,一个给了李誉,另一个也没多想,就带进来了。
“何美人在里头。”
“唔?”
“皇上一下课她就来了,坐着说了会儿话,就哭。”
阿福和刘润走到廊角处,他们这是过去的习惯,说话的时候喜欢在转角处,能看三面。虽然不是说什么见不得人的话,可是已经习惯了。时至今日虽然不用如此,但是习惯了。站到那儿,阿福就忍不住笑笑,想起过去在太平殿时候的情景。刘润也微微笑,肯定也想到了同样的事情。
他显得瘦了,穿着一身紫袍,带着环纱冠,嘴角下颌的轮廓线像刀削出来的一样,阿福仔细打量他一眼:“你到底多久没好好睡觉了?”
“事情多,不过昨天睡的并不迟。”
阿福才不相信。
所有人都睡了他才能睡,别人都没起他恐怕就得起来。
阿福还没说话,又有人来了,走得极快,穿着雪青素缎宫装,身后跟着人一溜快步。
天气已经凉了,那身雪青宫装怎么看怎么也是太单薄了。
风一起,袖子裙摆都给吹的紧紧裹在身上,看上去大是不雅。
“五公主来了。”
刘润轻飘飘地说:“不用理会她。”
阿福看她想进书房,却被人拦在外头,跟困兽一样,在花石铺的阶上来回转了好几圈儿,还是没那个胆子硬闯,有些恨恨的走了。
“还是为了驸马的事儿?”
“也是,也不是。何美人愁的是人选,她争的是封邑。”
阿福明白过来了,五公主李芝从前就对这个耿耿于怀。
“小世子可好?”
“好着呢,越来越淘气。”
“好几天没见着他了,还真惦记。”
“那我下次带他一起来。”
有人远远走过来,他们便没再说,等那人走过去了,阿福轻声问:“五公主这封邑的事儿又扯着三公主了?”
“嗯,原来姐妹像路人,现在姐妹像仇人。”
阿福摇摇头,何美人已经出来了,用帕子掩着半张脸,步子不大稳,两名宫人一左一右扶着她。
阿福进去的时候,李信正坐在窗户边,眉头皱的紧紧的,小脸儿活像个包子一样,阿福先是觉得有些好笑,又觉得心疼。
“嫂子?”
李信在榻上坐直身,要穿鞋下地。
“好了,别下来了。”阿福在他身边儿坐下,她也不拘礼,李信自然而然就偎过来。
“怎么啦,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了。”
李信头搁在她身上,小声说:“嫂子,当皇帝真累。”
“嗯,”阿福轻轻抚摸他的头发,想起就在这里,自己还抱他哄他睡觉:“这世上做什么都会累的,农夫要下田,一年四季耕作不休,船夫要撑船,从早到晚不能歇业。”
不过做皇帝更累。农夫晚上回家,就可以歇着,船夫面对妻子孩子的时候,就是丈夫和父亲。可是皇帝这个职业全天候终身制,不管面对谁,都是皇帝。当他身边的人全把他当成皇帝,要从他这里挖好处讨宠眷分利益……
九十三 入冬 二
“嫂子,我想吃嫂子做的肉圆,还有冬瓜汤。”
阿福还没收拾起沉重的心情,就忍不住笑了。
还真是……刚才觉得他已经是个有责任感的皇帝了,他一转眼又露出贪吃的孩子气来。
亮晶晶的眼睛,讨好的神情,简直像是讨食吃的小狗——唔,就少条乱摇乱晃的尾巴。
“好,我给你做去。”
“好好,我叫人把哥哥请过来,咱们一块儿用饭。”
太平殿的小厨房改建过,管厨房的点头哈腰把阿福迎进去,一连排开六个灶,还有沿墙的小炉台,案子也比原来阔大,菜蔬米粮各种食材摆的满满当当。
阿福挽起袖子戴上围裙,用布帕包起头发,做了李信点名的一道菜和一道汤,其他的菜她指点厨房里的人做的。阿福是挺喜欢下厨的,但是——油烟味儿沾在头发上衣服上也的确讨厌。
李固果然来了,三个人坐在桌边用餐,阿福照应着丈夫,还不能忽略了皇帝,一旁宫人微笑着说:“皇上今天胃口好,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
李信放下筷子,趁着人没注意,把腰间的玉带稍稍松开了一些。
是吃得多了,肚子好撑。
“太平殿的厨子手艺就这么差?”阿福有点疑问。
“嗯,嫂子做的饭菜好吃!”
阿福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的手艺也就是个家常菜水平,和御厨们那是不能比。别的不说,光一个刀功,人家切出来的萝卜丝蒙在纸上,下面的字清晰可见如同只隔了一层淡淡的雾。拉的面条丝,那细的可以同时九根面丝穿进一个针眼儿里。
可以,阿福想……不管什么人,总会觉得自己家里的饭最好吃最合口,别的什么地方的美食也比不上。哪怕只是一口汤。
李固也摸摸肚子,无比满足:“我也吃得不少,阿福,去走走?”
“唔,好。”
“我也要去!”李信不由分说牢牢拉住阿福的一只手。
好吧……
一起散步。
李信左手拉着阿福,右手拉着李固。
阿福还是没办法把他当成皇帝……感觉就像带着自家孩子散步一样。
秋意染醉林梢,往丹凤殿去的小径上落满了枫红的叶子。阳光穿过层层叶子落在地下,光与影交织出来的图纹。
阿福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了,这是以前……他们几次散步去太平殿常常走的一条路,李固眼睛不能视物,可是这条路他都走的熟极了。
阿福用感慨的目光看着这里的一切,一草一木,回廊长桥……
她曾经在这里度过那样快活甜蜜的时光,和身旁的人一起。
“阿福。”
她转过头:“嗯?”
李固只是一笑。
阿福从他的神情中,一下便能了解到他在想些什么。
是啊,李固也想起了他们新婚时的甜蜜时光。
李信仰起头,左看看,右看看。
嫂子的脸有点红扑扑的,可是天气不热啊?
他不大明白,可是,哥哥和嫂子都是笑微微的,流转在他们之间的那种甜丝丝的味道,李信虽然不懂,却也觉得心情愉悦。
他朝前看,远远的,有人从枫树下走过,朝这边走来。
“刘润!”李信朝他招了下手。
阿福也看到了他。
刚才用膳时没见他人,阿福知道他忙,不过不知道他这会儿怎么从太平殿那里走过来。
“你在那边做什么?”
“我来找林师傅,给他送了些茶叶和药丸。”
李固关切的问:“林师傅身子不好?”
“受了些风寒,我送了些止咳嗽的药丸过来。”
送药丸茶叶这种事他大可不必自己跑来的,随便差什么人都可以。
阿福知道刘润做事细谨有成算,必定……还有些别的缘由,只是阿福知道,有些事情轮不着自己过问。
刘润的身上总有深深浅浅的疑惑,让人看不清摸不透。
下了两场雨,天气一天冷似一天,重阳将近,花园里的菊花也成片成片的开放,金灿灿的惹人喜爱,当然,也被李誉的摧花小手给折了毁了不少。
内府将应节的衣裳送来,阿福翻看了一下样子,微笑说:“有劳崔内官了。”
“夫人千万不要客气。”
他穿着件褐色的袍子,笑容谦卑。虽然保养的也好,可是眼角额上已经被岁月刻下了痕迹。先帝时候他就没能压过高内管成为内廷第一人。现在新皇帝又信重刘润,他仍然只能坐在第二把交椅上。
看着他,阿福便要想起高内管。
这人的离奇失踪和死亡,就像宫墙里所有的无头公案一样。
阿福总觉得那人不会那么轻易的就死了。他能牢牢的做正官的位置,历经风浪而屹立不倒,自有他的本事和心计。
也许,他是诈死逃脱了。
阿福有些出神,杨夫人喊了她两声才回过神来。
“有事?”
“舅爷来了。”
阿福精神一振:“快请他进来。”
李誉在里屋已经听见,挪动小胖腿儿自己就出来了,嘴里嚷着“舅舅舅舅”,朱平贵大步迈进屋,一个锦绣粉团儿的小家伙儿就扑上来抱着腿了。
“舅舅!”
朱平贵乐的嘿嘿笑,把拎的口袋放下,把李誉抱了起来:“好小子,又胖了。抱着比上次压手。”
都说外甥像舅,不过李誉长得可不像朱平贵——毕竟阿福和朱平贵可不同母。但是甥舅关系倒是挺好,朱平贵常带些小玩意儿来哄他开心。
果然朱平贵在怀里掏掏,摸出个小泥哨来。他在嘴边吹了两声,哔哔的声音很是清脆,李誉咯咯笑,伸手给夺过来,可是他拿错了头,没把哨嘴儿对着口,噗噗的吹气,哨子自然不会响。
朱平贵哈哈笑,逗了他一会儿,淑秀捧过茶来,他接过茶喝了两口,指指自己拎进来的那个口袋:“这是庄子上种的,这个先熟,今早刚收了,我就给带来了,知道你挂心这个。”
庆和把口袋拎到阿福跟前来,一松袋口,里面一穗穗的玉米金灿灿满当当的煞是喜人。庆和眨巴两下眼:“这……这可真是好看,跟金子似的。夫人,这叫个什么名儿?这东西怎么个吃法儿?”
“嗯,这个是玉米。”
“名儿也好听。”屋里瑞云淑秀他们都凑过来看,瑞云说了句:“这个为啥叫个玉米?看这颜色,该叫金玉吧?夫人,这个能吃的是不是?”
“是啊,人能吃,牲畜家禽也能吃,刮了粒的芯也还有用。”
九十三 入冬 三
玉米是老的,今天是来不及把玉米磨成面儿做吃的了,不过朱平贵说他在庄子上尝过一穗嫩的,掰下来不用扒外皮,直接填在灶底下,上面烧饭,下面的热灰也就把玉米烤熟了,等饭烧好,把玉米从灰里扒出来,一去皮,那股带着焦味儿的甜香特别诱人。
“是啊,烤着吃是香,还能煮。其实玉米的杆还能制糖的。”
朱平贵瞅着屋里旁人都没在近前,小声问:“妹子,你最近……进宫没有?”
阿福时常进宫,但不知道他为什么冒出来这么句话来。
“我在外头听说一些……嗳,算啦,都是些疯话。”
“疯话也说说,当解闷吧。”
阿福笑盈盈的,朱平贵也觉得那些话虽然无稽,但是外面隐隐地散步开来,小事也能变大事。
“就是……有人在偷偷说,先帝去得……不明不白的。”
阿福一怔,朱平贵急忙说:“你不要当回事儿,这种化年年有,先帝朝的时候,旁人不还都说先帝的闲话吗?”
他们声音低,阿福点点头,没再和朱平贵说下去,茶点端上来,话就岔开了。
她觉得这事可能没那么简单。
虽然她现在算是全朝官宦人家的夫人女眷羡慕巴结的对象,可是阿福知道自己对政治没什么天分,不管旁人和她说什么,吹拉捧求五花八门的手段层出不穷,有的夫人说起话来特别诚恳,简直恨不得掏心掏肺,似乎和阿福真是三生有缘今生再会阿福的幸福就是她们的幸福一样,好话阿福就全听着,但是不管对方话气里或明示或暗示或恳求什么,她都绝不表态。
一来二去还有人说成王夫人沉稳有城府。
先帝去得是不明不白,民间总对皇室秘辛有着无穷的好奇心,越不让人说的话,背地里肯定有人说。
李固天没黑时就回来了,这可是难得,他平时哪能回来这样早。李誉巴着他不肯松手,非要他讲故事不可,李固朝阿福求救,阿福笑吟吟的坐岸观火不肯施以援手,李固没办法,想破了脑袋,把圣人劝学说里的小故事照章照样背了一个,李誉睁得大大的眼睛,有听没有懂。李固从头讲到尾,他就记得了子曰,也,和哉。完全不像阿福讲的大灰狼与小猪的故事,又好听又有趣,关键是,他还能听懂!
李誉失望的从他膝盖上爬下来,蹬蹬蹬跑了。李固大大松了口气,阿福递茶给他:“今天怎么回来得早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