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就是,这样印刷的话,那些童子、秀才一了解以后,那还不都得买我们的书用来啊。”

  “那这样,我们可真的就要发财了。”

  “对对对~~~”

  郑老头还有老古师傅一想到那书的前景,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兴奋地讨论着。

  现在那些书的传播,绝大部分是靠人工抄写,一来工价高,二来容易出差错,特别是最后一项,有的时候就是差一个字,那意义就差远了,请人抄书,就是检对几次,还是有错误出现,自己排版这里,只要多校对几次,那质量肯定是越来越好。

  至于成本?泥值多少钱?到时买几个奴隶回来,就是费点纸张还有墨汁,那财源滚滚来啊。

  还是东家精明啊,刚开始一下子把自己的工钱翻了一番,还说逢年过节都有红包收,当时吃惊极了,不是以为碰上一个败家子,就是祖坟冒青烟,诚惶诚恐慌的,现在一看,和东家那座“金山”相比,那点工钱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了。

  “对了,到时开两个版本,一个是原文加上标点,再弄一个豪华版,找一些名师注释一下,对,让那些人没缘听名师讲解的人,也能接受到名师的指导,有了,那个苏老就是很合适的人选,这叫包装,这个价钱嘛,嘿~~~”

  刘远在一旁一边YY一边自言自语,又是什么豪华版、又是名师、又是包装什么的,听得郑老头还老古师傅一头雾水,不知他说些什么。

  “好了,这些事都与你们无关,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开始大量制作这这些字,用小一点的字的话,一张纸就能多印一点内容,郑大叔,新印的字,是这字的二分之一就行,纸比泥巴贵多了,以后就用小字印刷吧,这样把成本降到最低,排版什么的不急,等我把标点符号什么的先弄好,到时抄一份给你,然后再找一些大文豪来注释一下,说出去都有面子,嗯,就这样吧,关大叔,我们先印《诗经》。”

  郑老头哪敢说个“不”字,闻言连连称是。

  刘远想了想,然后又叮嘱老古师傅道:“老古师傅,我知道你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你自己啄磨一下,在书里加点插图,如花、鸟兽、人物什么的,最好和内容相配,就像关睢一样,到时一首诗就是一页,空白的地方多,我们为什么不画点什么上去点缀一下,如画个很有气质的仕女什么的,这个你好好啄磨、练习一下,我们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

  “是,东家,小的一定竭尽所能,小人就是不睡觉,也一定要做到你满意为止。”

  刘远高兴地说:“那行,做得好的话,我会考虑在书的后面提一下你们的名字,说这书你们也有份印刷的。”

  本来就喜欢追求美美的老古师傅闻言狂喜,那是青史留名的机会啊,马上好像鸡磕米一样连连点头,心想跟这个东家打工真是太划算了,工钱高,待遇好,还有青史留名的机会。

  不光老古师傅,连一旁的郑老头也呼吸加速,那张老脸也透着红光,好像只等刘远再说一句,他扛着一根木棒就敢一边“嗷嗷”叫一边敢一个人往千军万马冲锋一样。

  看到士气高涨,刘远又鼓励了二句,把两人原来高昂的斗起再撩高一点,这才满意地转身离去。

  “张掌柜,现在回金水街吗?”赶马车的殷勤拿了一张小板凳,让刘远踏着好上马车。

  刘远摇了摇头说:“不了,去州学院,回去那车钱再一起算。”

  “州学院?”

  “州学院!”刘远坚定地说。

  “得咧,掌柜的,你坐稳啦~~”车夫照例喝了一声,手中的长鞭一甩,“啪”的一声脆响,马车就飞快往前赶。

  唐朝对科举还是挺重视的,唐高祖一进长安,天下未定,就下诏设立学校,安排宗室子弟和其它青年上学。唐朝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官办的学校,用来劝导和奖掖青年人学习上进,谋求士宦。这些官办学校都归国子监(类同高教部)管,大约有这样几种:

  一、国子学,学员规定为三百人,专门招收高干和京城干部的子孙;

  二、太学,学员规定为五百人,招收中、高级干部的子孙和近亲;

  三、四门学,学员规定为一千三百人,其中五百人是普通干部的孩子,另外八百个名额是专留给老百姓中优秀青年的;

  四、此外有专科的律学(法律)、书学(书法)和算学(计算)等,招收小官和平民子弟;

  五、京都及各都督、都护府(类同今天的军区)、州(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省)、县都分别设立学校,招收学生,人数不等。

  六、中央政府中和太**中又设有弘文馆和崇文馆,各收学生三十名,都是皇亲国戚、宰相、一品大官和大功臣的子弟。

  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繁荣,就看当地官立学校的规模还有招生人数就知道了,贫瘠的地区,官办学校破旧不堪、请不起好的先生,也招不到好学员,一个学校也没几个学生,可是经济好的地区就不同,官府用心、乡绅名流等齐心协力,不断的培养出好的学子,不仅官员受到嘉奖,也地方百姓为之对骄傲。

  例如,繁荣似锦的扬州。

  087大义凛然

  清风书院,位于扬州城西处,占地近百亩,依山而建、傍水而筑,环境幽静、风光秀丽,院舍错落有致,那不时响起的朗朗读书声,让人悠然神往,真是一处学习的好地方。

  清风,取自于两袖清风的意思,希望学有所成的学子,有朝为官作府时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书院的先生一个个博学多才、管理严格,要不是现在的院长苏长风、苏大院长严格控制求学子的人数,估计远远不止现在一千八百多、不足二千学子的规模。

  这规模,放在整个大唐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州级学院。

  刘远跳下马车,饶有兴趣看着眼前的一切,就有几个月前,这里的院长苏老先生还情真意切地邀请自己加入这里,可惜自己给拒绝了,如果~~自己接受邀请的话,估计一早就是这里众多学子中的一员吧。

  走近春风书院,看到院子的大门上贴有一副对联:

  今天我以清风为荣,他朝清风引我为傲。

  自信之余,还异常的有霸气。

  “站住,你来这里干什么的?”刘远刚刚想进去,没想到二个孔武有力的健仆,一下子从一旁拦住了刘远的去路。

  学府重地,的确不宜随便出出进进。

  刘远向他们行了一个礼说:“两位,我姓刘,找你们的院长苏老先生,他跟我说过,只要我有意,随时都可以找他的。”

  两个健仆对视了一眼,估计是刘远那沉着的气质、华丽的衣服打动了他们,倒也不敢小看刘远,其中一个对刘远行一个礼说:

  “刘公子,请你稍候,小的这就通知苏院长。”

  这大学院训练出来的健仆,还真是不错,机警又有礼。

  “刘远?我就想到,是你小子来找我了,哈哈哈~~~”很快,就转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抬头一看,只见苏老先生面带笑容、脚步轻快地走了出来,那个健仆,则是很恭敬地跟在他的后面。

  苏老先生当然很高兴,古语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一直认定刘远是一个可造之材,还没进正规的学堂,就己经击改了赫赫有名的北方才子徐鸿济,名振扬州,要是自己名下有这么一个学生,说出去,那真是大大的长脸啊。

  与上次邀请过去那么久,苏老先生心里都不抱什么希望收刘远为徒了,没想到峰回路转,护院的健仆报告说有一个姓刘的人找自己,根据他的描述,他心里就猜那人是刘远,没想到,一出来,还真的看刘远在门口候着。

  终到想通了?

  “苏老先生,小子无礼,打扰你了,还劳你亲自来迎接,真是失礼了。”刘远对这个慈祥、品格高尚的人也极有好感,一看到马上很有礼貌地打着招呼。

  “不打扰,不打扰”苏老先生笑呵呵地招呼刘远进去。

  这一次,有院长的亲自迎接,那两个健仆没有再拦着,刘远很顺利地走进了就是在大唐的州学来说也是数一数二清风书院。

  进到里面,环境很幽美,卫生搞得也很不错,一幢幢的房子建得那是错落有致,隐隐还符合九宫之形,应是出自高人之手,除此之外,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充满了书卷之气。

  纸张的气味、墨汁的幽香,还有那些古人留下来手抄本、古卷、孤册的韵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很特别的味道,估计这就是所谓书卷之气吧。

  苏老办公的地方,就在一幢独立的小木楼上,房间很大,但是家具还有装饰都很少,只有一张很大的胡床,一张雕花屏风、两张桌子,然后就是几张席子什么的,显得有点空旷的感觉。

  这时候没有椅子、沙发这类家具还没有出现,大家还是习惯席地而坐,睡觉的时候好一点,有胡床,在苏老的示意下,刘远有点不太习惯地坐在地上。

  幸好,这里做得很细致,有一个软垫坐着,倒不是坐得很辛苦。

  等下人上完茶,两人都品过后,苏老这才高兴地说:“小远啊,我还以为你放弃了呢,没想到终于把你盼来了,这几天,我还啄磨着要不要再去劝一劝你呢。”

  坏了,这个苏老头误会自己是来拜师的,自己这一开口,那得多失望啊。

  不过他再失望,自己还是要说。

  刘远硬着头皮说:“那个,苏老先生,我来这里,并不是拜师的,而是,而是有事找你帮忙的。。。。。。。”

  “帮什么忙?”一心等着刘远跪地拜师的苏老,连鼓励的话都己经准备好了,没想到刘远直言指出自己不是来拜师的,而是有事找自己帮忙碌的,那脸色一下子都变了,语气也没刚才那么热情了。

  “那个,是这样的”刘远连忙解释道:“因为很多原因,所以不能跟随苏老的左右,但我又想为天下的读书人做点有用的事,我们先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学子们抄起来很辛苦,也容易出差,我就想把它印出来,方便广大学子。”

  苏老先生不紧不慢的应了一声,然后随意问道:“那你准备售价几何?”

  说来说去,原来还是为了做生意,估计所说的帮忙,也就是在自己这里,找一本可靠的官方文本而己,苏老先生原来有点不高兴的脸,一下子变得不爽了。

  在他看来,空有才华却不思进取,把心思都用在投机倒把之上,简直就是:堕落。

  像印刷书籍出来,也不是没有,不过因为成本过高,而导致印出来的书也是居高不下,羊毛出在羊身上,有的售价高达一两甚至数两,这叫那些贫苦的学子怎么负担得起,一身正气的苏大院长,最反感就是看到有人用学问来赚取不义之财。

  书卷的謦香,怎么能注进铜臭之气。

  “五十文一册”刘远语出人惊人地说。

  “什么?五十文?”苏老先一下子吃惊得叫了起来。

  想对于动则要千文甚至数千文的价格,五十文简直就是白菜价了,别的不说,就是去天府酒楼美美喝上一壶极品的天府香,也要几十文啊,一壶酒的价格,就可以买上一本书,那对天下的学子来说,简直就是福音。

  “这~~这么便宜,能行吗?对了,那个质量能保证吗?”苏老先生马上问道。

  刘远拍着胸口,一脸“大义凛然”地说:“我只想为天下的读书人做点事而己,又不是奔着银子去的,质量方面绝对保证,至少字字清晰,绝不模糊,当然,五十文只是一个普通的版本,我准备再出一个注释版,就是在一些重要或难解的地方,请家注解一下,让学子可以轻松掌握,学起来事半功。“

  “我想了一下,整个扬州最合适的,就是苏老先生了,你是公认的大文豪,又是清风书院的院长,找你最合适,我想让很多仰慕苏老先生的才学,又不能拜入门下的弟子有一个跟您老人家学习的机会,而我们也会在每本书的前面印上,这是由家苏老亲处注解的书,对了,这序言也得苏老先来题,让买书的人知道,这是苏老先生的教导,不过,这字多了,我想,每册得卖八十文,一来这成本增添了,二来怎么也不能贬低苏老你的才学,对不?”

  “当然,这润笔费肯定不能少的。”为表自己的诚意,刘远一边说,一边把二锭十两的银子放在桌面,轻轻推到苏老先生的面前。

  二十两,也相当于他三四个月的奉银了吧。

  苏老先生一下子站了起来,双眼睁得老大,看也看桌面上的银子,盯着刘远,声音都有点颤抖地说:“真~~真,让我注解,还让我题序、印上我的名字?”

  读书人,讲的是风骨,求的是名声,要是在一本古书上印上自己的名字,那绝对流芳百世的大好事啊,严格来说,谁买了那书,那变相就是自己的弟子了,卖得多了,那才叫桃李满天下啊。

  “刷”的一声,苏老一下子把银子全推回给刘远这边,然后紧紧握着刘远的手说:“小远,好样的,好样的,之前是我小看你了,没想到你是这么高风亮节的,这是为天下读书人造福的大好事,说什么银子呢,用得上老夫之处,一定尽心尽力,谈银子就俗了,再谈这个,我马上就把你赶出去,你能不计成本去做,我就不能出一分力?哈哈~~~”

  “哪是,哪是~~苏老你为人师表,德才双馨。”

  “哪个~~”苏老忽然小声说:“小远,那个,印我名字的时候,能不能印得大一点,还有,那个我注释的书,售八十文还是少了一点,一百文怎么样。。。。。。”

  “晚辈谨遵苏老教诲。”刘远心中一乐,连连答应。

  嘿嘿~~读书人,这风骨好啊,要名不要利,这样好啊,润笔费都省下了。

  苏老先生以为刘远要为天下读书人做一点事,赔本经营,他实在没想到,刘远己经把活字印刷弄出来了,不用到处高价搜购黄杨木,也不用请手工精湛的雕刻师傅,只要一些不用钱就能挖到的胶泥就行,造纸术汉代己经出现,到唐代己经很发达了,几文钱就能买一大捆,墨汁普通的就好,费不了几个钱,一册书的成本十文都不到,卖五十文、一百文,那是几十倍的利润啊。

  再说了,谁说一部书只印一册的,我可以分开来印,来个上、中、下三册,要不然,来个几十册,这利润不就上来了吧?

  一条有名又有利的康庄大道啊,刘远面上一片“大义凛然”,内心都乐开花了,仿佛看到自己的一只手,己经伸进了一座金山。。。。。。。。

  088宅子闹鬼

  看到苏大院长的兴致很不错,刘远又趁机给了他一点建议,不外乎是注释时内容要简洁、拉拢一点名家巨匠帮自己粉色什么的,听得苏老头频频点头。

  那看着刘远的目光,真是越看越是满意,估计有女儿的话,马上就许配给他了。

  又聊了一会,刘这才告辞离开,反正这事又不是一时半刻能搞好的,这才刚刚起步,到时还得再三敲定才行,日子还长着呢,再说还得回去培训那三个小家伙。

  苏长风本来想留刘远吃饭的,不过刘远以有事推辞了,这让他多少有点遗憾,他还有很多想法想跟刘远交流呢。

  “老爷,什么事这么高兴?”一个老奴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对苏长风说。

  “哦,没什么,怎么,老方,有事?”

  “老爷,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是时候去甲班授课啦。”

  这是他的家奴,从小就是玩伴,长大后就是书僮、跟班,再到现在的管家,所以说话没那么多的顾忌。

  什么?授课?

  苏大院长摆摆手说:“你去安排一下,让他们~~~对,让他们把我昨天所讲的课全部抄二遍,明天我检查。”

  一想到自己能作书立传,青史留名,苏大院长现在还心情澎湃,哪有什么心思去授课呢,现在好像时光倒流二十年一年,一腔子的热血沸腾呢。

  “是,老爷~~”

  。。。。。。。。

  自从那个活字印刷弄出来后,刘远的生活就忙开了,早上起来,就打造那些订造的高级饰,吃完饭后就培训阿忠他们三个,顺便做点饰供应柜台,除此之外,不时去陈家窑看看老古师傅造字的进展,要不就造访一下苏大院长,看看他的注释,不时给出一点“合适”的建议,生活中忙中有序,倒也过得非常充实。

  不知不觉,时间过了一个星期。

  今天刘远算是忙里偷闲,刘远指点了一下三个小家伙,就在后堂给小娘说笑话。

  工作再忙,美人怎么也不能忽略的,有空多培养一下感情什么的,这个很有必要。

  “师兄,你说要开那么多的金店,搞什么连锁,会不会太贪心了?”小娘听完刘远的宏图大计后,怎么都有一种不相信的感觉。

  现在的生活对小娘来说,简直天天都像在做梦一样,吃好、睡好,师兄对自个好,睡到天然醒,数银子数到手抽筋,这样的日子,对小娘来说,简直就是太幸福、太满足了,可就是这样,师兄刘远还天天说自己有多惨。。。。。。

  “有吗?我不觉得啊,现在还不够啊,得努力。”刘远笑呵呵地应道。

  “师兄,不是说知足常乐吗?这样你还不满意,难道你还想当驸马不成?”小娘白了刘远一眼,又好气又好笑对对刘远说。

  刘远笑嘻嘻地说:“做驸马倒没想过,一来麻烦大,第二就是规矩多,还不如做一个快乐的富家翁呢,至于说贪心,我所那不叫贪心,这叫**,人要有足够的**,才能驱使自己去奋斗,不过一说起这个,不如我说个笑话给你听吧。”

  小娘不过是一个小女子,祈求的是安居乐业就好,说什么时候宏图大业,对她来说的确是过份了,这个丫头,虽说是商人的女儿,地位不高,但也是自小就在“温室”培养起来的“花朵”,天生的贤妻良母型,在刘远的眼中,她就像一张白纸那么纯洁。

  有时知道的越多,反而越要操心,简简单单、平平淡淡也是一种幸福。

  既然上天安排我来守护你,那就让你就这样开开心心地下去吧~~所有的事,都由我来扛。

  “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听师兄讲笑话的了。”小娘一听,好像馋嘴的孩子有糖果吃一样,高兴得直拍掌,不过小脸一红,赶忙补充道:

  “大白天的,不许你说那羞人的笑话。”

  刘远经常在没人的时候,给小娘说一些荤段子,后世来的嘛,那年头,肚子里没点这些存货,你都不敢意思出去混,不光男的说,连女同志大敢讲,一来二去,刘远肚子里就有不少存货,每次都弄得她面红耳赤,偏偏听了还想听,就像中毒了一样。

  “行,听好了,真是笑话。”

  “嗯~”

  “咳~”刘远干咳了一下,然后就开始说了:“有一个土财主,生前也做了不少好事,死后见阎罗王时,阎罗王就问他,你想投胎到什么样的人家,他一听,高兴地说,大人,我的要求很简单,随便有一间大宫殿、二万顷良田、三十个妻室、四十个妾侍、五子登科、六畜兴旺、七层宝塔镶金珠、八仙贺寿到家中、九十岁再得贵子、一百岁再做新郎哥,千年不老,万寿无疆,仅此而己”

  “阎罗王大吃一惊,忙问道,难道,人间还有这样的人家,土财主连说,应该有的,应该有的,阎罗王马上说,那好,你来坐我的位置,我去股胎。”

  “哈哈~~师兄,那个财主太逗了,哈哈~~还说不贪心呢。”小娘的笑点不高,再加上刘远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来描述,说得活龙活现的,小娘一下子就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不过美女就是美女,笑得花枝招展的,不过就是笑,也是轻掩着嘴巴,笑不露齿,很有仪态。

  小娘笑着笑着,不过很快面色一红,马上就坐正闭口,不再笑了,小脸都微微有点涨红,很简单,不知什么时候,金玉世家的管家赵安静静站在一旁候着。

  当着一个下人笑成这样,真不像一个主子,小娘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了。

  “赵老,说吧,有什么事?”刘远有点郁闷地说。

  刚刚和小娘聊得开心,他就进来了,还不是扫兴吗?

  其实刘远刚开始说故事他就进来了,不过刘远示意他别打断,先在一旁候着,等自己说完再说,现在小娘发现了,也不好再说什么,直接问他有什么事。

  如果不是重要的事,他也不会这个时候进来打扰自己的。

  “啊~~好的。”赵安楞了一下神,忙应道,不过心里暗暗责怪自己太粗心。

  不过少爷说的那个笑话还真有趣,自己一时间都听入迷了。

  “少爷,有两件事要汇报给你,一件是有人给你送了一包银子,说是一位姓崔的姑娘托他转交的,三十五两上好的银子,不过少爷还没发话,小的不敢收,就让他在门房里候着,对了,这里还有一封信是给少爷的。”

  姓崔的姑娘?银子?

  刘远心里一动,接过信,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了一行清秀飘逸的小字:一千五百两银子,现还三十五两,尚欠一千四百六十五两。

  没有称呼,也没有署名,不过刘远早就猜到这是崔梦瑶给自己的分期还款。

  嘻,还行,挺有信用的,老实说,无凭无证、再加上她身世显赫,她要是不还,自己还真的拿她没办法,这块玉不错,不过实在当不了一千五百两啊。

  刘远下意识摸了一下挂在胸前的那块玉佩,嗯,挺好,一直好好地挂在脖子上,回来的时候怕丢,就一直戴在身上,戴了一个月,还习惯了,刘远也没有拿下来。

  “嗯,这事我知道了,一会你把银子收下,给他打个收据就行了,还有一件事是什么?”

  “是,少爷!”赵安毕恭毕敬应了一声,接着又说道:“少爷,你要找的房子找到了。”

  刘远面色一喜,急忙问道:“找到了?快说说,是怎么样的?”

  天天憋在这里,刘远可是天天都想住大房子,这些天也没少催赵安出去打探,做中介的牙子也找了不少,现在听到有消息

  ,自然是十分高兴。

  “挺好的,就在瘦西湖的边上,依山傍水,一出门,就可以看到瘦西湖最美的景色,位置好,闹中带静,请高人设计,大宅子就建在园林当中,后面除了有个大花园外,还有一大片空地圈起来,准备跑马用的,除此之外,大宅子所用的材料也是非常上乘,别的不说,家具是檀木所制,那大堂前,还有几根十分罕有的金丝楠木作的大柱子,非常气派,我打听过了,这宅子的主人是朝中一个二品大员,刚建起来,还没住过人,可以说是全新,据说造价花费了过万两的银子,现在售价仅要八千两,可以说非常实惠,不过~~~”

  赵安说一句,刘远的眼睛就光一分,说到后面,都流口水了。

  “造价过万两银子的府第,没住过人的,只售几千两?”刘远吃惊地说:“不过,不过什么?赵老,你照直说,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条件?”

  赵安吞吞吐吐地说:“那个~~少爷,特殊的条件倒没有,这事我打听清楚了,卖得这么便宜,那是因为~~因为那宅子闹鬼?”

  啥?闹鬼?

  089祸害来了

  “闹鬼?”刘远吃了一惊,连忙问道:“赵老,你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是这样的,少爷,这宅子在建造之初,有个工匠被砖头砸破了头,私下都说这宅子的风水不是很好的了,那临时的厨房还差点走火,差点烧了起来,等到建好后,那位二品大人选了一个好日子,准备搬进来入住,就让下人先把家具什物的先搬进来,那些东西一搬进大厅,没想到,这就出事了。。。”赵安心有余悸的说道。

  刘远有点不耐烦地说:“出事?出什么事,别吞吞吐吐的。”

  “是,少爷,就在那下人把东西搬到大厅时,突然之间,放在家具最上面的那口小铜钟自己响了起来,不敲自鸣,一下子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大跳,听说那钟来历不凡,是当年铸白马寺那口大铜钟时剩下的物料,再请高人打造而成,经过高僧开光,几经转手到了那位二品大员家的老太太手上,那位老太太是一个信徒,天天焚香祈祷,出了这事,大伙都说那可是通灵之物,现在那小铜钟不敲自鸣,那是通灵之物示警,这里有不干净的东西。”

  “于是,以前这里有人被砸伤、厨房走火等不顺利的事被重新提起,还有人说以前有人掉湖,捞起来时死得很难看,尸体就是埋在这附近的,这是鬼灵作祟什么的,众说纷坛,最后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发话了,说这里不宜住人,除非请高人作法把不干净的东西赶跑,有些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老太太的授意下,高僧吟过佛经、道士作过法事、什么山人、半仙、驱鬼世家什么轮番上阵,结果一点也没用,那个通灵之物还是经常不敲自鸣。”

  “这样一来,大家真的怕了,老太太也不愿在这里住下,怕折了自己的寿,就带人走了,这不,造价过万两银子的大宅子,八千里银子就可以买到了。”

  铜钟不敲自鸣?

  刘远心里一个激灵,心里泛起了心思,不过还是面没表情,撇撇嘴说:“八千两,你以为为是八百两啊,就是扬州,能买得起的也没几个,他说造价过万两就过万两啊,我猜那是故意抬高价钱,那宅子不能住人了,又不想亏,想讹人。”

  赵安摇摇头说:“那倒不会,少爷,这事我也听说过了,很多人看过那房子,都说值,那材料、那手工,都是一等一的好,家具什物用的又是上等的材料,像园林里的奇花异草,那是从很远的地方采买用船运回来的,最厉害就是大堂前那几根金丝楠木,好东西啊,对着阳光一看,就可以看到一根根的金丝,耀得人的眼睛都花了,据说一根没几百两银子都拿不下来。”

  “这么厉害啊”刘远搓搓手说:“那你说,我们还能不能压点价什么的,八千两也忒贵了一点~~”

  “这事我看没谱,也有人想压价什么的,那二品大员说了,不做也做了,最少八千两,再降的话,他宁愿留在手里捂着算了~~~啊,少爷,你不会。。。。。想打它的主意吧?”赵安吃惊地问道。

  刘远也不否认,点点头说:“嗯,有点意思,怎么,这事不是你告诉我的吗?怎么,你告诉我,你不想我买那宅子?”

  赵安哭笑不得地说:“少爷,我告诉你这消息,其实想跟你说,瘦西湖旁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