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一个可以一鸣惊人的大舞台啊,那些才子都低头着,在酝酿着,在酝酿着~~~~
“哈哈,有了。”偌静的大厅突然响起一句,大家扭头一看,脸色稍变。
是徐鸿济,这个号称“九斗”的狂人,北方的才子之首的风流人物,果然是才思敏捷,半盏茶的功夫,那新词就想好了,看他一脸自信的样子,看得作得不错。
只见徐鸿济走到文房四宝前,拿起一枝狼毫就龙飞凤舞起来,那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的样子洒脱极了。
很快,徐鸿济把笔一掷,“唰”的一声把纸扇打开,轻轻扇着那些还没干透的墨汁。
“好,好,徐大才子率先完成,就让我们拜读大下你的大作吧。”苏老先生站起来笑着对徐鸿济说道。
没想到,徐鸿济却把写好的新词折了起来摇摇头拒绝说:“不,不,不,客随主便,但客不能代替主,还是让扬州的才子先来,我怕会影响众位仁兄的思路。”
“这个~~~也好,就那等一会,再欣赏徐大才子的佳作了。”苏老先生楞了一下,马上又笑着说。
崔刺史站了起来,给大家鼓起说:“我们的客人己经作好了,我扬州的才子,也得抓紧啊,莫让客人见笑了。”
众才子低声应了,不过眼里都有了怒火。
这话说得好听,说什么客不能抢主的风头、影响思路什么的,他的潜台词是:你们写得太慢了,估计质量也不好,我的一读出,你们还好意思再交上父的拙作吗?
的确,听到一篇比自己好太多佳作,作得不好的,的确也拿不出手,苏老先生估计也知道这个徐鸿济的才学,于是变相地忍让,不再坚持。
苏老先生能忍,可是作为扬言的父母官崔刺史却不能忍,站起来给扬州的才子打气,要是对方一人,力压扬州这么多人,那脸都丢到姥姥家了。
幸好,扬州还有不少饱学之士,徐鸿济嚣张不到一刻钟,一个扬州的才子走到摆放着文房四宝的文案上,唰刷写完,一恭恭敬敬送到苏老先生面前:“学生己作完,请诸位前辈点评。”
“嗯,是子豪啊,不错不错,你是我扬州第一个完成的。”苏老先生高兴地接了过来,对他不免嘉奖二句。
第一个交卷的人叫林子豪,在扬州年轻一代的中也算是个中翘楚。
苏老先生纸摊开,开始看了看林子豪作的词,看完后,半眯着眼,轻轻点一下头,转手把他递给一旁的崔刺史。
“不错不错,还算上乘之作,司马,你看看。”
林子豪新作的词接下几个评委都感到不错,最后苏老先生一点头,那老管家就拿着那份新作去船尾大声诵读了。
“铛~~~”
挂在船尾铜锣一敲,整个瘦西湖的人都知道,有佳作出现,不少人都静下来,竖起耳朵倾听,不少一直关闭的船窗也打开了来,从里面探出一个个年轻女子的脑袋,准备听听是哪位才子有大作现世。
苏老先生的管家对这方面很有经验,敲完锣,干咳一下,接着声音洪亮地大声说道:“下面念的是林子豪才子新的沁园春”
“有意思,今年命题的是沁园春。”
“是啊,老词牌了。”
“很多人都做过了啊。”
“就是越熟悉,反而越难,有些是经典,很难超越的,看惟简单,其实很有难道的。”
“对,对~~~”
外面游船上、岸上围观的议论纷纷,都在小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而这时,老管家那洪亮的声音在整个瘦西湖传播开来:
“径竹扶疏,直上青霄,玉立万竿。似冰壶潇洒,虚心直节,清标贞干,风月无边。清荫盈庭,细香满座,凡款公门皆七贤。称觞旦,与松梅并祝,辞表南山。绵延。龙种儿孙。列砌森庭栖凤鸾。况节楼辟命,管城草檄,计台琐试,玉笋联班。盛事重重,荐腾楛茧,渡蚁阴功须状元。燕山乐,又使符踵至,趣赴淇园。”
一词诵完,四岸皆静。
清新隽永、意境深远,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惹人深思。
“好~~”
“好一首沁园春,受教了。”
“林子豪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名,不愧是我扬州之才俊。”
“快点,记下来了没有?记下来了马上拿给妙玉姑娘,我们花满楼的词也得换一下了。”
。。。。。。。
半响,叫好声连声一片,掌声也响了起来,就是在船楼上,一众相好的才子也纷纷给林子豪祝贺,林子豪虽然面有得色,不过倒也一一应了,还挑衅的望了那个徐鸿济一眼。
可是徐鸿济装着没看到,还是悠然自得的品着茶。
有人先行完成,并得到在场评审的认同,广而告之,不少人都有了紧迫感,一个个闻着目、摇着头,好像这样能把好词摇出来一样。
很快,不断有人走向文案,开始把自己思索好的词写出来,然后一一交到以苏老先生为首的评审团手中品评。
“唐新,你的词稍欠点火候,以后多锻练一下。”
“这词作点工整,不过缺点新意,小小年纪老态龙钟,没点朝气,去、重作。”
“你的词有进步,不过还不够优秀。”
“咦,陆小风,这词是你写的,不错不错,也是一篇上乘之作,崔兄,你看怎么样?”
“嗯,好,可以诵读,赵老弟,你的意见。”崔刺史扭头把陆小风的词递了过去。
赵司马看了,也摸着胡子,连连点头:“大人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意见一统一,船尾那面铜锣很快就响了起来,随即,老管家那洪亮的声音再一次在瘦西湖中传播:
“衮绣堂前,福星开度,寿星入垣。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辅,绍兴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钧衡,出分藩屏,托住东南半壁天。年来好,甚烽消万里,尘静三边。紫宸几度传宣。刚不肯归班押讲筵。纵云台勋业,已登盟府,金城筹策,犹念中原。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王韩去,愿齐休社稷,於万斯年。”
037横刀立马
能被邀请到这船楼上参上诗会的,都是饱学之士,随时时间的消逝,越来越来的人把作好的新词交给一众评审品评。
其中也不乏有上乘之作,那老管家都大声诵读了四五回了,每次有人想代劳,老管家都死活不肯,外面这么多人就为了倾听自己的一把声音,这待遇,对他来说一年只有一次呢。
“刘兄,怎么,还没下笔?”秦朗拿着自己写的新词走回自己的位置。
很明显,他的填的词不够上乘,没有享受当众诵读的资格,不过他的面色还行。
刘远笑了笑说:“还在酝酿,在酝酿之中,对了,秦兄,你的新词~~~~”
“崔大人的评价是中上,算不得上乘,不过比去年进步多了,呵呵。”
得到刺史大人的鼓励,闻言还记得自己的名字,难怪秦朗心情不错了。
官和商,自古以来,都有一种割不断、斩还乱的关系,身为大盐商的儿子,官员不掂记着你才怪了,有什么好高兴的,
不过看到他这么高兴,刘远也不打击他,对于作词什么的,刘远不急。
那些虚名自己来说可有可无,反正宣传金玉世家的目的己达到,顺便还收获了一个“大人情”,刘远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而在坐在首席的崔雄、崔刺史扭头对徐鸿济说:“徐才子,现在欣赏了这么多扬州的作品,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欣赏您的大作呢?”
崔刺史一直掂记着这事,刚开始时信心不足,随着越来越多优秀作品的展示,到现在为止,大约一半的人提交了作品,都有五篇可作诵读的素材,崔刺史的底气足了起来,就开始对徐鸿济发难了。
主要是自称九斗才子,再加上一直很嚣张,性格内敛的崔难,心里最看不惯这种人。
徐鸿济一看时机也差不多了,他知道眼前的这位刺史大人对自己狂有点不喜欢,听到他这样说,把一早折好的新词献上:“几位前辈,请点评一下拙作。”
大道无名,大音希声,大器晚成。笑迷人管见,不言便了,似钻冰取火,纽石为绳。使尽精神,虚劳神用,缘木求鱼甚日烹。愚痴辈,磨砖作镜,怎睹光明。何须百计经营。守朴朴淳淳绝爱憎。澄虚心实腹,谷神不死,深根固蒂,久视长生。湛湛澄澄,先天先地,一火寥寥混杳冥。希夷理,这一轮皎月,无缺无盈。
只看了前三句,崔刺史的脸马上就变色了。
大道无名,大音希声,大器晚成,三句话,十二个字,却折射出无穷的哲理,整首新词有如黄钟大吕,句句敲在心坎上,引人发省、深思,文笔老练、开局庞大、意境深远,绝对是一首上上之作。
别的不说,光是前三句,就完爆前面所有新词了。
难怪,这个徐鸿济这么自信,说的话那么嚣张,原来还真有真才实学的,这样说来,刚才他没有第一个出示自己的所作的新词,还真的的很给在场的面子了。
就这顶尖的佳作一出,那就是一颗闪闪发亮的钻石,别人都是烂石头了,有钻石在这里,谁还好意思把石头摆出来呢。
苏老先生、赵司马还有另一个段姓大文豪一看,他们脸色也变了。
崔刺史一摊开的时候,他们也从后面一起观看了。
好词!好词啊,难怪在才子辈出的北方,他能稳居才子之首,也难怪七步成诗的曹植被人称为“才高八斗”,他敢自称“才高九斗。”
这就是他嚣张的本钱啊。
“几位前辈,不知晚生所作的小词,还能入法眼?”徐鸿济“谦虚”的问道。
几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苏老先生公证地说:“徐大才子真是大才,不愧为北方士子之首,这一首沁园春,有如黄钟大吕,真是字字珠矶,连我等,也自拂不如啊。”
赵司怀点也点点头说:“九斗才子,果然是名不虚传。”
“徐公子大才,佩服、佩服~~~”最后加崔刺史,也忍不住赞了一句。
崔雄叩心自问,就是自己,也写不出这样精妙的诗词,虽然有点看不习惯他的为人,但对他的文采带是十分推祟。
“过奖了,过奖了,只时一时涂鸦之作。”难得徐鸿济谦虚了一句。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这是得意的成份多过谦虚。
“来,老吕,把徐公子的大作连诵读三遍,让我扬州的才子佳人好好领略一下徐公子的文采。”苏老先生把自己的老管家招来后,特地叮嘱了一遍。
“是,老爷,我现在就去。”老管家拿过新词,快步又去敲锣。
“铛”的一声锣响,四周一下子又静了下来,因为在场的人都知道,又有佳作面世了。
老管家开始大声地介绍道:“这是来自北方徐鸿济才子的新作,请大家用心倾听”,说完,就用更大的声音诵读了起来:
“大道无名,大音希声,大器晚成。
笑迷人管见,不言便了,似钻冰取火,纽石为绳。使尽精神,虚劳神用,缘木求鱼甚日烹。
愚痴辈,磨砖作镜,怎睹光明。何须百计经营。守朴朴淳淳绝爱憎。澄虚心实腹,谷神不死,深根固蒂,久视长生。
湛湛澄澄,先天先地,一*寥寥混杳冥。希夷理,这一轮皎月,无缺无盈。”
这老管家也是一个名文人,一看这词,马上激动了,读起来格外卖力,诵读得抑扬顿挫,掷地有声。
通火通明、游船如梭、人头拥拥的瘦西湖,一时间一片寂静,事实上,当老管家念前三名的时候,嘈杂声一下子都没有了,不光外面的游船、游人,连船楼上的才子,一个个也瞪大眼睛,一脸震惊的表情。
刚才读的,都是上乘之作,可是和这徐才子的新作相比,一下子就相形见挫,那是甩了九条街的水平。
那是压倒性的优势,根本没得好比。
过了好一会,潮水般的掌声响起,经久不息,间中还有震天响叫好声还有女子的尖叫声,声音之在,好像想把游船都掀翻一般。
“铛~~”的一声,又是一声锣响。
“咦,这么多佳作?”
“是啊,这锣声有点密了吧”
“今晚真是惊喜啊,这么多佳作现世,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众小声地议论道。
老管家又卖力地诵唱了起来:“大道无名,大音希声,大器晚成。。。。。。。。”
这时众人才醒悟,原来组织者怕有的人没听清楚,或者说这词填得太好,特地叫人再多读几遍,这在诗会里,是一个极高的荣誉。
不过这词,的确值得再三诵读。
当诵读到第二遍的时候,珠帘里突然响起了清脆、悦耳的琴音,号称琴绝扬淮的三娘,只是听了一遍就把词完美地溶入词牌中,只听到她一边弹一边轻声地唱了起来,那声音,琴音清幽、声音婉转,两者相得益彰,有如天籁之音,众人都产生一种: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
徐鸿济隔着珠帘盯着杜三娘,嘴边流露出一种胜利者的微笑。
而下面的刘远,心里暗暗吃惊。
这首词刘远无意看过的,因为作得的确很好,不过后世收录的时候,注明作者是无名氏,不知道哪个是作者,现在从徐鸿济的手下见证到这词的现世,心中不由吃惊不己。
不过想想也没什么不可能,这个徐鸿济持才傲物,对哪个也不屑一顾,连坐着的四品大员崔雄,扬州刺史、清河崔氏的后人也没什么好脸色,现在的唐朝,还是士族的天下,他那种个性,估计得罪当权者,死得很惨也没什么不可能。
低调才是王道啊。
铜锣响了三通,老管家也一口气念了三遍,每念一遍,都会得到潮水般的掌声,不少原来停得稍远的游船,也慢慢靠近了许多。
“徐公子,我是扬州城西张府的管家,我们家小姐邀你过来饮酒赏月。”
“徐公子,花满楼的月仙姑娘邀秉烛夜谈,万望你能赏个脸。”
“城南刘侍郎千金刘春嫒小姐有请徐公子赏脸,一起湖中泛舟”
“春月楼无双姑娘扫寤相迎,不知徐公子是否襄王有心”
。。。。。。
徐鸿济才高八斗,力压群雄,一时引了不少名妓、千金、小姐争先恐后地抛出橄榄枝,把扬州的一干才子的眼都妒忌红了。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如同一泓肥水,都要流到外人田了。
“徐公子大才,我扬州才子,可有新作呈上?”眼看那徐鸿济的新词己经作出很久,可是剩下那一半,到现在为止,还没一个人上交诗作,苏老先生站起来大声地问首。
有可能,是一些慢热的才子还没想好,但在场的几个评审心里都清楚,有很人因为所作的水平远远比不上徐鸿济的,宁愿不交,也不愿交上去丢人现世,当场献丑了。
面对苏老先生的发问,大家噤若寒蝉,苏老先生的目光看到哪里,那些才子一个个都低下头,不敢与他正视。
技不如人,心中有愧啊。
“怎么,才子辈出的扬州,怎么作首词都那么磨叽的,是不是,那些有才学的有事没来?”徐鸿济一脸得色的嚷嚷道。
这是他最喜欢的看到的场面,以一人之力,把一地所谓的才子压得抬不起头,一个个在他面前俯首称臣,让他有一种王者君临天下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有一种病态的向往。
在场平时自视甚高扬州才子,一个个简直就是怒气填胸却又无何奈何地憋着,什么好的有事没来,他的潜台词不就是在场的都不是好的吗?
可惜好的作不出,现在拿出差的,更是惹他发笑而己,没有把握胜过他或不相伯仲的,都不敢拿出手了。
眼看着整个扬州的才子被徐鸿济打压得抬不起头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有了,我来!”
众人闻言一喜,扭头一看,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一脸自信的站了出来,在最重要的时刻,有人横刀立马站了出来。
是刘远!
038三娘相邀
刘远站了起来,毫不犹豫地直奔文案。
这时船上的才子面色各异,有的高兴,因为终于有人回应了,也有人表示担心,因为刘远只是一个商贾,胸中有多少才学,还真的没底,那两个对子,说不定是无意中得到,说不定还是高价让人代笔的呢。
苏老先生和崔刺史等人目光有点期待,而徐鸿济的目光则有点玩味。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刘远的身上。
刘远本想低调一下,做点广告宣传、再白吃白喝一顿,然后施施然离开的,不过那个徐鸿济实在太讨厌了,羸尽了风头,还说那么风凉的话,大有以一人之力撬起整个扬州。
“叔叔”可忍,“婶婶”也不能忍了,刘远一气之下,挺身而出。
不就是沁园春吗?刘远最不怕就是这个,想当年,在学校的课本里,就收录了咱主席那首旷古铄金的沁园春。雪,当年老师讲课的时还说了一个传闻:据说当年咱主席赴重庆谈判,柳亚子以一首《沁园春》相赠,咱主席就回了那首《沁园春。雪》,登在重庆的《X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敌党深受刺激,发动其旗下的文人高才也想做一篇来抗衡以鼓士气,结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作出对不分伯仲的词,最夸张的是,好像还请到外国的计算机来分析,评分极高,就大气还有意境来说,也是前无故人,后无来者的佳作。
当然,怎么评分的,有什么标准,刘远并不知道,不过这个故事让刘过对主席那首沁园春非常感兴趣,直到现在,刘远也记忆犹新。
在众人的好奇的目光中,只见刘远下笔好龙走游蛇,写得非常快,不过写到后面的时候,下笔慢了点,好像犹豫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挥笔书写了起来。
写好后,刘远用嘴吹了吹,然后拿着写好的沁园春,双手奉到苏老先生面前。
“小子不才,刚刚作好,请苏老点评一下。”
“好、好~~”
苏老先生接过来,连夸了二个好。
写得不好,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不过迎难而上,敢于亮剑,这也是一种态度,最起码,让几个评审不至于冷场。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打开刘远献上的那词,苏老先生忍不住轻声吟读了起来:“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读着读着,苏老先生越来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高,崔刺史、赵司马还有附近才子,一个个闻言,不是伸长脖子就是站在后面,一切欣赏这个名不惊人、商贾出身的大作。
而坐在首席的徐鸿济,看到读出自己也认为是得意之作还有人敢继续作词,而这个人,恰好是出了两条件连号称对子之霸的自己都对不上的绝对,心里暗暗有点吃惊,不过看到刘远写到后面有些犹豫的时候,他心里己经开始有点无视了。
写诗词作文章,讲求的是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讲求行云流水,刘远刚开始写得很顺,写到了后面,停顿了一下,明显是思路出了问题。
没想到,这个在他心里没什么威胁的人,竟然写出那么精妙的词。
一向淡定自若,信心满满的徐鸿济,脸上也开始变色了。
“**,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文帝曹相,稍逊风骚。
一代人杰,武圣关羽,只识拍马舞大刀。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啪!”苏老先生猛拍一下桌子,一下子站了起来,大听一声:“好!好!好!”
激动之下,一边说了三个好。
崔刺史喃喃地说说道:“**,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好句,好句,一言道尽天下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赵司马抚掌称绝:“这是何等胸襟和气概,想不到,想不到,小小年纪,竟然有这样气概,了不得,了不得。”
“这个~~太厉害了吧。”
“是啊,刚才我以为徐才子的己经很难超越的了,没想到,转眼又出这首不相伯仲的上乘佳作。”
“错了,错了,我觉得,这首还在刚才那首之上。”
“对对,我也这样觉,那种缈视天地的气势,真让我等汗颜。”
“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保等的豪情满怀,光是这一句,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
苏老先生刚开始小声,诵到后面,越来越大声,那声音大到船上的人都可以听到,一下子把众人都给震住了。
这是何等的豪气、这是何等的文采,这首词,给众人描绘了一幅无比壮阔绚丽的北国风光,那种豪气,把以前那些描绘北国风光的诗词全部压了下去,千里冰封,连大河的水也被冰封住,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和天公一比。
敢拿千古一帝秦始皇、开疆拓土的汉武帝、结束长达二百八十六年内乱的隋文帝、一代奸雄、武圣关羽这些人来做衬托,来显示当今的大唐盛世,这样的气概,简直就是前所未有。
这比曹操的短歌行还多出许多豪迈。
坐在一旁的徐鸿济,听完后终于脸色变了,眼里尽是震惊之色。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两首诗一对比,高低立现。
“刘公子大才,三娘刚才还看轻你了,请恕奴家浅薄,如有机会,三娘愿为刘公子单独抚上此曲,以示敬重。”珠帘后面,幽幽响起了杜三娘真致的声音。
“哗~~~”
整时,船上的才子一片哗然,一个个妒忌地看着刘远,那眼睛都红了,连刺长大人也不例外,看刘远的眼睛也有点异样。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为色艺双绝、艳压扬淮的杜三娘,虽说她从不参加那些花魁的评比,但她绝对是众人的心目中“无冕之王”,那些什么名妓、才女都成了“黑木耳”,她还是卖艺不卖身清倌人,清白之躯呢,哪个男的不向往。
刚才徐鸿济那首词,杜三娘只是赞美,当场抚琴唱了出来,并没有邀请,现在公然对刘远发出邀请,这可是做入幕之宾待遇啊,虽说不一定能一亲芳泽,可是谈得愉快、哄得她开心,也不是没有机会啊。
“你敢答应,我马上捏死你。”一旁的秦朗红着眼睛看着刘远,一副仇深似海的样子。
面对美女的邀请,刘远瞄了秦朗一眼,笑着说:“能听杜姑娘的弹琴,那是最美妙的一件事,我想邀上秦朗兄弟一起倾听,可以吗?”
“~~~~那,三娘随时恭候两位公子的大驾。”不知是不是刚刚收了秦朗那件黄金饰物,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只是犹豫了一下,杜三娘还是欣然点头同意了。
“兄弟,不,你是我大哥,要是小弟是女的,马上对你以身相许了。”听三娘答允,秦朗一下拉着刘远的手肉麻地说。
“滚,别拉手拉脚的,我可以男的兴趣。”刘远连忙把他推开。
而坐首席的崔刺史,拿着刘远新作的沁园春又欣赏了一回,扭头一脸“真诚”地对徐鸿济说:“徐才子,你才华横溢,你来~~~点评一下?”
崔刺史心情一片大好,刚才的郁闷一扫而光,扬州的才子争气,他的面上也有光。
“刘兄这词,构思独特、波澜壮阔,那种豪迈绚丽,徐某所作的差上不止一筹了,甘拜下风,刚才晚生出言不逊,小看了扬州的才俊,在这里给各位陪个不是。”徐鸿济有点不好意思给众人赔了个礼。
输就是输,羸就是羸,羸的时候春风得意,输的时候也干脆利落,一时间,在场的人的对他的好感提升了不少。
而一旁的刘远,心里则是暗暗庆幸:还是咱主席威武啊,不光仗打得好,驱除外敌、解放华夏,连作词也作得这风骚,连自己来到这里也沾了他的光,不过最庆幸的自己及时改改。
本来是: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不过现在是李唐天下,做臣子的哪有资格评论皇上呢,那可是杀头的,然后像宋祖、成吉思汗这些还没出世呢,真写出来,都不知怎么解释了。
好像刘远灵机一动,用文帝曹相、关公这些来替代,这就是快写完的时候犹豫的原因。
幸好,那效果还是挺不错的。
039平生大敌
“来,把这词拿去诵读,大声点,给我读五次。”崔刺史心情大好,亲自把老管家招过来叮嘱道。
刚才徐鸿济的是三次,这次刘远的比他还要优秀,又是扬州人,少不得要比他多诵二次。
无形中压他一头,打压一下他的锐气。
“是,大人,小的马上就去。”
苏老先生的老管家一脸兴奋的接过了这个任务,对他来说,一首能哙炙人口的好词经自己的口中传播,对自己来说,绝对是天大的一件乐事。
很快,外面的铜锣响了一通,接着,老管家洪亮的声音瘦西湖响起: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文帝曹相,稍逊风骚。
一代人杰,武圣关羽,只识拍马舞大刀。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词诵读完毕,四周陷进死一般的沉默,过了许久,掌声雷动,叫好声一遍,那巨大的声浪,好像想在瘦西湖掀起巨浪一般,刚才不少叫嚷着和徐鸿济认识的那些大家闺秀、千金小姐、青楼名妓什么的,现在都改口要刘远了。
有的生怕刘远听不到,还让人把船弄造船楼,又是羞涩、又是大胆的叫道。
饱暧思淫,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大唐现在可以说是国富民强,生意富足,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喝花酒、夜宿青楼这些不仅不是羞事,反正是得意的谈资,风气很开放,连大唐的女子,也是出奇的大胆。
就差弹上一曲“凤求凰”了。
老管家大声地诵读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都获得铺天盖地的掌声和叫好声,诵读到第三遍的时候,己经有人跟着他一起大声诵读着这华丽的篇章,读到第五遍时,整个瘦西湖的的人,都跟着齐声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声音响彻云霄,十里可闻,而刘远才名,也随着这声音,响彻了整个扬州城。
这才是真正的名动扬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