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再寒,地再冻,也不能阻止那爽朗的笑声还有冲天的豪情。

  刘远的酒量浅,因为还没上战场,就捞了一个大功,一起同来的长孙冲还有程怀亮说是不羡慕妨忌,那绝对是假的,于是两人“公报私仇”,左一杯、右一盏,硬是把刘远灌得醉倒在雪地里,最后私人护卫抱到马车上这才得意地笑了。

  哼哼,这战功拿得太容易了,得给他添点堵才行。

  看到三个小家伙在胡闹,甚至喝醉,候君集只是笑而不语,也不阻止,因为他知道,越接近岷州,也就离战场越近,这三个小家伙,除了程怀亮见过血,刘远和长孙冲还没上过战场,到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诅咒之地作战,候君集对此还是保留一颗谨慎之心,战场上生死未卜,就让他们上战场时好好闹上一番吧。

  谁能保证,这三个小家伙可以一个不少活着衣锦还乡呢?

  休息完毕,候君集也不敢怠慢,马上命令所有人出发,真奔岷州。

  一路上,风餐露宿,快马加鞭,置驿站而不顾,过城门而不入,等刘远醒酒后,己经到了一个隐蔽的军营。

  这是建在岷州境内一个秘密军营,建立在一个山谷当中,四面环山,终日哨兵守卫,用候君集的话来说,这就是那支依照刘远所献之计,专门为了对付吐蕃而秘密训练的新军,刘远一行下马车之时,他们正在操练着。

  “进攻”一名校尉模样之人,对着一队拿着长约一丈陌刀的士兵吼道。

  “死战!”

  “死战!”

  “死战!”

  那一队士兵一边吼着。一边斜举着陌刀,一步一步踏出,每走一步,就大吼一声,全力劈出,那震天的叫声,那整齐的步伐,好像无论眼前是什么,都会让他们无情地碾碎、踏平,那漠视一切的表情、视死哪归的眼的眼神。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第三小队,上!”

  刘远扭头望去,只在另一个角落,在靠近墙的位置,树立几十个禾草扎成的假人。随着将领一声令下,远处突然冲过一队骑兵。快到靶人时。双脚踩在马蹬上,用力夹紧马腹,空手双手,一手拿弓,一手拨箭,然后把身体扭过九十度。张弓搭箭,然后手一松,那箭就破空而出,“嗖”的一声。狠狠扎在假人身上,又快又狠,大约每四支就有一支射中假人,骑射有这命中率,己经是极为了得。

  到时敌人密密麻麻时,那是一射一个准。

  “列——阵!”

  又是一声命令,再扭头看看,只见一队骑兵,手执长矛,以三十人为队,很快就排成几列,然后又在一声令下,一起边呼叫着,一边按着队列一起冲锋,几百人如一体,煞是壮观。

  刘远心中一下子起一股难以名状之豪气,这就是大唐的百战雄兵,这就是大唐的精锐,这就是大唐的赫赫武功!

  有此雄兵,何愁吐蕃不破,四境不平。

  长孙冲忍不住说道:“真乃我大唐精锐之师,虎狼之士。”

  “厉害,一看就知训练有索了。”程怀亮也忍不住赞叹道。

  刘远忍不住问道:“候将军,这新训之军,与皇上的玄甲军相比,不知孰胜孰负?”

  从历史得知,每个朝代都有苦心经营的精锐部队,如秦朝蒙恬率领的秦军、东晋门的北府兵、隋朝的骁果军、岳家背嵬军、曹操的虎豹骑、戚继光的戚家军等等,而华夏历史上有五支令敌人闻丧胆的精锐,分别是岳家背嵬军、李世民的玄甲军、明末精锐夷丁突骑、北府兵、大秦锐士,不过只是听闻,刘远还没有亲眼目睹过,不由一脸向往地问道。

  刘远一问,长孙冲和程怀亮也是一脸祟拜地看着候君集,想听他说说玄甲军的辉煌战绩。

  众人对玄甲军向望己久,那是神话一般的精锐之士,李世民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斩俘6000余人。在决定天下归属的虎牢关之战中,窦建德率领精锐主力十余万人前来支援王世充,李世民仅用3500名玄甲精兵为前锋增援虎牢关,结果大破窦建德十余万众,窦建德仅率数百骑逃遁,随后,洛阳的王世充看到夏王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也被灭;认为无须反抗;率领文武百官投降。天下的局势完全转向了对唐军有利的一面。

  这些赫赫的战功,成为就玄甲兵战无不胜的威名,当然,玄甲军后来战力衰落,沦为装饰品,这些都是后话,历史上真正做到直到解散也未尝败绩的,只有岳飞的背嵬军军和明朝的戚家军。

  候君集摇了摇头说:“虽说这些都是军中精锐之士组成,几个教官也是从玄甲军的调来的折冲校尉,但组建时日尚短,也没经历战火洗礼,哪能和千锤百炼的玄甲军相比呢,先不说默契,光是将领就差远了,陛下的玄甲军,有丘行恭,段志玄、秦琼,尉迟敬德等名将加入,冲锋陷时,有如锋锋无比的箭头,所向披靡,这新军,呵呵,差远了。”

  刘远听得心驰神往,这些才是大唐的军魂!

  308最大爱护

  刘远终于明白;为什么候君集手中只有五千精锐;就敢直插吐蕃的心脏;看来还是有所持的;至少这次精兵;比自己想像中还要精锐;据说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招特长;不可小视。

  “候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出发?”程怀亮己经有点急不及待;好像马上就上战场杀敌立功了。

  长孙冲表态道:“对啊;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候君集摆摆手说:“再急;也要休息好;今休息一晚;养精蓄锐;明日一早出发;好了;一路辛苦;没什么事你们先去休息;好好放松一下;记住;今晚禁酒禁宵。”

  “是;将军!”

  很快;就有士兵把刘远引到一间木屋;算是暂且在这休息一晚了。

  虽说条件有点艰苦;不过刘远感到这些士兵的斗志很高;训炼时极为用心;细想一下;有传说中玄甲军的折冲校尉亲自传授经验、训练;这些士兵哪能不尽心尽力呢;皇上虽说不亲率玄甲军了;但那支雄兵还在震摄着敌人;还是所有将士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如果完成任务后;被玄甲军的将领看中;保荐进入玄甲军;马上就一步登天;那怕是当个大头兵;也是无比拉风之事。

  能不用心吧?

  刚放好行李等物;几个士兵抬来一个大木桶进来;然后注上满满一桶的热水;刘远美美地泡了一个热水澡;等到吃饭时;更是吃了一惊;饭菜送到自己房内;一个人;吃满满的八大盘;羊肉、鹿肉、香獐子等;还有煎饼、汤饺等小食;最令人深刻的;竟然还烤了一条大羊脚放在大盘子。香味四溢;烤得外焦内嫩的;看到都流口水;简直极尽奢华;估计这军营能拿得出的。己经全部拿出来了。

  吃光。吃好;上战场。

  刘远可吃不了那么多;连请带拖;想把荒狼和血刀拉进来一起吃。不过他们死活不肯;说什么身份有别;最后刘远把菜分了他们大半;自己一个人还是吃了个肚子滚圆;刘远知道。去到吐蕃;估计日子就没有那么舒坦;弄不好;吃草根啃树皮也不一定。

  一夜无语;连长孙冲也没有过来找刘远论诗谈句、下棋什么的;估计也有很多想法吧;刘远想了很多东西;想到扬州、想到长安;想起了袁富贵。想起了前世的点点滴滴;甚至想起了那久而谋面、间接改变了自己人生的便宜师兄;李方和赵元

  “刘校尉;刘校尉;起来了。”

  “什么事?”刘远糊里糊涂地醒来。听出是自己护卫荒狼的声音;连忙问道。

  荒狼在门外说:“现在己是卯时一刻;该起床准备了;镇蕃将军请你到帐内议事。”

  “好。马上就好。”

  镇蕃将军是候君集出征李二给的封号;镇蕃镇蕃。有镇压吐蕃的意思;也不知候君集找自己有什么话要说;刘远穿戴好以后;一边往候君集的住所走去;一边恶趣味地想着:一样是出征;候尚书就变成了镇蕃将军;多了一个响亮的封号;而自己还是一个小小的校尉;不过;好像封的时候;多数有个“大”字的;如平西大将军、镇南大将军什么的;但是这次出征的满打满算只有五千人;再加个“大”字就显得有点儿戏了。

  走到候军集的住所时;刚好碰上长孙冲还有程怀亮;没想到这二人也被候君集召了过来;三人相互一笑;最后一起进去。

  “属下参见将军。”

  这候君集己除去紫色官服;穿上了全副盔甲;身上的那副盔甲;应是细鳞甲的一种;一看就知不是凡品;片片细鳞上都刻有花纹;在烛光下闪着寒光;腰间也挎上了横刀;整个人散发着一股肃杀、果伐之气;眼神也变得严厉起来;只是一夜之间;候君集就完美地完成了从“文臣”变作武将的转变。

  这就是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典型例子。

  “免礼。”候君集接着拍拍手叫道:“来人;替他们穿上盔甲!”

  “是;将军。”

  随着候君集一声令下;三个士兵就捧着三套盔甲进来;二话不说;就替三人穿戴了起来;估计是懒得慢慢教他们吧。

  候君集一旁严肃地说:“战场上;一套好的盔甲;相当于你的第二生命;要保住你的小命;就要谨记;没事万万不能解开盔甲;甲不离身;刀不离手;随时要做好战斗和撤退的准备;你们这三套盔甲;是由甲坊署名匠打造的盔甲;明光铠的一种;又坚固又轻便;这是陛下对你等的厚爱;当然;为了骑马方便;裙甲短一些;不过在关节处绑以甲片防御。”

  “除了明光铠;你们还多了一件软甲;犀牛皮制成;多一层防护;在软甲里面有个小口袋;里面备有一包百年人参的切片;这是按刘校尉献计而准备;就是防止那个什么高原反应;这是保命的东西;不要忘了。”

  那三个士兵动作很快;候君集说远;他们己替三人穿戴完毕;刘远感到;那明光铠穿在身上的时候;有点沉重;而那软甲处理的不错;很柔软;很舒服;伸展一下身体;还好;行动还是挺方便;就是有点沉;估计有二十斤左右。

  “怎么样?还舒服吧?”

  刘远动了动手脚;笑着说:“还行;就是有一点沉。”

  “嗯;要是再轻便一些;那就好了。”长孙冲也附和道。

  候君集苦笑地说:“这些己是名匠特制;比正规的轻便多了;幸好防御有增无减。”

  “就是;这个盔甲太轻了;要是换成那重甲;至少要多重二倍呢;不错不错。”刘远和长孙冲感到有点沉重;但对自小练武的程怀亮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就是重骑兵的装备程怀亮也穿过;这些比轻甲还轻的;对程怀亮来说;不提一提。

  候君集挥挥手;把里面的所有侍卫全部退了下去;然后一脸严肃对三人说:“跟尔等说一件事;你们听完后一定要保密;绝不能传出去;违令者斩!”

  “是”刘远三个面色一凝;知道事关严重;连忙应了下来。

  “如果战场上出现不可预知境况;皇上特许你们必要时可以保全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皇上对你们的爱护。”候君集压低声音说。

  刘远、长孙冲还有程怀亮一听;三个都傻眼了;什么保全自己;这不允许自己投降吗?虽说两国交战;伤亡在所难免;有重要人物被俘;谁也不能预料;所以在阵前交换俘虏;也是一种常态;但是现在李二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不是说爱护;简直就是溺爱了。

  长孙冲的文人情怀一下子爆发了出来;拍着朐口说:“我长孙冲原为皇上开疆拓土;保我大唐四境之安宁;宁死不降。”

  “死战!绝不投降!”程怀亮也红着眼睛说:“我程家就没贪生怕死之人。”

  好好的张护身符;这二个家伙怎么这般不珍惜啊;他们两个都这样说了;刘远自然不能认输了;最起码昨天还立了一个大功呢;随即跟着表态道:“刘某也是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候君集高兴地点点头说:“好cc一句宁着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你们都是好样的。”不过他话风一转;淡淡地说:“有决心是好事;不过;记住我刚才的话也没错。”

  “好了;此事就到此为止;你们回去收拾东西;只需带一套换洗的衣裳即可;吃完早饭;领完干粮;领取武器战马;到校场上点兵;然后出征;时间紧急;去吧。”候君集看到三个还想争执、表态;也懒得和他们谈这个;反正皇上的意思自己也转达了;漂亮话再得再多也没用;是驴子是骡;拉出去溜溜就知道了。

  三人只好领命;对候君集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各自回自己住的地方;不过走的时候;心情都有辛重。

  309出征吐蕃

  北风洌洌;寒风卷着落雪;片片飞舞;在白雪的覆盖下;天地之地;白茫茫的一片;显得有些孤冷凄清。

  在岷州这个秘密的军营内;散发着一股肃杀的气氛;一个个士兵整齐地站在校场上;横刀挎腰、手执利器、坚甲披身;全副武装地等待着镇蕃将军候君集的检阅;刘远跟随候君集站在点将台上;看着那一列列排得整整齐齐的士兵;心里不由升起一般冲天的豪气。

  五千虎狼之士;全是行动速度的轻骑;其中有八百陌刀手;组成陌刀营;由玄甲军出来的折冲校尉亲率;需要打硬仗时下马即可组成队列;唐朝重视对马匹的培养;即是步兵作战时;也是骑马或乘车到了战场再列队;所以普通士兵的骑术也很精;陌刀手客窜一下骑兵;完全没有问题。

  刘远看了自己的装备;良马青花骢一匹;长槊一柄、长短横刀各一把、长弓胡禄各一;胡禄经过改装;由三十支箭改成能装六十支;增加了一倍;此外还有圆盾一面;为了行军隐蔽;每人还发了白色披风一件;装备可以说极为精良;不过这只是刘远的装备;他只是作为智囊的存在;受到照顾;像其它的士兵;除了像刘远那样的基本装备外;还要带一些如火石、绳索、飞爪、金创药等辅佐工具;绝大多数还要多带一匹马;上面带着一些必要的补给什么的。

  现在冰天雪地的;就是人不吃;马也不能饿着啊;谁也不知马能不能找到足够的草来吃;再说要是有马出了状况;也可以换乘;必要时;这些马就是士兵的口粮。

  候君集看着下面的五千精兵;心情也是澎湃汹涌。一直以来;虽说自己才华横溢;还是被秦琼、尉迟敬德、程咬金等名将压住;抢了自己的风头;心有不甘;却鲜有表现的机会;等了这么久。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此次突袭吐蕃;皇上给了自己足够大的发挥空间;独当一面;就是程咬金;也是替自己打掩护的份。建功立业、名扬青史就在今朝;这能不让他精神亢奋;热血沸腾吗?

  功成利就;就此一役!

  “禀将军;全军五千;实到五千;请将军训示!”一个旗牌官恭恭敬敬地向候君集汇报。

  当然。这五千只算是镇蕃军;那些私兵并不算在内;加上私兵;估计在五千一到五千二之间。

  “吐蕃只是一蛮荑之国;竟敢撸我大唐之虎威;简直就是胆大包天;除此之外;还犯我家园。杀我大唐子民;儿郎们;此仇要不要报?”候君集大声问道。

  此话中气十足;声如洪雷;就是整个校场也听得清清楚楚;站在候君集身边的刘远的耳朵差点给震聋了;这候君集。要是到了后世;就是做不了将军;也可以做一个男高音的歌唱家了;每个将军战前都喜欢作一番鼓动。调起士兵的情绪和英勇;这可是万试万灵的灵药;候君集也不例外。

  “报!”一众战士的情绪马上被调动了起来;同样大声地吼道。

  “我们此行就深入吐蕃;深入吐蕃腹地替我们的同胞报仇;你们敢不敢?”

  “敢”声音之大;响彻云霄;这股声波;就是第一次在点将台上的刘远;一时没有准备;也被震得小脸有点发白;扭着看看候君集;只见他却是一脸的享受;果然;这将军也不是人人都能当的;至少刘远现在不行。

  候君集俯视着了一眼众将士;又提高声调问道:“只以五千人杀入吐蕃;没有后勤;没有援兵;你们怕不怕?”

  “不怕;不怕”

  “要是遭遇大队敌人;那;你们怎么办?”

  众士兵毫不犹豫地一边挥动手里的武器;大声吼道:“死战!死战!死战!”

  死战;就是不计代价;在战场上拼尽最后一个人;这口号是李二创出来;效彷项羽的破斧沉舟;要求他旗下的玄甲军;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全力全意地去战斗;不轻敌、不怯阵;直到到战斗的最后一刻;强悍的玄甲军;几千人即是面对几十人;也拼尽全力;吼叫着冲上去把敌人撕成碎片;就是面对几十万敌军时;同样面不惧色;一边喊着“死战”一边拼命杀敌;如一把凿子;把敌人来回冲击。

  回想一下;虎牢关前;当仅有3500人的玄甲军;一边喊着“死战”;一边向着十几万窦建德部发动冲击时;那是何等勇气;何等的无惧无畏。

  于是;每到决胜时;一叫“死战”;那就是不死不止的战斗了。

  如魔术师一般神奇;只是几句话;候君集己经把五千战士的斗起全都挑起来了;他们一个个热血腾腾;他们一个个杀气冲天;以前他们只是一味地训练;要干什么都不知道;虽说知道要执行重要任务;但他们万万没想到;竟然是这样巨大而艰难的任务。

  但是;没有一个人害怕;也没有一个说退缩;有什么好怕的呢;脑袋掉了;也就是碗大的一个疤;何况这次是兵部尚书亲率大军;坐将士们都听说了;这肖孙家的长子;还有程将军家的驸马;也会随军出征;他们这些贵人都不怕;自己这些贱命还有什么好怕的?

  候君集看着站在校场上的士兵;满意地点点头;伸出一手;让士兵们先安静一下来;然后才开始分配任务。

  “游击将军程怀亮听令!”

  程怀亮闻言;大步走到候君集面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来大声说:“程怀亮在”

  “令你统率斥候小分队;负责打探事宜!”

  “领命!”

  程怀亮生于将门世家;对斥候并不陌生;事实上;每一个优秀的将领导;都会先是一个优秀的斥候;因为打仗讲求天时地利;战前侦察战场;那是最基本的功课;而斥候处于战场的第一线;立功容易;程怀亮知道;这是对自己的照顾;连忙一脸兴奋地领了命;眼看程怀亮拿到了差事;刘远玫长孙冲都有点妒忌。

  刘远妒忌的是;程怀亮这家伙;年纪轻轻;己是游击将军;比立下大功、还往里面贴了大把人情才弄了一个校尉的自己;拉风多了;而长孙冲则是妒忌程怀亮这么快就有立功的机会;像吐番现在陈兵于淞州;吐蕃境内青壮抽调一空;唐军是十人一火;五火一队;一队斥候就有五十人;这支精良的斥候;碰上小股的吐蕃军队;都可以一口吃下立功了。

  “折冲校尉陆广听令。候君集继继点将。

  “陆广在”

  “令你带兵八百;充为先锋;逢山开路;逢水架桥;并负责搜集粮草;不得有误!”

  先峰就是打头阵的;这个人选非常重要;除了有勇有谋;对大局的把握也非常重要;一定要有经验的人担任;陆广是从威震天下的玄甲军调来的;战斗力不用说;经验也极为丰富;有点类似后世放到地方镀金一般;是一个将才;候君集对他非常信任。

  “属于领命!”

  陆广一退下;候君集马上又下命道:“游击将军长孙冲、昭武校尉刘远听令。”

  “刘远在”

  “长孙冲在”

  “尔等二人负责统领督战队;长孙冲为队正;刘远为队副;违令者杀、后退者杀、散发谣言杀。”候君集大声喝道;是说给刘远和长孙冲听;也是说给校场上那五千新军听。

  一到战场;讲求的就铁一般的军纪;除了平时有整风队;惩罚士兵的违纪;而到了战场之上;也有督战队;让士兵断了逃跑或出工不出力的念头;通常来说;督战队都是站在战场的后方;比较安全;而战功也不会分少;不用拼命又可以捞到军功;绝对算是一个肥差;也就是刘远和长孙冲这样的有背景的子弟才会分到这样的职务。

  “候将军;我。”

  长孙冲刚想说自己要冲锋在前;不过候君集一下子就打断了他的话:“军令如山;哪容你讨价还价;小心军棍侍候。”

  “属下领命!”刘远和长孙冲有点郁闷地领命退了下去。

  刘远郁闷:驸马果然是驸马;长孙冲和程怀亮;二人都是驸马;一个要娶长乐公主李丽质;一个和清河公主李敬有了婚约;所以出征时;两人都封了五品的游击将军;程怀亮原来就在军队的;有表现被封为游击将军不奇怪;但长孙冲仅是一介书生;寸功未立;也是游击将军;这让刘远有点无言;好不容易一起在督战队;还抢了队正之位;刘远只捞了一个队副。

  李二对这个家伙;实在太溺爱了。

  就在刘远郁闷间;候君集又发布也几个命令;然后大手一挥:“众将士;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出发!”

  一声令下;军营的大门慢慢推开;程怀亮和他的斥候小分先是冲了出去;接着先锋官陆广点了八百士兵随后跟上;刘远和长孙冲骑着马;跟在候君集的身边。

  看到二人紧张的样子;候君集笑着说:“不用紧张;刚开始时;我们只需赶路;至少三到五天内;不会有战事。”

  “啊;候将军;为什么?”长孙冲吃惊地问道。

  候君集只是笑笑;没有说话;只是目视前方:只见一队队衣甲鲜明将士;骑着马;整而有序地从营门走出;那一身一鲜明的明光铠;在阳光人下闪着寒光;犹如一股钢铁洪流;直奔远方。

  出征吐蕃!

  310吐纳之法

  春节过了,上元节的花灯看完了,话余饭后间,也平添了几段才子佳人的美谈,热闹喜庆了半个月的长安城己恢复了昔日的平静,老百姓的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虽然听说吐蕃犯境,但老百姓也不担心。

  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国富民强,兵多将广,李二还有一众名将还在当打之年,所以他们也不放在心上,茶余话后老百姓讨论最多的是,吐蕃那些家伙是不是疯了,那松赞干布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个小国的赞普竟然打大唐公主的主意,吃不上,竟然还拧了起来,还有些“大舌头”的老百姓猜测说,今年比往年冷,雪太大,吐蕃那些番子树皮都没得啃了,这才冲进大唐要饭,根本不用打,扔几车窝窝头就能退兵云云,说得有鼻子有眼,说者口沫横飞,听者津津有味。

  有时候,无知也是一种福气。

  但是当权者却不同,前线有什么情况,都会第一时间用快马传回长安供李二参阅,以供李二及朝廷能第一时间对大局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从而可以下达准确的指令。

  今天,退朝后,长孙无忌、崔尚、萧禹等都没有散去,而是跟随李二到了他的御书房,君臣虽说有说有笑,一边聊着家常,一边讨论着政务,但众人都有点心有不焉,似在等待。

  “报,皇上,候将军送来战报。”

  御书房内众人闻言精神一振:等的就是这一刻,淞州战事,二天一报,而候君集离京后,三天一报,像长孙无忌和崔尚。天天都守着这战报的到来,长孙无忌放心不上儿子,而崔尚和崔敬,则是好向崔梦瑶还有老太太有所交待。

  “传!”李二一下子正坐自己的龙椅之上,大声地说。

  “是,皇上。”

  很快,候君集所撰写的战报就呈到李二的手上,李二很小心检查火漆无误后,这才把信拆开。

  “哈哈哈,我就知道。带上那小子有惊喜,有此神器,候爱卿更是如鱼得水了。”李世民看完,哈哈大笑,总算看到一件喜事了。

  李二看完。顺手递给一旁的长孙无忌,那几个大臣也忍不住站长孙无忌身后看了起来。

  “崔尚书。恭喜恭喜。令婿还没上战场,就先立了一大功,可喜可贺。”萧禹笑着对崔敬祝贺道。

  崔敬心里高兴,不可有点疑惑地说:“不敢,不敢,只是。千里目,那么像神话中的千里眼,这,可信吗?”。

  李二高兴地说:“放心。要是换成别人,我还不信,可是刘远那小子,朕信,真不知他怎么做到的,不时给你一个惊喜,崔才人那首饰,那样都能让他修好,简直就是神乎其技,再说这是候爱卿的笔迹,还有他的私印,断断不会有错,以候爱的稳妥,亦不敢欺骗朕,没想到啊,传说中的千里目,竟然还真的出现。”

  长孙无忌心里高兴,毕竟越有把握,长孙冲的就越没生命危险,闻言笑着说:“那孩子不错,冲儿也提过他,这是上天给皇上送来的人才,天佑我大唐啊。”

  萧禹一脸好奇地说:“候将军在信里说得这么神奇,老臣真想跑到岷州,一睹为快了。

  李二摇了摇头说:“难也,这是候爱卿进吐蕃前最后一封书信,下次要再收到他的书信,估计要等到他们凯旋归来了,对了,国舅,怎么看到这个消息,你好像心事重重的?有什么担心的?”

  长孙无忌有点担心地说:“微臣担心的是,冲儿还有刘远,他们没有去吐蕃训练过,就怕他们不适应”

  那五千精兵就在岷州与吐番交界处训练,可说是训练有成,程怀亮也逗留了二个月,只有刘远和长孙冲没有那个经验,现在直插不入之地,说是不担心那绝对是假的,毕竟,以前那可是有名的诅咒之地。

  “放心吧”李二安慰他道:“训练这么有效,刘远的那些法子,也会有效的,要是有什么意外,候爱卿也会做出相应之策,我们还是安心等他们的好消息吧。”

  “也只以这样了。”长孙无忌倒也放得到,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崔敬手里还揣着那封信,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不仅收到安全的消息,还看到刘到还没上战场,己经拿到了一个大功,真是太给自己长脸了,有了此功,别的不说,只要活着活来,升官那是板上钉钉之事,现在希望的,就是他能平安归来吧,这样也好,崔梦瑶听到刘远立大功的消息,肯定高兴得蹦起,就是不知道,刘远他们在干什么,或许,己经和吐蕃冲突了吧

  就在李二一干人正在看信之时,候君集正带着精兵在雪里艰难地前进。

  候君集想这一行会不容易的,没想到现在实比自己想像中还要困难,路途遥远,山势崎岖路滑,天上还漂着雪花,地上的积雪有半尺之厚,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很浪费体力,所有的马蹄都包了厚布,一来防滑,二来也把动静弄得最低,毕竟现在人有五千,马匹有上万,动静不会小,用候君集的话来说:越晚让吐蕃人发现,就越能从容进入它的腹地,出奇不意地给它沉重的迎头一击。

  事实上,进入积石山的当天,长孙冲就病倒了,脸气有点红,身体有些发烧,幸好队伍中有专职郎中,在这方面也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候君集就下令让其后撤休养,除了他的私人护卫,还额外拨了十名熟路的战士等着他,若是他在短期内全愈,即可赶上部队,若不然,正好这位战场上的“拖油瓶”留在大唐境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