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021、 天下 作者:高月(起点vip高积分2011.11.28完结)-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就是那么奇怪,王忠嗣在世时他仇恨万分,但被他赐死后,他却又有点怀念起王忠嗣当年的英武神采。

    他心中生出一丝伤感,便对李庆安温和地问道:“听说李爱卿尚未娶妻,可有合适的人?”

    李庆安躬身道:“臣已和独孤家长女明月定了终身,望陛下成全。”

    ‘独孤明月?’

    李隆基有些忘记了,他沉思了片刻,忽然想起,独孤明月不是和亲葛逻禄,但因李庆安杀死了葛逻禄王子,此事便不了了之。

    他有些歉然地笑道:“那件事是朕处置不妥,朕答应你,正式取消独孤明月与葛逻禄的和亲。”

    “臣谢陛下!”

    “好!碎叶事急,朕只能给你三天假,处理一下长安的事宜,然后立刻动身赴西域。”

    .......

    离开紫宸殿,天空阳光明媚,秋日温和的阳光照射在他身上,李庆安忽然有一种炫目之感,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北庭,他终于又能回到他梦寐以求的故土了。

    人生就是一种螺旋型的上升,当他又重新回到起点时,才发现他已经比从前站得更高了。

    “七郎!”、

    身后忽然有人叫他小名,李庆安回头,却见李林甫气喘吁吁跑来,他连忙施礼道:“听说相国前些日子身体不好,现在如何了?”

    李林甫就是喜欢李庆安这一点,别人都叫他李相国,唯独李庆安依然称他相国,他上前笑眯眯拍了拍李庆安肩膀道:“不错啊!从哪里跌倒,又从哪里爬起,这才是敢作敢当的男人。”

    “相国过奖了,我不过是机缘凑巧,又得圣上青睐。”

    “你可知道,你能得今天的高位,也和我中间出力有关。”

    李庆安知道这句话倒是实情,虽然他复职是李隆基的决定,但他独揽安西军政大权,以及得天威军,这中间李林甫都没有反对,尤其是天威军,若李林甫支持杨国忠,最后的结局十有八九是采用杨国忠的方案。

    他急忙躬身谢道:“相国的爱护,庆安铭记在心。”

    “我们之间不用客气了,哎!想起当年你替高仙芝来给老夫送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校尉,如今却取代了高仙芝,人生世事无常,谁能想到?你猎的那张黑豹皮还挂在我书房呢!要不要去看看?”

    这便是李林甫变相的邀请了,李庆安欣然笑道:“只是空手上门,不好意思。”

    李林甫大笑:“你上门就是最好的礼物了,走!坐我马车同往。”

    在众目睽睽下,李林甫将李庆安拉进了自己的马车,这就等于向朝臣们宣布,李庆安是他的人。

    。。。。。。。。。


第 二百二十二章 出发前夕

    半个时辰后,李庆安在李林甫的府中沐浴更衣。在一名侍女的引导下,来到了李林甫那座修在孤岛上的城堡书房。

    下人已经收拾了一桌酒菜,李林甫的两名侍妾在左右伺候。

    “来!随便坐,到我这里就像回了自己家一样。”

    李林甫已经换了一身宽松禅衣,带一顶平顶巾,显得十分随意,他笑呵呵地拉坐李庆安坐下,又对侍妾道:“还不给李将军斟酒?”

    李林甫的侍妾美貌异常,她伸出芊芊玉手,给李庆安倒了一杯酒,娇笑道:“李将军请!”

    李庆安欠身笑道:“多谢。”

    李林甫瞥了他一眼,指着侍妾道:“她叫多奴,就送给李将军了,如何?”

    侍妾满脸晕红,身子都软了,李庆安饮了一口酒笑道:“美酒如诗,美人如玉,当留风流文人来品尝,我这种风雨征战之人,哪有福气享受,相国美意。李庆安心领了。”

    李林甫大笑,手一挥道:“你们下去吧!”

    两个女子站起身慢慢退下去了,那个叫多奴的女子眼巴巴地看着李庆安,李庆安举杯向她一笑,歉然地摇了摇头。

    李林甫注视着他半晌,微微叹了口气道:“果然是做大事的人,不为美色所动,那杨国忠就因贪图美色,受了南诏王两个美女,结果造成了今天南诏的恶果,贪色误国啊!”

    李庆安一怔,连忙道:“这件事圣上知道吗?”

    “知道又怎么样,你也看到了,南诏大败,最后却是拿鲜于仲通来开刀,有什么可说的。”

    说到这,李林甫又举起酒杯对李庆安笑道:“舞衣在北庭近况如何了?”

    “我半个月前接到家信,大家一切都好,舞衣她们想回长安,我已让她们不必东来,我说我或许很快就会回去。”

    “哦!难道七郎知道会有今天的结果?”

    李庆安眯起眼笑了起来,道:“相国说呢?”

    李林甫呵呵干笑了两声,便将话题岔开了,“前太子被废已经半年,东宫至今空虚,不知七郎以为最后花谁家?”

    李庆安喝了一杯酒,沉吟片刻道:“不知相国注意到没有。圣上手背上已经有了老人斑。”

    “我也是今天才刚刚注意到,圣上的身体不如从前了。”

    李林甫感慨一声,目光却注视着李庆安的表情,他见李庆安半天没有说话,又问道:“七郎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你认为东宫花落谁家?”

    李庆安凝视着酒杯,淡淡道:“诡异博局,暗流激荡,谁都有可能,相国又何必太在意究竟是谁为太子呢?”

    这一次李林甫却摇了摇头,固执地说道:“太子为国之根本,我焉能不关心,眼看圣上已到垂暮之年,东宫问题便更加紧迫,七郎,我是诚心问你,我很想听听你的意见,假如你是我儿子,你会劝我关注哪一位亲王?”

    “相国应该问一个中间人,才能得到公允的建议,我是从前的***骨干。我当然会劝相国关注前太子。”

    “李亨?”

    李林甫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他注视着李庆安,道:“为什么会是他?”

    李庆安笑了笑,“或许这就叫冤家宜解不宜结吧!”

    ........

    李庆安正式升为安西节度使的消息只半天便传遍了长安,长安民众人人欢欣鼓舞,人们对李隆基因用杨国忠的不满,变成了他启用李庆安的赞赏,入夜,家家户户都在谈论此事,心中充满了对李庆安的期待,希望他能再建功勋,为大唐夺回碎叶.

    独孤家也不例外,李庆安高升的消息使独孤家仿佛过节一般,全府上下喜气洋洋,所有的家人见到明月,都要笑着说一声,“恭喜姑娘了。”

    明珠更是欣喜若狂,她拿出自己攒的一点私房钱,逢人便打赏,丫鬟们知道三姑娘心血来潮时出手大方,纷纷跑来要赏钱,片刻功夫,便将独孤明珠的几十贯钱要得一干二净。

    钱没了,她又心疼起来,跑来找明月索要补偿。

    “姐,这钱可是为你花掉的,我知道你不好意思,所以我替你打赏,但这人情世故你总该懂吧!这钱还得你来出。这样才是你的喜事,姐,你说是不是?”

    明珠手伸了出来,厚着脸皮道:“其实也不多,一共五十贯,你还给我吧!”

    明月在她手心上拍了一下,笑道:“那是你自己心血来潮花掉的,关我什么事,我可没钱给你。”

    “哎呀呀!你怎么这样小气,你夫婿财大气粗,他的那些金啊银啊将来不都是你的吗?五十贯,不过是你的一根毫毛罢了,姐,就当是拔根毛给我吧!”

    明珠撒娇地抱着姐姐的胳膊央求道:“好不好嘛!三品郡夫人姐姐。”

    明月笑着捻下一根秀发,往她手心上一塞,“好吧!姐姐就给你了。”

    “小气鬼!”明珠气得一跺脚,撅嘴道:“你不给,我去找李大哥要去。”

    这时,一名丫鬟在门口道:“长姑娘,贵客堂有人找你,夫人不在,管家请你过去。”

    “好了,我去看看。回头再和你算帐,说不定我会负担你的一半钱。”

    明月下了绣楼,快步向贵客堂走去。

    独孤浩然最初被贬为浔阳县令,但不久李隆基便念他是皇亲的份上,改任他为湖州太守,独孤浩然便上任去了,家里便由夫人裴氏全权打理,不过今天裴夫人正好有事出去,不在府上。

    此时在贵客堂中,坐着一名重要的客人,棣王妃。棣王妃闺名叫韦绮玉,是太师韦滔之女,她的妹妹便是嫁给了裴夫人的弟弟,前大理寺少卿裴旻,和裴夫人算是有一种转弯抹角的亲戚关系。

    不过今天她来,并不是找裴夫人,而是找明月,她受丈夫棣王之托,来和明月套上交情。

    这时,明月快步从大厅外走进,棣王妃站起身笑道:“明月,还记得我吗?“

    “啊!是王妃。”

    明月连忙上前盈盈施一礼,“明月参见王妃。”

    棣王妃摆了摆手笑道:“不要叫我王妃,还是从前一样,叫我韦姨。”

    “是!韦姨。”

    棣王妃上下打量明月一眼,笑道:“不错!不错!果然是国色,难怪李庆安为你剑劈酒案,若我是男人,我会为你痴狂。”

    明月俏脸微红,问道:“管家说,韦姨是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其实也没什么事,我只是来看看你,大家都是亲戚,平时来往少了,导致都有点生疏了,你小时候,我可是经常带你一起玩耍,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哎!我都老了。”

    明月不知棣王妃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她笑而不言,这时,她忽然见妹妹在门口向自己招手,很焦急的样子,她连忙歉然对棣王妃道:“韦姨,你请稍坐,我马上就回来。”

    她快步走出客堂,明珠一步跳上来,拉住她胳膊道:“姐,你快跟我走。”

    “哎!我在陪棣王妃说话呢,出了什么事?”

    “姐姐啊!现在再大的事情也得放下。”

    明珠凑在她耳朵边道:“李大哥来了,在小客堂等你呢!”

    明月的心怦怦跳了起来,她为难地回头看了一眼屋内喝茶的棣王妃,便道:“你先去陪他说说话,让他等一等,我马上就来。”

    “那好吧!你快点来。”

    明珠跑了,明月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便回到客堂,笑道:“让韦姨久等了。”

    棣王妃瞥了她一眼,笑问道:“明月,你有事吗?”

    “没什么事,妹妹的一个朋友来了,让我过去说说话,没事。”

    明月勉强笑了笑,心中却暗暗焦急。

    “哦!是这样。”

    棣王妃喝了一口茶,又关心地问道:“明月,不知你的婚期定下来没有?”

    ......

    小客房内,明珠正在给李庆安诉苦,“李大哥,你做了安西节度使,所有的家人都跑来向姐姐道喜,你知道,姐姐脸皮有点薄,没办法,只要我来替她挡驾,你知道吗?我所有的积蓄都赏给下人了,本以为姐姐会还给我,不料她也穷得要命,哎!李大哥,你说这该怎么办呢?”

    “你这个精灵古怪的小丫头,想要我出钱就明着说,还问我怎么办?”

    李庆安笑着说了她一句,又问道:“说吧!你用了多少钱?”

    明珠眼珠一转,连忙笑嘻嘻道:“不多!不多!一共替姐姐用掉了二百贯。”

    “呵呵!两百贯钱,一千两百斤,真不知道你是放在哪里的?”

    李庆安笑着从怀中摸出一颗桂圆大的金刚石,这是碎叶突骑施可汗尔微特勒送给他的,他递给明珠道:“这颗金刚石至少价值三千贯,就作为上次你万里迢迢跑到北庭报信的奖励。”

    明珠欢喜得跳了起来,她一把接过金刚石,璀璨的光芒将她眼睛都照花了。

    “大哥,这真的给我吗?”

    明珠虽然是大户人家的女儿,但独孤家家教很严,这么昂贵宝石,她还是第一次得到,她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明珠,你在问李大哥要钱么?”

    门口忽然传来了明月的声音,明珠吓了一跳,连忙将金刚石藏进袖子里,娇嗔道:“姐,看你说的,李大哥是我朋友,我恭喜他还不行吗?”

    明月走了进来,她心中很紧张,向李庆安施一礼笑道:“李大哥,我先祝贺你升为安西节度使。”

    “没什么!“

    李庆安摆摆手,苦笑一声道:”其实一个苦差事,圣上让我对付大食。”

    这时,明珠笑道:“你们聊,我不打扰你们了。”

    她捏着金刚石,一溜烟地跑了。

    房间里只剩下李庆安和明月两人,两人有些尴尬,明月坐下来笑道:“刚才是棣王妃来了,指明要见我,我只能陪她说了一会儿话。”

    ‘棣王李琰?’李庆安愣了一下,问道:“她和你说了什么?”

    “没什么,就是聊了聊家常,她希望我经常去她那里坐一坐,明天她府中要举办一个酒会,她邀请我去。”

    “你们的关系很好吗?”

    “没有,她是我舅娘的姐姐,很多年没来往了,今天她忽然来找我。”

    说到这,明月低声道:“李大哥,你放心吧!我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我已经婉拒了,我不会做让你为难的事情。”

    李庆安迟疑一下,问道:“你真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明月点了点头,“她不停地提到你,我便猜到了。”

    李庆安笑了笑,犹豫了片刻他有又道:“明月,今天圣上正式承认我们的关系了,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明月脸色飞过一抹霞红,她低下头,羞涩地点了点头。

    “你其实就是我留在长安的人质了,这是朝廷惯例,正妻不允许随行,只好委屈你了。”

    说到这,李庆安取出一块象牙玉牌,交给明月道:“这是我收复碎叶的赏赐,银一万两,绢五千匹,都存在京城王宝记柜坊,里面还有五千两银子是以前留下的,还有太子赏我的高陵县的一座庄园,都凭这块象牙牌提取,这些钱物我都交给你,以后一些京城的礼尚往来,给我的请柬可能就会送到你这里,你就替我打点一下,知道吗?”

    明月默默接过玉牌,又低声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也不知道。”

    李庆安心中十分内疚,按理,他应该和明月成亲后再走,可是河中的局势瞬息万变,他必须要立刻赶回北庭,只好又委屈明月了。

    明月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但她立刻又掩饰住了,强作笑颜道:“我也希望你能早日收复碎叶,那样我也会为你感到荣光。”

    李庆安点点头,站起身道:“那我就告辞了,今天我就是来向你告别,明天我要办理各种手续,非常忙碌,没有时间,后天一早我就走了。”

    明月也站起身,柔声道:“那我送送你。”

    两人肩并着肩慢慢走向大门,路上他们谁都没有说话,心中有万语千言,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一直走到大门外,夜色中,李庆安的马就在二十步外了,李庆安停住了脚步,低下头对她道:“那我先走了!”

    “你要一路当心。”

    李庆安转身便走,望着李庆安的背影,忽然间一阵难以忍受的悲伤通过了明月的全身,有一种东西出其不意地袭击她的心窝,让她疼痛万分,仿佛觉得身上有一块东西被扯掉一般,她在死去,就在这阵疼痛消失以后,泪水就像闸门挡不住的洪水那样,从她美丽的眼睛里奔涌而出,她再也克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快步跑了几步,失声喊了出来,“李郎!”

    李庆安蓦地转过身,他见明月已经泣不成声,便轻轻揽住了她削瘦的肩膀,明月忽然扑进他怀着,失声痛哭起来。

    几个站在门口的家丁连忙进了府门,将最后离别的时光留给他们,李庆安温柔地捧起明月的脸,望着这张美若牡丹的俏脸,他终于鼓足勇气,低头在她唇上一吻,明月浑身一颤,她想推开李庆安,却被他火热的目光融化了,她美丽的眼睛慢慢闭上了。

    李庆安紧紧将她搂在怀中,将离别的伤感、将恋人的热吻重重地留在了她的唇齿之间。


卷八 怛罗斯 第二百二十三章 重回北庭

    天宝九年十二月初。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中,李庆安又回到了阔别将近一年的北庭,当他纵马穿过星星峡,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便出现在他面前。

    他的三百亲卫顿时欢呼起来, 众人纷纷跳下马,在白雪覆盖的原野中奔跑。

    “我们又回来了!”

    李庆安也纵声大笑起来,他随手从树枝上抓过一把雪,捏成雪球,远远地向松树上的一只雪鸦砸去,一群雪鸦扑腾腾的飞上了天空。

    这时崔乾佑笑道:“这次使君将安西节度使府定在北庭,恐怕会出很多人的意料吧!”

    “这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我的第一任务就是收复碎叶,去年我修建了五座城堡就是收复碎叶的最大依凭,若不把重心放在北庭,我怎么利用这五座城堡。”

    说到这,李庆安仰头长长吐了一口白气,豪气万丈道:“其实北庭也只是过渡,将来安西节度使府是要放在碎叶,那里才是我施展拳脚的天地。”

    崔乾佑被李庆安的豪气感染,也感慨万分道:“我也希望能在西域建功立业,能名垂青史。这才是男儿大丈夫的事业。”

    “会的!”李庆安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乾佑,将来我会让你独挡一面,一定改变你的历史。”

    “改变我的历史?”

    崔乾佑半天没有明白这句话意思,他连忙高声问道:“使君,为什么叫改变我的历史?”

    李庆安已经走远了,远远听他大笑声传来,“也就是说,将来连哥舒翰也会是你的手下败将!”

    崔乾佑喃喃念了两遍,他忽然眼前一亮,对李庆安的意思有点似懂非懂,连忙追了上去,“使君,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

    一行人又走了两天,众人终于来到了伊州,这天上午,离柔远县还有三十里,前方是一条河流,叫柳谷水,河水已经结冰,远远的,只见在河对岸扎着近百顶帐篷,有营栅包围,形成一个小小的营盘,这时,几名骑兵疾驶而来,奔至李庆安面前一拱手道:“李将军,我家大帅就在前方营帐内。要和李将军办理交接手续。”

    “好!我这就去。”

    李庆安一催战马,向前方的营帐奔去。

    营帐内,高仙芝身着铠甲,正坐在案前挥笔写着他的述职报告,即将要离开他征战了几十年的安西,他心中不免有些惆怅,但他又是幸运的,他兵败吐火罗,丢失碎叶,最后朝廷并没有处罚他,而是将他调至剑南收拾残局。

    高仙芝在惆怅败离安西的同时,又对未来的挑战充满了期待,他要用剑南的大胜来洗刷自己在吐火罗的耻辱。

    “你们都走开!我不要你们在我营帐周围。”

    这时,远远传来了女儿高雾愤怒的喊声,高仙芝眉头一皱,为了把女儿带走,他费尽了口舌,都无济于事,最后不得不用最原始的办法,将她锁在一辆密闭的马车之中。

    眼看李庆安就要来了,她现在闹事。这怎么行,高仙芝放下笔,走出大帐,来到了隔壁女儿的营帐前,只见高雾手握横刀,正愤怒向阻拦她出帐的十几名亲兵叫喊。

    “你们再不走开,我就要动手了。”

    亲兵们手执大盾,在她身旁围了一个半圆,无论她怎么叫喊,都不放她离开。

    “你在干什么!”高仙芝厉声喝道。

    亲兵们见主帅过来,都纷纷闪开了,高雾一跺脚,转身回了营帐。

    高仙芝叹息一声,挑开帐帘走进了女儿的营帐,高雾此时正趴在桌上低低地饮泣着。

    “怎么!我的雾娘居然还哭鼻子?”高仙芝走到女儿身边笑道。

    高雾擦去眼泪,仰起头哽咽道:“爹爹,我不想离开安西。”

    “为什么?”

    “我舍不得这里的草原,舍不得这里的雪山大漠,我喜欢自由自在地在草原上奔驰,可是剑南那边全是山,我不喜欢。”

    “我没说要你去剑南,你可以留在长安,和你母亲在一起。”

    高仙芝笑着轻拍了一下女儿的头,“别任性了,跟爹爹一起回去。”

    “我不!我不想回去,就算被你逼回长安,我也会回来。”高雾倔强地道。

    “你!”

    高仙芝心中怒火升起,他克制住恼怒,道:“我看你是想来找他吧!”

    高雾紧紧咬着唇。一言不发,高仙芝从女儿倔强地眼神中忽然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他父亲坚决不准他去安西从军,打断了多少棍子,甚至将他关在房中,但他却从屋顶破瓦翻出,逃离了家,来到安西,一晃几十年过去,女儿又重复他年轻时的一幕。

    高仙芝的心软了下来,柔声对她道:“雾娘,爹爹不是不喜欢李庆安,其实爹爹非常欣赏他,年轻有为,军功卓著,他是爹爹带出来的,是爹爹最大的骄傲。”

    高雾垂下了头,低声道:“那爹爹为什么不准我?”

    高仙芝叹了口气,道:“那是因为李庆安已经定婚,他正妻是独孤家长女,我怎么能让我的女儿做别人的次妻,看别的女人眼色过日子。”

    “可是爹爹。我不在乎。”

    高雾站起身,央求父亲道:“真的,我一点都不在乎什么名份。”

    “你不在乎我在乎!”

    高仙芝怒道:“我高仙芝也是堂堂的一方诸侯,你是我唯一的女儿,他娶你为次妻,就是对我的羞辱,我绝不允许!”

    “爹爹!”

    高雾跪了下来,含泪道:“我等了他这么多年,爹爹,求你答应我这一次吧!”

    “不行!”

    高仙芝斩钉截铁,丝毫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你只有一个选择,要么跟父亲走,要么就跟他走,你若跟他走,我高仙芝从此就没有你这个不孝的女儿。”

    他一转身,怒气冲冲地走了,高雾绝望地望着父亲的背影,放声大哭起来。

    ..........

    高仙芝刚回到大帐,一名军士来报,李庆安已经到了,在营外等候,高仙芝回头看了一眼女儿的营帐,令道:“收拾一下东西,在文书帐办理交接。”

    李庆安在营帐前等了片刻,高仙芝笑着迎了出来,“七郎,恭喜你官复原职,更上一层。”

    李庆安拱手笑道:“我也祝愿大帅能扫平南诏,威震南疆!”

    “呵呵!彼此彼此,请随我来。”

    高仙芝亲热地挽着李庆安的手快步向营内走去,没有去高仙芝的大帐,而是来到了相距几十步的文书帐,这里是高仙芝幕僚处理文书之处,帐内已经简单收拾了一下,符节、印章、令箭以及相关的文书都整齐地摆在桌案上。

    两人在厚厚的军毯上坐下,亲兵送来了热茶,高仙芝叹了口气道:“这次吐火罗之败是我轻敌所致,我一直认为大食内战,不可能出兵,没想到他们还是出兵了,唉!”

    李庆安喝了口热茶,问道:“不知大帅以为大食军的战力如何?”

    “这怎么说呢?”

    高仙芝沉吟片刻道:“如果从装备上说,他们不如唐军,他们很多是具甲,显得很笨拙,弓箭也远不如唐军犀利,但他们也有可取之处。他们主帅的谋略很高,非常善于攻敌之短,这次我就是被他们偷袭疏勒和碎叶打乱了节奏。”

    高仙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道:“其次就是他们的韧劲,他们作战勇猛,而且不像游牧民族那样一败即溃,他们不肯轻易认输,一名士兵你若不把他杀死,他就绝不会认输,这一点和吐蕃军颇像,七郎,和他们作战,你千万不可轻敌。”

    李庆安点了点头,他沉吟一下便问道:“不知大帅是否得到了他们的一些武器装备?我很想研究一下。”

    “有!都在封常清那里,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唐军的战俘,大约有一千人左右,被大食军俘虏了,没有把他们换回来我便走了,这是我最大的遗憾。”

    说到这,高仙芝将印章、令箭以及厚厚一本安西地图交给了李庆安,笑道:“本来应该举行了一个交接仪式,不过你曾是我的部将,你就照顾一下我的面子吧!”

    “大帅多虑了,我也是怕繁礼之人,这样简单点最好。”

    李庆安接过了代表安西权力的印章和令箭,符节则不是交给他,他临走时李隆基已经授节给他,高仙芝的符节是要缴还李隆基,重领新的符节,自此,安西的大权正式移交给了李庆安。

    高仙芝眼中有些伤感,他的安西,他的梦想就这么如水般的流逝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他已老了,大唐的西域梦想就要交给年轻一代去实现,高仙芝慢慢站起身,最后向他曾经的节度使大印缓缓行了一礼。

    在茫茫的白雪世界中,高仙芝一行人渐渐远去,走向遥远的东方,慢慢地变成了一群小小的黑点,李庆安立马在一座小丘望着他们远去,他猛地回头,向辽阔无垠安西大地望去,一股热血在他心中沸腾起来,从现在开始,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就属于他了。

    他纵马向苍茫的天地间疾奔而去。

    .........

    耶路撒冷,这是倭马亚王朝的最后一座孤城,已经坚守了整整一年,阿拔斯王朝和倭马亚王朝的最后激战在烈火和浓烟中到达了高潮,这也是什叶派和逊尼派穆斯林争夺圣城的最后一战。

    巨石在空中翻腾,呼啸着砸向密集的人群,巨大的火球闪动着赤亮的火焰向城中飞去,城墙内外攻城槌、云梯、投石机等残骸铺满大地,许多还在冒着滚滚浓烟,中间是不计其数的烧焦的尸体,被斩断的人头,在城西的一片湖波中,阿拉伯人特有的毒焰在水面上熊熊燃烧,仿佛人间地狱重现大地。

    阿拔斯王朝的帝王艾布.阿拔斯目光冷淡地望着这座最后负隅顽抗的城池,他轻轻一挥手,下达了最后的攻击命令。

    随着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吹响,阿拔斯的大营中缓缓驶出一座庞然大物,通体黑色,长二十丈,高八丈,这是一架庞大无比的攻城槌,在大马士革攻防战中,就是它撞塌了厚重的城墙,撞塌了倭马亚王朝的基石,今天,它再一次披挂上阵,将由它来终结最后的战争。

    庞大的攻城槌需要五百匹骆驼拉拽,由一千人驱动它撞击城墙,它的巨大槌体是一株两千年的橄榄树,数百丈长的比手臂还粗的铁链是在库法打造,所有的架体都是千年巨木,由一千名工匠耗时一年打制而成,耗费了三十万迪拉姆银币。

    这座攻城槌被阿拔斯军称为‘魔鬼之王’,它的出现便代表战争的终结,攻城槌缓缓前进,它每走一步都惊天动地,渐渐地,城上的反抗停止了,无数倭马亚士兵跪了下来,惊恐万状地望着这种比城墙还要高大的怪兽。

    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