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雁引春归-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起这茬儿,净竹就笑歪了:“哪是没提过,萧将军但凡一看有点苗头就抱病,都抱病到把兵权辞了,谁还敢给萧将军保媒,要是把个沙场大将给保没了,皇上该恼的。”

顾雁歌听了一笑,倒觉得这萧永夜有几分意思。

 

第十六章 回谢府,正热闹

   太后说是留顾雁歌在宫里歇几日,顾雁歌却只是待了几天就出宫了,毕竟这时候,她可是“新婚”,正是和“第一公子”情至浓时,自然不能在宫里留久了。

皇后特地指了凤辇送顾雁歌出宫,顾雁歌摇头拒绝了,这可是不合仪制的,皇后看着她的眼神有几分讶然,以前的顾雁歌虽然也知道不合仪制,但绝对不会推辞。皇后只当是嫁了人成长了,也没往别的地方想。

虽然是辞了凤辇,但是送顾雁歌回谢府的车驾、仪仗依旧声势浩荡。谢府也早接到了宫里递出来的话,顾雁歌一下车就看到了谢君瑞领着江杏雨和青砂在门口迎接,顾雁歌看了这三人一眼,浅浅一笑让他们都起身。

“这几日我不在府里,你们辛苦了。”顾雁歌瞧着江杏雨是愈发憔悴了,而青砂也没有好到哪儿去,这两女人现在是一个扮得比一个弱,不知道的该以为她这正室,给什么小鞋穿了。

江杏雨可怜兮兮地看着顾雁歌,刚要伸手去扶一把,青砂却先江杏雨一步,把手伸了出去,让顾雁歌搭在手臂上。江杏雨回眸,轻咬着下唇看向谢君瑞,谢君瑞自然看到了这一幕,心中自然疼痛得很。

这几日虽然顾雁歌不在府里,可青砂就是顾雁歌放在他们中间的拦路虎,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跳出来,总是在关键时刻生生打断了。但是谢君瑞可不觉得同样娇弱温婉的青砂有什么错,只觉得这一切都是顾雁歌弄出来的,让他和江杏雨过得那么艰难、那么不易。

顾雁歌由着青砂扶着回了院子,谢君瑞这回竟然跟在后头,顾雁歌不由得侧目。只见谢君瑞一身白色儒衣,风姿俊朗地行走在院里的碧叶青枝之间,行走间是一比贯的仪容出色,谢君瑞身后的江杏雨仰慕、依恋、崇拜的眼神一步也没离开过谢君瑞。

而谢君瑞呢,享受着这样的眼神围绕着,自然是走路都带着风了,顾雁歌抿嘴一笑,进了屋里坐下,也让谢君瑞坐下,她今天倒想看看,谢君瑞这样巴巴的跟着来,到底有什么事情:“君瑞,我一去数日,府里的事让你操劳了,倒是搅了你读书,让人不安心的很。”

谢君瑞难得地冲顾雁歌一笑,顾雁歌心道,今儿头顶上的大太阳一定是别的星系来的,要不然谢君瑞今天怎么这么好脾气:“郡主,这几日你不在府里,我才知道往日里郡主管着一大家子上上下下,是何等不易,今天一是迎郡主回府,二是感谢郡主,奇Qīsūu。сom书府里的琐事让郡主劳累了。”

顾雁歌侧脸细细看了看谢君瑞,似乎还有未尽之言,看来谢君瑞今天是有什么事要求到她头上来了,才会这般的温言和语。顾雁歌心道,你能装,我也能演,于是又摆出一副灿烂的笑脸道:“君瑞说哪里话,既嫁了君瑞,自然当为君瑞持家,夫妻之间道什么谢不谢的,生分了。”

“中午,我为郡主备了清爽可口的饭菜,郡主一路劳累了,一定要多吃些。”谢君瑞正文不对题的说着话,却不经意扫了一言,正好迎上了江杏雨泫然欲泣的脸,那双大眼睛正眨巴眨巴的透着水雾,谢君瑞原本不知道该怎么出口的话,现在又迅速地在脑子里组织成字句。

顾雁歌看了发笑,这谢君瑞要一直这么下去,她可真是受不了:“君瑞也一样,府里的事让你劳心劳力了,待会儿多吃些,吃完了好好歇息,才有精神头读书不是。我去了宫里,皇上还问过了你读书的事,一听你这些日子一直在府里闭门谢客读着书,总是竖起大拇指夸赞呢。”

谢君瑞听了自然笑得意得志满,而顾雁歌这几句捧哄的话,让他非常受用,看顾雁歌的眼神也就没那么深的怨恨了:“皇上过奖了,微臣只是以皇上的意思,活一世、学百年。”

谢君瑞在心里转着思绪,正在考虑要怎么说的时候,顾雁歌已经实在忍不住直接问道:“君瑞是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若是不要紧的事以后慢慢说也不迟,若是要紧的事君瑞也不妨直说。”

谢君瑞得了这话,这才松了一口气似的,终于找着了话头子,可以把话儿扔出来了:“是这样的郡主,这些日子,青砂和杏雨都在我房里侍候着,二人都用心了,只是两人一道抬了,青砂和杏雨又都曾是我房里的丫头,一个落了籍一个没落籍,我总觉得亏欠了一般。青砂自是好的,杏雨也半分不逊,既然同时抬了房,还请郡主成全了,我心里这碗水也才好端平了。”

顾雁歌不由地暗暗冷笑,原来打的就是这主意,其实这本也没什么,要让她来自是无所谓的,当初抬房的时候就让二人一道落了籍。这事儿上,却是谢老夫人卡着不让,她总觉得要给郡主脸面、要给皇家脸面。

顾雁歌倒也不怕做了这个坏人,轻叩着青檀小桌,迎着晨光华灼灿地笑道:“君瑞,这事我却不能答应你,青砂首先是府里的家生丫头,又在我跟前侍候过,虽然时日短得很,但却是还是呈了内府造册的,也是正经有文书的宫女。君瑞久在宫廷,自然明白,府里的事总有被太后、皇后知晓的那一天,抬青砂还能说是侍候有功,赏其开脸,可杏雨却是陈南江家庶出女,连籍都没进谢府,就算要抬眼下也是没法子抬的。”

谢君瑞愕然,顾雁歌说的这些,他倒不是一点不明白,可是在他认知里,只要想去做,哪里还会没办法。谢君瑞对了,只要想做确实有办法,可却不想想凭什么为他想办法,凭什么要个正室谪妻为夫君的妾抬籍而四处奔走。说是贤妇,却也不是这么个贤法儿。

江杏雨见谢君瑞沉默了,泪眼朦胧着跪倒在顾雁歌面前,伏额触地泣不成声地道:“郡主,奴婢不求名分,奴婢只要能跟在郡主和郡马身边侍候着,哪怕是一辈子做牛做马,奴婢也甘心情愿。奴婢本就只是一颗小小的微尘,那不不足道,别说是做郡马身边的丫头,能天天侍候着郡马,便是只做个洒扫丫头,天天在院里能看到郡马的身影,奴婢小小的心就能够满足了。”

顾雁歌叹息,心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好好的做个配角,成全了这柔弱可怜、温婉悲戚的主角呢。顾雁歌暗自好笑,抬头看了眼谢君瑞的反应,却发现看了也白看,还是一贯的疼惜、震惊、怜爱、心痛,瞧瞧……她现在用形容词也能张口就来了。

“郡主,杏雨是那样的善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纯洁,做通房丫头已经是委屈了,若是连个籍都不落,就太对不起杏雨了,她的天真、她的善良、她的纯洁都值得更好的对待……”

谢君瑞话还没有说完,谢老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怒气冲冲地进来了,朝着谢君瑞就是一大嘴巴子,谢君瑞嘴角抽搐,不可思议地看着谢第夫人,口齿不清地喊了声:“娘……”

谢老夫人犹自不解气,可看着儿子捂着半边已经有些红肿的脸,扬起的手又实在打不下去了,只得怒道:“你这个逆子,郡主敢从宫里回来,你就拿你这些腌臜这事来烦打扰郡主的清闲。你不要脸面,为娘还要这张脸,候府也还要在京城立足。”

谢君瑞就不明白了,他不过是要抬杏雨的籍,怎么跟候府在京声码立足的事扯上了,正想愤愤地反驳,却见谢老夫人扬着手,一巴掌又抽在了江杏雨脸上,顾雁歌连忙去拉了一把,心说这可是在打给她看呢吧。

江杏雨睁着可怜兮兮的大眼睛,红唇微张着,这会儿似是不敢流泪了,眼神空洞地捂着脸,那模样就跟心被人狠狠揉碎了一般,却不哭喊于是更让谢君瑞心疼地发狂,直要过去抱起江杏雨,却被谢老夫人示意身边的嬷嬷给死死按在一边。

“来人,把这丫头给我拖出去打,竟然敢勾着郡马做这些有违法礼之事,还有没有点羞耻之心了。”谢老夫人一言而出,进来几个粗壮的丫头,把娇小柔弱的江杏雨一左一右的夹着出去。

谢君瑞人被按住了,嘴可没被按住,发了疯似的地叫喊,几次都差点挣脱出去,却惹来谢夫人让更多人来按着他。顾雁歌在一旁不作声,谢老夫人看起来像是在罚江杏雨,暗里却已经留了情,到底是心疼儿子呀。

谢老夫人跟顾雁歌说了些抱歉的话,又赔了礼,顾雁歌摆摆手道:“娘,不碍的,只是这事还需要处理好了,一不能传出去,二也还是顾着郡马,娘也别伤了杏雨,情本无罪。”

情本无罪,但是拿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去为情做赌注,那就有罪了。

谢老夫人亦是摆手,让顾雁歌不必再说了,只是死死地看着谢君瑞道:“你可知错!”

“儿子没错,娘,杏雨那么柔弱、那么……”

话还没说完,谢老夫人就把手里的帕子塞进了谢君瑞嘴里:“郡主,这个逆子我先带回去管教,回头一定让他到郡主这谢罪。”

顾雁歌笑笑示意自己并不介意,心里却只当是看了场闹剧,只是一回来就这么盛大而热闹的欢迎式,她还真有些受不住。

第十七章 一顿大板子

   话说谢老夫人带着谢君瑞闹哄哄地出去时,江杏雨正被横架在长条凳上,左右两边各站着一个壮实的丫头高举着大木板子,一下一下地打在江杏雨身上,江杏雨今日里穿着一身白衣,这才几下皮薄肉嫩的血已经渗透了衣裳,那血如梅花一般,开在白裙摆上,如针一样扎着谢君瑞的眼和心。

谢君瑞是谪子,候府未来的继承人,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自也认为自己心尖上的人,那便是九天之上的人儿,别说被两个粗壮丫头架着打,便是轻看一眼也是种天大的亵du。

谢君瑞见了此情此景如何能不发狂,那简直被打在他脸上还要让他觉得痛彻心扉,谢君瑞发了疯似的挣开了拉他的丫头和嬷嬷,一把扑了过去。正举着板子要打下来的丫头一见这阵仗立马停下了手侍立在一旁,谢老夫人面冷如霜地走过来,只见江杏雨已经半昏迷了,嘴里却仍旧一声声喊着:“君瑞,君瑞……”

谢君瑞早已经乱了心神,再被江杏雨这一声低过一声微弱声音呼喊者,更是没了主意,只是愣愣地蹲在一边,江杏雨叫一声,他就应一声。在场的人都被惊呆了,谢老夫人也同样震惊,冷哼一声道:“谢君瑞,你可是我淮安候府的少候爷,现在赶紧给我站起来,说到底这丫头有今天,是你之过,你若不这么急进,徐徐图之,会没有这丫头的立身之处吗。”

谢夫人不心疼江杏雨,却心疼打跪在一滩水尘里的儿子,让丫头停了板子扶起江杏雨,谢君瑞已经没有了反应,只是无比痛惜地看着江杏雨被丫头一左一右地拉着,那样的柔弱可怜,像是随时都会从人世间消失了一般。

谢君瑞转身叩倒在谢老夫人脚前,重重地磕在地上,一下又一下的直把头皮磕破了,流出血来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边磕着一边道:“娘,我求您,您是那么的疼爱儿子,古人都说爱屋及乌,儿子是您最心疼的人,杏雨是儿子最心疼的人,杏雨那么无辜、那么善良、那么纯洁、那么柔弱。杏雨平时连一株花草、一片落叶、一只飞蛾的荣枯生死都会悲喜的人,她的心是那么善良,儿子不求您像疼爱儿子那样疼杏雨,儿子只求娘您不要再为难杏雨了,不要再折磨她、不要再伤害她了。”

谢老夫人本来已经柔软下来的心,瞬间又被谢君瑞这一番话给激怒了:“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她善良、天真、纯洁,我为难她、折磨她、伤害她……君瑞,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期间的厉害,你若是不明白,自个儿回屋去翻翻书,看看那些书里是怎么写的。”

谢老夫人本来暗地里示意丫头“好好”打,别真伤着了江杏雨,那毕竟是谢君瑞的心头肉,为娘的哪里会真下这样的狠手,可谢君瑞这话一出,谢夫人便只觉得打轻了。处处为他着想,处处替他遮掩,到了非但没落上一句好,反而成了埋怨、成了恨。

谢君瑞却已经管不得这些了,继续磕着头道:“娘,您是向来待人那样的宽宏大量,那样的慈祥和蔼,您为什么不能对杏雨宽宏大量,为什么不能对杏雨凝视和蔼。杏雨那样的柔弱,经不起风雨,您今天这一顿板子下去,那就是要了杏雨的命,也是要了儿子的命,杏雨要是有个万一,儿子也不活了。”

谢老夫人的口气没提上来,眼前一黑差点倒了下去,得亏是院里的顾雁歌见情形不对,赶紧出来扶了一把,这才稳住了谢老夫人的身子,没倒下去。谢老夫人见顾雁歌出来了,连忙跪倒在地:“郡主,老妇对不住您,淮安候府对不住您,更对不住皇上的一片厚爱,把您这样比金玉还珍贵千万倍的天家子孙嫁到府里,不但让您受了委屈,让谢府蒙羞,更是枉负了皇恩浩荡。”

顾雁歌本来还怜惜谢老夫人,但一听,谢老夫人这不是再请罪,而是在替谢家,替谢君瑞开脱。谢君瑞现在,不是对不住皇上的一片厚爱,更不是枉负了皇恩浩荡那么浅的罪,而是欺君、辱主诛族灭口之罪,谢老夫人倒是真会捡轻省的说。

顾雁歌摇摇头,也罢,她倒也从来没想过要让谢家,为谢君瑞来赎罪,谢君瑞有错,也也没罪过到让一众无辜的人陪着一块落罪。顾雁歌扶起谢老夫人,又让丫头扶起了谢君瑞,这才看着谢老夫人道:“娘,咱们到底了,也已经是一家人,一家人又何必说两家子话,郡马年轻还不明白。娘不要说什么枉负皇恩的话,我听了心里怪难受的。”

谢老夫人眼里流出些泪来,看着顾雁歌感激不已,顾雁歌见谢老夫人泪流满面,泪水落在脸上的皱纹里,冲去了面上的脂粉,显得谢老夫人那样的狼狈与凄凉。顾雁歌叹息一声,免不得生了恻隐之心,走到谢君瑞面前看着,她是不喜这个男人,甚至可说有点厌恶,可这个人本质上并非大奸大恶之人。她虽不想和这个人过下去,但是见谢老夫人那样老泪纵横,还是想去点醒这个人。

“郡马,人生一世,情之一字固不可少,但人生却不止情这一个字……”

顾雁歌还没开始说呢,谢君瑞又发疯一样的拜倒在顾雁歌面前:“郡主,我错了,求您原谅杏雨,您是那样的高贵、那样的善良、那样的宽厚,您对丫头都和颜悦色,请您用同样的和颜悦色,同样的高贵、善良与宽厚来对待杏雨。以后,我一定敬您、爱您,不敢有丝毫拂逆,只求您不要为难杏雨。”

顾雁歌暗暗啐了一口,心说我才不要你的敬与爱,你不敬我不爱我,我才不为难那丫头,你要真敬了爱了,说不到我一恶心,才会昏头失手把那丫头给难为死了……

顾雁歌扶额,终于能体会到谢老夫人的心情,生这么个儿子还真是挑战母爱的极限,不由得想反问道:“君瑞,您是说,我如果为难她,你便不敬我了吗,如果我为难她,就说明我不高贵、不善良、不宽厚了吗?”

谢君瑞没有反应,谢老夫人却一个激灵,立马上前找补话:“郡主,您不要听他胡嚷嚷,他现在是昏了头了,自己说了什么都不知道。郡主一身浑然天成的高贵,自来待人就宽厚良善,何需用一个小丫头来证明。郡主,您让老妇把这个逆子领回去好好教导一番,明儿一大早,老妇便和候爷领着这逆子来给郡主谢罪。”

谢君瑞却像是完全没有听到她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沉默地站在江杏雨面前,默默地看着不说话。江杏雨却微睁开眼,方才顾雁歌和谢老夫人的一番话,她听在耳里,也听进了心里。

江杏雨挣扎着,一步一步地爬到顾雁歌和谢老夫人面前,浑身软得如一滩面似的伏在地上,声音幽微而断断续志地道:“郡主……您,是高高在上,至尊无比的女子,是奴婢错了,奴婢……不痴心妄想……争郡马的心,奴婢……不求……名分,只求您忘了今天的事。郡马,有无比光明的前程,那……是郡马的荣耀,也是……郡主的荣耀。奴婢,便只在远远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看着你们的荣耀,那……就足够了。求您,原谅郡马,也求您不要见责于老夫人,如果……有错,就让奴婢来承担,一切……一切都是奴婢的错,请郡主降罪……”

顾雁歌微微愣了愣神,忽地露出明灿的笑容,弯下身子扶了江杏雨一把,傲然地道:“杏雨,你处处都是极好的,你所不足的是看不明白,你不明白,我便说予你听又何妨。你记住了,他的荣耀是他的,而我有自己的荣耀,从来不需要任何人来锦上添花。”

江杏雨看着眼前华贵雍容,说话间一派天家气度的顾雁歌,再想想自己,此时是何等的狼狈与悲戚。顾雁歌的话一说完,江杏雨便昏了过去,顾雁歌淡笑着让丫头把江杏雨扶下去,并吩咐人去找医娘来给诊治。

江杏雨……这丫头倒是越来越有点儿小意思了,那意思不就是说,谢君瑞荣,她亦荣,谢君瑞若败落了,她也会跟着受尽委屈。可是江杏雨这小算盘打错了,若到了那一天,不管是荣是辱,谢君瑞与她何干。

顾雁歌见在场的人都没了反应,只好又道:“你们扶着老夫人回院里好好歇着吧,好生照顾老夫人,至于郡马,去郡马院里把青砂叫来,让青砂把人领回去好好侍候着。”

丫头们这才如梦初醒一般,赶紧动弹了起来,而这时候,谢夫人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已经不知道是该震怒还是该震惊了,愣神地看着顾雁歌转身回了院里,久久的不能回过神来,任由丫头扶着回院里。

顾雁歌明白,这一顿大板子,把该打醒的人,打得越发糊涂了。

第十八章 杏花残,君凌乱

   青砂把谢君瑞领走以后,整个院里才算清净了下来,净竹替顾雁歌揉了揉昏昏沉沉的脑袋,顾雁歌也确实累了。一从宫里回来就遇上这样的场面,也不知道这一家子人都是怎么想的。

净竹一边揉着顾雁歌的太阳穴,一边在低头思索着,忽然抬头问道:“主子,您到底在想些什么,先是把青砂指使过去,又把二人抬了房,主子到底想做什么?”

顾雁歌闭着双眼,安谥地躺着,香炉里燃着袅袅的沉香,一缕缕的轻烟在屋子里弥漫开,整个屋子里透着一股安宁沉谥的气氛。顾雁歌听了净竹的话儿,唇角便露出浅笑,声音幽微地道:“净竹,有些人不需要你做什么,自己就会出错儿,要做的只是等,等到时机到了,自然就水到渠成。”

贴身嬷嬷此时也在屋子里,见没外人在,便叹息一声道:“主子想不损声名地和离,这谈何容易,奴婢这些日子四处打听了一番。和离之事在本朝虽有先例,但莫说是皇家,便是王公贵族家也从来没有过,主子……这是可行不可行,您还是得掂量着些。”

“嬷嬷,如谢君瑞这样的人,不捅篓子便罢了,说哪天一旦捅了出去,便是惊天之事,到了那时候,到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那递几句话。就只凭着父王的面子,只凭着父王生前的赫赫军功,也会细细考虑我的意思,总不至于让堂堂恪亲王的独生女儿,委身于一个获罪之人吧。”顾雁歌渐渐的也摸清了,皇帝对恪亲王,心里有着很深的愧疚。

恪亲王短暂的一生,几乎都在为景朝南征北战,虽是亲王却受尽了多少苦难,恪亲王逝世时,皇帝久拜在墓前仰天长叹:“王弟去了,孰可司天下之兵马,孰可守天下之安危……”

恪亲王走后,边关数个重镇失守,后来多亏了萧永夜为首的一干恪亲王亲近的将领,才一点点收复失地。皇帝失了恪亲王,等同失了防护边关的万里长城。如今边关动乱,皇帝便愈发感念当初恪亲王在世之时,只要恪亲王往边关一坐,便先退敌三分,而如今的景朝却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

顾雁歌想到这些,心下稍安,大约是嬷嬷和丫头也想到恪亲王在皇帝心头的份量,于是也就默不作声了。

净竹想了想,却总觉得左右都是顾雁歌呼亏了,便又道:“难道就只能等郡马犯错吗,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不是得误了郡主的大好年华吗?”

净竹这么一问,嬷嬷和扶疏都是一愣,是啊,谢君瑞等得起,可顾雁歌却是女儿身,待到年长以后,便算是和离了,又去哪找那个可以执手过百年的人。

顾雁歌在小榻上侧了侧身子,手懒懒地搭在腰身上,微睁着眼睛轻笑道:“错儿,自从他回府以来,哪天不在犯错儿,哪件事儿若挑出去,皇上都必定好好责罚一番。只是责罚是远远不够的,小错积不成罪,等他犯下大过罪无可赦之时,皇上就算看在太候爷的面子上容他一条生路,却已经失了君心。”

顾雁歌说完便暗处嘲笑自己,自来都是个心软的,她虽然看不上谢君瑞,可也从来没想过要谢君瑞的命,更不需要谢府上下的人来陪着一块受罪。

嬷嬷摇头,照谢君瑞这样下去,永远只可能犯些小错,滔天之罪又怎么可能:“主子,他一日不犯错,您便等一日,他一年不犯错,您便要等一年,若是三年五载都不成呢,您又该怎么办?”

顾雁歌听了嬷嬷的话,忽然睁开眼睛来,噗嗤一笑道:“嬷嬷,您太高看他了,三年五载,我看至多就是这一二年的事儿,嬷嬷瞧着罢,他在府里都一天能生出几件事儿来,可府里有人替他遮替他挡,但出了这门子,还有谁会替他挡着。”

嬷嬷闻言也就松了眉头,这谢君瑞可也是个有职在身的,不可能天天闭门在府里,歇不了几个月就得出去。今年边关一入春就没怎么下雨,敌军大多以游牧为生,依水草而动,今年大旱草场不丰倒不算大碍,缺水才真正制约了敌军的进攻,边关因此才稍平定了下来。等入了秋雨一下来,怕就没这么安生了。

扶疏在一边忽然想起了件事,便抬着向着顾雁歌道:“宫里给主子送月例来时,奴婢听公公提了几句,说是皇上正在为边关的事发愁。今年回屹人大量招募士兵,连山的草场今年没有受旱情的影响,还是一贯的好,养了春夏两季,到时候马养肥了,人也养足了精神,怕又是要有一场恶战。”

净竹这下高兴了,拍着手欢快地道:“奴婢说呢,怪不得在宫里见到了萧将军,萧将军都回京城两年余了,一直赋闲着呢,看来这回真是得有场恶战,要不然皇上不会召萧将军进宫。”

嬷嬷一听也彻底安了心,也是面带喜色的道:“萧将军颇有当年王爷之风,带兵勇武,极善谋断,又承袭了王爷当年为将时待士兵的亲和,不但得军心,打起仗来也是出了名的勇猛。看来,这回的战事,京里大大小小的将领都得调到边关去,这真真是天佑主子……”

“对对对,主子,有萧将军在,边关必然无碍,到时候皇上不用担心边关战事,咱们呀也就坐等着‘好消息’送来。”净竹自从在谢君瑞院里听到那二人的对话后,就开始讨厌谢君瑞,好好的一个郡主,却无辜被负,还要听着二人情深意长的对话,任谁也会觉得顾雁歌亏得很。

又说了一会子话,顾雁歌说累了,嬷嬷正打算带着丫头们离开的时候,院门外来了个丫头,是谢君瑞院儿里的。顾雁歌揉了揉额头,心说这群人还有完没完了,却还是强忍着不适让扶疏去把人叫进来。

丫头上来了便拜倒,高声道:“奴婢拜见郡主,郡主万福。”

顾雁歌手一扬,让那丫头起了身,略带着些疲惫地道:“起吧,不好好在郡马那儿侍候着,怎么到我院里来了?”

丫头这才起向,低头躬身道:“回郡主的话儿,新姑娘身子不成了,老夫人现下已经累得睡沉了,奴婢等不敢去打搅老夫人,只好来郡主这儿请郡主过去一趟。院里现在没有能做主的,奴婢等也慌了手脚,还请郡主过去拿个主意才成。”

新姑娘……顾雁歌愣了愣才想起,妾室入门没生下孩子之前都只能叫新姑娘,生了孩子才能被称为“姨娘”,那时才算是真正的进门了。顾雁歌其实是不想去的,她这会头昏沉得很,但是又不能不去,只好随意地让净竹整理了一下,带着丫头们去谢君瑞院里。

过了流水曲桥,还没近院门,就听着里头一阵喧天的嘈杂声,顾雁歌大曲桥上停了停,犹豫了会儿还是没转身,继续走了过去:“嬷嬷,你去请个嘴严实些的太医来吧,去府上请,别去宫里。”

嬷嬷摇摇头,还是领了命去,顾雁歌这才领着丫头们进了院门。院儿里侍候的丫头们早已经乱成了一团,青砂也在打头那儿站着,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是喜还是悲,只是不言不语地站在那儿,丫头们吵吵着也不管,眼睛去一眨不眨地看着江杏雨的房门。

房门正紧紧地闭着,屋里不时还传出阵阵说话的声音,看来谢君瑞和江杏雨此时正在屋里。院里的丫头见顾雁歌来了,纷纷拜倒在地,青砂也连忙上前来,无比委屈地哽咽着声音道:“郡主,郡马把奴婢们都赶了出来,独自守在屋里,谁也不让进去,奴婢们也不敢进去。”

顾雁歌轻叹一声,很想转身就走,心说这管她什么事儿呢,但这满院子的破事儿,难道真让她们一事烦了二主,再去把老夫人弄醒。想到这儿便让扶疏去叫门儿,却没想到叫了好一会儿,里头的人没有半点儿反应,顾雁歌摇摇头,示意丫头直接开门。

丫头们把门打开了,顾雁歌扶着净竹,屋里闷暗而阴郁的气息扑面而来,她脚下微微一顿,头愈发的昏沉了些。近了屋内,只见谢君瑞趴坐在江杏雨的床榻边上,一句话都不说,见了她们进来,也跟没有看到一样。

顾雁歌叹息一声,这就是谢家小候爷的出息,走到谢君瑞身侧,看江杏雨昏迷之中哟中依旧喃喃着些什么,顾雁歌不想说话,却还是开口道:“嬷嬷去请太医了,不必担心。”

却没想到谢君瑞疯一般地扑了过来,净竹和扶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顾雁歌已经被谢君瑞推着撞到了床榻旁的衣架上。顾雁歌扶着床柱子,这才没有撞倒在地,侥是这样却已经撞得全身松散,这硬木架子害人啊。顾雁歌揉着可有些疼的肩膀,心说这身子真是个娇惯了的,就这么一撞就浑身发疼。

顾雁歌正要后退两步,让开谢君瑞,谢君瑞已经先她一步欺身而上,眼神死死地瞪着她道:“你们为什么,连一个小小的杏雨都容不下,她什么都不要,她什么都不求,她甚至没有你这样的身份和地位,她不能跟你争什么,为什么你们还是不能让她好好的生活?”

这话几乎是用吼出来的,屋里院外的丫头全都愣了,嬷嬷带着太医正好到了门口,听到这番话也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第十九章 雁儿病了,太子探望

   顾雁歌听了又好笑又好气,是她不让江杏雨好好活着吗,她有介意过江杏雨来争来求吗,如果曾经表现过一点,那完全是谢君瑞的眼神有问题。

顾雁歌定定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