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雁引春归-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饮三杯。”
“第一杯,臣代三军将士饮,第二杯祭战死沙场的英魂,第三杯臣敬皇上,有皇上圣恩,三军才能得胜归来,还天下以太平。”萧永夜举起杯一口饮尽后,又跪了下来,亲手把帅令交回了皇帝的手中,于是他又算无职无权一身轻的人了。
将士们击剑而歌,高声唱着“与子同袍”,场面震撼人心,顾雁歌抬头一眼望去,整个城门外,全是粗犷而深厚的声音,从地上升起直上云霄。天空中飞过一排春归的燕子,场面平和美好、顾雁歌不由得想,这时候要是放飞一群白鸽子,肯定非常应景。
喝过酒后就是封赏开始了,当众封赏,就定要做给天下看的,那自然是个个都赏得厚:“二等靖卫公萧永夜听到,靖卫公永夜,勇猛而威,领三军陈边……现加封一等靖国公,母何氏封一品承安夫人”
“臣,萧永夜领旨谢恩。”
其实谁都明白,萧永夜的功,封王早已经是定事,只是看来皇帝还要留着萧永夜打仗。接下来的封赏就自然是一个比一个重了,多是连升几级的,像萧永夜这样只升一级的,压根就没有再出现过。
除开几位大将后,就轮到了谢君瑞:“淮安候长子谢君瑞……掌政有功……封三等魏其候……”
谢君瑞的封赏还没念完,在顾次庄的示意下,亲贵子弟们打头先嚷开了,亲贵子弟们一嚷,刚受过封赏的几位大将军就捧着圣旨又跪下:“臣等请皇上明鉴,谢督平如此封赏,不公……”
皇帝其实早就知道了这里头的事,但今天皇帝要借这事敲打比萧永夜早回京的津洲候,于是今天这事皇帝早就有了主意。皇帝很惊讶地问了一通,亲贵子弟们争相上前答话,顾次庄最是坏透了,竟然在后面不说话,等到皇帝问他的时候,仰大长叹一声,然后泪流满面的只说了一句:“将军王伯父,侄儿没有照顾好雁妹妹,让雁妹妹受苦了!”
顾次庄这煽情的一哭,把其他几位跟过恪亲王的大将给弄得老泪纵横。皇帝一看也仰天看着,久久地说了一句:“格王弟,联有愧于你啊!你亲手把雁儿交到朕手里,让朕好生照顾,没想到朕竟然把雁儿许配给这样一个混帐东西!”
顾雁歌早已经跪在地上了,这时候忽然抬头道:“皇上,儿臣不苦,津洲谢家乃累世功勋之家,权重天下,儿臣能得嫁津洲候次孙,本是儿臣之幸,只是儿臣福缘浅,终不能得郡马垂青。”
顾雁歌心说,皇上您给我个台阶,那么我也无妨给您个台阶下,横竖津洲候是不敢拿她怎么着的,而且这回只会焦头烂额,哪还有时间来应付她。
皇帝听了果然是眼前一亮,连忙扶起顾雁歌,语重心长地道:“雁儿,是朕当初识人不明,误了你的大好年华了。”
“皇上哪的话,当初是儿臣要嫁的,是儿臣见识浅薄。”顾雁歌适时的低头,拿帕子抹了抹不存在的泪,心说现在这副柔弱劲,比起江杏雨来,应当是半分不差的吧。
这边皇帝和顾雁歌演着君王慈侄女善的戏,而顾次庄那边就开始像周围群众散播话来,这些个混子在京城里,可不是普通的人面,一句话下来还不是大把人听着。一传十十传百,顿时百姓们在有心人的挑拨下,顿时间就群心激愤起来,大声喊着要打死谢君瑞,给顾雁歌出气。
顾次庄抬眼,老刘一侧脸,老白同志向旁边说了一句:“和离!”
于是渐渐的和离的声音多了起来,但顾次庄没敢让太多人这样喊,怕逼急了皇帝,也怕在城里的津洲候暴跳出城。现在还不宜估得太过,怕百姓们一激动,万一真正触及到津洲候的切身利益,津洲候就会坐不住。这时候是弃车保帅的时候,这车……还是先好好弃着吧!
皇帝看着旁边发生的事儿,忽然扫了顾次庄一眼,然后就笑出声来,他这侄子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至少聪明懂得拿捏。看来,以后倒是可以多扶持扶持,在这点上,顾次庄比瑞王强,混子嘛……看人脸色的本事是一流的。皇帝手一举,顿时御军清场,百姓们安静下来,皇帝这才高声喊道:“联收回封赏谢君瑞之旨意,虽说圣旨既出,绝无收回,但今天朕愿意为恪王弟的在天之灵收一回,恪王弟……朕对不起你!”
顾雁歌在一旁安安静静的看着,笑了笑,皇帝这收人心的举动倒是做得很到位,而且不怎么惹人反感。顾雁歌这时候不由得侧脸去看萧永夜,萧永夜迎风站着,她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怎么会想着看萧永夜,但是只是一刻间心里一动,就这么看着了。
幸好,顾雁歌也还记得这是城外,多少双眼晴在盯着,而萧永夜也在这一望中有些失神,迅速敛了心神,听着接下来的到赏。而谢君瑞则被皇帝先晾到了一边,赏功罚过,罚要等封赏过后才会进轩。
这时候的谢君瑞早已经在一旁吓得深身发抖了,谢君瑞竟然不时地看着顾雁歌,以为顾雁歌会像以前一样,帮他说语。却见顾雁歌冷冷扫了几眼,倒是笑得极为灿烂,却只让人觉得浑身发凉。而江杏雨呢,这时候压根没有像以前一样扑上来,说着感天动地的话,而是早已经吓得脸色发白,跪地不赶了。骄傲了十几年的人,如今终于明白他有可能要推动所骄傲的一切了。
顾雁歌受太子的邀请,去宫里“休养”上些日子,贴身的杨嬷嬷和净竹拼着一干丫头也都跟着回宫里侍候,顾雁歌还住清欢殿,皇子皇女们轮番过来问候,一个个都透着怜惜。顾雁歌笑眯眯的听着,并不说话,五公主性子最是火爆,耐着性子听亲贵们把话说完了,就吵嚷到皇帝那里去了。
皇帝却没有训斥,反而顺着五公主的话说,彻底把五公主的性子惯得高高的。顾雁歌听了只是笑,看来皇帝是真的觉得对津洲候动手了,津洲候府里现在只怕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把守着吧。
回来时也没见忱王,顾雁歌这时才想起来:“小五,忱王呢,他不是应该在京里待着吗?”
“忱王兄啊,去津渡七洲了,不知道父皇派忱王兄去那么个蛮夷之地做什么,听说那里的南蛮子个个都跟妖精一样,父皇怎么能让忱王兄去那样的地方。”五公主浑不在意的回道。
顾雁歌笑,趁津洲候回京述职的时候,拿阔科旗这把剑去刺津洲候,刚从边关回来的大军又还在城外驻扎,这时候就看皇帝和津洲候怎么斗法了。他们怎么斗,她不关心.眼下只要还她以自由,就已经足够了。
。
卷二 自由之声 第六十三章 兰姑之死
三月十三,皇帝赐下和离的旨意,先是示了宗亲商议,然后定了三月十五的日子等着正式宣告。
在此这之前,津洲候先被连帝训斥了,津洲候的面子就算再撑十年,也不如一个去世了近十年的恪亲王。就算是津渡七洲的乓马,当年也曾归恪亲王管辖,惹了恪亲王这茬子事,津洲候只能领了这出。虽然津洲候也明白,皇帝是在借机削弱谢家,但是津洲候当然也不是白相与的。
圣旨还没有传下来,津洲候里却先把谢君瑞就被开了籍,谢候爷则因为旧有军功,自然不能动。谢君瑞被逐出了谢家,但谢候爷和谢老夫人自然还是会让他留在府里住下,津洲候自然是个明白人,这时候自已不发难,等皇帝来发,那就失了先手。
津洲候上书皇帝,请求皇帝严惩谢君瑞,而谢君瑞以后和谢家也再没有半点关系。而顾雁歌此时就在旁边,看着皇帝和津洲候你一方我一语的交锋。她实是没听出什么东西来,但皇带和津洲候之间的角力气氛,她还是感觉出来了。
皇帝这时候忽然看向正发愣的顾雁歌问道:“雁儿,他既是伤了你,你来说他该怎么处理。”
顾雁歌一惊,连忙起身回话:“回皇上,此事既坏了宗室规矩当然还是要由宗亲们来处理,至于雁儿么,听凭皇上和众位叔叔、伯伯们的安排,雁儿相信,叔叔伯伯们自不会委屈了雁儿。”
皇帝一笑道:“朕的好雁儿,就按雁儿说的办,这事就交给宗亲们,安平啊,你也回去先歇看,这些事怎么还你亲自来,现在咱们都儿女忽成行了,要多些天伦之乐,少些奔波之苦。谢君瑞自个儿没出息,也不是你之过,你长年驻扎在外,是朕误了谢家,让你没有时间好好地教养他顶天立地,这才识了雁儿,也误了他。”
津洲候连连说是谢君瑞有负君恩之类的话,顾雁歌只是在琢磨皇帝的心思,皇帝清早的叫她来,说是要让她不要见怪津洲候之类的话。顾雁歌这时候不由得想,难道津渡七洲那边的事情不顺利吗,要不然皇帝这时候肯定该把事做绝了,绝对不会还收回死手来。
帝王心思啊,顾雁歌仰头望天,她无非是个陪客。
和离了,她也该是自由之身了,只是皇帝却还要拿她来演戏,都得尽了江山天下的人,还天天琢磨些什么呢。
津洲候走后,顾雁歌就开始想着,该怎么跟皇帝说回恪亲王府的事,正想着的时候,皇帝忽然笑着说:“雁儿,在宫里待闷了吧,雁儿自小就是个毛丫头,还往外跑,这些日子还不得闷坏了。”
顾雁歌心说,皇上您真合适一句话,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皇帝看她的眼种并没有那么单纯,疼爱一点不假,利用也丝毫不虚,这就是帝王啊。她心里这么想着,脸上却还是笑语盈盈的:“别说是我自小爱住外跑,就连太子哥这喜欢待宫里的,自打从边关回来后,就不适应呢。边关天大地大,人的胸怀也非着大了起来,心自然就大了,这宫待着就不适应了。”
“雁儿要是闷了,就回王府去住吧,宫里太小了,你们这一个一个的孩子,朕迟早都留不住。以后你们这群孩子,又可以在王府甲疯魔了,有时候朕也羡慕你们呐!”皇带今天这么配合她的话,显示出心情很好的样子,让她有些莫名其妙。
细细想了想,还是等将来忱王回来了去问,跟皇帝在这扯闲篇,压根就一个正经的字都问不出来:“各人有各人的缘法,我们也就指着在皇上的大荫下好好乘凉,别的自然就不用我们操心了。”
说了会儿话,顾雁歌回清欢殿,赶紧让扶疏和净竹收拾东西,叫上小五、小六一块儿,等出宫门的时候,顾承忆竟也在外面接她。她看着顾承忆露出真切欢喜的笑,这个孩子真是有心的:“承忆,你消息可灵通了,怎么知道我们要出宫呢。”
“是我是我……是我送信去给承忆的。”六公主连忙凑过脑袋来讨赏。
顾雁歌拉着六公主捏了捏脸蛋上的肉,笑着说:“知道你听话,回头出去玩一定叫上你。”
“啊……我就知道雁姐姐最好了……”
一行人笑笑闹闹回了恪王府,顾雁歌一下车,却发现恪王府气氛不一般,遂回头问顾承忆:“承忆,这是怎么了,怎么整个冷冷清清的,兰姑呢?”
这时候兰姑不是应该和管家一抉儿领着丫头、仆从们在门口欢欢喜喜地迎接吗?这会儿人倒是见看了,却没有半点欢喜的意思,反倒有些沉闷。
顾雁歌这一说,顾承忆耷下脸来,侧过身去背对着她,似乎是抹了把眼睛似的,顾雁歌就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承忆,告诉我是不是出件么事了,怎么这些日子一点信也没听着?”
顾承忆这才回过头来,泪眼涟涟地道:“雁姐姐,娘身子不成了,我回来的时候娘就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了,我还托次庄哥去请了宫里的太医来,可是太医也回天乏术。这两日娘的身体是更不成了,雁姐姐,我求您去看娘一眼好不好,娘说她说想见见您。”
想见她,站在原主的角度上来看,这个女人很可恨,现在她却只觉得兰姑很可悲。看着顾承忆的眼睛点了点头,温声道:“好,我这就去,你一个男子汉大文夫,抹什么泪。你这时候怎么能掉泪,你一难过你娘就更不好受。”
顾承忆连忙抹了眼泪,强装着笑脸,五公主在旁边也替顾承忆觉得可怜:“承忆,你别担心了,没了兰姑,我罩着人,景朝有我盛容公主一天,我就让你吃香的喝辣的,谁敢欺负你我撵了他,就算我帮不了,还有哥哥们呢。”
“承忆,以后没饭吃了就来找我吧,不个让你饿肚子的。”对于六公主来说,天底下最大的事,莫过于没饭吃。
顾承忆勉强笑了笑,一张的哭丧脸,顾雁歌也不知道该拿什么立场劝,更不知道该怎么劝:“我去看兰姑,你们先坐着,小五小六可别捣蛋。”
“知道了知道了,雁姐姐真罗嗦!”
顾雁歌好笑的看这两小祖宗嫌弃的样子,不由得摇了摇头,转身去看兰姑。兰姑住在偏院里,院子一颗大株的桃花竟然早早的开了,红粉轻摇何其美丽。兰姑就这么呆呆地靠在窗前看桃花,见她来了也没起身,也没问候,这倒不像是从前的兰姑了。
“我以前,一直仰慕着他,但是他的眼里,心里从来都只有一个人。我奢望过一点点小小的东西,可后来却发现那一点点都不可能实现。她就像满墙满院遮天盖地的长荣,把他全遮住了,他就谁也看不见了。”兰姑声音幽幽的,像是在和她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顾雁歌也找了个地儿坐下,挥手让扶疏退到院外去,“兰姑,你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就说吧,我听着呢。”
“郡主,你和他长得真像,有七分像他,有三分像她,都是这世上一等一的人。郡主,承忆也像他对不对,可承忆和你不一样,承忆不是他的孩子,不是的。郡主……是我痴心妄想了,想在死后,求一个所谓的名份,就算是被人唾弃也再所不惜。”
顾雁歌听着“他”和“她”,总不明白哪个是“他”,哪个又是“她”。只听得兰姑叹息一声,又继续道:“可是我把自己想得太清高了,到头来才发现,名份两个字空荡汇的。郡主,承忆这孩子心地善良也聪明,如果可以,请您好好待他,毕竟他们那么相像。”
顾雁歌听完,见兰姑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就淡淡的回道:“如果你要说的只是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自从见到承忆的那一天开始。我就在怀疑,后来证实我的怀疑是正确的。”
兰姑并不惊讶,又说:“我猜想你也该知道了,长得再像,有些东西还是不一样的。可是郡主,有一件事,你不知道,这背后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连一天都瞒不住,郡主不是一直想知道是谁在利用承忆吗?”
对,这件事她非常想知道,可景兰姑这么有把握的打算告诉她,她反而有些扰豫,但有些事实总要去面对,“是,那么你知道吗?”
兰姑这时才回过头来看着顾雁歌,笑了笑:“在天之为子,在地之独尊。”
皇帝……顾雁歌凉凉一笑,她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到现在还不朋白顾承忆这步棋是用来做什么的:“天意如何?”
“化腐草为萤。”
“谢谢你,兰姑。”
“不要让承忆知道,不要让承忆看到我现在的样子,郡主,承忆就交托给您了。”
兰姑的身上流出乌黑的血液,眼耳口鼻没有一处干净,顾雁歌含泪点了点头:“好,希望到天上,你见到父王时,把一切说给父王听,父王心善,一定不会怪你的。”
兰姑笑着点点头,耷拉着脑袋,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就这么七窍流血,嘴角却带笑的去了,那么悲烈的死去了。顾雁歌长叹一声,泪水遮住了视线,却终吐出一句:“兰姑啊,就算死,你也不肯说实话吗!”
。
第六十四章 和离
正月十五,早朝之后,和离的旨意终于下来了,这意味着顾雁歌真正自由了,以后那一家子人,和她就不在有任何关系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顾雁歌正在恪亲王府里修建遮住了窗子的月季花枝儿,那些青青嫩嫩的小芽小叶,在阳光之下幽幽碧碧。插着那枝剪下来的月季花枝许久,顾雁歌终于笑了,花枝上的刺几乎扎进了她的手里,她却丝毫不觉得疼痛,反而有种解脱了的真实感。
自由,自由……不管前世今生,是做自己还是做别人,最难得的两个字她都得到了。忽然间,觉得有一点点迷茫,这之后,她还需要做什么,是替顾雁歌完成未完的心事,还是好好的、安安静静的过日子。
做惯了别人,忽然间可以做回自己了,却觉得没有了目标,顾雁歌嘲讽地笑笑。
也许那些人还不定会由着她过轻省的日子,萤、津洲侯、阔科旗,有时候她想想都觉得可笑,小小一个顾雁歌,哪里有这么大的能量,竟然被皇帝一再的利用。
从顾雁歌小小年纪就带进宫中养,到被捧成了个娇惯的女子,皇帝的心思深得像看不到底,而她将来要走的路,也必然不是什么坦途。
“扶疏,我们去嘉临你说好不好。”嘉临是做有秘密的城,那里是恪亲王的逝去的地方,也是长眠之处。皇帝必然也明白吧,所以怂恿她出去散心,还经常让五公主和六公主来勾引她,说着边关的风情民俗,那么她是该去还是不该去呢?
扶疏不明白顾雁歌在说什么,只以为顾雁歌是真想去嘉临散心,而且扶疏也觉出来了,顾雁歌在嘉临城里一直过得很快乐:“主子想去哪儿都好,只要带上奴婢在身边侍候就成了,奴婢也想在有生之年,陪主子去看看外面的山山水水,以后也就不遗憾了。”
净竹也连忙道:“主子,您这回不能再扔下奴婢了,奴婢也要一块儿我,还有杨嬷嬷。您去边关,都不知道奴婢和嬷嬷在淮安侯府里多担心。”
顾雁歌眯着眼一笑,或许也好,嘉临城里再有秘密,也终归是天高皇帝远:“那好,这回把你们都带去,见识一番,将来嫁了人可就没这样的机会了。”
一时间丫头们高兴极了,围坐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闹着,外面忽然有人来报说淮安侯府来了人。顾雁歌听了就皱眉,这家子人还有脸找上门来吗,真是脸皮厚的。
等见了才知道,来的不是谢君瑞、江杏雨,也不是顾雁歌以为的谢老夫人,竟是已经快要临产了的青砂。挺着大肚子愣是要拜下来,顾雁歌连忙看了朱砚一眼,朱砚便过去扶了青砂起来:“青砂姐姐,主子让你免礼,你身子不方便还是先坐着吧。”
青砂看着朱砚,明明净净的更加沉稳了,只待再过两年由顾雁歌指个人家,过平平安安的日子。青砂不由得想,当初是不是错了,如果她也留在顾雁歌身边,如今是不是也会安安生生的活着,还有期待还有盼头:“郡主,奴婢……”
顾雁歌看着青砂,对青砂,她总莫名的带着些歉疚,叹息一声道:“青砂,如果是来求情的,就不要说话了,皇上那里下了明旨,谁去求情,谢君瑞就罪加一等。”
“郡主,奴婢不是求您去君前求情,奴婢只去您大发慈悲,给郡马……不,给他一个安身之处,就算不能回侯府住,也求郡主发发慈悲,不要让他受风吹雨淋之苦。”青砂说着说着就难受了起来,看着顾雁歌泪眼涟涟的。
顾雁歌现在最烦就是只会哭的女人,但是对于青砂,她还是耐着性子:“青砂,我并没有说不给他容身之处,我也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说到底,我们都算身不由己,只要不把我逼到绝路上,我又何苦把别人逼到悬崖边上去,让人非跳个粉身碎骨不可。”
青砂看出了顾雁歌的不耐烦,拿帕子擦了擦泪,尽量平静地说道:“郡主,您没有这样的意思,可现在他在京城几乎没有容身之处了。皇上不许他再进侯府一步,也不许任何人收留他,他现在住在奴婢家,可是……也过得并不好,奴婢不求太多,只要有间遮风避雨的屋子就行了。也不求再有什么荣华富贵,奴婢只求肚子里这孩子,将来能有个住的地方,能有父亲就满足了。”
顾雁歌摇摇头,一声长叹:“你的要求,完全在情在理。青砂,为你,这件事我答应了。”
留人一线,不为相见,只为无愧于心,再说折腾死了也没意思,有些人就得看着他时光里一点点消磨光傲气,那比赶尽杀绝要有戏得多。
青砂听了连连称谢,顾雁歌让朱砚陪同青砂出去,转回脸来冲杨嬷嬷说:“嬷嬷,您也别叹息,我呀不为他,是为这没出生的孩子,千错万错孩子没错,何况不是我当初存着一己私心,也不至于有这孩子,人嘛,总归得为自己做的事,承担应有的后果。”
杨嬷嬷听了笑笑:“只要主子不是还对那郡马心存厚念就行了,主子当知道,有些人,你给他点甜头,就更不知道轻重。”
“怎么会呢,我虽然糊涂,也没糊涂到那份上,对那样的人存厚念,他也是不会感激的。”顾雁歌笑着回头,拿起剪子继续去修剪帘边的月季花枝,春日明灿的阳光落在衣襟和手背上。她忽然回头看了眼天空,眯着眼睛笑了笑,她可以说是无愧的吗,希望如此吧!
“姐姐……”顾承忆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站在顾雁歌身后叫了声。
顾雁歌便回头笑着看他,这孩子的脸上还有些伤痛,就算不是亲娘,这么多年在一起,也有感情了。自从兰姑走后,顾承忆就没有真正开怀过,这孩子也果然是个重感情的,披麻戴孝毫不含糊,就算早已经明白,他不过是兰姑手里的棋子,一直被利用着,也仍旧对兰姑心存感念。
“承忆,别愁眉苦脸了,如果闷了,回头跟姐姐一起去嘉临吧,咱们一块去散散心。这京城里的天啊,总是多变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雷雨就回来。”她拍了拍顾承忆的肩,对这孩子来说,周围发生的一切都在拔苗助长,真不知道有一天撑不下去了,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顾承忆拿起顾雁歌放下的剪子,有一下没一下的剪着枝子,顾雁歌看着一旁看着满地被剪得乱七八糟的枝叶,不由得皱眉:“承忆,住手,别剪下去了,这是父王最喜欢的一株长荣,你再剪下去,今年就开不了花了。”
虽然她一直说服自己去接纳顾承忆,但原主的思想是无法接受顾承忆的,这满地的枝叶,让顾雁歌不经大脑的就把话说了出来。只是顾承忆闻言楞了楞,转过身来看着她笑得分外惨淡:“姐姐,你明明知道我不是,为什么还要……”
顾雁歌大笑:“不是,不是什么,承忆,既然圣旨明说你是父王唯一的儿子,那你就是。至于这其中有什么原由,不要告诉我,我不想知道。承忆,既然姓了顾就一辈子姓顾吧,既然叫了我一声姐姐,这辈子你就是我弟弟。”
顾承忆眼睛闪了闪,放下剪子坐到顾雁歌身边,看着顾雁歌良久,忽然趴在石桌上低声哭了起来。顾雁歌见丫头们早已察颜知色地退了去了,就说道:“承忆,我们都知道,一开始就知道,可是那又怎么样,从你叫我姐姐的那时候起,你就是我的弟弟,就是父王的儿子,你又何必再放在心上呢?”
“姐姐,你不怪我骗你吗,你不怪我吗?”顾承忆这时终于有了个几岁孩子的神色,满脸的害怕。
顾雁歌笑笑:“不怪你,是假的,可是你也是身不由己的,这些责任不该全推到你身上。”
顾承忆看着顾雁歌,还是有几分忧郁,终究是心一横道:“姐……不要去嘉临……不要去!”
顾雁歌只是觉得那里离京城太远太远,就算有什么消息,想要在京城和嘉临间往返,那也是天长日久的事。消息,不就在个时效,如果在时间上没有优势,消息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我知道那里有什么,你不要担心,如果你愿意就陪我一起去,如果有顾虑,就在京城好好守着恪王府。真到了嘉临,就不是谁说的话都管用了,那里是父王一手创建起来的城池,有人说过‘临时景朝之土,非景朝之属’。反正在哪里都不安生,倒是那里,至少可以放任的做自己,不必担心太多。”
“姐姐如果一定要去,就请萧将军同行吧,我去了只会连累姐姐。”顾承忆如此说道。
顾雁歌应了声好,叮嘱着顾承忆,她去边关了要怎么怎么样,顾承忆就安安静静的听着,不的答上一两句。顾雁歌淡淡一笑,心里感慨着,就这样已经很好了吧!谜题那么多,真要想一刻间全部解开太不容易了,倒不如好好过几天安生日子。
天下江山事,是君王的责任,只要不算计她太多,她自然也可以佯装不知道,更不愿意费尽心思去掺和,她的脑袋生来简单,也掺和不起这些事。
。
第六十五章 永忆此夜
萧老夫人趁着午睡后的功夫,打算跟儿子商量商量婚事,萧永夜的婚事啊,那真是让萧老夫人操碎了心。自打那场婚约之后,萧永夜就没了成亲的心思,不管是天家的公主,还是各府的千金,萧永夜就楞没个可心可意的。萧老夫人有时候想,就算是个丫头也认了,可萧永夜在这件事上,真可谓是油盐不进,水火不侵。
萧老夫人示意丫头不要惊动了萧永夜,进了屋里去,萧永夜却正凝视在看着什么,萧老夫人伸长脖子一看,不由得嘿嘿笑出声来:“如果娘没记错,这是当初郡主送给你的吧,我的傻儿子喂,你还真是上心。”
“娘……”威风八年,英勇无匹的萧大将军脸色一红,盖上手里的盒子,撇开头去。
萧永夜这副模样,别说萧老夫人,只怕谁见了也该明白是个什么内容:“娘也不是那古板的,你喜欢郡主,娘也可心那丫头,现在不正好。郡主啊又是自由之身了,你呢也没有妻室,两人现下身边都空荡荡的,管什么世俗礼教,咱们将门之后不拘那些个。”
萧永夜妻室挺担心萧老夫人不能接受,却没想到萧老夫人比他还想得开。其实萧老夫人也是怜惜顾雁歌,也是感念恪亲王对萧永夜的一番提携教授之恩。【。。】
萧永夜心思动了动,萧老夫人看在眼里,便说道:“永夜啊,郡主这般的人品,就算是现在,也是大把子人盯着,你可要上点紧。我可是听说,忱王和郡主走得近,忱王再过个十几天就该回京了吧,傻儿子你可是近水楼台,别让旁人把月亮摘了去。”
萧永夜沉默了,忱王对顾雁歌的心思,他当然也清楚一些,只是他却希望顾雁歌有选择,毕竟……当年她曾经拒绝过,他一方面的势在必得,一方面又想给顾雁歌选择的空间。
萧老夫人白了萧永夜一眼,这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做人太耿直,有时候耿直得让人想一大嘴巴子去扇醒他:“现在,郡主可是一个人在王府里住着,顾承忆新失了娘,肯定满府都冷冷清清的,你就不过去与公主说说话?”
萧永夜“嗖”地站起来,萧老夫人调笑地看着,萧永夜脸皮颜色又加深了几分,萧老夫人乐道:“行了行了,我不说了,你自己整理整理,我走了,去好好和郡主说说话、坐坐。”
萧永夜待萧老夫人走后,立马就出了府,到了恪亲王府前时,正好碰上了要出府的顾承忆:“承忆,你去哪里?”
“萧将军,您怎么来了,我正要去给娘上香呢!”顾承忆看着萧永夜,忽然侧脸露出点笑容,对于萧永夜的来意,他是有那么点清楚的。
萧永夜清了清嗓子道:“路上小心点,早去早回。”
顾承忆见萧永夜没正面回答,更加确定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