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我前头把数目说了出来……”

桂姨娘这番颠倒是非黑白的话听着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恶,鱼儿听了后更是忍无可忍的对桂姨娘怒目相向,喝道:“我才冤枉呢!这明明是我屋里原先就有的匣子,我住进去后将它拿来装银钱用了,怎就成你的了?”

这桂姨娘早就想好了对应之策,因此很快就接了句:“杨绣娘你这话可就说得有些满了,难道你不晓得这样的小匣子,我们家每间屋里都放着一个吗?可不仅仅只你一人有这样的小匣子,我也有!”

“你……”

这一点鱼儿倒是没有料到,毕竟她在秦家也只是个客人、对秦家的状况不是十分了解,更加不晓得秦家的每间屋子里都配了这么一个小匣子。

不过鱼儿一向机灵、因此她很快就想到了另外一个证明钱匣子是她的理由:“但我知道这钱匣子里一共有多少银钱,桂姨娘你知道吗?”

“我怎就不知道了?这是我的钱匣子,我自然知道里头的铜板子和碎银子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五两银子,”桂姨娘说着得意洋洋的扫了鱼儿一眼,并且还语带得意的补了句:“我还知道这钱匣子里头装的银钱,有四块一两重的碎银子,剩余的十一两银子都是还未兑换的铜板子!”

甘氏闻言深深的看了桂姨娘一眼,心念辗转过后也有了另外一番计较,只见她当下就把钱匣子递给身后的丫鬟,吩咐道:“你替我好好的数一数这匣子里头一共有多少银钱,再仔细瞧瞧里头的碎银子和铜板儿,看是不是和桂姨娘说的一样。”

那小丫鬟很快就接过小匣子、把里头的银钱往桌上一倒,当着众人的面数了起来。

只见那小丫鬟手脚十分利索,很快就有了结果:“回夫人话,这小匣子里正好有十五两银子,其中有四块一两重的碎银子,除此之外余下的都是成串的铜板儿。”

鱼儿攒的这些银钱,一是甘氏每月给的工钱、也就是用红绳子串好的一整贯铜钱;二则是陆陆续续的绣绣品拿到城里绣铺换回来的。

因此这些钱大部分都是零零散散的铜板儿,只有上次接了那笔大生意、一次性赚了将近五千文钱时,绣铺老板付给鱼儿工钱时、把其中的四千文钱兑成了四块一两重的碎银子。

而这桂姨娘显然把钱匣子偷回来后,已打开清点了一遍,眼下才会把钱匣子里头放的银钱说得这般清楚。

……………………………………………………………………………………………………今天第二更…………………………………………………………………………………………………………………

PS:前面介绍秦家状况时漏写了一点,现在补上:秦衡临上头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秦六娘;这些都是秦家嫡出的兄弟姐妹,现补充一点———秦衡临下面还有一个庶出的弟弟和妹妹,也就是桃姨娘生的一双儿女。

第二十九章    黄雀在后(一)

而桂姨娘的狡猾让形势突然发生了逆转,在桂姨娘清楚的说出钱匣子里放着的银钱的具体状况时,屋里众人有一大半开始相信这钱匣子是桂姨娘的了,看向鱼儿的目光也带着几分怪异。

唯有秦衡临知道鱼儿的为人,知道鱼儿若不是真丢了钱匣子、是不会找他帮忙查找的,于是一时间偌大的屋子里只有秦衡临一人暗暗的替鱼儿着急,但最奇怪的是连鱼儿本人都不怎么着急,脸上更是有着胜券在握的神色……

只见当众人都把目光放在鱼儿身上,想听听鱼儿还有什么话说时,鱼儿大大方方的往前站了一步,道:“我的钱匣子眼下已丢了有一会儿了,也就是说将它偷走的贼人早就有足够的时间打开它、将里头的银钱清点一遍了,因此桂姨娘你就是知道这钱匣子里有多少银子、多少铜板儿,那也不足为奇。”

这桂姨娘以为她抢了先机、眼下鱼儿已是无计可施了,于是便又恢复了以往的泼辣样子,咄咄逼人的质问了鱼儿一句:“既然杨绣娘依旧坚持这个钱匣子是你的,那你倒是找出些足以证实你的话的物事来,否则空口无凭、再好听的话儿我也会说……”

鱼儿听了桂姨娘的挑衅不怒反笑,随后不慌不忙的走到倒满银钱的桌案前,指着桌上那一堆银钱说道:“桂姨娘,你可知除了这四块一两重的碎银子外,余下这些铜板儿是几个串成一串的?这钱匣子里头一共又有大大小小多少串铜钱?”

桂姨娘闻言眼珠子立马骨碌碌的转动起来,远远的瞄了桌上那堆银钱一眼后,便硬着头皮挑了简单的来猜:“那里头有七串大串的铜板儿,每串有一千文钱。”桂姨娘说完大串的数目后就闭了嘴不接着往下说了。

而桌上那七串大串的钱十分醒目,任谁看了都能看出每串正好是一贯钱。而这一贯钱正好就是一千文钱,因此桂姨娘才能准确的说出那七串大串的每串串了多少文钱。

鱼儿自然不会只考问桂姨娘如此简单的问题了,因此尽管桂姨娘已经闭了嘴、鱼儿还是不依不饶的往下追问道:“那那几串小串的每串串了多少文钱,桂姨娘怎么不说了?莫非桂姨娘连自个儿的钱串串了多少文钱都不清楚?”

鱼儿一言戳中桂姨娘的心思、让桂姨娘脸上顿时一片涨红,不过这桂姨娘本就是个脸皮儿比墙还厚的人,因此她马上就厚颜无耻的狡辩了句:“杨绣娘,你不是口口声声说这钱匣子是你的吗?那就应该换你来说说看这钱匣子里头的状况,难不成你一直让我说、是想等我说完了你好一五一十的学了去?”

这鱼儿心里早就有了把钱匣子追回来的良策,因此也就没必要同桂姨娘计较这些细节问题了,只见鱼儿大大方方的应了句:“我说就我说,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是我的终归会回到我手上!”

鱼儿先是意有所指的说了这么一句,随后才伸手一指桌上的那堆银钱,伶俐的答道:“这钱匣子里一共有十五两银子,其中有四两是成块的碎银子,有七千文是每千文用粗*红绳串成一贯、一共有七贯……”

“余下的四千文则是每百文用短细的绣线串成一串,一共有四十小串。因这绣线比专门用来串铜板儿的粗*红绳要细上许多,所以那小串的铜板儿每串都是用三根拧成一股的绣线串的!”

鱼儿话说到这儿故意顿了顿,缓缓的扫了屋里众人一眼后,才不紧不慢的抛出一直握在手中的王牌:“别的我们可以暂且先不说,只说这用来串铜板儿的绣线———这绣线乃是夫人专门托人从城里买回来让四小姐绣花用的绣线,也都是四小姐绣剩下的一些绣线,因剩得太短已无法再用了、我才将它们捡了用来串铜板儿。”

“因这些绣线都是四小姐绣剩下的,因此才会都十分细短、长度只够串个一百文,也正是如此我才会把自个儿攒下的铜板儿每百文串成一串,而不是按照常例每千文串成一贯!”

话说到这里,鱼儿已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且屋里众人也不必管先前那些事了,只单凭那串铜板儿的绣线只有秦六娘和鱼儿才会有这一点,便能推测出这钱匣子乃是鱼儿的而不是桂姨娘的……

因此鱼儿话音才落,屋里的形势便立马又扭转了过来,大家伙儿也都又站到了鱼儿这一边,看向桂姨娘的目光里也满是鄙夷和不屑。

而这事情虽然水落石出了,但鱼儿却还是得按照规矩问桂姨娘一句:“我的话桂姨娘应该都听清楚了吧?若是你能证明这串铜板儿的绣线你也有、以及是打哪儿来的,那我便无话可说。”

“我……我……”桂姨娘“我”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显然已是黔驴技穷再也寻不出话来狡辩了。

毕竟这甘氏为了让秦六娘把绣功练好、可是狠下心下了本钱的,无论是料子还是绣线都是照着城里那些小娘子的样子来配,因此甘氏配给秦六娘用的绣线一律是从城里一间十分有名的铺子里买回来的。

而那些绣线本就比寻常的绣线要好上一些不说,就是寻常人有钱想买也不一定买得到,甘氏也是正巧同那绣铺的掌柜的相识、才厚着脸皮买了一些回来。

也就是说桂姨娘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秦六娘用的绣线,更别提桂姨娘压根就不可能花钱买那么好的绣线回来用……

因此鱼儿这招杀手锏直接击破了桂姨娘的所有谎言,让她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说不出那绣线是怎么来的,总不能说是秦六娘送给她的吧?若桂姨娘真这样说,那只要把秦六娘找来一问、她这蹩脚的谎话也就不攻自破了。

于是鱼儿给足了时间让桂姨娘狡辩后,才不紧不慢的给桂姨娘定案:“怎么?桂姨娘说不出这串铜板儿的绣线是哪里来的?也就是说,桂姨娘眼下你已经无话可说、认下你偷了我钱匣子一事了?”

桂姨娘闻言一脸恨意的瞪着鱼儿,暗想这鱼儿虽然年纪不大、又是孤身一人在外,但却是个心思细腻、聪明机智且不好糊弄的小姑娘!若是她早早发现这一点,也就不会因小看鱼儿而冒险去偷她的钱匣子了……

不过桂姨娘眼下才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太晚了,且就算她此刻心里无比悔恨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桂姨娘咬着嘴唇思忖了好半响,最终无计可施便打算开口认下此事,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她早已逃避不了。

“事到如今,我也……”

“桂姨娘,你当真想不起那绣线是怎么来的?”wωw奇Qìsuu書còm网

没想到桂姨娘才开口起了个头,先前一直没出声的甘氏突然开口打断了她的话,这让桂姨娘顿时一脸疑惑的看向甘氏:“夫人,您这是……”

“你的记性还真是差!这绣线不是前儿我才赏你的吗?怎么才没过几日你就忘记了?”甘氏不紧不慢的丢出这么一句话,替本要认下偷钱匣子一事的桂姨娘解了围,更是让事情突然又生出了变数来。

而甘氏话一说完,屋里众人顿时脸色各异,尤其是鱼儿和桂姨娘听了后脸上满是惊愕之色,更是不约而同的向甘氏投去了不解的目光……

这鱼儿惊愕和不解,乃是因先前不遗余力帮自家的甘氏、在这紧要关头突然转变了态度!

毕竟先前甘氏可是一味的想要置桂姨娘于死地,怎地才过了一会儿她就突然改变主意了?

而桂姨娘之所以惊愕和不解,则是一直以来甘氏都看她很不顺眼、没少趁着秦老爷不在时给她小鞋穿,这桂姨娘怎么也没料到甘氏竟然会突然出声帮她!因此甘氏把话说完后,桂姨娘一时不能理解、在原地呆怔了半天也没接上甘氏的话。

桂姨娘的呆怔让甘氏有些不满的撇了撇嘴,先是在心里暗骂了桂姨娘一声“蠢材”,随后才耐住性子提醒了桂姨娘一句:“怎么?桂妹妹你还没记起那绣线是我赏你的?”

甘氏这话让桂姨娘瞬间打了个激灵回过神来,心想无论甘氏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先应付过眼前这个难关再说!

于是桂姨娘很快就把心里的疑惑暂且抛到一旁,一脸讪笑的答道:“对对对!夫人说的对!瞧我这记性,怎么把这件事给忘记了!前几日夫人见我服侍她服侍得好,于是便赏了一把上好的绣线与我,我便拿绣剩下的绣线来串了铜板儿。”

桂姨娘一脸讪笑的扯了个谎后,才转而趾高气扬的冲鱼儿说道:“杨绣娘,你不是说只要我能证明这绣线是打哪儿来的,你就认了吗?那你可要听好了,这绣线可是夫人赏给我的!这四小姐用的绣线乃是夫人亲自替她置办的,因此夫人手里有同样的绣线,这不足为奇吧?”

第三十章  黄雀在后(二)

这桂姨娘还真是个人精儿,短短一会儿就领会了甘氏的意思,很快就巧舌如簧的编造出一个谎言将鱼儿堵得哑口无言,屋里众人更是对她的话深信不疑,毕竟有甘氏自个夫人替桂姨娘作证……

而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的鱼儿心里则有着一股无从宣泄的愤怒,那股愤怒让鱼儿差一点就抬手给一脸得意的桂姨娘一个巴掌!

但鱼儿最终还是忍住了,在心里愤怒难平时鱼儿最终还保留了最后一丝理智,那丝理智让鱼儿倏然记起自己眼下的处境———她只不过是一个沦落异乡、无依无靠,只能借助在秦家的孤女。

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后鱼儿慢慢的将心里的怒气压制住了,且鱼儿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这桂姨娘再坏、始终也是秦家的人,而她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外人,甘氏又岂会帮着外人对付自己人呢?

一想通这一点鱼儿顿时自嘲一笑,随即也懒得再同桂姨娘做那无意义的争辩了,既然她们秦家人已经合起伙来欺负她一人,那她就是再找出多少个证据证明钱匣子是她的也没用,最终还是会被她们合伙把证据给推翻!

就当那钱是鱼儿送给桂姨娘买药吃吧!

不义之财,谁揣着日子都不会过得心安理得!

心情慢慢平复下来后,鱼儿当下一脸鄙夷的扫了甘氏和桂姨娘一眼,随后以平静的口吻说道:“你们一家人如此团结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我只能自认倒霉———这钱匣子我不要了就是!”

鱼儿说这番话时虽然语气平静,但话中含着的讽刺之意甘氏等人却是都听明白了,一旁的秦衡临听了更是觉得无地自容,鱼儿前脚刚刚拂袖离去、秦衡临后脚就跟着出了甘氏的屋子,他实在是没脸再在那儿呆下去了。

秦衡临心里担心鱼儿,因此一出了甘氏的屋子便急忙忙的追上鱼儿,但追上后张了张嘴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一边是他心里喜欢的女子、一边是她的亲娘,秦衡临夹在中间真的不知该怎么办……

哪怕秦衡临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甘氏故意包庇桂姨娘,但他也不能在背后说甘氏的不是啊!因此秦衡临明明有心想要安慰鱼儿,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神色复杂、一脸期望的看着鱼儿。

而秦衡临的为难鱼儿都看在了眼底,也在这一刻证实了先前的猜测、明白了秦衡临对她的情意———若是秦衡临对她一丝男女之情都没,又岂会为了她跑去指责、忤逆甘氏?又岂会始终相信她、站在她这一边?

只是,鱼儿就算知道了秦衡临的情意又能如何?

他们两人之间是不可能的,鱼儿可不想要一个没品德、不待见她的人当婆婆,那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因此鱼儿明知秦衡临希望她主动开口,说她能够体谅他的苦衷,说她不怪他没帮她找回钱匣子,但却故意不开口给秦衡临这个台阶下,而是加快脚步往自己的屋子走去,只留给秦衡临一个决然的背影。

鱼儿回到屋里后整个人顿时松了下来,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光了般———说实话杨家虽然家境不是很富裕,但鱼儿从小到大都被父母、兄长捧在手心里呵护,一直到被那起拐子拐走前、鱼儿都没受过这样的欺负。

一想到这儿,鱼儿心里那想回家、想回到疼爱她的家人身边的欲望突然变得更加强烈了,今日在秦家所受的委屈更是让鱼儿想早点离开秦家回到家乡……

若是疼爱她的父母兄长都在身边,她也不会遭受这样的委屈!

心里那强烈的念头让鱼儿慢慢的重新振作起来,让她很快就根据眼下的情形作出了新的打算———只见鱼儿马上起身将门关好,随即将屋里唯一的柜子打开,伸手进去摸了半天、最终摸出了一个小小的布包来。

鱼儿见到那小小的布包后脸上有了松一口气的神色,暗忖幸好她另外藏起来的几贯钱还在,否则她眼下还真是一无所有了。

原来鱼儿本是将银钱都藏在床上那个小匣子里的,但后来因小匣子已经塞满了,于是后面三个月甘氏付给鱼儿的工钱,鱼儿便把它们同其余一些零散的铜板儿一起,寻了块布包起来藏到了柜子里。

而那桂姨娘显然没料到鱼儿会把钱藏在两个地方,也可能是因为桂姨娘做贼心虚不敢在鱼儿的屋里呆太久,因此她只偷了床上的钱匣子便匆匆忙忙的撤离了、没有再去翻鱼儿的柜子。

只是眼下鱼儿只有这侥幸保住的三贯多钱,连买雕刻影雕的各样工具都不够,更别提用作回家的路费了!

于是鱼儿很快就又犯起愁来,一边想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凑齐银钱、把雕刻影雕的工具买齐了的法子;一边又要在屋里寻个妥当、让人找不到的地方藏钱,否则鱼儿就是挣再多的钱、最终也都只会落入他人之手……

且先不说鱼儿这边如何,先说说鱼儿走后甘氏屋里如何。

这鱼儿一愤然离去那桂姨娘就心中大喜,以为这钱匣子终究还是让她占了去,心里更是盼望着甘氏赶紧离开她的屋子回正房去,毕竟只要甘氏一走、那这件事也算是了结了。

哪知鱼儿走后甘氏却一点离开桂姨娘屋子的意思都没,反而先把其他无关紧要的人都给打发出去了,待那些无关紧要的人都走了、甘氏才对她的贴身丫鬟吩咐道:“去,把桌上那堆银钱收拾回钱匣子里。”

桂姨娘见状心里暗道不妙,立马抢在丫鬟前头动手把桌上那堆银钱往钱匣子里装,边装还边装傻的同甘氏说了句:“哎哟!怎么敢劳驾夫人您的丫鬟替我动手收拾?我自个儿来就好……”

甘氏见状也不加以阻拦,而是似笑非笑的看着桂姨娘慌慌张张的把银钱往钱匣子里装,待桂姨娘装好了才不慌不忙的把手伸了出去:“拿来。”

“什么?”

桂姨娘面上虽然跟甘氏装着啥,但心里却对甘氏的意图一清二楚。因此她一边同甘氏装傻、一边飞快的转动心思想着对应的法子,心想为今之计只有拖延时间等秦老爷回来了!只有秦老爷回来,她才有可能保住手中的钱匣子!

只是甘氏又岂会不清楚桂姨娘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只见甘氏一丝拖延时间的机会都不给桂姨娘,直截了当的同桂姨娘把话给挑明了:“你少在我跟前装傻了,赶紧把你从杨绣娘那儿偷来的钱匣子给我!”

甘氏说完便示意身边的丫鬟过去强抢,而桂姨娘挣扎了一会儿后最终还是只能松手,毕竟这钱匣子眼下还能在她屋里,全靠甘氏先前出言替她解围。

于是桂姨娘最终也只能自我安慰就当是保全了名声、失了钱财,毕竟总比钱也没了、名声也没了强……

哪知这甘氏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只见她把钱匣子拿到手后,就对身边的丫鬟和被单独留下的黄婶吩咐道:“你们两个把先前在桂姨娘屋里各个角落翻到的珠宝首饰都给我找出来,找齐了都送到我跟前来。”

黄婶二人得了吩咐自是马上就手脚伶俐的在桂姨娘屋里翻找起来,而桂姨娘也直到此刻才彻底的明白了甘氏的真正意图———原来甘氏想要的不仅仅是这个钱匣子,而是想要她屋里那些平日里从秦老爷那儿得来的珠宝首饰!

怪不得甘氏这么好心出言帮她,原来是盯上了她屋里的珠宝首饰!

桂姨娘明白了甘氏的打算后不由恨得牙痒痒的,最终一脸不甘的开口说道:“夫人您这是做什么?您把老爷送我的珠宝首饰都搜了去,就不怕我告诉了老爷您没法交代?!”

甘氏早就料到桂姨娘会搬出秦老爷来,只见她先端起茶盏慢悠悠的轻啜了一口,随后才不紧不慢的反问了桂姨娘一句:“你说若是老爷知道你品行不端,偷了家里绣娘的钱匣子,他还会继续宠爱你吗?我想没有男人会喜欢爱偷物事的女人吧?”

“你……”

桂姨娘没料到甘氏会拿这件事来要挟她,一时间心里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一会儿认为秦老爷一向风流只在意她的姿色、不会在意她品行不端;一会儿又觉得这秦老爷虽然好色、但好歹也是个举人,指不定最痛恨品行不端之人。

左思右量过后,桂姨娘最终决定忍痛牺牲自个儿的那些珠宝首饰,好让甘氏替她继续把今日这件丑事遮掩下去,反正这些珠宝首饰都是秦老爷送的,只要她把秦老爷给伺候好了不愁没有……

于是桂姨娘最终只愤愤的瞪了甘氏一眼,随后恨恨的坐到了床沿、咬牙切齿的看着黄婶二人把她的屋子翻了个底朝天。

端坐在首位的甘氏见了桂姨娘那副忍气吞声的模样,便知道她的威胁起了作用,心里顿时觉得十分畅快、忍不住又出声挤兑了桂姨娘几句:“你识趣自是最好,否则这件事闹开了对你可是一点好处都没!”

第三十一章    一个包袱

“再说了,你一贱妾有什么资格拥有这些珠宝首饰,别忘了你的卖身契还在我手上捏着呢!你自个儿本身都是我秦家的物事、更别提你的那些珠宝首饰了!所以你乖乖的坐在那儿一句话也不多说,乃是最明智的选择。”

甘氏这话说得够狠、且字字只戳桂姨娘的心底,径直戳在了桂姨娘的痛处、让她瞬间脸色一片惨白,心里更是十分不服气……

想她原先家里也算是城里那不愁吃、不愁穿大户人家,若不是不幸遭了一场劫难,她也不会沦落到要被父亲、兄长卖身为奴,最终只能在一个小小的地主家里当个身份低微的姨娘不说,还要处处受甘氏的欺压和凌辱!

只是往事成烟、年幼时那养尊处优的生活也早就不复存在,因此桂姨娘心里虽然不服气想要开口争辩,但她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因为甘氏所说的句句都是事实、桂姨娘就是嘴巴再厉害也改变不了她的命。

而这桂姨娘也正是因为受过穷、吃过苦,才会做出偷人钱物这般丑事来,毕竟这桂姨娘到秦家为妾三年了,膝下却依旧无一儿半女,看样子日后也不一定能生出子女来当依靠。因此桂姨娘才会一寻到机会就替自己敛财,想着到那人老色衰、风韵不存时,靠着自个儿悄悄积攒下来的积蓄过日子。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桂姨娘怎么也算不到鱼儿小小年纪竟如此聪颖细心,能够抽丝剥茧的将她揪出来;桂姨娘更是没算到她这只“螳螂”才捕完“蝉”,甘氏这只“黄雀”就立马出手了……

这一次桂姨娘可以说是因小失大,事到如今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黄婶二人把屋子翻了个底朝天,最终甘氏更是一次把该拿的物事都拿齐了,才心满意足的带着丫鬟婆子回屋,只留下桂姨娘一人愤愤的在屋里直跺脚。

于是桂姨娘虽然冒险偷了鱼儿的钱匣子,但最终不但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反倒是让甘氏得了机会借题发挥,从她平日里最痛恨的姨娘身上好好的搜刮了一笔。

这样的结果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也算是验证了“恶人自有恶人磨”这句俗语,让偷钱匣子的桂姨娘最终得到了教训。

而事后甘氏因占了大便宜,所以也就没把先前和鱼儿闹的那点不愉快放在心上,对鱼儿表面上倒还是一如既往、客客气气的,毕竟眼下秦六娘还得跟着鱼儿学绣功,若是甘氏因钱匣子一事同鱼儿撕破了脸,那对秦六娘可是一点好处都没。

而鱼儿心里虽然对甘氏和桂姨娘的行为十分不齿,但眼下归乡的路费还差一大截,鱼儿若是赌气离开秦家、那对她只会有害无益。更何况鱼儿先前还同甘氏签了一分契书,上头写明了鱼儿至少得教秦六娘一年到两年绣功,否则便得按照契书上的约定赔钱。

既然有了那白纸黑字的契书束缚,那鱼儿自是不会傻傻的毁约、白白的赔钱给甘氏了。因此鱼儿仔细的思量过自己的处境后,最终决定一边教秦六娘绣功,一边从头开始赚钱凑路费,待凑足了钱就先把雕刻影雕的工具买回来。

哪知丢钱匣子一事才过了一日,鱼儿才重新定好赚钱的新计划,事情就突然有了变化……

这一日清晨鱼儿像往常一样起身,梳洗过后便开了门打算去堂屋吃早饭,哪知鱼儿才“吱嘎”一声把门打开,就见到一个身影飞快的从她门外闪过。因那人闪躲得飞快,因此鱼儿只见到一角宝蓝色的衣角,没能看清究竟是何人鬼鬼祟祟的躲在门外。

鱼儿一脸疑惑的往人影消失的方向探了探,见那边早就没了动静才满心纳闷的抬脚往屋外走去,哪知鱼儿才往外踏了一步、就发现门口的台阶上放着一个小小的包袱,那包袱放的位置十分明显,看起来似乎是有人故意放在那儿、想让鱼儿一出门就发现。

鱼儿一边觉得奇怪一边四下张望了下,见除了自个儿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心里不由又多了几分疑惑,并下意识的收住脚步打量起那个包袱来。

那个包袱是用一块蓝色的小碎花布结成的,看着有些扁塌、似乎里头放的物事并不饱满,但偏偏包袱的左侧又微微凸出了一些,像是包了个小匣子在里头般。

这样的包袱里究竟放了什么物事呢?

又是谁刻意把这个包袱放在门口这如此显眼的地方呢?

鱼儿思来想去也没能想出答案来,最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鱼儿还是忍不住将那个包袱捡了起来,也不把它拿进屋去,而是直接坐在台阶上把那个包袱给解开了……

那包袱一打开,鱼儿一见里头包着的物事,心里的疑惑立马就消散了一大半———只见那个小包袱里包着几把大小不一的锥子、锤子、以及金刚钻等雕刻影雕的工具,且这些工具还都是鱼儿先前打算买的。

鱼儿初一看到这些工具时、便猜到这个包袱乃是有人故意送到她屋门口的,因为她正好缺这些物事。

而待鱼儿仔细的把包袱里的工具清点了一遍,很快就猜到这些工具乃是秦衡临送来的———因为鱼儿先前已先银钱一步,将写了要买什么工具的清单交给秦衡临了,眼下这包袱里包的工具正好和鱼儿想买的完全一致。

推断出这个小包袱是秦衡临送来的后,鱼儿便把包袱拿进了屋里,随后把包袱里还包着的一个小匣子拿了出来,打开一看,只见里头放了几贯铜钱、几块碎银子以及一张黄纸。

鱼儿把黄纸展开看清楚后,发现正是先前她交给秦衡临的那张工具清单,且上面还多了一笔秦衡临补写上去的账目,那笔账目写明了买那些工具一共花了大约五两银子。

鱼儿见了账目后心思下意识的转动了一番,心里也隐约猜到了另外一件事,那件事让鱼儿马上动手将小匣子里的银钱清点了一遍,最后发现那小匣子里的银子和铜钱加在一起、果然正好是十两银子!

也就是说,鱼儿先前被桂姨娘偷去的十五两银子,秦衡临一声不吭的将它们给送回来了!

只是鱼儿却没有因为银钱被送回来而感到高兴———因为若是那十五两银子是秦衡临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替鱼儿要回来的,那他自是会大大方方的将钱交到鱼儿手里,不必趁着众人不注意偷偷的放到鱼儿屋门口。

既然如此,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这十五两银子不是鱼儿丢的那十五两,而是秦衡临私下另外拿出来的十五两银子。

把事情猜了个大概后,鱼儿也就明白了秦衡临送包袱的用意,并下意识的重重叹了一口气。随后鱼儿一边悄悄的将秦衡临送来的包袱藏好,一边不动声色的去了堂屋吃饭。

而鱼儿和秦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时,坐在鱼儿身旁的秦衡临一直有些忐忑不安,不但没心思吃饭还一直偷偷的关注着鱼儿的一举一动,见鱼儿举动没有什么反常才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心想鱼儿应该是没猜到那包袱是他送的……

而秦衡临那惴惴不安的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