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旷世奇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启明看着她走过来,但没想到她说话这么直接!
  他先是一愣,然后从上到下细细打量了她一遍,很严肃的说道:“你真想知道?”
  “你说。”胡雪怡不知道他会说出什么怪话来,但她已经受够了这家伙几天来不怀好意的眼神,这件事今天一定要做个了结。
  赵启明笑了笑,背靠着墙壁坐在了桌子上,双手枕在脑后,目光转向别处,用只有她听得见的声音说道:“这班里就这么几个人,女同学里就你长得不错,我不看你,难道去看他们吗?”说着,他冲不远处坐着的胡传兵扬了扬下巴。
  这会轮到胡雪怡发愣了,她还是第一次听见别人这么说话,脸色顿时泛起一轮红晕,想找句话来应对,却不知道该说什么,站在那里走也不是坐也不是。
  “反正也没别人,要不咱们聊聊,相互多点了解?”赵启明一招将胡雪怡砍下马来,心里很是得意,故意拿她调侃,脸上仍然挂着那副笑容。在他眼中,胡雪怡脸红的样子还真可爱,自己能让她不知所措,也算是报了上次的仇。
  “谁要跟你聊天!”被这家伙戏弄了一把,胡雪怡觉得很窝火,转身走出了教室,连饭盒都没来得及带上。
  看来那些心理学方面的书还真他妈有用!看着她的落荒而逃的样子,赵启明心情大好。
  自从上次被板凳砸过之后,他就又找来一些书,潜心钻研过人的心理,还从学到的知识里总结出一条经验来:没理抢三分,得理不让人,这是一种心理特征,一旦纠缠起来,是输是赢并不是看谁更有理,而是看你能不能化被动为主动,在气势上胜过对方。
  无理取闹磨嘴皮子是赵启明向来不喜欢干的事,他觉得那是市井小民的习气,话不在多,关键是要能迅速让对方闭嘴,碰上胡雪怡这类事情,跟她讲理是行不通的,那只会让自己掉进一个扯不清道不明的圈子里。
  得意归得意,人却是不能得罪的。赵启明知道胡雪怡会因为这件事觉得不舒服,懒洋洋的站起来,从她的课桌里拿出饭盒,跟了出去,来到了学校的操场,远远的,他看见胡雪怡坐在草地上。
  “开饭时间到……”赵启明走到的胡雪怡身边,把她的饭盒打开,半弯着腰递了过去,脸上虽然还是在笑,却让人感觉出握手言和的味道。
  在这种情势之下,他的笑容是一种和善的表情,弯腰是一种表示歉意的肢体语言,不用明言也能让胡雪怡感觉到他的意思,这么做比用语言表达要高明许多,赵启明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这两个举动。
  胡雪怡头也没抬,更是连理都不理她。小女生的表现,这完全在赵启明的意料之中。他把饭盒放在胡雪怡的身边,转身走了,对自己今天中午的战绩,他给了满分十分,相信胡雪怡自此对自己肯定会有所感觉。
  几天之后,赵启明渐渐恢复了一点元气,在胡雪怡的事情上找回了点自信,让他的心情也在逐渐好转,每当想起那件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他就用赌徒常说的一句话来安慰自己:有赌不为输。
  这天晚上,赵启明终于打开了那个小邮册,几张猴票方联再次出现在眼前,他仔细地看着,这些东西再怎么着也值两千多块钱,也就是说,自己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程度——纯属自我安慰。
  他心里憋着一股气,翻本,一定要想办法翻本!但究竟该怎么干,需要好好谋划一下。
  俺胡汉三又回来了!
  蓄势待发 第九章  奸商与辣妹
  灯下,赵启明开始了他的研究,写字台上放着七、八枚使用过了的盖销邮票,全是一分钱不值的普票,一瓶胶水和一瓶浆糊,还有一个小碗和两支新毛笔。
  刷胶只不过是一个工序而已,他不相信这有多难,决定自己进行试验,要是能成的话,这些猴票可就有救了。这是他想到的第一个办法,也是最划算的办法。
  坐在桌边的赵启明拿起一枚邮票,挤出一点胶水,用毛笔蘸了蘸,非常细致地涂抹在背面,再小心翼翼地放在台灯下晾着。然后又拿起一枚,照着刚才的方法,用稀释过了的浆糊涂在上面。
  过了一会儿,他把刚才涂有胶水的第一枚拿过来,在灯下看了看,已经干了,但是依然什么光泽,再看涂有浆糊的那一枚,也是一样。
  他不明所以地揉了揉鼻子,按说应该有点反应才对,怎么全两枚都没动静呢?想了想,以把涂了胶水的邮票上刷了一遍浆糊,而另一枚则刷了一层胶水,再将它们放在灯下晾着,然后开始在心里暗自祈祷:老天爷保佑我成功吧!
  过了几分钟,赵启明把第一枚拿到眼前,眯着眼睛仔细端详,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上天保佑,他嘴里轻声念叨着,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第二枚上面,很可惜,一看之下,这枚邮票和之前仍然没两样。
  赵启明有点泄气了,伸手把这两枚邮票扔进了垃圾筒里,一头倒在了床上,看着天花板发呆,愣了半天,他翻身又爬了起来。“妈的,我就不信这有多难!”他嘴里骂了一句,再次拿起一枚来试。
  他一遍又一遍的在这枚邮票的背面刷胶水,放在灯下晒干,然后再刷。当他刷到第三次的时候,邮票的背面不再是惨白无光的了。
  看着在灯下微微泛光的纸背,赵启明立刻兴奋起来,嘴角露出了笑容,他拿来一枚新邮票,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这一比之下,让他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处理过的邮票光泽度虽然是有了,可看起来感觉上和那枚新的完全不同。
  赵启明彻底绝望了,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在床上,没成功,看来只有折价卖了……
  受到这件事的影响,第二天上学赵启明又像丢了魂似的,下课时间也是蔫了巴几的没精打采,两眼无神的看着窗外。这时,他忽然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一转脸,目光和胡雪怡对在了一起,胡雪怡并没有躲闪,居然还瞪了他一眼。
  赵启明这会儿暂时忘记了烦恼,一如既往地对她笑了笑,心里舒坦多了,看来这位小胡同学现在开始留意自己了,他决定今天中午主动出击。有了这个想法,昨天晚上的事情带来的不愉快马上被他扔到了脑后。这种将注意力转移到女孩子身上,从而放松自己的方法,看来是男人的本性。
  今天天气不错,连日来阴沉着的天空终于见着了太阳,说起来是个晒太阳的好日子,可放学后,胡雪怡却没有像往常那样去操场上吃饭,连坐位都没有离开,拿着个钢笔帽在桌上耍弄着。她坐在窗下,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将她脸部的侧面轮廓描画的淋漓尽致,高挺的鼻梁,柔和的眉眼,看得赵启明心里一动。
  他拿着自己被扫荡一空的保温筒,走到了胡雪怡旁边坐了下来,动作非常自然,好像这里本来就是自己的座位一样。
  “谁让你坐在这的?走开!”胡雪怡一看是他,俏脸紧绷,长长的睫毛忽闪着,美不胜收。
  赵启明注视着面前的胡雪怡,脑子有点犯晕:“我想问你,刚才下课的时候,为什么老看我?”他把上次胡雪怡说过的话原样奉还,想看看她是怎么回答的。
  胡雪怡也盯着他,寸步不让,看她那意思,也没打算回答赵启明的问题。两个人像斗鸡一样对视了两分钟,赵启明始终保持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最终,胡雪怡转过脸去不再看他。
  “无聊!”她看着眼前的作业本,像是跟赵启明呕气似的,用力将手里圆圆的钢笔帽一下又一下地划过纸面,纸上留下了浅压过的划迹,在阳光下略微显出一道道印痕。
  赵启明并没有放过她,一边欣赏着她侧面的脸廓,追问了一句:“你还没回答我。”说着,他转脸看着胡雪怡握着钢笔的手,白皙而纤巧,和兰梦雨的小手比起来是很大的区别。
  兰梦雨的手十指浑圆,关节部位都是小窝窝,正如书里写的那样:嫩如葱白。而胡雪怡的手多了几分骨感,同样的白嫩,但却是不同的造物。
  赵启明在心里比较着她们双手的异曲同工之处,一时间失了神。胡雪怡见他半天没动静,转脸一看,这家伙竟然在地盯着自己的手,满脸陶醉。
  “你看什么!?”胡雪怡连忙把手收在怀里,眼睛又瞪了起来。
  “哦……,没什么。”赵启明做贼心虚,忙把目光转移到她的作业本上。他毕竟是个没经历过风月的中学生,虽然比同龄人早熟,但对于这种男女之事还是很陌生的,和兰梦雨约会过几次,也仅限于语言上的交流,连手都没拉过。
  胡雪怡气冲冲地站了起来,“咣”地踢开板凳走了,在安静的教室里弄出这么大声响,搞得班里其他几位同学全都莫名其妙的看着赵启明,这小子一脸讪讪。
  赵启明的目光转移到作业本的划迹上,想看清胡雪怡刚才用笔帽画的是什么,他借着光线仔细看了一会儿,只是些随手划出的线条。
  就在这时,他的脸色微微一变,定定地看了一会,突然间明白了什么似的,像个精神病患者一样咧着嘴傻笑了起来:“嘿嘿……!太好了!哈哈哈!”
  他无比兴奋的看了看手腕上的电子表,离下午上学还有一个小时,急忙站了起来,抓起胡雪怡留在桌面上的钢笔帽,推开课桌冲出了教室,桌椅发出的噪声让同学们直摇头。
  蓄势待发 第十章  还是背胶
  赵启明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回到了家里,半小时的路程他只用了十几分钟就赶到了,满头大汗的他,一进家门就把自己关在了自己的房间里,慌慌张张地直奔垃圾筒,里面是空的。
  “是启明吗?”妈妈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她刚才在房间里睡午觉。
  赵启明没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打开房门,焦急的问道:“妈,我房间的垃圾筒怎么空了?”
  “这还用问?我倒掉了呀!你这孩子,是不是什么东西不见了?午饭吃了没有……?”无微不致的妈妈又开始唠叨起来。
  赵启明失望的摇了摇头:“我吃了。妈,你去休息吧,我回来拿点东西,一会儿就走。”说着,他又关上了房门。
  好在材料还没有扔,赵启明心里暗自庆幸,他打开写字台,从里面取出剩余的几枚盖销邮票和胶水、浆糊,按着昨天晚上的程序干了起来。
  在背面涂完浆糊,他拿着邮票在台灯下烤了起来,还不停的用嘴吹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在焦急地等待中,邮票终于烤干了。
  赵启明拿出一本书放在写字台上,又从口袋里掏出胡雪怡的钢笔帽,心里不由的有些紧张,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要是成功了,不仅能挽回损失,还可以掌握一项别人所不知道的技巧。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赵启明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将邮票放在书本上,手里横捏着圆形的钢笔帽,用力在邮票上面压了过去。
  重压之后的邮票两头微卷了起来,赵启明把它展平细看,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白净的邮票背面反射出微弱的光泽。
  “操!有戏!”他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居然骂出声来。随后找出一枚新邮票,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光泽度比较接近,但不如新邮票的背胶那么平整,在真正的行家眼皮子底下,还是会露出马脚来。
  不够平整怎么办?这个新问题让赵启明的好心情打了个折扣,好在光泽度这个大难题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还是值得高兴的。
  他靠着椅背,脑子里转来转去想了半天,这时,妈妈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启明!快要迟到了,你怎么还在家里捣鼓?”
  “没什么啦!我这就走!”他心事重重地打开房门,在母亲的催促下赶回了学校。第一堂是班主任郑老师的课,还好没迟到,同学们都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赵启明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响了。
  他一边往自己的座位上走,一边偷眼看了看胡雪怡,对方怀着敌意的眼神也在注视着自己,赵启明冲她眨了眨眼,回到了座位上。
  “你又怎么得罪她了?”姬鸿雁低声问了一句,不用说,她指的是胡雪怡。
  “没什么……”赵启明笑了笑,在猴票的问题上,他已经看到了曙光,此刻的心情和前几天已经是大不相同。
  “刚才她怒气冲冲的打听你去哪了,你还说没什么?”姬鸿雁相当了解他,这家伙说没什么,那就肯定有什么,不抓住把柄他是不会承认的。
  “无理取闹对她来说就是家常便饭,我哪敢招惹她呀!”赵启明还在顽强抵抗,他不想让任何人知道自己的心思。
  姬鸿雁一本正经的对赵启明说道:“不说拉倒。不过我可提醒你,最好离她远点,对这种人动歪脑筋可没什么好下场,她可不像兰梦雨那么好说话。”
  还是那句老话:女人对感情上的事情总是非常敏感的。这个结论广泛适用于任何年纪的女人,哪怕只是一个眼神或者一个表情,她们也能看出你心里在打什么主意。姬鸿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别以为我看不出来,我只是不想知道而已。
  “呵呵,谢谢你提醒……”赵启明笑着做了个鬼脸,掩饰被人识破后的尴尬。
  他知道胡雪怡找自己是为了钢笔帽的事,中午没别人,东西不见了嫌疑最大的当然是自己。之所以拿胡雪怡的笔帽来用,那是因为自己的钢笔帽上面有一道道的凹纹,不适合拿来当工具,情急之下他也顾不得许多了。
  下课后,赵启明主动找到胡雪怡把东西还给了她,自称是从她桌子下面捡起来的,后来自己急着回家去取东西,就没有及时找她。可惜他的这番“好意”换来的仍然是几个白眼,赵启明很“大度”的没有跟胡雪怡计较,只是一笑了之。
  接下来的时间,包括课间十分钟他都是在冥想中渡过的,考虑的问题只有一个:使用什么工具,才能让处理后的邮票看起来更加平整光滑。他连老爸车间里的冲锤都想到了,仍然找不出哪种东西比光滑的圆钢笔帽更合适。
  思考的结果没有任何进展,使他决定先用这种方式处理邮票,可下午第二节课后,班主任加了一节课。这个令人生厌的郑老师,经常干这种人神共愤的事,包括所谓的好学生在内,几乎是全体同学都反感她的这种强行霸占课外时间的做法,却仅限于敢怒不敢言和程度。
  赵启明往日里就最恨这种强盗行为,在掌握了所有权力的老师面前,学生永远都是脚下的蚂蚁,只能忍辱偷生,这是他整个学生时代的唯一感受。
  他盯着胖乎乎的郑老师,忍受着她喋喋不休的鸹噪,心里发誓不让自己的儿子在这种老师的手下受这种折磨,天底下那么多种教育方式,为什么这些当老师的非要选择最坏的一种来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呢?
  还他妈花朵呢!教出来的所谓优秀学生一个个目光呆滞,和木偶差不多,只会用方程式一样的脑子想问题。一代又一代都是这么老子坑儿子,儿子害孙子,难怪从来没有一个中国本土的学者得过诺贝尔奖,难兄难弟们的那点想象力和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早就在这些老师们的蹂躏下磨光了。
  赵启明怀着满肚子的火,脑子里胡思乱想,在心里骂了一节课,看着那几个被老师们称为好学生的同学,他确立了一个想法:如果有那么一天,自己的生意做大了,绝对不带那些所谓的高材生们玩,这种人脑子太死板,肯定会坑了自己。
  生完了闷气,他又想起了邮票的事。如果按自己眼下的技术水平,那几张加工过的猴票八成还是会被人识破,还是要多练习才行,一定要确保不露出马脚。
  按着这个思路,赵启明一连好几天都在刻苦练习给下过水的邮票涂背胶的本领,好在那些寄信用的普通邮票《民居》到处都是。他找来一些旧信封,连着信封剪下上面的邮票,把它们放在水里,让邮票和信封分离,再拿出来晾干,这么做只是有点麻烦,可唯一要花点本钱的只是浆糊和一支有着圆帽的老式钢笔而已。
  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半个月之后,赵启明就把这些天的研究成果用在了那几张猴票方联上,东西一出炉,他咧着嘴笑了,和邮票上原有的背胶比起来,区别很小,除非有参照的对象,否则很难看出这些猴票是经过处理的。
  蓄势待发 第十一章  观察……
  邮票弄好了,最后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那就是要找一个合适的买家。
  当初背胶的问题困扰着赵启明,他还没心思想这个,现在才发现要找到个可以脱手的对象,也是件令人头疼的事。
  赵启明的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把交易所里十来个新老“票爷”全翻了个遍,首先排除的人是李胖子和许大爷。李胖子是知情人,而许大爷是个心地善良的老头,对自己的帮助很大,就算他看不出来,这么做也实在太没良心了。
  包括刘光伟之类的几个人也都被一一排除在外,他们都有利用价值,东西毕竟是有问题的,迟早会露馅,虽然行里的规矩是钱货两清不找后账,但得罪了他们对自己的名声不利,不论怎么说,今后的生意还是要做的。
  接下来,他想到了黄大牙,这个家伙不仅人见人厌,而且算是个新手,赵启明脸上露出了坏笑,坑他一把,自己连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他又反过来想,为什么自己认为坑到许大爷头上就会感到没良心呢?换作别人,肯定不会在这个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小事上动脑筋,坑害帮助过自己的人,这种恩将仇报的做法不符合伦理道德。
  但自认为研究过社会心理学的赵启明认为,这个问题有待探讨:究竟是不能这么做,还是自己不愿意这么做呢?这两个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换了个角度问自己:假设被坑害的对象没有选择性,只有许大爷一个人,自己会不会干?
  想来想去,他拿不定主意。被自己搞得有点迷茫的赵启明苦笑了一声,最终放弃了深入思考的念头,看来自己这辈子是不可能成为古书上写的那种恩怨分明的义士了。
  这个星期六下午放学,赵启明去了趟邮市,这是他近一个月来第一次在交易所里露面,虽然阴冷的天气把他冻得浑身发抖,但远远看见交易所的大门,他心里就涌起一股暖意,身上也不觉得冷了。
  交易所里的人出奇的多,就差没把那间小房子给挤炸了,看见如此火爆的场面,赵启明心里由衷的感到高兴。
  刘光伟、许大爷、李胖子、黄大牙等人全都在,赵启明很想跟他们打个招呼,可人太多了,他又不想往里面挤。许大爷隔着人群慈祥的冲他笑了笑,看到他的笑容,赵启明大声喊了一句:“大爷好!”
  这句话让正在忙碌的李胖子等人都听到了,他抬眼一看,正是自己要找的赵启明,急忙喊道:“小赵!你先别进来,我找你有事!”
  赵启明站在门口等着,脑子却转了几圈,难道是要自己还钱?李胖子一身肥肉,好不容易从里面挤了出来,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胖叔找我有啥事呀?”赵启明问道。他要是真的要钱,自己只有把那本抵押的邮票全给他,总之在猴票这件事情上不能亏本,大不了今后赚到钱再重新买回来。
  “上次那五个猴票方联还在你手里吗?”他小声问了一句,的目光中流露出明显的期待。李胖子一张口,赵启明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还在,怎么了?”赵启明想听听他怎么说。
  李胖子说道:“最近行情又涨了,上海邮市一张全品相的猴票已经炒到了四百,你手里的那些我给你三千八,怎么样?”涨价的消息在交易所里已经是尽人皆知,但除了李胖子,没人知道赵启明手里有五个方联。
  赵启明眼睛一亮,算下来每一枚划到第一百九,可他对第一句话更感兴趣,要是自己手里的按全品相出手的话,那可就赚翻了!他决定先不卖:“既然这样,我再想想。”
  “现在的行市不稳,说不定哪天又掉下来,你不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呀!趁着现在价位高,我也有办法帮你处理了,要是晚了可不一定有这价。”李胖子继续诱惑着他。
  “可三千八我还是亏呀!”赵启明确实不想卖,可又不好强硬的拒绝对方。
  李胖子摇头道:“三千八已经到顶了,再高我也不敢收。你考虑一下吧。”李胖子不想逼得太紧,赵启明这个小家伙算得比兔子还精,邮市的人没几个不知道的,先晾他一下再说。
  赵启明感激的说道:“谢谢胖叔想着我呀!我要是出手,一定只卖给你!”他给李胖子吃了颗定心丸。
  李胖子点了点头,又回去做生意去了,今天人特别多,耽误时间就是和钱过不去。赵启明慢慢挤到许大爷的摊点,跟他聊了起来,打听到一些更为具体的消息。
  最近这一个月,以猴票为首的小票和梅兰芳《贵妃醉酒》为首的小型张,开始疯涨,在上海市场的成交价几乎翻了一倍,带动了整个市场的火爆,所有的邮票品种都有一定程度的涨幅,发行量小的邮票每天的行情都在攀升。
  许大爷认为这是有大量的资金冲击了邮票市场,才会使邮市进入了一种不正常的发展状态,肯定维持不了多久。赵启明嘴上没说,心里却不这么想,这几年捣腾生意挣大钱的人多了去了,直觉告诉他,这些人一旦尝到甜头,肯定不会轻易收手的,行情还会再涨。
  当几年后赵启明真正进入做生意的阶段才明白,当年邮市的火爆,从经济学上来说,是资本运作的结果。九十年代初那两年邮市的繁荣景象,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初期,资本运作的第一次尝试,紧随其后的,便是股市的疯狂。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而他,正是有幸参与到其中并见证了这段历史的幸运儿之一。
  赵启明在确认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之后,心情更加激动了,又向旁边的人打听了一下其它几套有点知名度的邮票价钱,果然涨了不少。他在邮市里兜了一圈,和另外几个熟识的票爷们随便聊了聊,心里大概有了个谱。
  他转到黄大牙的摊子前,这家伙正跟人讨价还价,观察了一会儿,赵启明心里暗暗偷笑,一个计划在他心里形成了。
  蓄势待发 第十二章  人无横财不富
  买邮票的人渐渐散去,他正要离开,又被李胖子叫住了:“小赵,我刚才说的你想好了吗?”
  赵启明早已打定主意不出手,眼下既然李胖子这么想买,只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已经有了下家,转手就可以卖出去,二是他打算自己留在手里等着行情再涨。在赵启明看来,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些。
  他笑了笑答道:“胖叔,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我现在还不想出手。要是行情接着涨,这东西你拿去一样不吃亏,我也没损失。要是跌了,吃亏的是我,到时候再卖给你,你还是可以赚钱,你说是吧!”
  李胖子听他这么一说,愣了愣,这小家伙掰得还真够仔细。他也笑了起来:“小赵,你真行,是块挣大钱的料。叔叔我像你这么大,还只知道捡破烂挣钱呢!”只不过他并不清楚赵启明根本没想过要把邮票卖给自己,直到弄清真相之后,他感慨万千,开始对这个十六岁的高中生刮目相看。
  在起启明眼里,自己的五个猴票方联已经不再是下过水的次品,而是全品相的上等货色,他打算再等等,要在最高的价位卖个最好的价钱。
  回到家里,赵启明把自己的计划又细想了一遍,这里面需要有两个人帮忙,每一步都必须要做得很到位,到时候不怕黄胖子不上勾。他躺在床上把价钱算了一遍,看行市涨到四百五十块一枚应该是小菜一碟,按这个价钱,二十张就是九千块,那可是翻了一倍的利润。
  赵启明想到这个数字,心里美得直冒泡,就像那些钱已经落到自己口袋里一样,胡思乱想到半夜才沉沉睡去。
  转眼已经快放寒假了,班上大部分同学都在干着临时抱佛脚的事,只有赵启明心里惦记着那还没到手的九千块钱,找机会就溜去交易所了解行情,和疯涨的邮票比起来,期末考试在他眼里是一文不值。
  事实证明赵启明当初的判断是对的,庚申猴票在这个冬天以火箭般的速度向上窜升,在短短的两周之内,已经突破了五百一枚的大关,行里人一见面首先谈起的就是这东西,手里没有存到货的人,大多数脸上都会露出遗恨千年的表情。可价钱虽然在涨,市面上反倒是没这东西了,这就更显现出它的市场价值。
  赵启明觉得是该出手的时候了,再等下去,他也不知道价钱会成什么样。
  就在这当口上,一天早晨,陈致远找到了他,这家伙二话没说,伸手递过来一个小型张的本子,赵启明拿在手里问道:“不是说不干了吗?这东西从哪来的?”
  “放心!这是一哥们的,他老爸玩这个。昨天这小子来找我,说是手头紧,听说我有门道,就从他老爸的邮票里随便抽了一本拿来了。朋友有难,总不能不帮吧!”陈致远知道赵启明这家伙怕自己惹事,跟他解释了一番。
  赵启明点了点头,随手翻开了本子,一搭眼,是《古代科学家》小型张,一九五六年发行的,他自己也没见过真票,很早的一枚。第二页,是五八年发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关汉卿》两张。看到这里,赵启明心里格登一下,这三枚不仅都是从未亲眼见过的值钱货,而且邮票的主人还是按照发行的年份顺序排放的,难道说后面的……
  他急忙向后翻过去,果不其然,第三页,赫然是梅兰芳的那枚《贵妃醉酒》。赵启明当时两眼一晕,差点昏了过去,心里狂吼一声:真他妈的,运气来了,想不发财都不行!
  赵启明激动得手都在颤抖,再也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咧着嘴笑道:“他要多少钱?”
  “这小子对邮票一窍不通。只不过前天把人砍伤了,对方找了个狠角跟他谈判,要四千块医药费,还说三天之内不交钱就剁他一只手。他不敢跟家里说,实在没办法才想到这主意。”那个所谓的哥们跟陈致远是朋友隔朋友的关系,所以他并不再乎这人的死活,只是赵启明翻看邮票时异常兴奋的表情,让他感到这里面肯定有不少钱挣,这才把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东西抓在赵启明手里,此刻的他对邮票的出处已经不再关心了,听到四千块的价钱,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四千??致远,这东西要尽快出手,晚了就怕那小子后悔!”
  “值多少?”陈致远也感兴趣起来。
  赵启明低头把本子看完,一共是十四张中国早期发行的小型张,在他眼里,这些全是好东西,除了最值钱的《贵妃醉酒》,还有《建国十五周年》、《牡丹》、《三十一届国际邮票展》等几枚堪称精品的货色,这几枚的市值都已经升到了一千五到两千的价位,仅是《贵妃醉酒》现价就值四千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