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旷世奇材-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启明,哪不舒服?”母亲放下手里的碗筷,伸手试了试他的额头。看到儿子的神情有些恍惚,她还以为是生病了。
  老爸还在车间里加班,没回来吃饭,他经常和赵启明碰不上面,就是见着了也没什么话好聊,这也是赵启明这个当儿子的喜欢爸爸的原因之一。
  “没什么,今天下午英语测验,有一道题我明明会的,但是交了卷才知道写错了……”赵启明脸色依然低沉,随口答了一句,然后就回自己房间了,一向爱唠叨的母亲听了这个解释没有再说话。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其实下午他的英语试卷一半是自己写的,一半是在班长高松的帮助下抄的,答错了的谎言只不过是他随口编出来的而已。
  撒谎到了这种境界,绝对是国家队的水平,仅仅是一道题答错了,就搞得心情低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孩子有进取心呀!这令做母亲的多么感动,又怎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今后一定会出人头地?既挡过了问题,又取得了信任,实在是高手中的高手!
  任何人都会说谎话,而说谎骗人的最低水平,就是一说一个窟窿,话还没说完,自己脸就红了,这是笨蛋口中的谎言。
  上升一个档次,就是能够自圆其说,别人虽然有疑问,却暂时找不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注意,只是暂时的。事后还需要用其它的谎言来弥补,以致于最终被人看破,我们说这种人是耍小聪明。
  再上升一个档次,那就是绝对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谎话,考虑到一切客观存在的情况,基本上不会被人识破,这是有头脑的人。
  而最终的境界,就是一箭中的,让听的人连一丁点怀疑的念头都没有,而且是完全的信任,哪怕是别人告诉他那是骗人的谎话,他也不相信。
  这种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必需要针对受骗者的心态量身订做,是心理学、语言学、头脑的灵敏程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刚开始赵启明并不想这样欺骗父母长辈,欺骗了他们,自己并不觉得自己哪里爽,但是他实在不想成天被数落和唠叨,为了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最后也只有采取这个办法了。
  赵启明轻轻地掀开床垫,从床头和床板的夹层里取出一个小邮册,再次打开最能勾引他的这个本子,看着这些小纸片,他脑子里什么烦恼都没了。
  他感兴趣的不是这上面的花花草草和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而是它们背后的市场价值,那可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币。
  赵启明有两个邮册,一个是拿来卖的,里面没有什么值钱货,都是糊弄新手的玩艺儿,他平时就是拿着这个本子去学校卖给其他同学的。而手里的这个小本子,才是他自己的存货,除了他自己,没别人见过。
  比起自己的父辈来,赵启明对于中国整体国策的把握,完全超出了他这个年纪应有的认知程度,那就是:在国内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钱的重要性。
  还是他很小的时候,就特别讨厌父母平时的节省,平时不舍得吃、穿、用,连买5分钱一斤的大白菜还要跟人还价4分5……,虽然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全家人生活得更好,但赵启明绝不承认这么做对于一个月工资加起来还不到七百块钱收入的家庭,能有多大的帮助。
  他这几年始终相信一件事:有钱,不是平时省出来的,是靠自己的头脑挣来的。
  只有小市民才只懂得从日常生活里省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父母的表现很大程度上符合这类人没能耐挣大钱的特征,他立志不过这种令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的日子,哪怕是一天也不干。
  自从赵启明明白了钱的重要性,就一直在寻找挣钱的机会,选择捣腾邮票则是一个偶然。
  1990年仲夏,赵启明在邮票交易所门口等一位同学,对方人还没来,他就顺便进去转了转,打听了一些邮票的价钱,他当时就对这些四四方方的小纸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这些东西是可以保值和升值的。
  当时他并没有金融投资这类的概念,只是发现了这个不用花很多时间就可以干的生意,这令他欣喜若狂,于是把自己手里十几年集攒下来的800块压岁钱偷偷取了出来,开始了邮票的生意。
  那一年是中国邮市走向高潮的开始,虽然当时的上海刚开设了股票交易所,可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新鲜事物没有多少兴趣,心底里觉得股票是一种风险很大的玩艺儿,和国人传统的沉稳心态不符。与此相反,一部分已经富起来的人把能够保值的邮票作为一种投资和生财之道,疯狂进行炒作,在今后的两三年里带动了整个邮市的火爆。
  与成年人不同,赵启明没有时间像个商贩一样成天耗在离自己家有十公里之远的邮市,他只是利用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的时间去那里转,开始他并不买,只是在一边看。
  即使是周末,卖邮票的人也不是很多,他们手里拿着两三本的邮册,有谁想看就递给谁。后来赵启明才知道,这十来个人除了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大爷,其他人全都有正式工作,只是他们把本职工作当成了副业,而倒腾邮票反倒成了他们的主业。
  想入行,当然要先搞清楚邮票的基本常识。赵启明在集邮交易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花十四块钱买了一本《1990年最新排价》,上面用彩页印着每一套邮票的票样以及国家价、发行量、设计者等等相关介绍,在记住这些相关资料的事情上,他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市场价跟国家排价是有很大差别的,一般来说,都要高出一倍以上,更好的甚至会高出十几、几十倍。
  于是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看遍了几位票爷们手里的每一个本子,别人买,他就在一边看着他们讨价还价,想跟人打听,却没人搭理他。
  躺在床上的赵启明翻开了邮册的第一页,摆在最上面的一套《桂林山水》出现在眼前,这套票让他想起自己在交易所第一次遭人白眼的事:“……你看这品相(注1),”四十多岁的李胖子咧着一张大嘴,下巴上的肥肉一颤一颤的,口沫横飞地强调着“品相”这两个字,用小夹子熟练地把几张邮票夹了起来:“你自己看看,绝对是极品,和刚从印刷厂里出来的一样!180块钱你哪找去?”他说的就是这套《桂林山水》。
  买家是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看样子已经参加工作了,他的眼睛直直地盯着这套票,目光中的渴望不言而喻。看了半天,他还是摇了摇头,依依不舍地走开了,估计是没这么多钱。李胖子冲着他的背影嘀咕了几句,一脸的失望。
  一直站在旁边的赵启明抓着这个空档问道:“叔叔,‘品相’是什么意思呀?”
  李胖子生意没做成,原本就心情不好,一看是那个经常来邮市里转悠的少年在问自己,皱起了眉头推了他一把:“去去去,瞎掺和什么……”李胖子一见是赵启明,不由得一阵厌烦,这小家伙从来都不买东西,李胖子向来反感这种只问不买的人,尤其是穷学生。
  被推到一边的赵启明对他的态度非常憎恨,他最讨厌那些不把自己当回事的成年人,仗着自己年岁大点,从来都无视少年人的存在。心中气恼的赵启明提高了自己的嗓门:“问问都不行?那套票我看看!”
  “看看?你买的起吗?”李胖子的这句话不知是故意激他还是真的看不起他,总之赵启明是真的生气了。
  赵启明没有说话,目光坚定地迎向李胖子,很有点男子汉的味道。
  “李胖子,给人家看一下又不会掉了块肉,说不定这小朋友真有钱买呢?”站在不远处的许老头一脸和善地帮着赵启明说了句话,李胖子出于对这位邮市元老的尊重,把手里的邮册递给了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少年……
  看着赵启明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李胖子的脸上才恢复了人色,而这套《桂林山水》,成了赵启明有生以来买的第一套邮票。
  没过多久,赵启明在这件事情上做了个总结:年青人就是年青人,一个字,嫩!好在李胖子虽然态度不好,但为人还算厚道,这套邮票的品相和价钱都不错,自己才没吃亏,换了邮市里另外几个人,只怕就难说了。
  后来的日子里,他通过自己的观察渐渐发现,邮市里的这帮人,非常排斥与生意无关的行外人,想从他们嘴里掏出点什么,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在这个问题上,他自己也是入行了之后才有所感悟:如果什么人都成了行家里手,那自己这帮人还去挣谁的钱?
  幸亏他运气不错,那位60多岁的许大爷不是个唯利是图的生意精,赵启明从他那里弄清了自己所有的疑问,但和买家打交道的手段,以及后来玩的那些伎俩,却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
  慢慢的,他开始自己买票了。
  半年后,赵启明成了行里年纪最小的一个“票爷”,而且还是最让行内这些大人们最感吃惊的重要人物。
  一页又一页地翻过自己手里的这本邮册,虽然总共只有五六页的东西,但包括小型张(注2)在内,每一套的市价都在150块以上,这个小本本的市价已超过五千元。
  这就是赵启明大半年来的收获,他抱着小邮册躲在被窝里,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蓄势待发 第三章  失败的初恋
  第二天早上醒来,当赵启明从床上坐起来的一瞬间,就决定放弃和兰梦雨再续前缘的想法,胡雪怡那股子泼辣劲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后来,他在兰梦雨的事情上这样宽慰自己:一个人一生当中,总是要经历失恋的挫折,这虽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也会让自己的感情成熟起来,没有经历过失恋的人生,将是不完整的人生。既然如此,就让自己去充实兰梦雨的人生吧!当是做好事了。
  “那小子就是一色魔!”三年后,陈致远曾经跟自己的几个兄弟这样评价赵启明,“他追兰梦雨的时候像狗撵骨头,满脑子的激情,可人家今天答应了和他好,他没几天就撂下脸来不理不睬了。”
  当时在场的赵启明并没有做何解释,因为这是他的真实写照,或许这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他在困难中的那种执着的精神,可用在兰梦雨身上,就显得有点花心了。没办法,其实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只不过秉性这东西是不会轻易以个人的意志发生改变的,对她没感觉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赵启明个头高挑,体形偏瘦,目光中总有一种桀骜不驯的味道,再加上略带着点玩世不恭的神情,和他不熟的同性看见这眼神就想把他拖出去扁一顿,可在女孩子面前,这种与生俱来的目光和气质,是具有强大杀伤力的,不论是在少女情怀的中学时代,还是在赵启明走上社会之后,不论是女孩子还是女人,十个当中有八个抵挡不住。
  更何况他做事细心,还练了一招:温柔体贴,所以自出道以来,虽然没谈过几个女朋友,却从没失过手。
  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自少要二十分钟,北方的秋天寒气袭人,要是到了冬天,那滋味更不是人受的,在清冷的早晨骑自行车上学,哪怕戴着再厚的手套也是一种折磨……,这种痛苦已经延续了四年,接下来还有两个漫长的冬天。
  赵启明搓着双手走进教室,把书包扔在桌上,伸手拍了拍组长段润昌的肩膀:“数学和物理作业本借我学习学习。”早晨自习课之前是他抄作业的时间,要赶在收作业本之前搞定,这个习惯是从初中时期养成的。
  坐在他前面的段润昌递来自己的作业本,赵启明冲他笑了笑算是感谢,然后打开自己的作业本认真地抄了起来。
  这是他一天里唯一刻苦学习的二十分钟。
  “你不打算考大学了?”段润昌看到他一贯如此的表现,不由的为他担起心来,在段润昌看来,这简直就是自暴自弃。
  同桌的姬鸿雁听到这么严肃的话题,也放下了手里的课本,她因为昨天赵启明没去给兰兰买礼物还在生气,早上没和这家伙说话。
  赵启明停下笔,抬头看了看他:“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呢?”
  这句话反倒把段润昌给问住了,他眨着眼睛琢磨了半天,说道:“不上大学以后很难找到好工作呀!就算是找到了,也只能是当工人,会让人看不起的。”
  那个时代的中学生大多比较听话,接触的事物也不多,很少人会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中国教育体制下,一种让人想起来就觉得伤心的特色。即使他们对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也是继承了上一辈的思想,在现在的学生看来,可能跟傻子差不多。
  在具有独立意识的赵启明眼里,这么回答问题的人基本上是属于无药可救的那一类,他点点头,不置可否的接着抄作业。
  段润昌是老师的好学生,脑子已经被洗得差不多了,跟他讨论这些太无聊,可作业如果不抓紧时间在早读课之前抄完,回头挨批的可是自己。
  整个早自习他都在想着胡雪怡的事,熬过了让人痛苦的半小时,终于等来了下课的铃声。
  赵启明走到胡雪怡的课桌旁边,冲她点了点头:“胡雪怡!我找你有事,出来聊聊。”
  胡雪怡刚收拾好课本文具,正准备去教室外面透透气,眼角一扫看见是赵启明在跟自己说话,反而打消了出去的念头:“有什么事就在这说。”
  赵启明也不客气,抬腿坐到了她身边,一本正经的说道:“昨天的事,我觉得你应该跟我道个歉。”
  “凭什么?你自找的!……谁让你坐这儿的?走开!”胡雪怡的脸色沉了下来。
  “骨头都差点砸断了,说个对不起总不过分吧?”赵启明这句话倒不是瞎编的,胳膊青了一块,到现在还疼着呢。
  “活该!”胡雪怡头也不回地扔下一句话,站起来走出教室,把赵启明晾在一边。
  他很想追出去,却发现有同学在留意这边,只好悻悻然放弃了这个念头。他虽然吃了鳖,但心里却并不生气,对胡雪怡反倒有了种说不出的感觉:这丫头还真有性格,有点意思。
  在赵启明的性格当中,叛逆心很重,越是不容易干的事情,他越想干出点名堂,对女孩子也是如此。用最直接的一句话来说,他只对没有追到手的感兴趣,在这个问题上陈致远一点都没冤枉他。
  第一节是英语课,年过五十的钱老师是位待人和善的人,所以同学们上她的课最是不安份,充分利用上课时间搞些小动作。刚上课没多久,赵启明就收到前面传过来的一张字条,字体绢秀,是兰梦雨的笔迹:昨天和胡雪怡吵架了?伤的不重吧。
  这班上的苍蝇蚊子还真多,赵启明很讨厌这些没事就到处散播新闻的家伙,不知道都是跟谁学的,标准市井小民的第三梯队。
  可兰梦雨这句话让赵启明看起来总觉得还有别的意思,自己只不过对胡雪怡动了点心思,她总不至于这么快就看出什么了吧,女孩子的心眼可真多!
  赵启明早晨已经打定主意不跟她继续纠缠下去,现在一定把这个想法坚持到底。但人家的关心总不能不搭理,他在字条的背面随手写了两个字:还好。递了回去。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字条传了过来:放学有空吗?想跟你说个事。
  赵启明有点犹豫了,把纸条递给同桌的姬鸿雁,悄声问道:“兰梦雨找我干什么?”姬鸿雁扫了一眼字条,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
  昨天赵启明和胡雪怡的事她也听说了,对于胡雪怡,她是一点好感都没有,而且姬鸿雁相信,全班也找不出几个愿意和这个性格泼辣、蛮不讲理的人打交道的同学,赵启明没事去招惹她可一点都不明智。
  而兰梦雨原本只是关心赵启明,可他刚才去找胡雪怡的那一举一动,尤其是目送着胡雪怡走出教室的那种眼神,正巧让她给看到了,也读懂了眼神中所包含的意思。
  真是很烦!赵启明对于这个约会感到头疼,很想不理睬她,但是这么做有违他做人的原则,和兰梦雨之间的关系毕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了断,虽然知情的人不多,但足以让同学们对他的人品产生怀疑。
  赵启明没有立刻回复兰梦雨,他的脑子转的非常快,这可是大问题,学校里的小道消息是大部分同学感兴趣的话题,处理不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同学对自己的看法,那就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好不容易才发展的一些集邮爱好者,如果他们对自己降低了信任度,就会牵扯到钱,要是那样可就不好玩了……
  有件是也许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是没人愿意明说:不怕你真的有人品问题,关键是在于,别人知不知道你人品有问题,如果别人不知道,那么有也等于没有。而那些被广大人民群众称之为人品有问题的人,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问题有多严重,而是因为他们比较笨,在别人面前暴露了自己的人品问题而已。
  赵启明的心计是同龄人当中极为少有的成熟,他的智商不算高,用当下时髦的一句话来说,情商很高。但凡适合做生意的人,一般天生就具有这种潜质,对于别人心理活动非常敏感,而且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平衡别人的心态,避免让自己落入尴尬的境地。
  但他也有不成熟的一面,因为生活经验还太少,有很多问题不是以他眼下的水平就能够处理好的,那需要在挫折中才能得到锻炼。值得庆幸的是,他很清楚这一点,经常会反省自己一段时间里做错的事情,哪怕是跟别人在交谈过程中犯下的一次口误,他也会回过头来仔细想想。这个良好的习惯是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篇文章里学来的,他觉得领袖说的话很对,做人应该首先有自知之明,要不然会经常被人当笑话看的。
  人要是不知道反省,就不会明白自己的错是犯在什么地方,总这样的话,哪怕是富可敌国也有亏成穷光蛋的一天。一直到他成年之后,仍然会经常总结自己的过失,这个优点让他在生意场上几乎没有真正的失败过。
  这堂课他根本不知道钱老师都说了些什么,一门心思在考虑着下一步这两个女孩子的关系应该怎么处理,想来想去,他觉得若想顺利的追求胡雪怡,就一定要淡化自己和兰梦雨之间的关系,这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姬鸿雁,你帮我跟兰梦雨说一声,中午放学到后门的拉面馆里见。”赵启明考虑好之后,小声对同桌说道。
  “你自己不会告诉她?”姬鸿雁反问了一句,她始终都搞不清楚这个和自己同窗几年的人心里都想些什么,这么简单的事,何必要自己去传话?
  这时候下课铃响了,“起立!”身后的高松喊道。
  赵启明站了起来,嘴角一动笑了笑:“帮个忙,我有点事。”他知道自己不会被拒绝的,女孩子们就喜欢掺和这些个烂事,姬鸿雁当然也不例外。
  钱老师前脚刚走出教室,赵启明就窜了出去,他要去找陈致远,下午的事他不放心。
  来到四楼高三(5)班的门口,陈致远和几个家伙正扒在栏杆上闲聊,赵启明远远地站着没有过去,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和陈致远有很近的关系。
  那家伙眉飞色舞侃得正起劲,扫眼看见赵启明像根竹竿一样靠在墙边,知道他是来找自己的,跟旁边的几个狐朋狗友说了句:“我去趟厕所尿尿,哥几个先聊着!”
  “你不是刚从厕所回来吗?又去?”一个不开眼的哥们问道。
  “我喜欢,你他妈管得着嘛!”陈致远边说边撑直了身体,一摇一晃的走开了。
  陈致远就属于那种撒不好谎的人,以他的水平给赵启明擦屁股只怕都不够,不过这也是赵启明一直拿他当兄弟的原因之一。普天之下,因为共同的利益在一起合作的精明人是比比皆是,但极少有两个精明的人能够相互信赖,成为真正的朋友的,这会让他们双方都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两个人一前一后走到一楼的拐角,“什么事?说吧!”陈致远很不喜欢对方这种见面的方式,跟做贼似的。可这是赵启明和自己打交道的唯一要求,为了那台四声道的录音机,他也只好勉为其难。
  而当时的赵启明对陈致远也没什么好感,上小学的时候因为班上有个这样的同学,仗着自己人高马大,还有个高年级的哥哥,自己没少挨欺负,他很看不起这种人,但是又打不过人家。直到上了初中,他才凭着自己的智慧躲过了那些不良少年的欺压,现在想起小时候经常被人欺负的情景,真像是场噩梦。
  “我就是想提醒你,下午堵到刑志彬,可别真打,吓唬吓唬他就得了,主要还是把东西弄到手。别搞得像上次那样,把人家家长都招到学校来,真把事情搞大了,咱们的麻烦也就大了。”赵启明叮嘱道。他对于陈致远的不放心,追根究底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这家伙总是学不会用脑子去想问题。
  上次就是因为受害者不服气,被陈致远打得鼻青脸肿,差点还动了刀子,人家的父母找到学校里来,要求陈致远的班主任处理这个坏学生。幸亏赵启明事先调查过那同学的家境,没什么背景,再加上不良少年欺负同学在当时的学校里是常有的事,陈致远的班主任没把这事向学校教导处上报,只是把这家伙臭骂了一顿,事情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不过赵启明可是吓得不轻,万一陈致远把自己这个同谋说出来,那他可就完了,好在陈致远看得武侠片比较多,有股子江湖义气,什么也没说,一个人全顶了下来。发生了这件事之后,赵启明对于下手的对象考察得更加仔细了,而陈致远在他心目中的印象也有所改观,这家伙还是值得相处的。
  “就这事?你还真够罗嗦的,放心吧,就是人家找到我,我也不会把你卖了的!”陈致远斜了他一眼,觉得自己的人品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我不是别的意思,咱们是求财,多余的事别做就对了。”赵启明敏锐的感觉立刻从对方的态度中体会到了他的想法。
  “行!只要他答应给邮票,我就不动手。”陈致远满脸的不在乎,他才没心思管这么多呢。
  蓄势待发 第四章  无良奸商
  赵启明所在的学校正位于这个城市的黄金地段,大门对面是东城电影院,转过街角就是市里最大的百货公司,旁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服装市场,批零兼营,在赵启明毕业后的第二年,学校就把正门包括那条通向教学楼的林荫道都卖了,把原来的后门改成了正门来用。
  这时的校园后门也是面对着一条商业街,只是稍稍窄了一些而已,集中着一些经营五金日杂、电子配件之类产品的店铺,这条街的尽头,正对着镜湖公园。
  中午放学后,赵启明先是去正门的东城电影院门口溜达了一圈,随意看了看近期的电影海报,一直磨到时间差不多了,才慢慢的走到学校后门的那家拉面馆。一进门就看见兰梦雨坐在对面的餐桌旁,面前摆了一碗面,正不紧不慢地吃着。
  “老板,来碗牛肉面。”赵启明向老板打了个招呼,面无表情坐在兰梦雨旁边,一句话也没有,他实在不知道自己该跟她说些什么才恰当。
  兰梦雨低着头,用筷子搅起根面条,一圈又一圈卷在上面。她在等,等赵启明跟自己说点什么来打开这沉闷的气氛。
  没有交谈就没有交流,反过来的情况也差不多。既然自己不想和兰梦雨再交流下去,也就没有交谈的必要。赵启明硬着头皮坐在她旁边,他不想开口,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干脆就一言不发。虽然自己也有点尴尬,但他觉得这未尝不是件好事,最好是大家都不要说话,吃完面条各自走人,这样就等于是彻底疏远了。
  可惜事情未能如愿,等待中的兰梦雨虽然已经感觉到气氛不对劲,却还是勉强挑了个话题:“你……胳膊好些了吗?”
  赵启明微微的点了点头,这样也就算做是对兰梦雨的回答,沉默在此刻最能说明自己的态度……
  兰梦雨虽然性情柔和,却不是个软弱的人,赵启明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她明白了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你既然不想见我,又何必来?”她质问了一句,强忍着心里的酸痛。
  “我……”赵启明很想解释,但任凭他在脑子里翻江倒海地想,就是找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
  “怎么了?你说啊!”兰梦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
  赵启明自知理亏,尴尬之余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我……我说不清楚……这件事是我不对……”他终于说出了这句最难开口的话,后面几个字说的细弱游丝,跟断了气似的,但是就这么小的声音兰梦却听得清清楚楚。
  “好,好……我明白了……”兰梦雨忍了很久的眼泪旋转着,眼看就要流了下来,她飞快地转过脸,缓缓走了出去。
  将迟迟送上来的牛肉面三两下塞进肚子,赵启明急急忙忙结了帐,他也忍不住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摇头,其实自己心里又何尝不难受,不过他还是觉得心里有一种非常轻松的感觉。
  走出面店拐过第一个街角的时候,他骂了自己一句:“他妈的,这叫什么事啊!”以往不管是在邮市宰外行,还是在学校用点不太光彩的手段赚钱,他都不会对受害人有什么内疚感,毕竟他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得到收获。
  可现在倒好,这事干得对自己没啥好处却无端的伤害了兰梦雨,这下她非得恨自己一辈子不可……他继续又用力的甩了甩头,好象想把刚才的事情从脑子里甩出去。抬眼发现一个大妈用看疯子的眼光看着他,幸亏那个年代还没什么摇头丸,要不他肯定会被人误认为是小太保。
  赵启明逃也似的回到学校,他并不想进教室。虽然这时候回教室也未必会会碰到兰梦雨,不过他还是下意识的回避了这个可能性。没地方可去,他又信步走到了四楼,再和陈致远碰个头还是有必要的,挣钱的事情在赵启明心中永远是高高在上的。
  被赵启明相中的那个刑志彬,是高二(2)班的一位学生,老爸是一家大企业的中层领导,只有这一个儿子,平时比较溺爱,集邮只是他小时候无数个爱好之一。虽然他早已经不感兴趣了,但是做老爸的还是帮他订了每年的邮票,不仅如此,还特意从邮局买了一些库存品,反正也不用这小子劳神,近十年下来,听说手里存了不少好货。
  在一毛钱就能吃顿早餐的八十年代初期,集邮还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好邮票比较容易买,随便去邮局就能买到一些前几年的库存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末期邮市即将火爆之前。
  这样的对象好办又不好办,因为这类家伙一般胆子有限,而且有点钱也不在乎破财消灾,但不好办的是万一事情闹得过大麻烦也会特别的大。
  赵启明再三要求陈致远尽量别给他打出什么外伤,陈致远不耐烦的听着,咕哝着:“难道叫咱弟兄们像娘们一样拧他小脸蛋吗?”直到赵启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