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旷世奇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连这么大的孩子都比自己这个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头精明……
坐在长途汽车上,赵启明心里美得无与伦比,脸上时不时的露出傻笑,搞得坐在旁边的乘客还以为这孩子有毛病。他一点都不傻,就连那笔两万多块的购票款,临了还让王所长给打了个收条,赵启明做生意,事无巨细从没有出过一点差错。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好景不长,这笔生意做了连三个月都不到,钱局长那边就变了卦,从此在大别山这个金矿里他再也没能挖出一粒金子。王所长因为收了赵启明的礼物,在这件事上一直耿耿于怀,几年后赵启明专程去看望他的时候,他执意要把那块自己保存完好的手表还给赵启明。
看着已经退了休的王所长,赵启明深有感触,跟眼前这位真诚而朴实的老人比起来,那些贪得无厌的官员真是猪狗不如。他为了让老人在心理上得以平衡,拿回了那块手表,并一直戴着,直到后来王所长去了世,赵启明才脱下手表,放进王所长的棺材里当作陪葬。当时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但总觉得自己如果不这么做,良心里会不安。这块表,包含着他对王所长的那份感谢,虽然两个人接触的并不多,赵启明却是打心眼里尊重这位朴实的山里人王大山。
人活着,怎么着也不能一点良心没有,生意归生意,但是要连一点人情味都没了,钱挣得再多,活着又有什么意思?赵启明永远都在心里怀念着这个帮助自己挖到第一桶金的人,没有他帮自己挣到的那十几万,自己不知道还要熬多久才能出头。
蓄势待发 第三十一章 还是需要钱
这些都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了,眼下的赵启明心里面只有赚钱念头,他美美地盘算着今后的收入。每次发行到县里的邮票有七八十版,这样的话,即使按一倍的利润来算,一年下来至少也能挣上近十万块钱……
可算到最后,对于不久前才一次性挣了十几万的赵启明来说,还是觉得还是太少,一个月挣万把块钱管个屁用!就算这次的行情两年后才会过去,那也捞不着几个钱。
所有人的生意都是在永无止境的贪欲中越做越大的,这是一种动力。要是你拿了十年的月工资突然从五百块变成一万块,照这么发了一年之后,又突然变回五百,想必任何人碰上这种事都会感到很不爽,没有谁会去认真想想,原来拿的那五百块才是自己该得的。其实道理很简单,本性中的贪欲在作怪而已,谁都一样。
但有得挣总比没钱挣要好,他盘算着回头得找刘光伟和李胖子再商量商量,这两个家伙玩邮票已经成了票精,手里肯定捏着不少钱,要是能和他们联手炒一炒,再动员几个人一起干,估计也能炒出不少钱。
赵启明直觉地认为:把个人有限的资金归拢在一起炒作,在单品种邮票的操作上,自己就可以从邮票市场外围的闲家变成庄家,其中的利润绝不是大别山里这个小小金矿可以比的。
在两年后才进入成熟期的邮票市场很有自己的特点,在低谷的时候,多数情况是从上海北京两地的一级市场向全国的二三级市场放量,但一旦行市开始走高,一夜之间情况就会逆转,变成一级市场从二三级市场收量。想成为庄家或跟在庄家后面喝汤的人,基本上都会在收量期间安排人到这两个市场驻守,吃进各地发来的货,等到行情合适的时候再抛出去。
赵启明接下来的操作,将直接采取与此相关的手法,引导着众人走向致富之路,这孩子总是富有想象力的,尤其是结合实际情况产生的想象力,那就是挣钱的金点子。
和股票一样,跟着庄家走的这种操作当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把握抛出去的最佳时机,有时候早上1000块钱一版你不愿意卖,很可能到了下午700块一版也没人要,所以当庄和跟庄的人虽然获利巨大,但风险也很高。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成为投资主流之前,国内大部分热衷于资本运作的有钱人,都把眼睛盯在了邮票上,赵启明现在虽然还没资格成为他们之中的一份子,却也看中了这块肥肉。
赵启明一回到家里,马上就开始着手考虑这件事,这些天他一直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脑子里满满涨涨地只有一个字,钱!第二天中午放学,他没有像以往那样去找胡雪怡磨牙,而是骑着自行车溜到了李胖子的家里,还把刘光伟也叫了来。
人到齐了,赵启明简单地提出了合作炒邮票的设想,一句话还没说完,刘光伟便狐疑地看了看他,提了个最直接的问题:“小赵你能拿出多少钱?”在他眼里,赵启明充其量是个不务正业的中学生,平时靠着对邮票行情的了解在同学里挣了点零花钱。虽说前段时间赵启明让自己陆续从上海稍了几万块钱的邮票回来,肯定也是卖给同学而已,而参与炒作邮票,那可是要下大本钱的买卖,是一件连自己这个做了几年邮票生意的人都不敢轻言的事。
赵启明眨了眨眼睛,用最直白的语气说道:“不是很多,三十万吧!”他故意把自己的本钱夸大了一倍,其实目前能动用的钱,除了放在王所长那的两万三之外,最多也就十六七万。他这么做的目的,是想把这两人拉上炒票这条船。
刘光伟脑子根本没往多了想,主观上的错觉让他把“三十万”听成了“三万”,刚想搭话,隐约觉得自己好像听错了。李胖子却在一旁听得真真切切,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瞪着眼睛问道:“你说多少?”
“三十万。”赵启明故意装着若无其事,李胖子的表情让他很满意,而接下来两个人的反应更是大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说完这句话,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存折,打开递给了李胖子:“这是十三万,其它的在另一个存折上。”
李胖子脸上的肥肉抽动了两下,盯着存折上的数字,他像是受了什么刺激,刘光伟这下听清了赵启明说的那个数字,脸色突变。两个人半晌才回过神来,用难以置信的目光交换了一下眼神。现实摆在他们眼前,不由得他们不相信,这两人不知道赵启明哪挣来这么多钱,虽然这小家伙脑子好使的优点在交易所里可是公认的,但三十万在九一年初可是能买七八套商品房的大数目,这钱在赵启明手里就这么好挣?
别人脸上的表情越是惊讶,说明赵启明的成就越大,让成年人认可自己的能力,一直是赵启明在做生意最初阶段的源动力。
过了一会儿,两人才静下心来仔细考虑赵启明的说法。“小赵的想法不错。我想过这么干,只是手里能动用的钱不多,最多只够买点势头好的小型张存着。胖哥你觉得怎么样?”刘光伟表了态之后,目光转向李胖子问道。
李胖子抹了把脑门上的汗,对于赵启明的了解,他比刘光伟要多了一点:“主意挺好,只不过就凭咱们几个人,能翻起多大的浪?要是跟着别的买家走,那可要看准了才行。”他虽然没去过几次上海,对眼前的行市却看得很清楚,像大多数散户一样,把手里大部分资金押在了涨幅潜力比较大的小型张上,要让他换品种去炒新票,心里还真没什么底。
蓄势待发 第三十二章 一窝奸商
要想挣钱,首先要考虑的是不能赔钱,生意是将本求利,利润再大也要先把风险考虑清楚,大家都想稳中求胜,急功近利一般是落不着什么好下场的。
“胖哥说的一针见血,就算咱们能凑个几十万,扔到邮市里也不见得能有什么效果。”刘光伟直视着赵启明,目前中流露出询问的意思,李胖子也转过脸来。冲着刚才的那个数字,他们也不敢再把赵启明同学还当作小孩子看待。
在两人不约而同的注视下,赵启明像做报告一样搬出了自己的理论:“我想过了,目前市场上任何邮品都在涨,而且这种行情还在逐渐升温。前个星期我才去了趟上海,发现全国的投资者都在向那里集中,每天的成交量都非常大。所以说在今后的几个月里,整个市场的行情是不会有暴跌的风险的,你们觉得这一点我说的对不对?”
刘光伟点了点头,他经常往上海跑,对那边的行情还是了解的,李胖子去得不多,但凭他在邮票市场多年的经验,不用人说也知道现在是旺市,所以他们都吃进了一些自己觉得涨得稳的小型张,这是外盘市场的行家比较普遍的做法。
“如今这行市不论吃进什么邮票短期内都不会亏钱,因为眼下所有的人都在干这件事,只不过在选择品种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而已。大家都知道,发行量越少的邮票升幅就会越稳,可这种票的价位一般比较高,不是咱们能玩得动的。拿十几万买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或者是几版《庚申猴》、几盒《长城》、《爱科学》这样的小型张,办法不是不好,但相比新票而言,它们的涨幅由于基价高,一般都不会再成几倍的向上翻,而且相对来说涨得慢……”赵启明涛涛不绝地发表着他的长篇大论,这些道理大家都懂。
要是这时候有人进了李胖子的家,一定会让这个难得一见的场景给吓到: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和一个中年人,像学生一样听一个乳臭味干的中学生说教,态度很是恭敬。
赵启明话峰一转说道:“……所以,只有新票,才有更多的人炒作,不仅如此,炒新票的周期短,咱们可以打一枪换个地方,选出最有潜力的新票,把利润提到最大,根本用不着在哪一个老票上吊死。不过一两个人的资金肯定不够,咱可以在行里多找几个人,集中它个一二百万抓住一套新票炒一把,价格翻个两三倍就抛出去……”赵启明这番极具专业性的演讲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李胖子和刘光伟听得是五体投地。
这番话对于市场方面的研究既专业又精辟,跟这个中学生比起来,自己花几万块吃进一批小型张等着升值的做法,简直就是小孩子玩的把戏。其实赵启明说的道理并不复杂,按说李胖子和刘光伟这两人也是生意场上的老狐狸了,应该不会想不到,关键是单打独斗的心态,让他们压根没往这方面想过。
这是观念问题,不能从以往陈旧的观念当中跳出来,就很难突破自我,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奸商赵启明,这个为了利润不择手段的年青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市场火的时候,再低能的人都赚得钱,但是用有限的资金换取最高的回报,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了。赵启明仅仅只去了一次上海市场,便抓住了行情的关键,提出了这个非常有建设性的挣钱方案,让李胖子两人不得不服,难怪人家十来岁就积累了三十万的资本。
天底下任何一件事要是想干好,勤学苦练刻苦钻营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是想干得比所有人都强,仅仅靠努力绝对不可能达到。达到这种“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境界,一是天分,二是努力,三是兴趣,这三种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一不可。
经赵启明这么一说,联手炒作所带来的好处非常有吸引力,几个人共同在一种邮票上进行投资,最终按投资额度拿自己应得的一份。由于实际运作到最后,利润计算起来相对简单,而且每一单都是一锤子买卖,不像别的生意一样容易在分配利润上产生的分歧,因此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不过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远的不说,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到当前的一九九一年初,就已经发行了上百套邮票,这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究竟应该挑选哪一套邮票进行炒作?
————————————————————————————————全国山河一片红(撤销发行票)
1996年10月19日中国嘉德‘96秋季拍卖会,一件“全国山河一片红”直双连(两枚),以30。25万元人民币成交。1997年4月20日中国嘉德’97春季拍卖会,一件“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四方连,带右边纸,以74。8万元人民币成交。1997年10月1日在广州举办的中国邮票博览会首次展出了全新50枚一整版“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堪称“国宝”。
目前市场标价:每枚145000元。
蓄势待发 第三十三章 韩熙载夜宴图
十六岁半的赵启明知道人格魅力是什么东西,更清楚由此产生的凝聚力有着多么强大的力量。中国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谁也不服谁,但当你在大事件上表现得确实比别人高明的时候,真正有头脑的人,是不会蠢到跟你背道而驰的。
李胖子和刘光伟也不是傻子,赵启明这个主意当中有多大的含金量,他们听完之后心里就有数了。李胖子咬了咬牙问道:“小赵,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干?”他不是个不爱动脑筋的人,但是面对着眼前这个年纪小小,就拥有几十万身家的赵启明,事实证明一切。李胖子决定放弃自己的思考。刘光伟没有吭声,一脸严肃地摸了摸架在鼻梁上的眼镜,不服不行。
赵启明笑了笑,他要的就是这句话:“我想问问,胖叔和李哥你们能动用多少资金?”这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事情既然要做就必须要对投入的资金进行预算。
李胖子估算了一下,把存着的那五盒《兰花》和两盒《牡丹亭》小型张卖掉,再加上手头的现金,大概将近二十五万。他报了个整数:“二十万。”刘光伟接着说了句:“我也差不多吧。”
“再加上我这儿的三十万,也有七十万了,不过还是不够。玩这种事,资金越大就越保险,咱们还得再想想办法。上海邮市我能找着一个人,刘哥在那边应该也有生意上的朋友,还有咱们邮市的人,胖叔你有威信,看看有谁愿意干的。大家尽快联系一下,咱们在这聊的事,上海那边早就在干了,再晚咱们可就连汤都喝不上了。”赵启明说道。
“还有件事。这些钱投在哪套邮票上比较好?”李胖子问道。
赵启明毫不犹豫的答道:“去年底发行的《韩熙载夜宴图》,这套票我研究过,一千七百万的发行量,不大不小。它和八四年发行的那套《簪花仕女图》属于同一类型的题材,《仕女图》的价位一直是稳中有升,《夜宴图》肯定也会受影响。我前几天了解过上海那边的行情,《夜宴图》现价三块六一套,整版十五块,刚好适合吃进,咱们搭这趟车应该没错。”他还有一个想法没说,只要具有炒作题材的邮票,不仅是几个十几个人去炒,而是很多人不约而同的一起上,自己这帮人只不过是点燃一个导火索,让他们加入进来。至于最后能弄成多大的动静,这还要看资金投入的情况。
他说的《韩熙载夜宴图》是1990年12月20日发行的,全套邮票五枚,面值2块5,原画是幅长卷,邮票设计者为了表现整体效果,把五枚邮票连在一起,是套连体票,一版只有四套。
无论是从发行量、面值还是题材上,这套最合适,发行量要是太大,没有炒作的价值;面值要是太高,涨幅又不会有多大;题材要是没有亮点,关注的人就会少。这是赵启明从张志诚那里请教来的知识,他听了一遍之后就刻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李胖子拿出今年初刚发行的《1991年邮票最新价格目录》,找到了这套邮票,随手又翻看了其它一些最近发行的邮票,刘光伟也凑了过来,两人研究了半天,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从此更加相信赵启明的眼光了。
三人商定之后就开始分头干了,各人的钱都由自己掌握,刘光伟先一步去上海,随时把握《夜宴图》的行情走向,配合赵启明的合伙人张志诚在当地大量买进,散票整版一概通吃,赵启明会在收购的第二阶段带着自己的钱去上海,和大家一起研究下周的收购计划。李胖子到芜湖附近的马鞍山、巢湖等几个中小城市,把这些地方的邮票全都收回来。刘光伟当天下午就动身了,李胖子打算去邮市再找两个愿意加入的人,然后赶去马鞍山。
在赵启明的煽动下,大家都准备豁出去了,毕竟这是个很不错的主意,过去大家都没往这事上想,眼下真干起来,捞足了一把就够自己干个几年的了。
而总指挥的位置,在两人的一致表决下,就由赵启明担任,这个奸商借口学习上走不开,把跑腿的差使推得一干二净,乐得在一边看着这两人家伙搞。赵启明从李胖子家里回来之后,给张志诚打了个电话,由于张志诚跟他有过两次生意上的合作,对他的能耐是比较了解的,两人一拍即合,答应拿出五十万块一起炒。
赵启明在电话中还了解到一件事,《韩熙载夜宴图》今天在上海的市场价是四块钱一套,整版十七块。
看来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已经有很多人在关注这套票了,虽然一两百万扔进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外盘和内盘一起收购,锦上添花造造声势的效果总是有的,只要愿意上这趟车的人越来越多,就不怕挣不到钱。
在回学校的路上,赵启明一个人傻笑了起来,他心里对出手的价格做了一番估量,看这行情,这套翻到面值的四倍以上,肯定不是问题,这一轮游戏结束之后,自己手里的十五万少说也能变成三十万。
此刻的赵启明万万没有想到,后面的形势竟然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想……
还没回到教室,半路上就被陈致远给拦住了,这些天赵启明只顾着谋划炒邮票的事,还没跟这家伙打过照面。
“这几天忙什么呢?中午还到处乱窜!”陈致远刚才去教室里没见着赵启明,一直在学校的林荫道上等他。
赵启明笑道:“忙挣钱!……仕别三人当刮目相看呀,形象大有改观,不错!”他上下打量着陈致远,这小子穿着身新衣服,不再是过去那副吊而郎当的样子,有点像个好人了,可骨子里还是有点流氓气息。
“操,少他妈耍花枪!我看你是扎到钱眼里拔不出来了,赚了这么多还想着挣钱!”陈致远骂道。
“没办法,我穷呀!”赵启明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这话不假,跟很多人比起来,他是比较穷,远的不说,就连李胖子、刘光伟之类的都比他有钱。
陈致远瞪着眼睛,一脸愤怒:“再说我抽你!你要是穷,全国人民都要饿死了!不跟你废话,我家里人找你,下午放学跟我回家一趟。”说完他转身走了。
赵启明有点迷茫:“你家里人找我?什么事?”陈致远脚下没停,转脸回了一句:“问这么多干什么,去了你就知道了。”
“操,不说拉倒。”赵启明冲着他的背影骂了一句。
蓄势待发 第三十四章 辣妹辣妹我爱你
回教室的路上,赵启明想来想去也不弄不明白陈致远的家长找自己能有什么事,前脚刚踏进门,忽然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视线在第一时间扫向胡雪怡,果然见她寒着脸,一见自己看过去,立刻把头转向窗外。
赵启明恬着脸走了过来,油腔滑调的问道:“怎么了美女?谁招惹你了?我帮你收拾他!”扫眼检查了一下她身旁的板凳,没发现图钉之类的暗器,这才小心翼翼地坐在她旁边。自从上次被钉了屁股之后,赵启明每当看到胡雪怡的表情不对劲,就再也不敢随便坐到她旁边。即使是这样,打那以后他还是遭遇过几次酷刑,拳打脚踢这样的招数算是轻的,他连躲都不敢躲。
“滚开!离我远点!”胡雪怡在桌下一脚踢在他小腿上,把赵启明踢得呲牙咧嘴。
“哎哟……!太狠了吧你!”这家伙揉着腿上的痛处,脑子却在回忆着自己这几天的所作所为,好像没干过什么呀?为啥又招来一顿毒打呢?
女人在不高兴的时候,心里想些什么从来都不会明说,她们喜欢让你去猜,在你猜测的过程中用她们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折磨你,当然,如果猜不中的话,后果会很严重。
胡雪怡对赵启明不满意的地方可多了去了,一是这家伙一天到晚鬼鬼祟祟不知道在忙什么,从来也没跟自己提过;二是他不像别的男孩子一样,放学后主动送自己回家;三是经常跟别的女生打情骂俏;四是成天嘻皮笑脸没个正形;五是……
尽管有数不尽的毛病,可自己却总放不下他,哪天中午要是没见着赵启明,心里就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非常不舒服,连饭也不想吃。今天一放学这家伙就跑得没影了,直到现在才回来,胡雪怡整个中午都在心里跟他算旧账,暗自把赵启明骂得狗血淋头,这会儿见着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见胡雪怡没吭声,赵启明凑到近处说道:“不要这样呀!我错了还不行吗?”管他三七二十一,先认错再说。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错在哪,但认罪的态度是一定要有的,这种情况赵启明已经遇到多次了,没有哪一次能弄清楚胡雪怡究竟是为了什么事对自己拳脚相加。
美女还是没有反应。“打一顿出出气就算了。听说爱生气的女孩子容易变老。”赵启明说了句不知从哪听来的蹩脚台词。
“我喜欢!你看不顺眼就一边呆着去,谁也没让你坐在这!”胡雪怡瞪了他一眼。
“嘿嘿!你干啥我看了都顺眼。”愿意说话就好,赵启明就怕她一言不发跟自己搞冷战:“对了,跟你说个事,星期天我要去趟上海,有空一起去吗?”他岔开了话题。在一个没结果的问题上纠缠久了,对自己没任何好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别的事来转移胡雪怡的注意力,这样比较容易把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根据赵启明总结的经验,哄女孩子这种事,难则不会,会则不难。在胡雪怡面前,他首先就是摆出副没正经的样子逗她,让她发发牢骚,自己不去顶针,然后就是主动道歉,接下来就是改变问题的焦点,聊上一会儿,最后再绕回来为刚才的事情道歉,这次的态度要非常诚恳。程序基本上是这样,用在胡雪怡身上屡试不爽。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想着玩?”赵启明的学习态度也是让胡雪怡不满意的问题之一。
赵启明坐直身体,绷着脸答道:“谁说我是去玩?再说我以后也没打算接着读书!”这句话他说的很认真,让胡雪怡不禁有些动容。
“那你以后打算干什么?捣腾邮票?”胡雪怡实在不明白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赵启明笑了笑:“不告诉你!想要见证我今后的成就,就做我女朋友吧!”他明明知道对方喜欢自己,却经常拿这句话来逗她。
胡雪怡只要一听见这句对白就坐立不安,这些让人听了脸红的话,从赵启明嘴里说出来简直比喝凉水还容易。
试探女孩子有没有接受自己,赵启明有个很实用的研究成果,这要归功于心理学的一个名词,叫做:心理距离。说得直白一点,也就是每个人能够忍受别人靠近自己的距离,夫妻和恋人之间能够容忍的距离是最近,然后是亲属和朋友。试想如果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跟你说话的时候,贴近你只有不到5公分,这种行为在心理上造成的压抑感,必然会让你非常难受,因为距离超出了他的身份。
这种心理距离的测定适用于任何人,而赵启明通过这种手段,对胡雪怡步步紧逼,按书上所写的数据,轻而易举就试出了胡雪怡对自己的态度。
“你去死吧!”胡雪怡抓起课桌上的书本就给了赵启明一下,这小子头一缩躲了过去。打他的同时胡雪怡向旁边扫了一眼,好在留校的几个同学离得比较远,刚才那句话没别人听见。
看着胡雪怡面色微红略显紧张的表情,赵启明比赚了一万块钱还开心。心里忍不住动了动,一把抓住了胡雪怡的小手,拉到了课桌下面小声对她说道:“看你嘴硬到什么时候!”
胡雪怡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心浮气燥再加上害羞,脸色更加红了,她生怕被别人看见,努力地挣脱着,而赵启明已经占到了便宜,便松开手放过了她,说完这句话站起来走了。他知道胡雪怡在狠狠地瞪着自己身后,头也没回就晃出了教室,心里真是爽呀!
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胡雪怡暗骂了一句,心里却泛起一丝甜甜的滋味。这小子去上海不知道是干什么去的,这么远,难道星期一不用回来上课了?她满腹疑问,决定回头好好审审赵启明。
蓄势待发 第三十五章 真正的商人
下午刚放学,陈致远已经等在学校外面了,赵启明二话没说跟着他到了新源小区,为他开门的是个中年男人,赵启明从没见过他。
这人的年纪在四十五岁左右,穿着一套休闲西装,相子很斯文,脸廓和陈致远神似,虽然从外表看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他望过来的目光给人一种犀利的感觉。深藏不露是赵启明的第一印象,他猜测这人应该是陈致远的父亲。
“赵启明同学是吧?你好,我是致远的爸爸,陈法林。”果不其然,这位中年人面带着微笑拍了拍赵启明的臂膀,做了个自我介绍。这个开场白立刻获得了赵启明的好感,在中国,极少有人向晚辈介绍自己的姓名,从这一点上,陈致远的父亲就值得自己尊敬。
“陈叔叔好!”笑眯眯的赵启明脸上一副乖孩子的样子,非常礼貌地跟陈法林打了个招呼。冲着他此刻的表现,任何家长都不会怀疑这家伙骨子里其是极端叛逆的人。陈致远看他那副得性,在心里骂了一句:真他妈虚伪!可人家这演技还真让人佩服,绝不是一般队员能达到的境界。
客气了一番之后,三个人坐在了一起,赵启明开门见山的问道:“陈叔叔,是您找我来的吗?”
自从赵启明走进房间,陈法林也一直在观察他,这个孩子个头瘦高,看起来温文尔雅,一看就知道跟自己的儿子不是一类人。尤其是那双敏锐而灵动的眼睛,暴露出他内心深出的不安分。
“是的,我有些事情想跟你聊聊,你请随便。”陈法林的态度根本不像是在对待一个孩子。
赵启明没有说话,神色坦然地继续扮演着好孩子的角色,从陈法林的语气中,他有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感觉,那是来自于陌生的长辈对自己的尊重,让他感到很舒服。
陈法林见赵启明同学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态度,接着说道:“你是致远的好朋友,应该了解致远的情况,国内的环境不够好,再加上这些年我不在家,没尽到当父亲的责任。所以我这次回来,本来是打算接致远去香港读书的,但致远他不愿意。”在孩子们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过失,这让赵启明听来很是感动,妈的,我为什么就没有这么样的一个爸爸?
他停了下来看了看赵启明,这家伙脸上没有流露出异常的表情,心里却在想,这傻比有机会去香港居然不愿意,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我问致远为什么不愿意去,他说了几个理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你这么个好朋友。他告诉我,自从和你认识以后,你的所作所为对他的影响很大,现在他非常愿意认真读书。而且听说上次他从我这里替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