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宋春晚-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娶了一个甚么样的妇人,自己早已知晓。那般稚嫩的肩膀,却欲替他打理一个安定的家,操持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以免他后顾之忧。她的担当,不亚丈夫。
她在心疼他!
这个妇人,始终在默默地竭尽己能的疼惜他!
守中心里发颤,恨不得将妇人揉进自己的骨血。那边却似心有灵犀,小舌颤微微的,启开他的唇,学着他的模样探了进来。纠缠、吸吮、吞咽。
所有的伤在这一刻抚平,所有的期待在此时得到满足,所有的疲倦消失殆尽。心里长出希望的藤蔓,片刻枝叶繁生,花果相连。
……
每三个月回来一次的探望,总是十分的匆忙。用过午饭,容娘打点了一大包的点心药材之物,两人带了靖哥儿,便去张教授家。
教授益老,鬓角白发渐生。然他精神尚好,见到守中三人,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微笑。
守中自然是与教授长谈,容娘却随了张夫人去后头说话。待临行之时,守中等了半响,那边张夫人送容娘出来,张府的管事婆子犹自跟着一路唠叨,容娘脸色从容,时而吩咐几句,那管事婆子连连点头应答。
上轿之际,张夫人有些不舍,叫教授见到,给呵斥了一通。容娘温柔唤道:“娘,过几日我便带靖哥儿回来看他们起藕,顺便帮你把冬衣翻晒一遍,把四姐也接回来吧。”
张夫人含泪点头。
途中守中问容娘,可是帮着管了事。容娘答曰,不过是帮着把庄子上的庄稼做了一些安排,粮食运到临安铺子里卖了。守中听了便不再言语。
至晚间,床底之间守中便有些用力。年岁渐长,这具身子越发丰姿曼妙,腰肢细如蔓草,却韧如蒲柳;那最为滑腻柔软的处所,贴近他的胸膛,点燃他隐忍数月的心火。
这是他的妇人,水漾的眸子里尽是他的影子。她的柔软,专为他而生,她的一腔情愫,亦未他而绕。
他要得不够,只是不够。
无需试探,未有疑虑,他是她的,她亦是他的。
身上汗湿沾黏,两具身子贴合在一处。他盯紧了她的眼睛,看里面光华流转,疼痛与欢喜,皆由他给。这一辈子,愿它永生,从不分离。
宽阔的额际渗出汗水,流至额头,聚拢成一滴豆大的汗珠,随着动作颤颤微微的来回晃动,如一颗闪亮的珠子一般,滴下。
恍惚的妇人伸出小小的舌头,接住,吞了。
守中顿时凝住,心底涌出滚烫的浆液,将他片刻翻涌。
他闭了闭眼,四肢生出无比的力量,慢慢挺入……
这一夜,似短,又长。
……
次日,去田庄看媗姐儿。
每次,皆是一样的行程。车子上摆满了给媗姐儿带的物事,衣裳,玩物,点心……。容娘近车,腿有些迈不开,守中一旁搭了她的手臂,将她扶上去。容娘有些羞赧,稍稍瞥一眼。便不敢回头。
后面的老夫人见到,不喜的回屋了。
惠娘仍如往日一般温婉,眼神平静,行止有仪。
媗姐儿见到守中。高兴得跳起来,冲到守中的怀里。守中笑着抱了,问她可好。
“不好,爹爹来了。便好。”媗姐儿紧紧搂着守中的脖子,小脸贴在守中的脸上,一黑一白,五官神似,亲密无间。
“可有淘气?”守中托着媗姐儿往里走,边走边问。
“不曾。魏小五捉了鳝鱼,不与我玩。我不曾告诉他爹爹。”
娇儿憨语,听得守中心中熨帖。
身边的人未跟上来,他回头一看。见容娘站在后面。无奈地看着他。
守中朝她一笑。将媗姐儿放下,吩咐道:“去,叫娘。”
媗姐儿嘟嘴。不情不愿地喊了。容娘一笑置之,说了声去厨房备午饭。好早些吃了去回头沟。
惠娘对徐家的饮食不甚在行。并不全似南边的,也不全是北边的,喜欢面食。她静静地打着下手,容娘要水时递水,要面时递面,什么都不需要,便悄悄地在一旁洗了菜,将碗碟摆好。
容娘暗自叹气,也不好说甚么。
她老娘带婢女收拾了鸡,亲自送进来,说媗姐儿玩湿了衣裳,叫惠娘去换。
惠娘去了,老娘腆着脸,凑近几步,欲说还休的模样。
容娘只顾着手里菜勺,并不搭话。
老娘无奈,只得开口道:“还请娘子莫介意。惠娘便是如此倔犟的脾性,老身也管不了她。如今耗到二十有一,我日夜不安,恐她爹责怪哩!”
老娘用衣袖试了试泪,继续道:“成郎又托媒婆来说了,他说只要惠娘嫁过去,便将我接了过去。——娘子,好歹求你给句硬话,断了她的念头才好。不然,可叫我怎么去九泉之下,见她爹爹和兄长啊!”
成郎便是卖稻种的成忠,与惠娘同为合肥人,如今在清平置办了屋子,生了根。因见惠娘是同乡,又如此贤惠淑贞,有心求娶,奈何惠娘总是不应。
容娘叹了一气,答道:“老娘,此事是她的心病,岂是我一句话能打消。我也盼惠娘与人一生一世,过平安日子。她不愿,我能有何法子。”
话是说了的,前头惠娘与她推心置腹,她答道:“若郎君纳妾,我亦容不得郎君有些许分心。若你来服侍郎君,郎君倾心与你,我必不能容。不是你走,便是我走。你看如何?”
惠娘当时吓得瞪大了眼珠子,结结巴巴道:“你……你怎地如此霸道?怎能……怎能不守妇德,妒……妒……!”
“嫉妒!若你能如婢女一般,只是服侍,不存一丝他念,我亦无妨。”容娘一口接过,索性将话说得更死。
惠娘苍白着脸离去。
到如今,她仍不接受成忠的提亲,自然是此心未死,再说又有何用?
用饭之时,惠娘静静地站在一旁服侍,果如婢女一般,递茶递水,未有一丝怨言。
容娘不语,守中瞧了一眼,吩咐道:“惠娘,你自去用饭吧,不需如此。”
惠娘咬唇,福了一福方才离去。
用过饭,邱庄头在廊下立着,禀些庄上事宜。这几年庄子又大了些,加上守中获得的赏赐,后来陆陆续续买的,以及进之那点地,居然有了千来亩地。
“不晓得主家明岁打算如何种地,周围几处庄子,连着济王庄上,都瞧着咱家哩。”
这几年徐府的庄子上折腾的花样多了,其实主要赚钱的还是种稻种麦,以及邱庄头的养猪大业。牛陆陆续续有了十七八条,不能买卖,只是使用方便罢了。
容娘问了问庄上事宜,邱庄头自然不分大小,详细答了。守中在一旁听的认真,忽地插嘴道:“收成低的稻种少种些,多种收成高的。”
邱庄头楞了一愣,容娘想了一想,似笑非笑地看了守中一眼,晓得他不知农事,接话道:“冷水香只沿河的围田种吧。旱田仍种麦,其余良田,皆种占城稻。”
此是撤了良田里的冷水香之意。邱庄头有些不舍,容娘解释道:“北边几个县又荒废了,难免少粮。若咱们县里都种冷水香,到时寻常粮食也难买到,你叫佃农到哪里拿冷水香换粗粮吃?若是收入少了,便叫他们多喂些牲畜便是。”
邱庄头大悟,连连点头,称赞主家慈善。
☆、第一百四十八章 相知
“哥哥想来见我么?”
“很想呢。”
“哥哥什么时候能来见我?”
“待你及笄,哥哥行了冠礼,你们便可相见了。”
“哥哥会捏泥人么,会捉鳅鱼么,可会网鱼,赶鸭子,放牛?”
媗姐儿的细长手指头一只只扳倒,将她见过的魏家几个小子会做之事一一数出来。
容娘抚了抚她的头,莞尔道:“他会射箭,会蹴鞠,会打陀螺,还会写字,会读书,会很多事情呢。”
“读书不好玩,不如捉鳅鱼!”媗姐儿的嗓子脆脆的,稚气十足。
容娘眯了眼睛,看帘外空旷的田野。一兜兜的稻茬,齐齐整整,横成行,竖成列。阡陌交错,间列沟渠。一蓬蓬黄的白的野菊花,挤挤挨挨的,无人理睬,亦开得热闹。田间吃草的牛,悠闲自在,尾巴一甩一甩的。
“捉鳅鱼自然好玩,但读书亦有乐趣。书中会讲各种各样好玩的事情,不比捉鳅鱼差呢。若是无人陪你玩时,你识了字,书中的姐儿便能与你玩耍了。”
媗姐儿巴掌大的脸上现出向往的神色来。惠娘是个中规中矩的人,小心翼翼尚且来不及,怎肯放任媗姐儿与村野小儿玩耍?村中的小儿,又怎敢如田埂草坪之上那般放肆来宅子里闹腾?
多数时光,她是寂寞的。
屋外牛叫,她会问:“惠姨,哞哞叫的是甚么?”
“惠姨,甚么嘎嘎嘎的叫唤。是鸡么?”
“惠姨,他们唱的甚么,好生难听?”
“带我去瞧瞧,惠姨。就一会儿?”
……
媗姐儿想了想,仰头问道:“也会有社戏么?”
容娘抿嘴一笑,想起上回村中秋社时,她一个人偷偷溜出门看戏的事情。
“也会有社戏。”
媗姐儿咧嘴。开怀笑了。她瞅了瞅容娘,觉得这个娘也不坏,不想四姨说的那般坏。
“你若不打我,像今儿这般待我好,带吃的玩的与我,我仍叫你娘。”
细长的眼睛里露出得意的光来,似是赏赐了容娘一件多么荣光的事情。
容娘又好笑又好气,正色道:“打你,是因你的任性。险些将屋子给烧掉了。怎么。你如今仍不知自己的错么?”
媗姐儿知晓自己说错话了。很是气馁的低了头。在这个娘面前,自己从来就占不到便宜!
容娘瞧着那个低垂的小脑袋,心里又有点软了下来。
“若是靖哥儿做错了事。也会挨打挨训的。”
媗姐儿转身,攀了车窗。并不回话。她身子瘦,肩膀薄薄的,从侧面看过去,能看到尖尖的下巴。
半响,媗姐儿塌坐下来,脸上黯淡无光,扁嘴道:“若你自己有了姐儿哥儿,可还是我娘?”
容娘一怔,不知小小年纪,为何如此敏感?但那小人儿垂头丧气,似乎很不安的模样,瞬间让她无比的心酸。她伸手将媗姐儿抱在自己怀中,道:“自然。若有了哥儿,你便是长姐,靖哥儿便是大哥。——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不好么?”
说到后头,容娘的不由心中一颤,酸酸的酥麻感从心尖上颤抖着传开,传到手指上,脚趾头上,连身子都忍不住轻轻的颤动起来。
有个哥儿姐儿,自然是极好极好的。最好也是细长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宽宽的额头,便如外头车辕上坐的那个人一般。一笔一画,一眉一眼,她在心头已然描绘了许久,再不会有丝毫差错。可是,这样的一个小人儿,为何还不来?
媗姐儿不解地盯着她看了一时,蓦地朝车帘外头喊道:“阿爹,阿爹,你进来,娘怎么了?”
容娘慌不迭地去捂她的嘴,那边车帘已被揭开,坐在车辕上的守中看了过来。
容娘垂了眼睛,轻声道:“无事。你这孩子,嚷嚷甚么呢。有些凉,娘头疼呢。”
守中朝旁边不知所措的春雨抬了一下下颌,示意她出去,自己弓身进来。他身量高大,瞬时车厢内显得十分拥挤。
守中将媗姐儿丢到外头,交给春雨,方才转头去看容娘。
容娘却侧头去瞧外边,只留给他一个纤柔的背影。乌发累累,只挽了一个寻常的云髻,簪了一支赤金扁簪,别无修饰。耳边青丝虚虚地往上拢,露出修长秀气的颈项。
守中揽了容娘的肩,将她的脸压在自己的肩上,耳语道:“哥儿姐儿都会有,你一急,他们就跑了。耐心等着,嗯。”
容娘羞得脸上滚烫,晓得他在外头全都听见了。她闭了眼睛,只装什么都不晓得。
守中嘴角慢慢的弯了起来,长腿蜷曲,将容娘抱在怀里。面对面,盯了她的眼睛,缓缓道:“要几个有几个,——都是你的。”
容娘蓦地抬头,惊讶万分地看了过去。他的眼里皆是了然的笑意,黑眸幽深,住着她的影子。
原来他知道,他懂!
容娘的唇轻轻地抖着,心里不可思议,喜悦如风,一阵翻过一阵。一颗心,全都被他征服!
腰上的手稍一使劲,容娘不由自主地靠上他的肩头。心中沸腾,车轱辘哐啷哐啷的响声,帘子外媗姐儿叽叽呱呱的说笑声,驴子不时的打着响鼻,道旁渠中的水声潺潺,全都变得遥远而陌生。
只有这个温暖的怀抱,坚实的肩膀,熟悉的味道,是她心之向往,魂之所依。
容娘的牙齿轻叩,好不容易克制住了,便攀住他的脖子,往他的肩上一咬。重重的,重到自己的心都缩紧、战栗。
肩膀随之一绷,继而悄然放松,任她咬着那处。大手却扶了她的背。将她紧紧地压往胸膛。
不过一时,容娘松开,不好意思地咬唇,勉强抱怨道:“太硬了。崩牙。”
湿漉漉的眸子,漆黑闪亮;腮边红霞,唇色如殷。仿若醉颜微酡,妖娆如斯。
守中蹙眉。眼中十分不满。大手用力,将容娘的脑袋狠狠扣住拉近,咬了她的唇,正欲一解饥渴……。
“阿爹。”
身子一僵,容娘忙不迭地爬下来,正襟危坐。守中好笑地看了她一眼,用手将她唇角的光亮揩了,方朝外头道:“做甚?”
容娘往外瞥了一眼,回头沟的城墙已然在望。
故去的沈夫人。复生的施氏贞娘。将小家收拾得温馨舒适。她的脸上始终带了恬淡的笑意。脚步轻松,手脚比过往多了几许麻利。浩哥儿活泼,一会儿工夫。将木刀木枪木头人儿仍得到处皆是。施氏也不生气,不动声色地捡了。片刻屋中仍然归整齐全。
师徒如今已是朋友,少了客套,多了亲近。容娘见施氏有些小心翼翼地模样,时而双手便要护一护腹部,便打趣道:“可是要给浩哥儿添弟弟了?”
施氏脸色微红,也不回避,微笑着点了点头。
容娘舒了一口气,羡道:“可好,陈大哥不知道有多欢喜呢。怪道适才见到他,嘴都合不拢了。”
头前的一个姓了沈,这一个自然姓陈了。
施氏嗔了她一眼,道:“你无需着忙,放宽心,便有了。世事每每如此,紧赶慢赶,不如随缘。”
容娘稍稍有些落寞,不愿继续,便移了话题。
沟中岁月,比外头更为寂静,清幽。鸟叫虫鸣,鸡犬相闻。谷底溪水长流,林中风吹叶落。
白甲昨日便已携子赶过来,三人相聚,背了弓箭便往林中猎兽去了。
自前岁买了沟中前头山地,如今回头沟纵深数里,若要容娘走,恐需走个把时辰。大兽不曾听说,野猪之类倒是有的。
媗姐儿与那两个跌跌撞撞学走路的小儿玩得甚为开心。容娘放心地交与春雨,自己便去主屋收拾一番。
主屋是沟里最大的宅子,造时想必经过了一番取舍,全然去掉了山外一切虚浮的修饰,简简单单的三进院子。平常没有人住,富贵婆娘早就打扫了一番,十分干净。
门外十来步开外是小溪,溪水清澈,汩汩流淌。
富贵的小儿春儿在溪水中摸鱼,见到容娘打量,黝黑的脸上顿时泛起调皮的笑容:“娘子,我给你摸条鱼。”
他娘刀氏端了一盆家伙过来,怪道:“还不快去把牛牵回来,只晓得淘气,晒得乌黑,叫师傅嫌弃。”
师傅是施氏,闲时,她教沟中的小儿认字读书。
容娘轻笑,与刀氏同去厨房。
谁料晚饭却不用煮,快傍晚时,那三人自林中小径出来,身后两个汉子喜滋滋地抬了一头百多斤的野猪出来。
烤野猪!
几个小儿喜得手舞足蹈,围着临时架起的烤架,不时摸一摸野猪,又捡溪中的石子玩耍,又用手做筛子去捞鱼虾。
守中瞧了瞧玩的没有一丝女子模样的媗姐儿,眉头顿时皱了一皱。容娘轻笑,叫春雨把媗姐儿抱了回来,换掉她湿哒哒的衣裙,又梳了头发,嘱咐她不得顽皮,不然爹爹不许她再玩。
收拾之间,夜色降临。溪边篝火,亮堂堂的,十分诱人。但施氏严守规矩,只在屋中用餐,不许外出同郎君们一处。容娘无奈,只好吃刀氏端进来的烤猪肉,许是冷了些,腥膻满口。幸亏刀氏另备了汤饼,好歹吃了几口。
施氏不经累,用过饭便告辞回去了。
容娘无聊,遂洗漱一番,半躺在床上听山中各种声响。媗姐儿蹦蹦跳跳进来,见容娘眼神迷糊,便附了容娘耳边悄声道:“娘,我听白姨夫说,他们要去甚么荆湖路鼎州府,打叛兵呢。”
容娘吃了一吓,心中霍然清白。她忙起身,问道:“你听清楚了?”
媗姐儿煞有其事地点头。
此去荆湖路,隔了两浙东路,两浙西路。长路迢迢,去平叛?
☆、第一百四十九章 深情
“要去鼎州么?”
守中上床之际,似乎已在熟睡的容娘翻过身来,眼睛清澈,轻轻问道。
守中顿了一顿,将被子掀开,躺下方道:“嗯。媗姐儿说的?她的口齿倒比靖哥儿伶俐许多。”
容娘蹙眉,明明说的是去鼎州之事,他却扯到媗姐儿的口齿上头。
“鼎州怎么了?”容娘按捺住性子,柔声问道。
守中淡淡瞧了她一眼,简单回到:“有几个叛军,并不防事。”
“郎君为何不告诉家中?”
守中闭眼,脸上又带上了冷峻的神色。但凡涉及军中之事,他的神色便是如此,冷硬,生疏。似是须得将亲人摈弃在外,他方能全神贯注似的。若非容娘早已习惯,几要疑心下午那个哄她的郎君是否是他?
“有何益处?晚知晓一天,便多过一天轻松日子。我迟早要去,省的你们在家中白白牵挂,提心吊胆。”
容娘霍地起身,气咻咻道:“便是提心吊胆,也比我们毫不知情,在家中欢天喜地地替人庆生,吃人喜酒,看热闹说笑话强!”
若是他受了伤,事后想起,岂非叫人愧甚?他在战场拼死拼活,自己却在家中欢喜度日!
她的心中满是愤懑,莫非他便想如此,临行前甩下一句话,我去荆州了,然后拍拍衣裳,云淡风轻地去了么?
若非媗姐儿回来说,他连妻子都不打算告诉?
她的心中乱成一团,知晓自己不该在此时乱了分寸。却又不能抑制的想要挑衅。
守中狭目睁开,冷冷地盯了她,警示道:“容娘,你嫁与我。便当知晓早有这一日!”
容娘心中一酸,扭过头去。
是,早有这一日!
荆州那般远,怎会是几个叛军那般简单。他是绍兴府的招讨副使。却去荆湖路那般远的地方,事情怎么会小?
纵使嫁他那日便当明白,早有看他上战场之日。但真到了此日,自己竟然大乱,乱到毫无道理地恨他,怨他,直想要吵一架才好。
心头晃过刀光剑影,少时隐隐绰绰的记忆中,那种让人永世不能忘记的恐惧再度弥漫。她怕。怕他……。
泪水夺眶而出。她背对着守中。滑进被窝,
泪水悄悄的流,她不敢出声。不愿扰到身旁的人。心中思绪万千,乱七八糟的静不下心来。
一忽儿想起草庙镇那一晚。寒光凛冽的长枪在熊熊火光中逼得人无处躲藏,那匪首目中的狰狞凶光,便如地狱中勾人魂魄的恶鬼;一忽儿想起家中老幼,想起举案齐眉的七郎夫妻,想起早起咿呀诵读的靖哥儿;想起少时那一团不敢碰触的往事,浑浊湍急的大河边,绝望凄厉的尖叫声刺破岁月的重重阻隔,清清楚楚地传到自己的心中……
蜡烛燃尽,最后昏暗摇曳的光影闪烁了几下,无力地灭了。屋中变得黑暗,浓黑一片。
林子里偶有一声尖锐的叫声,复又归于死一般的寂静。
身边传来平稳的呼吸,容娘悄悄的转身,漆黑之中甚么也看不到。可是她能感受到身边人散发出来的温热的气息,那种气息让她鼻中一酸,瞬时悔意涌上。犹豫片刻,她轻轻地钻进他的被子,从后面环抱住他的腰,脸贴在他的背上,脚亦缠了过去,不言不语,不声不响。
这是她的心意,愿你我相依,不怨不怪,不离不弃。纵前途凶险,也愿承担这种忧心恐惧,只盼你平安归来。
手被按住,拨开,侧躺的身子翻转,将她揽进怀中,粗粝的大手从衣襟下摆伸进去,在背上摩挲,拿捏。
一阵酥麻感从脊背传到心窝,她攀了他的脖子,唇滑过他的耳蜗,吻过他长了胡茬的脸,凹进去的眼窝,隆起的鼻梁。湿濡的唇舌是她的归宿,捉住了,谁都不放……
次日清晨,薄薄的秋雾中,几人离去,白甲与昌明同行。容娘回头去望,后头是陡峭的山崖,崖上红叶,如火如荼。
城墙上看不甚清楚的两个人影,高而细的,是施氏;墩上坐着,细细的胳膊挥舞着,是浩哥儿。
昌明回了几次头,至后头便噙笑往前,不再回顾。
回到清平,老夫人似有话要说,容娘晓得定不是别事,仍是要劝自己给郎君纳妾。她没有心思,低了头不言语。
老夫人不悦,守中吩咐道:“你去叫人把小环接过来,四喜仍跟着去,只担心他们母子在家,无人照看。”
容娘应了一声,便自出来吩咐人去接。
晚饭时,因得知了守中要出远门,且前途凶险,一家子便有些沉闷。老夫人也不再提琐事,只叫众人早些歇息。
守中叫了二郎七郎并靖哥儿进了书房,想是嘱咐些甚么。
容娘回房,默默地收拾行李。无非是些衣物之类,若行兵打仗,衣物磨损得快,针线又不便,需多预备些。
一夜无话。
次日送别,徐府一众大约是习惯了,并无哭哭啼啼,难舍难分之苦楚状。唯独七郎望着大郎等人离去,十分失望。他平素不羁,待到如此年纪,看着大哥卧薪尝胆、百折不挠以赴大义,竟然也十分艳羡。
容娘神色淡淡,与两位夫人说了声,便去側厅理事。
一时小环过来,旧日主仆相见,十分欢喜。小环的儿子墩哥儿人如其名,胖墩墩的,腿上的白肉一股一股的,便如教授家新起的大藕。
容娘“呀”的惊呼一声,忙叫春雨取了物事来,往墩哥儿脚上一套,果然套不进。
容娘扑哧笑了,道:“罢了,待会叫人去金店里放一放。许就能成了。”
小环接过来仔细看了,是一副做工十分精细的脚镯子,每一个挂了两个小铃铛,十分可爱。
“是蔡家的金店么。可了不得,他家的银器比别家的要贵两成呢,说是成色要好许多。”
小环惊叹,笑着要谢。又见容娘递过一根项链,红线绳,挂着一把小金锁,上面刻了一个“福”字。
“呀,真不敢要。银镯子就已经很好了,怎敢要金的?”
小环不停罢手。
容娘也不说话,将项链塞进小环的手里,道:“你收着,莫拿出来。你也晓得。家里娥娘婉娘几个的娃儿都有。就是怕他们比。说我给你也打了。”
小环自然知晓,自己原是个仆人,托徐府的慈悲。销了卖身契,才得一个自由身。若他们知晓自己一个仆人出身的也有。自然不高兴的。小环眨了眨眼,不好意思的收了。
外头舒娘进来,都是相熟的,舒娘又一团和气,便免了那些虚礼。
她看到小环手里的镯子,也感兴趣,便邀容娘哪日去蔡家的金店里看看。
“听说不比临安的金店差呢。他家是走海上生意的,有些样式打海外过来,连临安都没有。嫂嫂建的大廊坊,叫他家布置的金碧辉煌,妇人也有专门的屋子,不受打扰。”
容娘不置可否,她不爱插金带银,日常用的,都是成亲时徐夫人替她预备的。
“怎么四喜又要跟着去呢,大哥不是说不让跟了么?”
舒娘一边逗着墩哥儿一边问道。
小环叹了一声,道:“他说跟着大郎习惯了,若大郎出去,他不跟着去,睡不着觉。罢了,他心眼实,跟着三爷管账也是个累活。跟着大郎,左右只要他管些大郎的琐事,不像白使臣和陈使臣那般要上战场的。”
容娘在一边将算盘拨飞快,噼啪的声响引得墩哥儿的脑袋总往这边转。
舒娘见到,便笑:“怪道大哥那般轻松地走了,嫂嫂这般厉害,他自然不用操心。”
容娘手下一顿,继而无奈地笑道:“不过是拨得多了,便熟练了。我不像你,作诗写词,与七郎刚好契合。文雅之事,我一概不行,只好摸算盘看账本了。”
小环听了,便有些不服气,趁机插话道:“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呗。如今清平县这么多庄子,都看着徐府的庄子种田呢。外人不晓得,咱们可是晓得,这都是娘子的功劳。”
舒娘便笑小环眼里只有旧主,一味维护容娘。舒娘是个没有心事的人,容娘看着她只是笑。
小环嘿嘿笑道:“咱家娘子不单理家本事大,胆子也大着呢。舒娘子不晓得,在草庙镇……”
舒娘一听草庙镇,忽地来了兴趣,忙忙问道:“那时我可是听说了,捉了那匪首袁大头,小郡王和大哥在那处立了大功呢!你们不晓得,小郡王提了那匪首的头颅,飞马进城,着银色铠甲,英姿飒爽啊。临安的小娘子们恨不得跑到街上去看呢,嫂嫂可见过小郡王?”
小环与容娘面面相觑,不好做声。
须臾,容娘含糊回到:“远远的见过两回。怎么,七郎不是与小郡王玩得好么,你未见过?”
舒娘面色一暗,露出十分遗憾的神色。
她倒是想见,但一个娘子怎好随意去见外男?况她与七郎成亲以来,小郡王事务繁忙,七郎每每念叨,却少有机会见到小郡王了。他似乎成了临安城里的一个传奇人物,虽有家眷,却仍被闺中娘子们惦记。
“真是可惜。几年前,小郡王可是在清平住过一段时日呢,想来嫂嫂也无缘见到。嫂嫂你可知,小郡王来清平做甚么?”
舒娘仍有些小娘子的习气,天真得很。又因是家中么女,养的娇,说话直来直去,讨人欢喜。
“当日他不愿成亲,来清平躲婚哩。谁料济王叫他家五郎替他行了礼,他仍不回去。顾元娘羞得要上吊,绳子都套上了,叫他家婢女发现了,才救得一命。她可是顾太傅的女儿,临安城里有名的才女,最贤淑不过的。后来也就好了,如今还有了一双儿女呢。叫临安城里多少佳人望楼兴叹啊!”
舒娘秀气的脸上现出一副向往的模样,叫人好笑。
人说嘴皮薄的人,能说会道,但舒娘嘴唇圆润,也说得利索不过。她的声音又娇脆,如珠子叮叮咚咚一般落在盘中,好听极了。连容娘都停了手中活计,听她说赵东楼轶事。
“……临安青楼里的姐儿,若有哪个遭他看了一眼,第二日便要四处唱的,说小郡王看上她了云云。若有哪个赴了小郡王的宴席,可不得了,次日便是临安当红的行首呢。春熙楼的锦瑟,不过字写得好些,连着五次被请去陪酒;可笑那红姐儿甘五娘,仗着自己会写几句词,便在小郡王面前显摆,叫小郡王批了一个字,酸!甘五娘脸面全无,好些日子不敢出来见人。”
“唉,可惜他不常在临安,少了好多故事听。临安城里,叫他伤了心的娘子可不少呐。如今他又从了军,越发不得了,到处平叛乱军,市井里传得他如天神一般啊。”
舒娘憧憬地望着窗外,似乎张东楼便站在那处一般。
容娘垂首,依稀记起那时无所事事的赵东楼,成日里与七郎几个东游西逛,原来是逃婚么?
“……我爹爹叫郎君莫与小郡王太过亲近,说是官家无子,晋王家的成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