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吉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竺福了一礼道,“这位公子有礼了!我等路过此地,见这孩子晕倒在路边,便伸手一帮,倒让公子见笑!”

那公子哥见了,依然是一副嬉皮笑脸,“小姐却是心善,只是恐不方便照顾,若不嫌弃,且交给少爷罢了!”

文竺心里虽有些担心,终究还是道,“如此多谢公子了!”

“小姐,咱们上车吧?”与陌生男子在外面说话,毕竟不合规矩,琉璃心中担忧,开口催促。

文竺又冲那男子行了一礼,转身便上了车。琉璃跟着上了车,青杏看了看正专心吃东西的小男孩,便端了茶碗上了车,这茶碗是有数的,且是小姐用过,但不能让别人得了去。上车之时她看了一看那嬉皮笑脸的公子哥,狠狠的瞪了一眼,那公子哥似没看着一般,依然笑意嫣然的看着众人上车。

马车前的车夫甩了一下鞭子,马儿嘶叫了一声,飞快的向前跑去,不多时竟看不见踪影。这时那公子哥才收了笑意,他瞥了一眼地上坐着的男孩,冲着身后的小厮道,“带回去!”

那男孩此时正吃着点心,见那小厮上来抓自己,“唰”的一下站了起来,将剩下的点心揣在怀里,转身便跑了,那小黑狗见了,吠叫着也跟着跑了。

“小娘养的!不知好逮的东西!”那小厮一把没抓住竟滑倒在地上,嘴上不由骂了起来!

见那一人一狗消失在眼中,那公子哥皱了皱眉头,踢了一脚地上的小厮道,“起来吧,不跟我走就算了,少爷我有那么可怕么?”

小厮爬起身来,伸手拍了拍屁股上的雪,嘴里嘟囔着,“脏了我的新袄!哼!什么东西!”

此时的马车上,青杏也嘟囔着,“我的新袄啊,就这么送出去了!”

琉璃听了笑道,“马上过年了,自然有新衣赏下,小姐不也说了么,回头取好料子给你做上一身好的!”

“六姐姐此次莽撞了些,怎能轻易就下车,也不知那个人是什么人……”文华皱着眉头,幽幽的道。

文竺并未注意,只是说,“让妹妹担心了”云云,却让琉璃诧异的看了一眼。

“哎,七小姐说的是,谁叫咱家小姐心善来着,希望小姐日后能有福报吧!”青杏撩开帘子,马车急弛了半天,终于追上车队,只是却离龙湖越来越远。

文竺透过车帘,看着那龙湖的波光,轻轻的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谁知道这次是福是祸呢?只是那种情形,又怎能不救他?”不知怎的,她又想起竹林那个男子。

“呸、呸!小姐说什么呢,自然是福不是祸了!”青杏冲着窗外吐了口水,又双手合十的道了声阿弥陀佛。

果不其然,正如文竺所言,几日后便出了事。

第四十六章 媒人

冬宴过后的几日,阳光都很好,只是天气却越发寒冷。那树上的残雪都化作了冰凌,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格外闪眼。直到过了小年,天气都没有回暖,就在新年将至,家家户户都忙碌着准备过年之时,庄家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张大媒婆那是顶顶的有名,这彭城县县令的儿子娶亲都是托她做的媒!”将张媒婆领进院子的赵七家的办完了差事便跟众媳妇子在院门口吹牛。

“那可不,价钱还高呢,不管说不说成,这红包都要给,若是成了,媒金双倍!”一个跟张大柱家要好的媳妇顺着话说道,“那定是有身份的大户人家,也不知道是哪个小姐,冬宴不过几日便这么有福气!”另一个新来的媳妇子撇了撇嘴。

“那还用说么,肯定是四小姐,那日的冬宴我也去了,只有四小姐和七小姐去了宴席,七小姐小了些,又是个庶女,定然是四小姐!”

“可是我怎么听榕院里的人说,四小姐已经定了亲了?”

“这有什么,且不说这事那来提亲的人家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说不得大夫人心疼小姐,便退了那门所谓的亲事,另挑一门好的呢。”

媳妇子们在这边说着闲话,那边张媒婆已经跟着张大柱家的进了内院。

“庄老太太,大夫人、大奶奶,奴家这相有礼了!”,张媒婆生的略胖,长的端正,除了依规矩在头上戴了朵大红色的花以外,全身上下打扮的体体面面的,倒不似是街上靠嘴营生的媒婆,倒像那富商之家的夫人,言词礼数也是极为讲究,不由得不让人高看一眼。

“张妈妈不必多礼,说来,我们家大爷也是你提的亲事,也算是熟人!”庄老太太一脸和蔼的冲着张婆子摆了摆手,早有机灵的小丫鬟端了锦杌上来。

“不知道张妈妈今日此来是有何事?”大夫人明知故问,心中却是得意,真没想到,自己养出来的这个庶女还有几分本事,冬宴过了不过几日便有人上门提亲,且看看是什么人家,若是对庄家有利,说不得便要将那门亲事想法子退了。

张婆子轻撩衣裳,半坐于锦杌之上,又接过小丫鬟上的香茶,装模作样的抿了一口,又放在一旁的边几之上,见众人有些不悦,这才幽幽的道,“夫人听好了,奴家是替白公子前来提亲的!”说罢便住了口,又端起香茶轻啜起来。

一时间场中众人皆愣住,四夫人身子偏冲着张婆子,犹豫着道,“可是那金陵白家?”

“四夫人果然是官家之后,一语便中了!”张婆子笑着放下了手中的茶碗,看着众人惊讶的神情不由愣住。

“金陵白家?”大夫人显然还不明白

“好个金陵白家!”老太太叹道,庄家是庄老太爷在时才兴旺起来,与那世家相比不值一提,何况如今并非风头正旺之时,如何竟来提亲?“不知是白家的哪位公子?”

张婆子一副得意的神情,她轻咳了一声,幽幽的道,“白家如今只有两位公子尚未娶亲,一位是排行第五的小公子,不过刚入蒙学,自然不会是他,还有一位便是未及弱冠的四公子,去年秋天刚刚中了举人!”

世家!举人!正妻!一旦成亲便是有诰命的,如此好事竟然落到自家头上,大夫人得意不已,就算不知道那金陵白家是什么人又有什么关系,哼!

大夫人放缓了笑容,略带亲切的问道,“举人不举人的倒没什么关系,我庄家也不是迂腐之人,只要身家清白,为人正派,能善待我家小姐便是良配了!”说着,她轻轻瞥了一眼老太太后面的屏风。

屏风上画了一副喜雀登梅,寓意吉祥,让人见了心下甚喜。屏风的后面,文慧也是心喜不已,她听了大夫人的话,眉目弯弯,面若桃花。文华在一旁用手指划着脸,羞的文慧低了头。

倒是文竺站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说不出是嫉妒还是幸运,嫉妒的是文慧不过十四就有人上门求亲了,而自己顶着个命硬的名声,不知道何时才有机会,幸运的是,自己还有时间,有时间筹划自己的命运。

她透过屏风的缝隙,看着胖胖的张媒婆装模作样的又喝了茶,竟觉得这个媒婆有些好笑。

那张媒婆喝完茶,又笑着说道,“我家四公子当然是良配,世家出身,又不是那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即是中了举人,过了门便是有诰命的官家夫人,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人家!”一脸的得意溢于言表。

大夫人也跟着笑道,“既是如此,却不知是看上了我家哪位小姐?”她嘴上如此说,心中却已认定,只等着张婆子嘴里说出四小姐来。

却不想那张婆子道,“我家公子冬宴之时,曾在兴化寺为我家夫人祈福,远远的见过一眼庄家的六小姐,不想这回去便忘不掉了,缠着我家夫人和老夫人,说定要娶六小姐为正妻,这不,奴家便过来做说相了!”

“六小姐?”大夫人一时呆住,有些接不住话,她犹豫着道,“确定是六小姐么?远远的看了一眼,却未必是六小姐,我家可是有三个小姐呢!”

“哦?白公子说是六小姐,如若不然,可否让三位小姐出来,奴家看上一眼?”张婆子也有些犹豫,白公子会不会弄错了“也好,便让她们出来,让张妈妈看上一眼便是!”大夫人心下忐忑,不可能,怎么可能,她连冬宴都没去,也没听说兴化寺自家住的院子里进过男子,去大殿拜佛时,也是清了场的。

屏风之内,文慧一脸的喜悦均化作了愤恨,她恨恨的看着文竺,文竺只是摇头,几乎要落下泪来。

庄老太太此时有些犹豫,她咳嗽了一声,方道,“此事不合规矩,不若张妈妈回去问问清楚,再来提亲不迟!”

“老太太恕罪,白公子已经交待清楚那位小姐的容貌,待奴家看上一眼便知,若是觉得不合规矩,只叫她们戴了面纱面是!”

老太太还要再说,大夫人却皱了皱眉头,说道,“娘,张妈妈也不是第一次来,让她见见小姐们又有何妨?”

四夫人也道,“正是如此,娘,以后还要指望她给咱们家女儿找好婆家不是?”

见老太太点了头,大夫人才吩咐珍珠将三个姐妹从屋外领进来。

文竺三人听了,便各自戴了面纱,从屏风后进了厅后的耳房,又绕过左侧的厢房,这才进了花厅。

三人进了屋子,袅袅婷婷的站在那里,只等张婆子来看。

第四十七章 世家

文竺静静的站在那里,心中疑惑不已,她实在不明白,自己在兴化寺里也能被人看到?而且不过见了一面就上门提亲,难道没有打听一下,不知道自己命硬的名声?

此时张婆子已走上前来,她仔细的看了看文慧,只见文慧个子高挑,看眉眼却是平平,身穿绣金镶边暗花长袄,头戴赤金镶红宝石步摇,耳朵上坠了红宝石滴珠耳环,看起来富贵华丽。

她轻轻摇头,转身又看了看文华,只见文华比文慧矮了半个头,身穿一件粉色折枝花暗纹长袄,头上梳了双丫髻,戴了石榴红的绢花,眉眼虽精致,但大眼睛眨了又眨,看着一团孩气。

她又轻轻摇头,待看到文竺,只见文竺穿了一件织金绣翡翠色青竹长袄,与文华一般高,眼睛不大却带了妩媚,头上只戴了一根宝蓝色点翠珠钗,看着素雅大方,却不失庄重。

'文'张婆子靠近文竺,笑着说道,“敢问这位可是六小姐?”

'人'大夫人听了惊道,“张妈妈好厉害,如何能猜的到?”

'书'“不是我厉害,是白公子说的仔细,他说六小姐气质淡然,素稚大方,不失庄重,我一看便猜着了!”

'屋'听了这话文竺却不敢接下,只是把头低的更低了,文慧更是气愤,她走上一趟,略僵硬的道,“张妈妈恕罪,女儿家不宜听这些。娘,恕女儿告退!”

“正是如此,你们姐妹快下去吧!”大夫人的心情略有些失落,却掩饰的极好,她看了一眼庄老太太,老太太不知在想什么,她便冲张婆子道,“张妈妈,此事是喜事,但我这个侄女自幼失了父母,不知你家公子可知道?”

张婆子听了不以为意,她点点头道,“听说了,说是自幼失了父母,体弱多病,公子说无妨的,待过了门好好将养就是!”

大夫人又看了一眼庄老太太,老太太依然没有说话的意思,她便又接道,“张妈妈,我知白家是大家,但我这侄女在庄家也是宠得紧,我不敢擅自做主,需得禀了老爷,跟老太太再商量之后,才能定下。您看……”

虽说此门亲事极好,但女方若是直接答应难免显得急于出嫁,失了身价,隔上几日再看八字也是有的,张妈妈心中有数,便要告辞,“嗯,大夫人说的极是,那奴家就不叨扰了,最近家家都准备过年的事情,自然忙碌,待过几日奴家再来拜访。”

“张妈妈辛苦!”

“辛苦倒是没有,对了,白公子让我带一信物,交代若是庄家应下,算是订亲信物,待我禀了公子便会将八字送来,六小姐还小,倒是不急着过门,只要订下亲事便好。”说着张婆子取出一只绣花荷包,递了过去。

大夫人略诧异,说媒不过是提亲之初的一项,只是说项,若是双方有意合了八字,才会送礼提亲,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这文竺和那公子曾私下定过,惹的那公子竟如此着急,不顾身份送了订亲信物?她脸上不显,只让丫鬟取了接了过来,却不打开看,只道,“若是亲事得成,少不得张妈妈的好处!”

一听这话张婆子有些不悦,她也是念过几年书的人,不过是家道中落才做了媒婆,且只给富贵之家保媒,钱当然是要赚的,只是官家富贵说话也没有这么直白的,她轻咳了一声道,“夫人说哪里话,白家公子无论出身、人品都是极好的,奴家不过是做个牵引,如此大喜之事,说什么好处不好处的!”

四夫人听了忙道,“确是如此,张妈妈哪里是在乎黄白之人,是我等莽撞了!”

张妈妈这才抬眼看了一下眼前的这位圆脸四夫人,不由微笑,“那奴家就告辞了!”

送走了张婆子,大夫人当着众人的面,打开了荷包,取出一只半白半青的玉镯,镯子晶莹通透,青色的部分中有一丝的裂痕,不仔细看,却也看不出。

“白家不是极有身家的么?怎么竟送了一只带了裂痕的镯子来?”四夫人见了不由诧异,庄老太太听了摇头,“你们可知道这白家的来历?”

见众人皆摇头,庄老太太轻轻叹了口气,方道,“你们可知道坊间谣传高宗曾有一女流落在外?”

“此是许多年前之事,跟这白家有何关系?”四夫人接过那镯子,镯子确是好料制成,只是那丝裂痕太让人失望,一下就跌了价。

“据传那女子虽是金枝却一直流落在外,阴差阳错间遇到了中宗,当时的中宗不过是个不被人待见的皇子,以养病之名被送至登州,本来一辈子与皇位无缘,却不想有此女相助,竟与当时的太子一争高下,而后太子逼宫之时,有一陈姓男子曾护卫于中宗。而后中宗继位,便重赏于他,他便是金陵白家的先祖了。据说那在外的金枝有一只玉镯,便如此物一般,半青半白,还有一丝几乎看不出的裂痕……”老太太说了半晌,有些口渴,一旁的珍珠忙端了茶水过来。

大夫人看着那镯子道,“难不成这镯子竟是那只?”

“这倒不是!”庄老太太摇了摇头,将茶碗递给一旁的珍珠,“当年那只镯子据说已经碎了,是因何事却是不知,总之后来中宗继位便着人寻找同样的物事,说是要还给那女子。便是那陈姓男子寻此物,只可惜那女子并不在意,只赏了家中奴婢。可巧那陈姓男子竟娶了那奴婢,到头来,此物便归了自家!”

“媳妇却是奇怪,那陈姓男子应是姓陈,如何又成了白家?”四夫人小心翼翼的将镯子递还给大夫人,想着如此贵重之物,千万莫碎了才好。

“呵呵,那陈姓男子父家本姓白,只是幼时因母亲改嫁,便随继父之姓,待得了中宗之赏,便给了继父家一笔钱,便改回了自家姓罢了。”

“即是如此,这算是传家之宝了,白公子倒也诚心,媳妇看这亲事倒是不错!”四夫人说着看了一眼大夫人,大夫人心中不悦,面上却不显,只跟着点了点头。

“不!我倒觉得,这门亲事不能做!”庄老太太眼睛眯了眯,轻轻的摇了摇头,让大夫人和四夫人愣在了那里。

第四十八章 打听

庄老太太还是眯着眼睛,四夫人已是忍不住问道,“娘,这白家公子,照此说来人品、家世都是极好,又是正妻,尚未差人去打听情形,为何不能做?”

“这世家大族,亲事皆由长辈出面,这张媒婆一句一个公子,倒不似是长辈的意思,若不是那白家公子在家中实在是得宠,便是白家对此亲事有所图了……”老太太的话一经说完,众人都明白了几分,六小姐文竺有一份产业在身,也算是身家贵重了,能不得人惦记。

四夫人却道,“那白家我却也听人说过,算是世家大族,如今还有不少子弟在朝为官,虽说旁枝为多,却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哼,这世上金玉其外的人多了去了,有不少偷了长辈的金玉拿去当了撑场面的……”老太太似笑非笑的眯了眯眼睛,倒让大夫人心中恐慌。

“娘,虽是如此,还是差人去金陵打听打听才定不迟!”

“大嫂说的是,若真是个好孩子,岂不误了文竺的好姻缘!”

“文竺之事,务必慎重,老三就留下这么一个孩子……哎……你们且去吧,我也累了……”老太太叹了口气,又摇了摇头。

待众人都退了下去,老太太半歪在卧榻之上,却喃喃轻道,“这亲事是断不能做的啊!”

“老祖宗,六小姐温柔可人,又聪慧懂事,不管谁得了她都会好好珍惜的,您不必过虑。”珍珠一边给老太太锤腿一边劝解着。

“呵呵……”庄老太太干笑着又摇了摇头,却不再言语。

庄老太太的心事无人得知,而文竺的心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她怎么也不明白,如何就让自己陷入了这份田地。

从花厅出了门,文慧便使劲的将脸上的蒙纱扯下,难掩一脸的怒容,待走到荷香池边,文慧便转过身来,冲着众人道,“我要跟六小姐说几句话,你们且去那边等着。”

青桔听了忙闪到了数丈之外,琉璃犹豫了一下,看文竺点了头便也过去。

文华不知道应不应该留下,便道,“两位姐姐,文华肚子饿了……”

“你也闪开!”文慧一脸的不耐,文华连忙带着青果逃也似的跑了。

池塘里的雪已然化尽,只是因着天冷,湖面结了一层冰,冰层是乳白色,并不透明,看起来似乎极厚。然而文竺并不敢直接踏上去,若是冰层不结实,虽不是万劫不复,以此寒冷的时节,也是在劫难逃。

她轻轻的道,“四姐姐,你看这池塘里的冰层,看起来是极厚的,可若是踏上去,便不知轻重了,说不得便会掉入湖中,你说是不是?”

文慧并不接话,她恨恨的道,“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那个白公子?”

文竺一愣,难道自己猜错了?她微微一笑,“姐姐说什么呢?我跟姐姐一样,这‘白公子’三个字今儿也是第一次听到!”

“哼!不要以为老太太宠着你就什么都敢做,卢家少爷、赵家表哥,这回又来了个什么白公子,你是不是怕自己嫁不出去啊?小心你那些丑事传了出去,却是真的要去尼姑庵了!”

“四姐姐!说话要仔细,我跟五哥哥是清清白白的,不过是因着落水,他对我好些罢了。至于什么卢少爷,更是子虚乌有之事,莫要乱说!”文竺也有些着恼,不过是因为那白公子求娶的不是她,便冲着自己发脾气,也不知道大夫人怎么养的,竟把一个抱养的庶女养成了这样的秉性,大夫人的沉稳竟是一分也没有学到。

“我怎么就乱说了,这府里上上下下谁不知道你那些事!”

文竺实看不惯文慧的嘴脸,只是如此拂袖而去未免让文慧更加嚣张,她不由轻笑道,“四姐姐,若是白公子求娶的是你,你可会满意?”

“你!”文慧本不过是找人撒气,没想到文竺竟这样的不知好逮,她应该哭着求自己,或是跪下认错,再不济也要好言相商,不让自己多说,却不想竟与自己针锋相对,这个柔弱的六妹妹,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四姐姐,就凭姐姐的容貌,恐怕那白公子还真是看不上!”说着文竺一甩袖子,转身走向远处。

“你说什么!”文慧几步上去就要拉扯文竺,幸好青桔见了上前来拦,“小姐,这里可不是咱家院子,莫让大夫人瞧见……”

文慧恨恨的看着文竺远去,使劲的一跺脚,冲青桔道,“哼,不过是个命硬克亲的扫把星,得意什么!”

琉璃回头看了一眼盛怒的文慧不由对文竺劝道,“小姐这又是何必,得罪了四小姐,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给您使绊子呢。”

文竺只笑了一笑,道,“四姐姐虽嚣张跋扈,却不是那阴狠之人,以后若是遇到了此等是非,说不定会收敛一二,对她未必不是件好事。”

琉璃点点头,也不好再说什么,猛然却看到不远处青色一闪,“是谁?”

一个丫鬟快速的消失在视线之中,文竺叹了口气,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回院子再说吧!”

还没进樨院,就见青杏和芽儿已是迎了出来,“恭喜小姐,听说有人提亲呢?”

“且别提了,就因为这提亲之事,不知要惹出多少事端!”文竺皱了眉头,让青杏和芽儿备感诧异,待听了事情原委,这才了然。

青杏叹气道,“此事说来都是那个白公子惹来,也不知是什么人,什么时候见过的小姐?就这样冒失的上门提亲!”

“你可还记得咱们回家之时曾碰到一只黑狗?”

琉璃恍然大悟,“可是那穿着银白大氅的公子?”

“我也不能确定,只是觉得有此可能。”

“那人虽有些莽撞,长的却还不错!”琉璃想起不禁失笑,那男子似乎不是那等迂腐之人,也不是莽夫。

文竺打趣道,“原来在你的眼里,粉面油头的就是长的不错?”

“什么不错,简直就是个登徒子!”青杏想起那人看自家小姐的眼神,就一脸的气愤。

文竺摇摇头,“人不可貌相,此事不会立即定下,祖母定然会差人去金陵打听的,咱们说也没用!”

金陵距彭城有些路程,待到差遣的人去而折返已是大年初三,白公子的人品家世这才报到了老太太那里。

第四十九章 人品

彭城县位于淮河以北,因此过年的风俗与京城几乎并无不同,除了守岁、拜年、吃饺子以外,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便是压岁钱了,大年初一,众人便去了老太太处拜年,待叩了头,各人便得了一份厚厚的红包。

除老太太外,长辈对小辈均有礼物相赠,小姐们以珠钗为多,少爷们则是文房四宝了。连初二回娘家过年的庄云娘都给文竺送了一支琥珀金丝珠钗,小五此次竟未跟来,但听说他在家苦读,文竺虽有些失落却也欣慰。

这次过年,文竺见到了不少人,除了老爷们以外,文竺还再次见到了二位堂兄,除上回卢家夫人到访时的匆匆一面,此次便是第二次相见。

看的出,大哥文茂言语得当,进退得宜,虽只是个秀才,却颇有才干,难怪以庄家的家族出身,连江南杜家都看上他做女婿。三哥文良比近弱冠的大哥却要差了许多,似还是小孩子心性,读书也不成,只是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

文茂二年前考举人不中,如今一边帮着家中打理锁事,一边继续读书。此次派去金陵打听白家之事,便是他一手安排。

初三的一大早,那人便回到了庄家。

一进门,大夫人便得了消息,上报了老太太,不多时,便将人带到了春辉堂内。

“老太太、大夫人、四夫人,小的在这儿给主子们拜年了!”一进门,那穿着一身新衣,却满脸疲惫的男子便跪了下来。

“双福,辛苦你了,快快起来吧!大少爷也是,你才多大,又是办院子里的事的,怎么就把你派去了?”大夫人使了个眼色,一旁的翠儿忙取了一封厚厚的赏钱送上去,这大过年的出远门,可跟在家不同,有双份的赏钱。

“双福谢主子们的赏!”说着双福站起身来,却是个瘦瘦的青年,脸白白净净,看起来极是清爽。“大少爷院子里事多,我本是伺候少爷读书的,这大过年的书院也放假,少爷又整日忙着给大老爷办事,读书的事情自然搁置了。奴才看大少爷无人可用,便自告奋勇的去了金陵。”

“好、好!却是个能干的!若这府里的奴才都似你这般,咱们家何愁不兴旺!珍珠,赏!”老太太眉开眼笑的夸着,珍珠听了忙取出一个赏封来,递了过去。

双福笑着接过,一摸那赏封,便知道虽然摸着不似刚才的那封厚重,却非宝钞,而是银子,不由心里乐开了花。

“双福谢老祖宗赏!”说着双福又跪下叩了头,大夫人心中不悦,想催促双福说说这一路的行程,但看老太太一副高兴的神情,便闭了嘴。好在四夫人按耐不住,开口问道,“不知这一路可还顺利?”

“托主子们的福,这一路极为顺利,只走运河水路,一路往南,不几日便到了金陵。奴才到了那里,却也没有敢去白家,只在附近的茶馆酒肆逗留,跟小二聊的多些,又听那些茶客、酒客说了些事情。最后二日,便找了给白家送柴的那人,跟着去白家后院转了二圈,总算不负大少爷所信,打听了些消息回来。”双福一口气把在金陵的所做说了出来,让大夫人不由吸了口气。

如此麻烦,倒是的确能打听出不少可靠的消息,只是大夫人想知道的,不过是这金陵白家是否虚有其表,或是以官场上还有多少子弟,这白公子是否能直上青云,对其人品等等,并不感兴趣。

“办差如此用心良苦,也难怪你这么年轻文茂便要提你做管事!”老太太赞道。

“老祖宗过奖了,双福先把这白家的事情说完吧?”见老太太点了点头,方又道,“就像大少爷跟我所说,那白家确是祖上姓陈,只是原来不过是个千户,因着护卫中宗得了前程,再后来便一路青云直上,这才改回了白姓。到如今已有一百多年了,的确是世家大族。当年中宗赏赐了不少金银,白家便回老家金陵买房买地。如今除了做官的子弟,均住在金陵。只是这族中人口并不多,如今主事的是白家二老爷,白家近枝都住在金陵乌衣巷的白家大宅里……”

听到这儿,大夫人和四夫人对视了一眼,要知道,金陵在大顺朝建朝时可是都城,而后又迁至了京师。那乌衣巷确是富贵人家所居之地,如今不少旧臣仍居此地,房价是极贵的。

只听那双福继续说道,“白家近枝人口不算多,如今到了年龄又尚未娶亲的只有白四公子一人。白四公子今年不过十七岁,去年中了举人,如今回乡过年,待到明年殿试,若是不进翰林,便会外放做官了。”

如今的大顺朝,两年一次科举,虽机会多多,每次录取却少了许多,十七岁能中举人的,确是不多。

“那此人不知人品如何?”老太太虽也听着却是一副不着急的样子,倒是四夫人却出言相催了。

“四公子是白家二老爷和二夫人的老来得子,自是庞溺非常,只是他自幼聪明,读书之事从不在话下,为人倒也孝顺,也未曾听闻他去烟花之地,或是出入赌坊……”

大夫人皱了眉头道,“如此说来,真是难得,不知长相如何?”

“坊间说是英俊风流,凡金陵女子,没有不想嫁的。小的不信,便去那白家门口待了半日,终是见了一面,这才信了,五官清秀,眉眼风流,真真是少见的俊俏公子。”

“那张婆子果然没说错,此人真真是良配,文竺若是嫁过去,说不得是高攀了。”四夫人眼中含笑,冲着大夫人道,大夫人点了点头,又看向老太太。

只见老太太有些困倦,双眼微眯着,似要睡了过去,四夫人便道,“这么说这白家四公子确是不错,若是无其它事,你便下去吧?”

“夫人且慢,这四公子怎么都好,只是却有一遭,奴才不知该不该说?”双福有些为难,此事说是大事也是大事,要说不大也不大,就看老太太和夫人怎么看这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