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守严在隐退前走遍江湖,对武林各派的武功都了解一二,也都告诉了张寻。那黑衫老头一出拳,张寻便知他使的是鄂北穆家的“八大金刚拳”,此招叫“枯树盘根”。这“八大金刚拳”向以刚猛著称,练者必须是力大无穷的大力士。这黑衫老头瘦小干瘪,仍练此拳,可见力量之大,眼看董昌要伤在老头拳下,张寻不及多想,轻跨一步,挡在他的面前。
张寻气愤老头一出手便是煞手,刚才客栈老板在他一掌之下,不知是否还能活命。他有心要给老头一点教训,便双拳挥出,不偏不倚地径往老头的拳头上打去。
黑衫老头见张寻拳来,竟是颇有威力,但想这么一个年轻书生又能有多少功力,便中途加力,使出全身劲道,要把张寻毙于拳下。
张寻出拳时,看准黑衫老头来势,只用了五成功力,要将他的双手震断,谁知对方突然加力,他要再发力已来不及。张寻心念一闪,暗暗后悔自己心慈手软,未用全力。看来一出手就要毁在这“八大金刚拳”上了。
没想到两拳相交,“喇”的一声,手臂折断的竟是黑衫老头。他惊恐地吼了一声,“噔噔噔噔”连退了四步,情知再这样退下去,非跌坐在地不可,少帮主面前可太不好看,就硬生生地使个“千斤坠”,立足在地上。但听“喀”的一声,他的双腿也同时折断,嘴中“哇”地吐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
原来张寻自练通“黄龙仙传四十九式”气功和“亢仓子服气诀”后,两股真气水乳交融,相辅相成,日日在身体里流走,功力已非同小可。刚才四拳相交,手上受力,体内真气受到感应,便自然而然地齐向拳上涌去。黑衫老头又如何能经受得住这纯阳内力,立时双手骨折,而他还想硬充好汉,以至双腿亦折,内伤更重。
张寻没料到自己功力已如此之强,不禁心中高兴,但他心地善良,见黑衫老头受伤极重,又有些心中不忍。实际上这都是黑衫老头自作自受,他若无伤张寻之心,出拳力轻,张寻体内真力的反弹也不会如此强烈,他也就不至于受伤了。
张寻正想去扶黑衫老头,忽听紫袍青年问得无礼,又见众蓝衣大汉不顾同伴在地上嗷叫,只是恶狠狠地围住自己,对这起人不禁更为厌恶,便傲然说道:
“我姓张名寻,就爱管天下不平事,今日如果你们不赔偿客栈主人的损失,不赔礼道歉就休想离开。”
紫袍少年面露不屑之色,上上下下打量了张寻一遍,突然冷笑一声,手轻轻一挥,十余条蓝衫大汉便恶虎一般扑了上来。
这些人身形一动,张寻便知他们武功远逊于黑衫老头,根本不放在心上,以“三十六招大破敌手”中的一招“以逸待劳”拳意应敌,只一眨眼间,十余条大汉便都飞了出去,躺在地上直叫“哎呦”。
紫袍青年脸上微一变色,更不搭话,一掌朝张寻击出,竟是风声嗖嗖,声势颇为不凡。
张寻识得这叫“百步迎风掌”,是朱砂掌功夫中的一种,不过功力倒是一般。
张寻看准单掌来势,说了声:“来得好。”以一招“偷梁换柱”拳意,身形一晃,便已转到了紫袍青年的背后。
其时紫袍青年力已发出,身子前倾,张寻顺势在他背后大椎穴上轻击一拳。紫袍青年穴道被击,顿时不能动弹,直飞出去,来了个狗啃地。
张寻缓步过去,轻手一把将他提起,问道:“服了吗?以后还敢不敢仗势欺人?”
紫袍青年满脸鲜血,目光中满是怨毒之意,突然“呸”地一声吐出两颗血牙,向张寻射来。张寻侧身避过,心中火起,右手清脆地一掌,扇在紫袍青年脸上,又打落了几颗牙齿。这紫袍青年自长大至今,向来颇指气使,横行霸道惯了,几曾受过这般侮辱,不禁气急攻心,身子一歪,昏了过去。
这时那个黑衫老头已被几个受伤较轻的蓝衫大汉扶起。他年纪最大,城府最深,知道今日讨不了便宜,不如暂时忍耐,回去禀报了帮主再作打算。于是强忍伤痛,虚弱地说道:“我们技不如人,今日认栽。但你既然惹了我们长江帮,日后我们帮主‘迎风神龙’林湖立就绝不会放过你,你等着吧。”他久闯江湖,知道只有说得硬气,对方才会放他们走,等他们去报仇。
果然,张寻听了说道:“好,今日你们赔偿了这里的损失,我就让你们走。我倒真想见见你们的林帮主,问问他长江帮还守不守规矩,怎么竟欺负起善良百姓来了。”
黑衫老头听了暗暗高兴,立刻让一个蓝衣大汉捧出十锭黄金,作为赔偿,然后命人背上少帮主林江生,快步离去。
凶徒们一走,店里的女眷便立即啼啼哭哭地抢过去看躺在地上的老板,不一刻,女眷们爆发出一阵凄厉的哭声,显是老板已经死了。张寻心下后悔,暗想杀人应该偿命,刚才是太轻易地放过了他们,于是赶紧追出门去。他记得那伙人是往东拐的,便一路向东追去,追了好一阵,仍无踪迹。心下迟疑,难道他们是往西拐了吗?便又回头向西追出很远,仍未找到,只得悻悻而归。
回到客栈,店里仍是哭声震天。
董昌一见他,立刻迎上来道:“张兄,小弟有眼不识泰山,不知你是身怀绝技的侠士,该打,该打。”说着就用扇子去打自己的脑袋。张寻连忙止住他。董八股又说:“张兄,不知你还将前往何地?”
张寻道:“在下先去成都,然后坐船沿江而下。”
董八股听了,极为高兴,说道:“那太好了,我们正好同路。与你这样的大侠土在一起,我就不用怕碰到强盗了。”
张寻寻父心切,并不愿意与人同行。但董昌为人率真,富有正义感,自己对他颇有好感,倒也不便拒绝。又想到董八股已得罪“长江帮”之人,路上没人保护恐怕会吃亏,便道:“好吧,我们就此结伴而行。”
董八股大喜,又道:“我早就计划好明天去宝顶山看石刻,我们一起去吧。”
张寻听他又要节外生枝去看什么石刻,心中暗暗叫苦。但既已答应与他同行,此刻倒不便拒绝,只好点头应诺。随后便推托累了,回房休息。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东北方向约三十里处,马车跑得快点,一个时辰便能到达。
第二日上午,张寻和董昌来到宝顶山上,观看大名鼎鼎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开掘于唐朝末年,其后历经数百年,至今已蔚为壮观。石刻内容大都与佛教有关,不仅其石刻工艺精湛,而且其内容也十分广博,几将佛教经典收罗毕尽,凡释典所载无不备列,故而闻名遐迩。
董昌看得津津有味,一路上大掉书袋。张寻有些心不在焉,又不耐旁边董八股的喋喋不休,眼光只是随意扫着。突然,他被一处叫作“柳本尊行化道场”的石刻吸引住了,壁上所刻之人,举手投足间皆含武功奥义,极为精深。一时间张寻看得呆了,便目光专注其上,心中细细揣摩起来。
庄守严曾对他讲过,这柳本尊乃唐末居士,苦修佛教密宗功夫,其中以“宝瓶气”为基础的“拙火定”一法,已练至“火光三昧”的最高境界。冬日发功时,贡嘎山一座山峰的积雪皆被融化。他还能从肚脐眼内发出火来点燃佛前供奉的琉璃灯。
柳本尊练成“拙火定”后,以绝世神功为黎民百姓造福,深得人心,教徒们皆奉其为菩萨。看来在他死后,教徒们又将他平日的形象刻在此处,无意中留下了他的武功,张寻此时对武学已有极深的体认,一见之下便心神俱醉,若有所悟。随即又找到了许多有柳本尊形象的石刻,详加研究。一日之间,他对武学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张寻由于与董昌同行,速度慢了许多,七天之后,才到达山城重庆。
重庆城建在一座延绵起伏的山上,四周高山环抱,城下江水围绕,风景奇异独特。而山城麻辣烫人的火锅,则让所有的旅人难忘其味。
董昌因赴考日期尚早,执意要游玩两天,张寻没法,只好跟他乱转。两日之后,才在朝天门码头搭上一艘船,顺流东下。船主是个心宽体胖的中年人,守着祖上传下的几条船,也不想发大财,只求吃好点,穿好点就够了。他最怕寂寞,{奇书手机电子书网}时不时找张寻和董昌说话,没多久,便和董昌谈得极为投机。张寻则有机会趁此抽出身来,静静观看两岸的风景。
顺流又顺风,船速极快。第二天傍晚,便已抵达了位于川东的鬼城丰都。此时江面上万船停泊,阻塞拥挤。船主不以为怪,说道:“这是征收过境钱。”随后笑着问道:“两位可知,这丰都何以得名?”
张寻心中暗笑,不知自己何以老碰到炫耀地名知识的人,而董昌却正中下怀,说道:“小可竟然不知,惭愧,惭愧。还望指教一二。”
船主缓道:“只因为此城郊外有‘丰稳坝’和‘乎都山’,各取一字,以此得名也。”他不待董昌击节赞叹,就又一字一顿地道:“两位可知这鬼城又是何来历?当然,你们一定不知。据说在汉朝时候,这里的乎都山上隐居着两个人,一个叫‘阴长生’,另一个叫‘王方平’,后来人们在传说中把这两个人的姓连在一起,就传成了乎都山上住着‘阴王’,‘鬼城’之说也由此开始。”说罢他得意非凡,摇头晃脑,神情与董八股说出“大足”来历时极为相似。
“现在独霸长江的‘长江帮’将总坛设在丰都,就是想借点鬼气,增强实力。”船主又道。
语音未落,他看了看前面,又“咦”地一声,奇道:“今日‘长江帮’过境钱怎么收的?卡了这么多船。‘盛德船行’不是把全年的过境费都交了吗?怎么会把他们的船也拦了?”
张寻和董昌听他说这里就是长江帮的总舵所在地时,心中都是一震。想起在大足时曾将其少帮主林江生打得半死,对方言明定要报仇。难道今日拦下这么多船,就是为了寻找他们吗?
过了一会儿,果然见那十余个蓝衫大汉各带着一帮人,分头一艘船一艘船地搜查过来,董昌担心地问道:“张侠士,他们就要来了,怎么办?”
张寻武功在身,并不害怕。但长江帮的势力很盛,对方人多势众,自己又不会游水,若他们将船弄翻,倒也不易对付,何况还得照顾手无缚鸡之力的董昌,更为棘手。正踌躇间,一伙长江帮的人已上得船来。船主认识当先一人,即上前作揖,满脸堆笑道:“洪大哥,才几日不见,您比以前更利索了。”
那洪大哥听了这句奉承话,却没好气地苦笑道:“还利索呢,脚都给人家打瘸了。”——在大足时他被张寻在大腿上踢了一脚,腿一直跛着。
说话间,他的眼睛乱转,看到立在船主后面的两个人。这时董昌已转过身去,张寻却微微一笑,双目如剑,向他逼视过来。洪大哥与张寻一照面,大吃一惊,倒吸了一口凉气,脱口说道:“就是他。”用手一指张寻,转身就逃。
其余人没吃过张寻的苦头,不知张寻的利害,一听说他就是帮主要找的人,都想立头功,抢着扑了过去。张寻见他们虽然来势凶猛,武功却都很平常,就挡在董昌身前,以一招“顺手牵羊”顷刻间将扑上的人全部抓起扔到江里。他知道这些人既然属于长江帮,水性必定不错,扔到江中只是打湿衣服,小小地吃点苦头而已。
这一下,江上大乱,一条乌漆大船疾驶而来,许多小船也由四面八方聚拢过来。不一刻,张寻所在的船便被围了个严严实实。船主吓得面如土色,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赶紧跪下对着乌漆大船连连磕头。乌漆大船的船头上坐着一人,四十余岁,脸型方正森严,不怒自威。他沉声问道:“生儿,就是他们吗?”
他旁边一人指着张寻,恶声道:“爹!就是他,你快给我报仇!”
张寻见此人身穿紫色绣龙长袍,鼻青脸肿,正是在大足被自己打倒的林江生。那么船头正襟危坐之人,必是长江帮帮主“迎风神龙”林湖立无疑了。
他看今日情况,自己全身而走或许不难,但要带走董昌,却绝无可能,看来得想个办法让董昌先走,以免自己分心。他突然想起在大足时黑衫老头临走前的那段话,心念一动已有了计划。他提一口气纵身窜起,往乌漆大船的船头跃去。此时正好一阵江风袭来,将张寻的衣衫吹得飘飘欲飞,整个人如御风而行一般,不一会儿,他便极优雅地落在了大船船头。
这一招太为漂亮,许多“长江帮”之人,也情不自禁地喝了声彩。“迎风神龙”林湖立眉心一动,上下打量了张寻,厉声问道:“你就是什么张寻?说我练的‘百步迎风掌’只是骗骗人的把戏,不堪你的‘万丈雷电手’一击,应改作‘臭气熏天手’才行?还说你的武功天下第三,除了玉皇大帝,阎王爷就数你?为了证明你的武功还打伤我的儿子!”说着,他指了指身边的林江生。
张寻心知林江生回来后一定添油加醋地向父亲说了他一通坏话,便解释道:“林帮主,在下确是张寻,但从未说过‘百步迎风掌’不好,更未说过自己的武功天下第三的话。而所谓的‘万丈雷电手’我更是听都没听说过。只是在大足之时,令郎无理取闹草菅人命,无故打死‘宝顶客栈’的老板,我是路见不平,小小地主持了一下公道而已。”
“迎风神龙”林湖立一听,勃然大怒道:“你算什么东西,我的儿子,我自会教训,要你多什么事!”语声未绝,他双手在椅背上一撑,“噌”地一下飞出,落在张寻面前。江上的长江帮帮众顿时爆发出一阵喝采声。
张寻知道今天非动武不可了,但仍抱一丝希望,争辩道:“林帮主,如若你不相信我的话,可派人去大足‘宝顶客栈’调查。当时我们只是说了句公道话,令郎的手下便使出重手,欲置我们于死地。我是不得已,才出手伤了他们的。”林湖立嘿嘿冷笑,道:“好一个不得已,我今日还想让你不得已使出‘万丈雷电手’,让我见识见识呢。”
张寻见道理已说不通,便按刚才盘算好的话傲然说:“好,那就让我来领教领教迎风神龙的‘百步迎风掌’,看你在三步内能将我怎样。不过,在动手前,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林帮主是否有度量答应?林湖立粗声粗气地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咱们只在拳脚上讲道理,哪有这么多废话?”张寻微微一笑,也不以为忤,只道:“我只有全神贯注的时候,才能使出‘万丈雷电手’,才有可能将你打败。现在我的朋友还在一旁,他不会武功,你的手下又虎视耽耽,难免让我分心。我一分心,使不出‘万丈雷电手’来就会让你大占便宜,这场武还是不比的好。”
“迎风神龙”林湖立气得厉声大笑,伸出蒲扇般的打手,指着被围的船,大声命令道:“让他们走!”
长江帮帮众立即让出一条路,让货船过去。那船主早吓得魂飞魄散,此时捡得一条命,连连向林湖立磕头谢恩。董昌虽也害怕得脚骨发软。但并未想到后果有多严重,船开的那一刻,还鼓足勇气对张寻喊道:“张寻侠士,我们在前边等你,你打败了那人后,快点赶上来。”
张寻此刻面对强敌,竟是不敢分心,眼睛紧紧盯着蠢蠢欲动的“迎风神龙”,而那边林湖立虽然取胜心切,却也不敢轻易出手。护卫林江生的黑衣老头常贵田功夫在帮内是排得上号的,竟在一招间被震断四肢,可见对手功力之强。而自己的手下,水上功夫固然出色,拳脚功夫却大多稀松平常。想来想去,只有自己亲自出马了。此刻见张寻毕竟还只是一个弱冠青年,一下便放了大半的心。暗想,他即便打从娘肚里就开始练功,内力也不会深到哪儿去。常贵田四肢尽折,必是他暗使奸计所至。
林湖立心中担忧尽去,即刻便想出手,但他自恃身份,不愿首先发招,说道:“进招吧,把你的‘万丈雷电手’好好使出来。”
张寻却道:“且慢,我这样没来由地陪你斗一场,要是胜了,又便怎样?”
林湖立气得仰天大笑,又豁然止住,说道:“要是我‘迎风神龙’竟然失手败在你的手下,那这一条长江,就归你了。”
张寻笑道:“这条长江又不是你的,你怎能给我?再说我也受不起如此重的礼。这样吧,如果我有幸胜你一招,那么我们之间的误会就一笔勾销。”
林湖立怒极,说道:“好,依你的,不过,如果我赢了你,我却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语音一落,他再也顾不得身份,抢先对张寻拍出一掌,正是他浸淫数十年的武林绝学“
百步迎风掌”。
张寻见他掌风凌厉,远非林江生可比,自是不敢懈怠,忙闪身避过,又回了一拳。这一拳用的是《张氏拳谱》中的一招“霸王开弓”。
林湖立见张寻虽然身法灵活,拳势中蕴含内功,但拳法却是平平,更产生了轻视之心,又是一记“百步迎风掌”,想立毙张寻于掌下。而张寻则又轻轻避过,顺势回了一招《张氏拳谱》中的“罗汉抱天”。
两人一个以“百步迎风掌”功敌,一个以《张氏拳谱》的招式反击。堪堪斗了二十余招,张寻招招被动,处处受制,眼看就要伤在林湖立的双掌之下。突然,张寻拳法大变,以“三十六招大破敌拳”中的一招“欲擒故纵”击出。“迎风神龙”防范不及,被逼了个手忙脚乱。随后张寻“暗渡陈仓”、“借刀杀人”、“借尸还魂”、“远交近攻”等一招招连续使出,场上形势立时逆转。
又斗几招,张寻蓦然间使出一招《张氏拳谱》上的“怀中抱月”。这一招刚才已经使过,但林湖立万万没有想到张寻在连续神秘莫测的拳招之后。会使出这么平常的一掌。但等他惊觉,已是难以避过。仓促间,他身子一矮,双脚脚尖在地上一点,于刻不容缓之间,从张寻的两腿间穿了过去。这一招死里逃生,用得极巧、极险、极机智。长江帮帮众正想喝彩,又觉不妥,因为从别人的胯下钻过,毕竟是很不雅观的,也很不体面。林湖立的脸“腾”地一红,更不答话,回身斗得更凶,恨不得要将张寻碎尸万段,以雪此辱。
原来张寻的武学修为已经极深,能化腐朽为神奇,从很平常的招式中,提炼出很不平常的东西。他将《张氏拳谱》融于“三十六招大破敌拳”中,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攻了林湖立一个措手不及。若不是林湖立武功奇高,反应奇快,此时已伤在张寻拳下了。这一回林湖立抖擞精神,对张寻的招式不加理睬,只是一味将“百步迎风掌”使出,守住中宫,以不变应万变。两人斗了很久,交手已有三百余招,张寻暗暗焦急。心想再这样下去,即便胜了林湖立,自己内力消耗也太巨大。那时长江帮帮众若一拥而上,自己万万抵敌不住的。所以应该速战速决才好。
就在这一闪念间,林湖立一掌击来,张寻纵跃躲开,猛觉右腰被一件硬物撞了一下。于是刹那间,他想起了悬挂于腰间的长剑,这是庄守严赠他练剑的,此时正可以用来攻敌。于是他心头一喜,长啸一声,拔出长剑使开了“二十四手泼风剑”。转眼间,林湖立又被逼得手忙脚乱,“蹬蹬蹬”连退三步,后面已是舱房,无法再退。而“二十四手泼风剑法”一剑紧似一剑,林湖立竟是无暇拔剑。蓦地,张寻剑法又是一变,林湖立只觉眼前有无数枝梅花袭来,情急间不及躲闪,只好伸手去抓一枝最像是真剑的梅花。一抓之下抓了个空,情知不妙,再想躲避时,只觉胸口一凉,已被利剑刺中。
刹那间,林湖立万念惧灰,没想到一世英名竟会毁在这小子手上。正闭目等死,却觉对方收回了长剑,说道:“承让。”
林湖立睁开眼,只见张寻已插好长剑,立在一边。他一摸胸前伤口,只刺入了一寸,离心脏尚远。心知对方手下留情,待要道谢,却又丢不起这个面子,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怔怔地站在原地。
张寻自艺成以来,第一次遇到如此劲敌,虽然获胜,但也已拼出了一身冷汗。一时间也是站在原地不动,呆呆地回想起这一战的经过。
突然,从旁边小船中冲上数人,齐声高喊:“师父,师叔就是死在这一手剑下的。”
林湖立一听,蓦然惊悟,刚才张寻最后一剑犹如万朵梅花盛开,自己的伤口又是一朵梅花形状,使的不是“七十二手梅花剑”又会是什么?颤声问道:“你是张卓然的什么人?”
张寻没料到林湖立会提到父亲的名字,也不知是敌是友,便凛然答道:“张卓然乃是家父。”
此言一出,船头众人皆纵身扑上,情如拼命。张寻不明所以,一边躲闪,一边问道:“这又是为何?”
“迎风神龙”林湖立红着双眼说:“你父亲杀了我弟弟,今日我要你来偿命。”
张寻不知父亲与长江帮还有这么一段宿怨。一时竟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说道:“林帮主,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刚才讲好我若胜你,我们之间的误会就一笔勾销,你难道忘了吗?”
林湖立此时长剑在手,杀得性起,回答道:“刚才是刚才,现在是现在。刚才我不知你是张卓然这狗贼的儿子,现在既已知道,就不会再让你走。”
张寻听他侮辱父亲,心头火起,“唰、唰”两剑,削下了两个长江帮喽罗的右臂。众人一惊,皆后退了一步。
张寻不愿多伤无辜,心愿今日事情只有避开为妥。于是趁这间隙,提一口气,纵向江面的一艘小船。船上之人立即举剑来刺,张寻挥剑一挡,以内力震飞所有刺来的剑,眨眼间人已落到小船上。但并不停留,脚尖一点。便又纵出,跃向另一艘小船。小船排得密密麻麻,占了大半个江。如此纵跃一阵,便已接近江岸,最后一艘小船离江岸尚有二十余米,一纵之下,无法跃过。张寻情急之中顺手抓起一个长江帮喽罗,扔了出去。自己跟着跃出。当他一口气尽,从空中落下时,那个被扔出之人亦正好跌落在他身下的江面上。他脚尖在那人背脊上一点,再次跃起,“哗”地一声便飞上了江岸。随即展开轻功,往下游猛奔,去追董八股。“迎风神龙”林湖立见追赶不及,不禁气得失声大骂:“总有一天,我要把你千刀万剐,扔到江里去喂鱼。”
张寻奔跑中仍高声回了一句:“我等着。”
张寻自神功初成以来,第一次尽兴搏杀,见自己已能击败武林中成名已久的“迎风神龙”林湖立,心中大喜,奔得更加起劲。他身体里真气充盈,这一发足,真是迅如疾风,天黑之时,便已到了川东小城忠州。住宿一夜,第二日他又施展轻功而行,只半日,来到了素有“川东门户”之称的万县。
张寻在这风景绮丽的县城内转了一圈。打听了半日,没有董昌的一点消息,心想或许是怕长江帮追踪,日夜兼程地下去了。于是雇了一只小船,第二日坐船而行,反正长江帮的人已远远抛在后面了,坐在船上,既利于观景,利于休息,也利于练功。如此一路顺利,过了“群龙翻地轴,一象塞天门”的滟滪堆之后,便进入了闻名天下的长江三峡。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西起白帝城,东到宜昌的南津关,横贯四川的奉节、巫山和湖北的巴东、秭归、宜昌等五县,全长近四百里。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三峡说:“两岸连山,略有阙处。重岩叠障,遮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峡内激流翻滚惊涛拍岸,两岸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自古以来便是旅游佳处。
当晚,张寻与船老大在此歇息,一宿无话。第二日便又扬帆而下。
忽然,船老大突然惊呼一声,张寻抬头望去,只见一条舢板如飞而来,那舢板的尖头上,浇铸了锋利坚硬的黑铁。舰板上八条赤膊壮汉,拼命划动大浆,直朝小船撞来。
船老大还道他们划得太快,煞不住往前冲之势,急得大喊:“当心!”话语刚落,舢板距小船已不足一尺,眼看就要撞上。
张寻见了亦是心惊,危急间,劈手抢过船老大手中的木桨,运足真气,往舰板右前舷一戳,这一戳力大无穷,木桨经受不住,“啪”地一声折断了,但舰板也因此一戳从旁掠过。
张寻正松了口气,突听风声呼啸,原来舰板上坐在右边的四条大汉蓦地用船桨往张寻身上横扫过来。张寻大惊,见船桨来得迅猛有力,显然四条大汉的膂力甚强,又见击来的船桨竟由黑黝的生铁铸成,桨上生满倒刺,万不能用手去挡。情急间,猛一提气,往上直窜而起。大汉们坐在舰板上,身形较矮,铁桨出手也低,尽击张寻腰部以下。他纵跃及时,正好避过,四条大桨带着风声从他鞋底擦过。船老大手足无措,正想跳水,已被来势迅猛的第一支桨重重击中,直飞出去,跌入滔滔江水之中,眼见是不能活了。
张寻身在半空,心下大愤,拔出剑来,准备给这几个偷袭者一点颜色看看。谁知水流如箭,眨眼间,已将小船冲出数丈,若张寻落下,势必被疾浪卷走。
他心神不慌,瞥见右边一丈之外有一块礁石露出水面,体内真气流转,一个筋斗往那块礁石翻去。刚翻出一半,忽然六、七件暗器从礁石方向破空而来,劲力奇大。张寻无奈,只能用剑去挡,虽然将暗器尽数击落,但受此一阻,力道不续,不能再往前翻,人竟往江心落去。
张寻不通水性,一掉入水里,便往江底沉落。好在他真气充盈,闭住气后,不需立时换气。他凝神定心,只待到得江底,再寻机借力往上窜出水面。
突然,十余条大汉口衔匕首,快速地向他游来,待到他的眼前,抽出匕首就往他身上乱刺。张寻从未在水底拼斗,但凭着内功深湛,仍能克服流水的巨大阻力,勉强挥动长剑,堪堪将十余柄匕首挡开,但大汉们立即换个方向反攻。刹那间,张寻被逼得手忙脚乱,险象环生。
酣斗中,张寻忽然觉得脚下一硬,已立在一块暗礁之上。他脚底有了依托,精神为之一振,连续数剑将递过来的匕首挡开,又趁势反击了几剑。一条大汉躲避不及,被张寻齐腕削下一只手来。大喊吃痛,退出战团,往江面蹬去。但他身处上水,伤口涌出的鲜血已劈面往张寻面上冲来。张寻挥剑守住全身,合上眼,想等血水流过之后,再睁开眼。蓦然间,只觉头皮一凉,一柄匕首刺到他的头顶。
在陆地上博杀,只需护住四周就行。而在水里。那人却一直游在张寻的上面等待机会,就在张寻闭眼的一瞬间,他手持匕首由上而下猛捅,张寻不备,不及躲开,竟然着了道。正绝望间,忽感头顶的匕首在头皮上一停,没再往下刺,随即竟离开了。他一抬头,发觉头上那人正急速往江面浮去。原来这个大汉水性虽好。但剧斗之下体力已经不支,就在偷袭即将成功之时,入水前憋的一口气散了,力量皆失,水下浮力极大,一下子把他托起,匕首也没能再刺下。张寻死里逃生,手下不再容情,出剑尽是杀招。顷刻间,二名大汉被透胸对穿,一人左腿被斩落,另有一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