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女医-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七月开始,景龙朝进入了梅雨期,只是今年的雨势特别大,这场大雨一下就是半个月,瓢泼的大雨撒落在通、涿两州的大地上,使得曲江水位急剧猛增,滔滔的洪水冲破沿河的堤坝直泻入内陆。继岭南地震之后,景龙的大地上又再次遭受天灾。

涿州本来就地势低洼,赶上这连日的大雨,城中更是积水三尺,整个涿州城内外都陷入一片汪洋之中。随着七月半那日上午破堤而入的江水,城中房屋几乎已经全部倒塌了,放眼望去,除了远处一圈城墙之外,就只剩下满是漩涡的洪水和飘浮在水面上的死尸、牲畜。幸好涿州临水,擅水的好汉多不胜数,又有许多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打捞着趴在门板上被水流卷的四处飘荡的几个幸存者。

城墙上面站满了人,都是各家好汉救起来的的幸存者,本着多久一个是一个的原则,尽量挽救着家乡父老的生命。

从城墙上向外望去,顺城外面犹如一片汪洋汪洋大海,浑黄的水面一望无际,滔滔的洪水发出铺天盖地的嚎声。城墙上的人默默看着无数小船在水面上飘着,与风雨作着无言的抗争。

通州城稍微好一些,洪水漫过了人们的膝盖,然而这也不影响人们的生活不是。

直到七月二十,淅淅沥沥的雨终于停下了,太阳猛然从云端跳了出来,霎时,耀眼的光芒铺满了大地。洪水依然在江、湖两州广袤的土地上横行肆虐,水面上漂满了死尸,在炎炎烈日的照射下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臭味。

涿州一部分的人逃难去往各州,只是上京拒不接受,通州城自顾不暇,雍州城也消化不了这么多人。

洪灾之事上报朝廷,有言今夏涿州大灾,十室九空,百姓饿死,皇帝宇文平安得知此事竟然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刘皇后派人前来开仓救灾,无奈岭南、通州、幽州三城十仓九空,无粮可救。

早在宇文平安一句:“何不食肉糜!”出口之后,安王和宇文晨功就知道要糟糕。宇文晨功一句去太庙祈福,成功的躲到了太庙。景龙四十年八月三日,剃度出家,法号悟清。后因书法出众,借至相国寺编写经书,享年六十有二,终得善终。

宁王监国,不喜刘太后参政,引了刘太后不满。景龙四十年八月十五夜,宁王嫁女前夕,宁王参加国宴,刘太后命人把水银放在宁王的饭菜中,宁王痛到无法骑马,只好坐船回属地,途中失足落水溺死。

景龙失去了国之重臣,大厦将倾,刘太后还沾沾自喜,犹不自知。

第76章 霍乱

至八月,就逐渐有人发病,一开始开始拉稀,拉得特别厉害,逐渐的就蹲在地上起不来了,不久就开始吐了起来。

涿州、通州、雍州三城出现了许多病人。大多数病例突起剧烈腹泻,继而呕吐,个别病例先吐后泻。腹泻为无痛性,亦无里急后重。每日大便可自数次至十数次,甚至频频不可计数。大便性质初为色稀水便,量多,转而变为米泔水样。少数病例出现血水样便。呕吐为喷射状,次数不多,也渐呈米泔水样,部分病例伴有恶心。

病人神态不安,表情恐慌或淡漠,眼窝深陷,声音嘶哑,口渴,唇舌极干,皮肤皱缩、湿冷且弹性消失,指纹皱瘪,腹下陷呈舟状,体表温度下降。

有仵作解剖得知,尸体大多有严重脱水现象,尸体迅速僵硬,皮肤发绀,手指皱缩,皮下组织及肌肉极度干瘪。胃肠道的浆膜层干燥,色深红,肠内充满米泔水样液体,偶见血水样物,肠黏膜发炎松弛,但无溃疡形成,偶有出血。淋巴滤泡显著肿大,胆囊内充满黏稠胆汁。心、肝、脾等脏器多见缩小。肾脏无炎性变化,肾小球及间质的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上皮有浊肿变性及坏死。其他内脏及组织亦可有出血及变性等变化。

消息传到青州的时候,已然成了瘟疫。涿州瘟疫,四处散播。幽州、和州、霸州、青州离得较远,尚未波及。上京禁止流民进入,也未爆发。

然而三娘却早就知道了,三娘知道这场霍乱也是偶然。

七月十五那天,乔四海救了一天的人。第二天,天气晴朗起来,乔四海把人送到曲江对面,自己却无处可去。乔四海家无良田,也无甚牵挂,心知流民四处,粮食是个大问题。

乔四海想了半日,青州地势高,离涿州也远,只有家在青州的四郎三娘兄妹可以投靠,便带了平日里一起吃饭喝酒的弟兄,划了两艘小船,在潞州县登岸,四处打听,投靠了来。

乔四海一行人身上银子倒还是有些,只是半点粮食也无,又吃了几日曲江里的鱼,仗着一身武艺,拖到潞州,就有人泄了起来。

乔四海不知身上的银子可够一行七人用到它找到四郎三娘,为了保险起见,他们并未投宿,暂住在山神庙里。

乔四海去县城打听洛家四郎,潞州识得四郎的人却是多的,有人便带了乔四海来,乔四海细细的与四郎三娘说了涿州水患,他们想投靠四郎一家,做个护院什么的,换得安稳,又道一行人中,有人泻了肚子,求四郎找个医生同去看看。

三娘听得他们吃了曲江里的鱼便道不好,待听得他们并未入城,更是暗自庆幸,随了乔四海去了山神庙。

还未到山神庙,就看了一个人在路上候着,看到乔四海,忙上前道:“海哥,不单单是陶瘸子,王三今天早上也开始发病了,一开始也开始拉稀,后来王六和吴二狗也开始了。他们拉得特别厉害,已经蹲在地上起不来了,刚刚又都开始吐了起来。城里吴先生说:大灾之后有大疫。海哥,是不是瘟疫?”

乔四海皱起了眉头,道:“不管怎的,我既然把他们带了出来,就要不他们安顿好,就算是瘟疫,被一把火烧了,也要把骨头捡了带回去!”

三娘笑道:“未必有这么严重。听着这话,才开始发作,或许有救。我们先去看看吧!”

三人去了山神庙,只见横七竖八躺着几个人,一个人在旁守着,烧着水,见到他们,跳了起来,道:“海哥,你可回来了,认可寻到了?可带了郎中?”

乔四海道:“人寻到了,本想待会儿请郎中的!怎知他们发病发的这样急!”

三娘并没有听他们的叙话,含了一颗辟邪丹就去查看病患,把了脉,却暗道不好,是霍乱。霍乱此病主要是湿邪为患,其治疗应在调理脏腑功能的基础上,以祛湿为主,祛湿宜根据病邪的盛衰、正气的强弱以及证候转化的情况灵活运用。湿热壅滞型是溃疡性结肠炎初起及急性发作时最为多见的证型,由于湿热壅滞气机的表现较为突出,治疗应在清热燥湿、行气导滞上下功夫。此阶段结肠病损以炎性反应及络脉损伤为主,治疗还要以苦寒清肠与解毒凉血之重剂祛其毒邪,修复络脉损伤,设堤防变。

到这现在这种状况用药又可过于渗利与苦燥,以防化燥伤阴,三娘暗自琢磨起来。最后三娘还是决定先补水:把锅里煮的一锅水里放上盐和碱,将水往几个病人的口中灌。

这些病人喝完就吐,吐完就拉,过了一阵,三娘见这些人的症状有所减轻,给这些人服用了玉枢丹,此丹使用山慈菇三两、红大戟一两半、千金子霜一两、五倍子三两、麝香三钱、雄黄一两、朱砂一两为细末,糯米糊作锭子,阴干而制。专治因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肠胃气机闭塞、升降失常导致的脘腹胀闷疼痛、吐泻兼作。

四人服后呕吐稍止,三娘再开了一剂药方子: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茯苓240g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甘草浸膏20g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把与乔四海,让他照方子抓药。

熟悉药理的人都知道,这个方子就是日后的大路货--藿香正气水。然在景龙,那就是前所未见的好方。

本来一行人都信不过这个小姑娘,只是三娘的一番作为后,这四人却是好了许多,至少不吐的那么厉害了。

三娘想了想,夺了乔四海手中的方子道:“你们三个也不要出去了!怕是你们也染上了这霍乱!”

三娘的话让乔四海三人脸色也变了起来,乔四海问道:“我们也染上了?要怎么办?”

三娘笑道:“只是有可能罢!你们一人先服用一粒辟邪丹。以后不可喝生水,喝的水要彻底烧开,再用热碱水将全身上下洗遍,衣物要用沸水煮过。把他们四人吐的赃物和排除的粪便架上火烧了。过几日,他们好了,你们在离开这里,不然,全城的人都要遭殃!”

三娘把了三颗辟邪丹与乔四海,提了热水去庙后面洗澡去了。三娘换了一身衣服,把原来穿的衣服烧了,把灰烬丢了,才去了城里,与他们抓药。

乔四海与三娘守着,见三娘许久不出来,只当小姑娘爱干净,洗的久了些,并不怀疑。哪知道三娘从里到外都换了一身。

第77章 霍乱(下)

三娘自去平安馆抓药,刘氏见了她,便道:“我的伙计忙不过来,你自去抓取,莫扰了我的生意!我也看不上你那点药钱,抓了就走就是!”

三娘抓了三日的药,又去买了一袋米并一些包子,放在山神庙门口,写了那药用法用量。乔四海自去拿了来煎药给一行人吃。七人均服,那三日的药变成了两日的,只是一行人都是习武的,身体好,两日就大好了!

不说乔四海一行七人如何在洛家凭了护院的名头混日子,四郎六郎和尤二郎与七人胡闹,比武打坏了多少家什。只说这霍乱还是爆发开来,来青州投亲的人中也出现了霍乱病例。由卝文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三娘这才知道,霍乱已成瘟疫,遍布涿、雍、通三州,青州只有少量而已。三娘在青州城南城门口摆上了义诊的摊子,并于青州城南城门口张贴了一张药方,名唤白头翁汤加减方。此方为:白头翁15g,黄连9g,黄柏10g,秦皮10g,马齿苋15g,茯苓12g,厚朴10g,砂仁6g,建曲12g,木香6g,槟榔12g,陈皮12g,赤芍10g,白芍12g,地榆12g,甘草6g。

后书注意事项曰: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节,宜食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辛辣肥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热。

此方中白头翁清解肠中湿热毒邪;马齿苋、黄连、黄柏、秦皮苦寒清热,解毒燥湿,助白头翁清化肠中湿热,挫败致病邪毒;地榆清热解毒,敛疮攻瘀,凉血止血;赤芍、白芍、甘草滋养阴血,活血通络,缓急止痛;厚朴、木香、槟榔、陈皮行气导滞,恢复肠道传化之职;茯苓、建曲、砂仁健脾祛湿和胃,改善胃肠功能。诸药配合,具有清热燥湿,行气导滞,养阴止血,改善胃肠功自芘功效,切中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

三娘的义诊挽救了青州百姓。行善事的还有一人,这人就是平安馆的老板娘刘氏,刘氏于平安馆门口贴了告示,上书道:同为青州儿女,受洛三娘义举感召,凡来医馆抓白头翁汤加减方或有三娘手书药方的,一律免收药资。

青州霍乱解决了,又有无数人抄了药方去了亲戚处,救命去了!

只是三娘的义诊还是晚了一点。江南一带,因景龙四十年霍乱病逝的老弱病残孕和小孩子,超过半数,大量青壮年倒是活了下来,只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三娘也很后悔,在医治乔四海一行人的时候,就该把药方公布出来。只是景龙的人民是淳朴善良的,他们没有责怪三娘出现的晚,他们只是感激有人救了他们的性命。

自此,江南人家大多供奉了两位娘娘:一位白衣飘飘,做少妇打扮,人称药神娘娘的,就是指平安馆老板娘刘氏;一位青衣短打,背着药箱,手持虎撑,做少女打扮,人称医神娘娘的,就是指洛三娘。

-----------------我是无奈的分割线----------------------------

通州有位大善人,姓柴名夔,人送外号及时雨。说的就是这人仗义疏财,常常救人于水火之中。

涿州大灾,饿莩遍野,柴夔为赈灾拿出了巨额家私。大管家李四向柴夔的妻子尤氏建议,与其等着耗尽家财,不如早做打算……

妻子尤氏一直担心柴夔救助的这些来路不明的好汉会惹祸上门,听了李四的话,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就与李四有了些首尾。

李四与尤氏暗中合谋,先送了知州贾谊纹银五千两,又与柴夔下了迷药,劫走了钱财(买粮食的三万两银子),并暗中散布消息“柴夔私通岭南贼寇”。

那柴夔醒来,府里一片寂静,却是失了银两又丢夫人。忙寻了线索追了出去,哪里还有人影。刚回到庄上,贾谊就带着亲兵赶到,将其押走。

原来,柴夔主持设粥厂济灾民,出了四万,外加乡绅义士善款共十万两雪花银。不料知州贾谊非要经办此事,被柴夔婉拒,就此结下梁子。贾谊与李四勾结,得了五千两白银的好处。这一来是官报私仇,二来是谋了私利。一口咬定柴夔被劫是假,私通匪寇,资助岭南贼寇是真!

柴夔的善举是有回报的,有一个鸡鸣狗盗之徒,叫做苏定方。一日错了眼,惹了一位好汉,失手被人拿了,一顿毒打,去了半条命。苏定方路过此处,见了于心不忍,请了大夫与他疗伤,又与他纹银五十两,让他做了生意。

苏定方得知柴夔惹了官司,忙去牢中探望,暗中点明可以找了柴夔的门下前来劫狱。柴夔告诉他脚镣是特制的,很难摘下,不但救不出去,还会拖累他。临分别时嘱咐苏定方替他杀了尤氏与李四,另外让苏定方一定把劫的钱财作为善款,救助灾民,以了心愿。

苏定方翻上贾谊的房梁,把一封书信摆在他贾谊书房的桌上,

警告他若杀卢俊义,满门抄斩!

贾谊大惊,准备提前行刑。第二天上午,柴夔就被押往刑场,在路上被许多老相识拦住,敬他上路酒,街坊有仰慕他名声的,都在给他敬酒。

苏定方乘机大喝:“柴夔行侠仗义,众人都得了柴大官人的好处,此人命不该绝!乡亲们,不若劫了狱我们反了无情无义,不辨是非的官府去!”

此言得了众人响应,,贾谊被杀,反旗竖起,柴夔被迫当了反王。

后又景龙史记载:景龙四十年,江南大灾,后大疫。朝廷的腐败无能,于大灾之事处理不当,涿州夏粮绝收,通州减产。前有瘟疫,后有饥荒,由通州大善人柴夔组织,于岭南之后,景龙朝第二处举起反旗。

尤氏和李四去了岭南,投靠了万安。苏定方查的此事,告知了柴夔,通州义军和岭南义军大打一仗,通州好汉众多,岭南不敌,万安交出尤氏李四和白银三万两,退到山里,通州义军占了岭南州府。改了国号,叫齐,称国,国都定在岭南城。

第78章 和州结义

景龙四十年,是个多灾多难的一年。契丹探子得了江南大灾,然后大疫的消息,沙摩柯和十部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带到消息得了证实,契丹纠结了十万精兵,趁乱攻打我国。

四郎得了消息,带着乔四海一行七人,同林老爷子一家的男人并十二个镖局里的一百单八号镖师,六百名趟子手去了裴老爷子处,从军去了。

为何舍幽州而去和州,一来幽州战线短,丘将军兵强马悍,幽州人也人人能武。二来和州紧邻上京,实乃兵家必争之地。三来林老爷子和裴老爷子的交情也很是深厚。

林家一家子女眷由唯一被留下的男人林孝带着,一起被托付给了洛谦。本来林家女眷也想从军报国的,只是林老爷子道:“我们男人从军是为忠,你们为了孝字,须得好好领着孩子,日后林家也不断了血脉,堕了名声!”遂把学问最好的林孝留下教育孩子。

四郎等人到了和州,受到了裴老爷子的热烈欢迎,四郎得见了张昌,张昌已经成为了一位校尉。裴老爷子大赞四郎荐得好人才,四郎害羞的笑了笑。

林忠却笑道:“四郎游历一番,却是结识了不少人才,怎的没有学别人金兰结义!”

四郎挠了挠头,道:“我却是没想到这一层!”

张昌笑道:“我还以为四郎是在嫌弃哥哥呢!”

乔四海接过话头道:“谁要结义,须得算我一份的!”

张昌也笑道:“算上我!”

裴老爷子笑道:“我老了,辈分也不对,就算了!须得算上我家大郎!”

林老爷子笑道:“我也替我儿林忠占个位置!”

林忠笑道:“话儿都让老爷子说了,也让我表现表现不是!我可是诚心的,只是被老爷子抢了先!”

当下众人报名,定下第二日正午时分,有裴老爷子出面,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

第二日正午,来的可不止裴大郎,还有金成杰。原来金成杰见了连日大雨,便带了妻儿来和州躲难,却是逃过一劫。只是金家一族均在涿州,损失不小,如今也承受着四处流散的困境。

金成杰一到,拍了四郎肩膀道:“你这小子,义结金兰也不叫上我!亏我对你这般好!”

四郎挠挠头,道:“没想到金大哥也在罢了!”

按照习惯,结拜的时候按人数各用一沓红纸写出每人姓名、生日、时辰、籍贯及父母、祖及曾祖三代姓名的《金兰谱》,然后摆上天地牌位,根据年龄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一起读誓词。

六人正准备拿了红纸来写,拿到最后的林忠却惊讶道:“怎的少了一份!”

六人仔细看来,果真只有五份,又派了小厮前去去了一份来,写完,到了报年龄时,却见了七份。裴大郎乃是主家,前去查看,却多了一沓。上书司马空空、景龙十三年二月十五子时生,霸州人,父不详,母司马长虹,祖父母不详,曾祖父母不详。

裴大郎一阵奇怪道:“这个司马空空是何许人物?”

四郎听得这名字耳熟,道:“这不是三娘捉住的那个贼!”

司马空空听得四郎的话,一个踉跄,显出了身形。司马空空掸了掸衣袖根本就不存在的灰尘,道:“江湖人称百变神偷的就是我,司马空空!”

四郎笑道:“三娘捉住过你是吧!还敢称百变神偷!”

林忠拉了拉四郎衣袖,四郎撇了撇嘴,打消了给司马空空一个下马威的打算。林忠走南闯北多年,自然听过司马空空的名号,只是没想到,他会出现在这里,更没想到,三娘居然认识他。

林忠想了想,三娘那手出神入化的易容功夫,有些明白,怕是三娘捉了这司马空空,学了两手,才放了他回去。只是林忠有些好奇三娘是怎么捉到人的!

司马空空依然白衣飘飘,做世外高人状,道:“那小丫头只得七岁年纪,端的诡计多端。我看那小丫头可爱,一时大意失了手,人生唯一的意外!唉!母亲与我言,女人靠不住,我没有在意,却是吃了大亏!”

金成杰笑道:“七岁的孩子算不得女人吧!且失手在七岁小孩手中,这么丢人的事,你也好意思说!”

司马空空看了金成杰一眼,没说什么,可是梁子结下了,金成杰再也没有吃过一顿好饭。日后司马空空遇到三娘,问三娘要了最强的迷药,非解药不能解的那种,迷了金成杰三天三夜,才算揭过此事。

林忠笑道:“你们却是不知,这京城七秀阁的司马大娘闺名就叫长虹,使得一手好剑,又有剑舞传世,得了许多美名。司马公子少年时期曾于宫中盗得翡翠白菜一棵,把玩了七日,才送了回去。一身轻功,少有人能敌,易容功夫更是高,天下也无人能识其貌,就凭这两样功夫,天下大可去得!”

司马空空笑道:“过奖了,洛家三娘的轻功更好,医毒双绝,那才是天下大可去得!”

四郎知道三娘凡事留一手的个性,替妹妹谦虚道:“司马大哥谬赞了,舍妹只是闺阁女儿,当年年幼无知,轻慢了司马大哥,还请原谅则个!”

司马空空看了四郎一眼,低声嘀咕道:“果真是那小丫头的哥哥?长得倒是有几分相似,只是这脾性,这能赖······嗨!那种奇葩,一个就够了,别来的二个!还好今日没说什么不能入她耳朵的!还好还好!”

四郎听了个真真的,笑道:“今日之事,我们自家兄弟知道,绝不会说出去。司马大哥自己不说出去,天下无人能知!”≮我们备用网址:。。≯

司马空空道:“为什么把我排在外面,今日我既然费了笔墨写了这许多,就是要结拜的!你们莫非想不认?”

林忠笑道:“司马公子看得上我等弟兄,自然要算的!”

排了下来,林忠三十有六,最长;金成杰三十有四,次之;乔四海二十有八,行三;司马空空二十有七,行四;裴大郎二十整,行五;张昌一十七,排了第六;洛四郎年仅十五,垫了底。

七人拈香跪下,道:“念林忠、金成杰、乔四海、司马空空、裴如弓、张昌、洛亚之,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礼罢,改了口,一行人去往虎门关,保家卫国去了。

第79章 八部决议

关于契丹,有一个传说:

相传松漠大地混沌初开之时,西辽河上游南支流老哈河的源头,有一座大山叫马盂山,从这座大山的深处走出了一位骑着白马的青年,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沿着老哈河蜿蜒曲折的河谷进发,去追寻他那魂牵梦萦的爱情。

同时,在西辽河上游的北支源头西拉沐沦河起点浑沙达克沙地的潢水头,有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一辆青牛车起程,迎着灿烂的朝霞,沿着西拉沐沦河顺流而下。

他们相汇在木叶山脚下,喜结连理,过起草原牧歌般的生活。他们孕育了八个儿子,统领八部逐渐发展成为后来的契丹。木叶山从此成为契丹王朝的圣山,契丹民族诞生的原点其实就在这里。

契丹先于景龙建国,建国已有百年历史。现如今,这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建国以前,契丹人主要从事游牧,辅以狩猎,过着食兽肉,衣兽皮,车帐为家的生活。旧史有云:“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游牧经济使契丹人拥有一支剽悍劲疾的武装力量。

契丹国建立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均有很大发展,为契丹国东征西讨提供了物质基础。契丹国百年之间,农业和畜牧业始终占着主导地位。农业生产的重心在南部,畜牧业生产的重心在北部,处于中间地段的则为半农半牧区。

由于契丹人的分布区,均为干旱少雨之地,故其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粟、麦、糜、黍,亦从回纥人引种了“回纥豆”和西瓜。

契丹兵强马壮,尤其是骑兵。契丹有好马,体格不大,高不过四尺,重不过五、六百斤。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牢固,肌腱发达。背毛浓密,毛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契丹勇士自小习得马术,马上功夫极好。可谓是上得马来,人人都是好骑兵。契丹士兵个个是神射手,且拉得都是硬弓,可以射穿盔甲。草原民族全民皆兵,契丹人从会走路起就接受军事训练,特别是骑射。契丹武士的军事技能训练还包括套马等。个个都是全能型骑兵。整体战术先进。

却说七月二十五日,八部首领在大汗沙摩柯的主持下,开始了战前决议。

首先,沙摩柯发言道:“今天有探子来报,说景龙的江南发了大水,我觉得是攻打景龙的好时机,就算不能占领城池,能得一些粮食也是好的!”

八部首领互相看了看,没有人有异议,就这样,第一个议题决定下来:决议攻城。

轮到第二项决议时,各部却是一言不发了,这第二项决议便是各部出兵出粮的问题。

日连部下辖日连、安州两州,都紧邻景龙国土,一面幽州,一面和州,年年征战,疲惫不堪。虽然日连部下两州都设立了储粮备缺的和籴仓,每仓大略储粮有二三十万硕,但是架不住青壮消耗过多,人马不足啊!

黎部也有如是窘况,匹黎州地形狭长,主面霸州,接壤和州,两线开战,叫苦不迭。虽没有日连的青壮消耗得多,可也供不起攻城的消耗啊!

悉万丹、匹吉、何大何三部也不敢开口,三部虽然兵强马壮,骑兵上万,无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粮草的不出头,打什么仗立什么功,饿死白瞎!三部虽然牛羊不少,可不能日日杀牛宰羊,自给自足吧!还拿什么养家糊口呢!没得让我们出人又出粮的吧!

伏弗郁和羽陵两部也不作声,以往都只这样,我们出人又出粮,土六于什么也不出,便宜却被他给占了,凭什么呢!

土六于部的首领本不想说话,看看伏弗郁和羽陵两部的眼神,再看看沙摩柯祈求的脸,狠了狠心,道:“我土六于部愿出八千勇士,二十万粮草,助我契丹。”

伏弗郁和羽陵两部见土六于部首领发话了,两部首领商量了一下,由羽陵部首领发话,道:“我们两部却没有土六于部有实力,却也不是那等小家子气的,愿意各出八千勇士,二十万粮草,为我契丹效力。”

悉万丹、匹吉、何大何三部中,悉万丹是最强大的,悉万丹首领见了三位首领发话,粮草也有了六十万,便道:“我悉万丹部不产粮草,我部还是愿意出一万五千名勇士,牛羊千头,共举盛事。”

匹吉、何大何两部首领各许了一万两千名勇士,牛羊八百。日连和黎两部凑了凑人马,一共划拉了七千,凑了七万大军。由日连和黎两部提供百万粮草,契丹军号称十万大军,攻向景龙。

统军的是契丹第一员上将,契丹公认的好汉迪烈。这迪烈都统军,十八般武艺,无有不通,兵书战策,尽皆熟闲。年方三十五六,仪表堂堂,威风凛凛,身高八尺有余,面白唇红,须黄眼碧,威仪猛勇。上阵时,仗条浑铁点钢枪,杀到浓处,不时掣出腰间铁简,使的铮铮有声,端的是有万夫不当之勇。

副统领也是契丹上将,匹黎守将阿鲁蛮。此人长得面白唇红,须黄眼碧,身长九尺,若平日里不着盔甲,便整日带着一个狼牙皮帽,身披皮裘,露出胸前一把盖胆黄毛。此人军中比武,凭着力气,一敌众人,才得了这副统领的位置,可谓是力敌万人。

迪烈把那七千人马,点出五万四千人,其中骑兵一万五千人,又点了十五位将官,各统三千六百勇士,分作三路,陈兵三州,整兵待发。迪烈自和阿鲁蛮在安州安营扎寨,坐镇军中。

选安州为营,一来安州居中,可左右支援,利于发号施令。二来,安州对面的和州却是景龙军力最为强盛之所在。三来,迪烈和裴老爷子对阵多年,也算英雄惜英雄。四来,安州离都城最近,便于调集兵马、粮草。

景龙四十年,八月初八,契丹陈兵三州,正式宣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