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女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妈呀,女儿要出嫁,
哎呀,妈呀,养我这么大,
哎呀,妈呀,舍不得离开家。
哎呀我的妈,
女儿要出嫁,
叫我,
叫我哪门报答?”
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过目。这些迎亲礼中,有一张又大又厚的糯米粑粑,它是用25斤到30斤糯米面做成的,足有簸箕大,表示结婚后新郎新娘团团圆圆,丰衣足食。
结婚这天,男女双方都在家里宴请亲朋好友和同村寨的乡亲。新郎由几个伴郎陪同,带着礼物前去娶亲。
娶亲者中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中老年男子,娶亲者到达女方村寨时,会有一起妇女伸出竹竿拦住去路,要与娶亲者对歌。每对完一首歌,娶亲者都要拿出礼物给这些妇女,她们才会收回竹竿让路。
如此走一段,对歌一次,反复数次才能到达新娘家。这期间,还要防止新郎让妇女们抢走。如抢走了,她们会把新郎藏起来,让娶亲者不能按时娶到新娘。
到了新娘家,姑娘们还会围住新郎,将他折腾、戏弄一番,引得宾客发出阵阵哄笑。更有甚者,有的姑娘还用锅灰把新郎的脸抹得黑不溜秋的。望着新郎的狼狈样,人们会爆发出哄堂大笑。
新娘娶回家后,要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要向长辈和宾客敬酒,并接受他们的祝贺。
吃饭开始前,新郎新娘要先给父母喂第一饭碗吃饭。这期间,女方家来送亲的姑娘们可以瞅准机会,用大竹箩筐罩住新郎,使新郎动弹不得。望着在箩筐内挣扎的新郎,人们欢笑成一片,给婚礼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在苗族聚居的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古老的抢亲习俗,他们称为拉咪彩。双方共同商定了抢亲的时间和地点。届时,男方约几个要好的伙伴,去把新娘抢回家。
据说,实行这种形式上的抢亲,如果将来夫妻不和或男方喜新套旧,女方才有理可讲。
然而,抢亲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姑娘得知男方要来抢自己,就故意躲起来,并邀约同村寨的女伴数人,手持扫帚、竹棍等候。当男方的抢亲者来到预定地点时,并不见新娘的踪影。迷惑间,突然伏兵齐出,无数的扫帚、竹棍落在抢亲者的头上、身上。小伙子们顿时省悟过来,但按习俗是不能还手的。他们一边挨着扫帚和竹棍,一边机警地搜寻着新娘。当发现新娘的踪影后,他们便齐心合力,避开姑娘们的追打,把新娘抢回男方家。
把新娘抢回男方家后,再按苗家的规矩举行婚礼,同时,男方家要派人带着礼物去女方家说明情况,赔礼道歉,女方家也会斥责和吵骂几句,接着便收下礼物。
按习俗,新娘抢回新娘家后就不能再离开。新娘一到男方家,就意味着已成为男方家的成员,就不能随便回娘家。
第67章 苗疆
四郎三娘吃了喜酒,去了白苗寨,把外祖母秦氏的书信给了外曾祖母苗若思。苗若思看了信,只对三娘说道:“你外祖母要你与我学药,你可愿意!”
三娘大吃一惊,原来对于苗药,自己还要从头学起的!三娘哪有不答应的,自此,三娘的磨难开始了。
岭南有高山一十八,高岭三十六,坡七十二,三娘爬了个遍。苗疆的山山水水都印上了三娘的足迹。四郎被外祖母打发去了黑苗寨,说是男子汉大丈夫连刀都使不好,叫个什么事啊!
三娘心里嘀咕,我的外祖母喂,不是男子汉大丈夫都跟我的外祖父一样,四郎的枪法很是不错!外祖父在的话,怕是不是对手的!当然,这话只能在心里嘀咕,万万是不敢说出口的。
苗医认为,毒、亏、伤、积、菌、虫是导致人体生病的六种因素,简称六因。而六因归根结底都要用产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导致人体生病,所以苗医素有“无毒不生病”之说。如常可遇到的风毒、冷毒、火毒、气毒、水毒、盐毒等。诊断疾病是通过把脉、听声、观察颜色、询问病情,用手触、摸、扣、打、刮、按、搬、量等传统方法,观察人体皮肤的颜色,精神的变化,体温、脉搏、呼吸、心跳、血压、语音反射功能等方面的异常,观察身体的汁水、尿液、血气、病原体等致病物以及指纹、舌象、目色、鼻窍、咽喉、耳道、肛门、尿口、淋巴、筋骨皮肉的形态结构变化等。
苗药对采制有一定要求。植物药在有效成分富足时采集。如根类药宜在植株茂盛至翌年抽苗前采集,茎叶宜在生长旺期,花类宜在待放时,果实在初熟间,芽力求娇嫩鲜美,皮类以浆汁富足为好,鱼、虾、虫、兽要辨别真假,腐败者不能入药;矿物、金属宜剔净杂质。药物制作包括一般加工、炮制、提炼、合成及剂型改革等。因此,在选药配方时,在选药上、用药分量上、制作方法上以及服药方式、禁忌事项等方面,都要注意发扬事物之间的良性关系,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娘日日爬山趟水只为了那些别处没有的药,如:艾纳香、马槟榔、金铁锁、粗榧、松萝、通关藤、滇丹参、藜芦、松叶蕨、扁担藤、紫金莲、白花蛇舌草之类的。
对于见血飞、十大功劳、鱼腥草、银花、虎杖、桔梗、续断、草乌、天南星、苦参、白茅根、土大黄等几乎各地都有分布的,仿佛视而不见。
三娘尝试着在白苗寨子里面人工培育天麻、杜仲、厚朴、黄柏、茯苓、栀子、木瓜、乌梅、桔梗、石斛、天冬、三颗针、刺梨、雷公藤、落新妇、山乌龟、黄山药、苦丁茶、绞股蓝、苦金盆、银杏叶、红豆杉等药材。
别说,还真让三娘培育出了好些呢!白苗寨子自从得了三娘的培育药材的法子,得了许多收入,日子好过了许多。日后成就了岭南药都的美誉。
-----------我是分割线---------------------------
三娘忙着,四郎也没有闲着,他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很有可能,这个麻烦会跟随他一生。
四郎被外曾祖母丢去黑苗寨子,然四郎的苗语只是能听得懂,说得只是磕磕巴巴,词不达意。
黑苗寨子是有寨主的,那就是苗无缺的外公苗三刀,若说整个寨子里谁的刀功最好,只能算苗三刀。只是苗三刀听不得四郎的苗语,一听就火大。他讨厌诓骗了自己女儿的汉人,对于混血的四郎,看在苗若思的面子上,没有为难就算好的了,哪里有什么好语气。
四郎寄居在苗无缺的竹楼里,只是人家小两口新婚燕尔,四郎打扰人家,多不好啊!所以四郎决定,不到亥时绝不回房。
就这样,四郎日日出门转悠,苗寨早就被四郎踏遍了。那一日,四郎着实无聊,出了寨子,自去了后坡。四郎听得一声轻响,脚上却是踩了个空。四郎还没来得及反应,掉入了一个大坑中。
坑中有尖锐的竹片,四郎眼看躲不过,带了八分内力一掌拍了上去,手掌上立刻见了血,还好身上无事。还没来得及呼救呢!就听见一个女孩儿的声音,道:“咦,你是何人,怎么把我的陷阱弄得乱七八糟的!”
四郎被她的话呛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况且,她的苗话确实也表达不清楚。只能用苗语软语哀求,道:“可以先把我拉上去么?”
那女孩儿咯咯的笑道:“你不是苗人,我救了你怕是要被爷爷打断腿的!”
原来这个女孩儿就是苗三刀最小的孙女,名叫阿幼,用苗语来说就是小女儿的意思。
四郎一琢磨,黑苗寨子里面,最讨厌汉人的就是寨主苗三刀。四郎道:“那你帮我把苗无缺叫来,好吗?”
阿幼听了四郎的话,偏着小脑袋道:“你认识无缺哥哥,那可不好,被无缺哥哥知道,他会打我屁股的!”
四郎哭笑不得,也不知道怎么和这个小女孩解释。
阿幼偏着头,想了半天,拿了青草,盖在陷阱上面,一蹦一跳的走了。
这一夜,直到亥时,苗无缺见四郎还没回来,才求了全寨子的人帮忙出去找了起来。四郎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大声答应,人们拿开青草,才在陷阱底部找到四郎。
那陷阱本就是阿幼找苗无缺帮忙挖的,也只有阿幼才会多此一举的在陷阱上面盖青草来掩饰她的见死不救。阿幼自然免不了被苗无缺打屁股的命运,阿幼认定了是四郎告的密,从此以捉弄四郎为乐。
四郎经此一役,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苗三刀自觉有愧,愿意把自己的刀法传授给四郎。
黑苗寨里日日回荡着四郎的咆哮声:“阿幼~”
四郎的苗语在和所有人沟通,寻找罪魁祸首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四郎在黑苗寨众人的同情眼光中获得了友谊无数,这算不算是一个好处呢?
第68章 阿幼
阿幼,苗女,黑苗寨主的小孙女,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表哥,黑苗寨里武艺最高的苗无缺。阿幼景龙二十八年出生,今年十岁,是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儿,虽然四郎不这么想。
若是你看到一个姑娘:十岁左右,笑容甜美,古灵精怪,挽锥髻于头顶,戴无底覆额帽,插用银制的梳子,长约16厘米,梳面有三只鸟的图案。梳背有十一朵银花,吊一个小银链,悬有喇叭状的银筒,稍一摆动,便叮当有声。梳子的两条副角有银链连着一颗长长的银针,银针插在发簪的左右侧。上穿精镶花边的右衽上衣,外罩挑花围裙花,下穿百褶裙。腕上带着梅花图案尼秋把,项上一套七个银项圈,牙签一般由数根薄而透明的牙签和四到八条银链、小银铃组成,每条银链又由数十个直径不超过2毫米的小银环连缀而成。每个零件又编、錾、刻出鸾凤交颈、双凤朝阳、并蒂桃、鲤鱼跳龙门、梅花满场、针筒、猴子喜桃、狮子滚绣球等图案。
你请一定要通知洛家四郎洛亚之,他正找着她呢!
阿幼也不是没有事情做的。阿幼每天早上卯时起床,去神殿找青蛇使者学习钩法,莫看阿幼年纪小,已经是下任青蛇使者的候选人。习武到辰时二刻,回房间洗漱,吃早饭。巳时正,于圣女处统一学习如何使毒、制蛊,午时三刻放学回家。
这回家以后的事情就是阿幼自己做主啦!阿幼很忙,忙着帮母亲织布;忙着帮阿爷种烟;忙着捉五毒,养蛊;忙着练功;最最重要的是忙着捉弄四郎。
不知怎的,阿幼看见一脸老成的四郎火冒三丈就觉得开心。平时阿幼也是人见人爱的好孩子,看见四郎就想使坏,阿幼是不是变坏了呢?阿幼摇摇头,肯定不是,昨天阿黑哥哥还表扬阿幼了呢!肯定是四郎长着一副不惹就不舒服的脸!一定是这样的!阿幼点点头。
那一日,阿幼好不容易制了一根引蛇香,想要引来一条白眉蝮蛇,用来做母蛊。哪曾想到,香才燃了一半,被出门寻人的四郎一脚踩断,那白眉蝮蛇影子都还没有看到,只有几条菜花蛇在周围游荡。阿幼气得半死,抓住四郎的衣襟怒吼道:“你赔我引蛇香!赔我白眉蝮蛇!”
四郎莫名其妙,阿幼只盯了他的右脚看,四郎移开右脚,看见半只香,再看看周围的菜花蛇,便把事情猜了个大概。
四郎冷声道:“莫说你还没有引来白眉蝮蛇,就算引来白眉蝮蛇,你又把我抓住么?你这丫头,怕是忘记被打屁股是什么滋味了!”
阿幼捂住自己的小屁股,道:“不许你说出去!”只是这句话没什么气势就是了。
四郎冷声道:“我也不想管你的闲事,不过若是你再做这种危险的事情,我一并告诉苗无缺,再叫了全寨子的人来看热闹,让你一次丢人丢个够!”
阿幼想想都觉得丢脸,又觉得自己不去冒险,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嘟着嘴道:“你就不能当做没有看到么?”
四郎连眼皮都没有抬,道:“不行!我这是对全寨子的人负责!若是引来了白眉蝮蛇,不管咬到谁,你怎么解决!”
阿幼不满道:“不是没有来么!”
两人一前一后,嘟嘟嚷嚷,回了苗寨,只是四郎一语成谶,被咬到的不是旁人,却是四郎。幸好苗无缺与四郎正走在一起,看到那条白眉蝮蛇咬住了四郎,苗无缺一个纵身,去了神庙找了圣女。
圣女一出马,白眉蝮蛇也到了手,只是四郎身受重毒,虽然圣女抢救及时,也没能免去卧床三天,蛇毒攻心的痛楚。
阿幼自觉理亏,寻了无人的时候一步三挪的过来寻了四郎,低着小脑袋,道:“我······你有什么要我帮忙的么?”
四郎躺在床上,听着阿幼心虚的声音,笑了笑道:“你不也没有想到的么!只是你那香也挺有用的!”想了想才道:“若是你有空,去白苗寨帮我问问三娘有没有回来!”
阿幼嘟着嘴道:“我怎么知道哪家的三娘!”
四郎笑道:“若有人问起,你就说汉家那个三娘!”
阿幼凑近了,看着四郎,气鼓鼓的道:“你想见她!阿爷不会让汉人进我们黑苗寨子的!”
四郎笑道:“她又苗人血统,又帮你无缺哥哥娶了新娘子,得了铁牌,确实可以进来的!”
阿幼又问道:“那个汉家女子真有这么好!”
四郎笑道:“那是当然!谁家女子像你这般调皮的!”
阿幼气鼓鼓的走了。第二日,三娘来看过四郎,给了他两粒解毒丸。笑道:“那个叫阿幼的小姑娘好可爱,到了寨子便问有个不调皮的汉家女子叫做三娘的在哪里!”
四郎笑道:“不过说他一句调皮罢了!还记仇了!”
三娘看了看四郎道:“莫不是调皮的抓了蛇来咬你吧!”
四郎知道三娘聪慧,怕她怪罪阿幼,便把事情源源本本的说给了三娘听,顺便把阿幼捉弄他的那些小事说与三娘听了玩。
三娘听完,哈哈大笑道:“不过小孩子的恶作剧罢了,你只要不与他计较,她失去了新鲜,也就不烦你了!‘
四郎笑道:“我也不想与他计较,只是涵养不如你罢了!我却担心她日日想着捉蛇,若是被蛇咬了,也没人在旁边,怎么办!”
三娘笑道:“想求了解毒丸与她,直说便是,我也不是小气的,何苦说了你的丑事来与我解闷。我还有不应你要求的时候么!”
四郎笑道:“知道你是对我最好!最是大方善良的!”
四郎与三娘商定好了过两日四郎好了,自去白苗圣女那里取药去,三娘也就走了。
两人都没有想到,竹楼下面有一个小人儿在偷听他们说话,心里五味陈杂,自此,阿幼收敛了许多,只是日日习武,制毒,再也没有主动出现在四郎面前过。只是每每四郎找她,她就在哪里,不远不近。
第69章 岭南乱
四郎三娘在岭南还有一门亲戚,那就是岭南知州洛青松。话说洛青松丁忧过后,外放了岭南知州,也算不错。只是比起以前的侍郎官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洛青松每日刮地皮般的收罗东西往京城里送,只求能得了差事再返京城,继续昨日荣光。
岭南人提起知州洛青松便没有一句好话,四郎三娘本就和洛青松不亲,自然是提也不曾提一下。只是景龙39年春天,岭南遭遇了地龙翻身。
景龙史优级债,曰:“自秦岭以西,北至青州潞州县,南至苗寨,东及通州应县,地裂涌出水,草树皆动摇,山谷禽兽惊走,屋瓦皆堕。台屋墙垣太半坏(即大部分损坏),地坼(裂开)东西三十步,坏城郭室屋,压杀人。”
据统计,三月二十五日丑时,岭南地震,寺庙及个房屋猝遭倒塌,压毙汉、番男、妇大小人口甚多。共压毙汉、番男、妇并和尚、道士一千八百一十六名,小男女、小和尚、小道士一千三十八名。
事后,洛青松压制此事,隐而不发,三千多人露宿街头,流离失所,朝廷不予救济。
苗寨没有位于震中,只是晃了几晃,苗家竹楼轻巧,只有些许轻伤,倒是没有出什么人命。三娘跟着众人抢救伤员,四郎帮着砍竹子、盖竹楼,倒是赢了许多好人缘。
第二日,就有出外采购的苗人回来说:岭南都城塌陷,死伤极多,朝廷不管不顾,人心惶惶。
三娘心道不好,拉了苗若思,把与知州洛青松的关系告诉了她。苗若思没有出过苗寨,但也知道人心,忙叫四郎三娘收拾了包袱,遣他们回青州。
三娘把所有有用的东西找了背人的地方通通丢进了荷包,只收拾了一个极小的包袱,四郎知道厉害,忙寻了黑苗寨主苗三刀,只说家里来信,让速速回家,求他荐了寨中使镗、环、锏的高手与他,一一比武,得了荐书,下午就随了逃难的人群出了岭南城,往青州去了。
地震后的第三日,洛青松与岭南的步兵统领达成了协议,封了岭南城,阻止了人们四处散播消息。
三月二十九日,岭南地震后的第四天,四郎三娘还没有跨出岭南地界,岭南州有名的私盐贩子,名叫万安的,带了手下几个弟兄杀进知州府衙,杀了洛青松,竖起了反旗,拉起了一支队伍,在岭南作威作福,成了土皇帝。
步兵统领见势不对,心知岭南城守不住,上京早晚要知道,上了奏折,把所有事情往洛青松身上推,脏水也往洛青松身上泼,又带了手下人马,往山里逃了去。
上京收到奏折,已经是四月初三了,无奈陛下病了,国事为重,无心管这件事。只派了一队五百人的步兵,由一个权贵子弟带了,去岭南剿匪。只是岭南山高路远,丛林遍布,五百人马哪里够剿匪用的,俱成了万安的刀下亡魂。
----------------------------分割线-------------------------------------------
为了避免流民抢夺,四郎和三娘身上的包袱都是小小的,带的东西也不多。当然,三娘身上有的是东西,无奈不能拿出来啊!能见人的只有一小包盐巴,一些针线、一把防身小刀、一些普通的成药、量身欢喜衣裳。
四郎带的倒还多些:一杆镔铁枪分作三节放在包袱底部,一把朴刀挎在腰间,背着一张弓、几只箭,一包盐巴、几张饼、两身换洗衣服、两副碗筷、一个小的铜盆。
两人心想着青州与岭南一山之隔,很快就可以到家。没想到爬坡上坎,走了两日,岭南的地界都还没有出,四郎带的饼子已经没了踪影。
流民众多,不是没有人打两人的主意,只是看了四郎身上的家伙,生了几分怯意。只有一个叫做肖鹏的,恬了脸过来道:“两位可走过这山路,我乃是行商之人,往常贩了土布去青州换茶,于这条路倒是熟的,两位只要管我三餐,我自与两位带路!”
四郎三娘对视一眼,点了头。这肖鹏也不是弱的,怕是学了几日功夫的。四郎三娘赶路赶得急,那肖鹏虽然不如三娘轻功卓绝,也不如四郎健步如飞。只是四郎三娘要准备饭食,自然要等一等肖鹏的,肖鹏也没有落下。
又过了五日,一行三人才出了岭南地界,在潞州落了脚。
潞州这个地界,罗青竹是在这里做过几日官的,虽然没有什么建树,好歹也没有出过什么岔子,人缘也还好。
四郎和三娘寻了一个小客栈,安顿了下来。四郎与那肖鹏道:“到了潞州,你我就要分道扬镳了,我这里有二两银子,把与你作路费,望你早日安顿好,发家致富。”
那肖鹏没有多说话,接了银子自去了。
待到半夜,三娘闻了一股味道,也不动声色,起身闭气,看向窗户。只见窗户开了小缝,一股淡淡的白烟缓缓的飘了进来,然后渐渐在空气变薄,最后什么也不见。
三娘见状,从镯子中寻到一个小荷包,拿出一个药瓶,取出一粒,服了下去。纵身倒挂在梁上,从窗户的缝隙往下看。
只见一个人手持了一个白瓶,看着瓶子冒烟,待那白烟不再冒出后,从袖中掏出一个火折子,小心的燃起凑向瓷瓶,‘滋’的一响,瓷瓶边缘竟突地冒出一抹绿焰。
绿焰只在瞬间便熄灭,随即不断的有薄雾滚出,令人惊奇的是,似乎就连那些消失在空中的白烟也突然又显现出来。
渐渐的,那人的身形便隐在了这淡淡的薄雾之中。随风飘动的白烟似乎带动着薄雾前行,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整个小院儿便都被都被包裹在薄雾之中,而后一边向外扩散着,一边变淡,待到几不可见时,薄雾才渐渐稳定下来,但若是细细留心,便会发现,这薄雾似乎像是有生命一般的在飘动。
第70章 打劫
三娘心知,这就是江湖传闻的迷烟--一步倒。这是江湖现存最好的迷烟,只是药材难得,得之不易。今日不只是为了何人何事,才使了出来。还好自己并没有大意,服了这一丸龟息丸,否者,单是凭了自己,要想闭气一个时辰,那就是痴人说梦。
要说院中所站之人,也算是老熟人了--他姓曹名阳。今日前来,所为的却不是别的,就是三娘手中的麻沸散的方子。
就算他的岳父刘太医见多识广,也说了:就算是宫中御医,最好的外科医生奉达熙,也没听过此方,更别说知道药效了。
曹阳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和满意,这迷烟他还是第一次用。这方子还是去年他从一个大盗手中夺来的呢!自从照着方子做好后,他就一直很好奇,这迷烟是不是真的如书上所说那么神奇!谁想简直大大出乎了曹阳的意料,这么神奇的样子,想来那药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曹阳一路走来,客栈里的人东倒西歪的倒了一地。曹阳打开了客栈后门,迎了一个进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与四郎三娘带路的肖鹏。
肖鹏顿了顿脚步,呆在一个伙计面前狠狠的踢了几脚,小声道:“谁叫你狗眼看人低的”。曹阳看了看那伙计,很好,一点儿清醒的迹象也没有,曹阳对这迷烟的喜爱一下子达到了最高点。
肖鹏拍拍衣角上因为蹲下而沾上的灰尘,心满意足的带着曹阳朝三娘的房间那个方向走去。
三娘不知院中男子所为何事,穿上衣服,盖上被子,依旧做熟睡状,却是没有看到肖鹏也进来了。
原来,这肖鹏本是曹阳的表亲,一直生活在岭南山中,一事无成。听说表兄曹阳得了出息,自去青州寻了曹阳。曹阳看不上他,又不想被人说闲话,便找人画了三娘的像,打发了他去寻三娘。曹阳不过给了肖鹏十两纹银,肖鹏想了岭南物贱,自去岭南讨生活去了,哪知岭南地震,好险没有把命搭进去。
路上遇到四郎三娘,肖鹏暗自庆幸。肖鹏在山中生活多年,虽然没有习武,然耐力不凡,咬了牙跟上两人步伐,为的就是曹阳所说的赏银。
却说曹阳得了肖鹏为内应,轻松的就找到了三娘的房间,曹阳与肖鹏看门,肖鹏径直走入三娘房间,翻起了三娘的包袱,然而一无所获。正准备去拿了绳索来绑三娘,还没走出门呢,三娘见肖鹏欲走,翻身起床,一把抓住了肖鹏。
银针顺势刺入了肖鹏的哑穴,肖鹏立刻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三娘打开房门,看见门口放风的曹阳,拿了银针连刺三下,去往了曹阳的三个大穴--膻中穴、肩井穴、环跳穴。(膻中穴可以导致胸部及躯干部分麻痹,肩井穴可以导致上肢麻痹,环跳穴可以导致下肢麻痹)
三娘寻了绳索,把两人绑了,去了四郎房中,提了水壶,把一壶凉茶水全数倒在了四郎的头上。四郎跳将起来,口中叫道:“糟了,发洪水了,我须得去救三娘!”
三娘听了四郎的话,心中一暖,却还是冷言道:“你中了人家的迷烟,却是我拿了凉水泼你呢!”
走上前去,把四郎头脸上的茶叶拿了下来,道:“睡得这样死,中了人家迷烟也不知道!让人如何放心你,独自一人行走江湖!”
四郎挠了挠头道:“这贼人可捉住了!”
三娘道:“当然,还是熟人呢!”
因把那两个人绑住了,两人也不着急审问,四郎拿了凉水把店小二泼醒,吩咐了要热水洗头。店小二把洗头水给四郎烧了,四郎三娘提了水挨个挨个的浇,,房里睡着的就作罢了,不一会儿,大家都醒了。四郎自去洗头,留了三娘与大家解说事情来由。过了一个时辰,四郎和三娘才回的屋里来。
屋子里肖鹏早就醒了,曹阳自持四郎三娘不知他的身份,与肖鹏串了供。待到四郎三娘带了大家前来审问的时候,两人说法一致,只道两人都是岭南人,因地震折了家园钱财。肖鹏与四郎三娘带路得了银子,遇到曹阳,曹阳觉着两人身上必有钱财,故迷了一屋子人,准备得些银子,做了本钱,去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潞州也有些微余震,大家觉着两人说的是实情,多了两分同情。他们既然没有得手,又有两人苦苦哀求,众人不落忍,劝了四郎三娘,把他们放了。
三娘本觉得能用上这种上好迷烟的,必不是简单人物。且不说药材难得,不是贫家小户能得的。这人要么是种药之家,要么是制药高手,要么就是有钱人家。
无奈众人意见一致,四郎三娘不能螳臂挡车不是!三娘对两人说道:“虽是法不能容,然者情有可原!今日我且看在大家面上,给你两人一条生路,还望你两人改过向上。”
三娘本着日后找了两人再探他二人的秘密的心思,给两人各服用了一丸全息丸。恐吓道:“这是我从苗寨里面求来的蛊毒,若是你二人再犯到我手上,必不会饶了你们的狗命!”
解开两人的绳索,道一声:“去吧!”
肖鹏和曹阳像是后面有恶犬追赶一般,跑得飞快,片刻就不见了踪迹。曹阳回家访遍名医,也没有哪一位能解开蛊毒。众人一听蛊毒二字就全身打颤,不敢收留。曹阳惜命,自此再不敢打三娘的主意,行事更是小心了三分。〖TXT小说下载:。。〗
三娘回家,找裴氏要了一只引路蜂,查了曹阳的住处,才跟到平安馆门口,三娘便猜到事情始末,求了林老爷子派人跟了曹阳。
曹阳小心了几日,只是曹阳太过爱财,有一名公公许了曹阳,若是曹阳休妻再娶,便与曹阳通关文牒,可以去契丹做生意。曹阳与刘氏说了,刘氏却是不肯,曹阳便起了杀妻的念头,在刘氏上香回家的路上,买下杀手。
刘氏也是个命大的,林老爷子的人见到曹阳请了杀手,以为是来谋杀三娘的,说与了三娘听。那日三娘一家正外出郊游,见一个黑衣人人追杀一位年轻妇人,六郎是个热心肠,提了斧头挡住那杀手,两斧头把那人打晕过去,送去了官府。
刘氏与六郎道谢,自言是平安馆少夫人,三娘才知曹阳心狠如事,两人聊了一个时辰,刘氏下定决心,求了父亲制了一碗毒药,下在曹阳饭食里,送了曹阳毙命,接下平安馆。
第71章 回家
四郎三娘经了此事,哪里还有心思歇着,租了马车,回到家去。三娘惋惜着错过的惠州和贵州,特别是惠州,她还想去唯一的海外岛州--琉球去看看呢!
四郎三娘回到家中,洛谦和徐氏自然是欢喜的,只是六郎还记恨两人不带自己这件事情,只与两人使小性子,不理二人。
洛谦自从得知岭南地震便开始不安,不几日,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