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女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老爷子也不多话,拍马让开,道:“好汉先请!”
那汉子立马尴尬起来。
林老爷子见两人也不动作,怒道:“今日两位好汉定是要与林某过不去啰!”
林老爷子提了自己的长枪,点了点,道:“那好汉划下道来,林某接了便是!”
那两人见不能善了,各自持了兵器,却是两把朴刀。拍马上来,林老爷子以一敌二,不落下风,只十来个回合,两人都被挑下马来。林老爷子只道:“服还是不服!”
那两人拱了拱手,道:“我二人奉命跟踪小公子,既然被察觉了,自该离去的,只是主上并不是好说话的人,若是离了去,小命必然不保,憋屈死了,还不如死在好汉枪下。”
林老爷子叹了一口气,丢了一锭五十两的大银,对两人道:“拿了这银子,隐姓埋名,过小日子去吧!”
两人对视一眼,杀了两匹马,徒步往无极山走去。
第四十章 路遇
这一路,除了开始的小麻烦,倒也算顺畅。快马加鞭,天亮出发,天快黑得时候,一行人已经到了和州境内。林老爷子吩咐一干子人在一个土地庙住下了。
这个土地庙存了许多年,常有人落脚,只是破败,里面倒也不脏乱。只是歇脚,倒也过得去,角落里一堆草铺得厚厚的。
一个镖师笑道:“这个位置还是我上次铺的呢,今日人多,怕是不够!待我出去再割些回来,何人与我同去?”
出来两个镖师道:“同去同去,顺便看看,能不能搂到兔子!”
林老爷子笑道:“我最喜欢钓鱼了,四郎三娘与我同去吧!”
留下两个镖师看顾行李,几人便分头行动起来,准备天黑之前吃饱宿下!
林老爷子说是钓鱼,不过一会儿,没见鱼儿上钩,就失去了耐性,提了枪就刺,倒是刺了好些大鱼上来。
三娘便笑道:“哥哥可要好生学着,日后野外安营扎寨,也能得了吃食不是!”
四郎果真央了林老爷子教他,不得不说四郎悟性不错,林老爷子说了要诀,四郎不过练习了半个时辰,也刺了两条鱼上来。收拾了鱼儿,三人说说笑笑,往土地庙去了。
割草的早就回来了,留下的也升起了篝火。青草被编做帘子,挂在篝火附近,准备烘干水分,用来铺床。篝火上方架了一个青铜锅儿,用木头架子撑着,里面灌了水,正咕噜咕噜冒着鱼眼泡泡呢!
林老爷子是知道三娘厨艺的,指挥三娘做大厨,三娘也不负众望,烤了八条鱼,炖了一锅鱼片粥,众人吃了还嫌不够。只是天黑了,林老爷子拘了,不许外出,这才作罢!
夜里很平静,三娘一人值夜,因第二日四郎与他共骑,她可以补眠。
黎明时分,雷声大作,夹杂着闪电。一个雷,响彻大地。三娘天不怕地不怕,只怕两样东西:鬼和雷。
三娘靠近了四郎,把身子倚在四郎后背上,四郎睁眼瞄了一下,见是三娘,又沉沉的睡去。听着听着没歇口气的雷声,三娘呆呆的看着庙门口,已经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心道:“怕是不能赶路了!”
这时却听见了哒哒的马蹄声往土地庙靠近,三娘一惊,侧耳伏地倾听,果真没有听错,忙摇了四郎起来,叫醒林老爷子等人。
雨中视线受阻,模模糊糊中一匹马驮着一个人往土地庙飞驰而来,那人还来不及进得土地庙便从马背上掉了下来。
四郎跑出去一看,乃是一个大汉,身高八丈有余,魁梧高大,背后有一道刀伤,长约三寸,殷殷的流着鲜血。那大汉脸色酡红,估计发着高烧,看来人方向,却是虎门关外。
四郎叫了一位镖师,两人合力才把这个大汉抬到庙里,安置在稻草上。搜遍大汉全身上下,只得一个密封的竹筒并一个信封,背上的箭筒里面连箭的影子都没有。那大汉骑的马却不见了踪影,不一会儿,那马含着一张长弓回来了,原来这马是去为主人拾弓去了。
林老爷子见了那密封的竹筒,略有吃惊,走到庙外,拉开竹筒,便有一个烟花似的爆鸣声出来,一道黄色的烟直冲云霄。
林老爷子对三娘道:“这人还有没有救?”
三娘蹲下去,摸了摸那大汉的颈脉,抬头道:“把我与你的的伤药拿出来吧!我且试试,若是有烈酒,帮他把烧退下去了,便能活命!”
林老爷子对着一个年长的镖师道:“老许,把你那怀里的葫芦拿出来,到了和州,赔你两坛子烧刀子!”
老许拿了葫芦与三娘,口中却道:“你要说话算话!”
林老爷子也把腰间的酒葫芦解了,递给三娘,道:“先用着,等人到了,我去附近镇子买酒去!”
三娘拿了银针,封住了那大汉的心脉,止住了那大汉的血,把血管缝合了,又把皮肉拉扯着缝合了,撒上伤药,叫来四郎用酒不停地给那大汉擦拭身体。
那大汉迷迷糊糊,断断续续的有呻吟从他口中溢出,声音不大,但显然人是活着的。
三娘就着锅儿,煮了一点白粥,准备灌了这大汉吃!
粥还没好呢!远远的就见一队人马冒着大雨往土地庙赶来,林老爷子马上叫了所有人准备,把那大汉和三娘围在中间,严阵以待。
待到那队人马近了,林老爷子才松弛下来,对着来人吼道:“裴老匹夫,你也来得太晚了点吧!若不是我,还不知道你要误了多大的事儿呢!”
裴老爷子听得林老爷子的声音,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来,口中却道:“你个不要脸的,在我的地盘上,能出什么大事,也就是被你看了笑话罢了!回去定要好好操练操练!”
裴老爷子进得庙里,林老爷子就把从大汉身上搜来的信交给了他。又与他说了三娘的话,裴老爷子叫了人去买烈酒,有人上前把四郎手上的活儿也接了过去。
裴老爷子看了信,哈哈大笑,道:“那老匹夫与我作对近二十年,还是输了。”
林老爷子道:“怎么回事?看你笑的那样儿!”
裴老爷子道:“契丹大汗死了!我要大醉三日,以示庆贺,你也陪我喝杯酒罢!老夫就是比寿命,也赢那龟孙子,真真是个好消息!”
林老爷子笑道:“这消息要举国同庆,与我喝一杯不算,你要请在场的所有人都喝一杯才是!”
裴老爷子道:“正是正是!这比我娶媳妇还要让人高兴呢!”
等到晌午时分,雨刚刚停,一行人往裴府去了。当晚,果真是不醉不归,四郎和三娘凭着解酒丸逃过一劫。第二日裴府上下谁也起不来,四郎和三娘饿的没办法,只有出门吃早饭去了。
第41章 裴大郎初婚
裴大郎的婚礼可是和州的大喜日子。三个月前,裴府就忙开了。
裴府上下已是张灯结彩,处处贴满大红的喜字。这时的婚礼都是在傍晚时分进行的,是以,下午时分,迎亲的队伍才由裴府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前往何府。
裴大郎身穿大红袍,胸带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紧跟着的是迎娶新娘子的八抬大轿,其后是吹吹打打的唢呐锣鼓队伍,最后面则是手舀花瓶、灯烛、香球、沙罗洗漱、妆盒、照台、裙箱、衣匣、青凉伞、交椅等物的陪伴人。
一行人来到何府所在的八喜胡同,还没到何府门前,就看到一队人马身上俱都是一身的白色素服,头上系着一根白色的丝带,神情一片凄怆。苍白的一片在这个冬日的清晨显得有些诡异和凄凉。
裴大郎骑在大马之上,阳光印在她的脸上,表情让人看的不是很真切。一身大红和对面的素白形成鲜明对比,白的苍凉,红的似血。〖TXT小说下载:。。〗
裴府中有人出列,正欲呵斥。那一队人中出来一人,问道:“对面可是裴府来迎亲的?”
裴府一行人以为遇到找茬的,严阵以待。裴大郎问道:“你是……”
“何府总管贺大。”贺大管家有些凄怆的道:“我家小姐已于今早辰时不治身亡,我家老爷夫人悲痛不已,派了小老儿前来通知裴府大公子,小老儿脚力不好,误了老爷大事。”
“不治身亡?”裴大郎反问道:“什么意思?”
贺大管家答道:“我家小姐半年前就道胸闷,感觉胸部仿佛为重石所压迫,不过盏茶功夫,就道无事,我家老爷并未重视。今日一早,小姐看了窗外花开得好,去了后花园不过一会儿,就······”说到此,他的声音听起来甚是哽咽。
不治身亡?去了趟后花园就不治身亡了!裴大郎脸色晦暗不明,道:“何小姐与我虽未谋面,也未拜堂,却也算是我的娘子,于情于理也应当前去祭拜。还请贺大管家安排。”
贺大管家谢过之后道:“公子的要求合情合理,只是我乃是一个下人,做不得主,还请公子待我向老爷夫人禀报之后,再来定夺。”
裴大郎不动声色的点点头,道:“如此就有劳贺大管家了!”
裴大郎一行人打马回转,回了裴府,与裴老爷子和方氏道明缘由。裴老爷子气愤非常,道:“这事情也太凑巧了!不早不晚,成亲当日就没了新娘,这叫什么事!”
方氏拉住裴老爷子道:“何家也不是故意的,当务之急是向厅堂里坐着的来宾解释清楚,安排酒席。其他的,明日再议罢!”
裴老爷子出去主持大局,把缘由讲了,安排众人入座喝酒吃饭,宴罢,一家人坐在大厅里。
裴碧云道:“明日却是要去何府见了尸首再议!若他何府欺人太甚,打将上门,也是我们有理的!”
方氏道:“碧云说的有道理。何氏阖府上下全靠了我们,如何肯自断生路,明日看看再说吧!”
裴大郎与何氏秀娘并未见面,更谈不上感情二字,只是事关自身,旁听了罢!哪里有什么异议,收拾一番,自去睡觉去了。
第二日一早,何老爷亲自上门,请了裴府上下前去参加何氏秀娘的葬礼,并请求裴老爷子让何氏秀娘葬在裴氏祖坟。
裴老爷子自然是不会答应的这种无理要求的,只应了参加葬礼。裴老爷子叫上三娘一起,前去看看何氏秀娘的死因。
何府四处一片白茫茫,凄凉的气息四处弥漫而出,就连照进来的阳光都显得苍白无力。
还未出嫁,就已身死!多么可悲!
裴大郎也为自己可惜,结婚当天,新娘身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笑话!偏偏发生在自己身上!无力抗拒!
大厅内四处挂满了白幔,长明的油灯已经点燃,肃穆的气氛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大厅居中处放着一具深红色的棺材。棺材还未合上,庄重而哀伤的躺在那里。这就是三娘进来时就看到的景象。何家怕裴府责怪,一副任由裴府查看的样子。
三娘借了为亡者上香的机会,缓缓超那句棺材走了过去,看到一个面色发青的女子盖着一条锦被躺在棺中,三娘仔细看了看,朝裴老爷子点了点头,回到裴老爷子身边,小声道:“若棺中乃是何氏的话,应该是死于哮喘。她鼻尖有些许花粉,应该是在花园中,由于近距离接触了花粉引起的过敏性哮喘。也就是气疾发作引起的死亡。”
裴碧云也上前上香,仔细打量了一番,对裴老爷子小声道:“我确定是何氏秀娘,与当日赏花宴上并无两样。”
裴大郎上前上香,并未抬头看何氏秀娘一眼,仿佛那棺材中躺的人与他无关一般。然态度倒是良好,让人寻不出错处。
裴府一行人回了裴府,三娘自去休息,裴家一家子端坐在厅堂。才刚坐下方氏就道:“何府今日太过平静了,我却是觉得有几分奇怪!”
裴老爷子道:“他们今日怕是恐惧多过伤心的!大郎道要去祭拜,何府怕是怕我们怪罪!其实何氏秀娘本是病死,气疾本就无药可救,只能小心防范,我们如何怪罪人家!”
方氏接道:“只能怪大郎命不好,好好的一门亲事,大喜的日子出了这种事。以后大郎说亲,怕是要难一些了!”
裴老爷子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大郎平日行得正,坐得端。大丈夫何患无妻!日后定能找个贤妻!”
裴大郎道:“我暂时不想娶妻,日后再议罢!”
方氏笑道:“你不娶妻,碧云如何嫁人,小孩子不要说气话!”
裴大郎笑道:“我也算娶过妻了,妹妹如果姻缘到了,娶嫁由他就是,可不能拿我做幌子!”
裴碧云平日里虽然大大咧咧,说起亲事,也有两份害羞,立刻不依不饶,围着桌子追了裴大郎喊打喊杀的。裴老爷子和方氏看着孩子笑闹,也不劝阻,只当看热闹。
一时间,裴府上空的凝重气氛倒是少了不少,多了几分安静祥和。
第42章 四郎练武 三娘治病
何氏秀娘本在雍州祖宅,半年前些了书信与父母,只道胸闷,感觉胸部仿佛为重石所压迫。何老爷和夫人接了回和州,何氏秀娘也时常发作,不过盏茶功夫,就道无事。何老爷和夫人以为何氏秀娘借病推脱婚事,也不在意。
大婚那日早晨,何氏秀娘又发作了一回,何老爷和夫人并未搭理。何氏秀娘越想越伤心,破罐子破摔,去了花园,寻了碗大的一朵万寿菊,把脸埋进了花里,不一会儿,便哮喘发作。
何氏秀娘也是个犟的,哮喘发作并未做声,只撑着身子,大口大口的喘气,抱了必死的心,不一会儿,呼吸不畅,活活憋死了。
裴大郎婚事成了和州茶余饭后的谈资,何府自觉理亏,全家包袱款款回了雍州。裴老爷子发作了一回,裴府内部,大郎婚事无人再提。就连外面,风头一过,大郎婚事的新闻也成了旧闻,被其它事情盖住了。
裴大郎短时间内,没有游历的打算,也不耐烦出府被人指指点点。四郎得了机会,便去请教武艺,一来二去,两人倒成了莫逆之交,日日聚在一处,比武谈兵。
裴大郎与四郎一份荐书,又带了四郎往兵营里转悠,和那些兵油子讨论如何杀人。杀人和比武不一样:杀人是一门技术,如何快速直接的命中目标一击毙命;比武大多点到为止,是一门艺术。
大多数人掌握了一门艺术,只有杀过人,杀过很多人,才能掌握杀人的技术。和旁的技术不一样,杀人的技术要靠以命搏命,不那么轻易被人掌握。
四郎枪法也算了得,并不是花架子,倒也算得上武艺精湛这几个字。只是四郎毕竟年幼,与实战上多有缺失。战场之上,将就的是快狠准,杀人不过头点地。
四郎询问他们的最高境界,有人答道:“无招胜有招!唯快不破!”
裴家军里有一个刺杀高手,快到让人看不到他何时出的招。行刺之时,防不胜防。
四郎便问:“可有破法!”
裴大郎便笑起来,道:“行军打仗,日不能宿,夜不能寐,随时提防。若说破解刺杀的法子,倒是真没有。勉强算得上的,就是直觉。高手往往能感觉到杀气,自是不怕的!”
四郎得了教训,改了许多好看却无用的坏习惯,用起枪来,更加如有臂使,简单快速,直取要害。
三娘也未能外出行医,裴老爷子常年征战,身上多有伤痕,老寒腿更是严重。方氏得知了三娘自小与外婆秦氏学医,医术不凡之后,拉了裴老爷子就去了三娘房中,只道把裴老爷子交给三娘,任凭处置。
三娘道:“裴老爷子,请把手伸出来。三娘为您把脉。”
三娘把了脉,又重点按摩了几个腿部穴道。
三娘才道:“裴老爷子,您这腿病有个比较专业的叫法,叫风湿性关节炎。恐怕是您常年征战在外,没有注意保暖,常接触阴冷湿寒之物才得的。这个病,没法儿真正治断根儿。我先与你针灸一番,再制上几副膏药与你贴了帮您减轻病痛。以后,针灸、药膳等一起进行,应该能让老将军的病痛减轻。老寒腿,最主要就是要注重防护,平日照顾得好,可以减少发病几率的。”
三娘拿出带着地银针,开始扎针,一边随意的与李靖聊着。
三娘道:“我这里还有一套按摩之法,每日早晚,用热毛巾敷在患处,按摩一番,对减轻病痛有好处,另外,还有一些食疗的方子,请找人记录一下。”
一旁的方氏连忙道:“三娘手下别停,我来记录就好。”
于是,三娘缓缓一边亲自给李靖按摩,一边讲解示范,告诉方氏按摩哪几个穴道,三娘做完一遍,让方氏上场,看他做一遍,然后又开始说食疗的方子。
完毕之后,三娘洗净手,开始收拾东西。
裴老爷子道:“有劳三娘了,这腿病,困扰老夫许多年,今日让你一看,倒是松快了不少。”
三娘认真的与裴老爷子交代道:“这个病,主要是自觉,您一定要按照三娘刚才的交代,认真护理。否则,每到阴湿寒冷天气,就是您病发受罪的时候。”
裴老爷子连忙保证了,三娘才转身回房,制作狗皮膏药去了。
别看现在“狗皮膏药”是一个贬义词,一贯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其实狗皮膏药出自古代八仙之一铁拐李,据说他是狗皮膏药的发明者。狗皮膏药是将药物直接敷于患处,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狗皮膏药能够快速起效,且无毒副作用,一直应用至今。
说起这狗皮膏药,还有个典故:
李铁拐在民间影响很大,但主要是与其他七仙作为一个群体──八仙出现的。大概是因为传说他身背的大葫芦,有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过去民间特别是医药行把他作为狗皮膏药的发明者和祖师爷。卖狗皮膏药这一行业敬的药仙就是铁拐李。
传说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有一家做膏药的王掌柜,乐善好施,不管贫富,只要生了疮。就给人治,名声不错。
一天,王掌柜带了一些膏药去赶庙会,半路碰上了一个瘸腿乞丐,浑身破烂。直冒臭气。乞丐见了王掌柜,伸开瘸腿,腿上长了个小疔疮,请王掌柜给治治。王掌柜一看,取出一帖膏药贴在小疮上,说道:“明天准好。”
第二天,王掌柜又碰上了瘸腿乞丐,忙问:“好了吗?”乞丐说“不好,疼得更厉害了。”王掌柜揭开膏药一看,果然疮更大了,就说:“我给你换一帖药力大的,再不好,你到我家找我。”于是给乞丐又换了一帖。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王掌柜要出门,刚迈出大门,就见那个瘸腿乞丐在门边等着呢;没等王掌柜开口,瘸子就大骂起来;“你真坑人!彰德府的膏药——净是假货!”王掌柜揭开一看,不得了,腿疮变的碗口大了。
王掌拒挺过意不去,说“我再给你配帖好膏药。”说着扶起乞丐走进家去。刚一进院,一条大黄狗扑了过来,咬住了乞丐的腿,王掌柜一看急抄起乞丐手中的木棍,一棍将狗打死。乞丐笑了:“今天有狗肉吃了。”
王掌柜跑到后院,找出几味名贵药材,给乞丐配好了一帖膏药。过来一看,乞丐正吃着烤狗肉,旁边摊着几块狗皮。乞丐接过配好的药,往腿上一按,又拿起一块的狗皮,也捂到了上面。功夫不大,乞丐把狗皮膏一揭,碗口大脓疮不见了,真是神奇。王掌柜接过狗皮膏,感慨万分,”这时瘸腿乞丐忽然不见了,他这才明白是拐仙——铁拐李前来传授仙方。
……;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43章 三娘治病忙
狗皮膏药是外用药的一种俗称,外用药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中医上称为阿是穴),中医上称之为穴位敷贴疗法。这种方法早在帛书《五十二病方》里就有记载,包括吴师机等在内的历代名医对“狗皮膏药”在行医上的作用都有很高的评价。
三娘制的这一种狗皮膏药是用生川乌、生草乌、羌活、独活、青风藤、香加皮、防风、铁丝威灵仙、苍术、蛇床子、麻黄、高良姜、小茴香、官桂、当归、赤芍、木瓜、苏木、大黄、油松节、续断、川芎、白芷、乳香、没药、冰片、樟脑、丁香、肉桂等多种药材制作而成。
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邪、气血瘀滞所致的痹病,症见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或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寒湿带下、积聚痞块。
三娘用生姜擦净患处皮肤,将膏药加温软化,问明酸痛之处。三娘撒下膏药,贴上去。
这药贴是个好的,只是活血化瘀的药,孕妇倒是不能用的,这药最忌贴在孕妇腰腹部,能引起流产的。
裴老爷子奇道:“这小布片是何物?难道就是三娘说地狗皮膏药?虽然味道不太好闻,但贴上去之后,贴处立即又了一股灼热之感,端是奇效。”
三娘笑道:“这是狗皮膏药的一种,狗皮膏药是外面贴的药的总称。依据中医的内病外治等原理,将药物直接敷在患病部位的。这贴药是根据您老的病情特制的,可不是随随便便拿了块布贴上就是!不过,我却是没有虎骨,若是得了,药效只会更好的!”
裴老爷子笑道:“你不早说,我哪里却是有好些的!”
三娘笑道:“裴老爷子公务繁忙,还有空猎虎?”
裴老爷子笑道:“是大郎打来与我泡酒喝的,也就是他的一片孝心,我却是没那个闲工夫的!”
裴老爷子喜欢运动,虽然行军打仗露宿郊外,风寒邪毒入侵,倒也不是很严重。但三娘还是从居住环境下功夫,让人找鹅卵石,专门建了一段石子路。让裴老爷子每天脱了鞋子,上去走上一趟,也能起点儿作用。
不少人知道三娘有贴子药,可以治疗老寒腿,纷纷上门求药。只是问题却也不少。这些人对狗皮膏药情有独钟,遇到腰酸腿疼总喜欢来上一贴。
很多人贴上膏药后,不知道该何时揭去,甚至贴上两三天。实际上,在贴膏药8-12个小时后,最好将它撕掉。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皮肤已经将膏药的有效成分吸收完了,如果延时不撕掉,将会加重皮肤的负担,妨碍毛孔的通透,阻塞汗液排出,甚至会出现局部皮炎等。
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因为皮肤需要呼吸,汗腺、皮脂腺需要排泄,长时间敷贴膏药,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
如果膏药一贴3天,或者两贴之间不清洗,不留一点儿间隔,膏药中的成分就可能经过汗孔侵入皮肤深处,诱发过敏,引起接触性皮炎,俗名“膏药风”。出现与所贴膏药形状相同、边界清楚的红斑,伴随剧烈的瘙痒,厉害的还可能起水疱甚至大疱,十分痛苦。
不几日,就有人上门来找麻烦了。三娘立即给他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告诉来人回家后用鲜白菜帮捣烂外敷。
然后写了一个告示贴在了裴府大门边。
贴黑膏药时应注意:
一、贴前先用热毛巾或生姜片擦净局部,然后微火将膏药加热贴敷患处。
二、局部红肿时不宜贴。贴后出现皮肤过敏,如痛痒或红肿时,可将膏药揭开,两、三天后再贴,如反应严重应停用。一贴膏药可连续用1-2周后再揭下。
三、孕妇忌贴脐、腰、腹部。
四、贴用膏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按说明用)。
五、局部已溃或未溃,疼痛不止者,可贴拔毒膏。
六、膏药一天就得换一次。破溃的创面更应缩短换药间隔,以5——6小时为宜。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之后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
七、如有不适,必须立刻揭去膏药,洗净局部,之后轻的部位(红斑),可以外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膏,或者鲜白菜帮捣烂外敷。
裴老爷子得了膏药的好处,便围着三娘转,求了三娘制了些常用的膏药。三娘无法:四郎日日往兵营跑,不乐意走啊!只好日日埋头制药,制了许多膏药与裴老爷子,裴府弥漫着一股子难闻的膏药味儿。
膏药在常温下为半固体,主要为贴敷用。膏药种类很多,一是常用的黑膏药,如狗皮膏药、追风膏药、拔毒膏药等。二是橡皮硬膏,如伤湿止痛膏、消炎镇痛膏等,具有携带方便,粘性大,不污染衣服等优点。
裴老爷子也是个讲理的人,药材由裴府供应,一百贴药给银子十两。三娘赚了个盆满钵盈,可也累的够呛。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个月,三娘受不住了,道要到外面摆摊行医。裴老爷子大手一挥,把三娘也送到兵营,救治兵丁们常年累积的外伤内伤。诊金十人一两,拿了方子自去抓药去,要是钱不够,可以找军需官预支。
在兵营里呆了月余,三娘的金疮药得了美名,刀剑伤、暗伤见得多了,三娘医术大有长进,一日可以赚得百八十两的诊金,日子还算过得。裴老爷子常喊着亏了,要三娘少些诊金,打个折什么的!
第44章 以武会友
三娘忙着,四郎也没得闲。军中最不缺的就是好汉,四郎想得荐书,这里却是便宜得很。不几日,四郎便结识了几个好汉。其中使钺的那位好汉最为值得细说。
那位好汉名叫金成杰,使得虽然是钺,兵器却叫月牙开山斧。《说文》里道:“戉,大斧也”。钺是斧的一种,但比斧大。所以,金成杰的钺叫做月牙开山斧却也没有错的。
钺的形成与斧的形成属相同的时代,钺的式样与斧相同,惟较斧为大。钺比斧头大三分之一,杆长一尺半。钺杆末端有钻。钺在斧头之上加有突出之短矛,长约六寸。使钺之法合斧、矛、枪三者为一体。其用法除有斧、矛和枪之外,还有刺、拨、点、追四法。
这月牙开山斧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这把大斧巨大的斧面如同小山一样,长一丈六尺的长长斧柄顶端是一个枪头,它同样锋利无比。此斧由精铁所铸,沉重无比,力大者用以开石裂碑。铁杆黝黑,银月如弦,舞动时眩人眼目。斧刃如双开月牙;锋利无比;光华尽显;灿灿生辉;沾者即倒。斧长九尺五寸,立起来比人高出许多,重四十二斤,使这把斧子,却要有一把子力气。
这金成杰年有三十以外,虎背熊腰,常年穿著青袍,长须垂胸,面目漆黑,一对眉毛斜飞入鬓,一双凤目大睁,湛湛有神,不怒自威。
此人本也是世家弟子,为裴大郎的武艺所折服,又有报国之心,才来了和州,与裴大郎做了忘年之交。此人常常劝四郎道:“出门在外,趁手的兵器不一定常在身边,是故十八般兵器,样样都要精通才好!若不能精通,学的几样常见的也好!”
又与四郎讲了几个称手兵器不在,武力大减,最终毙命的好汉的故事。四郎心有戚戚焉,与众好汉学些保命功夫起来。
这些功夫自然不是家传绝学,只是学了飞刀飞石的暗器功夫;精进了些许弓箭;自此,四郎的行李物什又多了几件。三娘与他修了个锦缎荷包,专门装些飞石。又备了一把连弩,出门之时绑在臂上。
旁的不说,四郎听得金成杰的钺法出众,兼了斧、矛、枪三者为一体,早就有心讨教。
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