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惊艳一枪-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劲。

一箭射向鲁书一。

鲁书一看定来势,一面退,一面掏出了一册书。

书挡在他胸前。

“啪”的一声,书给射穿了一个大洞。

低屑乱飞。

他自己也像纸屑一般飞了出去,至少,他已避开了元十三限之一击。

他惜“书”挡了一挡的飞遁——“书”居然还有这样的用途,这就难怪方恨少老是给沈虎禅、唐宝牛、赖笑娥等笑他:“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元十二限一击不着,却找上了燕诗二。

燕诗二更不甘引颈就戮。

他反守为攻。

他一剑刺向元十三限心窝。

元十三限稍抬左手,二指一弹,已弹开了剑锋。

燕诗二不退反进,又一剑刺向元十三限的心房。

这一剑,看去也是平平无奇,但已使得比第一剑更妙!

元十三限一侧身,已闪过一剑。

燕诗二再进一步,又刺一剑。

这一剑更胜第二剑。

元十三限用手一拨,竟空手拍开利锋。

燕诗二额上已显汗珠,他又刺出一剑!

这一剑比第三剑更速!

元十三限急退一步,险险让过剑尖。

燕诗二汗已淌下、再击一剑。

这一剑比第四剑更厉!

元十三限大喝一声,双手陡然一合,挟住剑势。

燕诗二怪叫了一声:“救命!”但他嘴喊救命,手底下可不闲着,立即自救,只见五颗金星,自剑锷飞射而出,急攻元十三限。

元十三限突然长吸一口气,五星尽收入他嘴里。

然后他反击。

他一松手,燕诗二抽剑就要抢攻,他就在燕诗二抢得攻势之前发出了一掌一拳。

燕诗二自然全神贯注要防范。

——他当然知道元十三限的厉害!

可是元十三限还是比他想像中更厉害。

元十三限在他身前出手。

燕诗二立即将剑横斩。

他要斩断那一掌一拳之劲道。

然后他就退。

至少,他跟元十三限已打了一回合。

只要打得一回合·就是挑战了权威——权威遭受到挑战而不能慑伏挑战者,地位就会动摇。那么,其他的人(包括顾铁三和鲁书一)就一定会过来帮他,跟他联手对付元十三限。

——鲁书一和顾铁三就算不会为了道义而助他袭击师父,但至少也会因保护自己也奋身出于。

所以他跟元十三限对抗,抢取主动。

他似乎并没有吃亏,而且还能在还未吃亏前便平安成功地退走。

可是他料错了。

——错估了对手。

一个人的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

——错估了敌人的实力,代价往往是要命的,甚至足以致命。

他测不准的是元十三限对他的袭击。

六十八一击

元十三限的掌势拳风,是在燕诗二面前发出的。

但拳劲掌力,却是自燕诗二后头打到。

也就是说,元十三限是在他身前虚晃二招,真正的杀着却从背后攻到。

所以在他身前的燕诗二,头部空然爆裂,胸膛也突然凸出了一大块,因为背后的肌骨全部给一掌打入了胸臆中并自胸肌里突了出来。

燕诗二死了。

元十三限的伤口竟神奇似的在长肉。

元十三限一,反身,已找上了顾铁三。

顾铁三虎吼一声:“师父,你别迫我!”

刚才他见燕诗二跟元十三限交手,他已孜出手助燕老二。

但他还未能确定,师父是为了什么要杀他们的?

——是因为叶棋五、赵画四、燕寄二、齐文六等人叛变?

——还是他们做了什么来激怒了师父?

一一抑或是师父叉真的疯了?!

他一时举棋不定。

但元十三限一下子已下了毒手,杀了赵、叶、齐三人,跟燕老二交手了几招,但其实只不过是三弹指间的事,结果已燕死元攻向自己——他因为想出手相助或相阻,所以离二人最近!

顾铁三再不犹豫,他一面大喊广老大,师父疯了,你来助我——”一面发拳。

他发的是拳。

他的拳法却连铁手也只有叹为观止。

因为他的拳下一定从臂上发出,有时拳劲竟在额头、肘部、膝部、甚至背肌激发出来。

——也就是说,他的拳法已不止是拳的功夫,同时也可以用身体各种部位同样发出拳劲来!

他人在前面,但时而拳自后袭至,时而自下攻上,时而从头打落,根本像幻化成数十个敌人,从不同的角度向他出击。

——拳法,虽是由顾铁三自己精研所得,他毕竟是元十三限首创和教他的!

他仍打不过他的师父!

——一个人模仿或抄袭他人的,决高不过对方,除非他是得到启发,另外推陈出新]

如果这时不是有人及时相助,他就死定了。

令他意外的是:

及时助他对抗元十三限的,不是大师兄鲁书一。

而是铁手。

——四大名捕里的铁手。

敌手铁游复。

既然是铁手都出动了,其他三大名辅,自也不闲着。

——这下可变成了四大名捕连同顾铁三一齐恶战元十三限。

铁手帮顾铁三接下元十三限的攻击。

顾铁三在生死关头,仍不忘问:“为什么?!”

——对他而言,对敌就是要杀掉或击败敌手,没道理眼见敌人窝里反、就要倒了垮了的时候却过去助他翻身翻生的!

铁手只道:“吃我们这行饭的,可容人战死,不许人给冤死。”

冷血却一面出剑,一面喊问“他怎么会闹得这样子?!”

无情道:“我听世叔说过:‘自在门的人教了徒弟的武功,不可再自用。

否则一旦负伤,会遭其功魔反扑。”看来他是为了对付世叔而使了教出去的绝招,他现在不能将之收回,只好杀掉了习者,就可灭魔头反噬之苦!”

追命恍然笑道:“教出去的绝招就像泼出去的水,哪里可以收回!要嘛就不教,那就忍得寂寞无手下之苦:要嘛就算了,哪可以杀人灭功、徒结仇怨!”

元十三限脸色发金。

身体发臭。

他就是不吭声。

可是,这一来,顾铁三、鲁书一都了解为何师父对他们下杀的原因就在这时,大吠忽起。

元十三限咆哮了一声。

他先连打自己三掌——这三掌打下去、他淡金色的脸成了紫红色,而整个人都似骤然膨胀了起来。

然后他突然用右手拔掉自己左手一指手指。

无名指。

然后他右手作挽弓状。

左手为搭箭状——

——断指为矢。

一箭射出。

这是自断一指的箭,威力自当非同小可。

要抵住元十三限这一记“指箭”,可真不易,简直艰巨至极!

顾铁三也像他的师父一样——自击一记以增功力,他自擂一拳在额前,把他自己的七孔打得至少有五孔在淌血,才抵碍了元十三限这一箭!

同样时间,四大名捕也出尽了浑身解数:

无情至少发出了六道暗器。

冷血刺出了十一剑。

铁手硬吃了一记,退了三步,但一双鞋底,还深嵌入原先所立之处。

追命却冲天而起。

高飞七丈八尺。

他不是施展轻功。

而是给那一箭劲震射上去卸力的!

但元十三限也不算讨得了好。

因为他的左手已给鲁书一的竹简夹个正着!

他的手会给鲁书一夹住的原因是:

鲁书一一直在旁伺伏,并没有主动出袭。

大家都似乎有点忽略他的存在。

其实他只在等待机会。

守候一击必杀。

他毕竟是“六合青龙”中的老大。

也许他的武功不是最好、最高,但为人绝对是最老奸巨滑。

他当然无意要跟师尊为敌。

可是当他知道元十三限是为了“收回过去教他们的武功”而下杀手时,他知道这辈子都不可能再跟随这个师父、也不可能再在这师父跟前获得什么的了。

——唯一获得的,只怕就剩下了死亡。

他可不想死。

所以他决定出手。

元十三限就坏在没认真地去留意他。

另一个原因是他拔指速求退敌,左手因伤,转动不灵。

还有一个原因是:四大名捕和顾铁三的反击也着实非同一般!

他应付也觉吃力。

加上他太分心于诸葛先生赶到,所以就给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大徒弟逮着了时机。

鲁书一手上的竹简是他自己创研的“法宝”,任何人给兜住了,都脱不了身,何况眼前还有四大名捕,还有即将赶到的诸葛小花!

所以他别无选择。

他只有发出一击。

可怕可怖的一击。

——鬼哭神号之一击!

他的左臂与他的身体倏然分了家!

左臂就像一只怒射的箭。

身体如张满了弓。

箭穿破竹简板索。

穿破了鲁书一的胸膛!

这一击之后,元十三限就借着击杀弟子鲁书一所回复的内力全面、全力、全心、全意,但并非全身地撤退。

——至少他身上已少了一只眼睛和一只手指和一条胳臂。

他撤退甚速,而给他一臂穿破的鲁书一,又给断臂之力带动,射向四大名捕。

四大名捕合四人之力,稳住了给一臂穿心的鲁书一躯体。

元十三限己在诸葛先生赶到之前撤走。

——他已无暇再杀顾铁三。

月兔西沉。

天方破晓。

六十九对击

这一役,武林中史称“甜山之战”。

总体而论,是:诸葛先生派系险胜,元十三限派系大败,天衣居士惨死。

天衣居士总共出动了:朱大块儿、温宝、张炭、唐七昧、蔡水择、何小河、方恨少、粱阿牛等人。惟在斯役中,方恨少却在洞房山对上了“开阖神君”司室残废,方恨少不是司空残废之敌,但司空也对方恨少的轻功无法捉摸,两人空战至天亮,大局已定,大势已去,司空只有退走。至于“老字号”的温室、“独沽一味”的唐七昧、“老天爷”何小河、还有“太平门”中“用手走路”粱阿牛,则全中了“捧派”首领张显然之计,被他领导“捧”、“凤”二派高手所缠,在填房山耗战,直到天明,张显然的手下探得元十三限重伤逃走,也引军急遁。

九人中,就蔡水择负伤最重,朱大块儿伤得也不轻,唐宝牛、张炭都挂了彩。

死的只是领导他们的天衣居士,而他的红粉知音、多年怨侣织女,也丧命于此役中。

伤之最重的是元十二限所部。

元十三限带去的部队,有明有暗,其中主要的高手包括了:鲁书一、燕诗二、顾铁三、赵画四、叶棋五、齐文六、”开阎神君”司空残废、”大开神鞭”

司徒残、“大阅金鞭”司马废、“捧派”张显然、“风派”全我等十一人。

可是一战下来,刘全我、司马废、司徒残都死了,而齐文六、叶棋五、赵画四、燕诗二、鲁书一等却尽为他自己所杀。

元十三限自己,也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

他身负重伤。

眇一目。

断一指。

折一臂。

——如果他不是及时狙杀掉五名自己亲手调教出来的弟子,只怕“自在门”的奇功反噬,加上他身负奇伤,一身功力凡给诸葛先生炸伤了一半,说不定就下不了三房山。

——要不是他及时自断一臂,恐怕就不能摆脱四大名捕和顾铁三的围攻,诸葛先生一到,他就不一定能再下得了甜山。

他可谓“损失惨重”,也“元气大伤”。

诸葛先生一道的人是,无情、铁手、追命、冷血。

四人都没有折损。

诸葛也受了相当不轻的伤。

更伤的是心。

——因为许笑一已逝。

他竟无力挽救。

另外两人,本不属天衣居士、诸葛先生、元十三限三大绝顶高手中任何一派的。

一个是无梦女。

他原是元十三限带去的人,但她却不为他效命。

她也受了伤。

很“怪”的伤。

对她而言,可以说得上是“无功而退”。

另一个是老林和尚。

雷阵雨义助天衣居士,但天衣居士仍是死在他眼前,反而,他因参与斯役而激发了一股自他在“迷天七圣”争权落败以来便不再现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他也因这一战而悟了道,所以把他的野心转化为其他方面——要是他能把诸葛先生的“惊艳一枪”之神力,打镌成一种兵器或武器,每一发俱有这等威力,那就足以造福武林,为天下神兵利器再献新猷了。

对他而言,此役也使他交了一个朋友。

他平生很少服人——说实在的,也确没几人值得他佩服,但他现在对诸葛先生极为折服。

这一次的“荒山之役”,是谙葛先生派系和元十三限派系的一次重大“对击”。

天衣居士毕竟是过来相帮诸葛先生的,所以也理所当然给视为诸葛派系的天柱之一。

而今“天柱”已倒。

天衣死了。

幸而元十三限那边也没在这次对击里讨得了好。

这一场对击的结果,使双方都大伤元气。

彼此都得“止痛疗伤”。

负伤之后的诸葛先生,绝少出现酬酢场合,除非是皇帝赵佶下诏,否则他也很少进朝人宫。甚至除非是危机当前,否则就算是天于有令,他也称病不往。

元十三限负伤更重。

但他一回开封,在蔡京赏赐给他的“元神府”里,召集了蔡京派给他调度的一众高手:

“天盟”总舵主张初放、“落英山庄”庄主叶博识、“海派”老大言衷虚、“镖局王”王创魁、“武状元”张步雷、“托派”主持黎井塘,还有这一役幸能保命的“捧派”领袖张显然和“大开大闺三残废”中的“开阎神君”司空残废,以及新人京师附从蔡京的“抬派”大哥智利和“顶派”首领屈完,竟要一鼓作气,歼灭武林道上、在朝在野和他们对抗的实力!

这一个命令,几使开封府路江湖道上、爆发了武林大战!

京城里黑白二道上的好汉,无不秣马厉兵,招兵买马,备拥山头,各自为战

大家都很紧张,各向强者靠拢,都不想自己咸为给消灭的对象。

这在这一阵风声鹤唳、一触即发的时局里,有一段不大为人所留意的信息:

洛阳太守温晚取道酸岭,在悄然进入开封东路途中,遇上了一名老太监和一位少年公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温晚入京的消息了。

然而,当四大名捕和舒无戏为京城各路实力大整合与大对决的紧张布局相告于刚开关出室的诸葛先生,井提出各种布防、联合和奇袭对策时,诸葛先生第一个反应就是:

“不。”

“为什么?”

“这是假象。”

“假象。”

“真象往往给很多幻象所包围着,偶一失柳,就会给误导,以致判断错误。”

“为什么世叔认为这是假象呢?”

“因为契机。”

“契机?”

“京城里的实力的确要面临大整合,而武林中的势力的确也须要大对决——但大整合与大对决的契机仍未到。”

七十契机

“武林势力重新整合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新兴势力要与旧有势力对抗。旧有势力逐渐老化,又不允可新起的力量取而代之,故此两种势力必须对决。在这种对抗中必有新的势力抬头冒升,不管是来自新兴的还是旧有的集团。”

“二是大气候、大环境尤其政治上的变化,金兵窥伺江南日久,一定设法颠覆朝廷;此外,主战、主和、主降三派实力始终互蚜,而内乱叛逆和各方实力对垒仍频,原有的场面压不住,新的局面必定产生。这危机也就是转机,懂得把握时机的人,自然会出来收拾场面。”

“三是武林中这一段沉寂,其间能人志士辈出,他们自然不甘雌伏,强者自有强者胜。当年,迷天七圣、六分半堂、金风细雨楼能三分天下、打下江山,莫不是抱恃了一代新人换旧人的雄心壮志,但而今照样有更新一代换新天的人出来向他们挑战。”

“这大对决是不能或免的,但只是契机未到。”

诸葛先生这样说。

“为什么?”

“因为金人主领阵容,也有变动,他们暂只能伺机,而未有足够实力,垒面发动。在武林中,新一代虽然高手涌现,但大部投入战争双方军中,各展所长,为国效力;其他无意功名者,早已退隐红尘,不同世事。这战局使他们变成了为自身功勋、国家利益而战,不合此意者,反而无所作为。宋廷这边,蔡相仍主掌大局,不思求变,对他而言,不变才是最好的局面。现在他还得势,所以决不容大对决、大整合的场面大早出现。契机未到,一切急于求变只是幻象,沉不住气的只有到处碰壁,小不忍大谋则乱。武则天从以‘才人’进宫起,等待机会,一等就是十二年:她伺机称帝,一等又是五十三年。不能等的人,通常也不能得。先得要有恒心、毅力、勤奋与才能,好运气才可以称得上好运道。”

“可是在京里的确在各自召集兵马,杀气腾腾,眼看就是一场大厮杀舒无戏这样说。

“那想必是先自’元神府,里传出来的信息吧?”

冷血道:“京师一路的武林人物,是‘顶派,大哥屈完和‘抬派’老大智利急驰人京,先引起骚动的。”

追命道:“另外,‘镖局王’的王创魁,也正适正时摆明他旗下的镖局人马,完全脱离‘风云镖局’的阵营,投靠蔡相阵里,使各路人马原先平衡势力,重行打乱。”

铁手道:“目下,‘金风细雨楼,的领导层曾陷于严重的内斗中,‘六分半堂,自身须重新整合,‘迷天七圣’的首领们仍迷惚不定,几场在京师里实力的较量,都是‘元神府’中高手触发与枚平的,”

无情道:“所以世叔推测得对,一切战端,确系都源自元师叔那儿的。”

诸葛先生道:“所以,是元师弟在整合自己的力量。”

舒无戏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诸葛:“因为他要造成声势。”

舒无戏:“什么声势?”

诸葛:“强者的声势?”

无戏:“他不是伤得很重吗?”

诸葛:“就是因为他伤得的确是很重很重,所以他才要造成一种他很强大很强大的声势。大家没有忘记吧?上次他要出击截杀许师兄前,也虚张声势,似要改朝换代,目的是要我们黏死在宫里,不敢出京,无法救援二师兄。”

舒:“但这次如此做法有什么好处?”

诸葛:“崖余,你们且试说说看。”

无情:“他重伤未愈,正是最弱的时候。他向受蔡京重用,位置几近于御前第一总教头,也等于是钦定的天下第一武林高手,只有世叔您才能与他抗衡,他却不知足;其实他的成就已不知羡煞了多少江湖人。他最知道一旦自己负伤,加上手上弟子伤亡惨重,蔡京必思擢用其他的人来取代他,而近日蔡京对方应看、自愁飞等又颇为倚重,米公公派系的实力也日渐扩张,他先招兵请将,转守为攻,好让蔡京不致撤换他,一面也巩固自己的声势,使其他派系不敢在他大岁头上打主意。”

诸葛:“这点确然,尤其近日方应看和米公公在酸岭迎截‘洛阳王’温晚率同‘老字号’好手人京,兵不血刃,就解决了大事,元师弟的甜山之战虽弑了二师兄,但损兵折将,相形之下,蔡京确有意使方小侯爷掌握武林势力,取代元十三限。这一如当年惊怖大将军凌落石一旦失势,他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四大凶徒身上。‘四大皆凶,一旦伏诛,蔡京即行培植重用元师弟。蔡京毕竟一直都需要个替他看着武林势力的管家。略商,你的看法又如何?”

追命:“他以强者的姿势,是要震慑我们,表明他没有伤,或伤得不重,使我们不敢‘轻举妄动’。”

诸葛:”所以相反的,他此举反而说明了他伤重,所以顽强掩弱。游夏,你的意见呢?”

铁手:“元十三限的确借此以扩张他的实力。要名正言顺的让蔡京放权给他,他先得要捣乱京里的武林派系秩序和局面。”

诸葛:”连方应看和白愁飞都收拾不了的乱局,只有他能纵控,让蔡京明白没有他是不行的:他一旦巩固了自己的位置,就连白愁飞、方应看的势力一并解决,凌弃,你呢?”

冷血:“我认为元师叔正在寻觅他的衣钵传人,还有走狗爪牙,以及一切肯为他卖命效力的人。总之,他是在积极建立自己的派系。”

诸葛:“说的也是。元老四手上的六合青龙,已五死一离,傅宗书亦曾得过他‘拳打脚踢、一招二式’之真传,但也殁于王小石之手。目下,他亲手调练出来的大将,恐怕就只剩’天下弟七’了。”

舒无戏:”到底他为什么要亲手格杀他一手调教的六合青龙呢?”

诸葛:“因为他用了他亲授于弟子的武功。”

舒:“听说‘自在门’的武功要诀在于:创。自在门是最鄙薄抄袭与重复的,是以,一旦复制自己亲手所创的武功,就会受自在门独门心法回噬,除非是杀了已学得这门艺的人,否则魔头反扑、难以自控。”

诸葛:“这其实也可以说师父定下规矩,要我们自惕自励,切勿自囿自满、固步自封。一切创造源自模仿,但模仿毕竟与抄袭是不一样的。抄是抄,仿是仿;仿还得必须是一种再创造,而不是一再重复。明眼人一看就出米了,推诿不掉、假装不来、也找不到任何遁辞的。大师是创,学徒是仿,不入流的无耻之徙只抄。最糟的是:抄袭的人还习惯把予他灵感的人一棒打杀,借其师之肩膀得以望远,却一脚将师父踢倒、毁‘师’灭迹,师父是最憎恶这种人的。他可以忍受拟摹,但对抄袭、偷师、欺世盗名深痛恶绝,所以在一脉相承的内功心法中布下了妙着,门徒学了绝艺,可以再创:师父教了徒弟武功,不能再用:否则便遭心魔反噬,一旦受伤,伤重不止:就算不伤,也致痴狂。师父是以此为惕为励,所以一人自在门,就得终生有所创——不然宁可不动武、不为文。”

无戏:”难怪元十三限非得杀掉六合青龙不可了。但他向有创意,恃才傲物,为何却又会一再使用他早已授予门徒的绝技呢?”

诸葛:“因为他先学了‘忍辱神功’、又倒练了‘山字经’,等到破悟了‘伤心一箭’之时,他的肉身又和达摩大师的主身结合为一,达摩诅师爷的一生修为处处克制着他原有的绝技和功力、所以,他只好重施故技,用一些较早期的功夫施为,十三绝艺、七十六奇术,他却苦干有多项不能使用。

他那时只顾逞强,非杀二师兄不可。他是得逞了,可是他也得付出代价,而且还是极大的代价。”

无情:“听说他也使用‘仇极掌’和‘恨极掌’啊,至于‘伤心一箭’的原理他也曾授予天下第七,习成‘气剑’,他何不也杀了天下第七?”

诸葛叹道:“老四毕竟有过人之能。他已渐可适应魔头回噬之力了。他身边也汲啥徒弟可杀了,他自然亟不欲自断手足,对门下弟子赶尽杀绝。

他已一口气杀了鲁书一、燕诗二、赵画四、叶棋五、齐文六之后,功力大复,伤势不再恶化,他急返‘元神府’,以‘山字经’里刚破悟的心法,加上自修得成的‘忍辱神功’,勉强可以压得住伤势,可是也十分狼狈。”

铁手:“可是他也没有因而敛狂抑妄。他正处虚弱,却反而大张旗鼓,大肆恣虐,一方面召集各路兵马,一方面派人烧毁自须园、追杀王小石老家、对付江南霹雳堂雷家。这等作为,比从前行事更为嚣狂,江湖上背后现都给他一个绰号:‘疯豪’——他是个疯狂了的豪杰!”

诸葛:“看来,‘自在门’心法反扑,对他的身上伤势尚可罩得住,但那反噬的魔力已侵入他脑子里,恐怕这一点已使他颓临疯狂、难以自控。”

冷血:“我认为要杀掉元十三限,再不容情。他既敢杀了二师怕,咱们也敢杀了他,这中一报还一报。”

诸葛:“一,我不愿杀他。二,就算他死,我也不愿他死于我手上。三,蔡京就等着我们师兄弟几人自相残杀。四,他而今就算不复昔比,但已透晓‘伤心小箭’,加上蔡京和他自己也知别人必会取他性命,他也必定全神提防,正等着把这过来杀他的人杀掉!”

舒无戏不以为然:“难道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的任由他在京里纠众聚强,无法无天不成?!”

诸葛:“非也。我们在等,等一个契机。”

众人都问:“什么契机?”

诸葛先生微笑把眼光投向追命,”他在前天捎来了一个信息。”

追命:”我探得有人正赶往京师来。”

“洛阳温晚?”

“不,他给米公公截回去了。”

“小寒山红袖神尼?”

“小寒山一脉自己也遇上难题了。”

“谁来了?难道是关六?”

“不是他,他已失踪许久了。”

“到底是谁嘛?你少卖关于了!”

“王小石。”追命道,“他回来了。”

“是他?”无情点点头道,“他当年能杀得了傅宗书,这回也有可能杀得了元十三限。”

“可是,”铁手犹有顾虑,”三年了,他再回来,开封府的武林也完全不一样了,何况,元十三限的武功,决非傅宗书可及其背项。”

“只要是人,都有杀他的方法,”无情冷然道,“何况,就算武功再高的人,但瞎了一只眼睛,少了一只胳臂,还疯了半颗脑袋,就算他再强,也不会死不了。”

冷血忽道:“由我杀元师叔吧,王小石这些年来奔波江湖,亡命天下,他也够累的了。”

诸葛:“元十三限杀二师兄,是他以下弑上。我杀他,别人会认为我容不得他之才,你们杀他,也一样是谋弑长上,也对你们的职份名誉相当不利。王小石杀他,那就不一样了。”

追命:“因为他杀了王小石的师父。”

冷血,“王小石也不是捕役。”

铁手:“王小石背上杀傅宗书罪名在先,也不在乎多杀一个元十三限。”

无情:“而王小石的行动,我们却大可暗里相助,使他进退方便。”

诸葛却叹道:“我们是自私些,但也是势所必然的,因为我们不可以像江猢汉、武林人一般,只顾逞一己之快。快意恩仇,准不惬然。只是,咱们还要保存实力,不予政敌口实,还可以保住朝廷元气,与恶势力周旋到底,这就不得不讲究些方法、手段了。”

他顿了一顿又道,”你们是为了维护正义而勇于牺牲。但就算是为了爱,也不能动辄轻言牺牲。爱国爱民,爱人爱情,爱自由爱正义,应为它而活;命只有一条,轻率牺牲,那国家、民族、爱情、自由,啥都不能再爱了。”

冷血默然。

追命拍了拍冷血肩膀,“我们也是在做。我们可以帮王小石去做。”

铁手道:“对。杀傅宗书那一阵子的风声已过。蔡京也正好假手除掉这逐渐壮大的政敌。王小石回来京城,正好发挥他的才干,大展抱负,大显身手,咱们不该再让他亡命浪荡。”

无情接道:“现下‘金风细雨楼’内斗剧烈,王小石在楼子里很有些影响力,只要使他能坐上’风雨楼,的一把交椅,蔡京拉拢他还来不及呢,不见得一定要他在京师不能立足。而他也正好遏制‘金风细雨楼’遂渐受白愁飞纵控的机枢——白愁飞野心太大,他一人夺得大权,对谁来说,都不见得会放心,蔡京亦然。”

谙葛先生负手望天,叹道,“但问题还是有的……”

“例如,”这回是已了然全局的舒无戏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