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刑部按照这个册子抓人、审问,京城一片惶惶不安,很快就将天牢塞满了抓来的与三皇子有关的大臣及其家人。

随着三皇子的死,在太子登基前一日,将这些定了罪的人男子全部斩杀、行刑,女子充为官ji。

京城东边行刑街口血流成河,因为是连作定罪,这些尸体没有人来收尸,太子下令全部焚烧,将他们挫骨扬灰。

这一天,刽子手的刀都废了好几把,手臂累得都抬不起来了,后来又换了好几个。

这些人,整整杀了一天,最后几个刽子手同时行刑,最后在夕阳落山之前,全部行刑完毕。

趁着夜色,京城护卫将街道冲洗干净,连夜布置,净水泼街,黄土铺道。

文景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也就是文阳元年六月二十七,太子顺利登基,帝号为文阳,封二皇子为南阳王,沐亲王世子为沐亲王,海婧媛为皇后。

同时,任命了一些其他官员接替了前些日子追随三皇子谋反的那几个大臣。

至此,三皇子、梁家、王尚书一族全部绞杀干净,文阳帝开始了他的统治。

上朝第一日,即下令,海大将军为兵部尚书,为忠武一等侯,海二将军为总兵,常胜二等侯!

同时,下旨命沐亲王世子协同司农寺卿海建峰去安汶州赈灾,即刻启程,不得有误。

当太子登基之后,增云与萧丽影才出了皇宫,各自回府。

增云刚刚走进王府,王府的下人皆跪倒在地,拜见王妃!

回了自己的房间,玉竹和杏花也过来拜见王妃。

增云笑着让她们起来:“起来吧!你们还是本妃的贴身大丫鬟!”

玉竹抬起脸儿来,见增云还是原来的样子,胆子也打了起来,增云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就有消息传了回来,说是自家小娘子成了王妃,身份地位与以前不同了,还以为小娘子变了呢!结果现在看着还和以前一样亲切。

“王妃,您这些日子不在王府,奴婢想死王妃了!”玉竹撅起了嘴。

增云望着下面的两个人,笑道:“玉竹这个死丫头,嘴越来越甜了!”

众人皆笑,增云让她们起来,四个人开始给增云放沐浴的温水和换洗的衣物。

等收拾妥当,增云才感觉到很疲惫,在宫里的这些个日夜她都不敢掉以轻心,只有在子明怀里的时候睡得才安稳,否则根本不敢睡实。

现在回了府,身心放松,连饭都没吃就躺下大睡。

子明在宫里呆了一晚,第二天又随着文阳帝上朝,下了朝,才回到王府,此时增云已经吃了睡,睡了吃,整整十二个时辰了。

子明让增云的丫鬟和自己的长随去收拾随身携带物品,然后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就睡在了增云的身边。

增云睡醒的时候,屋子里已经掌起了灯,看几个丫鬟忙着收拾东西,她很奇怪,回身一看,子明不知什么时候睡在了里侧。

丫鬟们见她醒了,忙悄悄的上来伺候着。

增云穿好了鞋子,来到外间,才问道:“怎么回事?你们收拾什么呢?王爷什么时候回府的?”

玉兰上前道:“王爷回来能有两个时辰了,估计是也一直没有睡好觉,所以回来也躺下睡了,也没有让奴婢叫醒王妃。”

“王爷说皇上下了旨,王爷需要和海大人回安汶州去赈灾,安抚灾民。”

“王爷让你们也收拾本妃的东西了?”

“是的!”

哦!那就是子明打算带着自己去了,那安汶州可是增云的家乡,那里是增云的根呐!

此次竟然能与海建峰一同回乡,还是缘分呐!

略一思忖,增云吩咐玉竹将自己那个药盒子也带着。

玉竹一愣,那里可是庄子上种植出来的灵芝,一共八株,每株都像是百年灵芝般的,当然这是圣医堂的郎中说的,她也不懂。

这些日子以来,听说安汶州闹了旱灾,虽然王妃的庄子里有储存的粮食,她爹和娘还有小dd是饿不着的,可她还是担心,这听说自己要随着王妃回去,她的心早已经飞回去了。

听王妃说是带着灵芝,玉竹忙去阴凉的仓库里取了来,小心的用普通布包好,放进自己的双肩包里。

当然,这个双肩包已经不是最开始的时候缝制的那个了,已经换了布料,绣工也不同一般,比以前的那个漂亮了许多。

东西收拾妥当之后,已近子时了,增云忙让几个丫鬟去睡,否则明日还要赶路,会吃不消的。

增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等好不容易睡着的时候,天已快亮了。

“王妃!醒醒!该起来了!”增云听见玉竹的声音。

朦朦胧胧地睁开眼睛:“什么时辰了?”

“已经卯时中刻了,再有半个时辰就要出发了。”玉竹有些焦急地说道。

“哦!”增云揉了揉眼睛,回头一看,子明已经不见了。

玉竹看增云回头望着身后,解释道:“王爷已经起身了!”

增云急忙起身,梳洗完毕之后,去了前厅,才看见子明。

子明望着增云那睡意朦胧的样子,笑着道:“待会在车上再接着睡,先用膳。”

按理说这段时日,子明要比自己劳累很多,而且睡眠更少,可子明才睡了四个时辰就休息过来了,真是佩服!

听子明说,他们先去海府,在海府汇合,然后一同出发。

沐亲王府一共是三辆马车,一个十人护卫队,他们骑着马随行。

到海府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正在府门口等着呢!

海府一共是五辆马车,增云正奇怪海建峰怎么会带这么多东西呢,那边的马车已经挑起了帘子,赵氏探出头来向她招手呢!

增云跳下马车,快步走过去问道:“您怎么也要去吗?那弟弟们怎么办啊?”

赵氏眉头微锁:“他们也都随着去!”

增云一惊,海建峰在打什么主意呢?子丰那么小,子博也才两岁,怎么会让他走这么远的路呢?而且,此时的安汶州灾情如此严重,即使有增云的庄子在,有粮食吃,可还是缺少蔬菜等维生素类的营养。

增云回头开始寻找海建峰,见他正在与子明说着话,急忙走了过去。

海建峰见增云过来了,转过身来问道:“增云没想到你母亲他们会随着回乡吧?”

“是呀!子博和子丰还那么小,怎么受得了这么折腾呢?而且,那边还在闹着旱灾,日子过得很苦!”

第一百八十三章再见庞玉娇

最近过敏性鼻炎犯了,头迷迷糊糊的,浑身难受,因此家人也下了死命令,不让我上网,无法码字。

也因此,有一两天没有更新,还请大家谅解!

“前些日子和你探讨的那个问题,我看着现在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婧媛已经有孕了,这你也知道了吧?”

增云一怔,这么快吗?婧媛才嫁给当今皇上还不到半年的时间,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要防备如斯了?

“那伯父打算怎么办?您得让我知道您的计划!”

“也好,这件事,还得王爷多多帮忙,咱们到车里谈。”海建峰说道。

于是,出发的时候,海建峰上了沐王府的马车。

王府的马车到底是比赵府和海府的马车大了许多,也舒适许多,各种物品比较齐全,几上摆着笔墨纸砚,旁边还有个架子,上面摆着书、茶具等物。

马车的纱帘放下来,海建峰拿起了笔,在几上的纸上写着,写了一句就递给两人看,两人再写给海建峰,从始自终,谁都没有出声。

子明和增云的脸色不断变换着表情和颜色,最后三人长吁一口气,终于敲定了。

“伯父,……唉!”增云叹着气,却不知能再说些什么好。

马车摇晃着行进着,突然车夫一勒马缰绳“吁~~”

增云向前冲去,撞进子明怀里,子明紧紧搂住她,向外喝道:“怎么赶的车?”

车夫喏喏地禀道:“启禀王爷,一个人突然从旁边冲出来拦住马车,护卫都没有拦住。”

“什么人?”

“来人说是姓庞,说是王妃认识。”

是庞玉娇?增云轻声对子明说道:“可能是庞玉娇!就是身陷三皇子府的那个姐妹。”

海建峰在一旁说道:“不是说她父女二人因为她父亲将三皇子的一些拉拢大臣支持他和这些人胡作非为的事情记录成册,交给了刑部,因此当今皇上特赦二人无罪了吗?怎么在这里?”

子明略一思索,低头对怀里的增云道:“你在车里呆着,我出去看看!”

增云点点头:“好!”

子明是知道增云心思的,因着以前无法让昔日姐妹庞玉娇从三皇子府脱身而自责,现在他们父女找上来,如果有可能就帮帮他们!

海建峰也道:“我也出去看看!”

车队依次缓缓停了下来,子明和海建峰已经下了马车,看见了跪在车旁被控制住的一男一女。

两人都比较狼狈,海建峰已经认不出庞大人的模样,庞玉娇也带着帏帽,根本看不清楚表情。

增云撩起车帘,看着跪在车旁的庞玉娇,只见她消瘦得厉害,正抬起头向车里张望着。

看来他们父女二人是见到沐亲王府的标志找上来的,此时增云无法再躲藏下去,于是钻出马车,扶着玉兰的手迈步下车。

子明责怪道:“不是不让你下车吗?”

“是我的故人,怎么能不过来相见呢?”

增云徐步来到庞玉娇面前,伸手扶起她,却感觉到她的身子抖得厉害。

庞大人急忙上前接过庞玉娇,歉意地向增云点头道:“请王妃恕罪,小女身体不好,不适宜身体接触。”

这是什意思?增云仔细地观察着庞玉娇在帏帽遮掩下的面容,只见脸上隐隐有这红点,鼻梁似乎也塌陷了!

“她…她得了那个病?”增云不可思议地捂住自己的嘴巴。

庞大人点点头,深深叹口气。

庞玉娇却怒瞪着增云,似乎对增云有着深仇大恨。

庞大人却有些歉疚地对增云道:“王妃莫怪,小女她…”

“伯父不用这样,只是不知你们父女怎么会在这里?”增云心知庞玉娇一直是在责怪自己没有将她救出三皇子府。

可自己真的无能为力,即使是让子明出手,也不行。

不是说就不出来人,而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需要失去很多人的性命去救,增云凭什么去要求子明去牺牲千机阁的那些人的性命去就她呢?凭什么要求沐亲王府冒着被皇家责难的危险去救她呢?

何况据她父亲庞大人所言,明明是她自己惹来的祸端,怪不得别人的。

可人就是这样,总是要求别人很多,却不想想自己凭什么向别人要求这么多!

庞玉娇此时将自己在三皇子府所遭受的折磨都算在了增云的头上,因此眼中似乎能冒出火来。

三皇子其实根本没有碰过她,糟蹋她的自始自终都只是那个男宠。

而且,不知为何,自从庞玉娇进了三皇子府,三皇子并不触碰男宠一下,只是纵容那个男宠对抓来、骗来、买来的女子们胡作非为,尤其对庞大人还有利用的成分。

凭着将庞玉娇攥着手心里,而利用庞大人,让他为三皇子做事。

只是三皇子没有想到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最后竟然是庞大人交出了记录着他贿赂拉拢大臣支持自己、打击异己的册子,成为有力的证供,而令太子为自己定了罪。

可是,庞玉娇却得了这个见不得人的病,那个男宠也已经同三皇子府里其他人一同被杀了。

“启禀王妃,在下已经辞官,打算带着小女回乡,小女病入膏肓,在下又没有银子雇车,所以走了一天一夜才走到这里,正巧碰见王府的马车,想着王妃可能在车上,于是拼着命的拦下来,想借个光,让小女上车走一程。”

“哦!她的病没有进行治疗吗?伯父不知道圣医堂能够治疗这个病症吗?”

“听说了,可小女她说什么也不肯接受治疗。没办法啊!”庞大人无力地耷拉着肩膀,似乎肩上的担子太沉了。

增云望着庞玉娇,这个昔日的姐妹,轻声道:“你不是恨我吗?那你就该治好了病,过好日子,一定要过得比我好,这样才算是对我的报复!不是吗?”

庞玉娇咬着牙道:“好!”

增云回身让玉兰拿出一张五百两银票,递给庞大人道:“请伯父拿着这些!给她治病去吧!就地寻找这里的圣医堂,不必回去了,凤来镇正在闹着饥荒,回去了一则是耽误治疗的时间,再则是那里的圣医堂恐怕没有诊治的能力了!”

庞大人犹豫着,最后还是接了银票,庞玉娇也眼色复杂地看了看增云,低下了头。

马车继续前行了,增云冲他们父女二人挥了挥手,庞大人拱了拱手,然后回转身扶着女儿下了官道,向最近的镇子上走去。

庞大人在那里给女儿进行了治疗,半年之后,庞玉娇的病情得以缓解,又过了四年,才彻底确诊治愈。

庞玉娇的面容已经被毁了,本来已经破了身,容貌还丑陋无比,嫁人已不可能,庞大人守在女儿身边,父女二人相依为命。

父女二人再也没有回凤来镇,增云也再也没有见过庞玉娇。

却说王府和海府的车队继续前行,增云看着车外在道路两旁行走着的逃荒的人。

听着子明的意思,前些日子京城动乱,逃荒的人不敢逃往京城,怕被乱军杀掉,即使是逃荒也是躲京城远远的。

可此时,新皇登基,灾民开始向京城流动。

而且,马车行了大半日,早已经进入了安汶州的地界,距离安汶州州府越来越近了,官道旁边的田地已经开始出现干裂现象。

地里的秧苗也早已经被灾民挖下来吃掉了,只有干枯的几株荒草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灾民们衣衫褴褛,面色菜黄,目光无神,失去了希望,麻木地在毒辣的太阳光下走着。

一见到车队行了过来,有人就跪倒在地开始乞讨。

本来增云想着送给这些的人一些吃食,却被子明拦住了,还让玉兰去后面的车子传话,不要施舍食物。

增云不解地望着子明,目光中有责怪的意思,不知为何平时心地比较善良的子明怎么会如此狠心。

子明明白增云的想法,于是说道:“他们已经饿得失去了理智,如果现在施舍给了一个人,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到时恐怕会乱起来,我们的人会受伤的。”

“可如果任由他们进了京城,恐怕当今皇上不会饶恕你和海伯父的!”

“嗯!我们得想个主意将灾民留在这里,解决他们的温饱,不让他们流落到外面去。”

两人开始陷入沉思,怎样才能留住他们呢?解决温饱不是难事,因为增云在离开王府出发的时候,已经飞书传令高管家,令他将京城附近的庄子上储存的粮食在王府护卫下,送往安汶州州府或者凤来镇。

现在难的是能让他们不离开家园,看来得有个法子和策略才行!

看着这些灾民不断与马车迎面交错,增云思索这将他们留下来的法子。

炎热的天气,本来就让人昏昏欲睡,尤其是增云本来就爱睡午觉,现在却根本没有一丝困意,越接近府城、越接近凤来镇,她就越来越焦躁。

子明发觉增云的焦躁,于是劝解着:“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况那里因为有你赈灾,有你父亲安抚,因此此次的旱灾虽然灾情严重,可人基本都能有口粥喝,没有出现人吃人现象,实属不易了!”

增云紧锁眉头:“可怎样才能将这些人留住呢?如果留不住,到时进了京城,扰了圣上,我们可就罪无可恕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安置灾民

这一晚,众人还是歇在了府城,府城附近庄子的管事都在府城门口迎接,等到了客栈,定了房间,增云向他们了解了各个庄子上的情况。

此时的府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乞讨的人,各个庄子上也经常会有人去讨饭。

地里的占城稻还没有长成就已经被逃荒的饥民连秧子带稻米给吃掉了,所以说今年庄子上的损失很大,除了初春的时候收了那茬占城稻,再就颗粒无收了,蚕早已经饿死了。

董大福本来想着今年就不再这么辛苦地劳作,想着真正的过悠闲的日子去了,因为他已经给增云培养出来了果树种植能手。

可是这一闹旱灾饥荒,他又没有走成,因为增云的庄子上还能供应日常三餐。

如果到了府城,大米已经贵得不成样子,因此,他就留在了庄子上。

而鲜花庄子也早已经无事可做了,那些雇工每日来庄子上领庄子上周济的粥饭,勉强度日,要知道在其他地方做雇工的人可是没有这样好的待遇。原来的东家谁会管他们的死活呢!

棉花、苎麻也没有任何收成,地里的药材也损失了不少。

所幸的是各个庄子上的粮食储备还很充裕,这两年来的收成,增云都没有卖掉,而是储藏了起来,此时派上了用场。

地面上的粮仓里的粮食已经吃用得差不多了,地下粮仓的粮食还没有动用。

通过用地契换粮食的法子,这府城附近的很多良田已经被增云揽了过来,现在的增云是名符其实的地主婆了。

本来郭七还想着请主子去庄子上住,可因为随行的有海府的人,特别是还有两个幼儿,子博才两周岁,而子丰才一周岁,去庄子上住恐怕不方便,因此众人才住到了客栈里。

晚些时候,玉竹随着郭七回庄子上与家人团聚去了。

当下人都退下去的时候,增云问子明:“明日我想去庄子上去看看,不亲眼看看我不放心。”

“好!我陪着你去!”

天刚蒙蒙亮,增云和子明就驾着马车去了郭七所在的庄子上,海府一家在客栈里再歇息一下,毕竟还有两个孩子随行。

到了庄子,触目的都是干裂的土地,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连草根估计都被灾民挖出来吃掉了。

原来池塘里满满的水,此时早已经见底,池塘里的鱼和莲藕也早已经卖的卖,吃的吃了。

满目是一片荒凉,增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水渠上,发现堤坝和水渠因为干旱也裂开了。

这样的水渠,如果碰到下雨天,根本不能起到防护的作用,看来等天气恢复正常的时候,首要的就是修复水利了。

郭七说现在各个庄子每日都会施粥,因此每个庄子都会有乞讨者不肯离去,而且越来越多。

于是,郭七请增云赶紧那个主意,他担心越来越多的灾民聚集在庄子周围,如果动了心思偷盗粮食,那庄子上的这些人手可不够用的。

增云看着干裂的水渠,再看看在庄子外面守候的乞讨者,眼前一亮,也许这是个好主意,不过还得再仔细琢磨琢磨,不要好事没做成,却将自己的庄子给毁了。

回到客栈,知府大人带着另外几个官员赶来客栈拜见沐亲王和司农卿海建峰。

增云就回到自己的房间琢磨自己的那个主意去了,过了午时,子明又跑去汉阳楼看了看,回来说汉阳楼早已经关门了,存粮还够留守的人吃用。

海建峰随着知府大人去各处看了看,了解到梁家的粮食经过这段时间的施粥,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海建峰安慰知府大人,朝廷发放的赈灾粮食随后一两天内就会到。

知府大人才松了口气,如果三天之内这批粮食不到位,就没有粮食来施粥了,谁又能知道灾民在饥饿的驱使下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

府城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一切皆等朝廷发放过来的赈灾粮食,众人在第二天又启程去凤来镇。

冯辉昌接到消息等候在官道上,将子明和海建峰接到了官衙,而女眷都随着增云回赵府安置了。

刚到凤来镇马车停下来的时候,赵氏悄悄撩起轿帘,看了看冯辉昌,这几年没有见面,冯辉昌似乎消瘦了许多。

冯辉昌似乎感觉到有人在观察自己,眼睛向这边瞟了过来。

赵氏急忙放下轿帘,摸了摸子博的头,也许到了他们父子相见的时候了!

冯辉昌向子明和海建峰汇报了凤来镇的赈灾情况,凤来镇时安汶州界内最安稳的一个县,有很多灾民拥挤在凤来镇。

最后,冯辉昌请两位先去安置歇息,等第二天再接着研究怎样安置这些灾民,总不能让他们一直露宿街头。

海建峰让子明先回赵府,他自己则有事需要和冯辉昌商量。

子明看了看海建峰,知道他有事需要冯辉昌帮忙,于是就先回了赵府。

自从赵氏再嫁给海建峰之后,冯辉昌和海建峰没有单独相处过,都有别人在场,而且都是为了公务。

而此时,海建峰明显是为了私事,冯辉昌心里也忐忑不安,不知海建峰此时还能找自己商量什么事情。

海建峰吞咽可一口唾液,艰难地开口道:“冯兄!此次回凤来镇,我有一事相求,还望冯兄能成全。”

冯辉昌望着海建峰,心思很复杂,千滋百味,不知该如何对待这个人,于是没有搭言。

一个时辰之后,海建峰才出了官衙回了赵府。

冯辉昌望着海建峰的背影,眼睛一热,两行热泪流了下来。

增云正和子明商量着她的主意:“子明,你看我的这个主意如何?是否可行?”

子明沉默了一会儿道:“嗯!不错,不过这样的话可需要大量的粮食啊!你的粮食足够吗?”

增云兴奋地道:“足够了!安汶州的粮食不够,我可以从别的地方调。”

子明见增云如此兴奋,心里也感到欣喜:“不过,此事还是和你父亲、海大人他们商量一下,听取一下他们的建议吧!”

“好!明日一早,我就去找他们商量一下,如果可行,这灾民问题可就能够解决了。”

七月初八,用过早膳,增云来到海建峰和赵氏的院子。

子博和子丰被照顾得很好,两日来的旅途奔波也没有使他们感到任何不适。

赵氏和乳娘照顾着他们,增云则和海建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海建峰听了以后,沉思半晌,点点头道:“我看着可行,你再去找你父亲商量一下,这可需要他的协助。”

增云急忙做了马车来到县衙,此时在赵府的街口和县衙门口都已经架好了大锅,灾民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里面的菜粥已经熬好了。

冯辉昌正在衙门口看着官兵施粥,见增云来了,眼睛里流露出笑意。

进了后院,温氏见增云来了也很高兴,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的,然后责怪道:“你怎么不好好的在京城呆着,这里这么乱,跑回来干什么?”

增云撇撇嘴道:“我也没办法,当今皇上下令让王爷来赈灾,我也放心不下你们,就随着来了。”

温氏才恍然大悟道:“哦~~”

冯辉昌见增云聊得投机,于是想接着出去忙去,增云急忙叫住了他,将自己的打算讲了出来,跟他商量。

冯辉昌听了之后,眼睛一亮,这可是个好主意,但一定要有充足的粮食储备才行。

增云保证自己的粮食储备足够了,冯辉昌高兴地说道:“那我现在就开始配合你!”

有了冯辉昌的支持,增云很快就在凤来镇各处张贴了几个告示,内容大致是赵府开始收留各种有才能的人,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只要你同意签订死契,做了登记之后,赵府会给这些人安排好住处,并保证一日三餐,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

其实这就相当于不花钱而是用粮食来买人,如果算起来,反而是增云不合适,因为此时的粮食可贵着呢!

灾民马上就将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开了,很快在增云设立的几个点儿,由李宏、山药等几个管事主持,开始与有一技之长,愿意卖身赵府的人签订死契。

很快,灾民们就在这几个点儿排起了长队,先是登记,报上自己所擅长的技能,然后签死契,最后领着家人随着赵府的人去了各个庄子。

庄子上的木材不缺,这些人用山上的木材盖木板房,然后住了下来。

这样一来,解决了增云缺少人手的问题,又解决了灾民安置问题。

因为增云的这一举动,很多其他地区的人听说了这个消息,也赶了来。

增云给各地的庄子去了消息,让他们就地登记,开始收留这些愿意接受条件、自愿卖身赵府的人。

第一天,增云的庄子上就收留了不下三千人,这些人中有木匠、铁匠、纺织能手、擅长种植药材的、养殖鱼的等等,五花八门,各路人才济济。

朝廷的赈灾粮食也到了,就这样,安汶州的灾民安置情况得以顺利解决。(

第一百八十五章弟弟被劫

海建峰作为司农卿,与沐亲王是负责安汶州的赈灾的人,因此两人几乎马不停蹄地在安汶州开始视察各地情况。

而海建峰和子明商量的结果就是子明负责在各地视察,而海建峰坐镇安汶州府府城,自然赵氏和两个孩子也随着去了府城。

安汶州各地被增云安置下来的灾民也只有三千多人,可此次遭灾的超过两万人。

这些人中有像增云这样的大地主能养得起自己的下人外,还有官府依靠朝廷的赈灾粮食也养了一批人。

而还有一部分的人是没有保障的,譬如那些没有特长而没有被增云收留的人,还有那些占山为王的山贼。

赵府在各地的庄子和当地官府的施粥仍然每日进行着,但是山贼岂是喝些稀粥就能满足的,安汶州境内开始劫持、抢劫杀人事件增多,社会治安开始乱起来。

增云的庄子就有两处遭了抢劫,来的人都蒙着面,抢走了地上粮仓里的部分粮食,伤了几个人。

七月十二,海府的女眷携带着孩子去府城附近的西山去上香,结果在路上遭到劫持,赵氏受伤,两个乳娘被打晕,几个丫鬟婆子也多少受了伤,两个少爷不见了。

赵氏哭得死去活来的,海建峰得了消息,派人四下寻找,也没有找到。

增云也派了人给各地的汉阳楼,请他们帮忙寻找,皆是一无所获。

而大约十天之后,在凤来镇县衙后院却出现了两个脏兮兮的小童,海建峰对外说是自己在田边发现的被丢弃的孩子,于是抱回抚养的。

众人也怀疑过是否是海建峰的两个少爷,因为赵氏病倒了,于是派了两个乳娘来辨认,这两个孩子是否是海建峰的两个儿子,可经过辨认,两个乳娘皆确认不是,说这两个孩子太瘦弱,穿的衣服也是又脏又破的,怎么可能是海建峰的两个孩子?

海建峰的两个儿子就这么莫名其妙的丢失了,如果是劫匪劫持意在勒索要赎金,海建峰却没有收到任何信件。

两个乳娘被遣回京城去了,海建峰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似乎心力憔悴。

七月二十三,一个乞丐模样的老人领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敲响了赵府的大门。

赵府的门房自然不让他们进去,老乞丐塞了一个铜板给门房,让他给通传一下。

增云听说有乞丐来访,很是奇怪,难道自己的施粥行为竟然讨了乞丐的欢心?

来者是客,增云让人将两人请进前厅,她要见见他们,想知道他们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两个乞丐见了增云并没有施礼,只是稍稍躬身。

增云请两人坐下,然后问道:“不知老伯找我有何事?”

老乞丐笑着道:“我是丐帮安汶州分舵的舵主,与王妃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哦?丐帮的人?不知会找自己有何事?还有一面之缘?何时?何地?

小乞丐也笑嘻嘻地看着增云,他想起来了,这个王妃就是去年在京城施舍给他们铜板的那个小娘子。

当时爷爷还说此人是个贵人,现在看来还真是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