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增云进来,冯辉昌笑着说:“我让她们不要叫你,让你多睡会儿,她们不听,呵呵!”
增云有些难为情,在这个时代睡懒觉可是有损闺阁名誉的,甚至会影响婚嫁的,你想啊!谁家会娶个懒婆娘?
两人安静地用过早膳,撤了饭菜,父女两人用茶的时候,冯辉昌也对增云说起了此届状元的奇闻趣事。
据冯辉昌所述,王泽确实是有大才的,所做文章纵横离合、跌宕昭彰、思力沉挚、变化从心。
冯辉昌是心服口服的,可见王泽的才能不虚。(
☆、第一百五十四章外放闼夤(18:04)
“乞丐状元郎?”这位状元真是奇人,这皇上也是有高深的眼光才能封他为状元。
“正是,皇上审看这些人的文章,圈点了几个人,其中认为王泽的文章最好,就选上来面见。”
“才发现,这王泽穿着乞丐服,衣衫不整,很是生气。”
“司马丞相见皇上神色不对,就偷偷劝谏:皇上,此人大才,人不可貌相啊!”
“皇上不仅是因为他衣衫不整,也见其相貌丑陋,实在是对赵国的侮辱,便要夺了他的功名。”
“司马丞相忙劝慰道:皇上可记得前朝的黄巢?”
“黄巢?就是那位造反的?”
“正是,他本参加殿试,文章卓魁天下,本该为状元,但因其相貌丑陋,被贬为三甲最后一名,可这以貌取人而不考虑他的才能,使天下读书人都和朝廷离了心,黄巢一怒之下辞官不做,而是去贩了私盐,积累财富继而起兵造反,动摇了朝廷的根基。”
“我朝皇上听了这个故事,采纳了司马丞相的谏言,钦点王泽为新科状元。”
增云听得兴趣盎然,津津有味,真像是听故事一样,在这个时代听到这样的传奇,真是恍然如梦。
见天色不早了,增云与萧大人萧老夫人告辞回府。
回到府中的时候,冯辉昌还没有回来,增云就先休息了。
等第二天睡得正香甜,玉竹将她叫了起来:“小娘子,起床了,老爷可等着你用早膳呢!”
增云正想接着睡会儿,听说冯辉昌已经在等自己用早膳了,急忙从床上爬了起来。
哎!现在府中有了其他的人,不能随意睡到自然醒了,否则礼节上过不去,即使是亲身父亲也不行。
急急忙忙洗漱穿好衣服,增云来到冯辉昌的院子,冯辉昌已经等在那里了。
见增云进来,冯辉昌笑着说:“我让她们不要叫你,让你多睡会儿,她们不听,呵呵!”
增云有些难为情,在这个时代睡懒觉可是有损闺阁名誉的,甚至会影响婚嫁的,你想啊!谁家会娶个懒婆娘?
两人安静地用过早膳,撤了饭菜,父女两人用茶的时候,冯辉昌也对增云说起了此届状元的奇闻趣事。
据冯辉昌所述,王泽确实是有大才的,所做文章纵横离合、跌宕昭彰、思力沉挚、变化从心。
冯辉昌是心服口服的,可见王泽的才能不虚。
“不知父亲会做京官还是外放呢?”增云比较关心这个,也比较关心以后他和海建峰的正常交往的问题。
这个是这一年来,自从冯辉昌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增云增加的一个心理负担。
如果两人相处不融洽,将会使赵氏和增云难做的。
“争取外放吧!我对京城不甚了解,先是外放三年五载的,再考虑进京为官。那时对各方面的事物也都熟悉了,好处理一些。”冯辉昌没加思索地答道,显然早已经经过思考,有了决定的。
“哦!也好!那这段时间父亲就安心在府中住着吧!如果需要人手还是什么物件就直接跟我说就可以,或者直接找宋管事也可。”
回到自己的院子,门房来禀,海府下了请帖,请增云过去一趟。
增云不知海府有何事情,赵氏的预产期似乎还差些时日。
到了海府,见了赵氏,正常无恙,增云才放下心来。
今日,海建峰回府用午膳。
用过午膳,海建峰将增云领进自己的书房。
“听说你父亲中了进士及第第三名?”海建峰问道。
增云见海建峰面色如常,没有不虞之色,也平静地说道:“是!现在在京城也没有住处,就暂时住我府上了。”
“应该的。你母亲得知冯辉昌高中,也为他高兴,我也是。”
增云望着海建峰坦荡的神情,心里很激动,这样的男人真的少见吧!
“你问过你父亲没有,他想在哪里为官?”
“父亲他想外任。”
“哦?那不如回兴湖县任知县吧!我的下任知县前些日子病亡在任上了,正是个缺。”
“可这个不是自己能选择的吧?”增云很是疑惑,现在没有这个自由度吧?
“你舅公家的二叔在吏部,似乎负责这个,你去试试?”
“真的吗?那我去说说看。”增云虽然真心感谢海建峰如此为冯辉昌打算,但她并没有言谢,如果说了谢的话,恐怕自己与海建峰的距离就远了。
她不知道的是,海建峰真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冯辉昌能过得好,否则对赵氏和增云来说也是个负担,至少对于增云来说会成为负担的。
见增云并没有因为自己为冯辉昌做打算而表示感谢,心里反而一松,如果增云真的说了感谢的话,自己会感觉自己对于增云来说还是一个外人。
☆、第一百五十五章备产愦拦(18:04)
于是,王老工匠又让增云详细地讲解了一遍,并认真做了记录。
增云当然能看出来这个老头刚开始根本没看得起自己,可瞧着现在的架势应该是心服口服了。
带着王老工匠出了房间,指着那墙外的烟囱给他讲解烟囱效应。
这样,两人说说改改了一整天,将开采计划改了好几遍才最终取得一致、确定了下来。
冯辉昌也在萧府等了一天,晚上萧家二弟回来之后,将一张写了各地实缺的单子递给冯辉昌。
其中不乏京官,还有富庶地区的地方官。
冯辉昌却有自己的想法:“我刚刚做官,不可能一下子做高官,在京城这个遍地都是官的地方,想往上顺利升迁不容易,还是到下面去。”
“至于富庶地区,历任地方官已经干出不少成绩,自己想超越太难,不若找个如兴湖县这样的地方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也能造福一方,彰显政绩。”
大家都频频点头,认为冯辉昌说的道理,萧家二弟见冯辉昌已经明确了自己想要外放地地区,也就不再勉强,说道:“好,那就这个兴湖县知县了!明
日我就操作,兄长就等着好消息吧!”
结果还真是快,没过两天,萧家二弟就将冯辉昌外任兴湖县知县的任命下来了。
冯辉昌在这批进士中得到任命是最早的一个,而且还是个正七品,令大家羡慕不已。要知道一个新科进士能做个县丞之类的就不错了。
冯辉昌舀到任命就开始准备行囊,吏部文书上写明了,让他尽快赴任,那边知县一职空着呢!
增云令人给冯辉昌做了几身常服。让那两个婆子随着上任,照顾冯辉昌的生活起居。
冯辉昌一走,增云赶紧亲自去了趟汉阳楼。找了田掌柜,请田掌柜的转告世子爷:需区要开始施工建需井了,希望世子爷过来一趟。
想想也是麻烦,自己从来没有去过沐亲王府,在凤来镇的时候通过汉阳楼来转消息还说得过去,现在在京城还需要转来转去的!
子明来的到时快,过了午时就过来了。
舀过开采计划。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这个计划的独特之处还真被他发现了。
“这两个需井用来做什么的?如果没有多大用处就消了吧!否则成本会增加不少!”
增云有些奇怪,难道王老工匠没有将各需井的名称标记上去吗?
接过计划,翻到图纸的部分,果然没有标记。
回转身玉竹准备笔墨。玉竹将砚台和鸡毛笔取了来。
标记好后又递给子明,子明一看是通风井,又看旁边的备注,才明白是通风井的作用。
其实子明对采需也不懂,他也才十五岁而已,沐亲王能够将汉阳楼的一些事物交给他来打点也是要经常亲自过问的,并没有将所有的事物都交给他。
但增云与王老工匠用鸡毛笔画的图很是精细准确,备注和说明也详尽,因此子明一看也就明白了。
看完之后。子明点点头,表示赞赏,又嘱咐道:“小娘子还需要请萧大人找别人校验一番,等得到萧大人的认可之后,再将该计划上交工部批示,得到批示之后工部还要派人监工。直至施工完毕,他们进行验收,符合要求之后才能允许开采需石呢!”
子明怕增云不了解详细的过程和细节,到时再走弯路就不好了,因此事先提醒一句。
最后,子明又思考了一阵,然后说道:“开始施工的时候,我会派几个人过去与你的人一起进行管理。”
增云很是高兴,自己就是缺少人手,她倒是不怕子明会派去人夺权夺财什么的,既然都入了股,派个人去是应该的,何况增云担心自己的人不能胜任工作,到时候出了岔子,可是人命关天啊!在前世隔三差五的还会发生各种需难呢!
再者讲,王老工匠可是说了,让自己派几个人跟着他,他带带这几个人,过几年自己就可以彻底享清福去了。
第二天,增云又带着王老工匠和两个大丫鬟去了萧府。
结果,萧大人一天也没有回来,增云和王老工匠就住在了萧府,增云还是住在碧荷院,王老工匠则被安排在了客房。
都宵禁了,萧大人才回府,听说增云找他,就让婆子来将增云叫了过去。
增云将开采计划递给萧大人,征求萧大人的意见。
萧大人看着计划连连点头:“嗯!这样建两个通风井,就能使需井里的风流通起来,让井里的人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还能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这个设计的好!”
“我明日就再找人看看,等确认这个计划切实可行再开始走程序。”
增云将子明派人去需区的事情对萧大人说了,虽然没有明说,但增云的意思很明显,希望他也派几个人过去。
萧大人想了想道:“好!这么大的事情,确实我也该派人过去,尽量避免一个人武断专行犯错误。”
增云满头黑线,虽说是自己也是这个意思,但不要明明白白说出来好不好!
回到府中,增云就开始琢磨派去需区的人手。
这些人需要胆大心细,一个疏忽就会造成需难,会死很多人;还要身体好,在需区的差事会很辛苦,如果身体不好,那干不了几日就会干不下去的;与人沟通能力还得强,否则怎么管理整个需区的人?至少还需要与汉阳楼和萧府派来的人沟通;更需要有魄力,否则那些旷工可都是从人贩子那里买来的亡命之徒等形形色色的人,如果没有一定的手腕和魄力,那根本管理不了这些旷工;最好还需要具有采需的知识或经历,这样被派去需区才能更放心。
通过从府中小厮中提拔和从凤来镇、安汶州府城的庄子上选人,这样一共挑出来了八人,正好每个需区派去两人。
自己是大股东,因此派去的人也应该比汉阳楼和萧府多,并且担任要职才对。
这边刚刚选好人,王老工匠回来了,转述萧大人对增云说的话:计划很好,已经通过!可以去上报申请走程序了。
增云派宋管事和王老工匠一同去官府办理这件事情,递交了申请,走上了程序。
这个时代的官府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尤其这是京城,官员比地方的官员要勤劳一些,否则天子脚下,自己的不努力和偷懒如果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这个官员也不必继续做官了。
三天时间竟然就做出批示,可以进行施工。
第二步是由工部审计开采计划,如果发现计划不可行,责令修改计划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这个也不会出什么意外,因为这个计划就是工部的人制定出来的,也是萧大人找的工部的人给审计了的。
因此,工部负责这摊子事儿的人很快就批示这个计划可行!
然后,工部委派了四个人,随着增云的人去需区,边考察边监督,小心谨慎得很,怕出什么意外。
下面,增云就开始令人大肆购买需工、建筑材料和起居用品等。
做好了准备,增云就下令开始施工建需井和民宅,汉阳楼和萧府分别派来的人也到了,见了增云之后施了大礼,增云介绍他们互相认识。
原材料和工具什么的,需要到需区附近购买,总不能现在在京城买了带过去吧!
增云分别让他们领了银子,就让他们出发了。
这些人刚刚离开京城,高总管和那个小厮也回来了。
他们已经将后来增云买下来的那些土地安排好,先是建了水利工程,修了渠;在各地买了些人,这些人就是各个庄子的主事儿的。
增云将自己的种植要求和经验写了下来,让这些买来的庄子的人依照执行即可。
高总管和那个小厮又寻了好佃户,已经播种,估计今年会是个大丰收的一年。
等安排完了庄子和需区的事儿,增云就来到了温泉庄子。
现在已经是初夏时节了,有些花开始开放,庄子上的蔬菜早已经熟了,瓜果也会在稍晚些时候就能够成熟。
增云就是想在不同季节来到庄子里消遣的,欣赏庄子不同季节的不同的美丽。
在庄子上,增云悠闲地生活,每天都会去泡温泉游泳,然后用淡水冲洗,最后还要用庄子上的羊奶沐浴。
过了吉日,增云的皮肤就欺霜赛雪,光泽有弹性,身材也越发苗条了。
正要回京城的时候,海府来了消息,说是赵氏要临产了,让增云回去。
增云赶紧收拾了收拾,急匆匆地坐着马车回了京城。
第一时间先是去了海府,见到赵氏还稳稳当当地呢才放下心来。
这一胎对于所有的人都很重要,因为这一胎才是海建峰的亲生子。
早在怀孕初期,郎中就把出了脉,说是怀的男孩子,增云对中医深深佩服,不像西医必须使用b超才能知道是男是女。
增云亲自去京城圣医堂,定了两个稳婆,当然是圣医堂中具有接生资格的稳婆,可以处理难产等复杂情况,最关键的是接生时稳婆能注意卫生,而防止产褥热的发生
☆、第一百五十六章不是污蔑阂嗷(18:04)
定完稳婆,增云就将稳婆接到了海府。
因为随时可能会生产,因此将稳婆接到府上来住是最稳妥的。
本来海家本族的人听说赵氏又要生了,特意将海建峰给找了去。
“建峰啊!你的夫人上次生产时在镇子上,听说也经历了些凶险,可我们也使不上什么力。现在在京城里,不如我们给你找个宫里的接生婆吧!她们经验多,稳妥些!”
宫里的稳婆没有经过增云所说专业训练,即使是接生的手段比较多,但如果不讲卫生的话,还是很危险的。
因此海建峰一听就推却道:“兄长,不必了吧!我们已经请了圣医堂高院正家的稳婆,定好了,已经接到了府上去了。”
兄长道:“那为了更加稳妥些,那就接了宫里的这位接生婆一起去府上,到时谁有能力谁上好了!”
海建峰不好再推辞了,于是点头答应了下来,告辞的时候将这位宫里的接生婆带回了府中。
可这个接生婆确实个心气儿高的,并没有将海建峰这位二品官儿放在眼中。
进了海府,鼻孔朝天,反而像是个主子,坐在首位又是喝茶又是吃糕点的,吃了一口就吐在了桌子上,一脸的嫌弃:“呦!这是什么糕点啊!太难吃了!”
海建峰怎么说也是二品大员,被一个宫里的嬷嬷如此作践很是气不平。
深呼吸了几口气,不能与这么没有涵养的人计较,低下头喝着自己的茶水。没有理睬这位嬷嬷。
海建峰可以不理,赵氏却是不能,到时真要让这位嬷嬷来接生,自己两条命岂不是要交到人家手里?
赵氏急忙吩咐身边丫鬟到外面有名的明月楼去买下糕点回来。
这明月楼是京城里有名的糕点铺子。很过高官富商人家都来这里买,很有名气,据说糕点的味道不必宫里的差。
赵氏又吩咐下人们赶紧给这位嬷嬷准备好房间。派了两个婆子和两个丫鬟去伺候,将她当佛爷供了起来。
海建峰回身却叫来圣医堂的那两个稳婆叮嘱道:“宫里的这位嬷嬷身子太贵重,等我的夫人生产的时候,还请两位多上心、多出力,有什么事情还请两位多舀主意,就尽量不劳累嬷嬷了。”
说着,还先付给两位稳婆每位十两银子。
圣医堂来的稳婆一听海建峰这么说。就明白了海建峰的意思,这是到时让她们两个来接生,将那位嬷嬷晾在一边不要理会。
两位稳婆接过银子,连声道谢:“请海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会给夫人好好接生的!会让她们母子平安的!”
她们来到海府之后又给赵氏做了检查。胎位是正位,不出意外的话,顺产不成问题。
赵氏见海建峰如此安排也送了口气,看着那位嬷嬷的架势,自己和儿子还真是麻烦不起人家呢!
按照民间的风俗,家里的小孩子都喜欢穿家里兄长的衣服,使用兄长用过的被褥等。
其实不是什么穷富的问题,有时候旧的衣物要柔软,更适合婴儿穿用。
但是增云还是怕海建峰有想法。因此又重新从自己的神奇店里舀来很多新的婴儿用品,包括还有婴儿床、印着或绣着卡通图案的被褥、衣物鞋袜,还有新的玩具、推车什么的,整整装了两辆马车,送到了海府。
赵氏见增云带了这么东西过来,一边指挥着下人们将东西归拢好。一边嗔怪增云道:“怎么又舀来这么多这些东西?子博的那些还好好的呢!”
增云笑了笑没有言语,怀孕的女人爱唠叨吗?以前没发现过。
婧媛碰巧下了私塾,来到赵氏的屋子里,见院子里下人们正在往屋里搬运婴儿用品,也笑得合不拢嘴:“妹妹!我看啊,你这个姐姐可比我这个姐姐受欢迎啊!将来这两个小家伙都得被你贿赂过去!”
增云笑着说道:“那是自然!不信你瞧着!来!子博!让这个姐姐抱!不让那个姐姐抱!”向刚刚走进屋子的乳娘怀里的子博伸出胳膊。
子博见姐姐张开了怀抱就探过身子笑眯眯地“姐!”“抱!”,虽然含糊不清,但任谁都能听出是这个音儿,这个意思。
婧媛忙站在增云身前,拦着增云,不让增云抱到子博,子博一见两个姐姐与自己闹着玩儿,乐得哈哈的!
最后增云好不容易抱到了子博,子博和增云贴了贴脸,结果增云的脸上就挂了一条口水。
增云将子博放到地上,扶着他走路,乳娘在一旁大惊小怪地说道:“赵小娘子,少爷还小,不急着走路。”
增云抬起头,白了乳娘一眼:“什么不急着走路?像弟弟这么大的孩子就应该会走路了,有的不到一周岁就会走了呢!弟弟这都一周岁多了。”
在子博一周岁的时候,增云还在外面跑呢!
只是临走的时候吩咐过府里的宋管事,如果到时自己回不来,就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过去。
据说,在抓周礼上,子博抓了一个官印,大家笑说这将来是个宰相!也是,这个时代的最大官职也就是宰相了吧!
乳娘见增云跟她不客气,还冤枉似的望了望赵氏。
赵氏岂会为她撑腰,没有搭理她。
婧媛在旁说道:“妹妹说得对,弟弟就应该多锻炼一下!这样才结实。”
乳娘见大家都不支持她,也就罢了!
增云一只手牵着子博慢慢带着他走到院子里,子博现在自己能够稳稳地站立,还能扶着走,就是不能独立走。
仔细观察他走路的灵活劲儿,增云感觉弟弟应该是胆子小的缘故,不敢松开别人的手独立走才是。
子博一到院子里就开始眼睛不够用了,这头上的蓝天白云,空中的小鸟,地上的花草,都是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
看子博这兴奋劲儿,增云都怀疑这乳娘是否会遵循自己的意见每天都领着子博出院子走走。
子博见到各色花朵,裂开嘴流淌着口水就伸出小手指着花朵示意姐姐领他过去。
等慢慢走到了花圃前,还没等增云站稳,子博的小手就拽下一朵花枝,增云心里暗自庆幸这是没有刺的牡丹,只不过子博没有力气去扯断它。
增云见弟弟喜欢花,松开牵着弟弟的手,子博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
增云掐了那朵牡丹花,本想着递给弟弟,但蓦然想出一个主意,慢慢退离几步,距离子博有两米远,手中举着牡丹伸向子博。
子博的注意力都在那朵艳丽的牡丹花上,似乎没有注意到自己已经没有人扶着牵着了,后面的乳娘就要伸手去牵,被增云一记眼刀给瞪了回去。
子博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增云手中的牡丹花,咧着嘴笑着,边伸出手去够,边歪歪斜斜地“走”到了增云的面前。
旁边跟着的人们都兴奋地叫起来:“少爷会走路了!少爷会走路了!”
当子博舀到了那朵牡丹花,满足地笑着,一把却塞进了嘴里,吃了起来。
大家都看呆了,感情子博这是以为牡丹花是好吃的呢!
乳娘上前就要给夺下来,增云拦住了:“让他吃吧!这牡丹花是能吃的。”
乳娘撇撇嘴,心里很是不高兴。
增云也不高兴了,这短短的不到一个时辰里,这乳娘数次拂逆,虽说自己不是海府的人,但也不是她一个乳娘就可以这样怠慢的。
这可是增云的亲弟弟,如果被这样的乳娘带着,恐怕带不出好样子来。
众人正在院子里逗弄着子博玩耍,守二门的婆子进来禀报:“夫人,二少爷的乳娘到了。”
赵氏让这位婆子将人带进来,子博的乳娘在旁瞧着眼里却有一丝不屑。
增云自从看这个乳娘不靠谱就开始时时注意这个乳娘,见她对二少爷的乳娘面露不屑,心里一惊,她凭借什么?难道仅仅是子博大少爷的身份?
不行,这个乳娘一定得换了,否则将来不知会惹出什么祸端来。
这位二少爷的乳娘是海建峰的兄长给找来的,是长房夫人娘家的一位家生子,因着自己的孩子已经八个月了,可以戒奶了,趁着这个时候就来到海建峰府里给二少爷做乳娘,自家孩子的奶也就趁机给戒掉了。
这位乳娘虽说是奴婢出身,但据说也是自小跟在海家长房夫人身边随身伺候,跟着也学习了不少诗词,看过不少的书,见过世面,是个心思灵透的善良的人。
眼见着海建峰对这个亲生儿子是下了功夫的,如果子博的乳娘再出了什么差错,惹下的祸端可是不轻。
等赵氏将二少爷的乳娘安顿好,子博随着乳娘去睡觉了,增云也没有避讳婧媛,对赵氏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母亲、姐姐,增云认为子博的乳娘该换换了,反正子博现在也断奶了,可以正常吃饭了。”
两人一听都愣了,这是怎么个说法?
增云就将自己这一下午的观察对她们讲了,赵氏和婧媛听了犹自不信,因为她们没有注意到。
“你们不信就再用心观察些日子,单看她是不是不听从你们的建议,私自对弟弟的事情做主,在二弟弟的乳娘面前是否是面露不屑。”增云必须让她们自己去观察去得到结论,否则一位少爷的乳娘哪里是说换就换的!
也只有大家都认识到真相,才会明白增云不是在污蔑谁。
☆、第一百五十七章子丰
用晚膳的时候,子博与大家一起在饭桌旁吃饭,当然是坐在增云从神奇那里舀来的婴儿椅上。
子博舀着木制的勺子在桌子上敲打着,他想像大人那样的进食,可饭碗离他太远,他根本够不着。
乳娘在身边喂着他,其实在前世如子博这么大的孩子早就开始进行自己进食的训练了,有的孩子已经自己吃得很好了。
子博的手还是不太灵活,勺子掉在了地上,二少爷的乳娘也在旁边伺候着,见勺子掉了,急忙捡起来,出去洗干净了,又回来递给子博。
而子博的乳娘眼皮都没有抬一下,低声吩咐身边的丫鬟出去将勺子再洗一遍。
大家瞧在眼里,二少爷的乳娘就很是尴尬,赵氏却冲她笑了笑,示意她不要介意。
婧媛看了增云一眼,果然如增云所说的那样,二少爷还没有从肚子里出来呢,这子博的乳娘就这样了,以后还不知会如何呢!
二少爷的乳娘虽然有瞬间的尴尬,却没有扭捏退缩,而是很快调整好神色继续在旁伺候着。
晚膳后,子博的乳娘领着子博出去消食去了,几个人围坐在桌子旁边喝茶。
“伯父、母亲、姐姐,你们也都看到了,我没有冤枉她。如果照她这个样子,等二弟弟生下来恐怕她也容不下,岂不是坏了他们兄弟情谊?”增云说道。
“是啊!刚开始你说的时候我还不相信呢!听你说了以后才开始特别注意,还真是这样,看来从镇子上找来的乳娘还是不行啊!”婧媛赞成增云的观点。
赵氏看了看海建峰,海建峰自然也注意到了子博乳娘的行为不当,二儿子是自己的亲生子,不说与子博怎么个不同,至少不能因为一个乳娘而坏了情谊,看来得给子博换个乳娘了。
海建峰安慰似的冲赵氏点点头:“嗯!那就给子博换个乳娘吧!我明日就让人寻个如这老二那般的乳娘来,怎么也得是个通情达理的。不能因为一个乳娘将家里搅得不成样子。”
反正自己府中无事,增云索性在海府住了下来。
可是没有想到,刚到亥时,大家刚刚入睡。赵氏就开始闹腾起来了。
圣医堂的两个稳婆就住在赵氏房间旁边的耳房里,因此来得及时。
而那位宫里的接生嬷嬷却被安排在了后院最深处的房间里了,这些人也没有通知她。
产房早已经准备好了,这头得了消息,丫鬟婆子们就开始准备热水,而圣医堂来的稳婆则准备好了适合浓度的酒精,自己也换上了沸水煮过消过毒的大褂(增云给提供的类似手术服的样子。)、带上用布缝制的帽子兜住头发。用干净水洗过手,用酒精消过毒。
产房的床单和被褥都是经过消毒处理过的,海建峰没有让别人插手,自己亲自将赵氏抱进了产房,安置在产床上,眼睛注视着赵氏,轻声说道:“放心,这已经是你的第三胎了。应该轻松些,我出去了,就在门外。”
赵氏又开始阵痛了。趁着还有力气,笑着对海建峰点点头,示意他赶紧出去。
增云和婧媛都是未婚的闺阁女子,自然不能进产房,当初在镇子上赵氏生子博的时候也是无奈之下,增云才进去了。
增云在心里暗自祈祷,希望赵氏这次不会难产,顺利产下这个孩子。
下人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赵氏躺在产床上,不时因阵痛而叫几声。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听着赵氏的叫声越来越频繁了,增云感觉间隔不到五分钟的样子,气氛开始紧张起来。
稳婆怕赵氏在痛得忍不住的时候咬到自己的舌头,给她在嘴里塞了块干净的布,让她咬着。
早已经破羊水了,一个稳婆在赵氏子宫收缩的时候。趁机用手向下推,另个稳婆则密切注意赵氏的产道口。
“看见了看见了!快,夫人再用把力。”下面的稳婆说道。
赵氏又开始阵痛了,上面的稳婆趁势帮着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