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我怎么发现这半夏和佩兰似乎有点什么事儿啊?”

“嗯…是啊!自从他们两个随着小娘子您进了趟京城,回来两人就有些不一样了呢!”

哦~~原来是患难见真情啊!看来府里又要有段佳缘啦!

这又添新人(郭婶子的肚子)又成亲的,看来府里福缘深厚啊!哈哈!

增云感觉现在的生活真是美好!

第二天,增云带着玉兰和玉竹还有两个小厮就下庄子去了,并没有在府中老实地等待什么赏赐。'。YZUU点'

因为还有三天就到清明了。所以按照约定,明天萧大人领着他三个儿子就要过来给祖母迁坟。

离着老远,就见到中村上山的香樟树绿葱葱的,山坡上也一片绿色。

进了庄子,看见许多人在忙碌着,守门的庄丁见小娘子来了,急忙上前见礼,领着增云去找管事。

原来的西瓜大棚和蔬菜大棚都已经被拆掉了,种植上了占城稻,增云弯下腰手扶起占城稻植株看了看,大部分已经开了花,这个品种生长得真够快的,这才多久的事情啊!

管事听说小娘子来了,急忙迎过来见礼。

增云直起腰,春天的风很是和煦,昆虫也三三俩俩地飞舞着,早春的风媒和虫媒传导性都不强,所以增云认为应该进行人工授粉。

但人工授粉也是讲究时间的,因为每天稻子的花有闭合期,只有在午时才会盛开,所以等午时的时候进行人工授粉最好。

增云把人工授粉的方法教给了管事,让他张罗一些佃农在午时开始进行人工授粉。

管事让别人安排去了,自己接着跟小娘子继续看蔬菜。

前些日子盖的小拱棚也被拆掉了,因为育出来的西瓜和蔬菜苗已经被移植到了大地里。

看着这些西瓜苗,增云心里不是滋味,本来好好的大棚,虽说营养不必当季天然成熟蔬菜,但也是蔬菜,还是有些营养的,味道也保留着,还是有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硬是不被承认,扼杀掉了。

这些小拱棚里育出的蔬菜苗和西瓜苗还是比正常露天种植早上了一个月左右,还是可以赚一笔的。

地里不光是这些小拱棚里育出来的果类蔬菜,还有当季的青叶蔬菜、根类蔬菜和花类蔬菜。

中村作为兴湖县的县城首府凤来镇上的蔬菜供应基地,种植的蔬菜种类已经够全够多了。

上坡上的冬播的草药已经揭去了覆盖的荒草,当初的嫩芽已经长成了一扎来高的植株。

一些人正在铲除荒草,地里湿润润的,管事说是从水渠里用龙骨水车刚刚浇了些水。

回头望着地里的水渠,纵横交错,有了它们,收成不愁了。

走进香樟树林,林间也没有什么杂草,经常有人在清理。

林间的牡丹和天南星已经开始结骨朵了,再过些天估计就能开放了。

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山下的池塘,见到池塘水面上有几片荷叶就知道莲藕已经栽种进去了。

下了山坡,来到池塘边上,管事介绍了莲藕的种植密度,大概株距和行距都在六尺左右,那就足够鱼的生存空间了。

鲫鱼已经长得够壮了,现在应该是繁殖时期,增云吩咐养鱼管事,等繁殖期一过,鲫鱼产出鲫鱼苗,就将大鱼捞起来可以卖了。

这些冬季投放的育苗经过低温,鱼肉更加鲜美,可以卖个好价钱。

而其他鱼种生长周期则长一些,至少需要到六月份才可以养肥食用。

转了这么一圈,有些累了,回到庄丁们居住的庄舍客房处,先看了这里养殖的鸡羊猪,公鸡已经被阉割了,增云让人又给拔了些粗壮的公鸡毛,留作鸡毛笔。

赵府里的公鸡已经被吃光了,就没有再养,因为庄子里养了,所以府里只留了那只羊。

在客房里增云审计完这里的账簿,就已经快午时了,管事出去开始张罗给占城稻进行人工授粉,增云也赶紧跟了出去。

每亩地边上一横排站了十一二个人,每人手里在腰处双手横握着一根竹竿,管事一声令下,这十几个人就横推着竹竿向稻田的另一边走去,竹竿横推着占城稻,稻田秧子被推得弯了腰,这样就能进行人工授粉了。

到了稻田的另一头,这些人再返回身来再来一次,这样这亩地的人工授粉就做完了。

增云没有留下用午膳,在官路边上随便用了餐,坐着马车向下一个庄子赶。

进了桑树庄子,就见在山脚下的庄舍旁边已经盖起了一排的蚕室。

山下田里已经施好了腐熟的粪肥正在精耕细耙,再等过着日子才可以播种棉花。

上坡上在上个月播种的苎麻幼苗长得很是壮实,已经从苗床被移栽散开了。

增云走进蚕室,只见几排木架子上每层都摞放着一个大簸箕,里面平铺着桑叶,上面有幼小的蚕正在沙沙地啃食叶子。

玉竹见了很是喜爱,撺掇着小娘子拿回去一些,增云告诉她,拿回去好办,但府里没有新鲜的桑叶,这些蚕养不大就会死掉的。

审了帐,增云就离开了这个庄子,这个庄子现在简单,就是种植桑树、苎麻和棉花,然后养好蚕。

麻烦在后头呢,等收了蚕茧和苎麻、棉花后,要加工成布匹和棉花,这才是重点。

马不停蹄,增云来到果树庄子。

离得远远的就能望见庄子里山坡上的果树已经开花了,白色的、粉色的,花掩映在绿叶中间,更显得鲜艳。

进了庄子,庄丁找来管事,陪着增云四处逛了逛。

流连在果树之间,心情好极了。梨、李子、桃的花都在盛开着,其他有的果树也在打着骨朵,虽然头一年坐果率很低,而且结的果也不好吃,但观赏一下花还是不错的。

果树间的草药苗长得也不错,这里的牡丹和天南星没有中村长得快,结的骨朵也没有中村的多。

在这个庄子审计完账簿,增云就往回赶了,本来还想着去杉木庄子去看看灵芝和人参长出来没有,但今天是没有时间了,明天还要迎接萧大人,然后去迁坟,所以只能清明节后再去了。

☆、第一百零一章验证结果

   冯辉昌与增云在府城分开之后,就急着往回赶,他急着去验证在京城萧大人那里所得到的消息。

到达凤来镇以后,按照萧大人提供的信息,冯辉昌找到那个客栈,找到那个张管事的。

冯辉昌见到张管事,上下打量了一番,张管事也打量着他,不知这个人找自己何事。

“张管事,我…”冯辉昌不知如何开口。

“不知客官何事?可是要住店?”张管事对于冯辉昌的态度很是不理解。

“张管事,请问小青是您的什么人?我是冯辉昌。”

“是你?哼!”张管事自从被张家正妻赶出张家,才从青姨娘那里听说了冯家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与自己的关联。

虽说是冯家事情与自己身世没有多大关系,自己母子如此是因为张家正妻心思狭窄造成的。

但如果没有冯家那么档子事儿,青姨娘至于被送去张家为妾吗?自己至于会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吗?

虽然青姨娘一再交代自己要好好对待冯辉昌少爷,可他是自己哪门子的少爷?只因为青姨娘曾是他亲生母亲的丫鬟?

冯辉昌不知道张管事心里所想的这些,他只是迫切想见到小青,了解当时实情。

“张兄弟,听说青姨现在病卧在床,我想去看看她。”不管事情真相如何,青姨确实是亲生母亲的丫鬟,也照顾过自己,所以无论如何去看望一下还是应该的。

如果是萧家人来找。张管事还愿意让青姨娘见见,可现在这冯家人,却是自己千百个不愿意的。

“罢了,青姨娘身体不好。如果见到你,情绪激动,对身体不好。你就别见了。”张管事挥挥手转身就走。

冯辉昌无奈。这个张管事似乎对自己也有成见,也或许是青姨身体确实不方便见吧!

带着萧大人配给的下人回到村子里,进了冯家院子,安置好马车。

这么多天自己不在,也不知都有谁在地里干活,都有谁在家里,自己该如何验证那件事的真伪。

堂屋的门敞开着。冯辉昌走进去,屋里没有人,回身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小张氏正在炕上缝着婴儿穿戴的衣物鞋袜,通房小翠在一旁也做着针线。

见冯辉昌推门进来,才知道是相公回来了。刚才听见有人回来,还以为下地的人回来了呢。

小翠忙上前施礼,小张氏忙张罗着下炕相迎,冯辉昌摆摆手:“别下来了,你的身子那么沉。”

小张氏听见自己家的相公如此体贴,笑着扶着肚子又坐了回去,然后支使小翠:“翠儿,去给相公倒杯茶。”

冯辉昌对小翠道:“不用,先把西次间和西边的偏厦子给收拾出来。给我带回来的人住。”

小张氏很是奇怪,相公这回进京怎么还带回来人了?难道真的做官了不成?

冯辉昌如果知道小张氏是如此想的,不得笑喷了,感情官儿是这么容易做的?

小张氏自幼受姑母的挑唆,从小对冯辉昌就有心相许,但长大之后。冯辉昌就与恩师的女儿订了亲,自己迫于无奈另嫁他人。

后来…后来与姑母一起算计了他,让他与自己有了首尾而最终休了赵氏娶了自己。

听姑母所说,相公是有大富贵的,自己嫁过来,姑母和张家都可以跟着沾光享福。

可是,那句预言自己怎么就没弄明白呢!能是真的吗?

小翠听从冯辉昌的吩咐去收拾屋子去了,自从张家让自己随着小张氏嫁过来就给自己喂了绝子汤,虽然自己不愿意,可无奈自己的娘和哥哥还都在张家呢!

到了冯家,被冯辉昌收了通房,还跟着冯辉昌出去住过一段日子。

好在小张氏有了身孕,否则小翠都不知道怎么收场呢!

自己没有了生育能力,即使冯辉昌抬了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的,毕竟还有冯母这个张家姑太太在呢!

姑太太怎么能允许自己夺了她侄女儿的夫君?

冯辉昌喝着茶,思索这怎么验证,小张氏床上见相公回来后不言不语的,心里诧异,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相公如此心事重重的,也不知带回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当冯家二老和冯辉明夫妇二人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小翠和萧府的两个婆子已经将晚膳做好了。

冯辉明家的儿子增堂也从私塾回来了,女儿增柔从自己房里才出来,分别给冯辉昌见了礼。

冯家人见冯辉昌带着下人回来的,很是兴奋,冯父问道:“儿啊,不知此次进京,萧大人说了什么?”

冯辉昌不知该如何作答,顿了一下道:“爹,萧大人说儿的亲生母亲是…是…”

看着冯母,冯辉昌不知该如何说出口,这些事,这么多年自己为何不能从冯家二老口中得知,为什么要从萧大人口中听说呢?

冯家二老也沉默了一会儿:“儿啊,这么多年,我们怕你多想,不高兴,就没有告诉你。萧大人来信让你去京城的时候,我们想说,但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你就已经出门了,所以…”

看来自己亲生母亲不是冯母是真的了,那其他的呢?萧大人所说的其他的是真的吗?

冯辉明听说冯母竟然不是大哥的亲生母亲,就楞了,那自己的亲生母亲不会不是冯母吧?

冯辉明媳妇王氏眼瞧着大伯哥竟然不是相公亲生哥哥,也楞了,这母亲和姨母她们真的是能瞒啊!这么多年自己这个外甥女也一点风声都不知道呢!

王氏就好奇地问道:“大哥,那您的亲生母亲在哪里?与萧大人有何关系?”

其实冯家所有人都很好奇:不知冯辉昌的亲生母亲到底与萧大人有何关系。

冯辉昌无心答对,欲言又止。最终也没有作答,众人感觉无趣也就不再问了,开始洗漱用膳。

此次从京城回来冯辉昌并没有给冯家人带礼物,他没有这个心思。

冯家二老见冯辉昌似乎有心事。他们心里也咯噔一下,难道…?

用过晚膳,冯家二老、冯家两兄弟留在堂屋里。其他人都退下了。

冯父道:“儿啊,你母亲当年晕倒在咱家的地里,为父将你母亲救回家,她的身体太弱,将养了一个来月也没有好利索。你祖父祖母当时还在世,见着你母亲似是大户人家,听说是父亲是一县父母官。只是死在任上,全家才失去了依靠,正在扶棺回乡,路上遇到劫匪,你母亲才与母兄失散的。”

冯父陷入回忆中:“当时。你母亲只说自己叫萧玉寰,并不知自己的家乡具体何处,只听说是怀北县。”

“当时,你祖父祖母只想着将她将养好之后,送回她的家乡去与母亲和兄长相见。可是…”

冯父说道这里瞧了瞧冯母,冯母低下头,微撅起嘴角,冯父接着说道:“有人以为我与你母亲有了私情,左邻右舍不少人都在议论。你母亲听了很是着恼。便要离开,可是你祖父祖母却不舍得,趁着这个机会给我与你母亲订了亲。”

“等你母亲身体彻底养好了之后,让我们拜了堂,成了亲,一年后生下了你。”

说到此处。冯父吞咽了一口唾沫,扯了扯领口:“你母亲生下你本来还好好的,谁知床铺都收拾利索、衣衫也都换了干净的了,你母亲突然就大出血,就再也没有救过来。”

冯辉昌此时一直专心地观察着父亲的每一个表情和举动,似乎在说母亲大出血的时候也是犹疑和艰难的,这是认为母亲的大出血不是正常反应吗?还有为何说“有人怀疑母亲与父亲有私情”的时候要看冯母?难道是她在以为母亲与父亲当初有了私情?那当时与她有何关系?

冯辉昌紧盯着冯父又问道:“那母亲大出血之前可是有什么异常?喝了什么?用了什么?”

冯父听了儿子的话,本能地看向冯母,冯母一打冷战,有些哀求地看向冯父。

冯辉昌看着冯父和冯母的互动,心里已经肯定了**分了。

冯父垂了垂眼眸道:“没有异常啊!只是产后无力,正常饮食了些汤水。”

冯辉昌追问道:“那是什么汤水?谁做的?谁端上来了的?”

冯父有些气急败坏地道:“当然是我端来的啦!难道你还怀疑是为父害了你母亲不成?”

冯辉昌双眼一闭,看来青姨说的没有错,恐怕母亲的死与这两人脱不了干系。

冯母张氏此时心里慌乱地不行,脸色惨白。

当初张家与冯家是邻村,都在平山县,比较富裕,地比较多,尤其是张家。

正因为都是地主,所谓门当户对,冯家与张家多有往来,冯父与张氏两人也算是两小无猜,也所以萧玉寰到冯家养病之后,张氏见冯家二老对萧玉寰百般喜爱,似乎有留下做儿媳的意思,就心里泛酸故意传出了流言,让萧玉寰难堪,让她赶紧走,结果却与她的希望相反,反而使冯家二老做主让冯父与萧玉寰成了亲。

自己也曾想过放弃,另寻良人,但谈了几门亲,都没有相中,所以对别人死了心,回头来想法子破坏冯父与萧玉寰的婚姻。

也所以,在萧玉寰生产的时候自己一直在旁寻找机会,在下人做出汤水给产妇端去的时候,她经了手,端给了冯父。

而对于冯辉昌,张氏做过亏心事,看着这个孩子就心虚,所以她原本想以后找个机会将孩子也“意外身亡”了,可是在自己与冯父成亲的时候,却听冯父说那萧玉寰竟然说出一句预言,说是这个孩子大福大贵,身边将有两个女子,而这两名女子的丈夫将封王拜相。

虽然非常绕口,但追根揭底还是冯辉昌大福大贵不是?自己只要将冯辉昌作为自己亲生的养大,让他好好孝敬自己就成了。

这些年,自己不知使了多少心思,不让冯辉昌再接着读书,考科举。

如果是有大福大贵的福气的人,还考什么科举?

想着将冯辉昌栓子自己身边,让自己的侄女儿绑缚住他,如果说冯辉昌身边的女人也有大造化,那就让自己的侄女儿成为这样的女子吧!结果经过这么多波折去年才将两人撮合在一起。

心里想着,这下好了,冯辉昌最终能随自己拿捏了。

萧家来人接冯辉昌的时候,自己还很高兴,如果冯辉昌自己考科举也不能中个状元什么的,不如认个这样高官的亲人合算,那自己不也能跟着借光?

可谁想,那萧家似乎查出了什么,看着冯辉昌的意思,好像对他亲生母亲的死有了怀疑。

可当时对于此事能够有所怀疑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冯父,一个是小青。

冯父是不用担心的,这么多年来,被自己拿捏得很是乖顺,没有不听自己话的时候。

不过那个小青,当时想法子弄死她好了,当时自己也是怕了,不想再杀人了,而且没发现小青对萧玉寰的死有什么怀疑,所以就消了杀心,只将她卖给了娘家大哥成了小妾。

不过去年,大哥去世,这个小青不知如何了,当时自己怎么没有注意呢?

不行,自己得想法子问问小青的情况。

张氏在这里胡思乱想着,冯辉昌见她的眼珠乱转,恐怕心里不知在算计什么。

冯父此时也是一阵慌乱,当时自己也是有所怀疑,但与玉寰毕竟缘浅情浅,即使真的是张氏做下了这件事,自己也是可以原谅的,所以对此事制作怀疑,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要张氏能好好对待冯辉昌就可以了。

这么多年自己不是不知道张氏打的什么算盘,自己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只要对儿子无害,也就无所谓了。

冯辉明在旁没有搭言,只是听着他们的话,很是奇怪,产妇生产完毕,都过去了一个时辰了,怎么又会大出血?如果是服用了汤水才大出血的,那恐怕这所谓汤水就有问题了。

他看了看母亲和父亲,恐怕这里有蹊跷。

冯辉昌问道:“当时没有请郎中救救母亲吗?”

冯父更是气急败坏:“什么意思?难道父亲还能见死不救?只是当时郎中出门远游,没有找到而已。结果…”

他说到这里望向张氏,当时是张氏派人去找的郎中。

冯辉昌不是笨人,见此还能不清楚情况?

张氏吓得脸色惨白,暗怪冯父总看自己干什么!就不能镇定点儿吗?

冯辉昌又闭了闭双眼,没有必要再问下去了,一切都明了了。

☆、第一百零二章寻人

  不用什么物证人证的,这两人的表现已经足够验证了萧大人的推测是真实的。

冯辉昌有些颓丧,增云忙着去庄子视察的时候,冯辉昌在家里却是萎靡不堪,不知自己该如何做。

对于亲生母亲,一点印象皆无。

若是为了亲生母亲报仇,举报处置了张氏,这么多年来自己对她的孺慕之情又一时消散不了。

如若就这样算了,这心里还很是不忍,明明知道有人伤了自己,却仍要若无其事,试问自己还做不到。

张氏却没有闲着,冯辉昌回来的那晚,她基本就没怎么睡着觉。

冯父见她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越发肯定当初是张氏动的手,叹了一口气,没有言语,都是自己造的孽啊!

张氏第二天就回了张家,她要确认小青目前状况,当初将小青送来张家为妾,就是要拿捏住小青,让她不得不听话。

当她见了大嫂,见了礼,着急火燎地问道:“大嫂,小青母子现在怎么样?”

大嫂撇撇嘴,翻了个白眼:“我给撵出去了,分文没给。”

张氏一听就急了:“啊!大嫂,你怎么将他们给撵出去了?在府里不好吗?小青伺候你,她儿子你也可以随意支使啊!”

大嫂道:“你大哥留有遗言,让我们分家,要分给他们不少的田地呢!我不赶紧将他们撵出去,还等着他们来分家产啊!”

张氏被噎得哑口无言,她差点说出自己与小青的恩怨来。但在话要出口的时候还是咽了下去。

小张氏虽说是大嫂的亲生女儿,但在家产面前还是不能相比的,大嫂是出了名的吝啬爱财。

再说了,这杀人是张氏做的。又不是她女儿做的,凭什么她要为了小姑子冒着被夺财产的风险为她看守着证人呀?

大嫂看着张氏那失魂落魄的样子,感觉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就问道:“你怎么了?怎么失魂落魄的?”

张氏才回过神来,忙道:“没事。对了,大嫂,那她们母子现在何处?你知道吗?”

这个事儿张家大嫂还真不知道,只是听说有人在凤来镇上似乎见到他们了,在一家客栈做工。

张氏现在是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当初下手的时候。她是凭着一股子劲儿也就做下了。这么多年,安逸的生活让她没有什么不满的,更没有什么怨恨的,所以猛然间发现自己处于了生命危急之中,就手忙脚乱的。从张府出来的时候差点平地摔倒了。

该怎么办?不找到他们母子吧自己不放心,找到了他们母子,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还能将他们母子都杀了灭口不成?想到这里,张氏就浑身无力,在马车上瘫成一团。

不行,这么担惊受怕地活着,自己非得疯掉不可。

让自己雇的马车掉头往镇子上去了,她要试试看是否能遇到小青母子。

马车到了镇上,张氏付了车钱。就让马车先走了。

随意在镇子上走着,寻看着道路两旁的客栈,见了客栈就进去问问是否有姓张的年龄大约二十**岁的样子男子在客栈里做工,谎说自己是这个人的亲戚来投奔了。

一连找了几个客栈都说根本没有姓张的,有姓张的,叫来了也不是。

客栈伙计见她也不住店。没几句话就被撵出客栈。

张氏走了几条街,心里是又惊又怕,所以体力上就更是感觉累。

抬眼见前面街头还有一家客栈,门脸比较小,不知是否在那里。

张氏坚持着走到客栈门前,走进大堂来到柜台前,扶着柜台问伙计:“请问小哥,你们这里有姓张的人没有?我家的亲戚,我这把老骨头都找了一整天了,再找不到,这骨头都要散了。”

伙计看了她一眼,往楼上喊道:“张管事,您下来一趟,有人找!”

扑通扑通,一串脚步声从楼上传下来,张氏抬头一看,正是小青的儿子…张路。

张氏这些年回娘家的时候,也会经常见到小青和张路的,所以张路也认识张氏。

张路见张氏找到了这里,心里咯噔一下,如果青姨娘当初所说的属实,这张氏岂不是杀害萧玉寰的凶手?

现在又找到这里做什么?心里不由得敲起了警钟。

张路走下楼梯问道:“你怎么来了?我们已经与张家没有任何关系了,与冯家更没有任何关系。”

张氏假笑着上前几步道:“侄儿,姑母听说大嫂将你们娘俩给撵出来了,心里惦记着,就过来看看你们。”

张路不屑地笑了笑:“别虚情假意的了,当初不是你,我姨娘又怎么会落此地步?”

张氏假模假样地道:“侄儿说哪里的话,我当初不也是想着让你姨娘有个后路?在我家也只能是个丫头,出苦力。这到了张家,虽说名分不好,但怎么说也是享了清福,不用做活了不是?”

张路已经明白张氏当初是如何打算的了,此时又怎么会上当?于是冷笑着回道:“你今日过来有何事?”

张氏苦笑道:“姑母只是思念你姨娘了,所以过来看看。”

张路叱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什么好心!还是快滚吧!我姨娘不会见你的。”

张氏磨叽了一会儿,见张路很是决绝,无奈之下只能离开。

见张氏出了客栈,张路回身就要上楼,他将青姨娘安置在了客栈的一处偏僻房间里,这样自己边做工也能照看着。

走了几步,想起什么,回身走到柜台前,对伙计道:“兄弟,以后这个人来,或者是别的什么人来询问我和我姨娘的事情,你就说不知道。”

伙计倒是个好说话的,刚才听了张路和张氏说的话,感觉这两人之间有事儿,至于多大的事儿还判断不出来,于是就答应了。

张路掏出一把铜钱扔到柜台上:“兄弟拿去打酒喝吧!”

伙计弯腰点头道谢。

让张路意想不到的是,张氏出了客栈,并没有回村子里,而是来到客栈旁边的茶肆。

张氏边喝着茶边向小二打听着:“小哥,请问旁边那个客栈里的张管事这个人怎么样啊?”

小二年纪还小,刚刚十一二岁,没有想到什么危险阴谋的事儿上去,就热情地答道:“张管事啊,他人很能干呀!去年来的,本来这个客栈一直赔钱,客人也不多,他来了以后,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客人多起来,现在开始赚银子了呢!客栈老板可重视他了呢!”

这不是张氏所关系的东西:“那他娘…”

热情的小二主动介绍:“说起他娘啊,真够可怜的,这儿子吧这么能干,总算能赚银子过好日子了,偏偏病倒了,起不了床了。”

张氏一听眼睛一亮:“那张管事整天忙着客栈的事情,怎么照顾他娘啊?”

小二道:“张管事可是个大孝子啊!将他娘安置在客栈客房里,每日边做工边亲自照顾他娘呢!”

张氏掩住眼中的惊喜:“那老板没有嫌弃吗?他娘这么麻烦!”

“哪儿能呢?这么能赚银子的人老板巴不得捆在客栈里呢!”

寻到了人,张氏也打听到了有用的消息,至于怎么做,还得好好筹谋筹谋。

天已经快黑了,张氏又雇了辆马车回了村子。



张路上了楼,来到青姨娘居住的客房。

推门进来,见青姨娘自己正在吃力地翻着身子。

忙紧走几步上前帮着翻了身,又给姨娘捶了捶腰身,这长时间病卧在床不运动,肌肉就会失去运动功能,萎缩的,当然这个时代的人不理解这些道理,只是知道会全身不舒服,会长褥疮。

青姨娘又咳嗽了一阵道:“强子,你都这么大了,客栈老板对你也不错,差不多找个媳妇成亲吧!”

张强柔和地笑了笑:“姨娘,不着急,等你身体好些了,再亲自给我找个好媳妇。”

青姨娘笑了笑没有再说话,眼睛透过窗户似乎望着什么地方,

想起刚才张氏来找自己娘俩,张强放不下心来,不知道张氏具体要做什么,反正不会是什么好事就是了。

青姨娘自从被张家正妻辱骂并撵出张府之后,就咳嗽不止,圣医堂的郎中来看过,说是心情郁闷压抑所致。

开了一些药也不见好,身体越来越弱,最后竟然无力下地,只能躺卧在床。

自己尽力劝说都没有效果,姨娘仍然是闷闷寡欢,饮食极少,营养不良,形销骨瘦。

上次遇到萧府的人,与姨娘谈了好久,自己也在旁听着,了解了这么多年姨娘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对张家和冯家深深愤恨,若是有什么机会报了此仇才好。

可是看着姨娘每日的想不开,张强又不忍让姨娘再为以前的事情难过,所以尽量劝说,让姨娘忘了以前的过往。

青姨娘知道儿子心疼自己,回转过头来,笑着对儿子说:“强子,去忙吧!姨娘没事儿。”

张强笑着点点头,转身出去了,走出客房,脸色立刻就阴了下来。

最好还是找个好郎中好好的给姨娘看看才好。

☆、第一百零三章中毒

萧大人带着三个儿子来了,没有来冯家的村子,只是派人通知了冯辉昌,让他到镇子上来。

冯父看着萧大人的这些个办事儿方式也明白了,这萧家是不把自己这个姑爷放在眼里和心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