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美侧福晋 作者:悄然花开(晋江金推vip2012-10-09完结,系统、异能)-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情弄的人心慌乱,若是康熙忽然宣布出了新的水稻种子,今年再试种一年明年就能让大家种的粮食翻一番,那可不光是朝堂上下跟着高兴,估计整个大清都要表示一下庆祝的。
  最重要的是,今年是康熙的五十整寿,糟心的事情太多了,康熙能不暴躁吗?这会儿上来一个大喜事,就冲着这好兆头,康熙也是得说自己很高兴特别高兴的。
  想明白之后,李巧慧忽然就想到一个好主意,抿嘴对胤禛笑了笑说道:“爷,我有个好主意,你若是信得过我呢,咱们就上庄子上住两天,让我看看你那稻种,若是信不过我,那我也就不用说了。”
  胤禛挑挑眉,盯着李巧慧的眼睛看了一会儿,见她神色里只有真诚和自信,只是稍作犹豫,就点头应道:“好,那咱们明天就去庄子上,中秋之前赶回来就行了。”
  作者有话要说:呜呜,今天查资料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件大事儿……古代的帝王,他们的寿辰都是提前过的,总之不会在自己真正生日的时候过生日,因为担心自己的生辰被人拿去扎小人,所以从来不公布,我前面写的时候,貌似都写康熙的寿诞是在五月啊……抹汗,幸好我当初没查到具体的时间……




☆、126先生

  胤禛回来已经有半年多了;孩子们和他又变得十分的亲密了;这次去庄子,自然是要将六个孩子一个不落的全部带上的;幸好这会儿安康他们也准备断奶了,要不然再带上八个奶嬷嬷;那队伍可就不小了。
  “给元希找先生的事情;你准备的怎么样了?”等到了庄子上,李巧慧也没急着看稻种的事情,先是问了胤禛关于元希的事情,元希和宝珠的生辰是六月份;这会儿他们已经满六岁了。
  元希的大名是三周岁的时候康熙给赐下的,幸好不是叫做弘晖;那个名字太短命了。不仅李巧慧不喜欢,看过那个珠子的胤禛,也是有点儿觉得不太满意的,弘曜这名字好的很,很是和元希般配。
  宝珠嘛,因为和元希是一胞双胎的,所以也顺便跟着蹭了个名字,不过,康熙的思维很是偏实,虽然这个龙凤胎里的孙女让他也很喜欢,但是孙女就是孙女,还是要按照时速成为别人家的媳妇的,这名字就要和女戒什么的沾点儿边,所以最后就变成了善淑。
  李巧慧对这名字很不喜欢,不管是家里还是外面,叫宝珠的时候都是叫的小名儿,倒也没让善淑这两个字很频繁的出现,久而久之,府里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大格格还有个大名儿了。
  胤禛将桌子上的本整理好,抽空回答李巧慧的问题:“已经派人去找了,若是没什么意外,大约中秋节之后就会请回来,我倒是想问问另外一件事情。”
  李巧慧塞了一块儿苹果到胤禛嘴里:“你说。”
  “安康他们也两岁了,早先元希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都开始启蒙了。我想问问,这先生到时候是只教导元希一个人,还是顺便给安康他们启蒙?”胤禛咽下苹果,看着李巧慧问道。
  李巧慧想了一会儿才犹犹豫豫的问道:“不能再找个先生启蒙吗?我觉得吧,虽然在元希学习的时候,可以让那先生给安康他们启蒙,但安康他们年纪比较太小,坐不住,这么正规的学习,他们耐不住性子,先生若是太看重安康他们呢,就会拖累元希的进度。若是太看重元希呢,就坏了安康他们的启蒙。”
  李巧慧她自己是习惯了现代的那种同等进度的学习的,让她将不同等学习进度的孩子交给一个先生领着,难免就要操心的多了。就是胤禛他们那会儿,也是大阿哥三阿哥和胤禛一个师父,十三十四一个师父,五阿哥七阿哥一个师父,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一个师父的,太子永远是例外。
  元希和安康他们相差了四岁,这中间的差距有些大,他们的出身,又是没办法让先生不管不顾的体罚的,那肯定会有疏忽的现象啊,不是疏忽这个就是疏忽那个。
  对于元希来说,刚进学,若是一开始就疏忽了,日后学习的兴趣就可能要受打击了,也会造成不好的学习态度。对安康他们来说,若是被疏忽了,小孩子的心里都是很敏感的,一开始就让他们觉得自家大哥才是备受宠爱的,自己不如大哥,不受先生喜欢,那就可能会造成心理阴影了。
  胤禛倒是不知道李巧慧想那么多的,当年大阿哥比他早入学几年,他们不照样是跟着一个先生学习的吗?只是,现在胤禛的态度就是老子不差钱,老子愿意给儿子请几个先生就能请几个,也省得日后进宫了想请都没得请。
  “那就让先生先给元希一个人上课吧,安康他们的启蒙你先照看着,我让人再找一个先生。”胤禛心里盘算着能找的人,他给元希找的师父,是他在珠子里见过的雍正登基前的谋士戴铎。给安康他们找的,就比较麻烦了。
  首先,这先生是一定要有才学的,有正经的才能。其次,这先生不能起了和戴铎比拼的心思,大人的态度,是最容易影响孩子的,这会儿又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所以若是这先生和戴铎不和,那还不如让安康他们跟着戴铎启蒙呢。
  “这个不着急,我们可以等过两年,元希在他先生那儿站稳了脚跟,再将安康他们送过去。”李巧慧倒是觉得胤禛有些太当一回事了,之前她差点儿让他给绕晕了,安康他们才两岁,就算是启蒙,也得是三岁往上了,那会儿元希都已经能适应上学了,他做先生布置的作业的时候,先生自然是可以去给安康他们讲课的。
  “不过,我是不愿意元希只有一个先生的,我说几个方面的,你让人去找,这些东西元希也必须学习。”李巧慧看胤禛皱眉,也不着急,直接换两个话题。
  胤禛挑眉:“什么东西?”
  “算学,外语,农事,工匠,最重要的是武学。”李巧慧掰着手指数,顺便在心里对应,现在的先生教导的内容是语文和政治以及哲学的综合体,甚至有时候包括了地理和自然。数学对应外语,外语是必须的,就算是不学习英语,也得学习满语和蒙语。
  若是元希想当皇上,农事得了解,要不然某天谁对他说,哎呀我的管辖区出现吉兆了,一个麦子上长了两个穗儿,元希还是傻呆呆的高兴,那可就成了傻子。不求他知道粮食怎么种,只让他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赈灾什么时候需要减税什么时候能庆祝丰收就行了。
  至于工匠,那是未雨绸缪,万一将来元希是要建个宫殿什么的,被下面的人给忽悠住了,多掏钱了,那岂不是太亏得慌了?
  等她将这些理由给胤禛说了一遍,胤禛嘴角抽了抽,都忍不住想剖开李巧慧的脑袋看看里面塞的都是什么。最终很是无力的问道:“你不觉得有些太多了吗?”
  “怎么会多?”李巧慧瞪大眼睛:“汗阿玛可是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都会的,还有各种经史子集声律法诗画,甚至懂医学,汗阿玛难道就没觉得多吗?”
  先不说她儿子有没康熙聪明了,只说她儿子的学习条件,那可是比康熙艰难多了。康熙八岁登基,八岁之前要宫斗活下来,八岁之后要斗智收皇权,收完之后得亲征爱民,这学习时间都像是海绵里的水,硬是给挤出来的。
  她儿子呢,不用和后宅斗,后宅她是一手遮天的。不用和朝臣斗,他现在完全没资格,怎么就不能学习那么多的东西?就是现代的小学生,也是要学十多门功课的好不好?
  “你说的那些,不太好请先生。不如这样吧,一个月里面,让他跟着先生上二十天的课,然后三天去你三哥那儿,三天来庄子上,三天我带他去集市上走走,还有一天你负责给他总结。”胤禛看着李巧慧不依不饶的架势,很是有些头疼。
  他现在是总结出来了,李巧慧这女人就属于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那种,小事情,还是顺着她心意来比较好。
  但是他这么答应了,李巧慧又犹豫了:“可是,一个月学习三十天,元希会不会累坏了?”
  胤禛无语了一下,继续解释:“怎么会呢,你想想,这去你三哥那儿也不让他动手什么的,来庄子上也不让他背写字,去集市上也不用他写文章,也能算是休息了。”
  “那好吧,就这么安排。”李巧慧想了一会儿,觉得换个学些内容也算是休息,就答应下来了。于是在元希不知道的时候,他的学习生涯就被制定出了计划。
  至于宝珠,也是要找先生的,不过找的是女先生。读的虽然也是四,但前面加了个女字,学的虽然也有诗词歌赋,但那是闺阁里的。她也有换脑子的学习内容,那是刺绣。
  不过,李巧慧担心养出来个太标准的古代女子,她可不想让女儿和现在的女人一样眼界之后头顶的那一片天。所以,很是想让宝珠和元希一起去上课。
  胤禛虽然觉得这不像回事,但好歹宝珠是他的头一个闺女,心里还是很疼爱的,最后也就勉强答应了,还说是先问问先生,若是先生愿意,那就让宝珠跟着去,先生不愿意,那宝珠就不能去。
  至于先生会不会答应,李巧慧完全没放在心里,胤禛都开口了,先生不答应的几率会大吗?
  “行了行了,先生中秋之后才会过来,你想操心就等那时候再操心,今天时间也不早了,你白天坐了半天马车,下午又在庄子上逛半天,都不累的吗?”
  胤禛手里的早就放下来了,一边起身准备回内室,一边对李巧慧说道。李巧慧赶紧拽住他衣服:“别走啊,你忘了我们来是有大事情要做的吗?”
  “这会儿?”胤禛顿了一下,转头看李巧慧,眉头蹙起,一脸疑惑的问道。李巧慧笑盈盈的点头:“就是这会儿,趁着人少,我们赶紧先弄出来一半的种子。”
  万一她要是失败了,至少还有一半种子。若是她成功了,这一半可就够份量了。
  胤禛自然是也是能听出那一半的意思的,当即就有些犹豫了:“你之前不是说很有把握的吗?”
  “是啊,但是我怕你的人操作不好啊。”李巧慧很是无辜的说道,胤禛伸手捏住她的脸颊,原本想用力捏一下出出心里的恶气的,但是看到李巧慧大眼睛里的笑意和无辜,那漂亮的脸上一派天真,手下的触觉又十分的细腻温润,就有些下不去手了,最后只好冷哼了一声,率先转身往外走。
  李巧慧赶紧跟上,急走两步拽住胤禛的衣袖:“爷,这庄子上的守卫怎么不多?你那种子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大秘密吧?”
  “嗯,一开始还有人好奇,这两年已经没人打探了。”胤禛轻声说道,不过,他也不是傻子,庄子上看着守卫不多,但是放种子的地方,可都是精英守着的。还从李家弄了几个人过来,身上都是佩戴者武器的。
  不过这些没必要告诉李巧慧,胤禛让她放轻脚步,两个人一路绕到仓库那边,将看门的小厮叫醒,然后开了门进去,就见屋子里放着好几个粮仓,里面堆着的都是稻种。
  李巧慧走过去看了看,每个里面都要伸手抓两把出来仔细瞧。然后对胤禛就很是佩服了,这稻种选的特别好,颗粒饱满,看着品质上佳,她感觉了一下,几乎没有死种,生命里都是特别旺盛的。
  “爷,这粮仓里的种子没有什么区别,咱们随意的拿一半出来吧。”李巧慧看完,转头对胤禛说道。胤禛微微点头,对外面说了一声,过了没多久,就有两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小厮进来,也不言语,直接行了礼,然后拿着布袋开始装稻种。
  李巧慧知道胤禛都安排好了,也不做声,看着他们装了一半的稻种,然后一袋袋往外面抗。等最后一袋抗完,胤禛才带着她往仓库附近的另外一个院子里去。
  那些稻种,都整整齐齐的装在袋子里被放在墙边。李巧慧又让那些人出去抬水,顺便准备三个大木盆,胤禛都没有一点儿反对的让人去做了。
  等东西都准备好,也差不多是半夜了,李巧慧打发了屋子里的人,自己拿出来三个小瓷瓶,将里面的液体分别倒在三个木盆里,然后让胤禛将布袋里的种子也倒进去。
  “巧慧,这样种子会发芽吧?”胤禛看着那半木盆的水,皱眉问道。李巧慧摇摇头:“不会,你放心吧,泡到后天早上就行了。你若是不相信,明天早上之后,你再弄一把种子试着种出来看看。”
  胤禛抿抿唇,站了一会儿,过去将稻种都倒进水盆里。看李巧慧拿着木棍在那里搅拌,自己也去拿了木棍过来,将另外一盆种子给搅拌一下。
  两个人平时都挺养尊处优的,这干了大半夜的活,累得要死,回去洗了澡就躺在床上睡死了。
  两天的时间,胤禛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去看看那种子,等到了第三天,不用李巧慧提醒,他半夜里就将李巧慧给叫醒,两个人又匆忙的过去将种子给弄了出来。
  要控水,晒干,又是两天的时间。转眼就要中秋节了,胤禛不得不带了一把种子回去,心里颇为郁闷,他这边还没做实验呢,回府就要写折子了,万一到时候出现意外了,那自己的折子不就自打嘴巴了吗?
  再看李巧慧那没心没肺的样子,胤禛深深的郁闷了。不过,不管他怎么郁闷,这折子还是要写的,这种子也是要试验的。幸好,当时是一半一半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邬思道也是会有的……大家表着急,先让出来一个……




☆、127粮种

  原本胤禛估计着康熙看了种子和折子之后;必然是很高兴的;但是他没想到,康熙能高兴到这种地步;听梁九功念完,胤禛才起身恭恭敬敬的接过圣旨;略微带着些担忧的问道:“梁谙达;汗阿玛可有说别的了?”
  “恭喜雍亲王。”梁九功先是拱手给胤禛行了一个大大的礼,然后才笑着说道:“皇上看了您呈送上去的水稻和种子,高兴的连午饭都多吃了一大碗,马上就让奴才过来宣旨了;这皇子阿哥里面,您可是头一个被封亲王的。”
  胤禛脸颊有些抽;他很不想要这个第一个好不好?你以为第一都是好当的?稍微不注意,那就成了靶子啊。虽然说现在他和那群兄弟没什么争的,但是不管什么时候,皇宠都是争夺的对象好不好?
  原本他地位低,就算是被康熙重视,那只是加重了夺位的砝码,让众兄弟更争相拉拢自己,获取更多更实惠的帮助而已。现在呢,自己很可能会影响汗阿玛的决定,这时候,自己就不是砝码了,而是挡路石了。
  一个不为自己说话的能影响皇上决定的备受宠爱的人,除掉才是王道啊。宁愿没有这个人,也绝对不能让这人有机会在皇上面前说自己的坏话,是个正常人都会这么决定的。
  所以,这会儿这个册封亲王的圣旨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胤禛心里苦闷的很,自上次他穿着汗阿玛的衣服出宫之后,又来了一个烫手山芋,难不成,汗阿玛是终于决定将自己竖在通往皇位的大路上了?
  谁想挪开他这个挡路石,谁就是对皇位有想法,除了挡路,还能当个试心石?
  “汗阿玛隆恩,我十分感念。梁谙达稍坐,等我换了衣服,就和你一起进宫谢恩。”胤禛脸上一贯冰冷没表情,所以梁九功也没看出这一会儿的功夫胤禛心里就转了几个念头,听了胤禛的话,也只弓着身子说道:“王爷请。”
  李巧慧在后面示意了一下建兰,建兰拿了一个荷包塞给梁九功,然后跟着李巧慧进去了。梁九功捏捏那荷包,轻盈盈的,里面像是装了几张纸,肯定是银票。于是,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在苏培盛的带领下,跟着去侧室坐了。
  “爷,汗阿玛这是什么意思?”李巧慧看胤禛脸色有些不对,就轻声问道,手里很快的将胤禛原先的郡王礼服给翻出来,就算是封了亲王,亲王的行头也还没送过来,只能先用郡王的。
  这礼服前段时间还刚穿着去参加中秋家宴了,所以这会儿并不显得有潮气和放久了的霉味,李巧慧先将胤禛身上的腰带给解开,然后服侍他换衣服。
  “放心,就算是个靶子,汗阿玛也绝对不会让人弄死我的。”胤禛走了几步路,已经是分析一遍了。虽然康熙是诚心拿他当试心石的,但在康熙眼里,他必然还是威胁最小的那个,这样的试心石用着才更放心。
  若是胤禛也有继承权,康熙是绝对不会用胤禛来试探别的皇子的。那会儿,胤禛可就成了距离皇位最近的人,他最应该防备的,就成了胤禛。
  所以,事情得分两面看,利用这种事情,也得看有没有资格,有没有价值。很明显,现在胤禛是很有资格很有价值的,那么胤禛的小命,也是珍贵的很了。
  “那太子那边……”李巧慧微微蹙眉,将大礼服给胤禛穿上,太子对胤禛的拉拢,可是京城里的人都知道的,虽然胤禛一直没表态,但是太子吩咐的事情,胤禛从来都是很认真很出色的完成的。
  和大阿哥三阿哥他们相比,胤禛和太子的关系,那明显是能划分成一个党派了。
  “不用着急,太子若是着急了,才更容易出错,太子出错了,后面的几个也才更容易得意,他们得意了,就会露出尾巴。”胤禛笑了一下说道,自己拿过帽子戴上,将朝珠给挂好。
  这礼服上面可是不用佩戴香包之类的东西的,所以胤禛这就算是装扮好了,捏了捏李巧慧的手心算是安慰,转身就出门叫上苏培盛和梁九功进宫去了。
  康熙正在乾清宫等着,见了胤禛,自然是要大大的夸奖一番的:“朕知道你一向是个能干务实的,没想到,连户部都放弃多年了,你还坚持着将这东西给研究成了。”
  胤禛略微带着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汗阿玛可高看儿臣了,这可不是儿臣研究出来的,儿臣只是将这个成果汗阿玛送过来了。所以汗阿玛的赏赐,儿臣心虚的很。”
  “哈哈,不用心虚。你的意思朕明白,你放心,你那庄子上的人,朕是都不会亏待的。”康熙大笑了两声说道:“你回头让他们更精心点儿,等这晚稻收了,就先将京郊的种子给换了,然后慢慢往外扩展,假以时日,大清就都能用上这种子了。”
  “其实儿臣还有件事情要和汗阿玛说。”胤禛略微带着些不安,康熙心情好,直接一摆手允许了,胤禛犹豫了一下才说道:“这种子并非是一直这么好的,而是每隔五年,就开始逐渐变的不好,等再过个两三年,就重新变得和以前一样了,所以要想一直有这么好的稻种,就得一直让人培育着。”
  这真是个不太好的消息,康熙脸上的笑容收了一些,暗自算了起来,若是每隔五年就换一次种子,也就是说这研究种子的人,势必得一直干下去。大清的耕田共有十万万亩,每亩地至少需要种子半钧,十亩地最少是一石,算下来,至少需要种子一千万石。
  而大清每年的田税最多了也就一千四百万石,和粮种差不多一样了,这么多的种子,要从哪儿弄?胤禛的庄子,是绝对没这么多的种子的,就算是整个京城的庄子都用来培育粮种,也绝对供应不上,就算是有了五年的缓和期。
  “你可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康熙想了一会儿,转头问胤禛。胤禛有些迟疑,康熙脸上的神色缓和了很多:“你但说无妨,就是说错了,汗阿玛也不会说你的。”
  “那儿臣就斗胆了。”胤禛微微鞠躬行礼:“儿臣原本是想着,将儿臣庄子上的几个人分派到各地,让他们去指导百姓们怎么培育粮种,但是后来想了想,若是百姓们都去培育粮种了,谁来种田?就觉得这方法有些不可靠了。后来就又想到,若是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在每个地方,直接划了一块儿地方培育粮种,那么平摊下来,粮种就不是大问题了。”
  康熙是很会举一反三的,瞬间就又想到,若是派去的人都是自己人,那么就相当于在各个地方另外放了一只眼睛。每年卖出去多少粮种,地里会收获多少粮食,这个机构也必定是能算出来个大概的。
  若是知府知县想要贪污,那就得掂量着看了。但前提是,这派出去的人,绝对不会和知府知县勾搭起来,要不然,贪污的问题还是没办法解决。
  同时,这个机构若是成立起来,六部里面就没一个能单纯的控制这个机构,那就相当于这支人马是全部属于皇上的,也相当于皇上直接恩施于民,不用经过贪官污吏的层层剥削了,也能让皇上对百姓的恩情不打折扣了,更利于他明君仁君的名声。
  “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朕自会考虑的,你庄子上的人,过几天朕过去亲自瞧瞧,若是可以,朕就送几个人去向他们取经学习。”康熙沉思了良久,这才抬头对胤禛说道。
  胤禛应了,看康熙没什么说了,就告退走人了。他也是很满意的,虽然说将培育粮种的人都送出去了,能给康熙带来很多好处,但他雍亲王研究出来的种子,也绝对是能在百姓里面挂上号了,这才是他争取民心的第一步。
  民心所向,才是成君之道。但是在上一个君王还活的好好的时候,这民心就要有技巧的得去才行,太嚣张了,上个君王必定会收拾你,太低调了,百姓们都不知道,谁给你民心?
  所以啊,这会儿刚刚好,康熙考虑着自己所能得到的民心,就忽略了胤禛在其中所获得的民心。在康熙的影子下,胤禛慢慢的成长起来,等民心攒够了,影子也就能从康熙的身后站出来了。
  只是,得防着这影子在没长成之前,上面的遮挡物被人搬走,或者是有别的光线从另外一个方向射过来。
  这边胤禛盘算着自己以后要走的路,毓庆宫里,太子气的眼睛都红了,绷着一张脸问道:“你说的是真的?汗阿玛刚下旨册封胤禛为亲王了?”
  “是,奴才刚才见到梁谙达的时候,梁谙达并没有隐瞒。”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脑袋都没敢离开地面,声音颤颤的说道:“梁谙达 半个时辰前就是去雍王府宣旨的,这会儿雍王已经进宫谢恩了。”
  “可恶!”胤礽猛的摔了手里的茶盏,一脸青色:“好个雍王!孤真是小看了他,原本以为他只是有点儿小聪明,没想到,他倒是背后给孤来了一刀!”
  索额图一死,他身边的势力就去了一大半。但他还是太子,汗阿玛还是很宠爱他的,那么假以时日,他必定还能再起来,只要那几个位置他拿到手里,可是现在胤禛插了一手,他倒是成了汗阿玛面前最受宠的人。
  那么,那几个位置,就不是他说了算的,就算是为了讨好胤禛,也得均出来一个给胤禛的门人。那个年遐龄,也是胤禛的门下,今年刚回京,若是不出意料,年家是要得到一个位置的。
  太子这边火急火燎的想着怎么在胤禛之前将索额图一派留下的空位置重新补上自己的人,而大阿哥那边,也没放松,太子能想到的,大阿哥和他的幕僚也能想到,于是直郡王府里,大阿哥也是一边骂着胤禛,一边赶紧扒拉自己能用的人,不管怎么说,先占两个位置才能继续下一步。
  三阿哥府里倒是很平静,胤祉自诩是个读人,干不来摔茶杯骂人的事情,就在心里用不带脏字的话将胤禛给念叨了一遍,然后开始思索,文官武将,自己能沾手哪一个,汗阿玛只说让推荐人,却没说让往哪个位置上推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位置都有可能?
  那自己这边要个武将的位置?索额图的儿子,貌似留下了个侍卫头领的缺吧?还有明珠的儿子,留下的也是侍卫缺,这两个一个是皇宫里的,等级高点儿,一个是兵营里的,实权大些,自己选择哪个比较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估算了一下,这个文大约月底会完结,大概只会写到登基,然后来几个番外,亲爱的们收藏一下我的专栏吧,开新文也能早找到开新文的时间应该是这个月哈
  




☆、128风起

  “朕前段时间让你们推荐的几个位置;你们都想好人选了吧?”康熙倚在榻上;漫不经心的问道;下面一溜儿站着几个皇子阿哥,从大阿哥排到十四阿哥,中间突出一个身穿黄色衣服的太子。
  后面还另外站了几个身穿石青色朝服的大臣;手里俱都是拿着折子的。胤禛低着头没说话;只等着太子先出头。
  果然;太子先递了折子:“回汗阿玛的话;儿臣已经选好了;京官空出来的位置有五个;儿臣推选了苏图录等七人,另外官三个;儿臣推荐了石国柱等六人。”
  大阿哥也是不甘落后,等梁九功将胤礽的折子给接过去递给康熙,立马出来将自己的折子也递了过去:“儿臣也选了几个人,都是很有能力的,汗阿玛看看,若是能用,也算是儿臣为汗阿玛分忧的心意了。”
  有了这两个带头的,三阿哥也就不磨蹭了,同样是递上了折子。胤禛自然也是准备了几个人选的,但是他准备的可不是自己那边的人,准确的说,他自己除了李家张家等汉官,在满人这边是没有人手的。
  可是,有些位置是满人才能担任的,他就从康熙信任的人里面挑选了一些。看过那珠子,他自然是知道后期康熙都会宠信谁的,现在他不过是卖个好而已,一开始可能是显不出来,但是时间长了,这些人就得欠他一个人情了。
  “行了,朕都看过了,你们都用心了。”康熙翻看了一下那些折子,眼神很有深意的从几个人身上滑过,另外问后面的人:“你们可有什么推荐人选?”
  “奴才推荐石大人家的石满珠,那小子年纪轻轻,却武艺不凡,前段时间刚在镶红旗军队里打了一架,一对五,还半点儿不落下风,奴才觉得此人可用。”佟国纲卖了一个面子给石家,石家自然也是要回一个面子的。
  上次索额图的事情,康熙并没有给这两家明面上的赏赐,这次倒是考虑了一下他们推荐上来的人,想着石家和佟家的人确实是不错的,就随意将两个不是太重要,却也有点儿重要的职位给安排下去了。
  “朕叫你们过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宣布。”剩下的官位,康熙并没有立马做出决定,而是将折子给放到一边,开口说了另外一件事情:“朕打算在工部下面另外开一司,掌天下粮种,这侍郎的位置,就由张廷玉担任,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张廷玉现在在翰林院已经呆了差不多三年了,这个侍郎的位置应该是能应付的来的。而且,张英是康熙的宠臣,这会儿年纪大了,也要退休了,自己就是看张英的面子,也得先安置一下张廷玉。
  几个人都是很明白其中的意思的,也就没人反对,康熙很是满意,接着说道:“过段时间,朕要去西巡,胤眩返i胤祉胤禛和十三十四都跟着去,老八守在京城,若是有什么拿不定的事情,就去找佟大人商量。”
  “是,汗阿玛,儿臣一定不负您所托。”胤禩恭敬的上前说道,胤禟本想说什么,被旁边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