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鱼跃农门 作者:风玖蓝(起点vip2012-08-31完结,美食种田文)-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掌柜。”他连连说道。

    杜小鱼抽了三张十两的银票给他,“契约里还得添一条,别把这方子到处传,你办好了拿给我。”那剁椒做得很好吃,盐,糖等调味料的比例都不错。

    赵松忙点头,接了银票就又出去外面厨房了。

    赵冬芝很是想不通,皱起眉头道,“三十两银子就这么送出去你呀这王二会做剁椒有什么了不起?菜又不是他想出来的,赵大厨这回也是傻了,竟然替这种人来说话我先前想给个十两都顶到天了。”

    赵氏笑道,“小鱼总有道理的,我觉着这鱼头确实不错,卖贵些也有道理。”

    看赵冬芝不服气,杜小鱼道,“小姨觉得赵大厨的厨艺怎么样?”

    “那当然不错。”这馆子就靠他的手艺撑着,不然哪儿来这么多客人,县里有两大酒楼,望月楼跟百福楼,平日里已经占去大片份额,他们这些小馆子就得有自个儿独特的味道才能开得下去。

    “那咱们给赵大厨的工钱高不高?”杜小鱼又问。

    这下赵冬芝忍不住翻眼睛了,赵松每个月的银子才五两,比起酒楼的厨子那是不好比的,不过杜小鱼到年底都会多加十两银子算是过年的利钱,就这点赵冬芝还提出过疑义呢,说是给的太多了。

    赵氏见妹妹不吭声,知道她是认识到问题了,便笑道,“好了,银子给出去就是了,我看赵大厨是个实诚人,这件事不解决他心里也烦恼,咱们给了这三十两银子,他也是会感激咱们的,那是看在他的面子。”不然别的来要,不是赵松,这三十两就未必会同意了。

    赵冬芝哪儿会听不懂,这就是拉拢人的手段。

    将来即便有人来挖墙脚,出高价叫赵松离开他们馆子,赵松也会多点考虑考虑,当下又笑嘻嘻起来,“还是小鱼你想得多,那些银子给你管总是不错的。”

    杜小鱼对她的性子早就习以为常了,也就不再继续说这个话题。

正文 第209章 孔雀开屏

    第209章 孔雀开屏

    馆子里也忙,他们几人用完饭这就打算回去了。

    门外却来了一个卖鱼的老头,手里提着两篓子鱼,在向他们馆子的伙计兜售。

    赵冬芝撇了下嘴,“这老头昨儿就来卖鱼,比别的人卖的都贵。”

    杜小鱼听了就瞅了那老头一眼,长得干瘦干瘦的,皮肤很黑,身子虽小,但四肢长得特别长,看起来像只大猴子。

    那鱼篓一直在微微晃动,里面的鱼应该很鲜活。

    “都是什么鱼?”杜小鱼问,“没叫赵大厨来看看?”

    “叫他看什么?”赵冬芝奇道,“这馆子每日采办都是我跟相公管的,赵大厨可从来不问一下,无非都是集市里有的那些东西。”

    杜小鱼挑一下眉,走到老头身边,往鱼篓里看一看,都是些青黑色或青灰色的鱼,有大有小,张着嘴一呼一吸。

    老头见馆子里有人出来,只道是想买了,谁料却是个姑娘,便不太热络,转过身就要往其他地方去了。

    “老丈,你卖的是什么鱼啊?”杜小鱼叫住他,“看着不像咱们河里的鱼呢。”

    老头回过头,答一句,“姑娘想买?”

    却是答非所问,杜小鱼笑道,“你总得说说你这鱼哪儿好吧?不然我为什么要买?听说集市里卖的鱼可比你的便宜多了。”

    “他们的鱼能跟我的比?”老头不屑道,“我跟你说,这鱼的肉可不是一般的嫩,你买两条回去吃吃就知道了。”

    “既然这么好,那你为何不在集市卖?”

    “我家还有田要看着呢,没时间等,要么有馆子说好了,定好时候来收,这样方便……”老头说着看看杜小鱼,心道跟她一个姑娘家说这些干什么,有时间还不如去找找别的馆子,看看能不能谈成。

    他本是想卖给大酒楼的,结果那酒楼负责采办的人都不是好东西,他们都有固定买鱼的地方,从中估计也捞了钱,竟是百般刁难,挑三拣四,把他的鱼价压得极低,一怒之下他就不想卖了,来几家小馆子试试。

    结果都嫌贵,昨儿就没卖成。

    杜小鱼看他要走,忙道,“老丈不如跟我去馆子说可好?”既然他对自己的鱼那么自信,想必是有理由的。

    “你是馆子的人?”

    “没错,若是价钱合适的话,这鱼也好,那我们肯定会要的。”杜小鱼笑起来,“老丈不要急,敢问老丈是哪个村的人?”

    “三里村的。”老头瓮声瓮气道,“那我可说好,你们别想糊弄我,三十文一斤是不能少的。”

    比猪肉还贵些,但也不算很贵,在后世,有些鱼那可是天价,动则上千上万一斤,主要好多都濒临绝种了。

    杜小鱼也不会轻易答应,笑道,“那可得尝了再说,不过这第一条鱼就按你说的价钱来,我一会儿叫大厨烧了尝尝。”

    见她态度诚恳,老头便跟着去了。

    赵冬芝见她领了那老头来,心里虽然有些惊讶,不过也想到肯定是有什么主意,就叫伙计上茶给老头,杜小鱼又叫着上了两个菜一碗饭,给老头充充饥。

    等到午时过后,客人渐渐少了,这才抽空把赵松叫过来。

    老头拿出一条长得像鳊鱼一样的鱼,但是颜色很是不同,背部是青灰色,两侧是银色,腹部又是白的。

    赵松也头一回见到这种鱼,奇道,“这哪儿抓来的?”

    老头神神秘秘不说,杜小鱼猜想是不是在哪儿山里找到一处水源,里面正好有这些稀奇的鱼?

    见他不答,赵松也不继续问,拎着就去了后面院子,叫请的杂工杀了洗干净。

    那边杜显就跟老头攀谈起来,三里村他早年也去过,那里比起北董村来,多山又多水,而且有处很大的森林,听说里面猛兽都有不少的,平常也没人敢去。

    老头见有人去过三里村,倒也放松起来,笑呵呵的说着话,还提到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杜小鱼则跑到厨房,见赵松要准备烧了,便问他准备做个什么菜。

    “这鱼确实不错,生的都很鲜甜呢。”赵松很是惊喜,他们做厨子的,看到好的食材总是容易兴奋,刚才趁着鱼新鲜就直接生吃了一块。

    杜小鱼不由咂舌,鱼生啊原来这鱼还能做鱼生吃,倒是少见,一般的或多或少都很是有腥味,难以入口。

    赵松看到她的表情,只当她是惊讶吃生的鱼,笑起来解释道,“有些鱼是能生着吃的,像鲤鱼就可以,不过没有这种鱼好吃,我在想要不要就直接做个鱼脍吃吃……”

    这个只怕有些人会很不适应,其实就连杜小鱼也不适应吃鱼生的,她刚要阻止,却听赵松又叹了口气,“可惜我刀工还不够好,这鱼肉要切得很薄,很薄才好呢”

    杜小鱼放下心来,“既然鱼肉鲜甜,那还是要吃它原来的味道,就做个清蒸的好了。”

    赵松点点头,“不错,我也是这么想的。”说着便要动手去在鱼身上划几道口子,这样蒸起来也比较入味。

    杜小鱼却伸出手来,“等等,这清蒸也要讲究好看。”光是这么一整条摆着,实在没什么新意。

    “好看?”赵松挠挠头,这蒸鱼还能怎么弄的好看?难道撒些花瓣在旁边不成?倒也有些会雕工的厨师,会弄些装饰点缀,想着赵松就有些紧张,他可不会这些,他只知道怎么烧的好吃,要是杜小鱼叫他做这些东西,那就难看了。

    她以前见过的菜式有做到极致华美的,叫人不忍下筷,虽然她自己没有这样的本事,可依葫芦画瓢还是会的,杜小鱼往那鱼身上比划了一下,“这样一块块切下来,然后把鱼头单独放在中间。”

    没要他摆弄,赵松松了口气,但也不知道她要干什么,只照着吩咐做。

    那条鱼极大,还是够装一个大盘子的,调料也准备好,有辣椒,黄酒,姜葱,鱼肉小小的腌制了一下,然后杜小鱼就给摆了个造型。

    赵松总算看明白了,这赫然就是孔雀开屏

    晚上还有两千一章~~

正文 第210章 菁林鱼

    第210章 菁林鱼

    菜端出来的时候,一众人都说好看,那张开的屏上放了红色的辣椒,绿色的葱末,看上去真有几分孔雀的艳丽。

    “都快尝尝呀。”杜小鱼笑着道,“赵大叔精心炮制的。”

    赵冬芝拿起筷子点了点,“哎哟,弄得那么漂亮,叫我夹哪一块啊?”

    赵氏也笑起来,“快吃吧,王大叔还在那等着呢。”

    刚才杜显跟那老头聊了会儿,知道他姓王,叫王二谷,比杜显夫妇大了一个辈分,自然他们都得管他叫大叔。

    “好吃,刺都没有什么呢”赵冬芝吃着叫起来,有些后悔了,早知道昨个儿就跟那老丈买几条,指不定就能被小鱼夸夸,如今又是她找来的,作为掌柜的自己,可真是没有面子。她想着讪讪一笑,小声道,“小鱼,幸好你今儿来,不然可不是错过了?这鱼咱们买下来也能做个招牌菜,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鱼,那老丈还藏着不肯说哩。”

    几个人都连连称赞,王二谷知道这事多半要成了,心里头也高兴,他跑来兜售无非是要定个长期协议,图个方便。

    “老丈,他们都说好,那我们店就收了。”杜小鱼笑眯眯道,“不知道这鱼叫什么,将来咱们推荐给客人总得有个说法罢?”

    “这就随便你们叫了。”王二谷笑道,“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杜小鱼猜得没有错,王二谷家里几代都是猎人,常去森林里打猎猛兽以此换取金钱,到了王二谷这一代才开始慢慢多种些地的,但他手里的本事还是有,有次偶尔就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深潭,里面有好些鱼,他初时也没想过要去卖钱,只自己打了两条回去吃,结果发现肉质美味,鲜嫩无比,家里娘子就建议拿来县里卖。

    至于这地方在哪儿,他定然是不会说的。

    “那林子是叫菁林,要不你干脆就叫它菁林鱼好了。”王二谷想了下,建议道。

    “倒也好,别人要问起哪儿来的,咱们也能有个说法,就说是你们三里村那边来的。”杜显点头同意。

    这鱼名字的事就算定下来了,接下来自然是价钱,王二谷本是要三十文一斤的,后来见他们态度不错,几番商谈下来就改成二十八文一斤,他捞了鱼就过来送,但也不能保证每日都会有,要是遇上个下雨天,去那边就不太方便。

    皆大欢喜,反正这鱼就是卖个新鲜,要天天有,别人还指不定就没那么好奇了。

    谈妥后,王二谷把鱼篓子的鱼都卖给他们,又去公证了协议,这便兴高采烈的要回去了,杜小鱼又追上去道,“这小鱼就不要了,你日后要逮到了也还扔回潭子里去。”

    王二谷奇道,“这是为何?小鱼还要更鲜美呢。”

    “那您就不怕鱼哪日都被吃光了,以后还靠什么挣钱?”

    “这……”王二谷想了下又笑起来,“这潭子大呢,怎么可能吃得光,不过你们不要小的,那也中,我老汉就不抓了。”

    杜小鱼这才又笑了,同他道别。

    馆子里已经在制定这盘菜的价格,名字就叫孔雀开屏,取个吉祥如意的意思,大一点的鱼大概有个两斤左右,算算本钱,就打算卖一百文。

    “就卖九十九文吧。”杜小鱼进来道。

    “还差一文钱?”几个人都好笑起来,吃得起这鱼的人肯定是手里头有些钱的。

    这也是跟杜小鱼以前的经验有关,后世多得是标上一百九十九,九百九十九等这样的价格,无非就是让人有种错觉,好像这东西其低了一块钱就低了一个价位似的,这才想起来说九十九文。

    家里事都是她做主,别的人也没什么异议,馆子里的菜单上就添上了这道菜。

    这一耽搁就到下午了,杜显夫妇便要回去,赵冬芝笑道,“明儿立树也休息,叫上他一起回去吧,正好跟文渊两个人也碰碰头。”

    她眉开眼笑,李源清现在已经是县主,将来肯定能帮衬自家儿子的,怎么也得让他们好好联络联络感情。

    赵氏哪儿不晓得她的心思,看了她一下,倒也没有说什么。

    书馆休息前一天都提早放学子回家,因为有些家里离的比较远,赶回去得几个时辰,黄立树这会儿正在黄晓英的院子里,两人一个在洗衣服,一个拿着书再看。

    黄晓英瞄了他两眼,撇一下嘴道,“你这书半天也没翻页,到底在看什么呢?”

    “谁说的,我,我在想书里的道理。”黄立树身子一抖,显然是吓了一跳,赶紧伸手翻了一页过去。

    黄晓英啧啧两声,“装什么啊,我还不晓得你?倒是说说,怎么回事?我看你这两天魂不守舍的,是不是因为娘看上那个阮姑娘?”

    说到阮姑娘,黄立树便皱了下眉,但是不吭气。

    黄晓英把手里衣服往盆子里一扔,“难道你也看上了?”她还就怕出现这个情况,那阮姑娘开的胭脂铺那是日渐有名气,提亲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亏得她娘还有这种心思,若是别人家真肯,哪儿会没有回应的?

    她想起来,她娘前段时间还老跟她说,要再试试阮姑娘,当面探探口气,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了。

    黄立树烦躁得甩了两下头,“那都是娘的意思。”

    听他的口气那是不肯了,黄晓英心道,这倒是好,以后说服她娘放弃这个念头也有个借口,她自己虽然对终身大事看得很淡然,只要她娘看上的,便也没什么意见,可几个弟弟倒又不同了。

    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脾气,都要对症下药才行。

    像黄立树,家里真要给他找了一个不喜欢的,那小两口以后的日子只怕会不好过,到时候闹得家宅不宁,又有什么意思呢?

    “你可要想好了,真不喜欢,我想想办法。”她又确认了一句。

    黄立树拧了下眉,“我娶谁又有什么不同?”

    竟是心灰意冷的,黄晓英讶然道,“你这话什么意思?这天下姑娘多得是,你总得要挑个看顺眼的罢?”

正文 第211章 别来无恙

    第211章 别来无恙

    黄立树握紧了书,却是又不吭声了。

    瞧他这个样子,黄晓英沉默了下,想起以前发生过的事,心想,弟弟莫非还在想着青兰不成?那会儿杜小鱼跟她提过,青兰已经跟弟弟说清楚了,他也早就想明白了,怎的现在却还在纠结这件事?

    正想着怎么开口说呢,却听门外响起敲门声,出去一看,正是杜显夫妇跟杜小鱼来了,说今儿是来贺喜李锦的铺子开张的,顺道看看她,叫黄立树一起回去。

    黄晓英自是知道的,招呼他们进来坐,去倒茶时给杜小鱼使了个眼色。

    怕是有悄悄话要说,杜小鱼就跟了过去。

    厨房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灶边摆着两个菜,想是午饭吃剩下来的,杜小鱼上前问道,“表姐可是有什么事?”

    “还不是立树?”黄晓英叹口气,这几个弟弟就是不省心,她虽然嫁出去了,可心里无时无刻不也在关心他们,如今正是关系黄立树的终生大事,又怎么能随意马虎呢?她娘的脾气,她最清楚不过,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媳妇,将来定是要生事的。

    “是阮姑娘吗?”杜小鱼安抚道,“这个你放心,我看着就不会成,阮姑娘也来过我们家两回了,没见她对立树有什么上心,小姨只是一厢情愿呢。说什么试探试探,我看她心里也是底气不足,早晚都会明白的。”

    “倒不是这件事,刚才我问立树阮姑娘的事,他却是跟我讲了,并不喜欢,只让我烦心的是,这死小子居然说娶谁都一样。”黄晓英气呼呼道,“他这性子又不同我,我哪怕嫁个娘喜欢的,在公公婆婆面前也一样尽心,做到媳妇的本分,可他能行吗?到时候就是害人家姑娘,指不定要天天打闹呢。”

    杜小鱼忍不住笑起来,黄晓英说的一点没错,眼下他张口胡说,真要娶了铁定后悔。

    “你说我能不急吗?”黄晓英说着压低声音道,“我估摸着说不定还跟青兰有关。‘

    “真的?”杜小鱼皱起眉,青兰如今倒是过得很好,把秦氏的杂货铺管理的有声有色,秦氏也很是喜欢她,上回还托吴大娘给她找门好姻缘呢。

    “其实我也说不太准。”黄晓英叹口气道,“他长时间都在县里的,想来也不太可能见到青兰……”

    “等他这次回去我试探试探,表姐你放心好了。”杜小鱼嘻嘻一笑,端着茶水出去了。

    杜显夫妇在院子里转了转,赵氏笑道,“这处地方还真不错,你们反正也要在县里买个院子的,你母亲有没有提过这件事?”

    馆子的生意一直很好,银子是赚倒不少了,而且林家的纸马铺又是能挣钱的,赵冬芝也想着让他们买个,省得还租着别人的院子不方便。

    “倒是说过,只还没找到合适的。”黄晓英也往周围看一眼,“我跟相公还真住惯了这里。”

    “你们喜欢就好了,什么时候跟那户人家说说,愿不愿意卖给你们。”赵氏提了个意见,看时间差不多晚了,几个人就跟黄晓英告别一声,去县门口坐车回去。

    知道李源清要来,杜显一到家就开始准备晚饭,鸡舍里抓鸡,潭子里抓鱼,忙的不亦乐乎。

    杜清秋从吴大娘家里回来,拍着手道,“是不是那个哥哥要来了?”

    杜小鱼扑哧笑道,“娘,你看清秋都看出来了,只要二哥来,爹准得这样忙活。”又拍拍杜清秋的头,“你说的没错,那个哥哥今天要来吃饭。”

    杜清秋是个馋嘴,立马眉开眼笑。

    不到一会儿,杜文涛三个人也从私塾回家来了,见到黄立树,四个人打成一团,围着说说笑笑。

    傍晚的时候,李源清果然出现在门口,一别几个月,竟像是过了几年的功夫。

    他表现的还是跟往常一样,笑着叫爹跟娘,反倒是杜显夫妇很不自然,上回林家过来到底还是让他们心里有了压力,虽说林家老太太准了,可是叫爹娘总是不妥的,但又不好开口说,表情就很是复杂。

    李源清也看出来了,笑道,“你们养我这么大,那叫义父义母总成吧?”

    “好,好,好孩子。”杜显连连点头,这个称呼倒是恰当。

    招呼了坐下,赵氏打量他两眼道,“像是瘦了,你倒也不要这么操劳,手里的事能让下面的人做就放一放。”

    李源清道,“我知道,只不过刚上任还是亲力亲为好,以后会稍微闲一些的,前段时间,特别忙。”他是在解释为什么没有来。

    杜显忙道,“你实在没空就不要来了,来回也累,我们是没关系的。”

    杜小鱼在旁边正看着他的手,李源清冲她眨了一下眼,然后手臂微微一晃,示意已经完全好了,她这才笑了。

    杜显去厨房弄菜,杜小鱼也要去搭把手,却被赵氏拦住,“你陪文渊说话,里面我去帮忙,对了,叫黄花也过来,她下个月就要去京城了。”

    李源清听到这个也不意外,白与时现在留京城做官,以后怕就要常驻,夫妻俩不在一起总是不好的,所以杜黄花会去那儿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想着就笑了笑,那是好事,他们两个如今还能好好的在一起,足以令家人安慰。

    “我跟你一起去白家。”李源清站起来。

    两人就出去了。

    已经是初秋的时节,天气是凉爽的,田野里两边的稻子开始发黄,金灿灿的,就等着种植的人过几日来收割。

    云飘得很远,上空是大片湛蓝的色彩。

    李源清这几日一直忙于政务,如今咋一看到这些景象,心里头立时轻松许多,觉得惬意又舒服。

    杜小鱼也不说话,因为忽然找不到话说,只往前默默得走着路。

    “李锦不再帮你了?”他却开口问道。

    杜小鱼诧异的看着他,“你怎么知道?哦,你今儿看到他铺子开张了么?”

    “前几日就听说了。”他笑笑。

    “爹借了银子给他开的。”

    “哦?”李源清挑起眉,没想到杜显那么看好李锦,居然肯出钱帮他,忍不住问道,“义父怎么会想到这么做?”

    “自然有原因的。”杜小鱼含含糊糊道,“李锦在咱们家做了这么几年,爹很相信他的品行,而且银子放着也是放着,借出去能帮别人,何乐而不为?”

    “只是这样吗?”不是因为看中了想做女婿,这才出资?李源清盯着她的脸,知道她没有实话实说,便笑了下道,“李锦其实不错,以后铺子做好了,义父指不定就要他上门来提亲呢。”

    杜小鱼抿住了嘴,杜显当然有这个意思,不过她已经说清楚了,当下又挑起眉,“不会,我已经说好了,相公我会自己挑。”

    自己挑?李源清的心一下子提上来,“今年吗?还是明年?”

    那目光灼灼的,有些焦虑,杜小鱼看着他的眼睛,眉头微微拧了下,但又觉得自己应是看错了,即便李源清关心她,那也不该是焦虑的表情。

    就像她也曾想过李源清的婚事,若是林家要他娶个不喜欢的姑娘,她也一样会同情,会想办法帮他。

    她低下头,“这我如何知道,就这一两年吧。”

    “那你去哪儿找?一个姑娘家自己挑男人做相公,这合适吗?再说,你就觉得一定能找到?”李源清语气加重了些,虽说她自七岁那年就变得特别起来,可总也不能太出格的。

    说到了杜小鱼的痛处,她其实心里一点也没有底,在婚事这件事诸多纠结,还是因为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她无法接受跟自己不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两人只寥寥见了几面就成亲,这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她一直在反抗这种模式,而幸运的是,她的父母十分民主,也许也是因为出自于对她的疼爱,让这种坚持变成了一个可能。

    可到底能坚持多久,太难预测。

    看她愁眉苦脸,李源清又说道,“那你说说都有些什么要求?我也好帮你留意下,不说县里,就是京城我也认识好些个才俊的。”

    杜小鱼听到这个不由笑起来,“京城?京城有哪个公子愿意娶个农家女?”脑袋坏掉了才有可能

    “怎么不可能?我可是你二哥。”李源清道,“快说要求罢,你看都要到大姐家里了。”

    要求?她哪儿有什么要求,想了下才说,“无非要看得顺眼,人品好,对我也好……不对,不对,说这些有什么用?我看着不喜欢的话也还是不行的。”

    果然是前途险阻,李源清气结,那这个要求就是非得喜欢那个人了,其他外在什么的都不作数

    那万一她哪天看上一个农户也是有可能的……

    两人正说着,就听前头传来一个耳熟的声音,“杜二姑娘。”

    杜小鱼抬头一看,可不是阮玉吗?

    她俏生生立在那里,只不过目光却不是看向她的,而是落在李源清的脸上,然后杜小鱼就听到她说了一句,声音里似夹着叹息,“李公子,别来无恙?”

    更新时间调整下,以后都晚上八点左右发~~

正文 第212章 谋职

    第212章 谋职

    两个人都呆了呆,杜小鱼是没想到阮玉竟然会认识李源清,那语气虽然谈不上有多熟悉,但一定是认识的。

    是了,她也是从京城来的,两个人会产生联系颇为正常,只是竟在这样的地方又遇见,这就有些巧了,再结合以前对阮玉来此定居的疑惑,杜小鱼难免更加好奇起来。

    而李源清此刻也很惊讶,阮玉是华娘子最得意的弟子,已经得到全部真传,照理说她不该出现在北董村。

    “阮姑娘,好久不见。”他也微微一笑,又道,“你怎会在此地?”

    居然会问这个问题,看来不只是打过照面的关系,杜小鱼在心里思忖。

    阮玉面上浮现了一层忧色,轻叹道,“一言难尽,李公子,小鱼,我还有事情,先行别过。”说完竟匆匆走了。

    看着她背影,杜小鱼奇道,“你是怎么跟阮姑娘认识的?”

    李源清不假思索道,“机缘吧,那会儿她路遇劫匪,正巧我跟几个朋友出外打猎,救过她,这就认识了。”后来见面的次数多了,她像是经常遇到麻烦,他出手解救,两人渐渐熟悉,阮玉曾打趣道他是她命里的救星。

    只是,男女有别,稍加熟稔,就有旁人说起闲话,他一个要好的朋友还想过要撮合他们,他自是没有想过这些,怕连累阮玉清白,主动切断了联系。

    再到后面,就是回来北董村那次,他确定自己的心意后,便着手安排计划,此后就再也没有听到阮玉的任何消息了。

    典型的英雄救美呢,杜小鱼往他看了看,他穿天青色的单袍,玉带束腰,五官出众非常,如秀树一般,这样的人即便只是静静的站着,都能引得人移不开视线。而他又是一个年轻的县主,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这世上能有几个如此优秀的人?

    她不禁发出一声长叹,她不是青涩的少女,刚才阮玉的眼神里藏着什么东西,她没有漏掉,只是,为何却又转身走了呢?

    不知不觉便已经走到白家,见到李源清来了,杜黄花笑着出来迎接,把白念莲抱给他看。

    “爹准备了好些菜呢,叫你们一起去吃饭。”杜小鱼发出邀请。

    崔氏笑笑,通情达理道,“你们一家子团聚,我们就不去了,念莲放家里,省得吵得你们吃不好饭。”

    白士英也笑眯眯的看着李源清,他父亲是京城的尚书,将来自家儿子怕是多有依仗的,便催着杜黄花去娘家,忙忙的把白念莲抱过来。

    “那就劳烦爹跟娘了。”杜黄花也不推却,跟着他们就走了。

    “相公书信来,说是在西玉街看了几处院子,都还不错。”杜黄花说起以后要去京城居住的事情。

    京城不比他们这些县城,京城官员众多,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一大难题,除了那些高官外,品级低的官大多住在狭小的官舍里,而有妻有儿就只能自己出来找房子住,所以他们家一早就有所准备,幸好银子也是足够的。

    “西玉街那边很合适,你倒是可以叫姐夫买下来。”李源清表示赞同。

    “你对京城是熟悉的,都这么说了,那肯定好。”杜黄花笑起来,看着曾经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弟弟,眼里满是欣慰。

    李源清也看着她,打趣道,“去到那里买两个丫环,你就安心当官太太了。”

    “是啊,以后就有人叫姐姐太太了呢。”杜小鱼上来拉着杜黄花的手,“到时候我会来看你的,要是姐夫欺负人,你可要告诉我们。”

    杜黄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