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美满人生 作者:九月月圆(晋江vip2013.12.18正文完结)-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儿啊,昨天鸡蛋的事儿,你没不高兴吧。”
  正沉浸在赚钱喜悦中的小满听了张福的话,先是一愣,然后才说:“没啊,爹,你怎么这么问?”
  “没事,我怕是你心里不舒服,那事是你娘做的不对。”张福沉着声说道。
  小满放下手中的钱袋,没有说话,只静静的坐在一边,张福见状又接着说:“你也别怪她,她也是觉得你是她闺女,不会和她计较这些才这么做的。”
  “我知道,我没怪她,看您说的,不就一个鸡蛋的事吗?等咱家小鸡长大了,还能少了鸡蛋吃?”
  张福看着小满这懂事,心里真是满足,有这样好的儿女,也是自己夫妻的福气。他从桌上拿起钱袋,从里面拿出20文钱交给小满,见小满不解的看着自己,笑着说:“拿着,留着买些自己想吃的东西,别告诉你娘。”
  小满眼睛一红,带着鼻音笑着说:“不要,爹,我什么都不缺,要钱做什么。”说完就要还给张福。
  张福眼睛一瞪,佯装生气的说:“给你你就拿着,别惹爹生气啊。”
  小满走到张福的身前,把头顶进了张福的怀里,闷着声音答应了。第一次和自己女儿有如此亲密的张福僵着身子,好半天才轻轻拍了拍小满的背。
  等春娘回来的时候,小满已经把饭菜都摆上了桌,她看到小满交给自己的钱,先是一喜刚想揣进怀里,可看了一眼小满后,又从里面仔细的数出5个铜板交给小满,说:“拿着,买糖吃吧。”
  小满接过钱看向张福,张福笑着说:“快收着吧,你娘难得大方一次。”
  春娘使劲瞪了一眼张福,自己也笑了。
  下午,外面稀稀漓漓的下起了小雨,傍晚时候,张福见雨不像要停的样子,拿起蓑衣和草鞋,去学堂接秋林和秋至了。家里只有一件蓑衣,春娘忙进屋里去找了两件旧衣,追了出去让张福带上,别淋湿了自己。送走张福,春娘就准备做晚饭,因为说好晚上吃包子,她看着米缸里装白面的袋子已经快空了,想着过些日子就是张福的生日,还是留下来给他做碗面条吧。反正包子用玉米面也可以,她一边和面一边让小满去多割些韭菜回来,待小满把韭菜切好后准备打鸡蛋的时候,春娘忙几步上前,制止了小满。
  本来她想的挺好,把今天买的十只鸡蛋并昨天剩下的野鸡蛋一起做了,让孩子吃的香香的,可当看到小满准备打鸡蛋的时候,她又舍不得了。看紧盯着那些蛋,思量了一会儿,拿出去了5枚,跟小满说:“行了,用那些吧,这些个留着给你爹做生日面时吃。”
  小满见她发话了,才又开始打鸡蛋,结果自己这边刚打了两个野鸡蛋,春娘又把手伸了过来。小满不明所以的看着她,她却死死的看着地几枚还没有打碎的鸡蛋,一狠心伸手又都拿走放了起来,结果今天买的鸡蛋春娘是一枚也没舍得用。小满看了看手边还剩下的野鸡蛋,猜春娘是因为野鸡蛋小才没有先拿它,心里自我安慰的说:没事没事,她不懂,前世野鸡蛋可比鸡蛋贵多了。然后下手麻利的一次拿两枚全部敲碎了。看着春娘再一次走过来看着那些已经打在碗里的鸡蛋,面露不舍的看着小满说:“你这手可真快。”
  小满不禁感慨,这要是自己慢了,指不定你又要拿走几个呢!为了吃,这也算是斗智斗勇啊。
  张福他们回来时,小满和春娘已经包了一半了,知道今天吃包子,秋林和秋至也都乐呵呵的上来帮忙。春娘连忙拦住说:“不用你们不用你们,读书去吧啊。你们四叔五叔从来都不沾这些东西的。”
  “学他们干啥,我就看不上他们那个样子。秋林,秋至,你们洗手来帮忙,别学他们整天用书当借口什么都不做,不变成书呆子也得变成软骨头。”
  秋林和秋至听了张福的话,高高兴兴的过来帮忙,看孩子们这么听话,张福这才把心放下,从这两个孩子读书开始,张福就一直有个担心,生怕他们变得眼高手低,像家里老四老五那样好高骛远,四体不勤。自己送他们读书是去长学问的,可不是让他们变成那些酸文人,不通世故,以后,还得让他们也跟着干些地里活才行。春娘的一句话,让张福下了这样的决定,估计春娘要是知道,肯定生气自己嘴长。
  整个五月,就在小满的忙碌中一点点过去了。待小于哥通知,今天是最后一次收山野菜的时候,她才发现已经是6月初了。这段时间,小满挖野菜了赚了有350多文,偶尔捡一窝野鸡蛋带回家里改善改善。
  小鸡小鸭们已经退下了绒毛,长出了羽毛,虽然没有小时候那样可爱,但到底是自己一手养大的,还是很喜欢,哪天如果得了些空,小满就会带着这几只小鸭子去河边游泳。
  猪也长肥了不少,每次张福看到都要夸奖一下小满,要不是她这样勤快的薅猪草,自家的猪肯定不会这么快上膘。
  自家晒的干野菜被春娘小心的收好,留着冬天吃。虽然镇上酒楼不要野菜了,可对小满她们来说,老了的野菜也是菜。
  雨季渐渐到了,6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春娘看着外面哗哗的大雨,边在张福的衣服上打着补丁边说:“这场雨过了,就能进山捡蘑菇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屋外还下着毛毛细雨,春娘和小满就穿上草鞋拐上筐,向山里走去了。当两人来到山上时,天已经放亮。此时小满看到,已经有不少村里妇人和孩子们在山上了,春娘跟认识的人打着招呼,大家都顾不得长聊,只简单说几句后就分开四处寻找。
  蘑菇多,人也多,幸好山够大,春娘和小满一路向人少的方向走去,两人手拿木棍小心的在身前轻轻的划着草,没用多久,小满和春娘背上的筐就装满了各种蘑菇。春娘从高耸入云的大树缝隙里看了看天,跟小满说:“满儿,咱们捡的够多了,回吧,你爹该下地了,秋丰在家没人看。”
  小满看了看自己和春娘带来的筐,还空着一个,说:“娘,你先回吧,我再多捡会儿,你把这两筐并并,看能不能看空出一个来。”
  两人忙了一会儿,总算又空一个筐,春娘这才对小满说:“别在山上待太久了,小心蛇,响午回来吃饭啊,早上就没吃东西。”
  小满点头答应了,告诉她捡满这两筐自己就下山,看着春娘小心的下了山,小满才又低头找了起来。六月的大山,各种知名的野果陆续成熟了,饿急了的小满就随手摘下一种青果子,填填肚子,这种果子有些涩却不酸,多在嘴里嚼一会,也能吃出一丝甜甜的味道来。想着家里的秋林和秋至,小满也给他们两个摘了不少。
  把这剩下的两筐捡满,已经临近中午了,小满有些恋恋不舍的下了山,决定把这些送回去再上山来捡一次。这山上的杂蘑不但自己可以留着晒干冬天吃,还可以拿去镇上卖点钱添补家用,所以即使到了中午,山上还是有很多乡亲不舍得离去。
  回到家的小满,看到秋丰被春娘放在院子里自己玩耍着,而她却在菜地里除着草,太阳已经很晒了,小满心疼的把秋丰抱回了屋里。小心的喂了他几口水,就问外面的春娘秋丰吃过饭没有,听春娘说吃过了,小满这才放下心,自己吃起了菜团子。
  家里的菜地前后加起来,也有大半亩多,没有除草药的今天,大家基本上都是用手去薅的,雨后的地松软,薅草也容易,可以不太费力的把草根j□j,就是顶着大太阳,实在是晒死人。
  庄稼人的日子就在这不停歇的劳作中,日复一日的往前继续着。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干活,闭上眼睛就会睡的很熟,连做梦的力气都没有,家人的交流也自然就更少,只有每天晚饭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听着秋林和秋至背书声,才是张福和春娘倍感轻松的时候。
  七月流火,小满家的菜园子里,已经是一片繁荣景象,被张福精心伺弄的庄稼,也是一片丰收的迹象。春娘把一袋袋晒好的蘑菇放进厢房里,和那些野菜都被堆放在干燥的位置,厢房的一角,还有一小堆小满捡来的蛇蜕,因为没时间拿去卖,也只能这样先放着。
  地里的土豆已经马上要成熟了,春娘去翻地瓜蔓的时候挖出了一些,给家里做了一次新鲜的土豆。张福和她商量着,月底的时候就把土豆都收了,秋林和秋至也表示,学堂里的先生已经准备要给他们放几天假,正好可以帮忙一起收。
  张福种了整整一亩地的土豆,小满曾经好奇张福为什么不把土豆种到坡地上,要知道,分家得来的半亩坡地,在里长的默许下,张福给开出了快有两亩之多,可张福只在那里种着苞米,地瓜和花生。张福解释过才知道,要想土豆有好的产量,就要种在好地里,因为土豆很挑地,种坡地上,很有可能只长叶子而不长土豆。
  没有种过地的人,是没有办法体会收获的快乐的,当看到自己的辛劳变成了丰收的果实时,你才会有这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的感觉,那种感就觉像是冬天里泡着温泉,从头到脚都透着满足。
  今年的土豆长的非常好,一亩地竟然收了800多斤,张福边往地窖里运土豆边感谢老天爷,风调雨顺,也没让庄稼受病。
  晚上,难得秋林和秋至没有看书,他们两个坐在小满的身边和她说着话。秋林告诉小满,下个月起,先生就要交他们写字了,是的,秋林他们还没有学写字。他们先生的理论是,品性都没有竖好的人,学了写字又有什么用?所以从秋林和秋至进学堂至今,一直在背那些圣人的文训,害得小满想要跟他们学写字的心思一直都没能实现,今天听他们这样说,到也是个好消息。
  里正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来到了张福的家里,通知他后天是交税的日子。他告诉张福,因为他们刚分家,所以户税交50文就可以,但是人头税却是一分都不可以少的,男丁15文,女人10文。张福将钱都交给里正后,另又装了一小筐的干蘑菇给里正带了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

☆、开口要钱
  转眼,已是初秋。这天,小满约了杏花一起进山采秋木耳,自从春娘把木耳的吃法告诉给守成和杏花家后,这黑耳朵能吃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后来才知道是杏花的奶奶说漏了嘴,为这事,张福还被张老爹到叫上房去好顿训斥,张福事后也一直觉得自己这事没有处理好,为了赔罪,他还拿了一带子板栗粉送给了张老爹,告诉他这东西的吃法,不过也说只是当时太饿了才想出的主意。
  回到家里又自责了半天,事情既然告诉了外人,又怎么能不通知自己的爹呢?果然是自己因为心里的怨气而太忽视自己的爹了吗?那之后,偶尔张福家里做了什么好的,他都会让小满送去给张老爹一些。
  虽然知道木耳能吃了,但是上山特意来采摘的人并不多,终归不是什么有填饱肚子的东西,说起来,还没有毛刺果值得去捡
  春木耳好的时候,小满曾经找杏花一起进山采过,两人说好秋天也要一起进山。话说,过了整个采蘑菇的季节,小满一直充满遗憾,自己竟然没有捡到过传说中的猴头菇,不过想想自己也明白,那东西都长在深山里,自己哪里能遇得到。守成叔到是进山几次,捡了一些,得了一大笔的钱。
  现在,正是人参开花的季节,小满常能见到三三两两的人背着包袱往深山里走去,早几个月前,老参客们就已经进山了,现在这些人在小满看来无非就是想碰个运气,采到了就发一笔财;没采到嘛,好的结果就是吃点苦,坏的,可能会把命留在那大山里。
  挖人参什么的,从来都不在小满的幻想范围内,要知道,能挖到人参,那得是多大的机缘?自己要是真有那个命,肯定不会穿成农家女,至少也得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姐了吧。
  杏花看了看那些人,兴奋的说:“年年都听到有人采到参了,也年年都听到死人了,小满,你说,要是咱们也挖到一颗,那能值多少钱啊。”
  “别做梦了,醒醒吧”,小满毫不客气的打击道,“咱们啊,能多弄些木耳回家,就很不错了。”
  时间就这样忙碌却充实的一点点的过去了,地里的庄稼已经成熟了,张福让秋林和秋至请了假,留在家里帮忙收地。春娘虽然想反对,但想自己夫妻两人也确实忙不过来,也只好不情愿的同意了。
  如果你现在在村子里走一圈,你会觉得这个村子整个都是空的,家家户户都关着院门,整个村庄偶尔听到几声狗叫空荡的回响着。而在田间地头,却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人们挥舞着手里的镰刀,无论多么劳累仍然面带笑容。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用汗水浇惯的庄稼在老天的照顾下,送给人们一年的希望。
  张福家的地离村里人家的地都比较远,所以他家里的收成村里人并不知道,可听秋林和秋至打听回来的消息,张福家的地至少每亩比别人家多收了能有50斤。张福分析着,可能是因为地理位置好,加之这些年这地一直荒着,所以就比那些常年种的地要肥一些。
  秋收没过多久,张福家的苞米还没剥完粒,就又听到里正在村里到处敲着锣通知大家,十天后收粮税。
  春娘听完,张口就说:“这税收的,比咱们乡下人吃饭都积极。”
  张福并没有接话,对于春娘的抱怨,他连理都不理,只在自己心里掂量着这税该怎么交。夜里,他把自己的想法跟春娘说了,春娘有些迟疑的问:“用钱交税,明年咱们家又要起房子又要找添物件的,能够吗?”
  “应该够了,再怎么说,手里有粮心不慌,冬天我不是还进山吗?怎么也能再添填补些。”张福还是坚定的说。
  春娘张了张嘴,想说你别进山了,可是想着自家的状况,不进山也不够现实。又怕自己总这样说,也给男人泄气,进了山在分神,更容易受伤,所以还是话到嘴边改了口说:“行,听你的。其实我也是喜欢家里多些粮的,到现在带记得小时候闹饥荒的日子呢。”
  张福听了春娘的话,转身背对着她,一声不发,若不是因为那闹灾年的日子,自己的姐姐又怎么会被卖,如今生死不明?
  春娘见了张福的样子,也明白自己又说到了他心口的痛处,自然是不敢再多说,一时间屋里一片沉默。
  又是一年春节,这个冬天春娘虽然也进了几次镇,可小满却再也不愿意跟去了。年初一,照例要去张老爹家拜年,小满一家人穿着新衣新帽,带着年礼到了张老爹家。王贵看着张福一家的精气神,心里想要分家单过的念头再一次涌起。这一年他已经和自己的老婆商量过很多次,可是张氏却始终不同意,犟不过张氏的王贵也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接过张福带来的年礼,张氏乐呵呵的把一家人往里迎着。中过午饭,张福刚想带着家人离开,就听张老爹说:“你们先坐下,有个事得跟你们支一声。”说完,目光看向白氏。
  从今天进屋小满就发现了,白氏似乎是遇到了什么特别高兴的事情,整个人都很兴奋,一直是笑脸盈盈的,见张老爹看向自己,她清了清嗓子说:“是这样的,老三,你爹和我给你五弟说了门亲,定的是他同窗的妹子,日子就定在三月前,正好是农忙前。”
  说到这里,白氏就先停住了。张福听了并没有言语,而春娘则一脸喜气的对白氏说:“哟,那可真是恭喜娘了,又要添个儿媳妇了。”
  叶氏在一边悄悄的撇了撇嘴,她现在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了,整个人更是胖了一圈,五官被脸上的肉挤的,原本不太大的眼睛更是显得小了不少,但皮肤却特别的好。老人说,娘丑生小子,所以白氏每次看到叶氏这白胖白胖的样子,就感觉心里不舒服,总觉得她肚子里这胎是个女孩,这心里一不舒服面儿上自然就带了出来,这让一直受到白氏宠爱的叶氏心里很不痛快。而如今,老五又要娶妻,婆婆竟然因为他比自己相公晚娶亲为由,女方家要20两聘礼都肯出,自己当初的聘礼才15两呢。凭什么?都是商户家的女儿,老五媳妇又比自己高多少,不就是有个读书的哥哥吗?自己哥哥还在镇上的酒楼里当管事呢。
  白氏见张福也不出声,只任由春娘和自己说着客套话,心里不禁有些着急,暗暗用手捅了捅张老爹。张老爹正要给烟袋锅里添烟,被白氏这么一捅,手里的烟叶就掉了下来,他不满的看了看白氏,又转头看着张福说:“知道你替你弟弟高兴,但是现在有个事儿,女方要那要聘礼20两,我和你娘准备了15两,剩下的5两需要你来出。”
  一直低着头的春娘猛的抬起头,脸色一变,然后一脸担心的看着张福。张福也有些吃惊的看着张老爹说:“爹,这太多了,我拿不出来,最多二两。”
  白氏在一边不出声,只是又往张老爹身边靠了靠,张老爹把手里的烟袋重重的放在炕上说:“怎么没有?你当我不知道呢,你家今年粮一点也没卖,税都是用钱交的。前个你和守成进山打猎,都被人看到了。怎么着,如今你年年有进项了,又分了家,感觉翅膀硬了,就不愿意帮衬家里了是不是?”
  见张福脸色不好,张老爹又说:“这一年也没跟你伸过手吧,这不就是因为你弟弟要娶亲手里钱实在不够才跟你张的口?再说了,难道你弟弟成亲你就不准备出钱了?”
  张志高此时也盯着张福看,好像张福只要说个不字,他就能冲上来给张福一拳。
  张福看了看他,又转头看向张老爹说:“我是进山了,但你也知道打猎哪里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我只是跟着守成哥学,根本就什么都猎不到?你看到我往家里拿猎物了吗?我若是能猎到,还能不往这里送吗?”
  其实张福心里知道,他们定是不知道自己是打到猎物的,不然怎么能有这么一席话,早就上门张口讨要了。复又在心里苦笑,这叫什么事儿啊,爹不像爹儿子不像儿子。可是却又知道自己千万不能心软,不能什么都随了他们的心思。自己虽然无所谓,可是自己的老婆孩子难道也要跟着自己受这罪吗?
  想到这里,张福声音有些低沉的说:“爹,我是没卖粮,可是我还欠着守成大哥家的银子呢,今年还要用一些粮食还债。而且家里的房子实在太破了,冬天透风,孩子们都不敢下地,我也想着开春给房子盖起来,这都是要钱的,所以您要我拿5两银子出来,我是真没有。”
  “都没钱帮我哥娶亲,怎么有钱盖房子,你这谎话说的都不脸红呢。”张凤的声音突兀的在安静的屋子里响起。白氏忙装样子的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你哥还能骗咱们不成?”
  见因为张凤的一席话,上房一家人又都看向自己,春娘苦笑一声说:“我原本准备了5两银子,准备盖几间宽敞的房子,眼瞅着我们满儿就大了,我记得凤5岁就自己一铺炕了吧?我们家满儿都8岁了,虽说乡下人家讲究少,但以后说出去总归不好,我们也得为满儿盖起来的名声着想吧,凤儿你也是姑娘家,这事你应该懂吧。”
  张凤被春娘这一问,张了下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能哼的一声,别过脸去,春娘也没在意。继续说,“所以三郎说能给2两,我们也只能用3两银子起房子了。至于我们哪来的钱?”说到这儿,春娘眼睛一红,哽咽的说:“我们一家人,起五更爬半夜,那是没日没夜的干活啊。秋林和秋至,虽然每天去学堂,可是一大早起来,那也是要上山去挖野菜的。我们小满,更是一天天的就像是长在山里一样,可怜一个女孩子,现在哪有一点女孩家的样子。”
  说到这里,春娘把小满拉到跟前,抓住小满的手给他们看,“你们看看这孩子的手,和我们这长年在地里干活的手有啥区别,孩子跟着我们受了多少苦啊。”说到这里,春娘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们这钱,存的容易吗?连个鸡蛋都不舍得吃,一家六口人,炒个韭菜鸡蛋,我只能放两个鸡蛋在里面,盛上桌,全是菜,一点鸡蛋都看不见。”春娘越说越伤心,想起最初那段难熬的时光,戏都不用演完全是真情实感啊。
  王青青看着小满的手,心里有些庆幸,还好自己娘没有听爹的话分家出去单过,不然自己不是也要跟小满一样,一天天累的半死不活?看看她现在的脸,黑的跟驴粪蛋似的,将来肯定不能说个好人家了。
  小满听不到王青青的心里话,若是她听到了,肯定大骂,你才驴粪蛋,你全家都驴粪蛋。此时的她,正配合着春娘的情感低着头,虽然哭不出来,但是沉默总是能做出来的。
  坐在炕上的张老爹和白氏,听了春娘的这一段哭诉,相互望了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叶氏则是一脸鄙夷的看着春娘,心里想着还不是你自己没本事,被爹娘撵了出去,不然孩子怎么会跟着糟这个罪,若是将来自己也有这么一天,可别想那么轻易的就打发掉自己。
  王贵和张氏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忍,王贵是真的可怜小满,张氏却想联想到自己分家后凄惨的情景,看了一眼王贵,心想一定不能听他的话。
  似乎是小满那布满老茧的双手刺激到了张老爹,他最后长叹一声道:“那行吧,2两就2两吧。”
  看白氏似乎不太满意,他也没继续坐在那里,而是转身出了屋。
  回到家的春娘和张福两人无语相对,拜个年又拜出去2两银子,两人除了叹气再也说不出别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三年
  时光如流水,一晃就是三年。又是一个临近收获的9月,而张福一家人都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做着秋收前的准备。此时,他们一家人都在张老爹家的院子里忙碌着,张家老五张志高,今天终于成亲了。
  三年前,在张志高已经为娶妻做好一切准备的时候,就等着新娘子进门了,可女方的爹突然因为失足跌落河里淹死了,喜事因此被打断,白氏本想悔婚,却无奈女方家里态度强硬,不肯退婚,加之也为了张志高的名声,最终只能忍气等她守孝结束。
  两年前,张志远张志高参加了童生试,张志远虽然落榜但张志高却是榜上有名,虽然排名靠后,但从那天起,人们见了,也称他一声张秀才了。
  张志高的高中,让张老爹和白氏好不得意,一时间,两人似乎年轻了十几岁,逢人就说自家的儿子有出息。
  要知道,童生试一向是很难的,考上了童生,就等于离举人老爷不远了。而张志高以十八的年纪考上童生,也是少年得志,大有前途了。
  小满未穿越前,看小说一直以为童生考试是很简单的,不然怎么会穿越的女主家人,只要读书,就能考个举老爷,可是她后来才知道,哪有那么容易啊,跟前世高考最难那会儿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没有多大的区别啊。考童生的三个阶段,那是一关难过一关,有多少书生,直到头发花白那天,还没有考过一个童生试。有时候,不只考你的学问,还要考你的运气啊。
  张志远熄了继续考学的心思,他本来就不喜欢读书,也根本没有自己弟弟在学习上的用功,知道自己如何也是考不过的。索性在叶氏哥哥的帮助下,谋了一个管帐的差事,这几年做的也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因为大齐没有公办学校,考上了童生,也需要自己去拜师继续求学,所以一个拜个有名望的先生,对想要走仕途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张志高为了拜如今的先生为师,那真是颇费了一翻功夫,好在过程虽然辛苦但总是被收下了。
  去年的科试,他没有过,因此不能参加今年的乡试,所以办这声婚礼白氏也有着为他冲冲晦气的意思。
  “小满啊,你去帮大伯母看看你青青姐去哪了,有没有好好看着我们家树儿。”正在灶台边忙碌的张氏,左右都看不到王青青的影子,就对正在一边帮忙春娘干活的小满说道。
  “知道了,大娘”小满应声回答道,转身出去了。
  张氏看着小满离开的背影对春娘说:“你们家满儿也有11了吧,你也真是好福气,小满这孩子真是能干,比我们家青青强多了”
  正在烧火的春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心里却是高兴的。
  “不过,这都11了,怎么还是这个身量啊?一点也没长高,还是一团的孩子气,你看我们青青,才刚12岁,已经像个大姑娘了,前两天都有人跟我打听了呢。” 张氏别炒着菜边得意的说。
  春娘头都没抬,也没吱声,她也知道张氏只是想自己显摆一番,并没有想让她搭话的意思。不过自己家满儿,这都11了,还跟个j□j岁的孩子似的,怎么不见长啊?春娘心里有些犯愁,难道是前几年给孩子饿的?也不能啊,眼看着秋至都跟她一样高了,都是吃一个锅里的饭,差的也太多了啊。
  小满并不知道春娘他们因为自己的身高在犯愁,其实这三年她也是长了个子的,只是没有长太多,相比村里那些十一二岁就有少女之姿的女孩来说,她是显得小了些。不过,提早发育有什么好的?小满才不想呢。
  来到院子里,小满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王青青,此时她正和张凤,春喜一起,拿着一把花生正有滋有味的吃着。
  三年的时光,让这几个女孩已经初具少女之姿,远远看去,虽不是婀娜多姿却也亭亭玉立。
  看到小满过来了,春喜紧张的左右看了一眼,说:“你过来干什么?”小满假装没看到她们把花生藏在身后,看着王青青说:“大娘叫我来问问你,有没有好好看着树儿。”
  “有什么好看的,都七八岁的人了,还怕丢了啊?他和你们家秋林在一起呢。”小满得到了答案,也没多说话,就离开了。
  王青青看着小满走远了,嗤笑了一声说:“还像个小驴粪蛋似的,又黑又瘦,一点模样都看不出来,长大了也是个丑的。”
  春喜也跟着笑了起来,她见张凤面无表情,就凑趣说:“也不一定啊,要是能用上小姑用的那种美白蜜霜,或许能变漂亮些呢。”张凤听完,脸上的表情就不太高兴。
  王青青嘲笑的看了她一眼,讨好的看着张凤说:“你以为谁都跟小姑似的,光东西好有什么用,人也要好才有效果呢。”
  春喜看了一眼张凤,知道自己刚刚那话似乎让她不开心了,不自在的笑了笑。
  新娘子的嫁妆早已经送了过来,新房也已经布置一新,只等着新人了。白氏四处都找不到张凤她们,只能看到小满跟在春娘身边忙和着,就是她如此不喜欢张福一家人,对小满,她也是心里夸赞的,实在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满儿,你过来。”听到白氏叫她,小满先是一愣,才走了过去。
  白氏把手中的茶具交到她的手上说:“你帮奶奶送到新房里,奶奶前头还有事儿,把屋里原来那套旧茶具拿出来,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