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锦绣前程 作者:楚秋(晋江金推vip2014-01-21正文完结)-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宗山也觉得这样妥当,一起吃了中饭。孟昭先走的,没一会就有跟着孟昭出门的小厮过来回话,蔡家那边没问题,可以去国公府了。

    “走吧。”叶茜说着。

    叶宗山和叶荞过来,是一车一马,现在走时,叶宗山是继续骑马。叶荞则是坐车回叶家,叶茜另外坐车去国公府。

    二门处上车时,叶茜忍不住拉住叶荞的手道:“放心吧,有我和爹爹呢,天大的事情我们也帮你扛着。”

    叶荞的眼泪流了下来,不自觉得伸手抱住叶茜道:“这份情,我会永远记着的。”

    “说什么傻话,我们是姐妹,自然要互动照应。”叶茜说着,放开叶荞道:“什么都不要想,好好准备准备,当新娘子吧。”

    “嗯。”叶荞点头应着。

    叶茜看着叶荞上了车,等车驾驶出去,这才跟着上车。叶宗山前头骑马,叶茜的马车紧随其后,直奔国公府。从西角门进去,车驾驶到二门处,叶宗山下马,叶茜从车上下来,就见杨婉真笑脸相迎。

    先给叶宗山见了礼,叶宗山犹豫着要不要先去书房去叶老太爷。杨婉真就笑着道:“老太爷在后头呢,山老爷一起来吧。”

    叶宗山也没再犹豫。

    换车往后头叶老太太的正房去,车上时,杨婉真就轻轻叹口气,笑着道:“估摸着妹妹也该来了,果然来了。”

    叶茜笑着道:“过来瞧瞧老太太,再就是荞妹妹婚事,已经说定了,想着荞妹妹养在在国公府这些年,就过来给老太太说一声,让老太太高兴高兴。”

    “那真是大喜事。”杨婉真笑着说,脸上的笑容总算没那么苦涩了,似乎犹豫了一下才道:“今天妹妹来的……也挺合适的。”

    叶茜稍稍愣了一下,道:“怎么了?”

    叶景霰和宋氏的事虽然挺突然的,但是太后懿旨压着,谁敢怎么样。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再是长辈,别说太后发话了,就是公主发话,谁也不敢怎么样。

    杨婉真苦笑着道:“妹妹想必也知道了,太后下懿旨,奶妈抱着哥儿了出宫,四爷正准备东西抱君哥儿进宫。”

    叶茜点点头,当娘的再舍不得儿子,楚静言也不可能毁儿子前程,庶子能得到抱进宫的抚养的机会,那真是天大的运气。根本就不用商议,马上就能成。

    “唉,妹妹只怕还不知道,宋家送来的卜文,宋老太太从宫里出来就殁了。”杨婉真说着,顿了一下道:“三奶奶哭得死去活来,后来三奶奶……就抱着哥儿来找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现在……三爷,四爷,三奶奶,大嫂都在正房呢。”

    叶茜:“……”


☆、192

    刚走到正房门口;就听到宋氏和叶老太太哭哭泣泣的声音。宋氏哭的很绝望;断断续续的有点喘不上气的感觉;叶老太太则显得悲悲凄凄,无奈的啜泣着。

    叶茜心里重重叹口气,到这个地步;宋氏知道来找姓叶的了。只是又有什么用,叶老太太再是心善,叶老太爷再是想着自己骨血,不忍心,也不可能去抗旨。实在是抗旨的结果,全家玩完,叶老太爷未必愿意留下宋氏的儿子。

    “我祖母已经去了;和离归宗我无话可说,只是哥儿……若是改了姓氏,让他怎么活啊。”宋氏撕声裂肺的哭着,只觉得无限绝望。

    为什么会这样,这些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在最初的开始,她与叶景霰夫妻感情那样的好,为什么会到现在这样,容不下她就算了,为什么连她的孩子都看不上。

    宋老太太回到家里就殁了,宋家赶出京城,她被强制和离,哥儿归宋家。

    好像只是一瞬间,她被赶尽杀绝了……

    “山老爷,孟大奶奶到了……”丫头传话进去。

    说着打起帘子,杨婉真打头,叶宗山和叶茜一前一后跟着进去。

    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居中正坐,宋氏带着哥儿当中跪着,叶景霰和叶景祀皆是站在两边。再就是叶景怡和章雨柔坐在两边,俱是脸色凝重。

    杨婉真进屋见礼之后,很自然的在章雨柔下手坐下来。叶宗山低着头进去,只觉得无比尴尬,要是早知道国公府这样,怎么也不会挑这个时候来。

    他都搞不懂,宋氏来找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是想干嘛,若是指望二老拿出长辈的款来,那真是太的看得起国公府。应该说是太看得起自己,为一个孩子,毁了全家的前程,就是叶老太太也干不出这样的事。

    父母上前见礼,叶老太爷看到叶茜,神情缓和许多。让着坐下,不等叶老太爷开口说,叶茜就先开口说了叶荞的婚事。

    就像杨婉真说的,今天来合适,也不合适。说起来也是一档子事,看着宋氏带着哥儿哭成这样,叶茜很想同情她,但真不知道如何同情她。毕竟她跟叶荞的感情更深,要不是叶老太太那一句话,叶荞的婚事不会这么艰难。叶荞的身世在叶家不算秘密,但宋老太太会知道,必须是宋氏回娘家说的。

    就像叶大太太因为那么莫名其妙的理由把叶荞的婚事捅出来,宋老太太也是一样,叶荞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得罪宋家以及宋氏,结果就这样躺枪了。

    亏得安宁长公主很宽厚,没有十分计较,不然叶荞会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叶荞招谁惹谁了。

    “蔡家大爷?”叶老太爷愣了一下,实在是关系有点复杂。

    叶老太太多少也有些惊讶,蔡老爷只是四品官而己,而且蔡家那样的环境……就是孟昭,他到底是姓孟的,与蔡家,廖夫人没有直接关系。下意识的道:“这门亲事,只怕不太妥当……”

    叶宗山知道叶老太太所想,便道:“我见过蔡大爷,相定之后才许的婚事。”

    叶老太爷叹口气,道:“既然是你中意的,自然是喜事一件。”

    现在的情况,叶荞能平安嫁出去就够了,其他的都不在意了。

    叶宗山松口气,道:“因为婚期将近,特意过来给叶老太爷和叶老太太报喜。”

    “是门好亲事,好好张罗吧。”叶老太爷说着。

    “老太爷与老太太事多,我与茜丫头就先告辞。”叶宗山说着,话说完就赶紧撤,这些家务事与他无关,赶紧走人就对了。

    叶茜也跟着行礼就要走,就在叶茜起身的时候,宋氏突然叫了起来,看向叶茜道:“听说今日之事孟大奶奶也在宫中,我就想问问孟大奶奶,我那祖母到底做了什么事……”

    她也很想认命,只是她真没办法服气,为什么突然间要对她赶尽杀绝,连她的儿子都要彻底掐死……

    叶茜看着宋氏愤怒的脸孔,她该说什么好呢。

    宋老太太当着皇帝的生母的面,骂庶出是贱种。当着公主的面,骂她逼死丈夫……

    叶老太太也不禁道:“茜丫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是最茫然的一个,叶家连遇变故,她连门都没出过。然后突然之间,太后懿旨降到公主府,然后宋氏带着哥儿来了。

    就听宋氏在那里哭诉,她也只能叫来叶景霰和叶景祀问问是怎么回事,结果没一个人能说出所以然来。

    叶景祀插言道:“祖母何必细问,懿旨己下,当臣子的听令就好。”

    宋老太太说的那些话,就是转述都会有压力的,别说叶茜了,就是他,最多私下里跟叶老太爷和叶景怡说说。他为了打听这点消息,可是费了不少功夫,也不是大事,就是那话不敢说。

    现在要叶茜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尤其是当着宋氏的面说,真心压力太大。弄不好她就转出去了,传话这种事从来都是各种乱传,私传皇家的闲话,就是不直接定罪,寻个借口找事照样能麻烦缠身。

    宋氏流泪看向叶景祀道:“我早知道四叔看不起我这个嫂子,和离的旨意已经下来,我注定要离开叶家,我就想最后走时弄清楚前因后果而己。”

    叶景祀宠妾的心思全府都是看眼里,规矩乱七八糟。而且这么巧的,她的儿子被送出宫改姓送回宋家了,叶景祀的庶子却被抱进宫抚养。这一进一出,如何不让她多想。

    安宁长公主偏心叶景祀,叶景祀就偏心妾室,虽然目前来说无妻可灭。但竟然用庶子顶下嫡子,她不相信叶景祀没花工夫使劲。

    叶景祀真心无语,他就是觉得叶老太太这个问题,叶茜没法回答,关宋氏什么事了,怎么又拉他躺枪了。便道:“叔嫂不通话,嫂子好歹与小叔子何干,何来看上看不上之说。宋老太太在宫中言语冲撞太后,你却要孟大奶奶转述,你让她怎么转述,把那些犯上的话再说一遍吗?你就是有胆子听,也得为这一屋子人想想。”

    他本来还有点疑惑,以安宁长公主的脾气做不了这样的决定,不在意宋氏,肯定会在意孙子。看着宋氏此事的行事与发言,他真心觉得为了叶景霰的下半辈子,这样彻底解脱也不错。

    宋氏听得一怔,连叶老太太都是一怔,宋老太太的脾气是很不怎么样,但敢去犯上?那就不是脾气不好,实在是嫌命长。连忙看向叶茜解释道:“我并不晓得怎么回事,也就是想问问你。”

    叶茜知道叶老太太的脾气,并不在意,笑着道:“老太太想问问,也是人这常情。”

    叶老太爷叹口气,早上传旨,中饭过后宋氏就抱着孩子过来,要是可以的话,他也不想叶家子孙改姓,但这事岂能由得他。看着哭泣的宋氏,叹息道:“现在是太后懿旨,叶家也无可奈何。”

    旨意已经下了,别说宋氏在这里哭,就是她一头撞死在宫门口,哥儿的姓氏以及归属也不可能改变。别说国公府了,就是安宁长公主会去打她亲娘的脸吗?

    宋氏哭泣道:“宋家爵位已经降,赶回原籍,无旨不得入京,以后哥儿要怎么办……”

    她虽然在公主府受了委屈,但她并不想和离,实在是和离之后她没法生活。归宁已经承受不起,更何况宋家被赶出京城了,她更不知道要何去何从。

    宋老太太去世了,家中父母好像无头苍蝇一般,宋太太派人传话给她。让她去国公府求一求,或许会是她最后的出路。

    她不知道前程如何,就是中国公府求,她也不知道想求什么……

    不和离?儿子不改姓?她连为什么会变成这样都不知道。

    叶老太太也跟着掉泪,道:“就是改了姓,哥儿仍然是叶家的子孙,叶家不会不……”

    “祖母!”叶景怡直接打断叶老太太的话,他知道叶老太太的脾气,这样慈祥的祖母当然好,只是有些事情,真不是慈祥善良就够了的。

    叶家不会不管?叶家要怎么管,抗旨去管吗?一家老小的命还要不要了。

    章雨柔长叹口气,起身把地上跪在地上发怔的宋氏扶了起来,温声道:“宋姑奶奶有嫁妆傍身,不管是将来再嫁还是归家在家都可以安然度日。三叔并不是无情的人,将来哥儿要读书科举,要进京了,只管打发人寄信来,懿旨上说的无召不得入京,并没有把前路掐死。”

    宋氏是嫡出长女,虽然降侯为伯,宋家仍然是有爵位的人家,其父承爵,她仍然是伯府的嫡长女。哪怕是被赶出京城的,在地上仍然可以称王称霸,平常官员绝对不敢惹。宋氏出嫁之时十里红妆,只是嫁妆就足够宋氏吃一辈子。

    宋氏是被陈太后下旨和离的,再嫁……很不容易,但有儿子在身边,父母嫁妆都在。若是能想开了,吃花嫁妆,好好抚养儿子,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

    关键就是,宋氏自己怎么想……

    章雨柔说到这里时,不禁看向叶景霰。虽然都是叶家的儿孙,但以血缘关系来说,要为哥儿负起直接责任是叶景霰。入学还无所谓,科举上有没有前途,国子监很重要。每人身上都是一摊子事,指望着旁人能记得这孩子不太可能,就是叶老太太,都是曾祖母了,儿孙这么多了,也记不住的。

    叶景霰有心能记住,还能想起来这个儿子,进宫求个恩旨,完全就是小意思。就是将来进国子监捐官,肯定也是叶景霰去操作。虽然是改姓了,出身只能说是有点尴尬,孩子本身并没有犯错,与仕途并没有影响。

    进门之后叶景霰就是一言不发,他对宋氏是有点绝望,觉得和她说话太费劲,宋家人太难缠,一句不好就要吵起来。但儿子总是他亲生的,要是不在意也不会抱到宫中给安宁长公主抚养。当爹的都希望儿子成材,他也不例外。

    结果现在……

    他并不想宋氏与哥儿得到这样的结果,但已经由不得他去想,连过程都没必要去深究谁对谁错,要做的就是面对这样的结果。

    “等哥儿到了十三岁,我自有办法让他进京。不管是前程还是婚事,我都会操办。这期间哥儿有任何事,宋姑奶奶只管写信进京,我不会置之不理。”叶景霰说着。

    十三岁,就是九年之后,时间间隔足够久,至少这段八卦已经过期。宋家是伯府之家,就宋氏的才情,只是小孩子启蒙没有问题。

    十三岁之后再找大儒细心教导,送国子监念书是必然的,捐官,婚事,他都会管到底。就是注定认不回来了,儿子总是他亲生的。

    宋氏人被章雨柔扶着,似乎还在怔忡之中,听叶景霰如此说。要说刚才还在想,事情还有回转余地,那现在就彻底绝望了。

    愤怒,伤心,失落,茫然,让宋氏显得极为迷茫,盯着叶景霰道:“那我呢,我要怎么办……”

    她才二十岁,她的前程,她的将来呢。以前叶景霰就是冷淡她,总是夫妻,如此和离之后,她还有什么……

    叶景霰看着宋氏茫然的脸,心中十分不忍,却是道:“与宋姑奶奶夫妻几年,最后闹得如此,也是我对不起你。只是事已至此,还望你自家珍重。若是有合适人家,把哥儿交与我,只管另嫁。”

    夫妻缘尽,各自珍重。


☆、193

    叶荞的婚期定在半个月之后;不只是媒婆跑断腿;叶宗山和叶茜也跟着忙疯了,蔡二奶奶顾氏更是不必说;还想让叶茜帮她忙呢,后来看到叶家更忙碌;这才打消了主意。婚事简办;婆家少操许多心,而且成亲之后,小夫妻先回老家,新房不用很收拾。

    蔡盛文国子监已经辞了,官也已经捐了,外放却不会这么快。京官还无所谓,外放的讲究就多了;地方好不好,有没有钱,实在是大事了。当然这样的好缺,不会马上就有,以孟昭的意思,年底就是官员调任的日子,那还不如等一等,等上大半年,然后寻个好地方,这一呆弄不好就是六年。

    蔡家一万银子下聘,除了最基本的茶叶,吃食之外,其他的都是银票。虽然也是敲锣打鼓来的,但简单一辆小车,就点吃食之类,银票又不可能出来让人看,别说外人了。就是叶家的邻居也不知道这是下聘,实在是叶茜出嫁的阵仗太大了。叶荞也是嫡出,如此消声无息实在很不可思议。

    送走蔡家人,傍晚十分杨婉真悄悄来了,好像被人发现在一般,送来一个小匣子,一处庄田,三千银票。给叶荞添妆,最近叶家事非太多了,不管是叶老太爷还是叶老太太都是心力交瘁,到叶荞的婚事上,都是有心无力,就连叶老太太连多问一句的力气都没有。

    “叶三爷来了……”婆子匆匆进门传话。

    正房里众人都愣了一下,姑娘出阁再简单,嫁衣盖头铺陈总有的。自己做肯定来及,叶茜请了京城最好的绣娘,日夜赶工总算是做出来了。

    正整理着呢,叶景霰竟然来了。

    叶宗山道:“快请进来。”

    婆子赶紧去传话,画眉却是道:“我去里间看看哥儿。”

    说着传身进里间。

    自从叶荞的婚事开始操办,叶茜是日日回娘家,画眉虽然是太太,料理喜事上不太能露面,许多时候都是叶茜出面料理。

    此时叶茜也在,不自觉得看向叶荞。

    叶荞似乎怔了怔,神情显得有些复杂,就像叶三老爷去世时,即使对这个亲生父亲完全无感,去世之时,她仍然难受了许久。

    这似乎就是血缘的羁绊,生不如养,但也很少人能把血缘关系的亲人完全抛开。

    管事媳妇引着叶景霰进来,虽然都是认识的,进门的一瞬间,心情都有些复杂。尤其是叶景霰多少有几分愧疚,要不是因为宋氏回娘家说,宋老太太捅出来,叶荞不用这样匆忙出嫁,更不用背井离乡到别处去。

    当然宋氏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她来说,不管是叶景祀还是叶荞。别说让她拿出当嫂子的自觉了,连一般路人都不如。做事之前从来不想,这么做会不会伤害到别人,让别人躺枪。

    “得知荞妹妹要出阁,我和老四也没有其他表示,这些先拿上。”叶景霰坐下之后就直入正题,他不个会跟妹妹谈心的人,更何况这个妹妹,从来不在一起,就是有血缘关系也是差一点。当然兄长该做的,他还是会做到,尤其是叶荞不能在京城还有宋氏的原因。

    说话间,直接把匣子放到桌子上,他和叶景祀的心意。两处庄田,五千银子,算下来有一万银子左右,国公府小姐的标配嫁妆。

    “三爷,四爷有心了。”叶宗山说着,接过匣子便伸手递给叶荞,又看向叶荞道:“快谢谢三哥。”

    血缘关系在之里摆着,国公府给叶茜添妆,他和叶茜是十分感激,旁支而己。但给叶荞添妆,就是理所当然,当初叶老太太就是这么许诺的,国公府肯定给叶荞出嫁妆。现在叶景霰拿着钱来了,兄弟嘛,添妆也是应该的。

    叶荞站起身来,接过匣子,努力让自己显得平淡一些。道:“多谢三哥,四哥。”

    虽然在国公府生活这么久,但不管叶景霰还是叶景祀,她只是认识而己。就是直到现在了,收叶景霰的添妆钱,她总觉得就有点别拗。

    叶景霰看着叶荞,心情也有些复杂,却是道:“亲事是山老爷和孟大奶奶给你挑的,我十分放心,就是暂时离京,将来也肯定会回来。我与你四哥,并没有把你外人,不管是在京里还是京外,若是有事了,只管告知我们,肯定不会让你委屈。”

    叶宗山听得很松口气,就连叶茜也不禁高兴起来。钱当然很好,但钱再好也不如叶景霰这几句好,姑娘过得好不好,娘家靠山很重要。蔡盛文只是个小官,将来前途升迁,靠人脉的时候多着呢。

    就是永远不能认祖归宗,只要叶景霰和叶景祀当叶荞是妹妹。多提拔看顾些,就是叶荞回不来京城,在外头的日子也好过的多。

    叶荞也显得怔了一下,虽然相处的时候不多,叶景霰真不是随口胡说的人,他会说这样的话,那肯定是真心的。不由得道:“多谢三哥。”

    叶景霰笑了起来,道:“也不用谢,我既是兄长,都是应该的。”

    话话间叶景霰就站起身来,给叶宗山见礼,道:“这些年来多亏山老爷照应,以后还要劳烦山老爷多操心。”

    叶宗山也跟着起身来,笑着道:“三爷太客气了,荞丫头挺好的。”

    话说到这里,叶景霰也告辞离去。婚礼的琐碎事务没必要问,话说到这份上就够了。

    叶荞和叶茜送叶景霰出门去,到二门处,叶茜和叶荞驻足之时。

    叶景霰看看叶荞,又看看叶茜,道:“孟大奶奶提携着荞妹妹,我倒是很放心。还望以后也能多加看顾,我与老四……到底是马虎粗心。”

    哥哥肯定不如姐姐细致,像姑娘家的许多琐事,其实嫂子更好出面。只是嫂子,肯定又得差一层,都不如叶茜这个姐姐。

    叶茜笑着道:“三哥这话说得太客气,我与妹妹一起长大,是互相照看。”

    叶景霰听得笑了起来,知道叶荞三天回门之后,就直接蔡家老家,紧接着就外放,再相见肯定是许多年之后,有几分感慨的看向叶荞道:“保重。”

    叶荞看着叶景霰担忧的脸,忍不住道:“三哥也要保重自己。”

    与宋氏闹那么一出,叶景霰估计也是身心俱疲。

    嫁衣,铺盖,以及一个小匣子,别说招摇过市十里红妆了。要不是叶宗山家里贴了喜字,亲口与人说了叶荞出嫁,连叶家的邻居都不知道叶家嫁女。

    叶家没请宾客,国公府与公主府没人来,其他叶家宗亲更不好请。蔡家本来的亲友就不多,宾客显得更少了。十几桌酒席,大部分是蔡盛文的同窗,老师。

    叶茜跟着去赴宴,就是知道叶荞的嫁妆不少,以后日子不会过的很差。但女儿出嫁,冷清至此,甚至于连迎妾都不如。叶茜忍不住有些心酸,哪个姑娘不想风光出嫁呢。

    三日回门时,孟昭特意请了假,跟叶茜一起去了叶家。叶荞和蔡盛文高高兴兴来了,画眉置办了酒席,叶茜和叶宗山本来有点替叶荞委屈,结果看小夫妻如此高兴,顿时也把心放下来了。就是面子上不好看,姑娘家过的好就成,尤其是叶荞马上就要离京,亲人全无,只有丈夫相伴,知冷知热,知道疼人才能好。

    “东西已经打点妥当,明早就出发去湖阳,天亮就动身,今天也算是饯行了。”叶荞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就是几个匣子带上,蔡盛文的小厮以及叶荞的陪嫁跟上,再加上衣服之类的,也就几辆马车而己。

    匣子里除了叶荞的嫁妆外,蔡家出一万银子聘礼,再就是廖夫人给的地契。第二天媳妇敬茶时,廖夫人出现了,见面礼就是房契和地契。

    话也说得很明白,蔡家的情况与其他家有些不同,聚众而居反而不太好。廖夫人一直以来的意思就是成亲一个分出去一个,女儿都是丰厚嫁妆,儿子给庄田,基本上就等于分家了。各自经营生活,经济互不干涉,等到蔡老爷百年这后,估计也剩下不多,那时候随便分分就完了。

    不管亲生的还是前头正室的,廖夫人给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有本事就过好日子,没本事就去讨饭,不要连累父母兄弟。当然自己当包子,被连累到了,就要自己去反省了。

    “天气炎热,路上要小心些。”叶茜说着,又道:“你姐夫已经写信给湖阳知府,请他们多加照看,你们就放心吧。”

    湖阳虽然不能是偏僻之地,但离京城颇远,生活条件各方面肯定远不如京城。虽然是蔡家老家,但蔡家上京多年,据说嫡系亲友不多,都是一些血缘比较远的直系。越是民野乡间,民间剽悍之处,弄不好各种事件都跟着来了,这种时候只能指望上头有人。

    蔡盛文笑着道:“多谢大哥和嫂子。”

    叶茜听得也笑了,忙着打发叶荞出嫁,实在有些头晕了。叶荞既已嫁蔡盛文,自然该从男方论起,叶荞虽然可以称为她姐,叫孟昭也该随着蔡盛文叫兄长了。

    孟昭笑着道:“都是一家人,怎么叫都行,也不用太拘泥了。”

    身份都有点乱,幸好年龄顺序没错,他与叶茜都比蔡盛文和叶荞大,不然妹夫,大哥的更没法叫。

    席上说笑一会,叶宗山看着妇人打扮的叶荞,心中也有几分感慨。养女儿就这点不好,辛辛苦苦养了十几年,结果被个坏小子拐走了。

    想到叶荞将要离京,还有未来的生活,叶宗山忍不住话多唠叨起来。没有公婆,妯娌小姑都不在身边,只是小夫妻过日子,确实轻松许多,但生活过日子,日日在一起,磨擦也是难免的。叶荞虽然聪明机伶,但年龄在这里,身边也没个人提点,总是担心她出错。

    就现在这样的时代,男人做错事还有退路,女人则是完全没有退路,实在是错不起。

    “爹爹放心,我都晓的。”叶荞笑着说。

    从家里到国公府,再从国公府出来。在国公府受了这么多年教养,后来身世暴出,不敢说经历多少事。至少她的经历比一般闺阁女儿多些,看的多,听的多,自己感触更多。

    蔡盛文对她如此钟情,她也觉得蔡盛文很好,又没有旁人插足。没道理,他们小夫妻会过不好。

    蔡盛文站起身来,看向叶宗山道:“岳父大人请放心,我定会好好照顾妹妹的。”

    叶茜也笑着道:“爹爹就放心吧。”

    叶宗山这才住了嘴,笑着道:“也是我忧心多了,也是年龄大了,话也多了。”

    “我知道,爹爹这是疼我。”叶荞脸上笑着,眼泪差点落下来,从小到大,叶宗山待她如何,她心里明白得很。

    说到这里,叶荞不禁扭头看向叶茜,道:“我养在老太太跟前这些年,结果成亲,离京都不能去磕个头,心里十分愧疚。还要劳烦姐姐,去国公府时,代我磕个头。”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不管什么身世,抱怨都是没有用的。仔细想起叶老太太对她着实不错,至少让她活了下来,还能记得她,把她带到国公府去教养,出阁之时还给了银子添妆。若不是怕惹是非,她是想给叶老太太磕个头的。

    叶茜点头道:“放心吧,我一定代你去。”

    吃吃喝喝玩乐一天,太阳快落山时,叶荞和蔡盛文也要告辞了。叶茜和孟昭也跟着告辞,回门也好,饯行也罢,也该结束。

    “去吧,去吧,以后自己好好过日子。”叶宗山说着,眼圈有些微红,他很舍不得叶荞出京。

    叶荞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直接跪下来,蔡盛文也跟着一起跪下来。

    叶荞磕头哭泣道:“爹爹保重。”

    蔡盛文也跟着道:“岳父保重。”

    叶茜的眼泪也不自觉得的往下掉,伸手把叶荞扶了起来,擦着眼泪,道:“要高高兴兴的,新娘子嘛。”

    叶荞连忙把眼泪擦了,又看向叶宗山道:“爹爹放心吧,我会好好的。”

    叶宗山眼圈更红了,只是点点头却不作声,只怕声音中带着哭腔。

    又朝叶荞和叶茜挥挥手,示意她们都该走了。

    不管在哪,好好保重。


☆、194

    酷热的暑夏过去,清风转凉时;叶荞的信也跟着来了;她和蔡盛文把蔡家老宅收拾一番,虽然旧了些,但迁就一下也能住下。湖阳的风景不错,又是临海城市;虽然跟京城的繁华不能比;但临海风景不错;至少对叶荞这个完全内陆人很具有吸引力。

    信里又提到湖阳特产;风景如此,只看信中字里行间洋溢的喜气;就能知道叶荞婚后生活着实不错。

    叶茜看完不自觉得吁口气;笑着对孟昭道,“收到信我也就彻底放心了,只要他们小夫妻过的好,也不拘在哪里。”

    廖夫人给了蔡盛文不少田产地亩,再加上叶荞的嫁妆,等过年进蔡盛文再外放个不大不小的官员,他们小夫妻感情好,肯定能过的不错。娘家人给力,虽然对女子有好处,但需要到娘家人上门的地步,女子的生活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