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馥春 作者:大爱非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9-03完结)-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堂上戴老爷子的咆哮声就这么传了出来,戴悦吓了一跳,停下了脚步,犹豫该不该去堂上。

    “嘶——”戴兴志痛呼了一声,随即斥道,“笨手笨脚的,不能轻点么!”想是给他上药的人不小心,将戴兴志弄疼了,他便大声训斥。

    “兴志——”戴老爷子也实在有点看不上这个堂侄孙,喝了一句。戴兴志终于消停了些。

    “你说,茜儿她到底是怎么说的?为什么新铺的款子宝通那头突然停了?”戴老爷子问。

    “大姑奶奶说,她怀疑建新铺子的时候账目不干净,将她宝通的银两胡花乱用,最后还款子的时候便仗着是亲戚扯赖不还!”戴兴志说。

    “哐啷”一声,屋内又是什么砸在地上,传来碎裂的声音。戴悦在外头,身子又是一震。

    “我戴家和他宝通是签了契纸的,到时不还,她便着人来锁铺子拉东西便是,放了一年的款子,眼下刚过这么几日就在这里指手画脚的,怎么,借了她几两银子就想将手伸得这么长了?”戴老爷子又是一阵怒气勃发。

    里面戴兴志又说了许多不中听的话,都是在数落戴茜的不是。所谓泥人儿都又土性儿,戴悦心中一阵气恼,忍不住就想踏进堂上去,为戴茜说两句话。可是她刚要迈步,里面戴老爷子却突然发话了。

    “你办这两间铺子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想法?本来说是要置办在广陵城外的,怎么这回还是在广陵城里?”戴老爷子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他虽然受了挑拨,在恼怒戴茜随意插手戴家的事务,然而戴兴志若在暗中做什么小动作。他也是一定不肯放过的。

    “瞧您说的。”戴兴志陪着笑脸,“这不也是为了二姑娘么?知道您疼爱二姑娘,所以二姑娘出嫁的时候。一定会给她陪嫁,而咱们戴家。陪什么不比陪两间上好的铺子要来得好?”

    “所以孙子想来想去,又恰逢这两间铺子的前一手低价将铺子出手,所以我才自己做主,盘下这两间铺子。”戴兴志一边说,心里一边打鼓,不知道这份说辞,戴老爷子能不能信。

    “低价出手?”戴振昌冷笑一声。道:“这个价格盘下来的,还叫低价?”戴兴志背上又出了一身冷汗。

    “你这番原是想左了,只要是戴家的铺子,就是戴家的产业。哪有因为个丫头片子出嫁,而将’戴凤春’三个字陪给别家的道理。”

    “悦丫头要出嫁,我自会陪些私产给她,但是戴家的产业,只要任何沾上’戴凤春’三个字的。一个子儿都不能出我戴家的门。”戴老爷子又补了一句,“当年茜儿出嫁的时候,也是这样,怎么难不成她有怨气不成?”

    也难怪戴老爷子有这般疑心。当日戴茜嫁到徐家,所带的陪嫁确实不够分量。怕是连寻常大户嫁女的陪嫁都及不上,她刚进门的时候腰杆不硬,说不上话,确是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

    戴兴志听了,连忙添油加醋,说了不少抱怨戴茜的话。

    “算了,既然置办在城中,就这么办吧!茜儿那里,你与她好好说说,若是她一再要求看账,就直接叫她来找我。”戴老爷子这回出人意料地没有追究戴兴志私自在城中选址,兴建新铺的事情。

    “可是,大姑奶奶还是扣着余下的款子怎么办?”

    “你不是连铺面已经都买下了么?以后还有多少用款子的地方?她要扣,就让她去扣,回头叫东关和埂子两家分店挪些银钱来装修这两家新铺。再过一个月,贡粉的银钱就该到了。她难道真的以为有宝通在手中,就可以随意左右我戴家诸事了么?”

    老爷子甩了这么一句话给戴兴志,却没能够令他满意。

    戴兴志的目的,其实就是想接着开新铺的机会,自己好先捞一笔银子。他“低价”买进的两件铺子,里面水份不少,按说那两间铺子便是高价出卖,也值不了那个钱的,然而戴兴志在旁人帮他穿针引线之下,高价购得,同时自己也得了一小笔回扣。他满心指望着,趁着铺子装修的时候,能够再捞一大笔。然而戴茜突然断了放款,然后声称要查账,这令他一下慌了神。

    老爷子这么一说,戴兴志将心放到肚子里的同时,也有点失望,本来指望装修时候能多捞的,便捞不着了。他知道从不同铺子挪过来的银子,将来还是要还给那两间旧铺的。但是他又转念一想,只要账目做平了,自己该捞的还不是照样捞?

    想到这里,戴兴志便兴冲冲地告退,自去找两家管事说事去了。

    戴老爷子气恼了一时,觉得有点头昏眼花,自在椅上坐了下来,手撑着鼻梁,闭目养神。不防戴悦从后面走过来,轻轻地道:“爷爷劳累了,我来给您捶捶肩吧!”

    “不要,就揉揉太阳就好。”

    “是——”一对冰凉的指尖便触到戴老爷子的太阳穴,轻轻地揉起来,不徐不疾,力道恰到好处。

    还是这个小孙女贴心啊!可惜是个丫头片子赔钱货,戴老爷子一时心里想着。他并不是不疼爱这两个孙女,也并不是对戴茜全无抱歉,只是,和他手上这份戴家的家业比起来,孙女们,都算不得什么。

    不过,他心里还是想给这个小孙女寻个好点的人家的——戴茜脾气硬,命也硬,怕这一辈子都要坎坷下去了,如果这个戴悦有点福气,就让她得个好点的姻缘吧。

 二百十二章 损人不利己

    几日之后,戴兴志带着一身疲惫,去了花山涧找采蓝“松快松快”。他在温柔乡里,浑忘了所以,直到采蘋出面相请,这才在采蓝的帮助下先将周身收拾停当,才过去正房见薛定诺。

    正房里,采蘋早已摆上了席面,见戴兴志进来,便连忙给他斟上了酒。薛定诺看着他一脸的倦容,自然开言问他今日在忙些什么。戴兴志当下便与这位异姓的“兄长”倒了一通苦水。

    原来,宝通停了给戴家两间新铺的款子之后,戴兴志就小心翼翼地处理那两间铺子的事情。岂料戴老爷子竟然出了个“损得要人命”的主意,他着了戴悦过去戴家两间新铺,慢慢开始学着看账管账。戴老爷子的意思是,戴悦日后出了门子,少不得也要帮夫家打理生意,如眼下这般一问三不知的样子,回头出门了损了戴家的名声。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戴兴志怎样都觉得戴老爷子是在两爿铺子的价格上看出了点端倪。当下他丝毫不敢怠慢,忙忙地重新做了一遍两家铺子的账目,将不该他的银两都吐了出来。这事儿他又没有信得过的人可以委派来做的,只能事事自己来,这几日里忙了不住,人也累得似死狗似的。

    “奇怪——”薛定诺突然冒了一句。

    “大哥,你也觉得奇怪啊!”

    “嗯——”薛定诺点点头,“我想戴老爷子一定是对你起了疑心了。你想,他向来对你家那位二姑娘不怎么过问的,眼看长到这个岁数,快要嫁出去成别家的人了,却突然叫她学着管账!”薛定诺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戴兴志,说:“不是你在那两间新铺上的手脚被人发现了吧!”

    “大哥担心的不无道理。不过我已经将购房的契纸重新写过一边,归到账房那边去了。只要典铺子的那两位不说什么。想来也没人能看出什么破绽。”戴兴志开头说得虽然谦和,但实则还是颇为自信的。

    薛定诺心里一声冷笑,面上却不显。对戴兴志温言道:“这就好——”

    “只是你切记打探一下老爷子的想法,老爷子若是真了起了疑。你便总得像个法子,圆过去才是正理啊!”

    “嗯——”戴兴志疲倦的面孔上露出些阴霾,薛定诺在旁边看了看,决定再加一把火:“还有,二姑娘那边,你多少也得顾着点,别又出一个徐家大奶奶才好啊!”

    “就她?”戴兴志一阵鄙夷。说:“她也要有这本事才行啊!”

    “那你也得将她的亲事盯紧一点,万一老爷子一看,这孙女太和软了,干脆招赘吧。你这筹谋了多少日的,不都白费了?”

    “呵呵,”戴兴志这时候正挟了一筷子菜送到嘴里,见薛定诺问,便说:“我们老爷子自打上次去傅家那间铺子见过一次傅家的长子。眼下不知为何,打定了主意想把二姑娘聘给傅家。城中有好几家上门提亲的,我在旁边冷眼看,都觉得比傅家强,结果老爷子都还是做主拒了。还着我去还人情。”

    戴兴志又喝一口酒,道:“也真不知道我们老爷子怎么想的,就认死理看上傅家了。”

    薛定诺是知道这些事的,但是装着露出了一点惊奇之色,说:“认准傅家了?对了,我倒是最近听说了傅家的几桩事情,正好说与你兄弟听听。”

    薛定诺要说的头一件,就是傅家雇了姚十力等从戴家铺子里辞退的旧工人,傅家甚至还提拔了姚十力,教他做了作坊的管事。

    “哎呀!”戴兴志想起这事,不禁一拍后脑,“当初建作坊的时候,我与那姓姚的工头明示暗示了多次,他偏不肯往我这边靠过来,我自然是将他裁了。谁知后来才知道他还是有些本事的,若是由他在作坊里,没准我眼下还少操一份心。”

    “你想得倒挺好——”薛定诺阴恻恻地说,“你不赶他走,他便就会留在戴家作坊了么?”

    “怎么?”戴兴志从未这样想过。

    “关于戴家的作坊和方子,我倒是最近听说了一个老故事,很老的故事——”薛定诺在戴兴志耳边便说了一番。

    少时戴兴志离去,采蘋收拾了桌上的酒肴,漫不经心地对薛定诺说:“爷今日兴致好得很,跟那戴家小子说这许多。”

    薛定诺笑道:“怎么,觉得爷也跟你们女娘似的,嚼舌根了么?”

    采蘋一阵娇笑,往薛定诺怀里一坐,道:“就是佩服爷,明明都是爷安排好了的,偏就能将那戴家小子唬得一愣一愣的。他戴家怎么也不想想,广陵城中,怎会一时多出这么多大户人家,跟约好了似的,都来想戴家提亲。”

    “所以啊,戴家的老爷子这么多年,世情自然都是看得清楚的,这点道道他哪里看不出来。”薛定诺叹道。

    采蘋笑道:“所以戴老爷子才会落入您的安排而不自知啊!”她的身子越发柔软,“您不就早就算准了戴老爷子会将这些人家都拒了,所以才这样做给傅家看的么?”

    薛定诺一阵大笑,伸指在采蘋鼻梁上勾了一下,道:“枉你这样聪明,知道我早就算准了,却不知道我不是做给傅家看的啊!”

    采蘋睁着一双妙目,不明所以,片刻才笑道:“原来爷是要做给徐家那位奶奶看的呀!爷这些谋算真是高妙!”语意之中带了一点点嘲讽之意。

    薛定诺得意非常,托起桌上的酒盅,一扬脖饮了,笑道:“你是想问我,这样对我薛家有什么好处是么?”

    “——本就是件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爷就是高兴,损着人玩玩。”

    采蘋一时失笑,没想到竟会是这样的理由,“那傅家可是最无辜的了,本来跟这事儿没什么关系,爷一伸手,就把人家拉进来玩儿了。”

    提到傅家。薛定诺一时坐定了身子,脸上隐隐地浮现一丝阴鸷,“哪有。傅家日前可是将爷给得罪狠了——”他说的自然是当初那两个“瘦马”的事,“好教要趁这个机会。给他家一点苦头吃吃,让那傅阳小子知道什么是轻,什么是重。”

    采蘋不知道前事,一时睁圆了双目,在想傅家竟会是怎样得罪的薛定诺,不过她也知道薛定诺这个人,面和心狠。惯会玩暗的,薛家能当家做主的那个薛定贵竟也一时离不了他。她一介如弱柳浮萍似的女子,对这薛定诺,除了曲意逢迎。还能做什么呢?

    打定了主意,采蘋便迎了上去,嗔道,“爷——”

    堂屋外面采蓝悄悄地立着,里面人的说话听得一清二楚。

    *——*——*——*

    傅家自然还不知道两家议亲的事情背后。还有这么多道道。那日傅老实与杨氏闹了些别扭,不知傅春儿怎样劝的,自然是傅老实向杨氏服软赔罪,至于杨氏有没有责罚傅老实,叫他在房内罚跪之类。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而傅春儿则为了自家的事情陡然忙了起来。她日前与老何打过招呼,想看看广陵城郊往外典的田地,结果老何那里很快就有了回音,约了傅春儿九月廿日去广陵城郊。那日刚巧傅阳与傅老实不得空,傅春儿便自己带了阿康与素馨过去。

    那田地原来的主人原是一户农家,在广陵附近做了二十几年的花农,这时却起了返乡的心思,因此过了最后一季花期之后,就寻了牙人,打算将五十亩的花田发卖出去。这消息给老何知道了,晓得傅家十九是想寻花田,见这家典卖花田,便做主将傅家人请了过来。

    那家农家姓李,见了傅春儿等三人过来,悄悄地拉了老何问,“这是什么人家?别是大户人家的小孩儿,溜出来玩儿的吧,能做得了主么?”那老李看傅春儿三人穿衣打扮虽不豪奢,但是却不俗。三人年纪又实在都轻得很。

    老何却是见过傅春儿决断傅家事务的,当下说:“放心吧,没事!这姑娘绝对能做主的。”

    傅春儿见是典卖花田,自然喜到了心底去。五十亩的花田,在这典卖的期间,老李家并没有将培植多年的老花枝给铲去,所以好些多年生的月季、芍药之属,傅家竟不用再行种植了。她与老李聊了两句,老李也听过“馥春”的名头,知道是广陵城中新起的妆品铺子,心里便有了底,知道对方实是有诚意买下这些花田的,当下滔滔不绝地与傅春儿聊起来,各种养花经都恨不得传授给傅春儿等人。

    傅春儿听说老李家也是歙州的,喜道:“原来竟是老乡!”她这么与老李一聊,便起了好奇之心,问道:“李老伯,您一家在广陵府住了这么久了,为什么突然就想回去歙州府了呢?”

    老李笑呵呵地与她解释,原来他族中的堂侄,在歙州府中了举,全家免了赋税,所以不少人家将田地卖了与他家,然后再佃来耕种,这样少一道赋税。老李也想这么着,将广陵这头的花田都卖了,回乡也这样,托堂侄买了田,然后自己耕种,要比在广陵种花田,来得更加“实在”些。

    老李最后笑道:“不瞒姑娘,我们这是头一代,俗话说,人离乡贱,出来久了,总想着,哪里是根,就该往哪里去。”

    傅春儿点点头,说:“是呀!歙州确实是好地方。”

    一时谈到地价,老何问了她的意思,傅春儿想着老李一家过得也不容易,于是便狠不下心来压价,只觉得还算是合理,便点了头。

    老李这才真信了傅春儿是真能做主的,当下指了田地旁边的一座荒山,道:“姑娘,你家是做妆品的,其实要是还有余钱的话,可以将那座山头也盘下来。那里春年开满了桃花,夏秋两季,都是野生的凤仙花,胭脂水粉什么的,都入得。”

    傅春儿点头谢过了,当下便签了契纸文书,跟着便银钱两讫。傅春儿照旧给了老何办红契的钱与辛苦费,另外拜托去找当地的地保问问荒山的价钱。

    老李真心觉得傅春儿这笔生意做得公道,而且原来想着还要将花田里种植的花苗都铲出来的,偏偏遇上傅家,便一概都免了。他感激之余,便给傅春儿说了个地址,说是万一傅家有机会去歙州那头看看,可以去他们那里。那是山里一处与世无争的地方,“一到三月,山间的田里便开了都是油菜花,到处都是金灿灿的,可美了。”

    傅春儿郑重谢过了,心里对那歙州府,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点向往。

 二百十三章 乍见故人

    傅春儿自从广陵府城外回来,感觉自己又疯忙了一阵。她原本打算得很好,如果买下了良田,就干脆闲置一年,让田地休养一阵,隔一年再种上作物。可是没想到买下的居然直接就是花田,那些月季芍药又不能空着一年不理会的。只好赶着想雇人来照料这些花木的事情。

    好在老李原先照看这五十亩地的时候,就是请长工的。当下傅春儿便拜托老李推荐两位长工,傅阳也过来花田这边看过,见了老李荐的长工,觉得为人不错,照料花木又有经验,当下便拍板接着用这两人。此外,傅春儿意外得知,玉簪家就住在花田附近,她便问玉簪的父母,愿不愿意种上十亩花田,回头田里的出产傅家全部按照市价的七成去收,但是田地的租子便免去了。

    玉簪的爹娘喜得直念佛,一口应下了,晓得这是傅家有意帮衬。如此一来,在这花田之上,不禁可以多劳多得,而且也没什么风险。夫妻两个感佩之余,不禁反复嘱咐女儿要在傅家用心做事,玉簪吃吃地对爹娘说:“傅家吃得好,工钱又足,哪里能不用心做事情!”被她娘一指头戳在脑门上,自己也摒不住笑了起来。

    将花田的事情都定下来,傅春儿终于能松了口气,闲下来。眼看就要入冬了,腊月里订单很少,那会儿便可以舒舒服服地歇一歇,准备过个好年。傅春儿心道,这一年真是收获颇丰,美中不足的,大约还是哥哥的亲事没有完全定下来,还在那里不冷不热地拖着吧!

    她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这一日,眼看着手上的事情都忙得差不多了。便与阿康一起,往徐凝门的铺子过去。这会儿傅阳应该正在铺子里忙着。

    阿康走在傅春儿身边,一边走一边张望着广陵府街道上各种铺子。以及里面琳琅满目的货品,有一搭没一搭地与傅春儿说着话:“姑娘。您知道吗?我们铺子旁边,好像有块地皮被人买下来修园子了。”

    “是么?是什么人家?”傅春儿原没在意。

    “是一位穿着青衫的老人家,相貌很好看。他有一日在我们铺子门口看了好一阵,还夸了咱家铺子布置得好哩!”阿康说,“那会儿是阳少爷招呼的。他还问了这铺子的得名,阳少爷便直说了,说是解元公起的名儿。也重了姑娘您的闺名。”

    傅春儿苦笑,大约是傅阳见面对老人家年纪很长,觉得将自己的闺名告诉人家也不甚打紧吧!她突然觉得当年杨氏的顾虑不无道理,眼下不是“富春”。便是“馥春”,满大街都是自己的名字,真是——好奇怪啊!

    谁知阿康突然说:“我看呀,那位老人家应该是见过姑娘您的,阳少爷说了重您的名儿之后。那位老人家’哦’了一声,说,‘是她呀’。后来有时我看店的时候,会见到那位老人家进来望望,见是我。就走开了。”

    “穿青衫的老人家?”傅春儿一时在脑中过着他认识的人,“难道是他?”——应该就是他了,若说相貌清隽的老人家,应该就只有那人了。

    到了铺子中,傅春儿也问了傅阳这件事。

    傅阳点点头,嘱咐阿康,“你看着铺子,我与春儿去一会儿就来。”

    他带傅春儿沿着徐凝门街往南走,说:“那片地买下来有一阵了,我见那老人家总是过来,似乎是寻你,又开不了口的样子,就想着哪天你过来,带你去见见他。”

    傅春儿走在这处街道上,慢慢地又有些熟悉的感觉。她不禁抚了抚额,然而额上又分明没有汗。

    傅阳关心地问:“怎么了?是不舒服么?”

    傅春儿摇摇头,笑道:“哪里就这么娇弱了呢?”

    两人并肩来到一处宅院前面,宅院的朱门应是才修的,崭新崭新,冒着新漆的气味。大门半敞着,傅阳就让妹妹在门口等着,自己进去问了问,然后出来,遗憾地道:“那位主人不在园中,真是不巧了。”

    傅春儿扁扁嘴,心道,还真是无缘啊!两人便一起往回走。走出没几步,旁边一座极普通的院落之中,突然吱呀一声,开了门,里面一个手中提着水桶,头上裹着青帕子的少女走了出来,与傅家兄妹二人打了个照面,三个人都是“啊”的一声。

    这名少女是久未谋面的田紫茹,算来,傅春儿与傅阳两人都是与她打过些“交道”的。傅春儿最后一次见她,就是在广陵疫病过去之后那时,去帮忙退还那些田紫茹塞到傅阳包裹里的“信物”的。

    只是田家几时从田家巷中搬出来,住到了这里,傅家兄妹都是毫不知情,尽管这里距离傅家的铺子只有二三百步的距离。

    三人见面,都有些尴尬。

    田紫茹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颜色,此刻她脂粉不施,只顶着一张黄黄的脸儿,显得越发消瘦憔悴。她穿着一件半旧的天青色小袄,臂上套着两个“护袖”,有一个已经磨开了线。她完全是一副劳动妇女的样子,哪里还又半分像那田家的娇女。

    半日,傅阳才省起来打招呼,道:“田姑娘,好久不见。”

    田紫茹面上青一阵又白一阵,嗫嚅着打了招呼,跟着低下头,往街对面的井边走过去。

    傅家两兄妹很是吃惊地看着田紫茹立在井边,先是将辘轳放到井下去,跟着摇动手柄,将辘轳摇到井上来。也不知道是因为那辘轳太重,还是因为有傅家兄妹两人在一旁看着,田紫茹面孔涨得通红。

    傅阳一时意动,结果傅春儿在旁边推了他一把,飞快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什么。傅阳不由自主地迈步过去,手一伸,帮田紫茹转动手柄,将辘轳下面的水桶给拎了上来,倒在田紫茹带来的水桶里。

    田紫茹抖动着嘴唇,道了声谢。

    “田姑娘,你家何时竟搬过来此处,你又怎地……又在此亲自劳作?”傅阳愣愣地问了一句。

    田紫茹抬眼看了一眼傅阳,又望了望对面立在自家门边的傅春儿。这兄妹两人,男的英挺,女的秀美,穿着打扮亦是不俗,想来傅家的日子过得不错。她一时想起自家的境遇,简直是百感交集。

    田家在广陵城的疫病之后,先是田敏权在大同任上被人弹劾,弹劾的内容竟是纵容家人敛财。不得已,为了顾及田敏权的官位,广陵这头悄没声息地处理了各项产业,“碧萝春”便是那时卖掉的。除此之外,田敏达又极力约束家人,田乾晟等人也收敛行事。但是不晓得是不是应了那句“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田家在经历了田贵妃在世前后近百年的富贵之后,终于一朝衰落。

    田敏权则在大同边关任上戴罪带兵,等待有一日能够将功赎罪。而田家在广陵的府邸被抄家充公,田敏达散尽仆从,在故旧的帮扶之下,在徐凝门这边赁了一爿小小的院落,好歹也算是有个落脚之所。田紫茹品尝了从高高之上重重跌入尘埃的感觉,她不仅要操持家务,而且更要浆洗缝补,稍稍补贴些家用。

    这几个月来,田紫茹自然尝尽了世情冷暖。眼下她曾经不屑一顾的商家小女,以及曾经芳心暗许的商家少年,这两人竟都来到自己面前,看见她这番狼狈的样子。就这几个月的劳作,她的手上已然磨出了不少茧子,而这是原先那双用来握笔抚琴的手啊,就如她那以往许许多多的向往与心愿一样,都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想到这里,田紫茹忍不住,竟痛哭了起来。

 二百十四章 镜花水月

    面对痛哭失声的田紫茹,傅阳什么都没有说,伸手又将辘轳放了下去,旋上来一捅,将田紫茹手边那个水桶彻底装满了,才将桶提了起来,淡淡地对田紫茹道:“走吧!”

    田紫茹大约是觉得实在不好意思,渐渐止了哭声。若是以前,美人梨花带雨,总是该有随侍的小婢取出绣帕给小姐拭泪。然而此时田紫茹哭得眼睛与鼻头都红红的,却只能伸臂,用臂上那已经半旧的“护袖”将面孔上的泪水都拭了去。

    傅阳提着满满一桶井水,似乎毫不吃力。“谢谢——”田紫茹哑声说。

    “没事——这些原是我从小就做惯了的。”

    田紫茹听了这话,有点惊异地抬头看傅阳。“人活一世,其实也很简单,一日三餐,每餐一碗饭,晚间一方卧榻,如此便能活下去。那日在田家巷,你也见过,市井小民,都是那么过活的。既然活着,就已经比那些在疫病之时失却了性命之人,要来得幸运多了。”

    傅阳这话说完,没有再理会田紫茹的反应,直接大踏步地往街边这里过来,将水拎了,提到田家寓居的小院门口放下来。

    这时候,街道这边,傅春儿正与一位青衫老人立在一处,见傅阳过来,连忙招呼道:“哥哥,哥哥快来呀!”她郑重介绍了,“这是我哥哥,大号叫做傅阳。”

    “这位是……”傅春儿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介绍身边的这位老人才好,她知道老人家是谁,却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曝露身份。

    老人家偏又不给傅春儿解围,一个字不说,只在一旁笑着。

    傅春儿眼珠一转,便道:“这位爷爷人称‘苦瓜老人’,哥哥你就叫他苦瓜爷爷好了。”

    傅春儿身畔的这位老人,就是靖江王朱若极,他平生最爱苦瓜,当日傅春儿曾经玩笑称呼他“苦瓜老王爷”,他也风光霁月地受了。此刻傅春儿见有旁人在场,不想透露王爷的真实身份,便捏了这样一个称号,果然靖江王闻言哈哈大笑,丝毫不以为忤。

    傅阳赶紧过来,向他见礼。靖江王受了,点点头,道:“好小子!”跟着他转头过来,对田紫茹说:“你家是当日田贵妃的后人?”

    田紫茹双目兀自发红,听了点点头,也朝靖江王福了福身。她劳作之时,也曾见过这位老人家,只是不曾正经招呼过。

    “小丫头,”靖江王见了傅春儿,眉花眼笑地道:“我又堆了一爿石头,你随我来看看吧!”

    “好!”傅春儿想也不想便应下。

    “傅阳小子和这田家的姑娘,也一起跟我来。”靖江王说话不容质疑,傅阳忍不住与田紫茹对望了一眼,两人默默无声地随着靖江王与傅春儿的步子,朝小院里面去。

    而靖江王带着三人,竟从院子后面的一道小门里出来,走在广陵一座似乎最平凡无奇的小巷里——“这里叫做花园巷,小丫头你记住了。”靖江王说,傅春儿自然赶紧点头,不过她还是有点好奇:“爷爷,您不住在广西了?”

    “广西?”靖江王忍不住笑起来,道:“广西那头的事情都交给世子打理了。我只出来四处游荡闲逛,怎么,小丫头看不过眼了?”

    世子?田紫茹与傅阳听了这话,才大约明白眼前这位看似平凡的老人,身份大致有多么的尊贵。两人互视一眼,田紫茹刚才被靖江王一言喝破了身世,此刻脸色有点发白,但是还是亦步亦趋地跟着。

    四人一行,往南又行了数步,算来应是田家寓居的院子后面,四人来到一处院落前面。傅春儿见那上面题着“双槐园”三个字,想这不晓得又是哪家的私家园子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