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馥春 作者:大爱非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9-03完结)-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漕,亦不在漕,我和我手下所做的事情,恰如你所提的,是要为帮中之人广开财路。当然了,我还帮漕帮打理不少在岸上的产业,比如此前与你家合作的茶社。”

    “我确是认识不少松江、两淮,乃至山东的行商,他们不少也会顺带做香粉头油的生意。只是我所认识的之人,胃口都不算小。傅小哥,我担心你家的生意,一上来的时候货会跟不上,你可有愿与你家合作的铺子?”

 一百四十二章 阿康

    傅阳听了,摇头道:“没有,冠上我家名号往外发卖的妆品,都一定是我家亲自做的。家父一直坚持这一点,我想业内几家其他的铺子,’戴凤春’家与’薛天赐’家,也都是这么做的。”

    “也好,”仇小胡子想了想说,“如此,我想试着先给你在松江府介绍一个行商。松江小地方,比不得姑苏与金陵,广陵的戴家与薛家应该是还不曾伸脚伸到那么远去的。但是那家行商常年往来江南,他自己有一条船,湖州府、绍兴府,他都是常跑的。只是他来回跑这么一趟,大约总要两个多月才能回款。你家在名号起来之前,算是有求于人,大约定金会很少,而且总是要给他抽头的。因此你家第一批货,风险很大。”

    仇小胡子说到这里,站起来躲了几步,回头看向傅阳,“傅小哥,如果那行商过来,开口就叫你家垫上数百两银子的货,不晓得你家肯是不肯。”

    傅阳登时被震住了,数百两银子的货,傅家的全部身家怕也就是这么多。他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生意之道,他在大德生堂总算学了不少,当下不动声色,反而诚挚地向仇小胡子说:“还请仇爷指教。”

    “我?我有什么好指教的?”仇小胡子笑笑,“在商言商,我打算给你介绍的那行商,生意上从不含糊,是个一分一毫都算得清楚的人,但是生意不外乎人情,只要你第一次合了他的意,以后的生意都好说。日后傅小哥在生意场上打拼,也少不得结交这样的人物。”说到这里,仇小胡子心里算了算日子,道:“我与那行商本是约了九月初十在镇江焦山碰面。我自会向他提起此事,约摸此后一两日那行商就会过来与你家商谈。如果你们谈得妥,我估摸着他最晚十月头上就会来你家拿货。因此回头你家也要盘算一下,货料都要备足。”仇小胡子最后提醒道。

    “多谢仇爷提点。”傅阳跟着又提了想找人的事情。末了说:“仇爷若是有认识的靠得住的人,又想在广陵常住的,请千万帮我家留心着。”他说着又郑重地感谢了一番。

    “来往都这么多年了,谢什么。老曹都与我说了,替我谢谢你妹妹给茶社想的中秋点心方子。”仇小胡子话中所指,是傅春儿帮茶社想的几道中秋应景的点心,和各式别出心裁的月饼馅儿。富春茶社当日的月饼与茶点。几乎在开店两个时辰之内就一抢而空,赚了个盆满钵满。

    两人又闲聊一阵,仇小胡子算是富春茶社的主家,因此。反而是他将傅阳往外送。这时傅春儿正在外间候着,见两人出来,极高兴地与仇小胡子打招呼。仇小胡子见她便道:“来来来,小姑娘,每次来广陵。都是急急匆匆地,我反倒是想你当初做的那几件菜式了。今日有空没?我叫老曹安排人折腾几个蟹菜,请你吃,好不好?”

    “原应该是我亲自下厨招呼仇爷才是——”傅春儿想起当年为纪燮与仇小胡子做那道席面的主力,翠娘。早已香魂杳杳,不在人世,登时不自在起来,最终还是婉言谢过了仇小胡子的好意。兄妹二人一并向仇小胡子告辞。

    出门之际,仇小胡子叫住傅阳,在他耳边说了句什么,傅阳一凛,又反过来问了小胡子两句。傅春儿站在远一点的地方,隐隐约约地听见傅阳说什么“印子钱”之类的。仇小胡子却又摇摇头,叮嘱傅阳几句。傅阳隐隐露出一些不敢置信的神色,思索了一会儿,似乎答允了仇小胡子。

    傅家兄妹从富春茶社告辞出来,傅春儿再问傅阳那仇小胡子刚才说的是什么,傅阳却摇摇头,道:“仇爷要我暂时替他保密。”

    傅春儿心中就像小猫抓一样,问:“连妹妹也不可以说?”

    傅阳郑重点了点头,道:“只是暂时的,没过多久你便知道了。”

    又过了一两日,仇小胡子托老曹送了一个小厮过来,傅老实问过他的身世,晓得是漕帮收留的孤儿,今年才十一岁,从小跟着仇小胡子的,因此跟了“仇”姓,叫做仇康,人都叫他“阿康”。

    老曹托人送他过来的时候,只说这孩子无父,生母早已亡故了。他只知道自己是广陵人氏,自小由漕帮收留的。眼下将他送来傅家,一来是给傅家添个人手,二来也是想请傅家人能教他读书识字,三来如果能在广陵城中,寻访到阿康的家人亲眷,能够认祖归宗,总也是好的。

    杨氏也与阿康说了几句话,觉得他是个机灵知礼的孩子,只是天天跟着仇小胡子跑船,整个人又黑又瘦,比寻常十一岁的孩子要矮小一些。杨氏一时母性大发,亲自下厨,做了一碗面片,看着阿康狼吞虎咽地吃了,连连说:“别呛着——”

    阿康却笑嘻嘻地一抹嘴,说:“船上吃东西就是得快,我有一回一个浪头过来碗里的菜就扣在我脸上;还有一回在码头上吃,还没吃完就说发船了,我差一点没跳上船去,还多亏小爷叔拉了我一把。”

    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买豆腐。漕帮那些跑船的汉子,都是苦哈哈的在水上讨生活的。而仇小胡子托人传话,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觉得这个孩子还不错,心思灵慧,放在漕帮撑一辈子船实在是可惜了。再加上知道傅家需要可靠的人手,就干脆将阿康托付了给傅家。

    傅家多亏早先买了隔壁的院子。这时候傅老实与傅阳就商议着请瓦匠过来将隔壁院落里的一间耳房翻新一下,给阿康起居。与此同时,再把隔壁院落的正房再修葺一下,确保下雨天不会漏水,好当作做活时候的工坊来用。

    与此同时,傅家也开始备货,傅老实跑了两趟邵伯,又去了寿家,将材料先都订下,等松江的人过来,谈好货品数目,就打算开工。

    ps:

    这章字数有点少,晚上会是个大章。

 一百四十三章 登高赏菊谷林堂

    转眼到了九月初九,重阳登高之日。黄宛如特为提前了几日,重又下了帖子给傅春儿,提醒她莫要忘了重阳之约。傅春儿早间起来,用自家的妆品稍稍地打扮了。傅春儿学习杨氏的化妆经验,“施粉宜薄而匀,抹胭脂宜淡而轻”,而且傅老实手制的香粉柔滑匀净,胭脂鲜艳甜香,只用一点,就足以令她一张小脸,打扮得娇俏动人。

    傅春儿随手在院里,剪了一朵八月春,请杨氏替她簪上。杨氏见她今日穿了一身杏黄色的外裳,点点头,说:“春儿本来颜色就好,你平日里偏不爱打扮,倒是可惜了。”看到这里,杨氏倒是去自己妆盒里取了黛笔,又替傅春儿描了描眉,道:“还没及笄的小丫头,眉色还是多些青色,活泼一点。”广陵风俗,未嫁的女孩儿,画眉之际,青多于黑,而已经嫁做人妇的女子,则是黑多于青,以示庄重,若是有人将眉色画得青而发碧,则往往是烟花之地的女子,而非良家了。

    少时傅春儿总算是收拾停当,便作别了家人,出门去见黄宛如。黄家早有人等在门口,傅春儿也认得,就是当日随侍在黄宛如身侧的那名丫鬟,唤作小夏的。黄宛如自己却是过了一会儿才坐着大车过来,当下着人打了车帘请傅春儿上车。伴着车辙咿咿呀呀的声音,大车缓缓地朝城北平山堂脚下驶去。黄宛如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傅春儿,丢过来一个笑脸,说:“春儿妹妹今日打扮得真是漂亮,清雅得紧,”

    “你也得了信儿了吧,纪家表哥得了解元公,今日不少士子也邀了他在平山堂赏菊作诗呢!”

    “我晓得的。上回在砚池摆的大戏,我也去看了呢!小七爷真真是厉害,本省唯一的解元公。也能叫他夺了去。”傅春儿说了几句恭维纪燮的话。

    “是呀,”黄宛如说起此事。还是喜气洋洋,只是她眉宇之间爽朗清澈,没有儿女之态。傅春儿倒觉得黄宛如大约是与纪燮十分亲近,反而倒是如亲兄妹一般,感情甚笃。这两人的关系,就想她与钱家表哥的血缘关系一样近,也不知道纪黄两家的长辈。会不会如同自家母亲与姑母一样,起了亲上做亲的心,想要将两人的未来搭在一起。

    不一会儿,黄宛如却又蹙眉。说:“但是纪家表哥最近一直在纪家别院住着,好似有什么事情做的不合姑父的意,五哥也说,表哥这是借了老祖的名头躲风头呢。”

    唔,想来纪小七是把不打算春闱的事情与家里说了吧。因此家中才有这样的反弹。纪小七干脆就避其锋芒,躲了出去。只是他还是会应邀出席士子们重阳登高赏菊之约,看来也并没有全盘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打算,该打交道的,还是继续在打交道。

    大车到了平山堂脚下。就停下来了。从这里往上,登上数百级台阶,就是平山堂了。此堂建在高处,取“山与堂平”之意,立于堂前,凭栏远眺,大江之南,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越。此时尚在暮秋,青山吐翠,飞扑于睫前。堂前的石阶也通往大明寺,自古以来进香之人都是徒步攀登,只有年老体弱之人,才会雇了软兜上行。然而,这些台阶,对于常年拘于内室的太太小姐们,却显得并不那么容易。

    黄宛如走了几十步,微微见汗。却见傅春儿行的极快,已经是在她数步之前,当下起了争胜之心,疾步向上赶着,可是越赶越是觉得气急。傅春儿却气定神闲地停了下来,在一旁等着。黄宛如赶了上来,见傅春儿大气也不喘,只是面上微微泛红而已,知道傅春儿是特为停下来等她,给她面子,心中感激。傅春儿看看前面有个休息的山亭,就对小夏说:“小夏,来,扶着你家姑娘,我们到那处稍歇一会儿去。”

    那山亭之中,已是有两个婆子在,随身的篮子里放着糕点和棒香,不像是去登高的,应该是去大明寺礼佛的。

    傅春儿与黄宛如稍歇片刻,正打算往上攀的时候,山道上又过来一队女眷。黄宛如摇摇傅春儿,道:“是戴家表姐和表妹过来了,我去迎一迎。春儿妹妹,你且在这里等我一下。”

    旁边一个婆子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戴家,难道是嫁入徐家的哪位。”

    傅春儿听人说戴家姐妹的闲话,有些尴尬,就往亭口站了站,可是两个婆子的闲话还是顺着风,送到她耳中来。

    “可不是么,听说是个母老虎,徐家大爷,听说已经是不成了。”

    “吓,怎么就不成了呢?”

    另一个婆子顿了一会儿,说:“已经离不开酒瓶子了,听常往徐家拜望的老街坊说,大约是不成了,撑不过年去。”

    “这么厉害——”先前一人沉默了一会儿,道:“只能说戴家好手段,只怕徐家这份家业,都要落在戴家嫁过去的这位大奶奶手里吧!”

    “……”另外一个婆子又说了什么,傅春儿没有听清,这会儿黄宛如朝她招了招手,她便赶了过去,便没有听见那两个婆子又在说什么闲话。

    戴家大姐,就是婆子口中嫁入徐家的那位大奶奶戴茜,此时见了傅春儿,嫣然一笑,打了声招呼。傅春儿笑着回了个礼,又连忙与跟在戴茜身后的戴悦问好。看戴家姐妹的衣着,便可知道徐大奶奶戴茜,眼下确实过得不错——她梳着极繁复的罗汉鬏,戴着一枝赤金多宝的步摇,发髻上也与傅春儿一样,簪了一朵开得如碗口大的八月春。随着戴茜头上金步摇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动,步摇上的各色宝石在日光下熠熠生辉,映着戴茜的妆容雍容华贵,光彩照人。

    然而戴悦的境况大约是要比姐姐差得多了,她身上的衣料也是好料,只是看上去半旧的样子,头上不配簪子,只是耳畔挂着一对赤金珐琅彩的耳坠。为她平添几分光彩。只是那对耳坠与戴悦全身的衣饰并不搭配,大约是戴茜临时赠与戴悦的。总之妹妹的这么一身穿着打扮,与姐姐相比。实在是要寒酸多了。

    戴家姐妹二人,见到傅春儿。面上都堆出十分欢喜。

    傅春儿则是先向戴茜谢过了当日她家铺子开业是,戴茜以宝通钱庄之名送过来的贺礼。戴茜摇摇手,笑道:“区区薄礼,算不得什么。”接着又过来,拉着傅春儿的手道:“眼下铺子生意还好?”

    傅春儿没有多说什么,只说还过得去。

    一时戴茜仿佛待傅春儿十分亲热的样子,一直拉着她的手不放。两人携手上山。黄宛如只得自己去与戴悦说话。慢慢地走在戴茜与傅春儿身后。

    广陵府中女眷登高赏菊的地点是在平山堂之北侧的谷林堂。傅春儿她们到的时候,堂中已经聚了不少女眷,莺莺燕燕的。这里相传原是苏东坡为纪念欧阳修而建,堂中松柏参天。碧影森森,原应是个极清净的所在。而此时,为了应景,黄家日前已经安排在这堂中用上百盆菊花,筑起了一座菊山。不少女眷便立着围着这菊山。指指点点地赏着话。

    傅春儿见那菊山上沿,是平齐的一排如雪的团菊,团菊上如众星拱月般,托起一朵紫菊出来。那紫菊有出奇之处,花瓣是绛紫色。然而每片菊瓣的边缘,都是隐隐一道焦黄,看上去就像是镀了一道金边一般。

    “这是寿家偶尔得了两盆,听闻我家在平山堂办这赏菊的茶会,就着人特地送过来的。寿家说,本是普通的紫菊,不知为何今年竟长成’金带围’的样子,仿佛草木有灵,得知了我纪家表哥能得高中一般。”黄宛如站在傅春儿身边,也看着那朵紫菊,解释给她听。“还有一盆在前面平山堂那里,此时大约表哥和五哥都到了,想是在招呼那些士子呢!”

    广陵府的“金带围”指的是芍药,宋时所流传下来的“四相簪花”的故事,就是簪的芍药花。眼下寿家挖空心思找来这等花色的花草,大约能够将纪家与黄家的马屁一并拍了。

    谷林堂里,有黄家早已安排好的下人,此时将事先准备好的茶水与重阳糕一并送上来。黄宛如作为主家,招呼着一众女眷,道:“周家妹妹,呀,周嫂子,您也来了。”她大约是早已经过不少这样的聚会,人面儿上,是极熟的。“大家来用点重阳糕吧,还有茶水,这是城中富春茶社特为重阳而制的。”

    “呀,富春茶社的糕点,我最喜欢它家的油糕了。”那位姓周的小姑娘,听见黄宛如这么说,几乎高兴地要跳起来,结果被身边站着的那位“周嫂子”给拉到一边,耳提面命了一番,总算服帖了些,老实地随嫂子去用茶点去。这时候戴悦站到了傅春儿身侧,对她说:“那是城东周家,家里原是做皮货生意的,听说他家每年跑三四趟关外,本省的皮货行要以他家马首是瞻了。”

    傅春儿回过头,冲戴悦点点头,感谢她为自己指点讲解。而戴悦则冲她笑笑示好。两人一起转脸往堂上看去,只见戴茜一人坐在一桌上,慢慢地端了一盏茶盏品着。她周围数步之内,一个人也没有,众人都坐在至少一丈开外的地方,将戴茜身侧地位置都空了出来。戴茜面上带着一种既自得,又倨傲的神色,仿佛极其享受堂中这难得的清静,堂中众女不理睬她,而她也不屑于理睬堂中众女。

    傅春儿有些讶然,她一直忙着自家铺子的事情,戴茜在徐家的事情,她倒是第一次听说,而且听得一鳞半爪的,实在是不觉得戴茜做得有什么错处,竟至于城中女眷竟然一致地排斥着她。

    戴茜大约见到傅春儿正看向自己这里,朝她展颜一笑,仿佛在说:你看着吧,她们总有一日,要一个个过来巴结我。

    戴悦见到了戴茜的笑容,就出言相邀傅春儿过去与她们一起坐着喝茶。黄宛如也在旁边,向傅春儿使了个眼色,颔首鼓励,她自己这个做主人的怕是忙不过来,不能亲自去招呼戴茜,然而总是将戴茜晾在那里,也不是个事儿。戴家的两姐妹好赖都要算是黄家的亲戚的。

    这时突然有个娇滴滴的声音响了起来,道:“我瞧这富春茶社做出来的东西也不怎地,宛如你若招呼我们,为何不从你家震丰园请了厨子过来做点心呢?若是我家办这赏菊会,定是叫碧萝春直接送一名做的好点心的厨子过来,在这平山堂上现做了点心出来。”

    “我当是谁,原来是田小姐啊!”黄宛如不咸不淡地回答了一句。

    “这是田家三房的嫡出小姐,田紫茹。”戴悦依旧在傅春儿耳边提点她。看情形,戴悦也不是第一次参加这城中“贵女”和“大家千金”举行的聚会了,只是不知道她是因为是戴家小姐还是因为自己是戴茜之妹,才得与会的。

    戴悦只说田家,这广陵城中的田家,只有一家,就是田家巷的那家了。本朝崇祯帝的田秀英田贵妃,本是陕西籍,却是其父在广陵任上出生,十六岁即选在当时还是信王的先帝身侧,后来晋贵妃位。其父田宏遇因女贵,从一个小小的千总升至右都督的位置。依附于田宏遇的田氏族人世代居于广陵府,遂成广陵大族。然而其中最为显赫的还是要属田宏遇直系。如今眼前这位田紫茹田小姐,便是田家嫡系之中的嫡女了。

    黄宛如是眼下两淮江南盐商之中最有实权的盐业总商黄韬的亲女,而这位田紫茹,也是田家嫡系这一代里算是出类拔萃的。两人在广陵城中,名字里各有一个字谐音,一时瑜亮,经常被人拿出来比较。这时候田紫茹故意提到震丰园,自然是嘲讽黄家将震丰园出手的事情。要知道,碧萝春可是田家的产业,只经营给达官贵人的精致席面,在广陵城中,常有俗谚,意为提到“碧萝春”三字,十两银就打水漂了,以彰显这间酒肆饭庄的昂贵。

 一百四十四章 簪菊

    黄宛如听了田紫茹的话,只淡淡地说:“品茶赏菊,是雅事,原是茶社的点心,要来得妥当些。”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反而嘲讽了田家俗气逼人,那“碧萝春”的厨子,整治的席面,就算是再金贵,又哪里能及得上富春茶社雅致。

    傅春儿听了此话,心怀大慰,毕竟富春茶社也是她当初参与一手建起来的。黄宛如这么说,就算别人不知,她自己也觉得脸上有光。

    田紫茹听了此话,自然是沉不住气的,可是当着众人,又不能当场和黄宛如翻脸,心里憋了一腔邪火,抬眼看见傅春儿从自己身边走过,忍不住说:“咦,这位是哪家的小姐,我怎地不认识?”

    傅春儿本不想搭理的,但想想这是黄宛如的赏菊会,失礼于人总是不好,当下只与田紫茹施了一礼,道:“田小姐好!”,却没多说什么,黄宛如过来,亲热地挽住傅春儿的手,道:“傅家妹妹,你先去那里坐一会儿,我一会儿来招呼你。”

    田紫茹眉头一皱,“傅?”她一时想不起来城中哪家大户是姓“傅”,又与黄家沾亲的。她的眼光往旁边移了移,肃立在谷林堂门口的田家一位侍女悄悄地出门,一时回来,在田紫茹耳畔说了些什么。田紫茹听了,一时得意起来,掩着樱桃小口,往傅春儿那边看了一眼,见她正与戴茜戴悦两姐妹说着些什么说得高兴,眼珠一转,原本话到口边,又缩了回去。

    她那位贴身侍女觉得有点奇怪,自家小姐的脾性不是这样的。田紫茹想了想,又与自己的侍女吩咐了几句,道:“快去。就与大爷说,按原先议定的行事就好。”

    这一边,在戴家姐妹的帮助之下。傅春儿很快认识了几位广陵城中的大家之女,包括刚才那位很爱吃“千层油糕”的周家小姐。这些人家大多与戴家一样。是世代从商的。广陵城中,商业繁盛,即便是士绅,也多有靠从商发迹的,由商入仕,或由仕入商,本是极寻常的事。即便是大家之女,也不会讳言“做生意”三个字。戴家两位姊妹,家中就是靠着“戴凤春”的妆品香粉而起来的,然而众女谈起戴家。倒是真的一点轻视之意都不敢有,戴家可是百年老店,出产的都是贡物,这点荣耀,在广陵城中。也没有几家能赶得上的。

    傅春儿只说家中也是做香粉头油生意的,原籍是歙州府,家在江都,迁来广陵原没有多久。那家中做皮货生意的周小姐,年纪不大。却最极是热情,拉着傅春儿的手,给她一一说广陵城中各种好玩的地方和好吃的馆子,看来也是一个家中管得没那么严的孩子。戴茜只在一旁坐着,不说话,静静看着,但是她有傅春儿与戴悦坐在身侧,此时便不显得与一众女眷太过生分了。

    谷林堂的女眷,此时聚成几桌,眼看着梳成妇人发式的,已经成家的夫人奶奶们聚成了一处,叽叽呱呱地大约是在说着育儿经。余下相熟的小姐们自成一桌,在闲聊一些闺阁之中的趣闻,剩下傅春儿与戴家姐妹,还有几位刚认识的女孩儿,坐了一桌。黄宛如作为主人,在各桌之间穿梭来去,而只剩那位田小姐,一个人在“菊山”跟前转悠着。

    少时只听一个爽朗的笑声,道:“原是听说今日还有一本’金带围’的,黄五你却说在谷林这边。又炎,你倒是说说看,如今正是你蟾宫折桂的时节,俗话说好事成双,怎得只有一本。来来来,我邀大家过来谷林堂,观赏这成双成对的金线紫菊。黄五,黄小姐,不会见怪吧!”

    门口进来不少广陵大家子弟。纪燮被簇拥在其中。而黄以安则抱着双臂跟在人群之后,眼中流露出一丝戏谑,远远地看向自己的妹妹,微微摇头。

    黄宛如自然心中不快的,女眷聚会赏菊,男宾们过来凑什么热闹,而说什么不会见怪,分明就是嫌自己还不够见怪么。她想到这里,却又不便发作,一对眼刀就向自己哥哥那里甩了过去。黄以安很委屈地接了,瞥着人丛中的纪燮,冲妹妹努了努嘴。

    然而黄宛如见到众人进来之前,田紫茹那一副喜悦欢欣的样子,又忙忙地去整理衣衫首饰,黄宛如心中又有什么不明白的。说来说去,只是怕这田紫茹,是冲着高中的纪小七来的。

    刚才领着众人进来的少年,也姓田,叫田乾鹏,与田紫茹是未出五服的同宗,一向在田家宗学里附读,今年也去了金陵府乡试,也中了举,只是在百名开外,上京会试得中那是不敢想了。站在他身旁的一位,穿着件宝蓝色洒金织锦长袍的,就是田紫茹口中的“大爷”,田紫茹的亲兄长,叫做田乾晟的。

    傅春儿手中奉着茶盏,往过来的人群扫了一眼,恰巧与纪燮打了个照面。她见到纪燮遥遥地看着自己,心里微微一怔,四下看了看,觉得自己这身打扮,在众女之中,实在是万万没有打眼出挑的理由,这才低下头,垂下眼帘,眼观鼻,鼻观心。她知道自己混迹于此间,本有些怪异。此时管这些大家小姐们怎么闹,万万没有挑她出来的理由。

    远处似乎纪燮叹了口气。

    “果然这’金带围’是一对啊!”田乾晟过来,对着“菊山”顶端那一本紫菊,啧啧赞道。他接着回头对纪燮说,“俗话说,好事成双,又炎桂榜题名,已经是喜事一桩了,没准过不了多久,我等就又可以为又炎庆贺喜事了呢!”

    他这话说来,好多人都理解为,是预祝纪燮明年征战春闱得中。然而旁边田紫茹面上却飞过一片红云。她站得离那本紫菊很近,此刻当然是众所瞩目,这时她偏生又向田乾晟唤了一声“哥哥”,生怕旁人不知道自己是田家女儿。

    纪燮淡淡地回应田乾晟:“乾晟兄言重了,这回得中,实在是侥幸,又炎志本不在科场。来年春闱,怕是乾鹏兄,兆麟兄等等几位要拔头筹的。”

    众人听他亲口说“志不在科场”这话。都略略吃了一惊,也有不少士子以为纪燮是在客气。当场又起哄起来。田乾晟也有些吃惊,却赶紧笑道:“又炎说笑了,没准我们下次贺的不是又炎登科之喜,而是’小登科’呢!”

    一众未出嫁的大姑娘听了田乾晟的话,都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不少人眼光就往田紫茹那头看去,似乎觉得田紫茹一人往男宾那头凑着。实在有点不矜持。相比之下,还是这边厢主持大局的黄宛如,更有些大家的风范。

    田乾鹏出来打圆场,道:“这边’金带围’也看过了。招呼也打过了,咱们回平山堂吧!”

    这回是田紫茹的眼刀朝田乾鹏那头扫了过去,此人竟然还挠挠头,不知道哪里得罪了这位娇贵的堂妹。可是田紫茹的目的还未达到,哪里就能放纪小七回头了?

    田乾晟咳了两声。道:“且慢!”

    “今日本是重阳佳节,登高赏菊的好日子,又恰逢这’金带围’吉兆,我看,不如大家来以菊为题。一人做诗一首,或是联句,大家看哪样好?”

    无论是赋诗还是联句,田紫茹都早有准备,打算力压众女,甚至众位士子。此前她也都与自家兄长与堂兄打过招呼,左右护法在侧,自然觉得拔得头筹如探囊取物。如果得由今日这一“局”,赢得一个“才女”的头衔,或许能够令这新鲜出炉的解元公纪燮对自己另眼相看吧。

    田紫茹如此想,自然是因为田家祖上那位贵妃娘娘,是个雅好书画、精擅琴箫的才女,甚至连打球、走马、弹棋,宫中都无人及得上她。田紫茹自幼崇敬这位自家最为尊崇的姑祖奶奶,事事效仿,可又无一得精,但是却总以“才女”自居,自觉在广陵城中,再无人及得上她。

    “是是,既然大家都已到了谷林堂,不若就在此作诗吧!”田乾鹏总算悟过来,顺着田乾晟的意思往下说,“在场的各位姑娘太太,想必也有雅擅诗词丹青的,做诗赋也好,写字画画也好,总以这菊为题。若有极佳者,回头我们再想法子叫解元公出个彩头,岂不是好?”

    登时有那唯恐天下不乱的,大声叫起好来。谷林堂这边的女眷,倒是面面相觑,黄宛如俏脸气得发白,而田紫茹却得意洋洋。

    “哈哈——”人群中一阵粗豪的大笑之声,黄以安拨开人群走了出来,手中提着一个细白瓷的酒壶,对众人说:“你们难道忘记今日上山赏菊,是为了什么么?”

    他脚步有点歪,面上红扑扑的,似乎已经有了点酒意,见没有人作答,又大笑一声,自问自答道:“不是为了庆贺我表弟纪燮,此次蟾宫折桂么?寿家特地送来的金线紫菊,不也是为了贺我纪兄弟,早日登阁拜相么?”

    纪燮过去扶住他,笑道:“表哥,你怎地没喝多少,就成了这样,这菊花酒,真这么好吃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