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馥春 作者:大爱非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9-03完结)-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母亲将她认在膝下,就算是我多了一位姐姐,可是……可是我母亲那边……我,”纪燮一边说,一边可怜兮兮地看着傅春儿。傅春儿回想一下,果然也觉得刚刚见到那位婧娘,身上的衣衫甚是宽松肥大,与她面上的消瘦并不相称。

    “伯母那里,又炎哥怕是还没有递信回去吧!”傅春儿低下头。淡淡地说。

    “还是春儿懂我的心思——”纪燮面上露出一丝红晕,伸手挠了挠头,仿佛有点尴尬。

    傅春儿无语,心道:若不是昨日突然来大德生堂,周大夫自己沉不住气。先露了马脚,这位纪小七同学只怕还不晓得什么时候才会在自己面前出现。只是这样指责纪燮的话,傅春儿有点说不出口。

    “又炎哥,你原先是怕我,还有伯母,担心你腿上的伤势,所以拖着不愿意说。想等到腿上伤情好些了之后,再来与我们相见,对不对?”其实这种想法挺扯的,瞒着不见,就能让自己或者黄氏少忧心半分么?算了,傅春儿心想。看在你腿伤的份上,不跟你一般见识。

    纪燮眼中扇过一丝黯然,但是赶紧扯了一个笑容出来,对傅春儿点了点头。

    傅春儿心里隐隐有些预感,觉得纪燮的腿伤。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便能治的。

    “又炎哥,婧娘的事情,我与我娘商量一下。我猜想她在我家安置下来,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只不过我现在还没有十成的把握,不敢给你打包票。”傅春儿说。

    纪燮面上笑得温柔,冲着傅春儿连连点头,觉得她这个主意不错。可是这笑容在傅春儿看着,老有一种正中下怀的味道。

    “另外,我想找一个人住过来,在短时间之内,先照顾一下又炎哥的起居,总之晚间有个人照应。”傅春儿说了第二个要求。

    纪燮正点着头呢,突然顿了一下,问:“那人是谁?”

    “我一会儿去问问,那人应该正在大德生堂堂上等我。”傅春儿板着脸,紧接着说了第三项:“伯母那里,为了又炎哥的事情,也是忧心得紧,所以无论怎样,都请给家里送个信儿,而且老祖和大伯那里,对又炎哥的腿伤,应该有一些更好的治疗法子才对。”

    纪燮稍稍松了一口气,想了一会儿,郑重点了点头。“母亲和大伯那里,待我安排一下,十日之内必定会相见的。”

    他见所有的事情都与心上人说开了,微笑道:“还有别的吩咐吗?”

    “第四——”傅春儿颇有气势地说,“我回头给你送点吃的来,记得多吃点东西补补才是正经,瞧你都瘦成了……这样。”她本来想说“瘦成了一道光”的,后来还是忍住了。

    即便这样,已经足够令纪燮忍俊不禁,微笑了出来,点点头,道:“好,我答应你。”

    傅春儿便起身,对纪燮说:“那我先去了,回头我叫我义弟傅康过来照看你。”

    她猜到杨氏如果是着人来寻他,应该是派傅康过来。这样的话,自己有好多话便能在回家的路上与傅康预先交代一下。

    纪燮闻言,低头想了一下,点头笑道:“那你明日还来么?”

    “自然来,”傅春儿眼里跳动着调皮的光,道:“我弟弟如今手底下管着两间铺子,白日里没时间,我只是找他晚上来你这里,顺带照顾一下。”

    她看到纪燮的目光过来,突然颇有几分扭捏地道:“他是个男子,照顾你,总归方便一些——”

    “好——”纪燮忍着笑道。

    傅春儿觉得自己的心事又仿佛被对面那人给一眼看穿了,一跺脚,奔出房门,这才慢下脚步,离开纪燮的小院子,来到大德生堂上——果然杨氏派了傅康来寻她。

    “阿康,跟我走——”傅春儿风风火火地从大德生堂出来,往瓦匠营去。傅康跟在她身后,道:“姐姐,出了什么事了不曾?”他以为大德生堂或是“水绘阁”的账目出了什么事。

    一路上,傅春儿将大致的事情都与傅康说了。傅康慨然应道:“姐姐放心,这事儿包在阿康身上就是了。要不要我现在就折返去照顾小七爷去?”

    “你先随我回去,将铺盖取了,再拎一个食盒过去。以后你白日里还是忙你的,我自会来接你的班,但是晚上怕是要辛苦你。”傅春儿想了想道。傅康自然是没口子地应下。

    两人一时回到瓦匠营,傅春儿先是嘱咐了玉簪快些收拾一个食盒出来。然后她自己去见了杨氏。

    杨氏正为了这个闺女晚归的事情急得团团转,见到傅春儿回来,稍稍松了一口气的同时,眉毛也几乎竖了起来。

    岂料傅春儿的反应比她还要快,还要大,突然就在杨氏身前一跪,跟着膝行两步,拉着杨氏的衣衫说:“母亲,女儿今日私自决定了一些事体,没有事先与母亲禀报,是女儿的罪过。”

    杨氏一脑门子气还没有发出来,就已经被傅春儿这架势给吓回去了。她颤声道:“春儿,到底怎么了,来起来,好好跟娘说!”

    傅春儿便将纪燮的事情一一都说了,先是提了一下请阿康每晚过去照顾纪燮的事情,然后又委婉地说了说婧娘的事情。

    听说纪燮回来,杨氏已经是激动地站了起来,到她日日礼佛的小佛龛跟前去点燃了一枝清香。再听说了傅春儿求了傅康每晚去照料纪燮,她便马上说:“应该的,小七爷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如今他遭了难,咱家为他出点力怕啥?对了小七爷的伤,需要参,还是灵芝,咱家现在多少宽裕一些,好药也买的起,回头叫阳儿置办一些,送去大德生堂表表咱家的心意。”

    傅春儿觉得母亲的思路跳得太快,心里不由得觉得好笑。然而杨氏听说了婧娘的事情,倒是有些为难。“一个寡妇,在广陵城中举目无亲的,咱家贸贸然收留了,这名声上……而且,也不晓得这人,好是不好,若是还像当年兰儿那样,未免叫一家人心里也寒啊!”

    傅春儿明白杨氏的犹豫,怕是被傅兰儿上回给吓怕了。她马上说:“咱家可以对外声称是远方的亲戚,逃难过来的,只先在咱家落脚,以后也是要自立门户的。”跟着她又添酱加醋地将婧娘所遭的苦难与她那倔强的性子给说了。

    杨氏近两年越发的心软,听了这话,连连说:“阿弥陀佛,想不到人间竟有这样的惨事。既然小七爷千里迢迢的将此女带了回来,不帮一把,实在是说不过去。”

    说着,杨氏长叹了一口气,说:“咱家这两年,怎么与孕妇这么有缘——”

    傅春儿掩口笑道:“谁说不是呢?”

    杨氏却深深叹了口气,道:“可是盼着来的,却总是不来啊!”

    傅春儿不晓得该怎么劝杨氏,便任由她在佛前祷祝去了。

 三百二十五章 纪小七的腿伤

    祷祝毕,母女二人再说起婧娘的事情,傅春儿听见杨氏的话里,始终透着一丝犹豫,于是便装作思考的样子,道:“其实咱家要是再来一个人,而且还是得住上一阵的,得把人家的品行言谈都看清楚了,咱家心里才有数不是么?”

    杨氏犹犹豫豫地便点头,道:“其实小七爷荐过来的人,应该是可靠的。我听你说那妇人认准了要自食其力,便心里觉得不错……”

    傅春儿想,果然正说中杨氏的心坎儿。

    “……只是,内宅妇人,心智坚定固然是好事,还忌讳口舌、妒忌等等,这些都是足以动摇家中根本的。”杨氏说道,她估计怕是让个搅事儿精进来,或是又招来个傅兰儿那样脾性的,又或是有金萱那样心思的,都不好,都是给家里找事儿。

    “既然如此,”傅春儿看着杨氏,道,“不如母亲明日一起陪我去大德生堂吧,这样可以亲眼看看那位婧娘,而且您也替我看看,小七爷眼下还缺什么照顾。”

    杨氏点了点头,便转身不再说话,而是又来到佛龛面前,对着观音大士像拜了两拜,口中轻声说着什么,傅春儿听得不清楚,只依稀听见“早日康复”、“姻缘得谐”几个字。

    傅春儿心里又是心酸,又是甜蜜,不管怎样,纪小七从此不再是一个远远的念想,也不再是信札上署的那个名字,而他会是自己身边一个活生生的人。只要他在广陵城中,傅春儿想着,两人便能够一起守住。以前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眼下这些困难,还挺不过去不成?

    她带杨氏过去大德生堂,除了让杨氏看看婧娘之外,也免得自己与纪燮孤男寡女共处一处。落人口实。杨氏可以算是纪燮长辈,而且以前又是受过纪燮恩惠的,这时候出面张罗照顾纪燮,并不那么打眼。

    然而令傅春儿没想到的是。纪燮的腿伤比她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风湿?”傅春儿吃惊地睁着一双妙目,看着周大夫。

    这日,母女两人,一早便一起来到大德生堂。傅康正好接了两人,笑着对母亲与姐姐说:“小七爷精神不错,娘要不要去见见?”

    杨氏手中提了个装了早餐的食盒,里面都是些广陵人最爱的小点。杨氏点头笑道:“自然要去的——”便由傅康陪着,往纪燮那头去了。

    而傅春儿则留在外间,向周大夫请教了一下纪燮的伤情,谁知道。竟然这样的不乐观。

    “小七爷在蜀中,体内本就是湿气淤积,谁曾想又曾经在冷水之中泡了整夜,第二日又强自步行了百余里,伤及了筋骨。要复原,倒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周大夫面上凝重,给傅春儿解释纪燮的病情。

    傅春儿想起纪燮口中所说的那惊魂一夜,想到已经逝去的侍墨,再听说纪燮眼下的情况,心里难受得紧。

    “周大夫,应该怎么调理呢?”

    “眼下最大的问题是站不起来。只要能站起来,哪怕每日只站一会儿,再慢慢地每日多站立一会儿,最后到可以开始慢慢走动。血脉能通之后,什么都好办。可是眼下这样,真的。老朽实在是医术不精,不知道怎样才帮到小七爷啊!”

    周大夫面上看起来,想必心中也煎熬得很。而傅春儿则更是心惊,难道,难道站不起来。就意味着无计可施,纪燮便会永远都站不起来么?

    “眼下姑娘来了,我们也放心一些。小七爷眼下的伙食之中,一点儿发物都不能有。上回,上回婧娘不晓得,将鸡肉与火腿一起熬了,还加上了一碟油爆笋片给小七爷下饭,当年晚上小七爷疼得从床上摔下来。那时他一人住在内院,直到第二日早上才被众人发现的……”

    “不得发物,我记下了。”傅春儿重重地点头,眼里已经噙了一些泪花,她此前不晓得纪燮竟然吃了这许多苦。

    “还有,最近这段时日,小七爷用眼愈甚,”周大夫补充道,“千万要劝住他,否则……”

    “怎么,小七爷的双眼,也有事?”傅春儿吓了一大跳。

    “是,我们诊断之后,都觉得小七爷除了受寒受湿之外,只怕还中了些毒——当日那毒,便是诱发他腿伤的主因。而现在小七爷腿伤未愈,毒也未能随之拔出,时日一长,怕是,就会影响到目力。”

    傅春儿无言,周大夫又接着往下说,“可是小七爷眼下,日夜不停地赶工,希望能将他脑中所记的,关于各地疫病传播的东西,都一一记下来。这好像是,好像是……”

    周大夫言下之意,傅春儿知道得一清二楚,只是在这事情上,谁也不愿意往深了里想,往深了里说。

    “周大夫,小七爷这病症,来得也着实古怪。我想着,小七爷原来出自杏林之家,既是小七爷病得如此严重,少不得回头要请他家人来看一看的。届时请周大夫不要见怪才是。”傅春儿先打了招呼。

    “不敢不敢——”周大夫双手乱摇,道:“纪家老祖,小人连拜望一面都觉得此生足矣。由他给小七爷诊病,再好没有,我……我怎会见怪?”

    “只是,”周大夫拈着须又想了想,“我当初给小七爷诊脉的时候,只觉得生机不旺盛,大约是小七爷心中存了什么念头……”他说得甚是隐晦。

    “您是说,小七爷这是心病?”傅春儿皱起了眉头,这实在是不像她所了解的纪小七啊!

    周大夫面露尴尬之色,小声对傅春儿说:“姑娘千万别传出去,这只是老朽猜的。若是像老朽这样的年纪,或许见到这些生生死死的事情,晚间闭眼一觉就忘了。只怕小七爷……心里压了太多事情了。”他一对小眼瞅了瞅傅春儿,道:“或许要靠姑娘慢慢开解才是。”

    这时候杨氏看过纪燮,从他院子里出来,招手将傅春儿唤过来,道:“小七爷想见你——”

    傅春儿“唉”了一声,就要往院儿里去。

    “记着时时敞着院门,有什么事情就叫伙计进来帮忙,不要事事自己动手,记住了么?”杨氏说得疾言厉色,傅春儿知道她是为自己好,免得两人名声有损,因此感激地点点头。

    斜刺里,婧娘端着满满一盆洗净的衣物,从外间进来。进来之后,将湿衣盆放下来,一手扶腰,一手轻轻地在腰间来回摩挲。见到傅春儿母女,婧娘便与傅春儿打招呼——“女娃儿你今日来得早啊!”

    “婧娘,你,你不是有身子么?”傅春儿见到婧娘干的活儿,还真一点不轻,吃惊不小。

    杨氏便明白了,眼前这个女娘,应该就是女儿口中所说的那个在兵乱中失了家人的苦命人了。

    她依旧打发了傅春儿进院去探望纪燮,自己开腔与婧娘搭话:“原来你就是婧娘啊,我是这个女娃娃的娘——”

    傅春儿顾不上杨氏与婧娘这头,匆匆进院。她实在是被周大夫说得有点怕,所以见到纪小七面色如常,气定神闲地坐在桌前吃着食盒里的早饭的时候,总算心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当日午时未到,傅春儿与杨氏一起从大德生堂那里返家。杨氏心里正在盘算给纪燮收拾什么午饭。她听说纪燮不能沾发物之后,叹了口气道:“还正想着给小七爷好生慢炖一只鸡,让他好好补一补呢,看着瘦得不成人形啊!”

    “是呀,”傅春儿正在为这事儿发愁,“今日中午还是做一些清补的饭食,等我晚上回来查过食单,再想想给小七爷做什么好。”

    杨氏点点头,道:“不如这样,我去与媳妇说说,将芙蓉借了把你,你们在大德生堂搭给专门给小七爷做吃食的小灶。”

    “向嫂嫂借芙蓉,不大好吧!”傅春儿想了想道:“刚刚去了金萱,还没有人顶她的位置,就又要问嫂嫂借了芙蓉,嫂嫂心里不晓得会怎么想。”

    眼下姑嫂两人身边,一个去了素馨,一个去了金萱,每人得一个大丫头,也算是均衡。

    杨氏想了想,也叹道:“也罢,等婧娘过来几日之后,看看怎么样,再说吧!”

    “咦,”傅春儿听到这里,又惊又喜地道,“娘同意婧娘也在咱们家暂住了啊!”

    “嗯!”杨氏点头道:“这个女子,也不晓得为什么,连我都生出钦佩之心来。似乎,”杨氏说到这里顿了顿,“似乎她身上有种特别的韧劲儿。听说她曾经遭逢大难,可是今日一见,我却觉得,似乎世上谁人都不像她活得那样有劲头。”

    “我一会儿就去和媳妇商量,将后头库房旁边的一个独门的小间腾出来把她住。对外只说是家里遭了灾,过来投亲戚的。”杨氏已经将事事都想得周全了。

    “那婧娘怎么说?”

    杨氏白了傅春儿一眼,道:“还能怎么说,总说着一定要给咱家做工,否则便不肯咱家免了她食宿的银钱。”她说着揉揉太阳穴,道:“真是个犟极了的女子啊!”

 三百二十六章 “文思”豆腐

    婧娘的事情便算是这么定了下来。隔了一两日,傅家将库房旁边的屋舍收拾出来,便接了婧娘过来。

    婧娘的事情,由杨氏先与家中人等打过招呼。傅老实与傅阳都没什么,只推说杨氏安排即可。戴悦倒是有点吃惊,待婧娘过来,将婧娘上上下下地打量了,跟着听见婧娘说了一口川蜀口音,才确定婧娘是远处过来投亲的。她晓得傅阳从来没有出过广陵府周边五十里地,因此完全放下心来。

    只是这件事情落在旁人耳里,却未必那么简单。戴茜不知从何处知道了这消息,又将戴悦叫了去,细细地嘱咐一番,说是担心是个傅阳的外头人,借了避难的由头进来,又先于戴悦生下孩子,将来有碍戴悦的“前程”,教导戴悦要“留子去母”云云。戴悦听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连忙将杨氏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拿出来解释,可是戴茜根本就不信。戴悦解释了好一阵,戴茜还是在瞪眼,说:“姐姐过去的血泪,就搁在你眼前,你若还是听不进,就枉了姐姐对你的一片心了。”说着,面上两行泪就淌了下来了。

    戴悦一看就傻了眼,连忙那话敷衍戴茜,跟着又忍着不耐烦,听她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男人家的不是。然而等到戴悦回家,与傅阳说起话来,心中却全无芥蒂,丝毫不提戴茜所说之事。她终于明白了戴茜好多心思想法的根源,戴茜是由己及人,遇上了俆晏这么个渣男,便觉得天下男子皆是渣的。戴悦便是再没有主见,此刻,也终于晓得姐姐说的未必就是对的。

    她望着辛劳了一天的丈夫,眼神愈加温柔。

    *——*——*——*

    傅春儿则每日必会往大德生堂后头的小院里跑。她寻了大德生堂的伙计,将院里那个小小的灶间重新翻新了一下,便算是纪燮的小灶。每日她便挖空了心思给纪燮做些吃食。但是总怕万一犯了什么禁忌,对纪燮不利,所以每日的食单她都会先让周大夫看过。

    然而纪燮养起伤来,却绝对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

    就像周大夫所说的。开始几日,纪燮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在书写,将他此去一路,在各间市镇访问当地惠民局、医馆,乃至乡民的所得,乃至纪燮自己所得的种种心得,都一一记下来。不仅对腿伤没有益处,而且写得多了,腕几乎也承受不住。

    傅春儿很是担心。她早已将纪燮此前寄给她的各种札记,以及自己在札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笔记,都取来交给了纪燮。纪燮一见之下,便即大喜,道:“真是多谢你了啊!”

    跟着就是纪燮自两湖而如入川之后,那段时间的笔记。全部要一一都补出来。当然,纪燮没有提当日仇小胡子送来的那封奇怪的手札是怎么回事,也不说后来袁时传讯送来的那封口气冷淡的只字片语是为何,傅春儿也一概不问,似乎这两件事情没有发生过。

    按照纪燮所说,他原先也一直坚持每日笔记,但是入川之后。动荡愈甚,他觉得笔记放在身边越来越难以保存,到得后来,便是强迫自己,每日将已经写下的内容强迫自己默记于心。

    果然,在侍墨遇难的那日。两人一路西进的所有心血凝集的一份手稿,都遗失在那冰冷潮湿的沼泽之中。

    纪燮说起前事,一片唏嘘,道:“天可怜见,能让我重回广陵。但是如果我不能将当日所记都一一再复写出来。我不止对不起九泉之下的侍墨,也对不起……”他说到这里便哑住了。

    傅春儿明白他,拿话劝他,说:“又炎哥,日子还长得很,总要一步步来。”

    纪燮看着她,眼中突然现出一点笑意,像是“日子长得很”这话,打动了他。与其如此急切,倒不如令岁月静好绵长,失之东隅之后,还能够收之桑榆。

    傅春儿便笑说:“不若这样吧,又炎哥,你来说,我来写。咱们先将你所记得的东西都先快快记下来,然后再由你慢慢批阅删改,这样好不?”

    纪燮闻言也是大喜,“春儿,如此一来,真是多谢你了。”

    其实傅春儿的目的就是能令纪燮最近这段时日里,少用些眼。而且她平日里总是写写算算的,眼下的毛笔字速,已经练了出来。虽然还做不到像黄宛如那样,写得一手簪花小楷,但是已经写得很能见人了。

    两人这般试了试,效率很是不错。算算日子,两人这样配合,总在一月之内,就能将汉口直至川中所有的东西都记录下来,此后便再慢慢批阅删改,便没有那么急了。纪燮忧心便去,心境开始稍稍放松起来。

    不写札记的时候,傅春儿便去灶下做一些吃食。因为纪燮的病,但凡发风、发湿热的吃食,都入不得口。因此傅春儿在十二分小心之外,又挖空心思,多做些补气祛湿的食物。其中大半是素食。

    纪燮每日的饮食,都是以糙米饭为主,这也是大夫吩咐的,指望糙米饭在补气之余,也能有些祛湿的效果。煮糙米饭的时候,傅春儿会在米粒里滴上一两滴素油,糙米的米香便被激发出来,而糙米也不会太过涩口。其余菜式,便要靠傅春儿自己动脑筋了。很明显地,有时那食物做得色香味俱美,纪燮便会多吃几筷,吃得快些。而纪燮最喜欢的菜式,却是豆腐菜。

    大约是广陵府水土的关系,广陵出产的豆腐豆干,都是相当不错,因此才能有大煮干丝这样的豆腐菜传世。傅春儿有一次将做干丝的大白干切成细丁,用菜籽油炒过,再点上一点酱油,用筷子捣得更细碎一点,与苋菜、毛豆碎和瓢儿白一起做成四色烧麦,上锅蒸了。纪燮吃得赞不绝口。

    另外一道豆腐菜,就更是惊人。傅春儿自然也是偷师她前一世记忆,将豆腐块切成极细极细的细丝,下在素高汤之中,汤中稍稍勾芡,那极细的豆腐丝便载沉载浮,再配上傅春儿在汤中加了些刚刚成熟的嫩毛豆,白白绿绿,在汤中极是好看。

    纪燮舀了一勺,赞不绝口,问道:“这叫做什么?”

    “文思豆腐——”傅春儿想也不想,张口答道。已经把人家的创意给偷师过来了,不能不把人家的名号也给安上。

    “哦?”纪小七饶有兴味地听着,道:“是说喝了这汤,便能够文思如泉涌么?”

    傅春儿嘻嘻笑道,“大约便是这样吧!”

    原本这道菜的出处是天宁寺的僧人文思和尚,头一个手制了这样的豆腐羹,所以以“文思豆腐”之名,得传后世。只是眼下这个时代,文思和尚尚不知在何处,只能用这等解释来搪塞了。

    这道菜极考验刀功,傅春儿本来也没有把握。要知道,几年之前,她还是个连大白干都切不匀净的不合格厨娘。谁知道,眼下长大了,手愈发地稳当,再加上纪燮就在身边不远处,她心无旁骛,一刀一刀削下去,一大块豆腐竟悄然地变成了极薄的薄片,跟着变成细丝。每一根豆腐丝都粗细相当,长短一致。

    切完,傅春儿自己也觉得吃了一惊,以前从来不曾练过,头一次动念,想做这道“文思豆腐”,竟然便被她做成了。

    她见纪燮吃得香甜,故意去馋他,道:“又炎哥病好了,不忌口的时候,这道羹汤还要好吃。”

    纪燮睁大眼睛问为啥。傅春儿道:“那时候我就可以片了冬笋与火腿丝,加在豆腐丝里头,再用老火炖煮过的母鸡汤做汤底……”她说到这里,眨了一下眼睛,道:“别提有多鲜了。”

    纪燮见她兴致盎然,便温和地笑着,等傅春儿再问他,他便道:“眼下这味道,虽不浓郁,可是清远悠长。”接着他的声音小下去,道:“一旦品过了这等清淡悠长的滋味,那等富贵浓烈,便再也入不了眼了。”

    傅春儿听了这话有点吃惊,抬眼看了看纪燮,见他正微微笑着望着自己。傅春儿的心似乎漏跳了一拍,连忙低头下去。她晓得这话有所指,一颗心竟不受控制地砰砰直跳着。

    “早先是我错了——”纪燮长长地叹出一口气,这句话说得莫名其妙的,令傅春儿摸不着头脑,一时诧异地抬起头来。纪燮的目光依旧在自己面上流连,突然又补了一句,“好在现在还不晚。”

    院里的那株广玉兰,经历了一番疾风骤雨的洗礼之后,终于得沐阳光,开始焕发生机。

    至此,纪燮开始听从周大夫的吩咐,每日除了上下午各两个时辰与傅春儿一起书写他游历长江沿岸的手札之外,便开始慢慢地尝试站立。只是这一点做起来极为困难。眼下纪燮的膝头尚未消肿,但凡站立之后,红肿便会加深一层,疼痛日甚。傅康来转告傅春儿,道:“有时很明显小七爷晚上疼得睡不着,但是怕吵到我,硬挺着一声不吭。我觉得他有时候会一熬熬上大半夜,姐姐你白日里千万劝他,不要太操劳了。”

    然而傅春儿向纪燮问起的时候,纪燮只微笑道:“没事,每每到此时,我便想象那隐隐作痛的,不是我的腿,这下便不觉得那么疼了。眼下无论多疼,我都能睡得着的。”

    傅春儿满脸担忧地看着他,心中忍不住暗暗乞求上苍——纪小七是个好人,不要让他再承受这样的痛苦了吧!

 三百二十七章 征询

    纪燮与傅春儿重会的第九日上头,傅康一早就过来傅家,给傅春儿打了个招呼,说是纪家的人过来了,然后自己才去的铺子里上工。

    傅春儿多少心中有些心理准备。纪家人过来,如果能请动纪家老祖和纪家大爷,那么纪燮的腿伤,或可痊愈得更加快一些。只是黄氏夫人那里,不晓得会怎么样。纪府她也有几个月没有过去拜望了。

    果然大德生堂那里被围得满满的都是人,大多是纪家的仆下。寻常来求医问药的百姓,见了这副架势,也是吃惊不小,拉着堂中伙计问道:“今儿,难道是大德生堂义诊么?”

    傅春儿向一位伙计打听了,只说是纪家老祖亲自过来,给纪燮诊治。“周大夫已经被叫到小七爷院儿里去了,我原来听说他们还在四处寻姑娘!”那伙计原来是认得傅春儿的,有心提点她,便又补了一句,说:“听说周大夫被骂得很惨。”

    刚刚说到这里,黄氏夫人就已经冒了出来。她急得满眼都是痛泪,见到傅春儿就叫道:“傅姑娘,我儿请你进去。”

    这是怎么了?傅春儿见状吓了一大跳。不过为了礼数周到,她还是端正向黄氏行了一礼,起身看向黄氏的时候,见到那位总是与她过不去的老嬷嬷,正在黄氏耳边说着话。

    傅春儿心里“咯噔”一声,戒备等级一下子提到最高。

    纪燮的小院里果然乱哄哄的,有一种颇为揪心的气氛。黄氏领着傅春儿进来,堂屋前面正在商量的几人,忽然都停了下来,都转脸望着她。

    一个是周大夫,一个是须眉俱白的纪家老祖,一个是纪家大爷,还有一位不大识得的,眉眼与纪家大爷、与纪燮都有几分相似。傅春儿想起当日去纪家别院做客的时候,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应该就是纪燮的父亲,纪家二爷了。

    众目睽睽之下。傅春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