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馥春 作者:大爱非攻(起点大封推vip2014-09-03完结)-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衣衫先换上。岂知杨氏起身,拉了素馨的手道:“来,你们小的先继续吃饭,我陪素馨去换。”
傅春儿心里大致有数。看到另外一桌上姚十力关切的眼光不断溜过来,暗暗觉得有点好笑。再看旁边戴悦,却似乎连鲜美的鱼汤都觉得难以下咽了。
傅春儿有心想劝劝戴悦,却不知道从何劝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少时杨氏眉花眼笑地陪素馨出来,对芙蓉道:“去将早先腌的那些个酸笋取来一叠,咱们搭搭口,去去油腥。”素馨听了“酸笋”两个字,面上已经涨得红彤彤的。
那边厢姚十力已经走近素馨,轻声问道:“没事么?”
“没事——”素馨的声音细如蚊讷。
姚十力道:“要是不舒服,你可得一定要说啊。”拳拳关怀之意溢于言表。
“素馨的身子。是要多关照关照了,没准人家已经是双身子了。”杨氏笑着说。
“啥?”姚十力一时没听懂,跟着又问了一遍,“啥叫双身子?”
傅家席上,登时都笑得打跌。姚十力这才省过来,激动地问杨氏。“夫人,这是真的么?”
“我问了素馨,眼见*不离十的。眼下天晚了,路不好走。明日请大夫来把脉,就有准信了。”
屋里登时一片欢腾。傅家人纷纷向姚十力道喜。只当事人自己,张大了嘴,似乎不敢相信这件事情竟然是真的。
想当初,素馨被人救走,姚十力冒险去救,导致素馨落了冷水里受了寒。本来大夫曾经判断说不易受孕的,岂料小两口成亲没几个月,素馨这头便有了征兆。杨氏是育了二子一女的过来人,她既细问过素馨,想来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屋里一时人人欢喜,只是戴悦那里,似乎是被触动心事,笑得有点僵硬,并不太自然。
席间只有不晓事的傅正,突然注意到屋外不大对劲。
“哥——今日是有人放焰火玩么?天色好亮!”傅正拍着手指着外间道。他眼下已经完全像个小大人一样,自己上桌吃饭了。傅家刻意培养他事事自理的习惯,甚至也有一些简单的洒扫家事,也是让傅正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只是傅正在成长之余,其实玩心也颇重,前几日曾经闹着要傅阳带他出去看正月里广陵城里的烟花。
傅正这么一说,大家才注意到,这时院外的天色颇不寻常,比平常时候明亮,可也不同于放焰火时的那种瞬息大亮。
屋里立即静了下来,外面的嘈杂之声便传了进来,远远地听得,似乎有人来回呼喝,也隐隐地可以听见哭泣之声。
屋里的人面面相觑,气氛一下子从刚刚欢乐的巅峰一下降到冰点。而屋里的寂静,更衬出屋外的喧闹之声,在这静夜之中,竟然显得有点可怖。
戴悦突然讪讪地说:“正月十三这个日子,没有谁家这样大张旗鼓地放焰火吧!”她这话一说出来,屋里的人纷纷也觉出怪异来。
素馨也收起了面上的喜色,有些小心翼翼的,一只手护住了小腹。
傅阳这时候“霍”地站了起来,沉声道:“阿康,跟我来。我们两个一起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傅康应了一声,姚十力也站了起来,道:“我也去。”
傅阳白了他一眼,道:“你守着你媳妇。”
旁边傅老实却一声不吭,已经到厨下捡了三根粗壮的柴火,简单做成火把,举在手上,出来递给傅阳与傅康,道:“阳儿、康儿,只跟着我。十力和正儿在家中照顾——”
傅春儿印象之中,傅老实从不曾说话这样斩钉截铁,这样有力道。或许在这种时候,傅老实才真正像是一个一家之主。
这话说出来,众人都不敢违拗。傅老实带了傅阳与傅康出来门,姚十力等三人出去,便将大门紧紧地拴上。傅正则拉着傅春儿的手,一起奔到了傅家的小楼上。这附近像傅家这样的两层小楼并不多,因此楼上的视野十分开阔。
傅正爬到“美人靠”之上,支起身子,指着灯火明亮的方向,对姐姐说:“看,是东关街那个方向。”傅春儿循着他指着的地方望去,吃了一惊。火光与人声喧哗之处,竟然是黄府所在的位置。一阵冷风吹来,傅春儿忍不住身子打了个颤,她听见风里送来一阵女子的哭叫之声,知道黄家大约不妙,心下凄惨,将傅正从“美人靠”上抱下来,对弟弟说:“正儿乖,咱家应该没事。跟姐姐下楼去,我们去守着娘和嫂嫂去。”
傅正挺胸凸肚地说:“那是自然,这是爹交给我的任务。”
傅春儿不禁莞尔,这个孩子,还真当自己是小大人了。不过想想傅正再过一个月不到就要远行,她突然觉得,是时候该让这个孩子,有些责任感,多些大人的心智,这都不是什么坏事。
两人携手下楼,告诉等在堂屋里的人,他们在楼上见到的情形。最后傅春儿说了自己的判断,“我觉得,可能是黄家遭事了。”
她说到这里,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姚十力问清了乃是傅老实父子,才将人放了进来,跟着重又将院门紧紧地锁住。
傅老实面上好似送了一口气,进门就说:“十力,今年你与你媳妇暂时先在咱家住上一宿。外头已经宵禁了,我们这里,到瓦匠营巷口就被封路了,而且你们住在这儿大家也有个照应。”
姚十力很是感激,谢过傅老实。屋里的气氛这时候,才稍稍松了下来。
“我们只到了瓦匠营巷口就被堵回来了,”傅阳跟着给大家解释,“但总是问清楚了,确实是黄家。看那情形,黄家完全被官兵围住了,所有黄家人,连同仆下一起,都被赶了出来。那锁了巷子的士兵只说黄家要细细地查抄。”
一说到这里,屋里众人便多多少少显出些同情的神色。这样的天气里,大晚上地被赶出宅门,尤其是那些女眷,怕是要遭了大罪了。
晚间傅家人张罗素馨与姚十力两个在客房里歇下,然后各自休息。
傅春儿卧在榻上,心里暗自奇怪:黄家说白了不过一介富商巨贾,又不是手握重兵的将领,或是门客如云的权臣。黄家能惹上什么事端,竟在官府尚未开衙的时候,引了这样多的官兵过来,明火执仗地查抄,而且闹得生怕街坊邻里不晓得。这究竟是在闹哪一出?
她一时联想到当日黄宛如匆匆回了娘家,又匆匆地离去,只怕与此次的事情,有莫大的关碍,接着一时又想起传言里秦柱子倒在黄府门前的样子,只觉得脑中千头万绪,不晓得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然而纪家与黄家又是姻亲,不晓得纪家那里,会不会有所牵连。傅春儿一念及此,又开始在榻上像贴烙饼似的翻来覆去,直到窗户纸泛青了,才勉强合眼睡了个囫囵觉。
三百十六章 苦情戏码儿
第二日清晨,东关街上头的宵禁便去了。时至元宵佳节,东关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然而黄府门口,却一片寂静。出人意料的是,黄府虽然被查抄,但是黄家的大门却没有被封上,也没有贴广陵府的封条。相反,有两队侍卫,在黄府门口轮班站岗戍卫。黄府门口那扇黑漆漆的大门,微微只留着一条缝,里面的情形,外面一些儿也见不着。
傅阳上街去转了一圈回来,见到傅春儿无精打采地在堂屋里捧着一本账簿子,却半天没翻过一页去。傅阳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坐下来,将外面的情形与傅春儿一一讲了,最后道:“我觉得这事情多少有些蹊跷,感觉上似乎黄家的情况,并没有我们想得那样惨。”傅阳知道傅春儿与黄家女儿交好,觉得她这般没精打采是在为黄家担忧,于是想法劝慰她。
“是吗?”傅春儿听了哥哥这话,马上便来了些精神。
傅阳将自己的分析慢慢道出:“我昨日晚间打听了,是广陵府的人过来查抄的。你想,广陵府尹与黄家的老爷一向交好,如果是查抄,透个风声过去,或是就是像去年那时那样,没有这么大动静,将财帛仆下点算清楚,也就算了。可是这次黄家的事情,却非要闹得这样大,白天不行,还非得是大晚上的。北风那么烈,还得将人家女眷都一起拉到大街上去站着,这实在不像是广陵府那群家伙能做出来的事情。”
“哦?哥哥也这样觉得么?”傅春儿问。
“我是觉得,这件事情,就好像是刻意做出来给人看一样。当然,我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广陵府做出来的,还是黄家……黄家自己做出来的。”傅阳说到这里,便停下来。他为人虽然精明,但是毕竟不熟悉官场上的这些道道,所以对自己的判断也并不那么自信。
然而傅春儿却从傅阳眼里读了三个字出来——“苦肉计”!
真的是苦肉计?傅春儿隐隐约约也想到了。只是却不能肯定。黄家的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实在是要看往后的进展才行。
兄妹两个正说着话,杨氏却回来了。今日一早。姚十力见外头的情势已定,便千央万求了杨氏,请她照看着素馨,一起出门去看大夫诊脉去。
杨氏欣然允诺,直接从傅家出门,陪着素馨一起往大德生堂那头去了。
回来的时候杨氏满脸的喜色,傅家兄妹两个一见就知道是得了好消息。姚十力本就与他们兄妹交好,这会儿得了准信儿,兄妹两个都是替十力高兴的。
“大夫说是月份还早,所以你们几个不准朝外头乱说。连作坊那帮娃儿,也得等进了二月再说。”杨氏嘱咐兄妹两个。广陵这头确有风俗,三月之内的喜信儿,不作兴往外传,总要悄悄地过了三个月头上。才会大张旗鼓地告知众人。
“刚刚回来的时候,还帮十力物色了一个做杂役的婆子。日后素馨一人在家不能做重活,有个人帮手,也有人陪着,总归好一些。”杨氏似乎喜不自胜地说着,傅春儿偷偷朝傅阳瞅上了一样。傅阳会意地点了点头。
果然杨氏片刻之后,面上就多云转阴。面上涌上愁云,道:“阳儿啊,若是你媳妇有身子,娘这心里面的石头,才算是能放下来啊!”
傅阳很镇定,道:“娘。戴悦年纪还小,这事儿,我看不急——”
傅春儿在一边拼命给傅阳打眼色。
果然,杨氏那边脸色,已经快要阴转大雨了。傅春儿忍不住要为哥哥捏一把汗。杨氏其实也是个口头上来得的,要是单论说理,傅阳一定说不过她。回头真惹急了杨氏,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类的,大道理都搬出来,今日兄妹两个的耳朵便都要受累了。
哪晓得傅阳非常淡定。
“我说不急,是因为悦儿还年轻,正好趁她这会儿,将身子各处都调理好了,再说以后的事情,一点儿都不迟。我以前在药房,也见识过几个病例,生产太早,而身子也没有调理到最好,有早产孱弱的,也有生产的时候危险的。”傅阳很平静的说,一点儿也没有危言耸听的样子。
“娘,您难道不记得,春儿也算是早产,小时候一直多灾多难,直到*岁,还生了那一场大病……”傅阳不知为何说起了这个,惹得傅春儿一个劲儿地朝他翻白眼,傅阳却不理会,“所以总要悦儿的身子骨调养好了,您才能抱上健健康康的孙子不是吗?”
杨氏听了,想起傅春儿年幼时候的多灾多难,一时也忍不住动容。
傅阳见杨氏被说动,一时更慢慢地劝,“我其实早已请了易大夫,每月一次,帮悦儿把把脉,以食疗为主,必要的时候就吃些药物,这样把身子调理好了,等有把握的时候再说。”
傅春儿忍不住要在暗处为傅阳伸大拇指,想不到傅阳竟这样一步一步地说理,有事实有真相,还竟然扯了傅春儿小时候的苦事儿出来做大旗。傅春儿心里微微一动,仿佛想到了什么,却又觉得迷迷糊糊地想不清楚。
听傅阳这样说,杨氏便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傅春儿闲来也一并从旁相劝,好歹令杨氏稍稍将焦虑之心放下来一些,而将大部分心思放在了傅正即将到来的远行上。
*——*——*——*
正月十八,广陵府落了灯,而黄府门口的戍卫也被撤了去。听说黄家的一众仆下全部发还本家,黄家宅子五进之中,还了三进给黄家,只库房与园子还锁着。听到这个消息,傅春儿心里有数,这便是所谓“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了。
黄家此前那一番抄家,眼下想来,只怕是一出苦情戏码。算算日子,黄家遭政敌无端攻讦,大正月里被抄家,这等倒霉事情一定会是在朝中一上朝的时候,便被拿到桌面上来说。
傅春儿甚至都可以想见皇帝对黄家因此而生的怜惜之情——倾家荡产为国捐饷,最后落得个被抄家的下场,而且一家老小妇孺,都在寒冷的冬夜被扫地出门,这如何不寒更多一心为国之人的心呢?
而且,黄家即使被查抄,也只剩那么点家资,查不出什么花儿来。黄家这场,应该不是一场无准备之仗,而是事先计划周详,谋定而后动的一件事情,广陵府在一定程度下,充作了帮手,只不过广陵府府尹杜毓那里,知不知情,就不好说了。
傅春儿想到这里,又忆起当日黄宛如回乡的事情来。黄宛如夫婿的叔父,既然已经位居次辅,想来定是惯于揣摩上意的人。也许就是因为黄宛如夫家,得了京中的什么消息,希望力促黄韬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才由黄宛如千里迢迢,冒着严寒,一番周折,赶了回来劝说父母。怕是普通的信件,还不足以打动黄韬做下这样的决定。
如果是这样,那么黄家必定会是后手无数,应该能立于不败之地吧!傅春儿这般想着。不过既然黄家无大碍,她便不再总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落灯之后,傅家所有的铺子和作坊,都像是原先一样运转了起来。大德生堂那头,也是一样。因为素馨有孕,所以原先素馨照管这的那一摊活计,便由傅春儿先照管着,打算等找到人手之后再交接。
傅春儿的日子便一日比一日忙了起来。有一日,她去下铺街那头的铺子,正巧路过埂子街。她见到同样是分号,“薛天赐”,和“戴凤春”两家,竟然完全是两样的情形。
薛家铺子里,就如同年前一样,热闹得很。傅春儿在门口站了片刻,就进进出出了数位主顾,其中还有不少是大包小包捧着妆品盒子出来的。傅春儿不由得咋舌,一般开年的时候,多是生意最难做的时候。一来作坊在过年的时候停工,所以铺子里的妆品往往青黄不接。主顾手中,也应该是积攒了不少年节之际走礼得来的妆品,所以一般来说,这时候生意应该极平淡才是。
此前,她路过“戴凤春”的铺子,就见到戴家铺子里的伙计,此时上工还没上齐,只有几个,个个都懒洋洋的,外间的伙计见到她站在门口,也不上前招呼,只自顾自笃悠悠地给货架上货。傅春儿站了小半柱香的时候,也没什么人光顾。
这会儿见到薛家铺子的生意如此的兴隆,傅春儿实在是忍耐不住,见到一位买了东西的妇人出来,傅春儿疾步上前,追着人家问:“大婶,劳驾问下,这’薛天赐’的铺子,还像年前那样,买物件儿有折扣,还有送东西么?”
那妇人愣了一下,点头道:“是,还跟年前一个价,实惠得紧,又有东西送——小姑娘要是觉得好就去买点。”
傅春儿谢过了,眉头皱了皱。据她所知,年前在薛家买妆品,便宜是便宜,可是一口价,没的商量,也绝没有送东西这一说。这位妇人,为何要信口开河呢?
三百十七章 二月二,作别
傅春儿带着满心的疑惑,又来到了自己的妆粉铺子门口。下铺街的这间铺子,是由当日傅元堂留下的一个本地伙计日日守着,傅康会时不时过来看看。
傅春儿远远地立在铺子外面,暗中看着。也是等了大约有小半柱香的功夫,才过来了一个主顾,进铺子之后,没过多少时间,就出来走了,手上似乎也没有拿什么东西。
傅春儿便在心里叹一口气,跟着直接进了铺子,问那伙计,刚刚那主顾进来有买了什么没有。
“没有——”那伙计姓贺,年岁不大,但是人看上去很精明,“那主顾只是过来问咱们这里有没有年前免费送的手膏了。我便答没有,只将我自己已经用了半瓶的手膏送了与他,请他莫要嫌弃。”
“嗯,”傅春儿对那伙计的回答还算是满意,“那手膏这间铺子里也是没有了,是么?”
“还有几个半瓶——”那伙计笑嘻嘻地从柜台下面取了几个瓶子出来给傅春儿过目,“这些都是我装的,半瓶半瓶的。如果再有主顾过来,我也还是这番说辞,这样多半不会得罪过来的主顾。要便要,不要便不要,没准还能饶上些别的。”
“嗯!”傅春儿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
贺伙计跟着对傅春儿说:“其实好多主顾说,咱家这手膏,即使不送,要花钱买,他们也是愿意买的。东家是不是可以考虑,即使是再做一些略贵的,我看,摆在铺子里销路也应该差不多。”
傅春儿表示知道了。“还有别的主顾过来么?”
“今日大约做了十来笔生意吧,年头里,生意难做些,东家姑娘您是知道的。”贺伙计脸上堆笑。
傅春儿没有与他多说,一时看完账,便作别了。她总是在想薛家那颇为反常的旺销——这是要闹哪样啊!
她一边想着。便不由自主地又往埂子街那头逛了过去。在“薛天赐”铺子门口站了片刻,正打算进去问问情况的时候,她见到刚才自己在薛家铺子外头见过的那个妇人,竟然又从薛家铺子里出来了。
“难道是退货?”
可是看那妇人抱着好几盒薛家妆品出来。又有些不像。
再仔细看,只见那妇人的穿着打扮,也与刚刚有点不同,这次还特地包了头巾。所幸傅春儿认人从来不靠衣衫,否则,乍一眼,还真看不出来这妇人就是刚才那个。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托儿”?自己在上辈子里没有见过,反倒是今世见着了?
傅春儿若有所思。
回到家中,傅春儿像倒豆似的将在街上看到的情形与傅阳一说。“哥哥。我看,薛家年前销出的那么多香粉妆品里,恐怕有不少水分!”
傅阳听了,仔细地想了想,抬头道:“妹妹说的不无道理。但是我想,薛家年前,大部分货走的是行货,好些行商都知会过我们,因此,薛家到底出了多少货,哥哥心里大致有数。听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他家铺子里猫腻比较多,确实可能有那么一些水分。”
“只是,薛家在铺子的销量上头做手脚,这是为了什么呢?”傅阳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踱上了几步。傅春儿很清楚地看见傅阳英挺的面孔上。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
“对了,哥哥。我今日去铺子,倒是听贺伙计说了,很多主顾都对那护手的油膏很喜欢,哪怕花上一些银两购买。也是愿意的。”傅春儿想起了这茬。
“是吗?”傅阳双眉一轩,看向妹妹,“可是咱家做面脂与手膏的方子,已经卖了给孙家。”
“哥哥,”傅春儿嗔道,“你就不能向孙家那头进上一些,然后搁在咱们铺子里代买,经手的钱虽然小,但是也是钱啊!”
傅阳双掌一击,说:“对,而且还可以再近一些孙家的胭脂,那也是好东西,孙家那边,姑苏府也认广陵府的香粉,我想,咱家又是新晋,将香粉也一样放在孙家那里发卖,我想孙家也一定愿意。”
他说到这里,自己也激动起来,搓着手道:“妹妹,来,与我纸笔,我这就给孙老爷去信。”
“回头还是托个走姑苏府的行商帮咱们带货吧,这信,干脆就叫那行商给捎过去。”傅春儿提醒哥哥。
“好——”傅阳便一时将薛家的事情放在了一边,一心一意地盘算起与孙家合作的事情来。
门外,戴悦正好路过,听见傅阳在里间精神振奋地说话,她自己也不免高兴了起来。可是再一听傅春儿的声音,立即就又泄了气。她自忖万万做不到像傅春儿那样懂得傅阳的心思,也不晓得怎样讨得傅阳的欢心,再加上杨氏那里多多少少会给点压力。因此戴悦在傅家,吃饱穿暖,更有甚者,人人关怀于她,可是她就是没法做到开开心心过日子。
*——*——*——*
再过几日,就到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一日,也是李夫子带着深柳的一行学生娃赶赴金陵府的日子。杨氏早早就将傅正的行礼都收拾好了,还专门准备了一些银两,却没有交给傅正自己,而是给了邻居刘小二的母亲刘氏。这母子两个,也是打算一道随了李老夫子前去金陵府的。
二月初一这天晚上杨氏难过得睡都睡不着。而傅春儿倒是没有那么伤感,她觉得就像是傅正要去上寄宿学校了一样,虽然这去当寄宿生的小男娃,年岁太小了些。
到了正日子,大家按照李老夫子事先交待的时间,到钞关码头前去相送。傅家一大家子,从傅老实杨氏往下,到傅阳戴悦,以及傅春儿傅康,大家都送了出来。年轻的几人,大多是有说有笑的,只杨氏一个,红了眼圈,不住地叮嘱这个叮嘱那个,连傅春儿都觉得耳朵生茧子了,然而傅正却颇有礼貌涵养,一声不吭,杨氏说的每一句,他都仔细听了,然后复述一遍才应下。
杨氏见儿子这样乖巧懂事,又离家在即,更是心里不是滋味。好在有刘氏相陪,又是与杨氏说话打打岔,杨氏有些不好意思,强打了精神,与刘氏话别。
钞关码头那里,原先一直服侍李老夫子的老徐,见到傅家人过来,连忙挥手招呼。傅家人便将刘氏母子两个,与傅正一起,送到了码头前面。
傅春儿心中忽动,想起她曾经在这里送别纪燮上金陵府去赶考。那时候,她与纪燮之间的感情连她自己估计都弄不明白。送别的时候,为了免得撞见纪燮的家人,只能躲在码头边的货栈里,偷偷地相送。
而现在,她站在码头前,茫然四顾,却有点不晓得自己心心念念着的那个人,眼下竟在何处。
一时傅正与众人作别,跟着跳上了甲板。甲板上还有好几个“深柳”的小小读书郎,见到傅正和刘小二,都是欢喜得紧。
杨氏实在是忍不住,用帕子捂着嘴,只顾着向傅正那头挥手。而傅老实则与傅阳在一处,在岸上作别李老夫子与老徐。其余前来相送的学童家里人也不少,一时码头上热热闹闹的。
傅康撞了撞傅春儿的胳膊,递了一方帕子给她,说:“姐姐,正儿虽小,但是这一两年,我们都看在眼里,事事都能自理了。而且又有刘婶帮着看着。姐姐原不用担心的。”
说着傅康又露出了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道:“我五六岁的时候,就在长江上跑船了。”
傅春儿感激地朝傅康笑笑,接了帕子,一时拭了泪——
明明是相送幼弟的场合,可是她却不晓得为何,竟然想起了纪小七,想起了过往来。而且恍惚之间,竟然好像见到了纪小七的人影,那令她魂牵梦萦的人影呵,那眉眼,那身形——傅春儿曾经好几次在梦中见到纪燮,都见到他卷进战事,受了伤,奄奄一息,又或是坐困愁城,欲返乡而无通路。
如今在白日里,她竟也恍恍惚惚地见到了。
傅春儿拭了泪,一时心有所感,一对妙目在码头寻找着。然而傅康却拍拍她的肩,笑道:“姐姐莫哭,哭迷了眼就不好了。正儿的船,在那儿呢!”
傅春儿苦笑一声,心道:我还没有老眼昏花那吧。她当下定了定神,见傅正极兴奋地冲自己这边招手,她也免不了朝傅正那里挥挥帕子。
一时送别了傅正与李夫子他们,一家人慢慢地从钞关码头往回走。傅康跟在傅春儿身后,突然笑道:“我见春儿姐姐像是在码头上寻什么人,您是见到什么熟悉的人了么?”傅康对傅春儿一向恭敬。
傅春儿却连忙拨浪鼓似的摇头,“没,没——哪有!”
傅康登时叹了一口气,道:“我以为春儿姐在寻纪小七爷呢!”傅康也曾经见过纪燮,只不过见面的次数不大多。
“你也见到了?”傅春儿急了,几乎要将傅康扯过来问。
“哪有——”傅康一脸的坏笑,仿佛在笑傅春儿不打自招。
三百十八章 暗流涌动(上)
二月间,广陵府又发生了几件大事。
先是发生在黄家门口的那桩“血案”,终于有了后续。广陵府在侦缉之下,找到了当日残忍打杀秦柱子的凶手,而那凶手,在广陵府问案的时候,当场指认乃是薛家的大管家把的银钱买的凶。
所有的广陵百姓,似乎在一夜之间都成了断案高手。街谈巷议之中,人人都在说,当日那秦柱子,原本是不识字的,不晓得那个薛字应该怎么写,结果在黄家门口,见到了“黄府”的字号,依稀记得与“薛”字相似,便在黄府门前,蘸血写了一个“草”字头。不少人还能复现当日的情景,说得要多活灵活现,就有多活灵活现。
这件奇闻因为事涉薛家,不知怎地,过不了多少时日,又渐渐被压下去了。黄家那头,却丝毫没有动静,也没有借此机会,出来为自己正名的迹象。
然而黄家在经历了正月里的风波之后,终于恢复了名誉。皇家倒是没有追究广陵府杜毓妄抄黄家的罪责,却是给了黄家旌奖,表彰了黄家为国的贡献,另外勉励黄家诗礼传家。听说皇帝亲自手书了一副楹联,由广陵府刻制,敲锣打鼓地送到黄家园子里,挂在园中的抱山楼上。
所以,广陵城中,盐业之上,几经风波,每每处在风口浪尖,却又总是屹立不倒的,便只得黄家一家了。
旌奖那日,黄韬亲自带着全家人在黄府门口跪迎,看热闹的人将东关街挤得水泄不通。傅春儿本想去教场的,却被堵住了去路,听说了黄家的事情以后,她便想,这算不算皇帝给了黄家一个巴掌之后,再给个甜枣儿呢?也不晓得那御赐的楹联上写了什么,若是写了什么可以保黄家的话。黄家得了这个,是不是就像得了丹书铁劵一样?
岂知事情没有她想得这样简单。又过了几日,传出消息来,洪家重新被查。洪镇再度入狱。这回黄家便欲再度站出来为洪家说项,已经是无数黄家的至交故旧站出来,劝黄家不要再趟这趟浑水。在官场商场上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黄韬,便顺势站了回去。
傅春儿听说了这段八卦,心道,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嫁入黄家的那位颇为蛮横的洪氏,应该日子没那么好过了,黄家不晓得还会不会像原来那样礼遇她。而那位黄五奶奶,也总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