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土商-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到的时候,叶生秋刚刚手捧着圣经,跪拜祷告完耶稣基督,正发誓从此要做善事,再不为恶,因此说什么也不收黄振世的金条,急的黄振世差点哭了。
叶生秋见黄振世急成这个样,“唉!”地叹口气。默念,“当邪灵又一次在我体中占据上风的时候,愿天父再一次赦免我的罪恶。”他收了金条,把手中的《新约全书》递给黄振世,“这本圣经我读了好多遍,里面的事情应验颇多,现在送给你了,你拿回去要认真的读一下,从今往后多做善事,少做恶事。无论什么时候都一定要谨记‘行善积德’四字。”
黄振世赶忙答应了。双手接了《新约全书》,学着叶生秋的样,把这部用十根金条买来的《新约全书》捧在手中,手却一直颤抖个不停。
叶生秋恭敬地把黄振世送到万顺堂门口,并招呼他常来走动。黄振世唯唯诺诺地答应了。这一路并不远,可黄振世与叶生秋走到一起的时候。却颤巍巍的腿脚一直发软,直到他走出了叶生秋的视线,才长长地叹口气,身上突然感觉没有了一丝力气,颓然坐倒在地……
刚刚送走黄振世,叶生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章林虎就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生秋阿哥,文礼得了渔市,你帮我想想,怎样鹊巢鸠踞地把麦兰区的那个露天菜场搞到手!我这人故作高深还行,招摇撞骗,无事生非可就不行了,你心术不正,给我想个办法。”
叶生秋听后苦笑一声,他说:你怎么独独看中了那个地方?虹口三角地、东新桥,西新桥、郑家木桥一带的菜场其实也不错,还容易下手搞!
“麦兰区菜场不是离小东门渔市最近么!我与文礼紧靠在一起,相互坑蒙拐骗起来也好有个照应,再说这个菜场不但供应蔬菜,禽类的货源也比较充足,质高价低的,黄浦滩有名的一些菜馆,像什么新亚、东亚、大东、金门、锦江,老正兴等,全都从这里采购蔬菜禽类,在上海,又有哪个菜场能比的了这里了!”
“这个菜场可是杜月笙的门人徐海涛霸着的,文礼,阿文若是知道你抢杜门弟的生意,会怎么想?阿文与月笙在很多时候还得互相走动,可不能因为这些零打碎敲的小钱跟杜月笙把关系搞僵了。”
“生秋阿哥,我也不想把他挤走呀!我不过也想像文礼那样抗尘走俗地跟他入点股,鸡零狗碎地赚些平日里花的小钱。”
“龙升这些年的分红可不少,那还不够你花的?你怎么能瞧得起每月多赚那千八百大洋!照我说,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黄金荣徒徒孙控制的地盘咱们尽可以去抢,我鼎力支持你,至于杜月笙嘛!他时常穷的四处借债,平常的收入来源还全靠门下的这些弟孝敬,抢他的没意思。”
章林虎挠挠头,“你说的也有道理啊!我现在虽不缺钱,可就是仿若行尸走肉般闲的难受。”
“那好办!”叶生秋说:“我旗下的赌场、妓院你看中了那家,我送你一个。”
章林虎想了想说:把你的雏妓院让给我,让我也有个伤天害理的生意,你舍得不?”
叶生秋脸上的皮抽到了一起,算作是笑了,痛快地说:行!从今天起,雏妓院就是你的了。
章林虎“呵呵!”一笑,赶忙摆手,“开个玩笑,我要是误入歧途地做了雏妓的生意,还不得天天打架?”
叶生秋说:咱们这些老兄弟基本上都有了生意,只你闲着也确实难受,要不这样,我去找阿文商议一下,帮你筹办一家纱厂,这好歹算作是一桩正当生意,将来万一烟土生意有个三长两短的做不下去,你也算有个立命的营生可干。
章林虎说:可是我一不懂纺纱,二不懂经营,就算是投机专营地开了这么一家厂,早晚也非得让我踢腾的黄了不可。
“咱们这些人谁懂经营了?你找个懂经营的人来管理不就行了?”
“嗯!这倒可以尝试一下。”章林虎说到这里,问叶生秋说:“生秋阿哥!你总是道貌岸然劝别人从事正当生意,你是不是也要随风转舵地考虑往正当生意上转转了?”
叶生秋从怀中摸出十字架,虔诚地看了看,说:“我是天父的民,将来的归宿是天国,什么生意不生意的,全是浮云吧!正当生意也好,不正当生意也好,只要心中存着仁慈,这期间也没有多大的差别。”
章林虎愕然地望着叶生秋,呆呆地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第四百七十章 背叛、升官
随着中国名义上的统一,蒋介石的野心迅速膨胀,逐步地腾出手来排除异己,这年三月,中央军与桂系之间的矛盾终于到了无可调和的地步,就此爆发“蒋桂战争”。战争初始,冯玉祥摇摆不定,先命石友三进军襄樊支持桂系,桂系失败后又命石友三进军武汉拥护蒋介石。五月,蒋冯战争爆发,石友三在蒋介石收买下叛离了冯玉祥……
……莫干山蒋介石临时行辕,蒋介石看着矮胖敦实、獐头鼠目的石友三,石友三却看着身段窈窕,国色天香的宋美龄,他接过宋美龄亲手做的三明治咬了一口,把口水混和着三明治吞下肚中,“老蒋艳福不浅啊!娶了这么一个尤物……”他色迷迷地看着宋美龄嫩嘟嘟的粉红色脸蛋,“嫂辛苦啦!”
蒋介石见石友三神魂颠倒,莞尔一笑,“三妹有手段……”他说:石将军既已任了安徽省主席,这就率部南下如何?
“嗯!好!好!”石友三盯着宋美龄的胸部,“我喜欢吃嫂夫人的三明治呀!”
“娘希匹!想吃三妹这块三明治,怕你今生是没这个福分了……”蒋介石使个眼色,宋美龄会意,转身进了里间。石友三这才回过神来,“蒋主席,我是北方人,去了南方怕是水土不服啊!”
“对陈济棠及桂系的征讨,非得石将军亲自出马不可……”蒋介石轻轻拍下手掌。宋美龄从里间出来。手中碰了一个金丝绒的盒来到石友三面前,她轻轻揭开盒,两把新款勃朗宁****锃亮发光……蒋介石接过盒,双手捧给石友三,“些许薄礼,望石将军笑纳。”
“无功不受绿,受之有愧啊!”石友三推辞着。
宋美龄笑了一声,拿起勃朗宁,枪下赫然露出一张中国银行的支票,石友三一眼瞥见。数额是三十万。他五官挤做一团,把手搓了搓,去握宋美龄的手,“谢谢嫂。”
蒋介石心底冷笑。“娘希匹,你谢错人啦!先任你这个小丑上蹿下跳,等老回过手来,再来收拾你……”他脸上带着诚挚的微笑,“石将军不用客气,这三十万大洋,权作你班师安徽的首批军饷。”
石友三捧了盒,“主席,嫂,汉章这就整肃队伍。开往安徽去了。”他看一眼宋美龄,“有机会还要吃嫂的三明治。”说着话,他小眼睛里射出了一道阴冷寒光,让宋美龄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石友三走后,宋美龄问:达令,石将军的部队驻在哪里?
“驻在南京以北十余里处。”
“达令,此人不可不防。”
“三妹放心吧!自古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姓石的不会这么不讲信誉,他连夜赶回南京。整肃队伍,明天就可赶赴前线做炮灰了。”
“达令,我总觉的此人翻云覆雨,变幻无常……”
蒋介石笑笑,“睡吧。三妹,不早了……”他从身上掏出一根人参的根须。趁宋美龄不注意,放在嘴里嚼嚼,咽了下去……
当夜,南京城炮声大作,只把黑色的天空染成了血色……梦香中的蒋介石突闻电话铃声大作,他一个激灵起来,抄起电话:我是蒋中正,请讲。
“石友三被阎老西收买叛变了,据消息说:阎老西给了石友三六十万大洋,石友三此时正集结数十门大炮,炮轰南京……”电话中传出负责南京警备的何应钦那喘着粗气的声音,“石友三在拜会你的时候,他的部下正更换臂章,准备宣布同南京政府决裂……”
“娘希匹!石友三这个不讲信誉的小人!”受了愚弄的蒋介石咆哮着,鼻血一下倾泻而出,他抹了一把,想:娘希匹的人参,现在倒是发挥功效了,刚才干什么了,让老受三妹的埋怨……他声嘶力竭的喊着:一定要给老顶住,老现在就去南京……随着他声音的提高,鼻血更是狂涌而出……
……数月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等人联合发动了反对蒋介石的战争,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新军阀混战。自山东而至河南,交战双方共投入兵力百万以上,把个中原大地搞得是战沟纵横、遍地烽火、尸横遍野、满目苍夷。战争初始,冯玉祥西北军的攻势异常犀利,先占洛阳,再下密县,续克郑州,把蒋介石的中央军打的忙不迭地向长江沿线退却。
本来亲自督战的蒋介石见自己的中央军抵不住西北军那如狼似虎的进攻,怕当俘虏,干脆就当了逃兵,只让顾祝同、陈诚在前面顶住了,又派宋文拿大把的银元去收买冯玉祥手下的将领,再急调南方新军参战,以挽回颓丧之势。
军阀战争打得一向是钱财和贿赂,谁的钱多,谁就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只因成千上万的穷人需要的是填饱肚,谁给的钱多,谁能让他们吃饱,他们就去为谁打仗,根本没有任何信仰或善恶之分。这种背景下,宋文的银元果真起了作用,蒋介石派人用钱收买了冯军的不少军官,促使他们阵前倒戈,同时南方的新军也体现了极强的战力,迅速打乱了冯军的阵脚。而联军方面由于阎锡山的不配合,加上西北军缺衣少粮,弹药匮乏,逐渐处于劣势。蒋介石趁此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分而治之的战略,组织起强有力得反攻,并在七月中旬占领济南。战况已经发展到了对反蒋联盟逐渐不利的局面。中原战场的形势就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冯军战斗力极强,竟是强扛着不显败绩,把蒋介石搞得是异常郁闷,带着陈布雷返回浙江奉化溪口的老家,一面休养,一面另谋他策……
在溪口,他命陈布雷去上海急招吴铁城与龙邵文来此,说是有要事相商,吴、龙二人不敢怠慢,连夜就赶往溪口,去谒见蒋主席。
“娘希匹,你们听说了阎锡山送给张学良一千五百万的事情么?”蒋介石一见二人,就没好气地骂道。
龙邵文与吴铁城面面相觑,不知道蒋介石不知所云的说些什么,也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发这么大的脾气。
“东北军为什么还不出关,张学良为什么还不通电支持我?吴铁城,我让你送给张学良的两千万元是不是白花了?娘希匹的阎锡山,不但拉拢石友三在老眼皮底下叛变,现在又把手伸向了东北,你们说,是不是拿这个阎老西就没一点办法?”蒋介石有点歇斯底里底。
……早在中原大战还未开始的时候,蒋介石、阎锡山就开始着手争取张学良。阎锡山为此拨出了一千五百万元的费用以换取张学良的支持,但他砸钱手段,还是不如坐拥江浙之地的蒋介石阔绰。蒋介石因石友三吃了阎锡山的亏后,暗暗发狠这次决不能输给阎锡山,他派代表吴铁城以高价购买沈阳兵工厂武器、发行公债、拨给出兵费等名义送给张学良大约两千万元。蒋介石只以为这两千万元送出,张学良就应该在这关键的时候拥兵入关支持他一把,谁料直到此时,张学良那边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故此蒋介石对吴铁城、龙邵文二人大发雷霆,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见吴铁城不敢说话,蒋介石又问龙邵文,“我不是让你在东北军中交了不少朋友吗?现在已经到了他死我活的关键时刻,你交的那些朋友是不是也该发挥些作用了?你明天就给老飞去沈阳,找你的那些朋友游说,让他们抓紧劝张学良支持老。”
龙邵文心中暗骂:你奶奶的,老又不是你的手下,凭什么对老这般呼来喝去的,你虽然委派老当了什么行政院外交部的资政,但老可从来没吃过你一分钱得俸禄……
“蒋主席……”龙邵文面上恭敬地说:我官微职小,恐怕说话的分量不够,蒋主席是不是……
蒋介石一挥手打断了龙邵文,“这有什么难的,我再给你一张委任状,任命你为国府资政,这下官职不小了吧!”
龙邵文还没等说话,吴铁城在旁赶忙说:龙先生,国府资政何等荣耀,还不快谢谢主席?
龙邵文的本意是借故推辞,但蒋介石既然把他资政的级别又升了一级,他也就没了借口,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想:这国府资政算是蒋介石的高级参谋了吧!嗯!也算是多少有些面,老蒋在委任官职方面素来大方,虽又给老玩儿那惠而不费的小把戏,但国府资政的名头总比狗屁行政院资政的名头好听的多……
从名义上讲,国府在“主席”“副主席”之下,设置资政,没有固定的人数,由主席蒋介石就有勋高望众者遴选之,对于国家大计得向总统提供意见并备咨询。而龙邵文以一个烟土贩的身份,竟然被蒋介石当做“勋高望重”者遴选为国府资政,也算是祖上积德。
第四百七十一章 游说
虽然这国府资政的名头不小,可龙邵文却并不当回事,心中知道蒋介石的委任状向来满天飞,这还是跟他师傅陈其美学来的,也知道一张国府资政的委任状对蒋介石来说,还抵不过一张擦屁股纸,虽然面子上好听了,但还是惠而不费的,一不给发俸禄,二不给实际权利,所给的不过是一个好听的名头,至于什么“向总统提供意见并备咨询”就更属扯淡。
蒋介石一向专横,定下来的事情绝不容别人提不同意见,又何来向资政咨询一说……就在中原大战开始之前,陕甘两省突然出现大股杆匪,四下骚扰、到处焚掠、绑票勒索,活动猖獗,凡是曾被这股杆匪掠去又获释的,周身都有烙铁的痕迹,其状极惨,等到冯玉祥派兵拘获匪首,却发现他的身上居然带着南京政府颁发的“少将参议”的委任状……类似这样的委任状,蒋介石发了不知道有多少,据不完全统计,像这样无恶不作的股匪及身携委任状的匪首,仅在西北五省,就有几十路之多。对这些股匪,蒋介石只管发委任状,至于其军饷粮草以致弹药武器,却一概不发,只让其自行筹措,他们是爱抢爱偷,爱劫爱掠,从不过问,他过问的只是在需要的他们的时候,他们是否听话的为己所用,这一点深得青帮用人的精髓。不过这对龙邵文来说并不重要,即便蒋介石不派他远赴东北游说,他自己也是要去的,毕竟那里还有生意需要他时常关照打理,现在能打着国府资政的旗号去给自己办私事,对龙邵文来说又是何乐而不为?
隔了一天,龙邵文带着蔺华堂及罗洪超包机从上海龙华机场起飞,飞抵沈阳后,他马上在东公寓里找了一家妓院,随即让蔺华堂去请吴泰勋……吴泰勋是原黑龙江督军吴俊生的儿子,吴俊生陪着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后。张学良感其身世与自己同命相怜,就与他结为兄弟,并提拔他到自己的警卫旅任了一名团长。官职虽不大,却是张学良的贴身侍从,张学良不论是有什么举动,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谁知吴泰勋却是个只喜欢吃喝piáo赌的糊涂蛋。不关心政治不说,甚至连中原大战这回事儿都不知道,他所擅长者无非有二,一是养马,二是**。龙邵文跟他打听军国大事。那是对牛弹琴。
从吴泰勋这里既然一无所获,龙邵文一行也不在沈阳停留,直接就乘火车赶赴哈尔滨,杜从周、孟夏正、张徵山等兄弟提前就得到龙邵文要来的消息,早早地就等在火车站接他,随后拥着他住进了“龙行东省公司”包下的“加斯普旅馆”。设宴接风自是不再话下。
第二天一早,他去拜会张景惠,却发现张景惠比从前苍老了许多。神情气色也是大不如从前……
龙邵文惊问:张老爷子。你这是怎么了?莫非我离开的这段日子,你碰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妈了个巴子……”张景惠低声骂了一句,颇为烦恼的说:都是苏联人给闹的。
龙邵文“哦!”了一声,已经知道了张景惠心中不快的原因……去年五月,中苏边陲战起,苏军借中方收回中东路权。侵犯了苏联的权利为由,向东北军发动大举进攻。引发“中东路事件”,事件中。中方战败,张学良把责任全部推到了张景惠的头上,认为挑起中东路事端应由张景惠负全责,他责怪张景惠不该动用军警包围和搜查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也不该在无协约的情况下强行收回中东路权,最不该是受了蒋介石与美国人的挑唆,去和苏联人闹翻,结果让蒋介石与日本人坐享了渔翁之利。事件后,张景惠意志消沉,假意向张学良请辞,就此隐退,可张学良手中无人可用,虽觉他这个四大爷有点耳根子软,遇事没自己的主意,但四大爷毕竟是四大爷,总比用个外人要强的多,因此以“边陲多事、共济时难”为由,对他是竭诚温慰,尽力挽留,还让他继续当东省最高行政长官。
“妈个巴子的!”龙邵文也骂了一声,“张老爷子,你不必为这件事情烦恼,照我说,你这仗打得好,虽败犹荣。”
张景惠自从“中东路事件“后,饱受各方指责,几乎所有人都说他不自量力,以卵击石地去触苏联人的霉头,结果闹得是灰头土脸。“虽败犹荣”这个词儿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当下心里是异常激动,顿觉遇到知己。欣喜的问:我真的是虽败犹荣?
“那是当然,我身边的不少朋友都说你做的对,很给咱们中国人长脸呢!”龙邵文信口开河。
“你对我说说,别人都怎么评价我了?”张景惠好不容易从龙邵文口中听到了世人对他的褒奖,兴奋地盯着问到。
“嗯!这个……”龙邵文突然想起宋己道跟他讲的沙皇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事情来,也不管从前的沙皇俄国同现在的苏联是不是一个概念,就说:苏联人与日本人一样,都不是什么好鸟,一样的王八蛋,很多人都说你打的好,不畏强权地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都夸奖你很有民族气节。
“看来你身边的这些朋友还是非常爱国的嘛!苏联人的确不是什么好鸟,他们同日本人可没法儿比,照理说日本人比苏联人厉害吧!可日本人也不过才只占领了我国的辽东,而苏联人通过一个‘瑷珲条约’,就抢走了我国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接近两个日本那么大了,以前黑龙江本来是我国的内河,现在却成了界河,你说这让人生气不?”
“你妈个x的,什么苏联人同日本人没法儿比?还‘才只占领辽东’,我看你就是日本人的一条狗,早晚你都是落水当汉奸的料。”龙邵文心中骂了一句,说,“日本人同苏联人是一丘之貉,不分彼此的王八蛋,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哎!老弟,你这话可不大对头,你如今是国府资政,南京政府高官,有些话说出来就代表着南京政府的意思了,这要是传到日本人的耳朵里,会伤害中日彼此双方的感情嘛!”
龙邵文勉强笑了一声,又在心里痛骂了张景惠几句,不再就这个问题跟他纠缠。“张老爷子,现在中原地区打的是一团火热,你们东北军是怎么想的?是去帮老蒋打联军呢?还是会帮着联军一起去打老蒋!”
龙邵文不提这个问题还好,一提这个问题,张景惠顿时火冒三丈,“中东路事件就是蒋介石在背后挑唆张学良干的,他欺负张学良年轻气盛,挑唆张学良同苏联人开仗来树立威望,最后战败了,张学良却把屎盆子扣到了爷的头上,让爷成了张学良的替罪羊,这可不是瞎说,当时张学良发给爷的密电,可都保存的好好的……不管他张学良怎么想,反正爷是不会再上蒋介石的当,去帮他打什么联军。至于是否打老蒋……我们东北军只应绥靖地方,保境安民就好了,何必参与他们的纷争,更何况爷们吃高粱米的,哪能斗得过蒋介石那群吃肉南蛮子,还是离他们远远的吧!”
张景惠后面这句话,龙邵文颇觉新鲜,心下寻思:蒋介石的大兵都有肉吃?这倒是第一次听说。他试探地问:少帅是怎么想?
“他能怎么想了!应该还是偏向老蒋,但现在情势不同了,坐山观虎斗,武装中立而静观时局的变化,恐怕是他此时的最好选择了。更何况他又不是不知道老蒋的为人,外面都传言老蒋准备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国内四大军队,以党务的方式解决阎锡山,以军事的方式解决冯玉祥,以挑拨的方式解决李宗仁,以外交的方式解决张学良。从中东路事件就能看出,老蒋之所以挑唆张学良这个傻小子去跟苏联人作对,就是准备以外交的方式解决了他,然后才能找借口插手我们东北事务。”
“东北军为什么不趁着双方打得两败俱伤之际而坐收渔翁之利?”
“你这句话算是问对了,张学良经过中东路事件后,吃一堑长一智,在是否拥兵入关这个问题上,他恐怕还要再等等看,看最后谁厉害,他就去帮谁。哼!不过到时是否能由他说了算,还是个未知数,到时候要是他的八叔、三大爷、五大爷和四大爷我一起反对,他也干不成。”
龙邵文听后一笑,知道张景惠口中的八叔是张作相,而三大爷是万福麟、五大爷则是汤玉麟,这三人再加上张景惠,分别是吉林、黑龙江、热河、及哈尔滨四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可以说是手握重权,张学良要是没他们的支持,恐怕也将无所作为。当下心想:瞧张景惠的意思是对蒋光头埋怨颇多了,且东北军中与他持一样想法的人怕是不在少数,看来想等东北军出关助蒋还得一段日子,奶奶的,老子为他蒋介石是尽了力了,谁教他平时不为人,现在临时抱佛脚没人搭理,老子也无能为力了……他笑着说:张老爷子,不管这么多闲事了,走吧!找家妓院好好的休息一下,放松下紧张的神经吧!
张景惠“呵呵!”一笑,当即应允……
p
第四百七十二章 逼酒
当日龙邵文与张景惠作别后,回到“加斯普”旅馆,想起秦姿儿,心中柔情徒然升起,万分渴望想与她见上一面,这许多日子没见了,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他喊过蔺华堂,让他去秦姿儿的小姨家去请她过来。
蔺华堂走了四十多分钟后回来说:秦姿儿早就不在她小姨家中住着了!
“不在她小姨家又在哪儿?”龙邵文问了一句后,心下暗想:奶奶的,这妞儿能去什么地方?哎呦不好!是不是嫁了人?又被别人给睡了……想到此,龙邵文有些懊悔自己对秦姿儿太客气了,生米明明已经煮成了熟饭,自己啃了半只的鸭子又从锅里飞了。
“她的人还在哈尔滨,只不过早已从她小姨家搬出,另换了住址,我已经托杜从周去打听了。”
“嗯!”龙邵文点点头,又说,“你喊上罗洪超给我备车吧!我要去趟野马山,去看看‘镇三山’,顺便打听下秦姿儿的消息……
……七月的天气在市里已经炎热的无处可躲,可野马山下那一片古木参天的森林里,却依旧凉爽,阳光间或透过树顶上的枝叶照射下来,在积满残腐落叶的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空气湿润而清新,时不时有小动物从身前突然窜出。遁入密林之中。再往前走。树木渐渐疏朗起来,龙邵文眼前出现了一道小溪,他走到溪旁,捧起一捧水。溪水清澈甘洌。他喝了一口,想起去年冬天的时候,秦姿儿在此抓鱼的场景,脸上显出一丝微笑。
“镇三江”见龙邵文突然造访,很显意外,赶忙把他迎进了圆木屋,招呼兄弟出来与龙邵文见面,龙邵文让蔺华堂拿出三千元的哈大洋票送给“镇三江”,“拿去给兄弟们买些酒肉,鸦片烟。都去乐呵乐呵吧!”众匪见龙邵文又给钱,爆发出满堂的问好声。
“镇三江”笑着说,“龙爷每次来了都大为破费,这可让我们不好意思了。”
龙邵文一摆手。“都是自家兄弟,又客气什么!对了大当家,我那夫人最近可来过?”
“镇三江”笑着说:今年化雪的时候,她还来过一次,给我保举了两名兄弟“挂柱入伙”,就在一个月前,她介绍的这两名兄弟突然提出‘拔香头’退伙儿,既然他们你夫人保举来的,应该十分可靠,我也没为难他们。就放他们走人了……
龙邵文点点头,他自己就是个“匪首”,自然知道土匪“挂柱容易、拔香头子难。”想拔香头子退伙儿,如果没有足以说服群匪的正当理由,通常都是死路一条,因此“镇三江”是给了自己极大的面子。他当即抱拳说:承大当家的情,等我找到夫人,定然会给大当家的一个交代。
炮头在一旁说:龙爷,你夫人介绍来的那两名兄弟,还真是有两下子。入伙儿的那天是我给他们过的堂,插的香,有种。
龙邵文笑着问:没尿?
炮头摇头说:镇定的很,天生就是当好汉的料,可惜咱们庙小。留不住他们。
土匪对前来“挂柱”的人,通常要经过相对严格的盘问。接下来再试探他们的胆量。这叫“过堂”。“过堂”有两种方法。最管用的一种方法是:叫想来“挂柱”的人在头上顶个瓷碗或酒壶之类的东西,朝前走去,不允许回头。当他走到百步之外,土匪头子突然举枪射去,将瓷碗或酒壶之类的东西击碎。随后,土匪头子叫人去摸摸他的裤子,看他是否尿了。如果尿了,说明胆小,当不了土匪,就把来人轰走。如果没尿,则可进行正式的入伙仪式。另一种过堂的方法是带他出去抢劫杀人,只要杀了人,有了血债,他就没有后路可走,只好死心塌地干土匪了。也有的土匪让想挂柱的人去绑架姑娘。抢回来后一方面供匪徒们玩乐,另一方面将姑娘当成肉票,使其家属在限期内拿钞票或银元来赎回,否则把姑娘杀掉,这对于新入伙的土匪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想入伙的人真这么干了,他此后就再无退路,不得不死心塌地干下去。“镇三江”向来不耻于采花、压窑之类的事情,因此他的绺子不用这种方式过堂。
当夜,“镇三江”绺子大排宴席,为龙邵文接风洗尘,酒过三旬,一名入伙不到一年就做了“二炮”的土匪抱着一个酒坛子,扯开衣服双襟也不系扣子,走到龙邵文跟前,斜着眼,撇着嘴说:龙爷,我“草里飞”久闻龙爷大名,给你敬碗酒吧……他也不管龙邵文同意不同意,就把坛子里的酒倒出两碗,自己先端起一碗,“咕咕”地率先喝了下去……
土匪敬酒,首先要等被敬之人喝了之后自己才喝,以示恭敬,“草里飞”没等龙邵文喝了酒,自己就把酒先喝了下去,这就不叫做敬酒了,而是在逼酒,他的意思是:爷喝了,你也得喝!你要是不喝,可就是不给爷面子了,你要不给爷面子,妈个巴子,那就别怪爷不给你面子……这种逼酒的方式在土匪中并不少见,通常都是对彼方有了意见或情绪才这样做。
龙邵文与“草里飞”头一次见面,不知怎么着就突然得罪了这个“草里飞”,见他逼酒,本不想喝,又担心“草里飞”与自己闹将起来让“镇三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