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土商-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只等日后寻机再找他麻烦。

张君毅事件后,不但中央党部的部分高官对陈群不满,就连上海手握兵权的部分军政将领,也对陈群这种清除异己的行事手法公开表示了不屑。

p

第三百九十五章 风声鹤唳狼虎成群(下)

这天下午,程飞燕拿了一份名单递给陈群说:陈先生,有一名共党要犯跑到闸北躲了起来,我们的人过去抓人,却被二十六军第二师参谋长祝绍周给挡了回来,说闸北是他的辖区,不许咱们跨境抓人。他们这样拒予合作,窝藏共党,长久下去会对咱们清党委员会的声誉有所影响,咱们是不是该想个办法给这些人一点儿苦头吃?

陈群认为自己的清党委员会拥有无限权利,可以在上海恣意妄为,听后心中对祝绍周极为恼怒,只是祝绍周手握兵权,陈群不敢公然派人去抓祝绍周,于是在暗中派了几名手下,吩咐他们只等祝绍周落单后便将其秘密抓捕,然后再给他扣上一定**的帽子予以枪决。

这几名手下等了还几天,也不见祝绍周落单,却见祝绍周手下的一名旅长日日单身出去玩耍,便向陈群报告了,陈群得信儿后说:抓!只要是祝绍周的人,一概先抓回来再说……可怜这名旅长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成了**,这次陈群连审都懒得审,只叫人写了一份口供,然后把打晕过去的旅长用水泼醒,逼着他在供词上按了手印后,就让人给拉出去毙了。

祝绍周知道后,对陈群是恨得咬牙切齿,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本想带人去找陈群算账,可一想顶头上司杨虎与陈群的关系极为密切,而陈群又兼任着东路军的副总指挥,搞不好帐没算成。就连自己恐怕也得被陈群抓去,随便扣个**的帽子就给毙了,只好作罢。但内心却恨不得把陈群剥皮抽筋。

又一次,陈群的手下抓了一名叫做李珍凤的**。在突审中得知,这个李珍凤居然是桂系大佬李宗仁的表弟,陈群得知这一情况后不由得踌躇起来,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犹豫着,“不行稍加责斥,教育一番就放了吧!毕竟他是德公的亲戚……”

范双娥扇风说:冯梦龙讲过一个故事,有只老虎嘴里卡了骨头。困饿欲死,菩萨化身雀王,帮老虎啄出了骨头后,劝老虎说:杀死生命是残暴的。罪恶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虎勃然大怒,骂菩萨,你才离我的嘴,就敢说这样的话,菩萨顿时无语。《艾子杂说》中也有一则故事。龙王下令,凡水中动物,有尾巴的必须斩首,鼋听到蛤蟆在半夜哭泣。上前问,我有尾巴。故而哭泣,你没有尾巴。哭得什么?蛤蟆说,我害怕龙王会追究我还是蝌蚪的时光……陈主任,咱们已经杀了这么多人,又何必在乎这一个,更何况蒋总司令就是被李宗仁逼迫下野的,现在正是向蒋总司令表示衷心的大好机会啊!

陈群闻言,深以为然,“双娥说的有道理,对敌人是不能讲仁慈的,与其劝虎行善,不如听蛤蟆夜哭,既然开了杀戒,就要连根铲除,否则就是养虎遗患。”他照了范双娥的意思,把李珍凤执行了枪决。*李宗仁得知自己老家的亲戚居然也成了此次清党的受害者,大为震怒,对陈群是无比的痛恨……

范双娥、程飞燕二女了解陈群对权力有孜孜不倦的追求,因此刻意迎合,往往芝麻大点儿的事儿,就被二人无限放大,变成了对陈群权威的挑战。陈群为维护自己的权威,此后便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因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陈群就得罪了无数的人,这些人都恨不得寝其皮而食其肉。陈群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但他根本就不在乎,由于杨虎无所作为,此刻黄浦滩的最高军政大权已经全部抓在他的手中,这些人即使再仇恨他,可也拿他无可奈何,更何况陈群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下一步就要把所有仇恨他的、并且有能力对他构成威胁的人,全部都给扣上**的帽子,予以**上的消灭,只是这项工程过于浩大,陈群不得不谋定而后行。

在二女的撺掇下,陈群在嵩山路十八号开设了一家俱乐部,俱乐部里鸦片、赌具、酒菜、美女,一应俱全。每天晚间下班后,陈群便带着范双娥、程飞燕二女在若干保镖的拱卫下,车队从枫林桥前呼后拥地驶入法租界嵩山路俱乐部,来此调剂工作一天后的疲劳。有时更邀请龙邵文、张啸林、杨虎、杜月笙、叶生秋等人一起来此放浪形骸,追欢作乐。

而此时的杨虎也已经通过抓捕“**”而发了大财,他建在西湖之滨、孤山之巅的宫廷式豪华别墅业经造成,美其名曰“青白山居”,里面装修的是富丽堂皇,直比王侯,就连身家巨万的江浙财阀们见状也自叹不如。杨虎在别墅中养了数名妓女,只要得空便流窜至此,一头扎在里面跟这些妓女昏天黑地鬼混在一起。

这二人所做的这一切,自然引起无数高官们的关注与妒忌,其中也不乏有若干仇恨他们的人在蒋介石面前拼命说坏话想扳倒此二人,蒋介石一则是清党工作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不想这二人再把清党工作扩大化;二来他也知道这二人得罪的人太多,如果再一味地回护下去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在自己复职后,干脆就顺应了民意,把二人一撸到底,罢了他们的官。

杨虎虽被撤了职,可上海警备司令部的名声已经被他糟蹋了个一塌糊涂了,臭不可闻。白崇禧接任上海警备司令部的司令后,觉得上海警备司令部这块招牌已经臭的不能再用了,在与蒋介石商量后,就把上海警备司令部改名为淞沪卫戍司令部。由白崇禧亲任司令,第二年春,白崇禧率部西征,改由三十七师师长熊式辉代理司令职。当年四月,淞沪卫戍司令部改称淞沪警备司令部。就此,上海的大权就落到了熊式辉手中。

陈群被罢官的当天。范双娥与程飞燕二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临走时还把陈群的财物全部卷走,就连陈群平常收集来的那些古籍善本图书也一本不剩的全都拿走。陈群一下子失去了生活来源,穷的连生活都成了问题。与陈群相比。杨虎虽被免官,但他在任的时候早就贪了个脑满肠肥,积蓄颇丰,因此即便下台,生活也是没有丝毫问题,照样可过奢侈糜烂的富家翁日子。

陈群乍然落难,方领略了平日里与自己百媚千娇、无所不从的范双娥与程飞燕的无情无义,他不得已下。只好对杜月笙告知已实情,把自己如何结识这两名女人,又如何与他们同居之事原原本本地对杜月笙讲了,请他帮自己打听此二女的下落。连带着讨回一些自己被卷走的财物及爱若性命的古籍图书善本。

杜月笙当即应允,广派人手,去查询二女的下落,岂知找了一圈,这二人却似人间蒸发了一般。杜月笙又派人去二女的来处——上海艺专去查。才查出来两个人的行踪都与万顺堂有关……

到此地步,杜月笙知道叶生秋差不多就是这起“扎火囤、放白鸽”色诱事件的主谋,他故意利用陈群的猎艳猎奇心理,让二女扮成假共党让陈群看穿。从心理上麻痹他,让他轻敌。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布成圈套。一步步诱他上钩,最终不但骗其感情,还骗其金钱及名誉,挑唆他为恶,最终让他名声败坏被国民党扫地出门。此一计策,并非叶生秋首创,殷商纣王宠妲己而亡国便是女娲娘娘为惩罚商纣无礼而设下的美人计,只可惜陈群饱读诗书,谙熟史实,竟然没有看穿,可见当局者迷,又或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由此杜月笙又联想到与杨虎鬼混在一起的数名妓女也来自叶生秋之手,事后他也曾找杨虎做过了解,知道正是这几名妓女在背后教唆杨虎在西湖之滨建造豪宅才引得南京瞩目,成为此次被撤查的诱因,因此他就更敢肯定此事一定是叶生秋所为。只是叶生秋对付杨虎使用的方法更为简单,这自然是他知道杨虎胸无点墨,毫无心机且又贪财好色,夸大喜功,因此他对付杨虎根本就不讲什么策略,只是一味地展开美女攻势诱他下水。而杨虎直到最后也不觉得自己中了叶生秋的圈套,反而把叶生秋当做是他唯一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叶生秋如此做,就是对自己没能如愿当上行动队队长而展开的报复。其思虑之严谨,计谋之深远,手段之毒辣,行动之周密,令陈群多年后思之都不寒而栗,他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所有人都怕叶生秋。

陈群等了好几天,也不见杜月笙替他把事情办好,他不禁有些奇怪,知道凭着杜月笙此时在黄浦滩的能力,像这样的事根本难不住他。于是他再次找到杜月笙询问,杜月笙知道叶生秋绝不是好相于之辈,也不愿因为陈群这点事情去找叶生秋摆讲茶。万一到时叶生秋不给面子,来个拒不承认,或者是承认了也不退还赃物,可就坏了自己无所不能的这块金字招牌,因此陈群询问时,他只好一次次找借口搪塞。

在感情、金钱、事业三方面同时受挫的情形下,陈群一蹶不振,整日里焦急彷徨,六神无主地四处躲避着扬言要他性命的仇家。眼看就要走投无路,性命难保之时,杜月笙冒着被人来家寻仇的风险,邀请了陈群搬到他的家里去住,算是给他暂时找了一处栖身之所……

到此,本部结束。

晚上传本书的第四部,第四部的主要内容为“龙行东省”。涉及东北土匪,就是常说的“红胡子。”何为红胡子,摘录一段书中文字:外面的几根枯木柱上,三名浪人被紧紧地绑着。一名匪崽过去,撕开了其中一个浪人胸前的衣服,从地上抄起一把雪,使劲儿地在他心口擦着。擦完后让在一边,“镇三江”走过去,从身上拔出刀子,轻轻一捅,插进他的心窝,跟着刀子使劲向下一划,又伸掌在他后心一拍,心收缩着从浪人的胸前跳出来。眼看心就要落地,“镇三江”抄起一把雪,已把心接在手里,就着雪把心塞在嘴里……瞬间,他唇上的胡须结了一层红色的冰碴……龙邵文到此时才明白,为什么有人把东北的土匪唤作红胡子……

本书初始设定,主要以兄弟情义为主,爱情故事并不是主要内容,但“爱情既然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那就少不得再演绎一段凄迷的爱情……摘录一段草稿:明月皎皎,白雪皑皑,北风卷地,呼啸哀咽。一阵穿林而入的朔风吹开了木屋的门,卷起沙般的雪尘打熄了屋中的红烛,木屋内顿时一片黑暗,屋外冬夜一览无遗,低沉而萧瑟。秦姿儿在暝暝中摸索着起身,关了门,正要重燃红烛,龙邵文却从后面将她抱住,把她的身子扭过,朝她唇上吻去,她的唇柔软而冰凉,她的回应热烈而疯狂……情不贵声,贵在意深,此情此景,一切言语都成了多余……

从背景不难猜出,这是一段描述在林海雪原中的爱情故事。林海雪原,谜一样的世界,我曾在冬季去过这些地方,故而印象深刻。写起来也尽能对场景描述的逼真一些……

另外我特别喜欢晋朝时傅玄的一首古诗:白云翩翩翔天庭,流景仿佛非君形。白云飘飘舍我高翔,青云徘徊为我愁肠……决定把这句诗演绎在其中。

书发到今日,也算受尽冷落,但已经不在乎了,毕竟被扣上了一顶非主流的帽子,虽然我觉得喜欢本书的朋友,是这个社会的主流……

本想多说一些,但字数就要超了,不想让订阅这书的朋友花冤枉钱。一切随意!仅此而已。

p

第三百九十六章 龙升银行(上)

蒋介石通电复职后,国内要求禁绝鸦片的呼声越来越高,龙邵文知道即便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再亲密,可一旦涉及到切实利益,或威胁到蒋介石地位时,蒋介石便会丝毫不顾情面地拿自己开刀。因此还是早做准备的好。他琢磨了两天,知道要想在黄浦滩边长久的立住脚,必须要有正当的生意,而此时黄浦滩边最好的、最来钱的、最有面子的生意,无非是有一家自己的银行或者是钱庄……

龙邵文一念至此,即刻开始运作,他第一个就找到了老相识、好朋友虞洽卿商量此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虞洽卿等人为代表的江浙财阀继续给予南京政府以经济上的支持。蒋介石为了自身的需要,也对江浙财团给予一定扶持,吸收他们中的部分人担任了国民政府财经部门的职务,其代表人物陈光甫、钱新之、虞洽卿等人就担任了专为蒋介石政权建立的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的主要职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一个鸦片贩子有一天突然异想天开地想进入金融行业,又是谈何容易,其中最大的一个难处,就是如何让那些金融大亨们从心理上予以接受,若没有这些同业人员的支持,他的银行即便开业,所面临的也将是无以为继的倒闭。龙邵文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素知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之理,因此混进金融业阔佬所在的圈子,获得他们的支持。便成了首要之举。他之所以来找虞洽卿商量,一则因为虞洽卿是上海商界的领军人物;二则虞洽卿有过开银行的经验,他的口风与态度至关重要……

龙邵文一见虞洽卿,就诉苦说:阿德哥呀!我现在的日子可是不好过了。愁的我是整夜的睡不着觉,一天天精神萎靡得很,头发也不知白了多少……

虞洽卿仔细端详着龙邵文,见他精神抖擞,气势轩昂,满头乌发不见一根白毛,知道他又在出妖,于是笑着说:我也看出来了。你的头发就如伍子胥过关,是一夜皆白啊!对了,老弟是因为什么事而犯愁?

“唉!”龙邵文叹口气说:还不是为了开银行的事情犯愁?

虞洽卿一听龙邵文居然要开银行,心中暗想:他要开银行?简直是天方夜谭。开银行非得有相当强的金融专业知识以及超强的个人信誉及实力不可,这小子历来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黑生意,他若是开了银行,那不是想骗取储户的血汗钱嘛!嗯!他找我一定是为了这件事情,这我可不能轻易地帮他……他“呵呵”一笑。说,“老弟啊!你放着好端端的烟土生意不做,怎就突然想起开银行了,实话告诉你吧!这一行业水深的很。你玩儿不转的,许多年来。我涉足的生意也不少,二十年前我就与别人合伙儿开过一家四明银行。结果怎样?当年被人骗了,差点破产跳楼。这一行不好干啊!你一旦迈进去,搞不好是要倾家荡产死人的。听哥哥一句劝,你可别往这火坑里跳呀!”

龙邵文听虞洽卿说当年差点儿被人陷害的破产跳楼,顿时来了兴趣,心想,“谁不知道你虞洽卿做生意比鬼还精,能把你骗了的,定是高人无疑,***,这可要打听清楚了,也好你吃一堑,老子长一智……”他问,“阿德哥!你当年开的不是宁绍轮船公司嘛!怎么就成了开银行的?又怎么就差点儿跳楼了,快给我说说!”

“唉!”虞洽卿叹口气说:回想起来都是噩梦,辛亥革命的前一年,上海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橡皮风潮,我当年创办的四明银行就险些在这次风潮中颠覆。原因是四明创办之初,上海钱庄业处于兴盛时期,就连银行的票据清算都需通过钱庄办理,当时钱庄对工商业的放款不亚于银行,由于钱庄资本大都不充裕,而放款数额很大,也需要向银行贷款以资周转,四明银行也毫不例外地与钱庄发生了大量拆放关系。那几年由于伦敦市场上橡皮价格暴涨,一些在上海的外国人就设计了一个橡皮股票骗局,他们吹嘘自己在国外有大批橡胶园,购买他们的股票可以发财,引得众多做发财梦的中国老百姓纷纷抢购股票,当时上海的各大钱庄老板不仅挪用各自钱庄客户存入的远期支票,还向其他行庄调换巨额现金,用以套购橡皮股票。当外国骗子已得到几千万两银子时,汇丰等外商银行突然宣布所有的橡皮股票停止抵押贷款,橡皮股票顿成了空头支票,一夜之间成了废纸,导致上海十余家商号、工厂、钱庄倒闭,我四明银行也因而跟着大受其害,欠了白银二十二万两之多,消息传出去后,四明股票大跌,营业衰退,就差关门了,我也因此差点跳了楼。”

橡皮风潮事件在当时闹的可谓是沸沸扬扬,龙邵文当年也曾有所耳闻,他听后想:一旦老子开了银行,一定会发行龙升公司的股票,现在烟土和黄金、白银一样,都是硬通货,在四川、云贵等地,军饷和大宗贸易都以鸦片结算,龙升的股票若是发行了,就凭老子手中掌握着的鸦片资源,估计抢购的风潮一定不亚于这个橡皮股票……想到此,他笑笑说:阿德哥!我跟你说实话吧!我开银行一不发行股票,而不发行钞票,我就是手中有几块地,想筹集一些资金,把自己的那几块地皮盖了房子卖掉。另外有几个朋友想投资纱厂、丝厂,提出跟我借钱,并许以高额利息,我想要是能有自己的一家银行,那不是一箭双雕吗?既能帮了朋友,自己也能赚上一些薄利,总比钱放在手上闲着的好吧!

虞洽卿随口问:你现在手中能流通的现洋有多少?

龙邵文想了想说:加上黄金、白银也折算成现洋,大概不到一千万吧!

虞洽卿听后吓了一跳,“一千万?你可不是诓我吧!现在别说是黄浦滩,就是整个国家能拿出一千多万现洋的人,也如凤毛麟角,极其罕见,盛宣怀家族了不得吧!就他们那样的家族,算上全部不动产,恐怕也拿不出如此巨大的一笔钱啊!还有五金大王叶澄衷,他先后开办了五金、火油、钢铁煤炭、船运、地产、火柴、缫丝、金融九大行业,下设一百多家企业,他死之前赚到的钱,也不过才是八百多万两白银,折合成现洋也就一千多万!这也要算上地皮等不动产,若说能拿出这么一大笔现洋的人,放眼寰宇,怕也只有曾经的山西富翁乔致庸了……”虞洽卿兀自不信,“阿文,你是在同我说笑吧!”

龙邵文笑笑说:阿德哥!行业不同嘛!你要开小商店,就算是开上一千家,也没多少赚头。我若是算上鸦片现货,手中的钱还不止这些呢!阿德哥!你要知道,在中国的很多省份,鸦片可都是硬通货呀!换做四川、甘肃一带,你要用银行的钱跟人家做买卖,人家根本就不同你打交道,你知道那里大宗货物的结算用什么?

虞洽卿兀自没有从龙邵文巨大的财富中清醒过来,根本没听到龙邵文在说什么,还在那里念叨说:一千万啊!还是现洋!老弟,你可是富可敌国了。蒋总统没请你去南京当财政部长,真是可惜了。

龙邵文笑着说:对啊!我要是像宋子文那样有个漂亮妹妹,财政部长就是我的,不过阿德哥,我钱的来路你也知道,这秘密我也就对你说了,俗话说法不传六耳,你可不要四处乱讲哦!省得人怕出名猪怕壮,到头来挨别人宰上一刀,我可就不划算了。

虞洽卿点头,“我自然不会乱讲,呵!就算讲出去,也没人肯信,我反倒成了传讹的小人……”他又说,“这么多钱,不开银行还真是有些可惜了。”

“可我实在是个外行,阿德哥!你给我说说,开银行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办银行要有三方面条件,首先就是资金实力,你若真有一千万,这点就不成问题了;其次是银行老板有没有硬关系,硬门路,这点你也没问题,谁不知道你路子宽,人脉广;再就是要讲究信用,这条你也符合吧!这么多年来,你没少给人排忧解难,素以信用著称,所以你具备开银行的条件。”

龙邵文喜道:这么说我能干了?

虞洽卿说:当然能干!你要是不能干,还能有谁?

龙邵文点头说:阿德哥,你现在是上海财政委员会的要人,这件事儿你还要帮兄弟一把!

“那是自然……”虞洽卿一口应允。

由于有了虞洽卿给吹边鼓,四处散风,龙邵文的银行很快开业。至于银行名称,龙邵文决定继续沿用龙升这块金字招牌,把他新开张的银行命名为龙升银行,地点选在南市豫园的凝晖阁。他之所以把银行地点定在这里,是因为上海钱业公会就在这里设立了办公地点,银行开在这里,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同行之间的沟通。

p

第三百九十七章 龙升银行(下)

此时的豫园早已被一条东西小路分割成南北两爿,古建筑破漏,面目全非,有些已经改建成民房。*其中著名的清芬堂、凝晖阁、濠乐舫、绿波廊分别成为菜馆、点心铺、茶楼等。凝晖阁在龙邵文盘下之前是一家菜馆,当叶生秋听说龙邵文看中凝晖阁想要开银行时,立刻派人找到凝晖阁菜馆的老板,客气地请他搬家,黄浦滩头赫赫威名的生秋爷既然说话了,有哪个胆边生毛的敢说半个不字!更何况叶生秋还提出了给予一定的搬家损失补偿。

在龙邵文的多方运作下,龙升银行注册资金一百万,付现五十万就取得了执照,只等择日开张。

开张之前,龙邵文利用各种亲密关系,纷纷前往英法华三界、劝说黄赌毒三档生意的老板,对他们进行宣传:龙升银行不日新张,希望你们这些银行的大客户都把钱备足了,到时一块儿去龙升银行存钱捧场。

介于龙邵文的名气,以及他平日肯为朋友排忧解难而存下的交情,这些黄赌毒老板见龙先生的银行开业,自然巴不得趁此机会跟龙邵文再套些交情,个个都是满口答应。而同行之间,则用堆花以示庆贺……堆花,是上海银行、钱庄同业之间的一个不成文的例行规矩,随便那一家银行或是钱庄新开张,各同业都要在开幕那天存一笔钱进去表示道贺,也是希望往后多打点往来。堆花金额视对方实力而定。金额大小不等。有一万的,也有数十万的,存放时间的长短则视交情而定,交情好的,这笔钱存的时间就长,交情一般的,当天存钱进去,第二天就取走,交情不好的,也会抬了钱来柜上绕一遭。前门抬入,后门即刻抬走……

龙升银行开业当天,南市豫园凝晖阁前车水马龙,人流不息。其拥堵情况,仿若庙会。由于龙邵文家资巨万的名声在外,也因龙升公司鸦片生意赚钱的口碑在外,前来堆花之同行自然极多,对前来堆花之同行,龙邵文是一一劝阻,告知他们自己不缺钱,希望他们不要如此流于形式,只来人道贺便已知足。*可他越是这样解释,那堆花之同行就越多。搞得龙邵文乐不可支,他就越是拼命劝阻。到了后来,被劝阻之人反而生气了,说:龙先生,您要是这样拒绝,就说明以后我们有难,您一定是不会施以援手了?

龙邵文听了,只好叹息作罢!

上海青帮中人,开银行的自也不少,早在龙升银行开业前数月。杜月笙便利用门下弟子徐懋堂投入的资金开办了民声银行,张啸林更是早就入股了黄楚九开办的日夜银行,青帮中人向来息息相通,龙邵文银行开业,杜月笙在资金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也送来五万的堆花,张啸林更因为一八一号赌窟大发赌财。也给龙邵文送来八万元的堆花费。

朱鼎发、吴文礼、章林虎、赵孟庭、付伟堂等人,此时手中也或大或小的有了自己的实体,仅他们当日存进龙升银行的现洋,就达数十万之巨,叶生秋更是不用说,龙升银行开业当天,叶生秋就在开业的鞭炮声中,命人抬了硕大的几十只箱子,里面全部装满了现洋,大张旗鼓地前来给龙邵文捧场,并在众来宾中大声宣布:龙先生的银行就是我叶生秋的银行,只要龙升银行遇到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我叶生秋就算倾家荡产,卖房卖地,也要凑足现洋给龙升抬来,你们就放心好了……

龙升银行就这样顺利的开业了,可开业不久,龙邵文就发现一个问题:怎么用掉这些钱?现在龙升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资金周转不灵,而是资金滞留,手中握着大把的现钞,却找不到投资的方向,这些钱有很多都是朋友、弟兄存到自己这里来的,期满后不能不付利息。龙邵文多年来只在鸦片贩运上下足了苦功夫,对其他行业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现在手中突然聚集了这么多的钱,他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才好。当然期间上门求他借贷的人也不少,但龙邵文做事一向小心谨慎,稍觉不可靠,就不敢把钱撒手,这样一来,龙升银行在开业的一个月之中,除了成交了一些小额的存放款业务外,竟然没有成交一笔大额生意。这一月中,龙升银行门前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是一点都不为过,龙升银行虽毗邻钱业公会,可经常往来于钱业公会的那些银行业大佬们竟然对此一状况视而不见,任由其自生自灭,龙邵文虽然也曾开口相求,想让他们点拨于己,却被对方找出种种理由搪塞过去……

既然龙升银行的钱不能生钱,那龙邵文就只有白贴这一个月的利息,以及银行种种偌大的开销。他不由得大为苦恼,这才明白了当初虞洽卿跟他说的话之含义:这一行业水深的很,你玩儿不转的……也明白了开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资金周转不灵一项,还要面临资金滞留、投资方向的把握、以及如何才能建立信誉等诸多头疼的问题……

一念及此,他立刻命人去把林阅徵请来,想问问这个留英留法的高材生有何高见,林阅徵来后,龙邵文把目前的窘境对林阅徵讲了,并说:林先生,若换做是几年前,我手中有这样大笔的资金,定然将它投入鸦片贩运,可如今南京政府对贩运鸦片的态度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我也吃不准形势了,再说我这几年历经耕耘,鸦片市场的潜力几乎挖尽,再想从这上面搞些多余的利润,可谓是难上加难。林先生,你给我出出主意,我手中这大笔的银洋,该派如何用场?

林阅徵虽是留英、留法的高材生,但毕竟不是全才,对金融业的知识也所知寥寥,听龙邵文说完,顿时语塞。想了好半天才说:龙先生,既然你自己干不了,何不请懂行的人来干!上海银行业巨头钱新之、陈光甫、朱成章、胡笔江、吴蕴斋、张慰如这些人,都是多年的老银行家了,手下能人众多,你向他们开口,借调上一两个人来,发展一下业务不行吗?

龙邵文苦笑了,林先生,这条路我试过,根本就行不通,你也知道我的出身,我不过是十六铺的一个小混混,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走的黑道路线。而懂金融的银行家们几乎个个都是喝饱了洋墨水回国发展的‘上等人’,走的是正当的白道路线,我和他们可谓是泾渭分明。他们虽在面子上敬重我,但多数对我都是敬鬼神而远之,表面上做足了敷衍的功夫,实际上并不愿意跟我有过多的来往。不仅如此,恐怕他们还在骨子里还鄙视我。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与我是不能臭味相投啊!既不愿与我真心交朋友,又怎可能真心帮我?别看我开业时候他们个个都来堆花,可在第二天他们就全部提走了,摆出一副跟我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度,唉!想起来也挺寒心……他脸上略微露出了凄惨之色,又说:林先生,这么多年来,肚子里灌饱了洋墨水,又肯帮我的人,我也只结识你这么一位真心与我相交的……

林阅徵见龙邵文真的是内心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