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枝难嫁 作者:莎含(17k女生站vip2013.07.17完结)-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听了这话,林寡妇笑了,两人又客套了几句,这才分道各回自己家了。


☆、第101章:孙府(加更)

  镇子里面,在西边富人区,座落着一处大宅子,漆木的牌匾上两个黑墨大字,写着‘孙府’,正是这镇上的首富孙家。
  要说这孙家可真是传说中的人物,明明生意大到遍布全国,京城里更有当官的子孙,偏孙家的府邸却座落在这偏僻又穷又落后的小镇子上。
  附近几个州府都是靠种地为生,而出产出来的米都被孙家收去了,要靠孙家卖出去,百姓们能吃上的白米和面,也是孙家从旁的州府运来的,孙家涉及的生意很广,所以说起孙家,没有人不知道的。
  不过孙家的行事一向很低调,在镇上是及少能看到孙家的人,只有孙家的采买下人和铺子里的人,到是多为常见。
  于是,在外人眼里,孙家又很是神秘。
  坐着老王家的牛车到镇里后,张氏背着竹篓领着桃花就寻孙府而来,在门口那叩门被看门的拦了下来了,问过之后,看着的家丁到也客气,只告诉她们缠到后面去,那里有小角门,有婆子守在那里。
  大户人家的规矩,张氏也知道人家并不是轻视,道谢之后带着女儿绕到了后面,果然在两棵大榆树后中间,寻到了一个圆形的小门。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婆子,“你们的事?”
  张氏做了个万福,“这位嫂子,我们是来送府上夫人订下的荷包的。”
  其实说这事时,张氏心里也没有把握,毕竟这点荷包,人家一个看门的下人哪里会知道,万一说她们是说谎直接将她们赶走了怎么办?
  那婆子上下打量了母女俩人一眼,“你们随我进来吧。”
  张氏心里松了口气,又是道了谢,才拉着女儿跟着婆子进了角门,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原来这里竟然是个花园,虽然还是冬天,在不远处一片梅花争相开放,站在游廊里就能闻到花香味。
  桃花都有些呆了,心里感叹,进了这个院子,似就进了另一个天地,与她们生活的完全不是一样的世界,果然是有钱人啊。
  在看这游廊与各个跨院联着,即使是雨天,在府里走动也不会被雨淋到,每处院门口更垂头侍立着两个小厮,很是规矩,听着人过来了,眼睛也没有多看一下。
  孙家在如此落破的小镇上,养出来的下人就如此重规矩,可见是个重规矩的府邸。
  走了一柱香的时辰,才到了一处院门口停了下来,那婆子先开口道,“你们在这里等一下,我进去禀报一声。”
  “有劳妈妈了。”张氏又道了谢。
  等人走了,桃花才扯扯张氏,见她看自己,才挤了挤眼睛,张氏淡淡一笑,桃花这么做也是不想她太过紧张。
  领会到女儿的用意,张氏也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待见到那婆子回来,先露出笑来,互行过礼后,婆子才道,“娘子随奴才进来吧。”
  三人进了院子,远远的就能看到在门外侍立着两排下人,六个花一样的姑娘对立而站,颜色不一的衣裙却都是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的衣料,在这冬日里让人看了心里格外的暖和。
  张氏却不敢多看一眼,那婆子却也是领着她们在门口停下,这时只见一青衫的丫头上前来,“小娘子随奴婢进来吧。”
  桃花大大方方的打量着这丫头,一眼就认出来了,是那次在布桩里遇到的叫青枝的,第一次就对她的印象很好,所以一直记得很清楚。
  跟着青枝进了屋,一股暖气就先扑了出来,这是个外屋,正对着是一张方正的实木桌,两把椅子,桌子上摆放着两个瓷瓶,往上看的墙上挂着一张山水画,左右两边各一门,吊着帘子,看不清里面的情景。
  东为正,青枝领她们进去的正是东屋。
  门外侍立着小丫头,先一步撩起帘子,青枝进屋里,嘴里禀道,“奶奶,人带来了。”
  这屋里看着就豪华许多了,靠窗的是软榻,地上放着炭盆,里面是上等的银炭,榻子的对面是小圆桌,周边围着四把圆南瓜小凳,半折起来的屏风拦在中间。
  进屋的正对面,是实木棱子,上面挂着白纱,就知道里面是睡觉休息的地方,进不到里面,里面的布置自然也就看不到了。
  见过礼之后,孙夫人才笑道,“坐吧。”
  早有丫头搬了锦札过来,张氏道了谢才坐下,把手里的竹篓从身后拿下来,“这是绣的荷包,也不知道夫人合不合眼。”
  青枝上前接过竹篓,端到主子面前,孙夫人随意的从里面翻出一个来,看针法就很不错,布料普通,绣出的物件却很让人喜欢。
  正如那孩子说的,却实比自己腰间带的都好,孙丽蓉将荷包放在方桌上,“数一数多少个,到帐房把银子领了。”
  青枝应声拿着竹篓退了下去。
  张氏松了口气,孙丽蓉看到规矩坐着的桃花,明明是个孩子,可端正的就像个大人,心里不由得一喜,端起桌上的点心递过来。
  “来,吃点心。”
  桃花跳下绵札,学着张氏的动作福了身,“谢谢夫人。”
  孙丽蓉忍不住笑出声来,“这孩子到是懂事。”
  “夫人抬爱了。”张氏忙站起来。
  孙丽蓉摆手让她坐下,“不用拘泥,小娘子手艺这么好,我正好要给我家几个孩子做几身衣服,不知道小娘子有没有时间?工钱就每件一两银子,衣料由府上出,小娘子看怎么样?”
  一两银子?
  别说张氏,就是桃花听了都惊骇不已,一千文才能换一两银子,他们做了这么多的荷包也就能换五百多文,可那是一百多个荷包啊,现在是一件衣服就一两银子,和天上掉馅饼没有区别。
  看着母女两个呆住,孙丽蓉只当没看到,又道,“外面在秀芳做的,工钱也是一两,做得好了,还有赏钱。”
  张氏拉着桃花跪下,“民妇谢过夫人,夫人的恩情,民妇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张氏以为孙夫人让她做不过是可怜他们穷,却不知孙丽蓉是真的喜欢她的针线,见她这般,孙丽蓉也不解释,只让二人起来。
  青枝也正好领了钱回来,不多不少,正五百五十文,临走时又拿了一匹料子和尺码,最后那盘桃花没有动的点心,孙丽蓉也让人包了给她们母女带上,才让人送出府去。


☆、第102章:巧遇

  张氏就差喜极而泣,怀里揣着五百五十文钱,又抱着一匹布料,另一只手拉着桃花走在大街上,只觉得身子都轻飘飘的,似在梦里。
  “桃花,娘不是在做梦吧?”
  桃花抿嘴笑,“娘的女红这么好,将来会挣更多的钱。”
  虽然搞不懂张氏的刺绣到底怎么样,可就凭借张氏知道的那些绣法和东西,桃花就觉得在这小镇上没有人能比得了,在看到那孙夫人腰间的荷包后,桃花园就更可以肯定了。
  原先想着用自己懂得的现代东西,让母女两个发财,但是如今不同了,有个虎妞在,只要稍稍露出一点马脚来,马上就会让虎妞发现。
  所以她眼前重要的是先把自己的身世保护好,在让这安全的基础上发家至富,而且还不能让程家的人发现,不然这些钱,程家人一定会全都收了去。
  “对,以后会更好的。”每件衣一两银子,做好了还有打赏,想着这些,张氏的眼睛都笑成了花。
  “娘,这钱还是藏好了,让奶他们知道了,指不定又要拿去了。”大街上的人这时才多了起来,让人在冬日里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张氏他们进镇子的时候,街道上还没有几个人,只有几个卖早点的铺子飘出香气来,怕耽搁了时间,张氏直接带女儿去了孙府,现在挣了钱,母女两个又出来了,少不得要买些吃的。
  桃花眼奸,远远的看到包子铺前站着的身影,忙拉着张氏拐到一旁的胡同里,张氏刚要问怎么了,就看到了在买包子的虎妞。
  六个肉包子包好后,提着就走了,对面是卖肉的,虎妞还到那里买了块肉,才提着往前走去,她并没有发现张氏母女两个。
  “这张梅红可见还有些私房钱,这六个肉包子就可是三十文钱,加上那块肉,没个二百文下不来。”张氏不傻,有些事她心里明白。
  就像在程家,那些她都懂,只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和孝道,从来不多作声罢了。
  前些天从王氏那里听说张梅红带着虎妞到镇里的姐妹家住了,那时就觉得有些怪,让帮着看家还供吃的,哪里找这好事去。
  今日在看虎妞的出手,就越发的肯定那是假的,程大郎去县里,张梅红怎么能呆在程家里受苦,手里有私房钱,带着女儿出来吃好的过舒服日子,自然是比在程家里好。
  “娘,你看她们一定有不少的钱。”桃花心下冷笑,风水轮流转,今天终于抓到她们的把柄了。
  桃花比张氏心细一分,她知道虎妞的来处,所以一直盯着虎妞去的方向,却发现虎妞进了一家酒楼,眸子微微一动,她好像猜到了些什么。
  “娘,咱们过去看看。”买了包子和肉,还去酒楼,显然不可能是买菜的。
  张氏不等开口,见女儿已先跑了出去,只能跟了上去,张氏不认识字,可看着这酒楼也知道是镇里最大最好的,心里惊叹。
  “这里的一道菜得多少文啊。”
  桃花忍不住想笑的冲动,“娘,我看这里的一道菜得多少银子才是。”
  张氏惊讶的合不笼嘴。
  桃花也不多说,母女俩个背站在酒楼对面的小摊位前翻着,眼睛不时的往后扫,不多时就见虎妞一脸笑意的从里面出来的,还有一年岁近五十,身体发福的男子送出来,后来听着酒楼里的小二叫他掌柜的,桃花心里的猜测也得到了肯定。
  桃花让张氏等着,她跑到酒楼门口,脆声的问着柜台后的小二,“哥哥,我姐姐来过吗?”
  小二探出头来,“姐姐?”
  桃花就把虎妞的样子比划了一下,又把她的衣着描述了一番,小二这才想起来,笑道,“小妹妹说的是那个卖豆芽方子的小女孩吧。”
  豆芽?
  桃花用力的点点头,难怪这么有钱,原来是卖方子换来的,这虎妞到是有心机,心下又不勉有些担忧,自己那卖豆芽的事希望她没有发现。
  “你姐姐可真能干,听掌柜的说刚刚还卖了几个点心的方子呢,那可都是没有人知道的。”小二对面一个孩子,也没有了防范之心。
  桃花已不用多听,“谢谢哥哥。”
  这才转身跑了出去。
  张氏在对面一直看着女儿,见女儿回来了,才提着的心才松懈下来,等走了一段路后,桃花才把打听到的事说了一下,张氏惊讶不已。
  “这孩子咋知道的,难不成是张梅红从外面带回来的?”
  见张氏自己找了借口,桃花也不多解释,这时张氏才惊呼一声,“呀,忘记买包子了。”
  “娘,还是买点菜和米,包子那么贵。”桃花知道张氏买包子也是为了给自己。
  “要不买块肉吧。”张氏看着女儿这么瘦,一狠心,也不待多说,又寻到卖肉的地方,买了二斤肉,花了一百文。
  桃花却在知道虎妞卖方子挣了钱后,心里很平静,早就想到虎妞不是一个安份的,相信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出名了,眸子微微一眯,张寡妇这么能干,程家人也不会让张氏一直霸占着正妻之位,这样到更好。
  去镇子门口时,张氏又在米铺买了十斤的黄米,虽不及白米,却比高粱米要好,最后又在隔壁买了两棵大白菜。
  等到了老王家的马车那时,看到有卖冻豆腐的,张氏又买了四块冻豆腐,里外里总共花了二百一十文,加上以前手里有五十文,张氏现在还有三百九十文。
  张氏把买的东西都装到了竹篓里面,上面盖着那块青布裹着的布料,等坐到牛车上,才缠上棉被,终于暖了过来。
  买的东西也没有人看到。
  不过等走的时候,李木匠也来了,到是让桃花多看了两眼。
  “镇里的周员外家打家具,让我过去量尺寸,你们东西都买全了?”牛车走动之后,李木匠才开口。
  张氏只像平时一样,淡淡一笑,“是啊,把针线活卖了,买了点米回来。”
  李木匠笑了笑,从自己的篮子里翻出一个包子来,看着还冒着热气,递到桃花面前,“桃花,吃吧。”
  桃花没接,看向张氏,张氏淡淡一笑,“接着吧。”
  张氏却心下叹了口气,反正已经欠了人情了,现在拒绝一个包子,到显得小家子气了。
  “谢谢叔叔”桃花接过来,掰成两拌,递到张氏手里,“娘,你也吃。”
  “娘不吃。”
  “那我也不吃了。”
  李木匠也笑道,“桃花一片孝心,你就不要拒绝了。”
  张氏这才接过半个包子,李木匠又掏出一个来,分成了两分,一半递给前面赶车的王老头,王老头推脱了一下就接过去了。
  这样一来,就没有人会说什么,桃花到觉得这李木匠虽然老实,可人的心到是挺细的,做事情也想的周到。
  等到了村里后,张氏背着竹篓扯着桃花往家走,路过程家时,王氏抻着脖子往外面看,一看见人走近了,就大声喊了起来。
  “大嫂,赶集去买了啥东西回来啊?”
  桃花早亦料到她会问,大声道,“婶子,我们在镇里看到虎妞和她娘了,买了那么多肉包子,还买了肉呢。”
  张寡妇和虎妞想装好人,反而让程家天天盯着,到不如让程家知道虎妞母女过的是什么好日子,见王氏呆愣的样子,桃花又大声道。
  “那可是肉包子,五文钱一个呢。”平时素包子也就一文钱两个。
  “桃花,咱们走吧。”张氏不愿多说旁人家的事。
  见张氏拉着桃花走远了,王氏才扭身进了屋,把听到的话跟程老太太学了一遍,程老太太沉默不语,王氏忍不住在一旁吃醋。
  “行了,定是她姐妹见她有身孕,才留下钱让她买吃的。”嘴上说着,程老太太心里也不舒服。
  王氏阴晴怪气道,“娘,看小嫂子命多好,这还没有成官太太呢,就像官太太一样享上福了。”
  “行了,有时间在这里说闲话,还不去把鸡喂了,把饭做了,一天天连饭都做不好,还在这说别人。”程老太太的脾气又上来了。
  王氏不满的站起来,甩身出了屋。
  以前张氏在家时,程老太太天天骂张氏,这也习惯了,现在张氏不在了,只能剩下王氏了,王氏原本还高兴大房的人都搬出去了,现在有些后悔了。
  反正吃的是家里的,又不是她的,而且张氏还能做饭干活,现在活全落到她身上,还要整日里挨骂。
  程老太太坐在炕上,心里不舒服,“老头子,要不哪天咱们去镇里看看吧,梅红有着身孕,只虎妞一个人在那照看着,住在的地方怎么样,咱们也没有看过。”
  “趁着播种前,把高粱种子挑一挑吧,今年人少。”
  听老头子这么一说,程老太太也不作声了。
  程老汉停下手里的活,抽着水烟,有些事情就睁一只眼一只眼吧,只要家里安宁就算了,原本想劝着大郎走前把张氏母女俩个接回来,可这娶张寡妇为平妻的事,窝棚那边还不知道,万一闹起来了、、、想来想去,终是作罢。


☆、第103章:挣钱(加更)

  虎妞买了东西,又在酒楼里拿了银子之后,就往镇子北边的地方走,南边是富有区,北边是贫民区,和张寡妇商量之后,怕引起程家的注意,才在穷人住的地方租了处房子。
  只一进的院子,但是住两个人足够了,正房分左右屋,母女俩人一个一记,院子一边是口井,另一边是厢房,是存放东西和做饭的厨房。
  虎妞把知道棉花糕的方子卖了,她是南方了,对于那些小吃还是了解一些,只是棉花糕要用白糖做,现在这落后的时代哪里有白糖,只能用红糖代替。
  而且棉花糕主要用料是大米,又用上红糖,这用料在就是金贵的,做出来的东西自然也便宜不了,不过棉花糕做出来形似棉花,绵软,甜香又爽滑,到是极难得的东西。
  这个方子,一下子就换了十两银子,虎妞自然不会全拿出来交给张寡妇,而是存起来八银,只拿了二两银子回来。
  可张寡妇见了还是很高兴,拉过银子放起来,母女两个才坐在炕上吃包子,张寡妇高兴,“虎妞啊,那方子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在程家时,跟桃花识字,看到一本书上有这方子。”虎妞早就想到了借口。
  “既然那本书这么好,有时间拿们把书拿回过来吧,万一被那对母女发现了怎么办?”张寡妇三个包子下肚,就饱了,躺在炕上直着腰板。
  “放心吧,女儿看过之后,早就把书给撕了,她们不会知道。”虎妞根本不担心,因为根本就没有书,最后一口包子吃完,她拿出帕子擦擦手,“娘,我想咱们存些钱,自己开个店,就凭我知道的方子,一定能挣大钱。”
  见女儿手里的帕子,张寡妇眸子动了动,“主意是好主意,可是租个店一个咋也得五两银子,娘兜里这点钱,租了这处院子,已花了二两,而且开店铺不指五两。”
  那帕子一看就是成衣铺子里卖的上等品,得值半两银子,看着就是一阵心疼,想着女儿不问她一声就擅自做主,让张寡妇心里极不舒服。
  虎妞听着张寡妇语气不对,脸也一沉,“娘,今天我拿回二两来,等我过几天做卖两个方子也就有钱了,你要是不想开店铺,那我就自己开去,我也就是和娘说一声,现在娘嫁进程家了,我可毕竟不是程家的种,得为自己打算。”
  “你这丫头,娘就那么一说,你就生气了,行,你说咋样就咋样。”张寡妇见女儿生气了,心里虽然不满,面上却不敢表现出来。
  现在女儿能挣钱了,一个方子就能卖二两银子,换成旁人家,一年也存不上一两银子,反正挣多少银子都放她这,张寡妇一想这些,心里也就舒服了。
  虎妞却早就把张寡妇给看透了,好在她留了私心,现在自己也存了十两银子了,就是真有一天眼张寡妇翻脸了,也不能被饿死冻死。
  张寡妇觉得还是该点一下女儿,“虎妞啊,你这帕子得值不少钱吧?”
  “是啊,半两银子呢。”虎妞把帕子塞回怀里,“娘,我现在七岁了,咱们家现在也不穷,能吃的好住的好,都说女儿要富养,将来也能嫁个好人家不是?”
  “你这孩子,这么懂事,娘也就不用担心你了。”张寡妇也觉得有道理,到也不在一直纠着帕子不放。
  母女俩个各怀心思,等回到自己屋里后,虎妞把八两银子掏出来,跟先前的二两银子一起装在荷包里面,贴身揣在怀里。
  窝棚那里,桃花烧火,张氏把米淘了放在盆里填好水,切了四分之一的白菜和一块冻豆腐一起炖了,最后把饭蒸上,才盖起锅盖来。
  把柴架好之后,张氏就把衣料拿出来,按着尺寸,一边剪一边给桃花解释,桃花认真的记着,母女两个正忙着,就听到有人进叩门。
  张氏直起身来,回头问了一声,“谁啊?”
  “桃花娘,是我。”听声音,竟是村东头的刘家的媳妇。
  张氏这才过去开了门,刘氏自己来的,胳膊下夹着一个包裹,“哟,这是在做什么呢?这么香,闻的我都饿了。”
  桃花无语,这村里的人怎么一个个都这么脸皮厚呢。
  张氏笑着让人进来,“就是平常饭。”
  到没有客套一声让问刘氏吃了没有,桃花就松了口气,这样就好,她还真怕张氏心善一上来就让人在家里吃。
  刘氏笑有些冷,把包裹放在炕上,这才注意到炕上的衣料,惊呼一声,伸手就摸过去,“天啊,这么好的料子,得多少钱啊?嫂子咋发的财,可不要忘记咱们这些亲戚啊。”
  “妹妹也知道布料的金贵,我哪能买的起啊,这不是帮着人家做衣服,人家拿的吗。”张氏淡淡一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刘氏听了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嫂子,这是哪家啊?这布料我可都没有见过,这一匹就多一两银子吧?”
  连手工费就一两银子,这匹布怎么可能就一两银子。
  想着孙家这么信任自己,这么贵的布米给自己拿回来,张氏心里也感动不已,面上却淡笑道,“我哪知道,也没敢问东家。”
  “哟,嫂子现在是遇到贵人了,看我还拿衣服来让嫂子补呢,这一文钱嫂子也不稀罕了吧。”刘氏语气颇酸。
  张氏全当没听出来,“妹子说的这是啥话,我就是凭这手艺挣钱的,一文钱还能买两包子呢,这也不少了。衣服就放在这吧,我今天就补了,明天让桃花给你送过去。”
  刘氏原本还想等着她拒绝,在说些难听的话,哪成想张氏竟应下了,寻不到旁的借口,刘氏又看了一眼炕上的布料,才转身走了。
  桃花见人走了,忙道,“娘,咱们还是先吃饭吧。”
  起身她又爬到炕上,把买回来的米和菜还有肉用棉被包起来,张氏看了纳闷,只以为她是怕菜冻坏了,哪里知道桃花在担心着什么。


☆、第104章:挑拨

  张氏蒸的黄米饭正够吃一顿的,一块冻豆腐加四分之一的白菜,母女俩个正好够吃,今天桃花吃的很快,还一边催着张氏快点吃。
  “桃花,是不是有啥事?”张氏放下筷子。
  想到女儿饭前就一直藏东西,就觉得事不对了。
  桃花把碗里最后一口饭吃干净,“娘,我怕那刘婶子会到我奶那说啥,要是我奶看到咱们的东西,一定又闹起来了,所以今天的饭菜,咋啥也不能剩,省着奶看到之后闹腾。”
  “不能吧?”想起刘氏,张氏有些不确定。
  “以防万一。”桃花想着刘氏不甘心,又劝道,“娘,一会儿奶来了,要是问你挣了多少钱,你就把李叔送来的那些高粱米拿出来,还有那半棵白菜,就说买那些了,和你要钱,你可一分也不能给啊。”
  张氏拿起筷子,笑道,“行了,我知道了,快吃饭吧。”
  “娘,我吃饱了,这半碗饭你都吃了吧,晚上还要熬夜呢。”桃花把饭盆里的饭都盛到张氏的碗里去,张氏原本想着留着下顿吃,想起女儿刚刚说的话,又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另一边,刘氏从窝棚里出来后,果然没有回家,直奔程家而去。
  她进屋时,程家人正在吃饭,高粱米掺黄米蒸的饭,一碗芥菜条炖冻白菜,农村家里都这样吃,不过这黄米掺着高粱米到是难得。
  看到刘氏来了,农村人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把刘氏让到炕里坐着,程家人继续吃饭。
  刘氏扫了一眼,笑道,“哟,我刚从窝棚那边过来,那边吃的可比你们这里好多了,原先我还想着这桃花娘俩搬到窝棚去住,日子定是难过呢,等过去看了才知道,还真不错,窝棚里收拾的干净,锅里也不知道炖的什么,那香味闻着就知道好吃。”
  王氏听了,就对程老太太道,“娘,我就说大嫂今天去镇里买好东西回来了,你还不信,现在人家是躲出去过好日子了,就咱们还是咸菜。”
  “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吃饱了就下去。”程老太太心里是不高兴张氏买东西,可听着外人在这里说这话,就觉得是看不起自己家,心里就不舒服了。
  王氏撇撇嘴,到不在多说了。
  刘氏早就知道程老太太的脾气,照常说自己的,“那炕上放着的布料,哎呦我的天啊,我这辈子就没有见过那么好的布料,桃花娘可是遇到贵人了,用那么贵的布料做衣服,东家也不知道给她多少工钱。”
  程二郎头越发的低了,就差头埋进碗里面了,王氏听了也微微惊讶,程老太太脸色不好,到只有程老汉没有一点变化。
  刘氏想着程家人的秉性,自顾的说着,“老婶子,你也别怪我说话难听,你呀就是没有这享福的命,现在大郎和二郎都成家立业了,大郎更是中了秀才,两个儿子三个儿媳妇,你可真是好命,现在大郎媳妇又是能干的,能挣钱,这手艺活可是谁都能行的,你却让她们娘俩个住到窝棚里去了,这样一来,那挣来的钱还能交到你手里吗?啧啧,那布料可算是让我开了眼了,这辈子我也没有啥不知足的了。”
  “嫂子,这人搬到窝棚里去了,人还是我们程家的,挣了钱自然是要交到我们这里来了,你可别误会了。”强调之后,王氏还特意问向婆婆,“娘,你说是不是?现在大哥去县里了,小嫂子也去镇里了,东屋也空出来了,大嫂回来也有地方住了。”
  程老太太夹了块咸菜,眼皮也没有挑一下,“樱子啊,二郎媳妇说的话你也听到了,可不能出去乱说,桃花娘挣钱的事也和我说了,只是我寻思着主上他们自己收着,这毕竟都分家了,我这当婆婆的也不能霸着他们的东西是不?你在窝棚那边,桃花娘没有和你说这些?”
  刘氏当然知道程老太太好面子,这些她可不相信是真的,不过是面上好看。
  这村里村外,谁不知道程家老太太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一文钱硬能给你掰成两文钱花,更是把家里的钱把的死死的,儿媳妇手里怎么可能有一文钱存着。
  刘氏面上也不挑破,笑道,“这个大郎媳妇还真没有说,看她这性子,到弄的让我误会了,哎呦,老婶子,你可不要怪我这张破嘴啊。”
  “一个村住着,哪里那么多的说头。”程老太太心里却要气翻了。
  刘氏的话是这么说,可是语气就不是那么好了,任谁都听得出来她话里的讥讽之意,可又不能挑破,挑破只能说明你心虚了。
  在自己这家里,还吃了哑巴亏,又要笑脸相迎,程老太太的脾气不生气才怪呢,刘氏看着她那张强挤出来的笑脸,和高扬下巴的作派,闷笑不已。
  在张氏那里的不平衡心里,也舒服了,摇着身子下了炕,“老婶子,天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明儿个赶早得去窝棚那边,借机会在看看那布料才是。”
  “二郎媳妇,送送你刘嫂子。”程老太太脸上的笑直到刘氏出屋了,才落下来。
  她拍的一声,把快子摔到桌子上,除了程老汉,包括程林在内,都吓的身子微微一颤,程二郎不敢出声,头低的不能在低。
  程林还好一些,平日里也没有被骂过,只埋头往嘴里扒饭。
  “我说她是个没良心的,你还不信,当初就该让大郎休了她,看她没吃没住还有什么能耐挣钱,忘恩负义的东西,挣了钱只知道往自己怀里揣,忘记了当初是谁收留她们娘俩,忘记是谁拿钱葬的她娘,现在自己躲在一边吃香的喝辣的,不要脸的东西,我到要看看她怎么好意思咽得下去。”程老太太越说越气,“二郎,你带着你媳妇去窝棚那,把你大嫂挣的钱拿回来。”
  王氏从外面走进来,“娘,大嫂哪会把钱给我们啊。”
  程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