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嫡女庶嫁 作者:奚别离(晋江金推2014.01.02正文完结)-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这一嚷,廖氏也明白了,当下便沉了面色,对着两边的婆子言到:“去,扶你家三少夫人进屋换孝袍,让她在灵前跪着不准乱跑!”
  她一声令下,便有几个壮健的婆子围了上来,旁边夏鱼浣纱想上来帮忙,又被门边上的家丁死死拉住。
  如筝目光凌厉地扫视着那几个婆子,她们一时间倒是不敢对她动手动脚了,此时中庭里面争执的虽然激烈,大家声音却是不大,如筝心里闪过大声叫嚷的念头,却又摇头否了:这里都是廖氏的人,即便外面有人听到了也很难传到主院两位老人的耳中,更何况即使有什么风言风语传了出去,廖氏也可以说是她伤心糊涂了乱嚷的,到时候将她拘在灵堂,再力劝二老保重,不要到灵前祭拜,这事情就这么掩去了……若是时间充裕,她自然有时间能让老国公慢慢知道此事,可如今晚一个时辰,苏有容的性命就危险一分……
  想到这里,她心一横,看看近在咫尺的垂花门,垂眸凄笑一下,开口言到:“不劳几位妈妈了,我自己会走。”说着便转身做出往回走的样子,廖氏见她屈服了,心里也是一松,暗自使眼色让几个婆子退下,却不防如筝突然回身冲向门口,却不是闯出门去,而是一头撞在了门上,再回身,右侧额角就沁出了血迹,转瞬就沿着脸颊流下,衬着她决绝的目光,看得中庭中众人脸色都是一白,胆小些的更是惊叫了起来。
  如筝倚定了门框,回头咬牙看着廖氏:“母亲,这全天下作娘亲的但凡有一丝希望都不愿意相信棺木中那个是自己的孩子,可此番证据如此确凿,母亲却还在瞻前顾后,却是为何?”她一句话问的廖氏无言以对,又恼羞成怒厉喝到:“放肆!”
  如筝却冷冷一笑:“请恕儿媳不孝,我是子渊的妻子,我不能放弃这一丝希望,若是母亲执意不信儿媳的话,那我也只能流血流死在这里,也算对得起我那深陷敌阵,水深火热中的夫君了!”
  如筝这一言出口,廖氏倒是犯了难,她若是强自挣扎着往外跑或是索性碰死了,倒是好办,可这样流着血威胁着自己,声音又说的这样大,她若是还不准她出去,将来万一传出去了,她便定要背上一个逼杀儿媳的罪名,她这样倚着门框站着,若是自己强令人上前拉,也难免她不会一时冲动真的碰死在门上……
  廖氏凝眉思忖了一瞬,便咬牙转过头去:“放开那两个丫头,让她们扶三少夫人回院子更衣。”却是无奈纵了她。
  浣纱和夏鱼赶紧挣脱开抓着她们的家丁,上前扶住如筝,匆匆出了中庭,向着春晖园疾步跑去,半路上又遇到了寻来的环绣和雪缨,二人大惊失色下也不敢多问,只是暗自怪自己来的迟了,当下四人护着如筝到了春晖园中,才放下半分心,如筝怕自己的样子惊吓到了老太君,先到冯氏的屋子里求着她帮忙打水梳洗了,冯氏倒是十分强亮,问明白了情形竟然下了床,亲帮着她洗了脸又简单的上药包扎过,还派了自己的贴身丫鬟去正屋提前回禀,如筝进了正房堂屋,将中庭中的事情细细向老太君禀告了一番,只是略去了自己受伤的真相,说成是跑急了跌的。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完毕,收工继续去码字~
  多谢诸位大人支持!


☆、第235章 绝地(四)

  老太君听了她的话;合掌念了几声佛号,泪水就流了下来:“好孩子;我就说佛祖不会这样无情;连着招了我两个乖孙去……幸亏你心明眼亮;不然……”
  如筝见老太君信了自己的话,心里才松了下来;又是一暖,福身言到:“祖母;现下最紧要的是要赶紧进宫向陛下请旨寻找夫君;孙女儿人微言轻,只能靠祖母递牌子……”
  她这里还没说完,里间却传来老国公洪亮的一声:“不必了,我带你入宫!”话音未落,老国公已经在丫鬟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如筝却没想到老国公在里间也被惊动了,当下便深深福下:“孙媳见过祖父,惹得祖父病中费心,是孙媳的不是了。”
  老国公伸手虚扶了她一下,叹道:“好孩子,如今还讲这些虚礼作甚,你能为子渊做到如此,我是他亲祖父,还能不为他争上一争?!咱们这就入宫!”说着转头又让丫鬟去取官服印绶。
  如筝看着旁边老诰命焦急的神色,当下思忖了一瞬便福身说到:“祖父,您焦心夫君的安危,孙媳也是感同身受,但请祖父容孙媳多几句嘴。”
  老国公看她身临大事不慌不惧的样子,心里便暗赞了一句,当下点头应了,又伸手让她起身。
  如筝这才起身言到:“祖父,孙媳以为,此番入宫还是请祖母递了牌子,带孙媳前去为好,一来祖父现下病着,若是为着夫君的事情奔波劳累加重病情,让我们如何担承得起,夫君素来诚孝,孙媳想他定然不愿如此,二来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孙媳虽然愚钝,却也知……宫闱中并不是表面上这么太平,若此番是祖母孙媳去求陛下,无论成与不成,也不过是祖母心疼自家孙儿一片慈心,加上我一个内宅妇人担心夫君,斗胆直面天颜,若是祖父您去,明白的知道是您是舐犊情深,若是遇上什么邪心人,却难免落人口实……”她说完又福了福:“这只是孙媳一点愚见,究竟如何,还要请祖父定夺!”
  老国公听了她的话,沉吟许久才叹道:“怪不得你祖母总说你聪慧,容儿也拿你当宝……我活了大半辈子,今日却是不得不叹服你一个小丫头想的周全了,好,就依你!”说着他又转向老诰命:
  “那夫人你就赶紧带筝儿递牌子进宫,我看容儿的平安,就着落在咱们这个好孙媳身上了!”
  如筝听了老国公的话,也顾不上谦逊,匆匆拜别了老国公便收拾齐备,服侍着老太君蹬车向着翊盛城疾驰而去。
  空荡荡的中极殿里,明德帝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战报,心里一阵烦闷,接连的惨败症结在哪儿,他心里如同明镜一般,雁陉关一战虽然胜了,却损了个苏有容,虽然凌逸云还没有找到,但想来也是凶多吉少……再加上苏家的老大……
  明德帝长叹一声,旁边伺候了他大半辈子的老内侍总管秦顺赶紧给他递上了一杯温热的明前茶,明德帝却挥挥手让他放下,刚要转到殿后小阁儿里去歇上一阵子,却听外间有小内侍高声禀报,说是国公夫人递了牌子,带国公府三少夫人林氏有要事要面圣。
  听了内监的回报,明德帝忍不住心中一动:即便是国公夫人这般品级高的命妇,遇事一般也只会求面见皇后,若无天大的事情,是不会递牌子要求面圣的,更何况还带着个没有封诰的孙媳。
  林氏……三少夫人,明德帝知道这是林府嫡长女,苏有容的妻子林如筝,当下便让秦顺宣她们进殿。
  如筝扶着老太君颤巍巍进了中极殿,老诰命也不顾年高德劭,明德帝免跪的恩旨,当下便撩袍跪在了地下,如筝也赶紧陪着跪下,向明德帝见了礼。
  明德帝略惊了一下,赶紧抬手叫起,秦顺快步上前将老诰命扶了起来,如筝却依然在地下恭谨地跪伏着。
  明德帝给老太君赐了坐,才开口问道:“苏老诰命,此番突然进宫,究竟有何大事?”
  老诰命见皇帝发问,赶紧起身行礼到:“启禀圣上,臣妇此番贸然进宫,为的是求圣上下旨,救一救我那深陷敌阵的三孙儿有容。”她这么说着眼圈便红了,只是念着在御前不敢落泪。
  明德帝听了她这句,倒是大吃一惊:“你这是何意?朕听闻苏*卿已在阵前殉国,想来灵柩都运到你府上了,又何来深陷敌阵一说?!”
  老诰命肃然行礼到:“回禀万岁,正如万岁所说,确有灵柩运到府上,可开棺验过之后,发现那并不是容儿,想来不知是哪里出了差错,容儿此番,定然是陷在北狄了,故而才来求陛下下旨救命。”她低头看了看林如筝,又转向明德帝:
  “具体的情形,臣妇的孙媳是最清楚的,老身请陛下容她细细禀告。”
  明德帝微一颔首,对如筝说到:“准了,林氏你说。”
  如筝俯身叩头,开口将灵柩运到后的情形捡重要的细细禀了,言语清晰,证据确凿,明德帝听完便信了七分,但想到前线的情状,还是犹豫了一下:“林氏,如今前线吃紧,兵力不足,光凭你一己之言便要朕发兵寻人未免难以服众……”他略沉吟了一瞬,权衡着利弊,如筝却是心里一沉:听明德帝这口气,似是信了老太君和自己话,可眼见还在犹豫……
  她心里一时转过七八个念头,才想好了说辞,又叩头言到:“禀陛下,不知陛下能否听臣妇一言?”
  见她这样沉着,明德帝心中倒是一奇,便让她起身回话,如筝努力平复了心内的焦急惶恐,却并未平身,只是略抬起头言到:“陛下,民妇此番随祖母进宫面圣,虽是私心抢上,为着的是自家的夫君,却也有公义在内,也是为了大盛士气和陛下的圣名!”
  她一言出口,心里也是一阵忐忑,便略微沉了沉,明德帝眉头微皱,开口却听不出喜怒:“此话怎讲?”
  如筝心里没底,但此时弓已拉满,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便又叩首说到:“回禀陛下,小妇人虽在内宅,却也知此番北狄之战辛苦,我大盛军虽英勇,怎奈北狄人却是剽悍狡诈,故而两国互有损伤,如今我大盛军队连伤几元将领,难免会令军心有些微的动荡,若此时圣上下令前线寻找民妇的夫君,若是真的找到了,不但民妇全家感念圣上恩德百代万年,想来这死而复生之事,也可略振军心,即便没有找到,前线的军士们也会明白圣上一片苦心,感沐皇恩浩荡,无论结果如何,于陛下和大盛军心来说,都是有利而无害!”她一番话说完,心里也知道自己此次是多言了,当下便俯身一个一个叩头:
  “陛下,民妇此番妄论军机国政,皆是一人愚见,还请陛下念在民妇为国为家之心,恕民妇逞口舌之罪,求陛下开恩下旨寻我夫君!”
  上位上的明德帝低头看着下面这个未及双十年华的少妇,心里暗自叹了一声:此等见地,这女子的确不简单……
  看如筝在水磨石地上叩头叩的额上都沁出了血迹,明德帝心里也是一阵不忍,便开言到:“林氏,平身吧,朕准你所奏……”
  如筝这才停止了叩头,勉强忍着晕眩谢了皇恩,明德帝又到:“只是如今前线大军人手吃紧,却是分不出人马去寻他了……也罢,朕便下旨让雁陉关附近的兵马小股出动,尽量保苏*卿安全便是。”
  如筝虽然知道这样希望渺茫,但也明白明德帝的难处,当下还是郑重地叩谢了皇恩,便要同老诰命一起告辞退下,却不防旁边一个小内侍疾行而来,对着明德帝跪下禀到:“启禀陛下,殿外宣威将军凌朔风求见。”
  明德帝见他此时来见,心里揣度着约莫与如筝报上的事情有关,便让老诰命重新坐下,让内侍宣了凌朔风进来。
  凌朔风大步走进中极殿跪下参拜,如筝只是略看了一眼,便看出他消瘦了很多,脸上也带着些大伤初愈的苍白,当下心里便是一酸。
  凌朔风禀明来意,果然是到苏府吊唁,听了苏有容的事情便进宫求见,明德帝顺势同他说了恩旨寻人之事,凌朔风便自请回前线寻苏有容,明德帝略沉吟了一阵便允了,还下旨拨给了他五百京卫。
  不多时,三人拜别了明德帝出了中极殿,到了宫门口,老太君谢过了凌朔风仗义相帮,便扶着如筝的手上了帷车,如筝回身对着凌朔风深深福下:“凌表哥,多谢你出手相助,此番去往北狄,无论能否寻得子渊,你一定要安全回来,莫忘了琳琅表姐和安儿还在家里等着你……”说到这里,她自己却忍不住了,两行清泪沿着脸颊滑落,看的凌朔风一阵心酸:
  “如筝表妹,你不必担心,我已经好了,子渊此番是为着我二哥才深陷险境,我定要将他好好寻回来!你放心,他既然用了这李代桃僵之计,那定然是还活着!”
  听了他这番话,如筝心里也安定了许多,当下也不多说,又对他郑重拜谢了,便蹬车陪着老太君返回了苏府。
  中极殿内,明德帝沉郁了许久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丝松动,对着旁边的秦顺说到:“若是此番苏有容真能逃得升天,倒是个好兆头……”
  秦顺见主子总算是有了一丝笑模样,老脸上的皱纹也撑开了些,陪笑到:“陛下圣明,想那苏将军为人机警聪敏,定能逃得活命,咱们大盛军也定能旗开得胜的!”
  明德帝回头看了看他,笑着哼了一声:“连你都知道他机警聪敏?”
  秦顺知道自己失言了,当下灵机一动笑到:“陛下,老奴哪懂什么,还是当年在冬至宫宴上,苏将军救驾时陛下说过的,老奴就记住了……”
  明德帝点了点头,叹道:“是啊,当年他还曾救过驾呢……”话音未落,他的面色又沉郁了下来:“苏家的俩小将,加上凌家老二,若是此番折在北狄,却实实在在都是冤死的……”
  秦顺见他目光凌厉,知道这话不是自己能插嘴的,当下便默然低下头去,明德帝许是憋得久了,秦顺又是亲信之人,便长叹了一声,对他说到:“天祈这孩子,小时候看着倒是个好的,朕也喜欢他杀伐果断……如今看来,却是个小事计较大事糊涂的!”他摇了摇头:
  “天祉诚孝,身子却是太弱了,性子也太柔,如今看来也只有天祚……”听到这里,秦顺再也不敢装不懂了,赶紧跪下叩头到:“陛下,陛下请三思啊!”
  明德帝低头看看他颤抖的样子,反倒笑了:“你这老才,怕什么,朕多少秘事都没瞒着你,此番也不会杀你灭口的!”
  秦顺却还是叩头不止,虽说他自己背地里受了凌贵妃不少好处,沾了点恭王党的边儿,可心里却还是只忠于明德帝一人,此番见明德帝微微露出易储的意图,又想到顾相在朝中的势力,便极想劝明德帝三思,可身为内侍奴才,又不知怎么开口才好,只得叩头如捣蒜。
  明德帝见他如此,也知道是自己急躁了,当下便长叹一声:“罢了,此番便当朕没说过,扶我进去歇歇。”
  秦顺这才爬起身,扶着明德帝进了后间。
  回国公府这一路上如筝都在安慰着老太君,老太君又如何不知她心头的忐忑和伤怀,却也不多说,只是轻轻拍着她的手,到了府里,老太君不顾苏清辞的犹豫,令人将灵位什么的都撤了,请了官府的仵作来验了尸,又对比衣着定下了棺中之人也是大盛子弟,身份却是再难查清,便回禀了老国公,本来按照规矩是要由官府运走掩埋的,老国公却感叹了一声,拍板将那兵士按外侄孙之礼在国公府发丧,令下人们都带了孝,停灵七天入葬,明德帝知道了此事,还特地下旨褒奖了国公府义举。
  这样一番折腾,如筝却是没有亲历,从翊盛城回来的当天午后,她就发起了高热,心疼地老太君赶紧为她请医问药,崔侯得知了此事,也请了叶济世同去探了她,叶济世诊了说是焦心劳力才导致高热,虽然无大碍,调理起来却是十分麻烦,当下开了药,又叮嘱如筝要宽心服药,如筝服了叶济世的药,总算是退去了些热度,却还是低烧的迷迷糊糊的,额头上的伤也因为耽搁了时间和发热的缘故一直没有收口,热度持续了七八日才退彻底了,伤却拖了半月才收口,留下了枣子大的一块疤。


☆、第236章 伤慰(上)

  到了七月初;如筝总算是渐渐痊愈了;人却又瘦了一圈儿,大姐儿应娴经了此事仿佛一夜之间便长大了;这十几日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陪着如筝;说着童言稚语给她宽心;退烧之后,如筝念着老太君的话,日日强逼着自己吃饭进补,倒是没有留下什么大的症候;老太君赐下些补品;三房程夫人也经常带着药材来看她,除此之外,倒是在没有什么动静了,尤其是漪香苑,停灵那日一通争执,如筝虽然已经是隐忍到了极致,却依然触怒了廖氏,但此番如筝却顾不上她,一心扑在了前线的消息上,可关山阻隔,战火连天,消息岂是那么容易传回来的?
  苏有容被浑身剧痛惊醒的时候,第一个反应便是伸手摸刀,却发现自己竟然连抬手的力气都几乎没有了,心里一阵惊跳,好在立刻耳边就传来了一声温柔熟悉的呼唤:
  “小渊子,别动,是我……”
  听到这样一声,苏有容几乎以为自己是在梦里,勉强转头看了看身边的红衣女子:“师姐?!”
  他出口声音微弱,心疼的尉迟纤几乎落泪,赶紧对着外面喊了一声:“夫君快来,师弟醒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过,赵信陵沉静的面容出现在苏有容眼前,瞬间便令他安定了三分:“师姐夫,我这是……回了京师?中都?”
  赵信陵一边手脚麻利地给他解开衣服查看伤势,一边摇头说道:“你莫急,咱们现下还在边关,而且此处北狄人很多,不过你放心,我和你师姐找到的这个山洞很隐蔽,不会有人发现的。”
  苏有容这才想到环视四周,果见是在一个山洞里,旁边尉迟纤背对着他二人说到:“师弟,你别忙着问,先好好歇一歇,吃点东西睡一觉,等你好些了我和你师姐夫慢慢告诉你。”
  苏有容彻底放下心,点了点头便有些迷糊,赵信陵叮嘱他不要睡,给他换好了药又扶他起身喝了点粥,用了内服的药,才让他重新躺下。
  苏有容还想问点什么,却连组织语言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睛一闭就睡了过去。
  赵信陵见他睡熟了才放下心,对尉迟纤言到:“如今看来,他的命应该是能保住了,这小子底子真不错,也不知是吃什么长这么壮……”
  尉迟纤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也笑了:“那咱们就守着他吧,如今外面都是北狄兵……”
  赵信陵却摇了摇头:“咱们此番流年不利,好容易来趟关外却赶上了两国交兵,不过我还是要出去转转,找不到雪莲,我不甘心!”
  尉迟纤听他这么说,一把拉住他手,摇头说道:“夫君,不要去,外面危险,且此处离昆仑山还有这么远,怎么会有雪莲,你去了也徒然……”
  赵信陵却是拍了拍她手,轻轻挣开:“碰碰运气吧,不能再等下一个十年了,岳父大人的老伤……”
  尉迟纤听他提到尉迟行天,心里忍不住又暗恨北狄人好端端要犯边开战,不然他二人早就到了昆仑山,采到雪莲了……
  看着自家夫君的身影消失在洞口,尉迟纤又转回身坐在苏有容身边:好在此番阴差阳错救了小渊子,也算是不亏了……
  赵信陵这一去便去了两日,尉迟纤一边看护着苏有容,一边焦急地等着,两日后的午夜,赵信陵终于回来,却依然是两手空空。
  尉迟纤见他平安回来了,也顾不上失望,赶紧安顿他休息,赵信陵借着火折子微弱的光随便吃了些干粮,对尉迟纤叹道:“此番又是一无所获,纤儿……”
  尉迟纤摇了摇头:“罢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许这就是咱们的命数吧……”
  苏有容迷迷糊糊听到赵信陵进来,本来是想起身打招呼,却突然听到他的话,心里一动便阖眼继续装睡,却是支起耳朵听着尉迟纤下面的答语。
  尉迟纤回头看了看苏有容,见他还在熟睡,才说道:“好在此番救了师弟,也不算一无所获了,过几日咱们……”
  她话未说完,赵信陵却是摇了摇头:“我要跟你说的就是这个……”像是怕惊醒了苏有容似的,他略压低了声音:“我此次出去,虽然无所获,却有些发现……不知为何,外面巡逻的北狄人稀了很多,我猜想是大盛开始反攻了,这样的话以我的轻功,躲过北狄人赶往昆仑山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如今师弟的伤情也稳定了,你便在这里守着他,也省的给我碍事……”
  他一言出口,尉迟纤却急了,勉强压低声音说到:“那怎么行!这一路路途遥远,登昆仑山又那么冷那么险,没人照应怎么行,最起码的,你上山的时候谁给你望风,若是被昆仑派的人发现……”
  赵信陵听她声音渐大,伸手捂住了她的嘴:“嘘,别让师弟听到了!”
  尉迟纤又唔唔了两声,不知被赵信陵用什么方法制住了,低声说道:“就这么定了,这两日我再出去寻些草药,待师弟身子好些我就出发,你不要告诉他,便说是我出去采药……”他声音渐低,不一会儿就听不见了,苏有容听着赵信陵和尉迟纤在山洞另一边安顿了躺下,一动也不敢动,心里却如同翻江倒海:
  从赵信陵夫妇的只字片语中,他完全听明白了,他二人此番出来并不是尉迟纤前次说的访友,而是要去昆仑山上找什么药物之类的,而这东西对尉迟行天来说非常重要,重要到性命攸关的地步。而自己,正是他们二人的拖累……
  想到这里,他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自然是不能拖累他们的,再者说尉迟纤告诉他赵信陵用了旁人的尸首代替他留给北狄军的时候,他心里也是一阵惊跳起急,怕京师的如筝和卫氏知道出什么岔子。
  想到这里,他便在心里暗暗打算好了下一步的行动,又细细筹划了一番,第二日醒来,还是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样子吃药休养,闲暇了就将凌逸云留下的舆图拿出来用力往心里记,如此过了三日,终于等到草药用完,赵信陵要出外采药,苏有容知道,他此番去了再回来,便是告别自己二人上昆仑的时候,这也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他运起内力,听着赵信陵的确是走远了,便偷偷从里衣袖子里仅存的几根银针中摸出一根,装作十分无力的样子扶着墙走到尉迟纤身边,顺着她的目光看着赵信陵离开的方向。
  尉迟纤见他起来了,回头嗔到:“小渊子,你没事跑什么,赶紧去躺着!”
  苏有容看着自家师姐,脸上现出一个十分温和的微笑,看的尉迟纤心里一奇,还没等她发问,苏有容便笑着伸左手在她发间一拂:“师姐,头上有片叶子……”尉迟纤笑着转头看看他的手,却不防他右手突然伸到她颈后,尉迟纤只觉得脖颈间微微刺痛,整个身子便麻木了:“小渊子,你干嘛?!”
  苏有容笑着接住她无力歪倒的身体,将她抱到自己刚刚躺的地方:“师姐,对不住了,这麻药只会维持一炷香时间,你略歇歇就过去了……”他拉了件衣服给尉迟纤盖上,又在他们的行李里翻了几块干粮揣了:“等师姐夫回来,你们赶紧上昆仑山办事吧,切莫耽搁了,我也得赶紧回去……”他一边说着,一边大咧咧地拿起了尉迟纤的剑,想了想又放下了,换了包裹里放着的一柄短剑:“这个借我无碍吧?”
  听了他的话,尉迟纤心里一惊,暗怪自己昨夜声音太大,居然被他听了去……当下便惊到:“小渊子,你可别想差了,你身上的伤还没好,外面都是北狄人!你……”
  苏有容低头看了看自家师姐焦急的面容,轻轻笑了一下:“师姐,你别担心,我没事了,这几天我是装了骗你的……”看尉迟纤又要说什么,他又俯身对她笑了笑:“师姐,我是个军人,只要没死,便要归队的……”他在尉迟纤焦急的注视下走到洞门口,又回头说了一句:
  “别追我,我的轻功,你知道……”话音未落,他人已经去的远了,想到他身上的伤,尉迟纤急的几乎落泪,却也无法,只能乖乖等着赵信陵回来。
  告别了尉迟纤的苏有容,凭着超卓的轻功和前世练就的隐蔽能力穿梭在小股的北狄军中,白天看日头,晚上看星星,慢慢朝着三关的方向摸了过去,可两日多劳累惊心下来,身上的伤便又反复了个七七八八,到了第三日午间,他只觉得口中发干,眼前发黑,内力也提不起来了,便找了个略隐蔽的地方倚着,想等日头过了再赶路。
  就在他昏昏沉沉快要迷糊过去的时候,却听到一阵细微的马蹄声,马蹄声越来越大,听着竟像是个几百人的小队,苏有容当下心里便是一惊,刚要挣扎着起身逃远些,耳边却听到了一个十分熟悉的声音:“我说老张头,你这老马识途的办法准么?这马能自己跑回营地,便真能找到那小子?!”
  听了这个炸雷般的声音,苏有容忍不住在心里把土洋中西的神明都谢了个遍,当下也不再迟疑,赶紧起身挣扎着向声音传来的地方跑去,待见了马上凌朔风熟悉的容貌,便再也支持不住,笑着向他招了招手便跪坐在地上:“叔罡兄……救命……”
  凌朔风又惊又喜,赶紧翻身下马扶住他,却在看到他胸前渗出的血迹时红了眼眶,再低头唤他名字,苏有容却是浑然不觉,已经昏过去了……


☆、第237章 伤慰(下)

  苏有容这一觉不知道睡了多久;再醒来时;便看到了旁边一脸惊喜的凌朔风。凌朔风见他醒了,稍微放下点心;赶紧端起旁边温着的一碗药;催他快喝;他问了凌朔风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到了雁陉关了。
  苏有容略欠了欠身,却觉得浑身跟散了架似得,努力攒了攒;终于作罢;就着凌朔风的手将一碗药喝了,看着他关切地眼神心里一暖,又马上抽了起来:“叔罡兄,我对不起你……”话音未落,泪已滑落脸颊:“仲康兄……我没能护住他!”
  凌朔风虽然心里已经有了些准备,此时听到他的准信儿,还是惊痛地几乎落泪,却又怕苏有容更加难过,强忍着安抚到:“你不要自责,你能逃得升天已是不易,二哥他……终是苦命……”
  苏有容心痛如绞,却强压着向他说明了凌逸云出事时的情形,凌朔风赶紧招了个亲兵去报给武威侯和凌惊雷听,让他们安排人去找寻尸首。
  苏有容在被伤痛和自责折磨着等了一天一夜,终于听到外面一阵喧嚷,便也不顾凌朔风力劝,跌跌撞撞地出了屋子,却只看到凌惊雷拿着一个不大的包裹走进来,看到他神色一变,不待他发问便急匆匆进了议事厅。
  苏有容和凌朔风正想追上去问,身旁却突然刮过一阵红色的风,二人定睛看时,却是小郡主李踏雪捂着嘴冲进了后院。
  凌朔风见状不好,赶紧连劝带拉地将苏有容弄回了里间床上,自己进了议事大厅。
  苏有容等了好一会儿才把双眼血红的凌朔风给等了来,凌朔风看他眼神也知道此番不能含混过去,便拍拍他肩膀说到:“你撑着点,我跟你说……左右我二哥是不在了,这些也都不重要……”
  听了凌朔风断断续续的讲述,苏有容才知道,原来凌逸云掉下去的那个悬崖下面竟然是个狼窝,还是超大规模的,以至于当地居民都叫那里做“恶狼谷”,凌惊雷和李踏雪带人绕到悬崖下面时,看到的只剩下一谷底森森白骨,有的已经枯槁,有的却还沾着血肉,根本分辨不出哪一具是凌逸云了,凌惊雷找了半天,也只找到了些他散落的随身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