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佳婿 作者:夜惠美(起点vip2014-02-23正文完结)-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昭容县主的话,外面的大商行联手压下了粮食的价格,杭州官家粮仓也有储备下的粮食,这些存粮足以支撑到别处的粮食运来,听总督府的差役说,卖二两银子的粮食,盛世商行都有得赚。”


    仆从看了一眼脸色不好看的薛珍,低声道:“这次几家大商行联手,打着不发国难财的旗号,主动帮着总督府平稳粮食价格,而且这次的水患,只有小部分灾民。。。灾祸面积并不大,总督大人又命人提前撤离,因此受灾的百姓也有带着随身之物的。”


    薛珍身体晃了晃,本来是滔天大祸的江南水灾愣是弄成了如今小规模受灾,是因为她重生了改变了走向?记忆中的事情还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把咱们的粮食。。。”薛珍下了决断,“低于二两处理掉。”


    “主子,您不再等一等?”


    薛珍将茶盏甩到地上,愤恨的说道:“再等下去。还不知宁欣有弄出什么样的幺蛾子!”


    到时候也许二两银子都卖不掉了,宁欣不是她的冤家,谁是?


    “你去打听打听,为何盛世商行肯帮总督大人?是不是宁欣。。。”


    “奴婢听说盛世商行的大老板是表小姐的姑祖母!”


    薛珍彻底的懵了,盛世商行是宁欣姑祖母弄的?这笔财富将来不就是宁欣的?


    薛珍感觉到嗓子里一阵阵的冒火,脑袋嗡嗡的响着,为什么她重生一次,还比不过宁欣?


    她努力了,可宁欣比上辈子。。。好像过得更逍遥。在薛珍的记忆里,这位宁老太太根本就没出现过,盛世商行的大老板也一直是个谜团。


    “总督大人请昭容县主去总督府。”


    “我知道了。”薛珍有气无力的说道。


    薛珍又输给了宁欣,捏着京城的信件,薛珍不知怎么同绯闻缠身的父母解释萧欢的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同等着她好消息的贤妃娘娘解释,薛珍按了按脑袋,事情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明明她有神仙的先知手段,可结果。。。同她想得差距太大了。


    “给我母亲送个消息,萧欢暂且安排在京城别院。”薛珍整理了一下思路,燕国公府的阵图,她一定要得到手。


    “庆林长公主怕是不乐意。”仆从为难的说道。“京城里眼下实在是太热闹了,听说长公主和驸马最近几日没敢出门,眼下萧欢住在别院。。。长公主的脸面不好看,也更坐实了传言。而且萧欢心思狡诈,万一听到了一丁点的消息。。。奴婢怕您到时候真多了一个姐妹出来。“


    薛珍一听这话,没有来的一阵阵的烦心,狠狠的一拍桌子。“我让你做,你就做。”


    “是。”仆从不敢再说话了。


    眼下没有人明白燕国公府里代代相传的阵图对大唐帝国的重要性。等到燕云飞骑名震天下的时候,再回头看薛珍做出的决定,他们一定会敬佩薛珍‘高瞻远瞩’。


    薛珍给庆林长公主写信,现在的忍耐是为了将来巨额的回报。


    萧欢是薛珍手中最好的棋子,萧欢也是勾引燕国公的最好人选。


    “主人,主人。”


    又一个仆从从外面慌慌忙忙的跑进来,跪在薛珍面前,“江南总督大人发了告示?”


    薛珍烦躁般的皱了皱眉头,“不就是粮食的事情?”


    “不是的。”仆从喘了几口气,道:“江南总督公布了这次百姓能平安度过大灾的功臣,其中为国捐躯的宁三元功不可没。”


    薛珍胸口闷得生疼,“胡闹!胡闹!宁三元死了十来年了,这回儿提他做什么?难道死人也能成功臣?江南总督脑子糊涂了?“


    ”回主子的话,总督大人说,因他擅自修改了宁三元早就修订好的河道,这才引得江南有水患的危险,亏着宁三元的遗孤宁小姐高义,宁小姐将亡父的手稿交给总督大人,这才让江南百姓避免了一场滔天大祸。。。 告示还说,宁小姐炸毁堤坝是为了劫杀大唐帝国最大的仇敌鞑子大汗。。。”


    “够了!”薛珍死死的咬着嘴唇,她方才才想着借着宁欣炸毁堤坝说事,没想到又被宁欣先行一步,“江南总督。。。听宁欣差遣,你还有脸做总督?“


    即便身处江南,百姓们对鞑子大汗也是愤慨的,没有人能忘记百余年期那场倾国的动荡。


    宁欣炸毁堤坝,反倒成了大义之举,这次事情让宁欣为自己为宁家捞足了资本。


    薛珍痛恨江南总督不争气,同时难以压制对宁欣的羡慕嫉妒恨,”江南总督?好,既然你不想再在江南为官,本县主成全你!“


    拿起纸笔,薛珍这回打算给贤妃,给陛下说说江南的事情,鞑子大汗隐居江南,江南总督不知道,鞑子大汗。。。。听王季玉讲了事情的经过,薛珍勾了勾嘴角,鞑子大汗好像倾心于宁欣呢。


    “主子。”


    “怎么?”薛珍的心情刚刚好了一些,“你还有话说?”


    “江南总督打算为宁三元请封,江南百姓大多感念宁三元之恩。。。”仆从说话也是胆战心惊的,时刻留意薛珍的动静,“听说宁三元当年殉国有隐情,不是宁三元以血肉之躯牵制倭寇的主力,当年的灭倭之战不会那么顺利,宁三元用自己的性命唤起了百姓抗倭的决心。”


    “宁欣!”


    薛珍不用想就知道这种为宁三元歌功颂德的事情是谁在背后推动的。


    激动之下薛珍掰弯了毛笔,仿佛宁欣就站在她面前,薛珍手指着宁欣方向,


    “你还要脸不要?这样的事情也做得出来?给你死去的爹正名,不就是想让大家同情你,可怜你,善待你?宁欣。。。你这样虚荣,虚伪,卑劣的人还敢说自己是忠臣之后?”


    “还敢指责我不知国仇,不顾及百姓死活?”


    薛珍起身狠狠的踢了跪地的仆从一脚,“你缺德的事情少做了?现在装出一副圣洁高义的面孔给谁看?你装给谁看?”


    “主人息怒,息怒。”


    虽是被薛珍踢了几脚,但她们谁也不敢躲闪,忍着疼痛苦劝:“主人,宁欣哪一点也不不上您,宁三元已经故去了,表小姐无依无靠的。。。“


    “闭嘴!”薛珍有踢了仆从一脚,面容狰狞,“宁欣打算借着宁三元造势,让陛下册封她,她想得美,我是绝不会让她如愿的,给皇帝舅舅写信。。。我一定要给皇帝舅舅写信。。。”


    薛珍在屋子里转悠了好几圈,一会怒骂宁欣,一会怒骂为宁三元表功的江南总督。


    “不对,江南总督怎么会这么听话?”


    薛珍冷静下来,眉头皱紧,莫非宁欣威胁江南总督?宁欣连总督都敢威胁的话,陛下在她眼里有算是什么?


    薛珍眼里闪过一抹亮光,就这么写给皇帝舅舅!而且还有鞑子大汗的事情,皇帝舅舅若是不相信宁欣的忠诚,怎么都不会册封她。


    一箱子,一箱子的物品整理好,并装上了船。平王世子派来的人小心翼翼的搬着沉重的箱子。


    同来江南相比,宁欣回京的时候,乘坐得船要更气派,带得东西更多。


    宁老太太已经被人搀扶进船舱里歇息去了,宁欣在码头同齐霖站在一起,拢了拢鬓间的碎发,宁欣含笑道:“多谢齐公子相送。”


    齐霖注视着宁欣,就是眼前这个柔弱的少女逼得鞑子大汗只能借水遁逃走,逼得号称官场老狐狸的父亲只能为昔日的好友宁三元请功。


    齐霖不知宁欣上次同父亲谈了什么,他只知道父亲在书房静思一夜后,着手让江南百姓了解早就为国捐躯的宁三元的功绩,同时父亲也有向陛下亲上请罪的折子。。。


    如果没有宁欣,齐家可能会被水患弄得家破人亡,可没有如果宁欣,江南百姓如今也不会为宁三元歌功颂德,并且为他设下长明灯。


    齐霖知道父亲不会在江南总督任上待太久了。


    “我不知该恨你,还是该感激你。”齐霖淡淡的一笑,温润眸子含着如暖阳般的暖意,“还是感激居多,父亲荣升回京,哪怕被陛下闲置,也比齐家覆灭,江南洪水漫天要好。”


    “退出江南的是非地,对齐大人来说并非是坏事。”


    “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京城再见。”


    齐霖向宁欣拱拱手,低声说道:“宁欣,我不会轻易认输的。”


    宁欣曲了曲膝盖,上了船只,“开船,回京!”
 
第一百六十一章 根基


    回京了!


    虽是出了碰见鞑子大汗云泽的意外,也有冒牌母女三人的搅局,但宁欣南下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她不再是无依无靠依附于外祖家生活的孤女,而是。。。名满天下,于国有功的宁三元的遗孤!


    不仅如此,宁欣还得到了宁老太太的全心的疼爱,宁老太太像是一股清泉滋润了宁欣干涸的心,满足了她对亲情的渴望,同时也将宁欣平静自信的生活砸得粉碎。


    不可否认,两辈子里,宁欣都是自信,甚至略带几分自傲的人。她想做得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她设下的计谋,很少有落空的,只要她出现,男人大多会欣赏的看着她。


    宁欣有时候觉得万人迷不好,但她也是一个女人,谁想做人人讨厌的女子?


    宁欣本来是自信的,但在回京道路上,宁欣发觉自己比很多女人也没强到哪里去!


    她经常被宁老太太出得题目难倒。。。也总是被宁老太太敲着额头教训,宁老太太犯愁的看着宁欣叹息,“你可怎么办?怎么办才好啊。”


    那表情,那动作,非常能打击宁欣的自信,让宁欣自我怀疑,她是不是最愁人,最、没人敢要的女子。


    有了宁老太太在,同宁欣一起返京的李冥锐等人,不敢像来时一样频频来找宁欣。


    上一次,齐王派来的人被宁老太太轻轻松松的打发走了,平王世子上船来,还没见到宁欣,就被宁老太太一席话弄得头晕脑胀的狼狈逃回自己的大船上。


    平王世子私下对李冥锐和齐王道,“宁欣的姑祖母太可怕了!”


    这一点齐王深以为然,宁老太太让人给齐王带了一封口信。只有一句话,别太娇惯着宁欣了,齐王殿下已经有了必须厚待且守护的妻子!


    后面那句话,齐王不在意,但前面那句话,齐王想了两日才想明白,他们一直围着宁欣转。。。他们的钟情,让宁欣身上的光芒越来越锋芒,也让宁欣远离正常的女子成长的轨迹。同时也让宁欣很霸道强势,只有她的决定是对的。


    大船慢悠悠的在水面上行进,齐王抬了抬眼睑,李冥锐一路上一直在埋头苦读,日夜不停。李冥锐这时候到有点像是准备秋闱应试的举子了。


    齐王眉头微微皱了皱,有人老成精,经历成迷的宁老太太教养,宁欣会有一定的变化,可能变得更好,更让人放不下。。。便宜了李冥锐!


    “你即便不用功,状元说不好。但你妥妥的在一甲。”


    齐王抿了一口茶水,慢吞吞的对李冥锐道:“欲其在这里看书,不如让本王帮你想想,怎么拿回你应得的。”


    李冥锐的眼睛从书卷上离开。他坐在一旁的书桌旁,齐王的大船布置得极为奢华,雕梁画栋的船舱很宽阔,桌椅俱全。还有檀木屏风, 香炉。以及八宝阁,在珠帘后面,还放置着一个美人塌。


    “王爷,以我的实力入不了一甲。”李冥锐紧了紧书卷,“虽是宁小姐说过,陛下开恩科只为了取有用的臣子,我对陛下有用,对王爷也有用,是必会高中的,但我想多读点书,总是没错的。”


    齐王勾了勾嘴角,身体向前倾,“你就不想得到你应该得到的,不想完成你父母重归祖坟的遗愿?”


    李冥锐神色凝重了许多,浓眉紧紧的皱在一起,厚唇抿了抿,“王爷的意思是燕国公?”


    “聪明!”齐王唇边的笑意重了一分,墨色的眼底闪过一丝别样的情绪。


    重生后,他依然忘不了以前的身份。


    韩燕本事一体,也是不死不休的世仇,可如今,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化解了仇怨。


    韩王铁幕,他一直没有放下,从重生后就私底下训练着,可真正实现攻防一体,少不了燕云飞骑。


    换做以往,他不会想同燕国公后人再有牵连,齐王自信凭着手中的兵力剿灭鞑子,清楚大唐帝国的后患,让帝国不再受边疆的威胁,但。。。那位他前生认作对手的人也有了机缘,同时如今的鞑子大汗云泽也不容任何人小看,他们是两个人。。。齐王也想着是不是自己这边加上李冥锐?


    “眼下燕国公身体不好,他一旦故去,陛下不肯发放燕国公府的丹书铁劵,大唐再无燕国公,即便陛下格外开恩,准许燕国公在世袭一代,燕国公的子孙会降等袭爵,几代之后,再无爵位。”


    “这话,宁小姐同我也说过。”


    李冥锐在提到宁欣时候,声音多了几许的波动,在心底李冥锐非常的敬佩爱戴宁老太太,这位老太太也没让他多见宁欣,但同样别人也见不到。。。


    齐王最看不得李冥锐这幅样子,很傻,也让他很羡慕,将目光偏向水面,问出了他最想问的话:“有没有想过继爵?”


    李冥锐似被吓了一跳,身体一颤,嘴唇抿得更紧了,他是韩地长大的野小子,并非京城公爵府长大的富贵公子。


    在韩地,他吃了太过的苦,李冥锐知道他不适合国公府的生活。


    听宁小姐说过,燕国公手中有一只人马,同时燕国公府有不弱于王府的富贵奢靡。


    燕国公府的生活,对李冥锐来说不可想象。


    齐王继续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没想过么?以陛下对你的看重,只有你继爵位,陛下才有可能将丹书铁券重新发放下来,也就是说只有你继爵位,燕国公才会长存。”


    李冥锐道:“我爹已经被赶出族谱,我也不是燕国公的子孙,王爷,我不想回燕国公府。”


    齐王怔了怔,目光深沉,手臂轻轻的挥了挥,黝黑的眼眸同李冥锐对视,“你想清楚了?”


    李冥锐点点头。


    “那你同我说,你想以什么身份迎娶宁欣?”齐王轻轻的怕了拍额头,敛去唇边的苦涩,“你最有机会迎娶她,苦寒之地出来的一榜进士?以前她不过是孤女王家的表小姐,眼下呢。。。她是宁三元最放不下的女儿,手中有宁三元全部的遗产。。。河道疏通宁三元懂,押题科举宁三元也明白,施政等等宁三元有独到之处。。。她的嫁妆,宁三元的遗产有多少人惦记着,你不明白么?”


    李冥锐握紧手中的书卷,沉默无语,听到这样的话,他总觉得自己会是依靠妻子生活的男人,不是对宁欣情根深中,以他的个性会远离宁欣。


    “如今,她身边多了盛世商行的大老板,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齐王眸色正色起来,“江南商道宁欣占了一分,同时。。。她还有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买卖。”


    齐王知道宁欣一直在重新规整以前留下的店铺,那些财富是宁欣小姨一辈子的心血,宁欣舍不得放弃。


    宁欣的全部家当加起来,可以说富比王侯!


    齐王从旁边拿出一张书信递给李冥锐,“京城的动向,昨日飞宇让人送来的。”


    飞宇先于齐王返京城,为齐王探听皇帝的动静。


    李冥锐低头一看,眉头拧得更死了,“陛下恩封宁欣?”


    齐王叹了一口气,“你再往下看,对比宁欣受封,本王更在意陛下对宁三元的安排,县主也好,郡主也罢,不过是名分上好听。江南很多百姓为宁三元立长生牌位,你可知娶了宁欣代表着什么?财富这些暂且放下,政治上的好处不可估量。皇帝有意让宁三元的图像进名臣阁,排名只怕会在前十,名臣阁。。。前十得不是开国功臣,就是当年护国的功勋,而且。。。”


    “配享太庙!”李冥锐抬头,“这。。。没有人反对么?”


    齐王眼底闪过一丝满意,李冥锐憨厚是憨厚,却不是蠢人,“看在宁欣的面子,本王的人不会反对,内阁阁臣即便不喜欢宁三元,也不会在此时反对陛下的主张,文臣也期待有一个宁三元就有第二个。。。本王想,宁三元配享太庙的事情,有八成的机会。”


    李冥锐苦笑:“我以为王爷会说九成,另外一成是机缘。”


    “说八成,只是为了谦虚。”齐王有喝了一口茶,捻起果盘上的榛子,食指一弹,榛子精准的飞向了李冥锐,“你想被冠以天下最有福气的小子?还是你想让她被人议论嫁得太低了?”


    榛子打在身上不疼,李冥锐心底多了一层的阴霾,捏着榛子,道:“她不在意这些,更不在意别人议论!父母的遗愿我也想要实现,可让父母入祖坟,并非我一定要争燕国公的爵位!”


    宁欣想要高嫁是很容易的,宁欣没有必要对李冥锐另眼相看。


    齐王眸色深幽,”你父亲是上一代燕国公的嫡幼子,是如今病入膏肓的燕国公最小的弟弟,也是他一手带大的幼弟。你父母想要重入祖坟,并不困难,但你想找到你父亲为何被贬的原因。。。”


    靠近李冥锐,齐王眸子波光潋滟,“李冥锐,你是不是遗忘了什么?你父亲就没有给你留下一点点的念想?”


    李冥锐想了好久,不确定的说道:“好像有,也好像没有,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母亲说过,父亲。。。让我回京找。。。什么浩气歌。。。”


    齐王眸光一闪,拍了拍李冥锐肩头,“你再好好想想,燕国公若是消失的话,本王会很遗憾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变化


    李冥锐重新埋首书本,将往日整理出来的时政等背诵熟练,他完全没有想燕国公府的任何事。


    齐王品着茶,心里嘀咕着,蠢!在他眉间却多了一抹恬淡的笑意。


    “对了,浩气歌。。。好奇个?“齐王慢悠悠的问道,”到底是那三个字?“


    语气虽然慢,但不意味着齐王不重视这三个字。


    感觉到齐王的注视,李冥锐抬头道:“不知道,我只听我爹娘说过。”


    见李冥锐毫无破绽,齐王宽了宽茶水,浩气歌?看来当年那笔银子就存在浩气歌里,问题是哪三个字呢?


    齐王对李冥锐的父亲非议不已,明明知道养了个憨厚的儿子,还不交代清楚了再死。


    齐王摇了摇头,眼下他确实很缺银子!


    没有银子,也就没有人手!


    京城中,虽然宁欣没有将鞑子大汗同王季玉有交情的事情公布出去,可宁欣将薛珍在江南的所作所为全部告诉给了长乐公主。


    听闻皇帝要再恩封贤妃,宁欣将收集到的贤妃心腹的罪证送给长乐公主。


    借着这两点,长乐公主发动御史弹劾贤妃干政,弹劾贤妃不安于室,不知感激圣恩!


    同时长乐公主说动了皇族中的叔祖父,也是李姓皇族中最年长的七十老人,恳请他入宫。这位叔祖父是个内心明白,装糊涂的高手,几句话将皇帝磨得很烦躁。


    皇帝同他讲贤妃育龙嗣有功,他同皇帝大讲女子为男人延续香火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皇帝同他讲贤妃品德行事端庄,他同皇帝说,现在的书香门第小姐哪一个不是温良恭俭让?


    皇帝同他说贤妃是帝王钟爱之人,他同皇帝很严肃的说,帝王需要无情。帝王心怀天下!


    “皇上,这话可不是臣说的,是咱们祖宗。。。那位英明神武的开国太祖说的。”


    他胳膊颤抖着向太庙方向拱了拱手,耷拉着沉重的眼睑,”皇上!别让祖宗们吃不下饭!“


    皇帝同他纠缠了一下午,对于尚存人世的老叔,皇帝甚是无奈,明知道他揣着明白装糊涂,可对这样的无语欲求的老叔。皇帝也不能用夺爵等等办法处置。


    皇帝真为难了老叔,皇族宗室也会对此不满的,而且最重要得是,后世人会说他没有容人之量,对同宗残忍!


    “老叔。朕明白你所言,朕不会再封贤妃。”


    皇帝将册封贤妃的圣旨直接扔进火盆里,看着燃烧的圣旨,皇帝冷笑道;“老叔满意了?”


    ”陛下,臣甚是惦记贤妃娘娘做过的汤圆,能否请贤妃娘娘赏给臣一碗用?当年。。。贤妃还是贵人的时候,做得汤圆可好吃了。。。”


    他追忆般的说着以前的事情。似老糊涂般咂嘴:“陛下对贤妃娘娘极好,几年不见,已经是从贵人到贤妃了。”


    “老叔,你先回回王府去。朕过会儿赏你吃汤圆。”


    “臣告退。”


    在他走后,皇帝狠狠的锤了一下龙椅,该死的老叔!


    随侍在旁边的奴才都知道皇帝不悦,可谁也不敢说让陛下除掉老王爷。哪怕是贤妃的人也不敢此时进言。


    老王爷进宫一趟,皇帝想要恩封贤妃的事情就此作罢。


    不管贤妃在背后如何咬碎手绢。在人前,尤其是在皇帝面前,贤妃表现得更加婉约柔顺,经常对皇帝说,能陪伴陛下已经是老天爷的恩赐了,她再无所求。


    贤妃虽是没有被晋封,但盛宠极高,皇帝极为喜欢她所出的九皇子。


    后宫朝堂都明白,贤妃同皇后的较量才刚刚开始,皇后将养在自己身边的七皇子看得更紧了一些。


    长乐公主亲自去王府拜谢叔祖父。


    这位人老成精的老王爷看向长乐公主的眼里有疼惜有遗憾,反常得没有装糊涂或者插科打诨,慢慢的说道:“你珍重!九皇子年龄越大,皇后娘娘的后位越是危险,陛下眼里只有贤妃。”


    “叔祖父。。。”


    “我能帮你这一次,下次陛下不会再听我的。”


    老王爷制止了长乐公主再往下说,叹道:“以后你不必再来找我了,能帮的,能说的,我都做了,长乐。。。我不想麻烦上身,我不想死!”


    长乐公主屈膝行礼离去,老王爷摸了摸稀疏的头发,嘀咕道:“可惜了长乐这孩子。”


    太后娘娘极恶贤妃,但坐在皇帝位置上的是她亲生儿子,太后轻易不会为了贤妃同儿子闹僵,皇后又陷在同贤妃争宠走不出来,长乐公主再能干终究是晚辈,能阻止一次,能阻止第二次,第三次么?


    老王爷望着窗前斑驳枯黄的树木,浑浊得眼底一片清明,“不破不立。。。祸起萧墙不见得是件坏事!”


    只要皇位上坐着的人是李家嫡血,谁做皇帝,老王爷都会支持。


    老王爷厚重的眼睑微动,“齐王小子,本王就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你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浩气歌。。。咳咳。。。咳咳咳。。。”


    江南发生的事情传回京城,皇帝以高调抬高宁三元的功劳来平息朝野上下对贤妃和昭容县主的议论。


    颁布圣旨,将宁三元的画像请进名臣词,并且定在了第八位,这也就意味着,宁三元的画像会在名臣词长存。


    只要宁欣不做大逆不道的事情,宁三元会在名臣词中安家落户。


    同时皇帝也让宁三元配享太庙,并且封赏了宁三元的遗孤,对抚养宁欣的王家也颇为赞赏,并表露借此恢复王家爵位的意图。


    王家得了赏赐,不亚于喜从天降,楚氏听王大老爷说了有希望恢复爵位的事情后,连着念了三遍阿弥陀佛。


    为了能恢复爵位,王家连嫡女卖了,将嫡出小姐嫁给一个残废且性情恶劣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虽然吏部那里挂了号,但恢复爵位非常的困难,楚氏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听说了只要宁欣上折子为王家说项,皇帝没准会看在王家抚养忠臣遗孤的情分上,恢复王家的爵位。


    汪氏听了这消息,复爵有望汪氏即是伤心又是高兴。


    眼看着楚氏为宁欣归来里里外外的忙乎,眼看着丈夫为了讨好宁欣费尽心思,汪氏想到自己出阁的女儿,不由得悲从心中起,谁还记得为了王家牺牲的女儿?


    除了汪氏之外,不会有人为陷入火坑中的王月莹做主。


    在王月莹出阁后,白姨娘很快说通了王老爷,将王月容定给了儿子的同窗——忠厚且仪表堂堂的马秀才。


    白姨娘眼里马秀才是最合适王月容的丈夫,虽然马家家底单薄了一点,但马家有祖训,子孙四十无子方可纳妾,马秀才只有两个妹妹,父母又是忠厚的老实人,白姨娘对马家极为满意。


    不管王月容怎么闹,白姨娘同马家下了小定,婚期也定在了马秀才科举后。


    能中举人固然是好,若是马秀才中不了,白姨娘也不会觉得遗憾,马秀才才十六岁,这个年龄中秀才已经是很难得的,只要马秀才肯读书,不怕他高中不了。


    况且儿子王季珏再三同白姨娘说,宁表姐说过,银子能解决的问题从来不是大问题,马兄学识扎实,为人忠厚,是极为难得的人,将来定会高中的。


    白姨娘见识不高,但她相信宁欣的话,宁欣一趟南下扫墓让宁三元配享太庙,白姨娘觉得宁欣是有大智慧的女子。


    王季珏同宁欣亲近后,长进不少,白姨娘忍下了慈母心肠,直接将吵闹不休的王月容关在绣楼中。


    “我告诉你,你想明白也得嫁,想不明白也得嫁!”


    白姨娘面对哭得眼睛红肿的王月容,眼底闪过几许的心疼,“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儿,我是最盼着你好的人,马家虽是贫寒一些,但家风正,月容,你难道想像你三姐姐一样?她还是老爷的嫡女呢,可你看看她眼下过得什么日子?”


    王月容不敢再哭了,以前经常同王月莹因为嫡庶拌嘴,在祖母面前争宠。。。她们之间关系并不好,可看到王月莹后,王月容极为可怜她,从旁打听了三姐夫的性情,王月容吓得几晚没睡着,生怕自己也同王月莹一样被父亲给卖了。


    白姨娘见她有所松动,缓了缓语气,“本来我也可以将你嫁回白家,可白家是商户。。。我时常牵挂着娘家,你外祖母在还好,一旦她过世,你舅母不见得对你有多好!王家若还是伯爵,你舅母不敢拿你怎样,眼下王家复爵无望,我怎能让你在嫂子手底下立规矩?”


    “不是说,宁表姐若是上折子,陛下会让王家恢复爵位么?”


    白姨娘为她拢了拢头发,叹息道:”我怎么把你娇养成了这样?宁表小姐的脾气你不就明白?王家贪了宁家多少的银子,你表姐都记得呢,以前她过得日子,你不也不是不知道,说好听点是表小姐,可谁看得起她?多少下人说她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