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农女的桑野生活 作者:洛颜蜚语(晋江vip2012-10-30正文完结)-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乡村的夜晚很是寂静,暖宝躺在床上望着外面透进来的月光,吾心安处便是吾家,她不会再惦念着前世父母遗留下来的房子,她定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就当从前的一切都是一场梦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几天没更新。今天三更大家看得痛快!


☆、第一面

  早上暖宝把昨晚用木炭温了一晚的骨头汤盛出来,单独装了一瓦罐送去隔壁张大娘家。骨头汤虽然没肉块,但是浓郁的肉香味还是引得几个小娃娃口水吞咽。
  回到家,狗崽子一直围着暖宝的脚边转悠,暖宝好笑地点了点它的脑袋,笑骂了一句“馋狗”,从灶房找出一个破口子的大碗,充当它以后的食盒。把碎骨头都倒在碗里,放在一旁任它吃。
  小福早上听到狗叫,不用人叫,立刻穿好衣服,急不可待地围着狗狗看着它吃东西。
  暖宝就知道,家里有个活物定会让人心情愉快很多。
  “小福,你看着狗狗吃东西你就饱了?”
  “姐姐,你来看,它好厉害啊,舌头一舔就把汤给喝了……”小福一直兴奋地说着,完全不管别人听清楚没,纯粹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快乐。
  暖宝摇了摇头,这孩子不会迟早把狗狗给玩残吧?
  耸了耸肩,小狗还是自求多福吧。
  “好了——快过来。再看着它姐姐就把它卖了,谁让它惹得小福连饭也不吃。”暖宝假装生气地说道。
  小福一听,不得了,姐姐发火了。“姐姐,小福这就来——今天吃什么呀?”
  “吃烧饼,就着骨头汤吃。吃完了再和狗狗玩,知道吗?”
  小福应是,抓着一个烧饼啃着,只是还不时回头看看狗狗在干嘛。
  暖宝也不管她,吃过早饭,收拾好碗筷,顺便把脏衣服拿去溪边洗。她只有在煮饭的时候才用水缸的水,不然水用完了她就得自己挑。
  小福得了新玩物,自然要拿去跟村里的小伙伴炫耀。一吃过饭,抱着小狗就跑得不见人影。
  暖宝在溪边浣衣的时候,听到旁边的媳妇和小姑娘都在谈论今天何大叔家起鱼塘,等会儿结伴去买几条回家腌渍着过年待客。
  暖宝记得小叔说过,何叔在起鱼塘的时候会送一些塘泥到家,吩咐暖宝一定要在家等着。暖宝赶紧揉搓几下衣服,古代没什么污染,灰尘不多,而且她们俩也不下田地,一会儿就拧干水,抱着木盘回去。
  回到家把衣服晾到麻绳上,把鸡笼里两只母鸡放出来让它们在院子里找虫子吃,又煮了些麦麸子给它们喂食。记起昨天买的菜种子还放在背筐里,连忙找出来,只是这些种子就挖个坑放进去?
  这时门口
  传来一阵突兀的声音:“有人吗——”
  暖宝小跑到门口,看见一个壮实的男子挺拔的站在门口,“请问你是谁?”
  来人抬了抬手中的木桶,“我是何叔的外甥,我送德叔要的塘泥来了。”
  暖宝反应过来,打开木门,走到一边,“快进来吧,小叔不在家,你帮我放到后园的菜田可以吗?”
  对方甚是低沉的嗓音应了声,没多说便抬着木桶朝着后园走去。
  走进菜田,来人无疑让满地荒芜的景色吓了一跳,这时候每家每户都会趁着冬日前种植大量的蔬菜,真没见过这样的荒地。他愣了愣,随即想到家里只有两个小女娃,想必她们也不懂得这些。
  暖宝指着田垄说:“这里种着大白菜,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芽。你把塘泥倒在旁边吧。”
  他皱着眉头,望着整片空余的菜地,“除了大白菜,你还打算种些什么?”
  暖宝说了声:“你等一会儿。”她跑到灶房拿起背筐,又跑回菜园,“喏——我昨天买的菜种子,只是不知道怎么种。”
  对方把她的种子都拿出来看了一遍,“这样吧,今天我先帮你把种子给播种,不然天转寒菜很容易就会冻伤。”
  暖宝摇头:“怎么好意思呢,我问问人就能做好。”
  对方没搭理她的话,拿起放在墙角的锄头,开始翻起地来。暖宝讪讪地耸肩,这人面瘫似的脸,却是热心肠,虽然他的方式很是让人无奈。她看着他把土壤都翻松,用耙子打碎土块,动作熟练,充满劲道,就像是一副力与美的画面。
  正当暖宝呆呆地望着他的动作时,他何曾没感觉到。一直以来,他一个人住在半山腰,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打猎,一个人耕种,很少有人和他说话,几乎没人特意留意他,关注他。第一次遇到这么个小姑娘——姑且唤她叫姑娘吧,看样子仅仅只有不到十岁,她就这样全心全意地陪着自己,一点儿也没有不耐烦。这种感觉很陌生,有些胆怯又伴着些快乐,他绷紧身体试图压下心底的躁动。
  翻整完全部的菜地,他挑了一块离大白菜最远的地种萝卜。萝卜不能和大白菜种得近,不然很容易得病。暖宝拿出灶底的草木灰给他,草木灰做基肥做好,他点了点头,把它埋到土壤中,用耙子扫匀了,就把萝卜种子放进去,外面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又浇了些水。
  看了看剩余的
  种子,黄瓜和其余蔬菜都要用塘泥,不能用干燥的沙土,他把整整一桶泥都倒在大白菜和萝卜的中间,照例翻土,塘泥和沙土混合后变成粘土,这种土质很适合种黄瓜。
  暖宝看得无趣,想着客人来自家还没招待呢。于是盛了一碗骨汤,拿了一个烧饼端到菜园。菜园子自从经过小叔的翻整后,多了凳子和小兀子,正好可以做休息之用。她把热食都放到小兀子上,招呼对方来吃。
  这时候才发现自己还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呢。
  暖宝迟疑了一下下,低声喊道:“大哥哥——”
  他突然被小丫头的话惊讶地停顿了片刻,抬头说道:“秦成毅——”
  “嗯?——你的名字吗?”暖宝偏头问道。
  “嗯。”
  “那……我以后叫你成毅哥哥?”暖宝不确定的问,她还没跟陌生男子相处过。
  秦成毅低下头,抿唇说道:“随你。”
  什么嘛。装的这么冷酷。不过——还真有点大男人的感觉。
  暖宝从篮子里拿出面食,对着他说道:“先吃些东西,这活很浪费力气呢。”
  秦成毅也不客气,一个人开火总有些麻烦,往日他都没习惯吃早饭,于是便坐下来端起骨汤喝。果然和自己做的味道不同,自己再怎么熟练也做不出女人做的味道,总会有些寡淡和粗糙。
  吃过早饭,他让她把肥拿出来也顺手施了。暖宝瞪着他——怎能这样啊,那些私物本就尴尬,而且还很臭,她不愿在外人面前做这事。秦成毅看她踌躇着不动,也明白她是脸皮薄不好意思,只是让她一个小丫头施肥,估计她连桶也抬不起吧。
  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他唯有自觉地走到茅厕,搬出粪桶抬往菜园。
  暖宝急的用手盖着脸,真是——
  这一举动惹来秦成毅的大笑,暖宝恼羞成怒地喊道:“不许你笑。不然——不然以后再也不让你来了。”
  他知道不能再惹她生气,埋头把肥给施完了。
  暖宝舀出一勺水,递给他让他擦洗手,秦成毅有些期待,有些忐忑地说:“等会儿我要去帮舅舅抓鱼,你要来吗?”
  暖宝还没看过起鱼塘呢,她也想去凑热闹,“好,一起去吧。”
  


☆、起鱼塘

  暖宝挽着篮子和秦成毅一道出门,随着人群朝着鱼塘走去。
  村民都得到消息知道今日何生家起鱼塘,起鱼塘在农村可是一件大事,古代人口少,再加上天灾人祸,活下来的仅仅能勉强补充自家的劳力需求,所以每年秋冬时候,何叔都会招身强体壮的伙子一起下鱼塘抓鱼。
  秦成毅也被舅舅叮嘱要下山帮忙,何生怕外甥遭冷遇,便让他先到张德家做活,等鱼塘起了众人都忙着的时候再回来。不得不说,这里还有着一个小背景。
  秦成毅是何生的外甥,何生的妹妹何莲花就是秦成毅的母亲。当年何家还没发家,田地稀少贫瘠,只有靠何生出外打零工才养活一家人,何莲花因为家穷没嫁妆一直待字闺中,眼看着拖到十八岁还没有媒婆上门,何莲花的父亲想到附近的村子都知道自家的情况,肯定不与自家结亲,唯有嫁个外来户才行得通,于是何莲花被做主嫁给了秦关。
  秦关是南地逃难来的,因为是外姓人,又没有担保人,村长只给他落户在村子,并没有分到田地。秦关初初来时还带着一个年迈的祖母,两人没钱在村里买地盖房子,唯有躲到半山腰无主的地方盖了一间茅草屋。按说这样的人家,就算穷何莲花也不会嫁,只不过后来某一天她去后山摘野菜,发现秦关很会捕猎,背篓里袋子里全是野鸡野兔,她觉得与其在家被人说闲话,不如嫁个能吃肉的,就算穷也只是一时。
  果然何莲花嫁给秦关后,日子过得很是美满,不到一年就怀孕了,次年生下秦成毅。在秦成毅五岁的时候,秦关的祖母因为风寒病逝了,秦关很是伤心,觉得是自己无力在村里盖房,使得祖母住在半山腰受寒所致,接下来的日子早出晚归,出入深山打猎希望尽快存钱让妻儿下山,结果在秦成毅六岁的时候进入深山便回不来了。村民知道秦家接连两年都死了人,直觉得是何莲花命硬,克死了丈夫和祖母,而且因为何生那时在城里已经闯出了名头,家里富裕了很多,大家更觉得是何莲花未出嫁时阻碍了何家的运道。何莲花受不得这样的流言,更因丈夫去世伤心过度,在秦成毅七岁的时候就撒手人世。
  后来流言立刻转变了方向。村民都说原来命硬的不是何莲花,是秦成毅。不见他连母亲都克死了吗?何生看见妹妹家只剩一个幼儿,打算接他回村抚养,却遭到村人的反对,但是何生力排众议,坚决要带他下山,一个七岁的小孩子独自在山上岂不是自生自灭吗。只是接了回来,小小的秦成毅每天却听着四面八方的嘲笑声,受
  着无尽的鄙视和厌恶,他哭着求舅舅带他上山,何生想不到村民如此作为,看到外甥每天被欺辱,唯有重新带他回山上,隔几天就看望他一次。
  就这样,秦成毅没事也不会下山,过了几年,大家都忘记山上曾经住着这么一个小男孩,如今这男孩也长成男人了。何生这次让秦成毅下山为的就是看看村民的态度,如果他们接受他了,那就可以找媒婆早早地定亲。
  暖宝并不知道秦成毅的身世,只觉得他好面瘫啊——
  鱼塘在张家村的外围,附近都是一片烂地,无人照管,野草都长到小腿那么高。何叔在鱼塘边盖了一间茅草房,每天割野草喂鱼的时候都会在那歇息。
  暖宝赶到鱼塘时,大伙儿已经挖好坑准备把池塘里的水泄走。
  何叔把一张疏松的渔网填在接口,水和小鱼苗就顺着网眼流到水坑里,大鱼儿只能堵在池塘里。不一会儿,水正逐渐地减少,大家都开始看到不少大鱼的身影,何叔让每个下水的人都准备好一个小木桶,抓到鱼就把鱼装进水桶里,水桶满了就递给岸上的人倒进大木桶里。
  眼看着池水降到小腿的位置,年轻伙子纷纷磨拳擦掌,卷起裤脚拿着水桶就下了池塘。
  池塘里有不少鱼,最多的是泥鳅,泥鳅没酒楼会买所以抓到要单独放置,往年多半是半卖半送的给村民当添菜。另外还有不少的草鱼,鲢鱼,皖鱼,鲫鱼……没了水的鱼纷纷跳到半空,站在岸上都可以看见一条鱼就有十几斤重呢。
  这次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一片欢呼哄闹的声音,半大的小子尤其活跃,他们伙同一帮子东串西跳,嘻嘻哈哈地不时对着鱼指手画脚。妇人们也没空闲,帮忙给自家汉子递木桶,还要顾着自家孩子不要掉进水塘。
  秦成毅告知了暖宝一声也跟着下水,暖宝担心小福肯定会被二牛带着来,于是连忙找寻小福的身影。
  小福抱着小狗狗,高兴地跟着二牛去看起鱼塘。因为二牛告诉小福,看中哪一条就买来煮给小福吃,听到如此小福当然不落后,连忙屁颠颠地跟在后面。
  暖宝还在人堆里找小福,小福一走近首先就看到姐姐挽着个篮子站在那儿,她也顾不得和二牛说话,急冲冲地跑到暖宝面前。暖宝看见小福果然来了,拉着她的手问道:“谁带你来的呀?”
  小福想着回头指一指二牛,咋知道后面竟然不见二牛的身影,顿时急了,“姐姐——
  二牛和我一起来的,现在不见了!”
  二牛可是家里的小宝贝,可马虎不得。暖宝牵着小福沿着来路喊道:“二牛——你在哪里?”二牛的家人正好也在鱼塘边上,听见暖宝的叫声,急忙问发生啥事了。
  二牛看见鱼塘的边角里正好藏着一条大鱼,只因为被塘泥遮住了,大家都没发现,他想到刚才和小福说的话,头脑一热,趁着大家都没注意,跳下鱼塘抓鱼。显然这条鱼很是聪明,二牛越用力扒拉它上来,它就越往底下潜,还摆动着尾巴扇得二牛一脸泥。
  这时一个妇人刚好经过,看到一个小孩子不断地往泥浆里陷落,吓得高声尖叫:“快来人啊——谁家的娃娃掉进水塘啦!”
  一语惊醒了众人。大家都跑过来救人,二牛的家人更是心慌——定是自己的孩儿哩。二牛爹拼尽全力踩蹋烂泥赶到边角上,一看果然是他的儿二牛——还穿着今天的蓝布印花衣裳哩。二牛爹把孩子托起来,递给上面接着的人,自己也爬上岸,正当大家紧张之际,二牛脏兮兮的突然大声喊道:“小福——你在哪儿——我给你抓到大鱼儿!”
  村人顿时笑了起来,都笑着逗趣二牛这么小就懂得讨好女娃娃了。
  二牛爹吓得魂魄都不齐全,却听到儿子的童言稚语,狠狠地打了他屁股一下。二牛被打的大哭起来,众人又是一顿劝慰,才使得二牛爹停了手。
  暖宝带着小福赶来,看见二牛痛哭流涕,正不知道怎么化解才好,要知道二牛都是因为小福才弄成这样子,若是真有意外,估计这村子就容不下她们了。
  小福却没想这么多,高兴地拉着二牛说道:“这就是你抓给我的大鱼吗?真大啊——我能吃到老了!”
  二牛看到小福这么喜欢自己抓的鱼,也不哭了,望着小福嘻嘻直笑。
  旁边的妇人都打趣道:“小福——这一条鱼可不能让你吃到老,不然你就嫁给二牛,往后都有鱼吃了。”
  小福双眼咕噜地转着,“二牛,以后你都会给我鱼吃吧?”
  二牛拍着胸脯,豪气地说道:“不仅有鱼,还有猪和羊,你喜欢吃多少就有多少!”
  暖宝捂住脸……这小福是间接把自己给卖了吧?
  


☆、修房子(一)

  自那日起鱼塘后已经过了半个月,暖宝的生活又恢复成平淡安逸的样子,每天清晨给菜园子的蔬菜浇一遍水,看着萝卜白菜慢慢长大,喂食母鸡的时候顺便拾鸡蛋,这两只母鸡很是争气,每天都生一个蛋,除了不时炖鸡蛋外仍然能存十几个,鸡蛋放在粮食缸里轻易不会坏。
  连买回来的狗崽子也有了它的名字——小乖。
  小乖自从熟悉了张家院子,不再怕生的躲在桌子下面,成天祸害院子的东西。例如灶房的番薯土豆就被他磨牙咬烂了几个,后来更是连母鸡也不放过,经常追着两只母鸡跑,院子里倒真是上演了一场鸡飞狗跳。
  暖宝估算了日子,现在都已经是十一月上旬,距离上次小叔回城已经过了一个月,想必最近几日该是回来了。这次小叔回家,自己一定要告诉他赶集赚了六十两的事情,免得他还打算冒着严寒做苦力。
  天气开始变得更冷了。暖宝和小福身上还穿着单衣,棉袄是有的,只是都已经破了一个个小洞,棉花都要露出来了。这种不得体的衣服暖宝怎么也不会穿,女孩子都爱美宁愿冻一些也不愿出丑。小叔说过他回来的时候会给她们俩带棉衣,只是既然现在有钱了,她也可以买些布和棉花让张大娘教她做棉袄,多做几件过年也能换一换。
  张大娘听见暖宝要买布,直接带着她去小集买。过年前不仅有墟,还有自发的小集。小集不像墟,墟是十里八村都来赶,小集只是村里的交换会,很多时候甚至不用铜钱,以物换物。暖宝家什么都没有,换东西根本不可能,只能带着铜钱去。小集卖的布都是农家人自己织的,只图厚实耐用。铺子卖的都是作坊织的,色彩鲜亮,花纹繁多,价钱也贵。
  暖宝知道自己不能一有钱就乱花,当自己和村人的物质水平都在同一线上时,大家都很友善热诚。她不想破坏这种和谐,体验生活嘛就要熬得起苦,耐得住寂寞,不然大家都穷困潦倒,只你一人吃肉穿衣,难怪别人仇视你。
  所以,最终暖宝买了三匹棉布,分别是大红的,海蓝的,灰褐色的。大红色留给小福,小娃子穿红色很是喜庆。海蓝的留给自己,灰褐色的留给小叔。她料定小叔肯定不会买衣服给自己。这农家汉子为别人想的多,自己也顾不上,将来只求他娶个同样热诚善良的媳妇,过着和美的日子。
  买了布后,暖宝开始每天往张大娘家跑。一件衣服从布匹到成衣真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难怪游子吟这首诗这么出名,能心甘
  情愿地静下心来为一个人做衣服真的需要很多的爱才行,只有爱才支撑着人无怨的辛劳,只为了他能吃饱穿暖。
  暖宝前世没为谁努力过,也没谁值得她上心。
  心就这样慢慢习惯变冷,最终变成一个无心的人。
  重生而来,她就像重新拥有了一次生命,这生命里满满都是爱,热乎乎的烫得她的心都舒服起来。她乐意为小叔,小福熬夜做衣,也乐意这样吃着苦,却心底舒坦。
  等暖宝做好了三件成衣,小叔也刚巧回来了。
  张德这次出外一个半月,收获颇丰。临近年关,不少商铺都招临工搬运货物,或是酒楼打杂。这段日子存了二两多银子,他买了两匹土布给暖丫头她们做新衣,买了四十斤棉花打算做棉袄和两床被子,还不忘答应了丫头要买半扇猪肉尝鲜。
  当他提着大大的包裹进村时,歪提他有多高兴了。虽然他还是穿的破破烂烂,但满手的货物也算显得他在城里有出息了。暖宝刚把衣服做好,打算烫平之后放进衣柜里,就看到小叔爽朗的面容,“小叔叔……你回来啦!”
  张德想要摸摸后脑勺,却发现手里都提满东西,唯有笑着说:“来,看看小叔叔都给你们带什么回来。”
  回头又转了一圈,仍然没发现小福的身影,不禁问道:“小福呢?”
  小福自从上次二牛给她抓鱼后就更和他亲了,每天都跑去二牛家,活像是一个小媳妇儿,只不过她倒是支使的二牛团团转。暖宝接过张德手里的东西,兴奋的急着打开,“小福出去玩了,吃饭她就回来。对了,这是买给我们的布吗?”
  张德在饭桌前坐下,顺手倒了一杯水,“你看看喜不喜欢——我也不知道女娃喜欢些啥颜色,老板娘说这颜色多女娃买,我就买了。”
  暖宝发现自己真是越活越小了,为着一匹布也欢喜成这样,倒忘记给小叔叔倒茶。
  还有她忽略小叔叔劳累的神情,才二十来岁背已经开始佝偻,更不必说双手的厚茧子和眼角的皱纹。贫穷的生活真是压弯了他的腰——“小叔叔,”暖宝低头忍住哭意,“以后不要再给我们买新衣了。我,我不忍心你这么辛苦,我却穿着新衣……”
  “哎,这是怎么了,应该高兴才对,怎么哭上了!”张德看着面前哭泣的小侄女,这么乖巧的娃,哪怕辛苦也不值得啥,他早已经当她们是亲女儿一样了。
  r》  “叔——暖暖去山上采了根山参,卖了六十两。以后叔叔就不要再去做活了,我们买些田地好好过活,暖暖绝不能让你再去受气受苦。”
  张德张着嘴,不可置信啊,采了山参,而且还卖了六十两。这,这是真的吗?
  暖宝看见小叔叔的模样,知道他还没反应过来,这呆呆的样子真是好笑,不由得笑出声,“叔,是真的!”她还从房里的瓦罐里掏出几锭白银,“看,这些银子够我们买田了吗?”
  张德这辈子还没见过白花花的银锭子,用手摸了摸,厚实的感觉,心头一阵狂热却又意识到什么突然冷却了下来,“暖丫头,这钱是你的,以后留着做嫁妆,花了就没了,不能花。”
  暖宝假装害羞地低着头,跺脚说道:“叔——这还是很久以后的事呢。而且若是我们不买田地,村人看着我们屋子这么破旧,薄田也只有一块,谁会相信我有几十两嫁妆呢。难道我还要亲自拿出来给人看不成?”
  张德饶了饶头,“那怎么办才好?”
  “叔,冬天就要来了,我们这屋可经不起风吹雨打,万一下大雪压倒了屋子,人也在里面睡熟了,那就糟糕了!”
  张德想到往年过冬每日都要爬上屋顶铲雪,也觉得这事很有可能。他一个大男人就算屋子压倒了,爬出来也不费事,两个女娃娃很可能就被茅草和房梁压坏了。
  暖宝看见张德有些意动,紧接着说道:“小叔叔,冬天很冷,没有土炕怕是熬不住,小福才几岁,我怕——”
  “好——那就修房子吧。趁着现在日头还猛,请些人来打土胚,想必用不了多少银钱,再修个土炕就好了。”
  既然决定了要修房子,张德也不迟疑,吃过午饭就去邻村请泥匠师傅过来看房子。
  作者有话要说:  要签约了,之后小语的目标就是上首页的新人榜,估计只有15天时间能上榜,时间紧急!希望大家都支持我,努力点击,我也会加更。谢谢??


☆、修房子(二)

  泥浆师傅围着屋子转了一圈,颇有些为难的说道:“老弟,你这屋子说实在话,怕是经不起折腾,这茅草本是隔几年就要重新换的,想必你也很多年没换了吧?而且……这有些家底的人家都会把下面的茅草换成土墙,不然冬天那风啊——滋滋地往屋里渗,就算你打了土炕,也不暖和啊。”
  张德也知道这屋子住不得人,往年他都在县城做活到年三十,休息几日,初三又出去,只是住那么几日,熬一熬就过去了。现在可不同,两小娃子身体弱,经不得冷,不少穷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场风寒就没了。想到这,他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师傅,那你看现在要咋整?算一算银钱,若可以,就弄吧。”
  泥浆师傅沉吟了一会儿,方才说道:“老弟,这十里八村谁不知道我老李,我修的房子最是结实,而且也不坑街坊的钱。如果你想省一点,那你就自己去山里捡大石头,再搬到这儿来,茅草你也重新准备好,那材料钱我就不收了,你付我人工钱就行。这一间屋子下来,就给我一吊钱,包管你在过冬前能住上。”
  张德想了想,知道这价钱是很公道,起屋要趁早,“那好——就麻烦李师傅了。你看什么时候开始动工?”
  “这样吧……你先把地基的石头给准备好,土墙下面的石头至少高度要一米,我建议你请几个村里相熟的人一起搬,不然拖得久了,打土胚没太阳可不行。”
  张德在村里也有几个好兄弟,这事就唯有拜托他们了,幸好现在是农闲时分。
  一切都谈妥,李师傅就带着两个小徒弟离开了。张德觉得事不宜迟,吩咐暖宝把带回来的猪肉切一些今晚请几个兄弟来家吃饭喝酒。暖宝应了声是,忙去灶房看看有什么可以吃的。
  晚间四个同样二十来岁的汉子嚷着粗大的嗓门在院子前叫道:“阿德——”
  张德走近一看,皱眉道:“咋都拿着东西来呢?快拿回去!”原来几个兄弟都得知张德同时请了他们几人,农家一般没多少剩余的口粮,让他们这样吃一顿,估计阿德都要断炊几天,所以几人都心照不宣的你拿一把白菜,我拿一瓢子豆腐,他拿一条腊肉来了。
  几个人当然不听他的,嚷着不给进就各自回家,可不稀罕来。
  张德有些感动,这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小时候还同穿着一条开裆裤,吃着一碗饭长大。现在这些兄弟都成了家,再像以
  前那样家里的婆娘肯定不乐意,自己也不能让兄弟没脸受气。唉……
  其中一个高个子的汉子说道:“阿德,既然叫我们来,还不快请我们进去。”
  张德心知客气只会显得虚伪,大声呼唤着暖宝和小福的名字,让她们来认人。
  暖宝早在他们上门的时候就躲在屋里偷看,听见小叔喊她,牵着小福的手出门去。
  张德拉着暖宝两人,指给四人看,“这就是我收养的娃儿,以前都没时间带给你们认一认,喏——这大的就是暖丫头,这小的就是小福。”
  几人纷纷夸着两个娃儿长得不错,以后阿德就要享后生的福了。
  暖宝笑嘻嘻地对着几个汉子说道:“今天小叔请各位叔叔来,反而要叔叔们破费,实在不好意思,暖宝今晚给大家做五花香肉,若做的不好吃,各位叔叔可不要见怪。”
  其中年纪最小的汉子说道:“哟……这娃儿嘴真巧,不如就说给我家大旺,大家亲上加亲,怎么样?”
  “嘿,你个亮子,你的儿子还比人家小呢,打的什么歪主意!”
  汉子一脸不在乎的说道:“这有什么,女大三抱金砖,这样才好咧。”
  张德一看,这几人都是说话都不经大脑,还以为像以前一样,几个男人围在草丛里一起议论女人的时候,怎不看看孩子都还在呢。连忙截住话头,“快进来坐,暖丫头给大家倒水。”
  暖宝笑了笑,这几个叔叔都好健谈,怎么她家的小叔这么木讷的人能交到这些朋友呢。
  张德请他们坐下,开始诉说今天请他们过来的原因。
  暖宝躲在灶房里,五个大人和两个小孩,怎么也要五个菜才够。一个五花香肉,一个土豆焖肉,一个炒鸡蛋,一个玉米羹,一个辣白菜。
  吩咐小福去村里打一壶酒,暖宝开始忙碌起来。
  等酒菜都上桌,张德和几个兄弟都谈的差不多,最主要是明天就要去南面的大山采石。
  南面的大山不长树木,一座山全是石头,早年村民都说这山是被诅咒过,大家都不敢去。后来慢慢的逐渐有些人去那搬碎石头起房,或者做石凳石桌这些小用具,久而久之,这流言慢慢淡去。
  起地基的时候不仅要用到木材,还要在外面围些石头,这样房子任凭是怎样风吹雨打,都不容易倒。几个汉子都说难
  得张德知道要顾家了,都乐意帮他这个忙,钱也不要,只需要到时候给顿饭就好了,而且打土胚的时候也能来帮忙。
  晚饭众人都吃的拍着肚子,吃剩的菜暖宝也让他们带回去。怎么说也有肉,农村的小孩子可不计较吃剩菜什么的。相反看见碗里有肉,还会很高兴。
  五个大男人一共搬了三天的石头,总算把要用的石头都给搬回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