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作者:糯米水晶糕(晋江银推vip15-03-09完结)-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过了一日,洪二和洪三都没有回来。
刺史夫人天天在屋里念着佛祖保佑。
崔夫人时时刻刻盯着崔莺莺,生怕女儿出什么岔子。
倒是崔莺莺依旧做做女红、读读书、间或逗弄逗弄自己弟弟。
期间张生又有来访,将自己的求助信顺利送出的消息告诉崔夫人。这次张生运气不错,因为崔夫人担心女儿,把女儿时时刻刻放在眼皮子地下,张生来的时候,崔莺莺就在屏风后看书。
透过屏风,隐约可见女子秀丽的容颜。
张生和崔夫人说着说着就走了神。
崔夫人对这个后生如此的心不在焉有所不满,咳嗽之后端起茶盏。
张生禁不住面皮一红,羞涩告辞。
张生走后,崔夫人状似不经意地提起:“莺娘,你的嫁妆该绣好了吧?”
“娘亲忘了?出发之前就已经绣好了。”
“唉,老喽,记性也差喽。娘这一辈子,就盼着你过上安稳日子,娘也就放心了。”崔夫人唏嘘。
“娘,放心吧,你肯定能看到女儿过上安稳日子的。这一次咱们一定能平安度过。”其实崔莺莺心里也并不很是有底,但是对着年迈的母亲和懵懂的小弟,就觉得自己应该振作起来,哪怕最后援军没有及时来,自己也会按照约定嫁给孙飞虎,直到援军到了——再穿上自己亲手绣的嫁衣,了结了此生,而不给清河崔氏抹黑。
…………………………
崔夫人没能注意到崔莺莺的决绝,红鸾却是有所察觉的。
毕竟跟着崔莺莺将近五年,对小姐的性子已经是摸得十分透彻,现在的崔莺莺绝对是外柔内刚的典型。
红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盼望自己二哥三哥一路顺利,援军及早抵达。
…………………………
转眼就是孙飞虎来迎娶崔莺莺的日子,一大早,崔家的人都急的好似热锅上的蚂蚁,连年幼的崔小郎都比往日沉默许多,懵懂中被告知,平日带着自己玩耍的姐姐要离开了。
崔夫人就更别提了,从前一晚开始就不时默默垂泪。
崔莺莺倒是很镇定,早起后让红鸾和雪梅把自己打扮好,穿上大红洒金对襟裙,略施脂粉,更显得看是容貌无双。
西厢的张生是任凭惠明和尚如何讲禅都无法静心了。
…………………………
另一头孙飞虎志得意满地率领一众手下,抬着所谓的聘礼,吹吹打打来到普救寺。
普救寺主持走出门外义正言辞道,佛门清静之地,不容凡尘俗世打搅。
孙飞虎正因为能娶到清河崔氏的女儿而兴奋,对于老和尚的唧唧歪歪倒是没有去计较。挥了挥蒲扇似的大手,让手下的喽啰们停下吹打。
“老和尚,本将是来迎娶崔氏的,识相的就让我进去把人迎出来,不然,莫怪我得罪佛祖。”
“阿弥陀佛,还请诸位放下兵刃,方可入寺。”
孙飞虎的手下听得很有怨言:“老秃驴,别给脸不要脸。想缴了我们械?”
主持仍旧是一脸慈悲,并无别的话。
孙飞虎略一沉吟:“豹子,退下。”
喝退了鲁莽的喽啰,道:“既是如此,我等也就不讲究那些个繁文缛节了。我孙飞虎打生下来就没爹没娘,也没人教我规矩,就是自己一路拼杀才有了今天。今儿个让新娘子自己大大方方走出来,也是件美谈嘛。”
待小沙门把孙飞虎的话向寺内一说,被困的人一片哄声:自古以来也没有新嫁娘自己走出门的道理!
崔夫人气的嘴唇发抖。
崔莺莺安慰完母亲,准备孤身出门。
雪梅和红鸾却跟在了崔莺莺的身后。
院子里的洪赵氏直叹气:大丫怎么是这么个死脑筋,这情境也跟着小姐一起出门子。
…………………………
张生实在是心头愤懑,忍不住出言阻止崔小姐。
那些个来看热闹,实则是来变相逼迫崔莺莺不能反悔的寺内众人纷纷数落张生,“非亲非故,指手画脚”、“多嘴多舌,耽误吉时” 等等。
因知晓张生为自己也担着风险向外报信求救,崔莺莺眼见众人指责张生心有不忍,开口替张生解围。
这一举动却让张生心里快要枯萎的小火苗重新开始燃烧。
若是从前的崔莺莺,也许早就被张生的一表人才和直截了当所打动——月下翻墙而来的年轻俊美郎君,又有着坎坷的身世与满腹才华,怎么看都是话本里描述的一样“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可是,当年崔莺莺刚冒出的三观不正的小苗头,就被崔夫人强力镇压,又有红鸾及时点醒,最后与郑恒也算是情投意合,任凭怎么看,如今的崔莺莺对张生是半点旖旎之心都没有生出。
张生的心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无非是怜香惜玉罢了。
若是寻常时候,也许大家还会赞一声郎才女貌,很是般配。
但今时不同往日,只有崔家小姐嫁给了外头的孙飞虎,寺内的人才安心。
三下两下,旁人对着张生说出口的话是越来越难听,不乏“癞□□想吃天鹅肉”。
张生再怎么说也只是未及弱冠的儿郎,众人挖苦之下脸涨得通红。
此时,就算是崔莺莺再天真不知事,也明白了张生怕是钟情于自己。
崔莺莺仿佛见到了三年前的自己,觉得于心不忍。
红鸾在心里吐槽:这就是所谓的少男情怀总是诗吧?张生和崔莺莺这辈子连话都没说上一句,到底是怎么相中了崔莺莺的?
红鸾见崔莺莺面露不忍,想着同情最容易转化为感情,眼见西厢记高/潮来了,自己怕是很快就可以回去了。这时候,必须防范于未然,把崔莺莺的同情转化了而不是催化了。
于是对着崔莺莺一通耳语,待到崔点头后,小跑向崔夫人去禀报。
随后,崔夫人出了门,对各位道:“今日老身与张小郎甚是投缘,愿收认其为义子。作为背小女出门子的长兄,不知张小郎意下如何?”
张生却是被崔夫人神来一笔给弄蒙了,怎地好好的就说起认亲?
可是众目睽睽之下,若是拒绝,怕是以后都不能与崔家有任何往来;若是答应,成就了自己和崔小姐的兄妹之实,该如何是好?
张生并没有很多时间考虑,见崔莺莺站在自己身前不足五步出,盈盈望着自己,眼神中似有期许,便咬牙答应了。
然后,张生背起崔莺莺,一步一步往大门走去。
把心仪的姑娘送出去嫁了乱臣贼子的滋味可真不好受。
没待走到天王殿门前,就听得外墙外已是一片金属敲击的杀伐之声。
再一看原先围堵在寺庙门口的叛军纷纷从大门涌进来。
张生料想到必定是救兵来了,很是开心。
崔莺莺和红鸾也反应过来,事情出现转机。
就是不知道来的是哪一路的人马。
☆、第十三章
不论来解普救寺之围的是谁,现下张生和崔莺莺呆在天王殿附近都是极为不妥的,混乱之下刀剑无眼,万一被误伤了可就不好了。
显然张生也不是没脑子的人,掉头就往回跑,临跑不忘提醒身后的两个丫鬟。
红鸾本就是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变的,听到前方不同寻常的声响之后就一直准备好转身,倒是雪梅楞了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被张生喊了一嗓子,又被红鸾扯住衣袖狂奔之后才反应过来。
崔莺莺在张生背上被颠得不轻,因着自己并不是弱女子,遂在张生耳边说道:“义兄还是把我放下来吧。莺莺可不是病弱之身,背着我,咱们两人都跑不快。”
张生又是开心终于知道了崔家小姐闺名莺莺,含在嘴里细细咀嚼,深觉此名缠绵婉转;复又想到被称做了义兄,是说不尽的苦涩。
张生的心绪一念之间就转了过去,依言放下了崔莺莺。
四人一路奔跑,对着看着自己好奇的目光,张生来不及多说,只是大声向周围的人喊道:“回屋,躲起来,官兵来了。”
围观的人连忙作鸟兽散,逃命要紧。
张生一路护着三个女子进了梨花深院。
铿锵声已经越来越近,即使不解释,院子内的人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崔夫人来不及管张生外男进入内院合不合规矩,就把下人都召集起来,大门紧闭,有刀具的操刀具,有棍棒的拿棍棒:“今日,不只是我崔家的生死关头,也是你们的。但凡熬过今天,你们中的人,想脱籍的,我给你们脱籍;想发财的,我赏赐百陌!今日为我崔家出力的,都是我清河崔氏忠仆,必定书进我崔家家谱纪事。”
崔夫人耍了个心眼,崔家的家谱纪事并不等同于清河崔氏的家谱纪事。可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目不识丁的下人们,大多关心的并不是留名或者如何,有实打实的钱财或者是能获得自由身,才是最有诱惑力的。
一时之间梨花深院上下摩拳擦掌。
只听得外面的喊打喊杀声不绝,院内的人揪起一颗心,就怕孙飞虎的叛军破门而入。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有人拍起了梨花深院的门:“夫人,小姐,爹、娘、大丫。没事儿了,开门吧。”
拍门的是洪二,便是去附近府军求助的。
说来也凑巧,洪二直奔蒲关,杜确前后脚就收到了自己拜把兄弟的求救信。
要说张生虽是家贫,却也是直爽男儿,与杜确的交情过硬。因着这样,杜确收到信后立即点兵出发,队伍后还跟着洪二。
院子里的人听闻是自己人,纷纷松了一口气。也顾不得去琢磨为啥洪家老二会从外面回来。
洪大柱去打开门,迎接洪二的,是院子里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
洪二给大家介绍来的是蒲关的杜确杜将军。
杜确一眼看到了人群中的张生,大笑走过来和张生用力地拥抱了一下:“老弟,好久不见。”
张生苦笑:“杜大哥,多亏你带兵前来。”
“别这么客气了。成功剿逆,我也是得了大功一件。”
正说着话,有那副将来报,逆首已被活捉,士兵们去追击溃散的乌合之众了。
普救寺内的众人终是放心了。
…………………………
整整一整天的清剿,周边的大股叛军皆被逮住,剩下的残兵游勇不足为惧。
杜确领着军命在身,不能和张生叙旧饮酒很是遗憾。
临走前,为了弥补自己的扫兴,决定为好兄弟张生了却一桩心事,便带着张生神神秘秘地敲开梨花深院的大门。
现如今,人人都知道,救了普救寺的杜确将军和张珙张小郎君是八拜之交,对着这二人,普救寺的和尚香客都是十分之客气。
自然,两人被迎进了院子。
传话、带路的还是霜露,这一回霜露就不仅仅是被张生的相貌所迷惑了,还为他的临危不乱的表现而折服。
哪个少女不怀春,霜露见了张生,还没开口就羞红了脸,说了几句话,就眼波流转。
杜确用胳膊肘戳了戳张生的胸膛:“兄弟风采依旧啊。”
张生颇为不好意思,因为父母早亡,留下丰厚家财被自己随意挥霍了,那一阵子过的日子,真真是醒拥玉人臂,醉卧美人膝——家财挥霍完才发现古人诚不欺我,最是□□无情、戏子无义。
没了钱,往日对这自己客客气气的人全都翻了脸;没了财,曾经温言软语全化作风凉话。
所幸在落难时,结识了杜确杜大哥,在其资助下重拾书本,洗心革面。
因此,杜确打趣自己招惹了面前的丫鬟时,张生确是有些窘迫:“年少轻狂、年少轻狂而已。”
…………………………
到了厅堂,刺史夫人也在。
杜确想着,赶早不如赶巧,有刺史夫人做个见证也好。
便大喇喇地开口:“崔夫人,我这拜把兄弟对着你家小姐一见钟情。是那诗经怎么说的‘寤寐求之,辗转反侧’。您看,这普救寺之围,我兄弟也出了大力气,人品是没的说;虽然现在落魄,但是父辈就是尚书郎,自己也肯上进,要去长安考科举。我看他和贵府小姐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崔夫人很是为难,虽然杜确和张生确实救了自己一家子,也使得女儿不用被那逆贼糟蹋,但是女儿毕竟是和郑家有婚约的,那逆贼孙飞虎弄出这一遭,已经是于女儿名声有碍了,又被刺史夫人看见张生来求娶,传到郑家可如何是好。
正愁着,崔莺莺听闻杜、张来访,带着雪梅、红鸾来向二人道谢。
崔莺莺听得杜确的莽撞提议,又见母亲一脸愁苦,道:“谢过将军好意,小女子早有婚约在身。好叫将军知道,我与义兄确实是一见如故,但是觉得有亲缘,母亲已答应择日正式告祭天地,收义兄为义子。”
这是张生第一次清楚明白地听崔莺莺说起她已有婚约。
之前崔夫人说的,原来并不是敷衍自己的借口!张生觉得心头一阵绞痛,仿佛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崔夫人连忙接口:“正式如此。小女三年前已定亲,恰是因为守孝才耽搁了婚期,现下回清河是为了待嫁。”
就算杜确是崔府的救命恩人,也做不出挟恩求报的事了:世家最是重名誉、承诺,既是早已定亲,那自己兄弟果真是没有机会了。
杜确对张生抛过去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张生只是怔忪着不说话。
之后崔莺莺并红鸾、雪梅是如何给张、杜二位斟茶,如何致谢的,张生全无了印象。等回过神的时候,已经和杜确走在了梨花深院的门外。
“兄弟,天涯何处无芳草。女人嘛,不就那么一回事。”杜确是个粗人,不太会安慰自己的兄弟。
张生却只是无奈道:“恨不相逢未嫁时。”
“老弟你还是早早去长安备考吧。一路游山玩水的,也该收心啦。”
“杜大哥说的是,待到,待到崔家一行人离开,我便离去。”
杜确摸了摸脖子,告辞了张生。
…………………………
因为普救寺被围了四五日,寺内的人早就憋得慌了,孙飞虎等叛军被打散后,三三两两的就是归家的人。
此时来了一队低调简朴的车队,正是清河崔氏的来人。
崔夫人与族人碰头之后,随行的族老就开始盘问整个事儿的经过,语气中不乏带着贬低崔莺莺的意味。
刺史夫人前来说情也并不管用。
崔夫人气极反笑:“叔祖这是怪我崔郑氏没有教好女儿?莫说是莺娘压根就没有穿着嫁衣走到大门外。便是真的无奈委身于那孙逆,也是为了救这普救寺的数百人!再者,我长安崔氏一支归家,清河本家竟是没派出一个人来迎,不然我等何至于被困普救寺?现下见了面,叔祖不问我等女流是否担惊受怕,反而开始责怪小女,好是没有道理!
崔氏的族老被责问得悻悻然。
崔夫人甩了袖子让秋菊和霜露带着族老去厢房休息,便不再多言。
…………………………
下人院里的洪家人却很是忧心,自家的三儿子没有和崔氏的族人一起来普救寺,莫不是路上出了岔子?
洪大一脸憨厚,给随行的下人塞了些许铜板,那家伙掂了掂分量,对洪大说:“是有个后生来报的信,后来怎地不见了,我也不清楚。”
洪三柱的未归使得洪家人担心不已。
连崔夫人也派了冬青来以示关心。
但是再怎么样,崔夫人一行人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下人而改变行程,收拾之后准备启程回清河。
临行前,崔夫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说要落实了与张生的义母子关系,邀请张生一起前往清河。
张生起先欲推拒,被崔夫人再三邀请,又有崔莺莺在旁附和,道是清河崔氏人才济济,义兄若是有意科举,可去崔氏族学拜访大能。
张生终是答应一齐去清河。
☆、第十四章
到了清河崔氏本家后,张生被安排在外院。
崔氏的待客之道自然是无可挑剔的,虽是不知这张珙张君瑞是何来历,但是崔夫人既然说要认做义子,便是招待周到了。
张生在外院,倒真是见识了许多大能,清河崔氏果然人才济济。
一时间张生倒是忘了因为不能和崔莺莺结百年之好的遗憾,在一众文人才子里混的如鱼得水。
内院的崔夫人和崔莺莺却是不怎么好过。
那日来普救寺的族老很是代表了族里的部分声音,虽然崔夫人在回来后“舌战群雄”,明面上把族老们说的哑口无言,可是自从过继子嗣一事起,族老们对崔夫人就颇为不满。
于是,明面上被压住了,可私底下对于崔莺莺与那孙飞虎的流言确是纷纷扰扰不停歇。
有说崔莺莺丢了清河崔氏的气节;有说崔莺莺贪生怕死;更有说崔莺莺还把身边的丫鬟早早送去叛军身边博宠。
流言越传越离谱。
族老们的姑息、漠视助长了流言的气焰。
崔夫人气的肝疼,却没办法和那起子含沙射影的小人去理论。
…………………………
没过几日,失了音讯的洪三柱回来了,是跟着郑家的迎亲队伍一起来的。
郑家为了表示对崔家的重视,特意提早派出迎亲的队伍。
…………………………
这又该从何处说起呢。
原来,洪三去往清河崔家报信之后,从下人的只言片语里猜到崔氏本家对崔夫人和崔莺莺颇为不满,担心他们会用这事对崔夫人发难。
洪三是洪家除了换芯红鸾之外最机灵的一个,尽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便回忆起了早先听大丫说过,未来姑爷和清河郡守有旧,便又找了机会去了郡守府。
郡守府本并不是那么好进的,好在洪三还留着崔夫人给的印章笺子,顺利见到郡守的管家。
把事情详细汇报之后,府尹因未曾掌兵而向就近的蒲官守军求助。
不巧的是,清河郡守的求助比之张生慢了一步,杜确回了蒲官才知道。
又有清河郡守表现出一二分要为崔相遗孀讨一些功劳赏赐的意思,杜确想着张生既无缘和崔小姐结为夫妇,反而成了义兄妹,那么崔莺莺也相当于自己义妹,便在上报的折子里小小提到了崔莺莺。
圣人没多久前才收回了崔府,对崔家还是印象不错的,看到杜确的折子,便大笔一挥写了圣旨褒奖围剿叛军有功的众人。
崔夫人不大不小得了一句“教女有方”。
长安城的消息都是长了翅膀会飞的,有坊间赖皮戏称,前一晚圣人临幸了哪几位美人,第二日长安城里都能打听得到。
作为崔家姻亲的郑太尉家自然是第一时间知道了圣人对崔夫人的褒奖。
官员们最不缺乏的就是揣摩上意。
其实圣人真的只是随口一句,却被底下人理解出好几重的意思。
这不,郑家就觉得目前崔家遗孀盛宠未衰退,赶来要烧烧冷灶,把长子的婚姻大事大办一场,以示对崔家的看重。
…………………………
远在清河的众人消息相对闭塞,自然是不知道这些。
待洪三把来龙去脉说清楚之后,崔夫人终于是松了一口气,暗自感慨,虽则张君瑞有些鲁莽无礼,可是他兄弟杜确倒是个人物。
崔莺莺却不这么认为:“娘亲,杜将军做的这些事,未必没有义兄的意思在里面。要我说,还是得该好好谢谢义兄。”
于是崔夫人决定大办认亲宴,也让那些嚼舌头的人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自家老爷虽然故去了,可在朝堂上还是有人脉在的——确是一种扯虎皮拉大旗的做法。
热热闹闹一场认亲宴,落实了张生与崔莺莺的名分。
几日后张生告辞离去,前往长安参加科举。
崔夫人感念洪家一家三兄弟此次功劳不小,问他们有什么要求。
果然不出所料,三兄弟都想为全家脱籍。
崔夫人却有些许犹豫,那红鸾有智慧有忠心,在自家女儿身边是个得力助手,这么快就放出去了真真可惜。
崔莺莺悄悄问红鸾将来的打算,不只是红鸾的,还有雪梅的。因为那日红鸾和雪梅跟着自己一起出门,崔莺莺觉得此二人情深意重,倒是生出了高看一眼的心。
雪梅说还是想做小姐的大丫鬟,以后做个管事婆子,也就这么过了。
红鸾却是纠结着不知该怎么回答。
崔莺莺好奇:“红鸾,你该是想要脱了奴籍的,怎么现下娘亲给你机会,你却还要犹豫?”
红鸾总不能说:我不知道我的任务进度算是完成没有吧?
于是五分真心五分假意地说,虽是十分想脱籍,却又是不放心小姐进了郑府后的生活。
崔莺莺经过这么多事的历练,成熟了许多,自然是看出红鸾向往自由的心思,虽是很不舍得,还是向自己母亲说,要放了红鸾的籍。
崔夫人也叹气道:“罢罢罢,留着心思往外的大丫鬟,与其日后不得当便成了仇,还不如现在就放了出去。你能记着她的好,她能念着你的恩。”
于是归还了红鸾一家的身契,并未收赎身钱。
…………………………
雪梅对红鸾却是有些舍不得,日夜相处了这么些年,总是处出了一些感情。雪梅对红鸾的了解绝对比崔莺莺要深,可是雪梅一向是个心里有成算的,觉得红鸾做的一切并未危害小姐,反而是处处为小姐考虑的,所以什么都没戳穿。
红鸾要走了,空出的缺要从剩下的二等丫鬟里补上,黄鹂、云雀、雨燕、晴鸽跟着崔莺莺也多年了,在雪梅和红鸾的建议下,当年有几分憨傻的黄鹂提了等——盖是因为经过这几年历练,黄鹂机灵了许多却仍旧保持着直爽的性子,在下人中人缘儿还不错。
…………………………
红鸾在崔莺莺出嫁前就与一家人离开了清河,洪家原籍山东武城,洪父一直想了却爷爷与父亲的心愿,落叶归根。
洪家在崔家这么些年,攒了些金银,与平民相比算是小有家底。回了武城后,首先就是去接触当地的洪氏宗族,认祖归宗之后,在里正的帮助下于武城大洪村置了田地,盖起了瓦房。
因为想着财不露白,老实憨厚的洪父本还是想盖泥墙房的,后来被红鸾劝住:自家有三个哥哥,以后都是要成家的。现在盖了泥墙房,不利于哥哥们说亲。哥哥们年纪也不小了,还是现下一步到位盖瓦房吧。
这么想着,洪父才咬咬牙起了砖瓦房,幸好在村里虽然扎眼,却也不是独一份;眼红的人不是没有,但是洪家有三个壮劳力,也没谁敢上门耍无赖打秋风;最重要的是,洪家听说还有个适龄的女儿,曾经是大户人家小姐身边的大丫鬟。
这世道是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所以红鸾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变成了香饽饽。
村里的大小伙子有意无意在洪家附近晃悠,也有那聪明的,和三兄弟打成一片。
可是,红鸾在现代就是实打实的宅女,现在脱了籍,不用每天早起伺候人,自己又是家里唯一的、最小的女儿,基本上家务活都没轮得到沾手,于是红鸾天天吃吃睡睡等回现代的契机,一次门都没出过。
村里的小伙子们很是失望。
村里的小女娘们倒是说了好多酸话。
无非是红鸾看不起人之类的。
红鸾娘担心自己女儿太不合群,日后怕是不好,硬是让红鸾出去和小女娘们一块儿耍。
种菜、养鸡、除草、生活红鸾是样样不会。
幸好还有一手拿得出手的梳头手艺与打扮手艺。没有小女娘是不爱俏的,红鸾指点了几个人如何打扮之后,人缘儿很快就好了起来。
技术宅女红鸾摊手表示,一群十三四五六的小姑娘,就是这么容易打发的!
…………………………
一年后,洪家大柱、二柱已经成家,娶的都是勤劳和气的农家女;三柱颇有几分机灵劲,倒是被城里的一户开客栈的老板替自家老来女看中了,目前正在相看;红鸾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村里的小伙子摩拳擦掌纷纷急于表现。
最近的大洪村上方弥漫了浓浓的雄性荷尔蒙气息。
红鸾被洪父、洪母的不断催嫁,某日夜深却发现自己又站在了虚空中。
*大神对红鸾,不,现在该是叫静姝,说到:“本次任务完成,你可以获取奖励容貌出众、声若莺啼。”
“这就完成了?”静姝很是好奇。
“张生已于春闱高中状元,并被礼部尚书招为东床快婿;崔莺莺也于不久前诞下郑恒长子。西厢记剧情over。”*大神很简略地把结果说了一遍。
“我走了之后,洪家的红鸾不会出事吧?”红鸾对相处了一年多的便宜家人还是有些感情的。
“放心。会有合理化解释的。现在,开启你第二个任务……”
“还有第二个?”静姝大惊。
“你以为呢?”*大神仍旧是一脸狂霸拽的神情,看来之前静姝的戏弄让他很不开心。
“十一是普天同庆的黄金周,加班还有三倍工资呢,我怎么还得做任务?”
“因为你之前恶意冒犯本大神,任务不容拒绝!否则……”
“否则?”静姝一脸怕怕。
“本大神抹杀你的精神意识,让你以后走上传说中的植物人模式。”
静姝敢怒不敢言:这就是强买强卖,霸王条款!
*大神状似读懂了静姝未说出口的抗议,潇洒一挥手,陈静姝又昏睡了过去。
☆、第十五章
崔莺莺——番外
永徽四年。
崔莺莺斜倚美人榻,小丫鬟在给她打着凉扇,大丫鬟黄鹂则是仔仔细细看顾好郑家小郎君,崔莺莺的长子郑容。
小家伙快要三周岁了,胳膊腿都很有力,正是猫狗嫌的年纪。
一会儿要扑蝴蝶,一会儿要捉蝈蝈。
崔莺莺被折腾的一个头两个大。
郑恒回到家,向爹娘问安之后就来到了崔莺莺的流景院,当然不是稀罕这个顽皮的臭小子,而是要抱抱自家未满周岁的香香小闺女。
郑容看父亲来了,也先是端端正正地行礼,再然后就手脚并用地往郑恒身上爬去:“爹爹,我也要看妹妹!妹妹今天一直流口水,还是我帮妹妹擦的。”
郑恒摸了摸长子的头,表示赞许。
被夸奖的小郑容心满意足,圆圆的笑脸煞是可爱。
崔莺莺问夫君晚膳摆在何处,郑恒毫不在意地说,就在流景院用。
用完后自是歇息在了崔莺莺的屋里。
当晚,郑恒努力耕耘:“莺莺,咱们再要一个小子吧,容儿没有兄弟,怪孤单的。”
崔莺莺哪里顾得上回话,便都应了好。
第二日郑恒容光焕发地出门。
黄鹂伺候崔莺莺沐浴:“小姐,姑爷对你可真没得说。”
崔莺莺淡笑不语,为女子,无非是要守住本心而已。自己不若母亲那般争强好胜,也没有把郑恒之前的两个通房太放在眼里,郑恒反而觉得自己大度端庄——男人就是这么奇怪,现下的郑恒反而爱往自己的院子里钻。
若是红鸾在,她会怎么说?唔,该是说那通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