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淫贼到侠客-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姬松自知自己的武功及不上对方,只得冷哼一声,双手随便回了一礼,径自回到蓝紫人中去。
温子君一笑了之,然后对黑紫人说道:“如何?在下可以见姬阁主了吧?”
黑紫人露出一个奇怪的表情,说道:“本来见阁主也没问题的,只是阁下来得不巧,我们阁主已经离开了剑阁。说来不怕阁下笑话,如今除了几个仆人,剑阁便只剩我们十个守在此地了。”
温子君脸色一变,不由地呼道:“什么?都已离开?”
黑紫人点头道:“正是。”
龙三听了,却大声说道:“既然如此,为何又说只要闯过天罡七星剑阵便可见到姬阁主?”
那中年蓝紫人接道:“我只是说只要你闯过剑阵,就让你们见阁主,却没有答应说立即让你们见他。之所以如此,我们是想见识一下阁下众人的实力罢了。”
龙三听了甚是生气,但他见温子君不出声,自然也不再开口骂人了。
温子君此时的心里一阵失望,却又没来由地感到一阵轻松。听到姬月眉不在,固然是感到失望,可是害怕见她的心也渐渐消失了。
人就是这么矛盾,明明很想念,却又害怕见面;明明不想要的,却要抓得更紧。
温子君问道:“不知姬阁主他们去哪了?”
黑紫人暗自叹了一口气,说道:“一个月前,有一个人送了一封信进来。阁主见了以后,便把剑阁所有人都召集起来。说要率领剑阁上下前去助崖州的梁城主一臂之力。”
温子君脸色一变,说道:“你们剑阁上下去帮助崖州的叛军?姬阁主为何愿意前去?”
黑紫人稍稍摇了摇头,说道:“据说梁城主对我们整个剑阁有莫大的恩情。阁主是去还恩的。具体是什么恩情,阁主也没讲明,不甚清楚。”
黑紫人却小心地问道:“不知阁下找上我们剑阁来,所为何事呢?”
温子君自然不能说是来见姬月眉的,当然,他的目的也的确不是为了见姬月眉。于是他老实地回答道:“在下前来,正是想知晓贵派为何要襄助崖州叛军的。”
黑紫人听了,正色道:“这是我们阁主的主张,我们无法知之甚详。”
其实,从黑紫人的口中已经知道,紫剑阁是为了还恩情才去助那个梁城主的。但令温子君惊疑的是,究竟是什么恩情,竟然要整个紫剑阁去还?
温子君只好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此告辞!先前对贵派及贵派中人多有得罪,还请原谅则个。”
黑紫人听了,双手抱拳,说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阁下一路走好!”
见到温子君等要走,姬松甚是恼火。他又想冲出去,却见黑衣人对他圆目一睁,他不得不退回去。
温子君再三行礼,才与龙三他们往原路行去。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62章 颠覆朝庭
五人穿过两仪幻灭小天阵,沿着溪水顺流而下,穿过雾林,很快就出到熊谷谷口。
温子君把竹哨递给龙七。龙七吹响了它,声音清脆悦耳。不一会,便听见一阵马蹄声响起,接着,便见到五匹马向他们奔来。
看来,黎族的训马之术的确是非常了得。
五人都上了马,水雍流却不无忧虑地问道:“将军,我们真的要去崖州么?”
温子君听了,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笑道:“你放心,我们此去又不是要明目张胆去挑战那崖州叛军。我们只不过是去打探消息而已。”
龙六却在这时叫起来:“你们看!是小羽,小羽来了!”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见到一道红影从天降,如箭一般地落在了温子君的肩上。
大家见了红鸟赤羽都很高兴。温子君笑道:“小羽,你怎么来了?”
红鸟怪叫了几声,似在抱怨本不想来的,只是迫不得已罢了。
温子君不理红鸟的抱怨,麻利地从它那玉似的脚上取下一小纸卷。他打开看了一下,皱起了眉头。
水雍流见状,问道:“怎么了?将军,发生了什么事么?”龙三他们亦齐声附和。
温子君紧皱的眉头又很快舒展开来,他淡淡地说道:“也没什么,匡正和告诉我,说匈奴终于发兵入侵边关,皇上下了旨,因为朝庭的将兵几处同时作战,分散了兵力,无奈之下,只得命令我们岭南军在半个月之内北上,以抵抗匈奴的入侵。”
水雍流听了,脸色一变,尔后长叹一声。说道:“国家此时真是多事之秋啊。南有琼州叛军,东有倭寇入侵,如今北又有匈奴大举入边,真是腹背受敌呀。”
温子君听了,点点头,说道:“不错。纵观三面敌人,却是属匈奴最为强悍,无论从人数,战术战备来看,匈奴才是朝庭最危险最强大的敌人啊。”
水雍流接道:“将军所言不错。但是。倭寇虽是人少,但个个武功不俗。不管水战还是陆战,一个个都是不畏生死,凶恶残暴,往往能以少胜多;而我军一旦北上,琼州叛军定会趁机收复失地,届时,只怕整个琼州将再次沦陷,后果不堪设想。”
温子君呼出一口气,说道:“看来崖州是去不成了,好吧,我们就此回儋州!走!”说着,便率先策马往儋州方向奔去。
温子君五人一回到儋州,岭南军的其他众将都已集中在府衙的议事厅里。温子君在府衙门前一下马,便见匡正和迎了出来。
进了议事厅,等所有人都坐定后,匡正和拿出了朝庭颁发下来的令函。温子君读了以后。着水雍流当众读了一遍。然后他问众人:“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匡正和首先发言道:“匈奴此次发兵所选的时机实在是让朝庭难受啊。朝庭的兵力已经被东面的倭寇及南面的琼州叛军所牵制,匈奴趁此时机发兵,边关守兵兵力明显不足,朝庭岌岌可危矣。”
上官袭明接道:“皇上下令要将军率二十五万军队北上,只留五万留守琼州。只怕届时叛军反攻而来,琼州将再次落入叛军手中。”
本来温子君的岭南军只有十八万人,但后来朝庭又在就近的岭南、西南各州府招募了十二万新兵,都派到了温子君手中。
水雍流亦叹道:“匈奴集结了七十万大军,来势汹汹。从颁下的令函来看,朝庭暗含有弃车保帅的意思啊。”
众人听了,俱都为之一惊。
的确,令函中写着:“着令平南将军温子君率二十五万即日北上抗击匈奴大敌。至于琼州,待打败匈奴大军再来定夺。”
此时宗建元亦点头道:“皇上的旨意只怕的确如此啊。”
众将都相互交头接耳起来。
“禀将军!”申平龙急匆匆从厅外进来叫道。
温子君正在为朝庭的命令而头疼。便也不答话,只是一摆右手,意思是让申平龙有话快说。
申平龙自然知晓其中之意,他立即禀道:“将军,据探子回报,叛军已经集结了约有十万人,驻扎在昌江西边的乌烈。另约有十万叛军驻于乌烈西面的海面上。”
王进接道:“也就是说,叛军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打算跟我岭南军决一雌雄?我军现有三十万大军,哪惧他那区区二十万?”
水雍流问申平龙:“可知叛军有进攻的迹象?”
申平龙回道:“目前为止,叛军在当地安营扎寨,似乎并不急于进攻。”
水雍流不由点头道:“这就是了。叛军定然已经知晓朝庭要我军北上的消息,只要我军一离开儋州,叛军便可挥军直入,迅速抢回儋州乃至整个琼州。”
匡正和却接道:“这怎么可能?朝庭的令函三天前才到达儋州,而叛军集结队伍于乌烈只怕亦需三天时间,他们怎么会那么快就知晓朝庭的消息?”
温子君听了,心里一动,叹道:“看来叛军的确早已知晓朝庭要我军北上抗击匈奴的消息。你们不要忘了,甘茂岩不单是琼州叛军的奸细,而且还是京城金翼门的人!金翼门与琼州叛军应是早就勾结在一起了。只怕这个消息便是金翼门传给叛军的。”
水雍流此时又接道:“叛军此时屯兵乌烈,只怕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
众人脸色一变,都望向水雍流。
李尚东问道:“什么更大的阴谋?”
水雍流脸色一整,说道:“他们屯兵乌烈,就是想牵制我岭南军,不让我岭南军北上抗击匈奴!因为我军一旦北上,叛军便可夺回整个琼州的统治权。”
温子君一听,脸色一变,疑道:“这么说来,我军要北上抗击匈奴,而琼州叛军却想拖住我军。难道琼州叛军与那北方的匈奴之间……糟了!叛军定然与匈奴勾结,以此分散朝庭的军力!而且,说不定闽东一带的倭寇,亦与他们勾结在一起!”
众人一听,脸色又是大变。
如果温子君的分析没错的话,那么朝庭此次将面临一个极大的阴谋。朝庭军队三面开战,而京城中还有一个金翼门做内应,如此一来,只怕朝庭将会沦入万劫不复之地。
众人都望向温子君。
温子君心里亦在不停地挣扎,是放弃琼州,直接北上,还是留下来与琼州叛军耗下去?似乎作出哪一种选择,都会对朝庭不利。留下来自然就遂了敌人的愿,但放弃琼州的话,只怕届时叛军夺回琼州后,将会越过琼州海峡,入侵岭南,后果将更严重。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63章 请君入瓮①
乌烈,十万大军军营。
将军帐,阎博戈坐镇其中,他的左右分坐了六位副将。
此时,美酒飘香,歌声不绝,众将都有点不自然地在帐中饮酒听歌。
阎博戈举起手中的酒杯,对众将说道:“各位同僚,你们不必如此紧张,来来来,我们一起干了这杯酒!”
众将都纷纷举杯,一一把酒喝完。
阎博戈笑道:“岭南军如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们留的话,我等便按兵不动,就此对峙下去。即使他们攻来,我们再不济还可以后撤。这样便可牵制朝庭的一部分军队,让匈奴南下更加轻松。”
喝了一口侍从倒的酒,他继续说道:“而他们若是北上的话,我等便可乘虚而入,一举拿下儋州,甚至拿下整个琼州也不是难事。届时,我等再挥军进攻岭南,与北方的匈奴,东边的倭军遥相呼应,中原那广袤而富饶的土地,岂不是唾手可得?”
他一口将剩下的酒喝了,笑道:“梁城主真乃神算,如此庞大的计划,也只有他老人家才能够策划出来。来来来,让我们一起敬梁城主!”说完又一饮而尽。
下面的将领相望几眼,无奈又喝了一杯酒。
“报——”
阎博戈听出是自己的侍从副官的声音,他有点不悦,因为他不喜欢在喝酒听歌时被人打扰。要是他一人的话,早已对那副官怒骂斥责了。但下面还有军中将领,他可不想给这些才见面几天的将领一个不好的印象,于是他不得不暂时把歌女屏退,对侍从副官说道:“有事快禀!”
那副官听了,连忙低首行礼道:“据探子回报,岭南军在儋州留下了五万守军,其余二十五万将士已经开始有秩序地往北撤出儋州。”
阎博戈听了。脸上的那丝不快早已不知去向,他大手一拍酒桌,把桌上的酒杯都拍得跌碎于地上,却全然不觉。
只见阎博戈大笑道:“哈哈哈,果然不出梁城主所料。梁城主曾经对本将说过,相比中原那辽阔的土地,琼州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朝庭一定会为了保中原不失而舍弃琼州的。从岭南军的行动来看,他们自然是要北上去抵抗匈奴大军了。”尔后又抚掌大笑几声,才继续说道:“传令下去,密切留意岭南军的一举一动。特别是留守在儋州那五万守军的情况。一定不能有丝毫懈怠!”
侍从副官听了,应了一声便恭谨地退了出去。
阎博戈笑道:“众位爱将可有听见?岭南军所选择的乃是北上抗击匈奴。那么,剩下的五万守军还能抵挡得住我们的十万大军么?来!我们干了这杯,明日便去踏平儋州!”他的酒杯本已跌碎,但早有侍从换了一个上来。
下面的众将中,一个头发花白的将领站了起来,对阎博戈行礼道:“大将军。朝庭的平南将军虽然年青,但他的军事才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们的先锋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岭南军此次北撤,到底是真的撤退,还是做做样子迷惑于我琼州军,以图谋我军?这一切我们都还并不清楚,明日怎么能去攻打儋州?还请大将军三思!”
阎博戈一听,心里又是老大不高兴,他脸色一沉,说道:“尤倦飞之所以惨败终致丢了性命。都是由于他不听梁城主的指点。那次失败不是那个什么平南将军有多厉害,实是尤倦飞自己疏忽大意所致。哼!本将可不是可以随便糊弄的!来人!”
他的声音刚落,便有两个侍从进来,包括刚才进来地副官。阎博戈发令道:“给我听着,加派一倍的斥候出去。一定要密切跟踪岭南军的最新动向!”那个上了年纪的将领的话虽然令他有点不悦,但并未失去理智。
“报——二十五万岭南军已经北上到了和安!”
“报——岭南军已经到了福来!”
“报——二十五万岭南军过了澄迈,三天后可到琼山!”
……
“报——二十五万岭南军已经登上了船,向岭南行去!”
探子的回报,阎博戈一次比一次笑得开心。就连那个小心谨慎的老将,听到岭南军终于登船离去的消息后。都忍不住笑了。
“杀!”
随着阎博戈一声令下。琼州军有如潮水般涌向儋州城南门。顿时,鼓声震天,杀声四起。
儋州城内的府衙议事厅。
“报——”
一个正在埋头察看地图的将领沉声道:“说!”
“禀将军!叛军已经开始攻城!”
那将领抬起头来,却没有一点慌乱,一摆手,说道:“再探!”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匡正和。
“来人!”匡正和大声叫道,“备马!本将要亲自前去督战!”说着,便整理好盔甲,戴好头盔,大步向外面行去。门口早有副官给他准备好了战马。
此时的儋州南门的城墙上,岭南军正在奋力抵抗冲上墙头的琼州叛军。
一个叛军的头刚刚探出城墙,便有一把长刀砍向他,有一支弩箭亦射向他的眉心。长刀堪堪及肤,那叛军地眉心却中了一箭!接着,才被长刀砍了脑袋。刹时,鲜血化作红雨洒向半空,长刀的脸上亦沾了几滴。
“格老子!哪个兔崽子跟老子抢战功的?”长刀回头向后面的弩箭手骂骂咧咧地怒视一番,就在这时,却见一支弩箭向他射来,“嗖”地一声,从他左肩上擦过。
长刀正要破口大骂,却听见后面传来一声铁刀跌落墙头的铿锵声。他转过去一看,一支弩箭插在一个蹿上了墙头的叛军地眉心处,箭尾还在颤动。长刀一下子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回过头去向弩箭手笑了笑,大声叫道:“格老子!回去请你喝酒,不醉不归!”
话没说完,长刀忽然一个下蹲,然后挥刀往后砍去,便听见一声惨叫声传来。长刀顺势一个漂亮地后转身,再一刀砍在一个叛军地脖子上。长刀嘴里又嘀咕起来:“格老子!老子最恨从后面偷袭了,有胆子跟老子面对面单挑!”说着,他又扬刀扑向另一个叛军。
匡正和登上南门城墙时,鲜血已经把墙头全部染红。城墙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岭南军与叛军的尸体,有地甚至临死时,都还互相掐着敌人的脖子。
浓烈的血腥味充斥着整个墙头,充斥在儋州城的上空。
匡正和亲自前来督战,极大的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每一把长刀都砍得更为有力,每一支弩箭都射得更为精准。
“禀将军!”
阎博戈左手一扬,沉声说道:“讲!”
“据探子回报,儋州守军的将领乃是岭南军的匡正和。如今他正在城墙上督战!”那副军禀道。
“哦?”阎博戈听了,应道,“平南将军真是个蠢才啊。匡正和乃是岭南军中数一数二的将才,将他丢在儋州,岂不是明摆着要弃了他吗?”
的确如阎博戈所言,在岭南军登陆琼州后,匡正和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许多攻城战役都是由他率先提出,然后由众将讨论而成。他曾经带领手下将士屡建奇功,在整个岭南军中,他的部下是伤亡最小,而战功却居于全军前茅。因而,匡正和的威名,就连琼州叛军亦早有耳闻。
“不过,”阎博戈不由地冷笑起来,“对于我们来说,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来人!派五千攻坚部队过去,一定要把城门撞开!”
“是!”副官应道,然后便极快地退了出去。
很快,岭南军的探子便见到叛军阵营里推出了装有巨木的大车,由五千人护送,缓缓向城门推进。
探子很快就把叛军要强攻城门的消息报给了匡正和。匡正和听了,脸色凝重。如今城墙上的战斗还在继续,根据统计,岭南军已有三千人伤亡,而叛军的死伤人数更多,达五千多。虽然战绩不错,但匡正和知道己方不能跟叛军打消耗战,因为他们人数明显比对方少。一旦被叛军攻破城门,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匡正和下令道:“传令下去!一定要守住城门!”
这时,为了配合攻坚部队能顺利攻破城门,阎博戈投入了更多的兵力进攻城墙。
新的一轮攻坚战又再爆发!
城墙上的岭南军换了一批又一批,许多伤亡的战友被抬了下去,但城墙上很快又会倒下无数同伴与敌人,还有流不尽的鲜血。
叛军的攻势比原来更为猛烈,两军的伤亡已经基本持平。
匡正和心里异常焦急,而城门处也处在胶着状态。
万一失守……
阎博戈已经听到了副官传来的消息,只要再有一盏茶的工夫,便可攻破儋州南城门。他已经开始笑眯眯地想象着破开城门后的种种乐趣了……
就在苦思对策时,匡正和突然记起平南将军温子君曾经交给他一个锦囊,说是只有在儋州城门就要被攻破时才能打开。于是,他喜出望外地从怀里掏出了那个锦囊。
如今,这个锦囊已经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64章 请君入瓮②
“报——儋州城门已经攻破!”
“报——岭南军匡正和率剩余的四万多部队从儋州北门撤出,已经向和安逃去!”
阎博戈听到两个消息,先是一喜,然后却是一怒。他喜的是,琼州军一直都被岭南军所压制得喘不过气来,如今能把岭南军打得落荒而逃,自是大大地出了一口闷气;他怒的是,没想到岭南军中那个数一数二的将才匡正和竟然是个贪生怕死的家伙,居然宁愿舍弃儋州城而逃走。
不能留下匡正和,攻下儋州还有什么意义?这是阎博戈心里想到的。
于是阎博戈果断地做出了决定:“传令下去,留下两万人把刚攻下的儋州整治一番。其余部将率众随本将前去追击岭南军的懦夫匡正和!”
阎博戈率领近七万琼州军追了匡正和的岭南军一日一夜,但还是没有追上。不过,阎博戈的追心反而愈加强烈。
他见到两处岭南军曾经休息的地方,第一处只有近一万个炉灶,什么也没有留下;第二处只有八千个炉灶,却横七竖八地丢了一地的军旗。
炉灶的减少,说明岭南军的四万将士已经无法忍受而逃走了一部分;军旗胡乱地扔了一地,说明军心已经涣散,匡正和无法从容指挥全军了。
阎博戈相信,他完全可以在澄迈追上北逃的岭南军。于是,他不假思索地下令:“立即全力追击,争取在澄迈前把匡正和的岭南军全歼!”
曾经在军帐中请阎博戈三思的老将却站出来说道:“大将军,我军刚刚打了一仗便马不停蹄地追赶了一日一夜,不少的将士身心俱都已经疲惫不堪,如果继续追击下去,只怕将士们不堪重负而倒了啊!”
阎博戈听了,心里又是不悦。忖道:“我军刚打了一仗便追了上去,可岭南军又何尝不是刚拼了一仗才开始往北一路逃去的?”但他又不能过于拂逆老将的心意,于是点点头,对那老将说道:“既然如此,刚刚参加了城门争夺战的三万将士暂缓脚步,就由你带领,休息半天再跟上来。本将率剩下四万大军立即追击匡正和地岭南军!”
如今匡正和的四万岭南军军心涣散,逃兵频现,就算是给阎博戈二万兵马,他亦有信心将那四万军心涣散的岭南军击溃。
一路追下去。阎博戈发现岭南军的炉灶更少了,而扔下的军旗却更多了。他的心情越发好起来。
终于。在追到里万的时候,探子回报,匡正和所率的岭南军就在前面三十里处。
又追赶了一天,阎博戈眼睁睁地看着狼狈之极的岭南军逃进了澄迈城。
阎博戈立即下令:“派三千人前去把澄迈城的城门撞开。匡正和他不会在城中逗留地,一定是继续往北逃走,所以,我们亦不能在澄迈止步。”
可是,三千琼州军大摇大摆地行到澄迈城门前时,城墙上突然站起一排弩箭手,一阵箭雨从墙头飙射而下,把那三千琼州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只得纷纷往回退去。地上却留下了上百具琼州叛军的尸体。
阎博戈见状,亦是又惊又怒。
就在这时,匡正和出现在城墙上。只见匡正和大笑几声,对着城外地琼州叛军叫道:“一直做个逃兵不是我岭南军的作风。本将已经决定不再逃,就在此城与尔等叛军决一死战!我匡正和在此对天发誓。岭南军绝不会再有一兵一卒当逃兵!”字字句句铿锵有力,响彻云霄。
阎博戈听了,嘴里狠声地连说了几个“好”字,也不再出兵,就在城外寻了处有利地形驻下兵来。他打算等后面的三万部下赶到。便开始攻城,取匡正和的人头。
过了里万,再穿过一块树林,便到达山口。而到了山口,也就离澄迈城不远了。
三万琼州军在那老将的率领下,一路缓步前进。既然前行的大军
阎博戈他们都没有任何意外。紧随其后的琼州军自然更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老将终日紧绷的脸。此时亦是轻松无比,渐渐跟部下有说有笑的。他一声令下:“就在树林里休息片刻。尔后全力赶路。
将士们都下马的下马,卸甲的卸甲,弓箭随地扔,刀枪亦就地胡乱地搁在一处。有的喝水充饥,有的坐着随意说笑,有的将士还吹着口哨钻进密林深处去放松放松。
“咦!侯三那小子说去解手去了那么久,咋还没出来?”
“莫不是那密林里面藏有女人?侯三他正在发泄呢。”
“靠!女人倒是没有,只怕母老虎却是有一头在里面等着侯三呢。”
几个人一时哄然大笑起来。
其中一个高大身材的人站了起来大叫道:“侯三!在干母老虎吧?怎么还没——”话还没说完,这人轰然倒下。旁边的人俱都惊得跳了起来,那人的眉心正插着一只弩箭!
就在众人一愣之间,树林四处响起了喊杀声。
琼州军的老将大惊,他看得分明,从四面杀来的竟然是岭南军!
除了匡正和率领的四万北逃的岭南军,其余不是全都离开了琼州吗?可是那老将发现,此时冲出来地岭南军,竟有八万之多!
岭南军的这一次伏击战可谓是单方面的屠杀。那些琼州叛军都还没穿戴好盔甲,还没拿起兵器,还没来得及上马,便被突如其来的岭南军一箭射杀,或是一刀致命。
树林里很快便血流成河,岭南军把谧静的树林变成了修罗场,鲜血染红了褐色的树干,染红了碧绿的枝叶,染红了黝黑的泥土。
这次战斗时间不长,岭南军歼敌快两万人,俘虏了近万人,己方才损失了几千人,可以说是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
参与这次伏击战指挥的,赫然有王进、李尚东、宗建元、晁海四人。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65章 请君入瓮③
澄迈城府衙的议事厅里,坐镇其中的竟然是平南将军温子君。
匡正和迈着轻快的步子,大笑着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乐得忘了行礼,便对温子君笑道:“大将军果然神机妙算,一招‘引蛇出洞’,把十万叛军引出阵营,然后拉长战线,让叛军首尾不能兼顾,最后来个‘瓮中捉鳖’!”
温子君淡淡一笑,说道:“全赖众将团结一致,上下一心,才有如今的战果啊。”
正如阎博戈分析的一样,岭南军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进,则叛军可以坚守不出,以此拖住岭南军;退,叛军则会倾巢而出,攻城掠地,把琼州占为己有。
于是,温子君绞尽脑汁,终想出了一条可以一劳永逸的妙计。那就是把叛军引出来,再寻找机会一一击破。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温子君略带歉意地说道:“匡将军,这次实是委屈你了。事前没有把计划告诉你,就是希望你在守城战中表现得真实自然,不让叛军有所怀疑。只是,把匡将军置于如此危险的境地,实是过于冒失啊。”
匡正和连忙接道:“大将军何出此言!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只要能够平定叛军,再危险末将亦万死不辞。更何况此次全在将军的掌控之下,末将实是有惊无险。”
温子君从儋州撤走时,留下了一批马在城北郊外。而他留给匡正和的锦囊,便是要匡正和率兵弃儋州而北撤,有了马匹的轮换,自然是速度加快不少。这也是阎博戈感到不解的地方。接着,匡正和按照温子君的指令,一路上不断减少炉灶数量,造成人员溃逃的假象。然后又把军旗抛弃,造成军心涣散的样子,引得阎博戈以为是在追击一支穷途末路的逃兵,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岭南军故意设的局。
澄迈城外,琼州叛军的军营。
阎博戈在军帐中骂骂咧咧:“老家伙就是老家伙,只是休息半天而已,居然拖了一天,也还没有赶到!”
“报——”副官进来叫道。
阎博戈正在气头上,于是不悦地喝道:“有屁快放!”
那副官兴许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又或许军情紧急,只当没有听见。回禀道:“澄迈城门突然打开,匡正和率领四万岭南军列阵于城门前!”
“什么?!”阎博戈听了,更是暴跳起来,“匡正和他竟然要跟我拼命?”他怎么也想不通,岭南军一直都在逃,就是不愿跟他们琼州军正面交锋。但今天,匡正和居然不逃了,而且打开城门来列阵,摆明了是要正面交手。
难道匡正和知道无法逃脱,只好放手一搏?阎博戈心里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是又找不出来。
“报——”又一副官进来。他见阎博戈正拧紧眉头思索,却又一摆手示意副官有事便讲。
“禀将军,窦将军已经率队赶到!”副官禀道。
窦将军便是那个老将,只可惜早已死在岭南军的刀下。
阎博戈却是不知,他听说窦将军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