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淫贼到侠客-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31章 祭拜将军
中军帐。
上官袭明行礼道:“禀将军,新兵以郡县为单位,各选了一名新兵统管。只是,如果要训练新兵的话,还是有点难度。”
温子君点头道:“嗯。这样吧,本将与王副将、李副将前往安伯胥将军旧部,从其旧部派有经验的军官前来训练新兵。上官副将与程副将就留在营地,监管新兵。”
四位副将都领命出帐去了。
温子君回到自己的寝帐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又到相邻的一个寝帐去找丁鱼。
一直以来,军营是不准女子进出的,除非是娘子军。
丁鱼此时是女扮男妆住进军营的,其身份是平南将军的私人保镖。可是这个将军的保镖住进来后,并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天天躲在将军给的单人寝帐里。
温子君掀帘进去,丁鱼正在练功。
丁鱼之所以成天待在帐里,便是在专心练习坎剑剑法。
见到温子君进来,丁鱼手中的墨剑轻抖,幻化出几道剑影,有如一道道黑色的雨箭,分袭温子君身上的要害。
“斜风细雨”!坎剑剑法中的一招。
温子君脸色一整,瞬间展开身形,快如闪电,幻出六个人影。
每个身影都是那么真实,丁鱼的剑招不知该指向哪一个。于是她挽了一个剑花,几道剑影消失不见。
丁鱼小嘴一翘,玉足一跺,气呼呼道:“哼!每次都来这招,你就不能正大光明地接我这招?没胆鬼!”
温子君笑道:“哎呀!将军夫人的剑如此厉害,小的怎敢挡夫人的锋芒呢?”
丁鱼听了,嗔道:“谁是你的夫人?当了将军的人,没想到是个口没遮拦的家伙。”
温子君笑了笑。最后正色说道:“好了。我来是要告诉你,我等下要去见安伯胥的旧部。你就好好在这里练习剑法吧。”
丁鱼听了,银牙轻咬下唇,过了半晌,才点头道:“好吧。那你要快去快回哦!”她其实是有点想跟着去的,但又觉得没什么必要,便答应了温子君留下来。
温子君与王进及李尚东三人,一路快马加鞭,很快便到了龙塘。
龙塘驻有安伯胥旧部五万人。如今由宗建元,于先英,桑灵三个副将统领。
见到只有三人前来的平南将军,三位副将的眼里都流露出些许失望。
身材虽然还算颀长,但不够魁梧;脸型有棱角,但书卷气太浓,少了将军应有的那种霸气。
这就是平南将军?
分明是一个毫无经验的青年人!
宗建元,于先英,桑灵三人中,年纪最小的桑灵,也有三十六岁。但是皇上派来的平南将军,怎么看也只有二十几岁。因此,他们甚感失望。
但平南将军后面的两员副将,一人手托帅印,一人手执圣旨。来人是如假包换的将军,是他们以后的顶头上司。所以,尽管失望,他们三人还是向平南将军行了下属见上司之礼。
温子君到了龙塘,见过三位副将,才知道安伯胥的军帐设在海安。
海安目前驻有七万军人。有四位副将统领。他们分别是甘茂岩,武陵,匡正和,晁海。安伯胥被刺后,其遗体一直供奉在海安。
他的副将都认为。如果安伯胥就此回去,定会死不瞑目。只有收复琼州,平定叛军,完成他的遗愿,以慰其在天之灵。
安伯胥乃是在自己的寝帐里被刺杀的。
他与众将领在将军帐里商讨了一个晚上。
虽然有了一个作战计划,但是安伯胥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是否按计划进攻琼山。
将领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速战速决。一派则以敌情的掌握还不够,不宜进攻。但最后安伯都没表态。声称要参详一晚再作决定,接着便各自散去。
到了半夜三更时分,守卫听见安伯胥的寝帐里传来凄厉地叫声。众将领赶到时,便见到安伯胥倒在血泊当中,已然断气。
可是凶手一直都没有找到。当安伯胥寝帐里传来惨叫声时,已经惊动了四周的守卫。但让人费解的是,守卫们都没有发现可疑之人。
难道凶手会凭空消失?
在去海安的途中,宗建元等三位副将讲述了安伯胥被杀的简要经过。言语间神情悲戚,显见对于安伯胥被刺感到伤心。
温子君见状,心里叹道:“安伯胥虽然平时有点跋扈,刚愎自用,但可以看出,他在手下的心里还是有着一定的分量的。可见其治军一定有可取之处。”
赶到海安的军营,温子君发觉整个军营都笼罩在悲戚之中。
宗建元早已派人先行赶到海安,向驻在海安的将领报告了平南将军已到的消息。所以,海安的四位副将早已等候在军营大门口。
跟在龙塘一样,安伯胥的副将们跪听了圣旨,又验过帅印,都一一拜见平南将军温子君。也跟宗建元三位龙塘的副将一样,海安的四位副将的眼里亦流露出一丝丝失望。
匡正和行礼道:“温将军,请到将军帐里说话。”
温子君却脸色一整,一摆手,沉声说道:“不。烦请各位带本将先去祭拜一下安将军!”
听了温子君的话,安伯胥旧部的七位副将,都不禁动容,神色有点激动。
“怎么了?”温子君见七位副将都不动,便又出声问道。
匡正和忙道:“哦!是是是!将军请!”
一进军营,温子君便下了马,随着匡正和他们步行前往安伯胥的灵堂。
灵堂设在军营的最北端。
进去以后,帐里甚是宽敞。北面挂一大大的“奠”字。
“奠”字下面是安伯胥的灵牌。
灵牌旁边是点燃地蜡烛,檀香。
烛火明灭不定,香烟袅袅。
灵牌对出来,便是安伯胥的灵枢。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32章 谁是凶手
温子君从旁边抽出三支香点燃,香烟袅袅上升,然后消散在空气中。
若真有在天之灵,安伯胥是否能够收到人间的悼念?
温子君向着安伯胥的灵枢深深地胸了一躬。
安伯胥虽是在帐内被刺致死,但不管如何,也是为国捐躯。
温子君问道:“安将军既殁,不知由谁代职?”
军中一贯传统,将军突遭罹难,须由一名副将代其职,直到上面任命将军前来。
匡正和连忙答道:“正是末将。”
温子君又问道:“那,关于安将军被刺一案,不知可有查出刺客是谁?”
匡正和答道:“末将无能,未能查出刺客。”
温子君继续问道:“关于此案,你们有何看法?”
匡正和答道:“安将军被刺一案,末将等曾经调查一番,但从当时情况来看,守卫一听到安将军的叫声,便从四面赶来,但都没有遇见刺客。凶手仿佛空气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安将军是被一把匕首刺中心脏而死。他的眼睛圆睁,似乎是惊骇万分。右手指甲里有皮肤碎屑,碎屑还有血末,显是抓伤了刺客的身体某处所留。”
温子君皱眉道:“难道守卫们也没有发现刺客是如何进入安将军的寝帐的?”
匡正和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他们冲进去时,便见到安将军倒在地上。”
温子君见问不到什么,便转过去对王进与李尚东说道:“你们两个,去打开安将军灵枢的棺盖。”
安伯胥的七位旧将脸色一变。甘茂岩忙站出来拦住王进二人,说道:“温将军!安将军已然入殓盖棺,实在不应再去打扰啊!”其他旧将亦附和着。
温子君却脸色一沉,说道:“如果不把杀害安将军的凶手找出来。安将军的地下有灵,又怎么会安心呢?”
众旧将一听,又觉得温子君说得甚有理。甘茂岩还想拦王进他们,但见众将都不再吭声,也就让开了。
棺盖很快就打开了,温子君上前去,见到躺在里面的安伯胥。
安伯胥的脸如今是青黑色的。颔下的胡须依旧,却再也无力怒长。
人生就是如此,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天倒地不起。
昨日还说着话喝着酒的人,今日却躺在几尺的棺材里再无生息。真是世事无常啊。
要是平常人家。尸体放置这么久,早已腐烂难闻。但军队里由于军人的特殊性。常常是离家千万里战斗。一旦牺牲,要运回故里,所需的时日较多。为防止尸身在归途中腐烂,都会在棺椽里放置大量防腐的药物。
如今安伯胥的四周,便放置了许多防腐的药物。他的尸身也依然如同刚刚入殓一样。
李尚东上前去,伸手在安伯胥的身上东摸西量的。然后他转过来对温子君说道:“禀将军。安将军身上只有心口一处刀伤。可见是一刀致命。刀口仅半寸多一点,极似分水刺所为。其右手指甲的确有一些皮肤碎屑,应该是凶手刺进他的心脏后,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击。那些皮肤碎屑带有血色,说明凶手一定被抓伤得很深。他的表情不是惊骇,而是惊讶,很有可能这个凶手是安将军认识的。”
李尚东的分析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能力。众将听了,都纷纷侧目。
温子君点点头。
王进二人又重新把棺盖盖上。
温子君说道:“下面我们去凶杀现场看看。”他一心要把杀害安伯胥的凶手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快获得安伯胥旧部的信任,才能真正指挥他们。
众将都跟在温子君后面。温子君停下来,说道:“由匡将军陪本将去就行了。尔等先自己回去。”
甘茂岩听了,极不情愿,但见其他人都没说什么,也就紧跟着回去了。
在路上。温子君问匡正和,说道:“不知匡将军在安将军帐下做了多久?”
“回将军,”匡正和连忙答道,“末将乃是由安将军一手提拔,并且在他的帐下做了八年副将。”
“哦?”温子君应道,“其他副将亦是如此么?”
匡正和答道:“那倒不是。我的时间最长。其他人有的六年。有的五年……最短的是甘茂岩,他是一年前被安将军提拔的。”
来到安伯胥遇害的寝帐,外面站立着一圈守卫。
匡正和把温子君引见给守卫。他们都一一向温子君行了礼。他指着守卫中的一个壮汉,说道:“这位是守卫队长,当晚就是他率先冲进去的。”
温子君“哦”了一声,问守卫队长,说道:“你把当时的经过都仔细说一遍。”
守卫队长听了,忙道:“是!回禀将军。当时正是属下刚刚换班回来,便听到安将军的惨叫声。于是属下率十多个守卫,全部冲进将军帐里。而将军已然倒在血泊之中,回天无力。”
温子君问道:“你们见此情景,接下来是怎么做的?”
守卫队长答道:“属下当时一时愣在原地,呆若木鸡。心里早已乱做一团,不知该怎么办。这时,甘将军赶来了。他立即吩咐我们马上退出帐外,守在帐外,保护好现场。过了一会儿,匡将军他们也赶来了。”
温子君接道:“哦?甘将军是除了你们以外最先赶到现场地,那么,哪一位将军是最后一个到的呢?”
守卫队长低头想了想,说道:“应该是晁将军最后一个赶到的。”
进了寝帐,里面甚是简单。
左侧横着一张木榻,木榻对面是一张桌子。沙地上铺着大红地毯,上面还描绘着一朵朵金色的大菊花。
安伯胥被刺倒地的地方,就在木塌前的地上。他的血流在地毯上,把金色地菊花染成了暗红色。
温子君向李尚东与王进望了一眼。王李二人会意,开始在帐内各处仔细查了起来。可是一无所获。
温子君蹲在安伯胥倒地处,逐寸逐寸地搜查。
他终于发现,在离安伯胥最近的那个木榻地一角,有一个淡淡的手印,之所以能够发现,是因为那手印上粘着一些细沙。
极少的沙粒,如果不仔细的话,一定会被忽略。
温子君连忙唤进守卫队长及几个守卫,叫他们把木榻移开,再让他们就用手中的长刀挖沙。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守卫们在离安伯胥倒地不远的木榻下的沙地里,挖出了一包黑衣!
谁是凶手?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33章 众将归心
谁是凶手,已是呼之欲出。
温子君叫王进与李尚东二人把挖出的黑衣平展开来。从黑衣看,凶手的身材并不高大。黑衣左肋已被撕烂,有丝丝血迹。
甘茂岩正是五短身材,双肩甚为宽实。当时最早接触到安伯胥的便是他,黑衣应该便是他把守卫们支开后藏于榻下。
为求稳妥,温子君把匡正和叫过来,问他:“甘副将是个怎样的人?”
匡正和听了,一愣,讶道:“将军,你这是……莫非将军以为甘副将是凶手?”
温子君答道:“那倒还不清楚。你们所有人都有嫌疑。”
匡正和听了,一头冷汗冒了出来,忙道:“请将军明察!末将对安将军绝无二心!”
温子君手一摆,说道:“好了。还是我问你答较快。甘副将是几时归入安将军麾下的?”
“大概是一年前左右。安将军去京郊狩猎,遇到一帮蒙面人的功击,危急之时,甘副将出现,力拼蒙面人,最终把蒙面人击退。他也受了重伤,被安将军带回营地休养,然后就跟在安将军手下做事。在几次平定山贼中,勇猛的他脱颖而出,成为升得最快的副将。”匡正和答道。
温子君又问道:“我看他的肤色,应该很喜欢游泳吧?”
“不错。他自小在海边渔村长大,水性极好。来到岭南后,他每天都要去海边游水,还拉着我们也去玩水。”匡正和回答,过了一会,他又说道:“不过,自从安将军被刺后,他就再也没有去游水了。末将有时拉他去,他也只是到海边看我等玩。”
温子君听了。沉吟不语,过了不久,他对匡正和说道:“匡副将,劳烦你去把所有副将都请到这里,就说本将有事要宣布。”
匡正和还想说什么,但见温子君对他摆摆手,便也不再说什么,径自领命出去。
王进与李尚东见状,都若有所悟。
李尚东问道:“依将军所言,难道甘副将他……”他说得小心翼翼,并且没有说完。
温子君点点头,说道:“本将亦宁愿不是。但种种迹象表明,甘茂岩他脱不了干系。”
刚说完,匡正和把副将全带了进来。
安伯胥的七位副将就站在温子君的面前。
匡正和行礼道:“禀将军,末将等七位副将已到,请将军吩咐。”
温子君点点头,然后沉声说道:“各位将军。本将此次召尔等前来,乃是有要事相告。”双眼扫了一下他面前的七人,才道:“杀害安将军的凶手,本将已经有了眉目。”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温子君身上,却都一声未吭。
温子君突然脸色一变,一股森冷之气从其身上散发出来。
他沉声说道:“杀害安将军的凶手,就在你们七人当中!”一手指向匡正和七人。
匡正和与甘茂岩地心里都不由地一突。其他五人却有点惶恐地望着温子君,仿佛生怕温子君会把他们指成凶手。
“凶手就是你!”温子君指着甘茂岩厉声喝道,“甘茂岩!”
甘茂岩听了,全身一震。眼中的惊惧一闪而过,很快又回复了平静。他一脸惊慌失措的样子,惶然道:“请将军明查,末将,末将怎么会杀安将军?末将能有今天。全是拜安将军所赐。末将感激还来不及,怎会杀他?”
温子君冷笑一声,说道:“哼!安将军能有今天,全是拜你所赐才是真的。”
匡正和这时站出来说道:“将军,末将以为,甘副将是凶手一说。实在是有待商榷啊。”他还是难以接受温子君所说的话。
不单是匡正和。其余五位安伯胥的旧将,亦都无法接受温子君所指。
甘茂岩又忙道:“请将军明查!”
温子君却叫道:“李副将。将那套黑衣展示给甘副将看!”
李尚东把手里的黑衣展开。
众人都望向那件黑衣,然后又望向甘茂岩。
温子君沉声道:“这黑衣乃是本将在安将军的木榻下发现的。
本将听守卫说,当时安将军被刺时,最先赶到的是甘副将。而且,甘副将还把守卫全都赶出帐外。这黑衣,便是甘副将你趁无人时藏在木榻下地吧?“
甘茂岩见到黑衣时,脸色一变,但很快就又恢复平静。面对温子君的质问,他用平常的声音答道:“温将军,如果末将就是凶手,为何要把黑衣藏在此处而不把黑衣带走?”
温子君冷笑道:“你不是不把黑衣带走,而是无法带走。因为四周都有人赶来,如果把黑衣放入怀中,必会被他人发现,因此,你只好把黑衣藏在床榻下。”
甘茂岩接道:“末将亦是听到安将军的惨叫声才赶来的,守卫们都可以作证。”
武陵亦道:“不错!末将等亦是听到安将军的惨呼声就连忙赶到帐中啊!”
温子君说道:“可是,甘副将的寝帐并不是离安将军最近的,为何会最先赶来?按理说,最近的应该是匡副将,最先赶到的应该是匡副将。为何甘副将却早一步?这只能说明,甘副将早就在安将军的寝帐里!”
宗建元插道:“如果说甘副将早就在安将军的寝帐里,那么,守卫他们冲进去的时候,应该发现才是,为何却没有哪个守卫看见呢?”
温子君指着帐门的右边一处说道:“事实是,凶手杀了安将军后,并没有出帐,而是躲在帐门旁。守卫们听见安将军的惨叫,冲进去后自然都拥向安将军倒地的地方。这时,凶手便可以从后面跟上前去,守卫则以为是刚刚从外面赶进来的。”
众人都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甘茂岩却道:“这一切都只是将军的猜测而已。那件黑衣,不错,跟末将的体形的确相近,但是,适合它的人也应该是海了去了吧?为何偏偏认为是末将呢?还有,谁又知道凶手是否真的躲在帐门边呢?”
温子君听了,冷笑道:“你们去看看那里,对,就是本将刚才指的地方。本将刚才发现,在帐布上有一丁点淡淡的血迹。安将军倒地的地方离门那么远,他的血怎会溅到这里。就算可以溅到,也不可能只有这么淡的一丁点。唯一能说明的就是,这是凶手留下的。”
“还有,”温子君指着黑衣被撕破处,继续说道:“本将听匡副将说,甘副将是在海边的渔村里长大的,来到岭南后,每天都要去海边游水。但是自从安将军被刺以后,却从不下水了。本将看来,原因无他,只因你的左肋被安将军抓伤,不敢脱衣。甘副将,是也不是?”
甘茂岩听了,脸色有点慌乱,他急道:“不!这全都是将军的猜测,当不得真的。末将没有杀安将军!”
温子君又冷笑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就请甘副将解开衣裳,让大家检验一下你的左肋吧。”
于先英听了,说道:“甘副将,为了解除将军对你的怀疑,也为了证明你的清白,你就脱下衣裳给将军看一下吧。”
甘茂岩此时脸色大变,大声地叫道:“不!我为何要解开衣裳?”
其他几位副将听了,脸色亦是一变。见到甘茂岩如此,他们不得不起疑心。怎么看,甘茂岩的话都有点不打自招的意味。
温子君亦脸色一沉,厉声说道:“既然如此,就休怪本将了。王进李尚东,给我把他拿下。”
王进与李尚东应了一声,便向甘茂岩扑去。
其他的副将都不由地闪到一边。他们如今立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刚刚上任的年青将军,身为将军,不可能无中生有,任意妄为的;一边是曾经杀过敌的战友,他们曾经一起出生入死,共饮敌人的鲜血。因此,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帮哪边都不好,但是,好像不帮也不好。人人脸上都焦急万分。
甘茂岩的武功要比王进或李尚东一人高,但此时对着两人,却刚好打成平手。几息之间,三人便斗得难解难分。
久斗不下,甘茂岩率先拔出长刀来,王进与李尚东也不甘落后,都拔出了自己的佩剑。过了十几招,甘茂岩的长刀便被磕飞了。
手无寸铁的甘茂岩,却又从袖间甩出一把兵器,居然是一把分水刺!
匡正和等见状,脸色大变。
桑灵怒道:“甘茂岩!没想到真的是你!你为何要杀安将军?”
匡正和亦愤然道:“甘茂岩,没想到匡某看错你了。枉我们还兄弟长兄弟短地叫得那么亲热!可是你却……”
众人纷纷指责甘茂岩。
甘茂岩有了分水刺在手,武功竟然高了不少,就连王进与李尚东的双剑,亦对他无可奈何。
但此时,其他副将又怎么可能放过他呢?他们义愤填膺,一拥而上。
……
温子君一到军营,便把刺杀安伯胥的凶手找出,让安伯胥的在天之灵感到欣慰。而安伯胥的旧将亦对温子君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均对其忠心不二,任凭其差遣。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34章 厉兵秣马
甘茂岩被捉后,坦承了一切,但随后便咬碎藏在牙中的毒药,毒发身亡。
原来,甘茂岩乃是琼州叛军的奸细。上次安伯胥的三十万大军被击溃,除了不善水战外,更大的原因,是甘茂岩向叛军泄露了军情。他坦承的,也就是这些。
最让温子君吃惊的是,甘茂岩不单是琼州叛军的奸细,而且还是京城金翼门的人!
甘茂岩毒发身亡的症状,跟在苏州郑园的洪桓中毒身亡的症状一模一样。如果不是巧合,那就只能说明,甘茂岩亦是金翼门的人。但这显然不是巧合,因为洪桓还曾经说过,这毒药只有金翼门才有。
这样一来,琼州的叛军就不再是单纯的叛乱。
事情一下子复杂起来。
金翼门在琼州叛乱中,到底居于什么地位?
协助琼州叛军?
还是说整个琼州叛乱就是金翼门在背后策划的?
金翼门的目的何在?
所有的疑问都无法探知。
温子君唯有加快兵士的训练进程,尽快攻上琼州,捉拿叛军,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温子君把安伯胥旧部十二万与新兵十万全部打散,重新整合。
按照编制,每八人为一伍。八人中新兵老兵都有,伍长由八人竞争出来,并且,八人都须排好位,如果伍长不幸战死,便由排第二的士兵指挥,如此依次而为,直至最后一位。
不单每一伍里如此,队、曲、旗、营……均会给将士排位,指挥战死。自有后者继任,从而不影响战斗。
二十二万大军,从中挑选了二万精锐,成为温子君的直隶卫军。剩余二十万,分为五个部队,每一部队四万士兵,由两位副将统领。王进他们四人亦都打散与匡正和等分在一起。
大凡要兴兵打仗,必须首先训练部队学会怎样作战。全军将士只有平时经过严格训练,全面掌握疏开、收拢、集结、分散的战术方法,完全熟悉停止、行动、前进、后退的作战号令。那么,使用这样的部队对敌作战时。他们在看到指挥旗帜的不同挥动而应变自如,听见鸣金击鼓地不同声响而进退得当。这样,就能战无不胜。
战国时期,魏国的名将吴起在其《吴子》一书中说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战法训练要教会部队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阵法与战术训练要教会部队懂得怎样由圆阵变方阵,由跪姿变立姿,由前进变停止,由向左转向右。由向前转向后,由分散变收拢,由集结变疏开。各种战法、阵法和战术变化都进行认真训练之后,才可以给部队配发兵器。
训练由各部的副将负责,他们严格按照温子君的布置进行训练。
军人的三个准则。第一,服从;第二,服从;第三,还是服从。
温子君要所有将士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服从。每个将士都应把服从当作第一准则。
不听从命令者,初次鞭笞四十。再犯杖打八十。三犯者,杀。
这是温子君上任后的第一条军规。开始实行时。新兵老兵都有人触犯此军规,但在温子君斩杀了三人后,再无人敢犯。
温子君还给全军新增一条军规:每天晚上睡觉前,均须读《论语》半个时辰。
全军的将士,大部分来自平民百姓,并且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之流。当然,会读书的那些书生,亦不可能被招进来。他们认为,作为战士,只要勇敢,一往无前地杀敌便可以了,他们根本不需要识字。
这条军规刚颁布时,许多将士都不理解。就连副将们都有点不知所以。许多人都认为,他们本来是舞刀弄枪的勇士,如今却要吟诵之呼者也,其战力必定减退。但是,在温子君把副将武陵鞭笞一顿后,再无人敢不遵从这一军规。
让众将侧目的是,自从读了《论语》后,兵士们的纪律性更强了,战力不单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蕴含了多少治国安邦,为人处事的道理。其中许多关于自身修养的道理,如里面谈到如何做一个君子,说只要做到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三条便是一个君子。
同样是打打杀杀,但读了《论语》后,将士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净化,他们面对敌人时,会更加冷静,勇敢,坚强。
后来,温子君又加上一本《孙子兵法》。当然,他并不是说要把所有将士都培养成一个孙膑。只不过,像《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至少读一读是无妨的。更何况,有些人根本就读不懂。但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了总比不读要好,很多事情,我们做了总比不做要好。
黄河帮里来的一百名精通水战的帮众,亦分派到各个部队,配合副将们一起训练兵士。
温子君的二万亲卫军,全部都分到各部去训练。他自己可没有人负责训练。
方灯河还向温子君建议,给全军的战船都涂上一层胶。这种胶,乃是由海里的鲨鱼的皮提炼出来的胶原料,配以山上的几种木胶,合炼出来的。战船涂上一层这种胶后,其行驶速度可以提高原来的三至五成。
温子君听了,立即采纳了方灯河的建议。并且交给方灯河负责实施。
在龙泉铸造的十万斩马刀,五万长枪,二万铁盾,已经陆续运来。
唯有弓箭没有运来,说明君临风已经有了铸造诸葛弩的可能。
斩马刀,长枪及铁盾一到,便已派发到每个将士手中。而安军原来的兵器亦已全数上缴,再返回到龙泉重铸。
至于弓箭手,则还是用原来的弓箭训练。
所有将士厉兵秣马,不断地训练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战力。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35章 万事俱备
谢天谢地两兄弟带着龙凤小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